A. 認識第6天結婚,丈夫離世後,《白毛女》朱逢博為何與其骨灰同住12年
說到朱逢博,相信老一輩的人一定不會陌生,她可是資歷深的老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津貼的歌唱家,更是有中國夜鶯的美譽,她就是朱逢博,也是《白毛女》、《橄欖樹》、《瑪依拉》的演唱者。
朱逢博一生演唱了近800多首歌曲,每一首都是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記憶,就連李谷一都崇拜她,如今朱逢博已經83歲高齡,她的丈夫在很早之前就離世了,但是痴情的朱逢博一直把丈夫的骨灰放在自己身邊,這樣就好像他一直陪伴著自己,從沒有離開過,這樣深情的愛情真的是羨煞旁人啊。
放棄建築師,躋身歌舞團如今朱逢博已經83歲高齡,平時她的生活起居也是由兒子而兒媳照顧,因為年紀大了,也不再培養新人了,而是把時間全留給自己,享受晚年生活。
一代歌唱家已經安享晚年,時間帶走了她的年華,卻留下了她的滄桑歲月,細數朱逢博這一生帶給觀眾的歌曲和榮譽,一點一滴都是滿滿回憶,人生不就如此,生命也不就如此,從一點一滴都無垠大海,生命的旅程就是不斷的積累、沉澱,回首曾經,那些繁華還浮現在眼前,但是內心卻已心如止水。
B. 求有關黑奴的悲慘生活的電影或電視劇,主要描寫黑人奴隸的悲慘生活狀況
《湯姆叔叔的小屋》
外文名稱 Onkel Toms Hütte
更多外文片名: Uncle Tom's Cabin
導演: Géza von Radványi
主演:
John Kitzmiller
赫伯特·羅姆 Herbert Lom
國家/地區: 德國
上映 1965年
劇情
19世紀中葉,美國北方肯塔基州農場主謝爾比家有一名忠心維護主人利益的黑奴,大家都稱呼他為湯姆叔叔。因主人在股票市場投機失敗而破產,主人只好將此湯姆等十名黑奴價賣給奴隸販子利格里抵債。一起乘船運回南方。在船上一個得了不治之症的小女孩,特別喜歡湯姆叔叔唱歌,就堅決請求她的父親聖克萊爾買了下湯姆叔叔、由於聖克萊爾主張解放黑奴,利格里等奴隸主對他恨之入骨,隧下毒手將他暗殺,從此,湯姆叔叔又落入奴隸販子利格裏手中。湯姆叔叔為解救不願充當利格里玩物的奴女卡茜,被車撞得重傷致命。他在生命奄奄一息的時刻,終於悟出了只有斗爭才會有自由的真理。他督促黑奴們盡快離開這人間地獄,於是黑奴們砸開水閘在白人的幫助下,與利格里展開斗爭。這時湯姆叔叔躺在他的小屋裡,眼看著利格里自認失敗落魄離去,對自己黑人同胞能取得勝利,以及有許多白人都站在他們一邊而無限欣慰地離開了人間。
根 Roots (1977)8.8
導演:Marvin J. Chomsky 主演:Maya Angelou Ji-Tu Cumbuka Moses Gunn
1750年,在西非甘比亞,16歲的肯特肯特在一次獨自外出時,被白人奴隸販子抓住,像牲口一樣被野蠻地帶上了去美洲大陸的輪船。他離開了熟悉的鼓聲、熟悉的黑非洲。離開了父母、親人,和周圍同他一樣命運的人們,開始了屈辱而悲慘的奴隸生涯。然而,從這一刻起,爭取自由的火焰在昆塔·肯特心中如此強烈而執著地燃起。
阿米斯塔德號 Amistad (1997)8.2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摩根·弗里曼 安東尼·霍普金斯 傑曼·翰蘇 ...
影片運用紀實手法再現了一場舉世聞名的黑奴起義,並側重描寫了由此引起的一場關於解放黑人廢除奴隸制的法庭斗爭。
塔曼果 Tamango (1957)7.3
導演:約翰·貝里 主演:多蘿西·丹德里奇 尤爾根斯·庫爾特 ...
影片是根據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但在改編時,作家較多的改動了原作,並明顯的突出了黑奴反抗白人黑奴販子的主題。
C. <農奴>觀後感
解放前的西藏。強巴的祖祖輩輩都是農奴。他剛出生,父親就被貴族老爺折磨死了,惟一的親人——奶奶在苦難中把他帶大。在他十幾歲時奶奶也死了!貴族老爺把他抓去當了郎生(家奴)。強巴在老爺家,被少爺當「人馬」騎著玩,用鞭子抽,管家揪住他的頭發往樹上猛撞……這個倔強的小強巴沒有用乞求來換取老爺的憐憫,而是用沉默表示反抗。他決心不再說話,像啞巴一樣地把仇恨埋在心底。強巴在苦難中長大了!一天,強巴的好友、鐵匠格桑的妹妹蘭朵告訴他,人民解放軍進了西藏,人民解放軍是砸碎農奴腳鐐的兵,強巴心上掠過了一絲希望的影子。第二天,郎傑老爺去會見人民解放軍。途中,郎傑老爺又要強巴背著他走過河灘。童年的屈辱勾起了他的怒火,加上體力不支,在登上楞坎時,把老爺摔了下來,自己也受了傷。幸而解放軍來到,強巴才避免了老爺的懲罰。解放軍治好了強巴的創傷,還派馬送他回去。部隊首長送他上馬時,他還以為首長自己要上馬,而習慣地俯身跪在馬下。首長驚異地把他扶起來,並請他上馬時,他才如夢初醒,熱淚盈眶而不忍離去。郎傑仇恨人民解放軍,害怕農奴的覺醒,叫管家把強巴綁在馬後活活拖死。這時,蘭朵的哥哥鐵匠格桑趕來,殺死了管家,救了強巴。他們砸碎腳鐐,准備去找解放軍。強巴和蘭朵逃往解放軍駐地的途中,不幸遇到郎傑。在郎傑的追擊下,他們逃到懸崖上,縱馬跳下了雅魯藏布江。他們並沒有死,蘭朵被人民解放軍救起,擺脫了奴隸的命運,成為一個新人。強巴卻被郎傑抓了回來。郎傑把他處死時,偽善的土登活佛收留他當了喇嘛。強巴又被投進了另一個火坑。不久,郎傑老爺和土登活佛發動叛亂,企圖趕走人民解放軍。叛亂陰謀被粉碎了。郎傑逃往國外時,押走了強巴。途中,郎傑又一次騎到強巴身上,強巴怒火燃燒,把郎傑摔倒在地下,和他展開殊死搏鬥。正在危急時刻,一位解放軍戰士用自己的生命援救了強巴。強巴覺醒了。他懂得了誰是親人,誰是仇人。他奔回寺廟把土登活佛暗藏的武器取出來准備交給解放軍,不幸被登刺傷。土登為了消滅罪證,放火燒毀寺廟,企圖嫁禍給解放軍。強巴從火海中沖出來揭露了土登的罪行。農奴獲得了徹底的解放。這時,強巴和蘭朵相會了,「啞巴」開始說話了。
影片以農奴強巴一家的血淚史為主線,藉助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展示了西藏農奴制的野蠻、殘酷和農奴要求徹底解放的尖銳矛盾,藏族演員旺堆棧飾演主角強巴,這個貫穿全片但卻只有幾句台詞的「啞巴」,人物性格塑造難度很大。導演啟發演員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情緒基調,准確地表現了人物深沉復雜的內心世界,創造了一個出色的農奴形象。
本片的劇作處理融紀錄與故事、詩與劇於一體,而導演風格則又具有凝重而簡練、深沉而含蓄的特點。攝影的長鏡頭描述和光影的象徵性造型以及特技的運用,使影片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
民主改革廢除了生產資料的農奴主所有制,參加叛亂的農奴主佔有的耕地無償分給了無地的農奴和奴隸。對未參加叛亂的農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1300多戶未參加叛亂的農奴主和代理人的90萬克(15克相當於1公頃)土地和82萬多頭牲畜由國家支付贖買金4500多萬元。
西藏勞動人民再不受農奴主的沉重差稅和高利貸剝削,勞動果實全部留歸自己,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全區糧食產量1960年即比1959年增長了12.6%,牲畜存欄數增長了10%。西藏人民開始得到爭取溫飽的生存權利。
民主改革結束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領主專政的政治制度,實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按照新中國憲法,西藏人民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成為國家的主人,享有法律所規定的一切政治權利。
西藏自治區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他們直接選舉縣、區、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這些代表又選舉出席全國和自治區、市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行使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的權利。西藏人民為獲得當家作主人的權利而政治熱情高漲,積極地行使自己的權利。
D. Lateef Crowder滿世界查找此人的資料!!
拉蒂夫·克勞德(Lateef Crowder)生日:1977年11月23日 從小學習巴西武術,被譽為巴西Capoeira(卡波瑞拉)王子,Capoeira巴西戰舞,具有很強的平衡性,腿功手功,相當了得,腿功可以說是攻擊范圍最大,外圍轉速最大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其現在在美國發展,是Capoeira電影中的代言人。代表作 《冬蔭功》《鐵拳》《終極鬥士3》
E. 誰幫我寫一篇記錄片<<廢奴>>觀後感,不要百度里復制過來的 字數300左右
在縣委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農奴》,盡管這已不是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但電影中的畫面還是讓我心酸。 這部電影反映了農奴的血淚史,講述了解放前的西藏,強巴一家世代都是農奴。在他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被貴族老爺折磨致死,父母過世後隨奶奶長大的小強巴,成了旺傑家的家奴,因為種種屈辱倔強的他不在說話。解放後,強巴隨少爺朗傑會見進藏的解放軍。他把朗傑摔下馬,因為解放軍的及時趕到而使他平生第一次免受懲罰。朗傑想把強巴幫在馬上拖死,幸被鐵匠格桑救下。強巴同蘭朵去找解放軍,路遇朗傑,遂縱馬跳崖而逃。蘭朵被解放軍救起,強巴則被朗傑捉回要處死。偽善的土登活佛收了強巴當喇嘛。爾後朗傑陰謀叛亂被粉碎,又威脅強巴逃到國外,二人進行殊死搏鬥。幸而強巴再次被解放軍所救。強巴把土登活佛暗藏的武器交給解放軍,並揭露了他的罪行。農奴獲得了解放,強巴與參加了進藏工作隊的蘭朵相會,沉默多年的他終於開口說話。
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百萬農奴翻身解放,成為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世界上最後一塊主要的奴隸制堡壘從此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偉大貢獻,是人類文明史上光輝的一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央、各地方政府和人民給予西藏無私的援助。
F. 受到各國好評的中國電影
秋菊打官司 一個都不能少 那山那人那狗 圖雅的婚事 卧虎藏龍 大紅燈籠高高掛 天裕
戛納電影節--中國電影獲獎全記錄
《霸王別姬》首摘金棕櫚獎
《花樣年華》助梁朝偉稱帝
1975年,台灣電影《俠女》在第28屆戛納電影節上獲最高綜合技術獎。
E歌時代來臨了! 飛魚大賽秀出你的風采
經典大作,扣人心弦 OLAY潔面乳免費試用!
1990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
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台灣電影《戲夢人生》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片中男主角葛優獲最佳男演員獎。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春光乍泄》獲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 2 3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
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
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
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
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
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
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
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
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
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
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
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
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
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
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
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
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
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
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
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
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
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
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
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
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
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
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
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
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
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
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
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
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
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
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
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
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
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
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
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
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
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
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
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王》(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
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
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
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G.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我們先來看看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都是誰?1962年,文化部評選出了22名“新中國人民演員”,他們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李亞林、張園、龐學勤、金迪;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上海青年藝術劇院的祝希娟(後進入上影廠)。
我們再看看這個時代的、很多令人難忘的電影好了,想起這些經典的電影了,自然就想起那些演員了,我們一起回憶吧?
整個60年代呀,應該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是火紅的年代了,也是我國電影大發展、大繁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了,我們從上面不是22大明星出演的片子中再勾畫出最喜愛的二十二部吧?
除處之外,還有鄧大人李默然,李向陽郭振清,高傳寶朱龍廣,阿詩瑪楊麗坤,劉三姐黃婉秋,林黛玉王文娟,李政委馮喆,楊子榮王潤生,偵查連張勇手,三進三城梁音,丁汝昌浦克,孫喜旺仲星火,程瘋子於是之,馬尾巴葛存壯,龜田隊長方華,湯司令劉江,參謀長陳述,實力派的李仁堂、浦克,還有不老松的牛犇,美了一輩子的向梅。
H.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眾星雲集,神仙打架。
很多影評人看了之後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都不高,覺得裡面的愛情戲份過於尷尬和多餘,但我並不覺得,我的確不如那些影評人專業,但我明白什麼樣的電影能讓我感動,能讓我感觸良多,《攀登者》做到了,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成功。
I. 電影演員劉尚嫻老公是誰
劉尚嫻的丈夫是八一電影製片廠錄音師 沈國瑞。
沈國瑞,八一電影製片廠錄音師。1938年12月生,寧夏中衛縣人。1949年參軍,歷任西北軍區某師文工隊隊員、寧夏軍區文工團演員、蘭州軍區文工團演員。1955年調八一廠,先後擔任洗片員、音響員、錄音車間副主任、錄音師。曾參加了數十部故事片、軍教片、紀錄片的音響效果及錄音工作,主要有《柳堡的故事》、《大進軍—席捲大西南》、《海闊天空》、《戰上海》、《農奴》、《碧海丹心》、《紅霞》、《苦菜花》、《地道戰》、《萬水千山》、《閃閃的紅星》、《堅守文登川》(獲總參總政優秀影片獎)、《硬骨頭六連戰紅旗》(獲總參總政優秀影片獎)、《鋼鐵長城》(獲政府獎、金雞特別獎)、《四渡赤水》(獲政府獎)等以及一些譯製片的錄音工作。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J. 《農奴》600字觀後感
本片反映了農奴的血淚史,展示了野蠻殘酷的農奴制與農奴要求徹底解放的尖銳矛盾。藏族演員旺堆准確地表現了人物深沉復雜的內心世界,出色地塑造出一個農奴形象。影片融紀錄與故事、詩與戲劇於一體,風格凝重而簡練、深沉而含蓄。長鏡頭和光影的象徵性造型以及特技的運用,使影片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該片於1981年在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上獲金鷹獎。本片是典型的新中國文藝的思維模式的產物。影片的新穎之處,首先在於它第一次在電影銀幕上講述西藏故事,並塑造了強巴這一典型形象,通過強巴"三摔朗傑"的情節,描述了強巴的個性及其覺醒的過程;尤其是設計了強巴裝啞、最後才開口說話這一象徵性線索具有強烈的情感沖擊力。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使用了藏族演員,他們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大多對農奴的生活有過深切的體驗,因而表演起來十分的真實本色,使影片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最值得稱道的,當然還是影片的人物造型及其畫面的雕塑感。說影片的導演及攝影師是在"雕塑《農奴》",並不為過:片中的強巴、格桑兩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膚色發亮,線條粗獷,加上強烈的高光,宛如青銅雕像。總之,影片以其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農奴是封建社會中隸屬於農奴主或封建主的農業生產勞動者.在經濟上受剝削,沒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權利.農奴(serf)一詞源自羅馬人對奴隸的稱呼――servus,是人身屬於主人的農業勞動者,社會地位極為低下,受到封建主多方面的剝削和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