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血鑽主角人物分析

電影血鑽主角人物分析

發布時間:2022-04-27 14:47:37

『壹』 一顆鑽石引發的血案,引人深思的《血鑽》,為何能給予人歸屬感

12年前的一部經典冒險電影《血鑽》,一顆鑽石引發的血案,戰火中的鮮血和眼淚與玻璃窗中高貴典雅的鑽石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當貪婪的戰火充斥著國家時,大部分人唯一能做到的只有努力的活著-一種殘忍的歸屬感!一部令人震撼的電影,“這就是非洲”,無奈而悲涼。真若挑刺,在於萊昂納多在劇中的轉變過於突然,導演與他都很想讓這個角色展現出更多的可塑性,可實際上影片中真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倒是傑曼扮演的黑人漁夫。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今天又重新看了這部電影,還是被感動哭了。萊昂納多這么多年總是會挑選好的劇本,不過他的表演有很大的問題就是該有深情的地方他總是用太多小動作把節奏毀了。我想這也是他那麼難得奧斯卡的原因。鑽石情懷是人類貪婪的表現,一部電影當時很震撼,但是多少年過去了,你還會記得嗎?

『貳』 血鑽石的相關影評

與所羅門不同,丹尼生活在天堂中,他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且理性令他處於一種不敗的境地,他所欠缺的只是財富的積累。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悄然地發生著轉變。起初,他幫助所羅門尋找家人只是一種程式,為了得到粉鑽,他不得已而為之的。這個過程雖然危險,但他卻從所羅門身上知道了非洲人們的苦難,這是他閑暇時根本無法真正去思考的事情,而另一方面,記者麥迪的理想主義令他產生了一種敬仰。於是,這個只想逃離非洲混亂局面的戰爭販子真正地開始審視非洲人的生活以及造成這種苦難生活的根源。與所羅門一起行走的過程是一種認知的過程,丹奇開始關注自己曾經生活過的這片土地了,紅土,離不開的土地也是浸透了鮮血的土地。
而令丹奇產生最大轉變的便是那個受土著保護的老人,與其說老人在保護一群苦難的孤兒莫若說老人在保護著非洲本來應該擁有的善良,讓孩子們遠離戰爭遠離貪婪,這是老人的心願。這同樣是一種理想主義。如果說麥迪的理想主義是外在的,盡自己所能阻止西方世界對非洲的掠奪,那麼老人的理想主義則是根本的,內在的,保持住非洲人民應該擁有的善良。但路口守衛的少年那一聲槍響將老人的理想主義擊碎了。非洲依舊是一個現實的世界,與理想距離太遠。
丹奇再一次回到了現實,但他的內心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轉變。
在礦河邊上,已經被洗腦的迪亞令人感到是那麼陌生與可怕,一個好少年終於變成了野獸,而那個獨眼龍似乎也抱有與丹奇同樣的心理,離開非洲,離開這個地獄般的世界。此時,對財富的渴望似乎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因為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有著生存的權利,都是為了離開非洲而做出自己的選擇。這也包括所羅門。但比財富更重要的是,所羅門更惦念著自己的兒子。迪亞在最後關頭完成了土著老人心目中的善良,他終於從惡魔附體般的意識中蘇醒了過來,但丹奇卻無法離開了。
丹奇的死看起來似乎有些老套,但實際上他是死得其所的。其實這並不在於他是否真的轉變了,而是一種臨死前最後的理想主義。離不開這片紅色的土地,也許這是一個宿命,但他卻因為理想主義而死去的,他救下了所羅門父子,也幫助麥迪完成了揭露西方交易的內幕。
於是,丹奇從一個極度理性的人物轉變成一個如麥迪一樣的理想人物,但縱觀整個過程,他其實一直在兩者之間徘徊,即便是最後的轉變也是由於死亡讓他沒有選擇。於是,這個人物變得極度立體,也極為可信。迪卡普里奧在此片中這種心態的把握並沒有因為影片過份的暴力而有絲毫削弱,反而顯得分寸有度,能夠入圍奧斯卡提名的確名至所歸。
影片通過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不但豐滿地表現出丹奇這個亦正亦邪的人物,而且極度真實地再現了非洲土地上人們那種地獄般的生活。鑽石是美麗的,但在非洲大陸,任何的美麗為了生存都將被血色所浸染,無論是鮮紅的,還是黑紅的血色。

『叄』 leonardo dicaprio的簡介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演員。1974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國洛杉磯。曾獲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1997年他擔綱《泰坦尼克號》男主角之後,萊昂納多因在此片中的完美表演而成了「世紀末的票房炸彈」。2006年的《無間道風雲》和《血鑽》給他帶來了一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雙提名,萊昂納多也是歷史上首個獲得最佳男主角雙提名的演員,同時在次年奧斯卡上憑借《血鑽》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2010年的《禁閉島》是萊昂和馬丁的第四次合作,2010年他與名導克里斯托弗·諾蘭合作了《盜夢空間》。
萊昂納多的母親艾萊琳是個有俄羅斯血統的德國人,他的一頭金發和清秀的臉型便是母親遺傳所致。他的父親是出生於愛爾蘭的德國和義大利混血兒。萊昂納多一出生,他的父母便已離異,但幸運的是,父母的離異並沒有給他的成長產生任何不當影響。他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周末則和父親一起度過。而他父親也一直在關心著他,他到外地拍片時他的父親就一直陪著他。同時,即使離異後,萊昂納多的父親和母親也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親密狀態。老迪卡普里奧是個不折不扣的嬉皮士,充滿著烏托邦的夢想。年青時代的他在紐約街頭過著放盪的反潮流式的生活。在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許多影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這種反叛的影子。
父母對小萊昂納多疼愛有加,一切事情都為他選擇最好的,他們送他上貴族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他對學習一直提不起興趣,尤其是數學。因此,最終他還是走上了影視這條路。萊昂納多最初演戲是為了幫助解決家庭經濟困難,而後對表演情有獨鍾,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但功課卻一直非常好。這也許是他5歲時參加拍攝電視劇Rmper Room後結下的影視情緣。 《成長的煩惱》
5歲時的他就參加了電視劇《Romper Room》的拍攝,在萊昂納多10歲時,他想成為一名演員的夢想曾一度打碎。一家影視代理商將萊昂納多拒之於門外,理由是他們不喜歡他的發型、名字,並建議萊昂納多改名為Lanny Williams。不做演員心不甘,12歲時在歷經了50次面試後,不懈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得到了第1份職業演員的工作,一部短的小汽車廣告。14歲時有家代理商接受了他,並推薦他拍攝了電視劇《Santa Barbara》和[1-3]《The New Classic》。 1990年,16歲的他參加了著名電視劇《成長的煩惱》的拍攝,在片中扮演一個無家可歸的少年----路克。萊昂納多在這部電視劇中無可挑剔的表演甚至搶去了主角的風頭。萊昂納多在該部電視劇中的成功,標志著他在影壇上的真正崛起,此後,他的片約不斷,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走向成功。1991年,他接連拍攝了《魔精III》、《外星追逐令》,1992年拍攝了《帶毒的常春藤》。 1993年,萊昂納多參加了《不如重新開始》的拍攝,和羅伯特·德尼羅搭檔,在片中飾演一位受繼父虐待、內心無比壓抑、痛苦的少年形象,他的演技受到公眾和媒體的關注。當時羅伯特·德尼羅更在私下向長年合作夥伴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大贊萊昂納多。同年,他還出演了《不一樣的天空》中的弱智兒亞尼。他純朴自然的表演,為初涉影壇的他贏得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而那時,他才19歲。 1995年,萊昂納多在《籃球日記》中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吸毒作家形象。當時他正處於尷尬的年齡,有時看起來已是一個20歲的成年人,有時仍流露出小男孩的稚氣,而這也正符合了角色的需要。他在片中將一位對現實不滿而沉湎於毒品的青年刻劃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因此而獲得金球獎提名,並被譽為「瑞凡·菲尼克斯的繼承人。同年,他又與大牌明星金·哈克曼和莎朗·斯通合作出演西部片《致命快感》。當時已經紅得發紫的好萊塢
萊昂納多電影劇照(16張)性感女神莎朗·斯通寧願減低自己的片酬,指定萊昂納多在該片中與她演對手戲,出演劇中鎮長之子雷米。莎朗斯通對20來歲的萊昂納評價極高,她曾多次表示:這個年輕演員是我見過的演員中最有天賦的一個。萊昂納多也沒有辜負莎姐姐對他的厚望,他把該人物身上那種少年槍手的狂妄和無畏精神用其與父輩極其沖突的性格表現得渾然一體、淋漓盡致。之後,他又相繼拍攝了《全蝕狂愛》和《馬文的房間》。在《全蝕狂愛》中他飾演了同性戀詩人蘭波,廣受好評。在《馬文的房間》中,他飾演了一個燒毀自家房子的叛逆小子,和黛安·基頓和梅麗爾·斯特里普搭戲。

『肆』 西德尼·謝爾頓的人物介紹

他的小說大多以西方上流社會的活動為背景。早期作品主角都是年輕美麗而聰明的堅強女性,著重描寫她們混跡演藝圈的經歷。女主角們經過各種各樣的悲慘遭遇,終於鼓起勇氣,與黑暗面作拚死一斗,暴露了美國好萊塢內部的種種黑暗和邪惡。
自《血緣》(Bloodline,1978)起,西德尼·謝爾頓開始擴展自己的創作領域,縱深發展到社會的各種層面和各種人物。1985年的《假如明天來臨》(If Tomorrow Comes)被認為是西德尼·謝爾頓的女性暴露小說的代表作。以後的作品多以女性為主人公,既有細膩的情感描寫又充滿了沖突懸念。
西德尼·謝爾頓的小說具有無可比擬的可讀性。他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懸念叢生,時空跨度大、人物多、涉足領域廣,讀罷有酣暢淋漓的感覺。對強者的推崇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氣息。
在美國,以《達·芬奇密碼》風靡全球的丹·布朗曾經承認,謝爾頓的《世界末日的陰謀》讓他踏上通俗小說創作道路;最近獲第79屆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血鑽》,則是據謝爾頓作品改編的。在中國,止庵先生把謝爾頓與馬里奧·普佐、阿瑟·黑利並列,稱之為「中國通俗小說之父」。雖然中國俗文學創作史源遠流長,並非始於二十世紀,但謝爾頓的確對中國當代通俗小說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以前,中國長篇通俗小說以《水滸傳》、《西遊記》、《官場現形記》及金庸小說等為代表,多半屬於演史、魔幻、黑幕、武俠等范疇,離現實生活頗有差距,寫法往往為直敘為主。自八十年代起,謝爾頓作品引入中國之後,中國通俗小說家才開始把眼光轉向都市,小說的寫法、格局也日趨多樣化。因此,謝爾頓作品曾經改變過我們的生活。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謝爾頓的名字就是圖書暢銷的保證,許多不法商販甚至趁機推出假冒的謝爾頓作品,用以欺騙讀者。那時,不法商販往往只敢用「全庸」之類的名字出版假金庸
作品,對謝爾頓卻毫不客氣,我就親眼見過幾種署名謝爾頓的偽劣作品。直到現在,你在中文網上還能看到幾部「謝爾頓小說」,其實卻跟謝爾頓沒有半點關系。不過,對熟悉謝爾頓作品的讀者來說,鑒別其作品的真偽並不困難,因為它們都擁有獨特的「謝爾頓特色」。盡管謝爾頓作品內容異彩紛呈,但主題都是一個:愛與夢想。謝爾頓小說的主人公都甘願為了這兩個目標拚搏奮斗,鋌而走險,哪怕不能自拔。因此,他的每部作品都洋溢著愛的激情,奮斗與掙扎,復仇與毀滅,全是愛與夢想的衍生品,令讀者為之感慨扼腕。 與一般作家不同,謝爾頓不會坐在打字機或電腦前「苦幹」,他的目標僅僅是每天成文50頁。
謝爾頓有時向秘書口述小說情節,有時自己用打字機打字。他絕不趕工,50頁一到,他就立即停手。他會在第二天修改前一天內容,再續寫50頁。當寫夠1200頁至1500頁時,謝爾頓便開始反復修改重寫。
「我會完全重寫12至15次,花一整年時間重寫。」謝爾頓說。 謝爾頓的經紀人莫特·詹克洛2004年說,謝爾頓長盛不衰的原因是他很會講故事,是這方面的大師。讀者關心謝爾頓筆下的主人公,她們大多為受到威脅的女性,謝爾頓善於捕捉女性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尤其喜歡購買謝爾頓的作品。對此,謝爾頓評論說:「我喜歡描寫那些聰明而有能力的女性,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女性沒有喪失她們的溫柔。女性有巨大的力量——她們的溫柔讓男人無法抗拒。」
值得謝爾頓驕傲的是,他絕對忠實於寫作細節。
謝爾頓1987年說:「如果我寫到一個地方,我肯定去過那裡;如果我寫了某道印度尼西亞菜,那我肯定在那家餐廳吃到過這道菜。我不想欺騙讀者。」為撰寫《心靈的風車》(即《眾神的風車》,英文原名《Windmills of the Gods》),謝爾頓還采訪過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理查德·麥加拉·赫爾姆斯,到阿根廷和羅馬尼亞旅遊並在小說主人公生活地、堪薩斯州交界城生活了一周時間。
謝爾頓說,小說創作是他最喜歡的行業。對於突然轉業寫小說,謝爾頓表示,他當時感覺到頭腦里萌生一些情節復雜的東西,想要進一步探究人類的情感和行為動機,這超越了電影和電視劇本涵蓋的范圍。他說:「嘗試寫作(小說)是我當時唯一的答案。」
小說有一種奇妙的氛圍,小說的世界裡有其他媒體不曾擁有的自由,謝爾頓告訴記者。

『伍』 急求《血鑽》觀後感,500字左右,謝了!!!!

鑽石張著一張大嘴
它們在非洲的大地上
隱藏,在翡翠一樣碧綠的林間
那些拯救者們用所謂的文明
從一條大河的縫隙里橇開
紅土地那豐潤、肥美的嘴唇
迫使它吐出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石子
換取人間至高的「幸福」、權力和金錢
他們用兒童作為代價
逼迫離開父母去打仗
教他們吸毒、抽煙、學會仇恨
天使在懵懂的時候被洗腦
魔鬼增加了自己的人數

哦,鑽石是吃人的花朵
它張開嘴巴
一個個非洲平民像咖啡豆一樣
片刻間灰飛煙滅,被絞成粉末
在河流里搖晃著,飲下他們
鑽石在豪華的酒店裡
猶如千樹萬樹,梨花
開在有錢人、炫富者的脖頸里
哦,無限尊貴,無限久遠...

我不知道它為什麼代表愛情
廣告詞里不斷播放......
人們熱切的盼望
美麗的童話背後
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真相?
而那些鑽石的盜賣者和權貴者
他們穿著體面,一邊做著慈善事業
他們是唯一能聽到鑽石裡面呻吟的聲音

鑽石在黑暗的角落裡
鑽石出身卑賤
它只是人們從非洲的軀體里摳出來的骨節
我知道從前有人願意佩戴漂亮的羽毛
鳥兒本無罪過
而那些權貴者和鑽石商們
對著那些呻吟的魂靈、變成魔鬼的孩子
他們視若無睹
如同它們本該就在人們的至高「幸福」指上

『陸』 狄亞是哪部電影人物

《血鑽》是由華納兄弟影業2005年出品的犯罪類型電影,該片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詹妮弗·康納利等主演。

影片以獅子山1999年的內戰為背景,講述了一位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的的不法之徒在非洲從事鑽石走私的事情以及在遇到一位記者後,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扭轉,最終領悟了生活和愛的真諦的故事。

『柒』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塑造的哪個角色最深入人心

萊昂納多從出道以來塑造了無數部深入人心發作品,《泰坦尼克號》讓萊昂納多走進了國人的視野,眾人也見證了他從翩翩美少年到滄桑大叔五度沖擊奧斯卡的歷程。他是萬千少女心中的完美情人。年輕時的他陰柔絕美,眼睛清澈明亮;蛻變後的他,成熟穩重,男人味十足。

很多人都是通過《泰坦尼克號》愛上他的,那一段短暫卻刻骨銘心的愛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一句「I'mthe king of the world!」成為人們心中最經典的電影台詞之一。這部電影賺足了世界的眼淚,可並未讓萊昂納多的事業有太大的起色。


『捌』 如何評價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奪得第 88 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1997年好像剛剛還是昨天。
睿智的長者請同志們觀賞了一部電影,於是全國人民都有機會能在大熒幕前被洶涌澎湃的海難與愛情深深震撼。大家一起見證了那部奇跡般的作品,伴隨著悠揚的蘇格蘭風笛,看它席捲奧斯卡,卡梅隆登上世界之巔,振臂喊出「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豪言壯語。隨後,它統治了全球電影票房紀錄12年之久。
真是破天荒,以前學校包場翻來覆去都在看《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這類的old fashion main melody。第一次可以集體在電影院看美國大片,實在是新鮮又刺激的體驗。
然後,青春期未達,毛還沒長齊的小男生們,冷不丁地就被Rose那對大波波撞暈了(年輕的朋友們,你們是再也別想在國內大熒幕上看到那樣的場面了)。這前所未見的視覺奇觀,甚至比那艘一比一復原的大船還讓人震撼,也開啟了男孩對於世界的嶄新認知,隱約意識到男人的思考迴路,除了大腦,或許還和下半身有所瓜葛。
然而這份沖擊,比較起女生們看到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的狂熱,又實在太過無奇。肉慾的魅力在涉世未深的小孩子面前,到底能量有限。而完美的帥哥,已經從精神層面控制了那些更為早熟的女生,讓她們心裡泛起驚濤駭浪,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從未見過那麼好看的男子,金發碧眼,精雕細琢的深邃五官,冷峻桀驁的神情,不羈的氣質,美好卻又遙不可及。


之前想當然的種種猜測與調侃,在精彩的表演面前應聲而碎,他一直在為自己的表演事業積蓄著力量,不停地努力向前。
這一次,小李再度主動增重,為適應角色要求,他蓄起蓬亂胡須,變得更加肥胖和難看,他在冰天雪地里爬行,鑽進動物皮內,甚至忘記自己素食者的身份,大啖生肉。
最重要的是,在這部電影中,小李惜字如金,台詞稀少,只依靠表情與肢體進行表演。沉靜之下,他好像找到了靈感,出色的表演,也拉近了他與評委們的距離。而民意,早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
終於,時間來到了2016年2月28日,第8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幸福突然如期而至,卻又似乎理所應當。眾望所歸,也難免讓人唏噓。
他終於得償所願,拿到了這尊夢寐以求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金人。而這距離他第一次獲得提名,已經整整過去了22年。

當然,小李與奧斯卡的故事在奧斯卡歷史上,其實算不了什麼。
他才41歲,尚未達到奧斯卡影帝的平均年紀。比較起彼得奧圖8次提名僅獲終生成就獎安慰,理查德伯頓7次提名0次獲獎,格倫克洛斯6次提名0次獲獎,他完全不應該委屈。就連亦師亦友的西科塞斯,也是苦等了快30年,等到了足足65歲,才得到了奧斯卡的肯定。
觀眾們還是太愛他了,已經不忍心讓他再久等一會兒,不忍心讓他繼續為此神傷與憔悴。他的容顏不再美麗,兩頰因為反復增重減重變得鬆弛,瓜子臉變成了國字臉,胡須遮蓋了美好的唇線。而花痴的少女們已經成為了人妻與母親,更加年輕的女孩們有了新的偶像要去追逐。
他已經脫去了偶像的包袱,現在站在觀眾面前的新身份,是演員李奧納多,是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

他的成功,或許會繼續給那些相貌英俊,卻依然非常努力的演員們更多信心,包括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布萊德利?庫伯們,讓他們去接拍更好的電影,挑戰更有難度的角色,奉獻更好的演技。
這一次,他終於不用再強掩失望,也不用故作大方,他可以得體地站在領獎台上,作為獨一無二的贏家,深情款款,氣定神閑地說出自己的獲獎感言。
I thank you all for this amazing award tonight. Let us not take this planet for granted. I do not take tonight for granted.

『玖』 小李子《血鑽》,成本1億美金,為防引起恐慌提前發傳單

這部電影是2006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犯罪題材電影,該影片於2007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5項提名。

導演是愛德華·茲威克,他曾執導過《燃情歲月》、《最後的武士》等影史佳作。

1999年,經由他製片的《莎翁情史》還一舉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

因此,這里的鑽石被稱為“血鑽”,這也是這部電影片名的由來。

世界各地的消費人群想要鑽石,資本就去追逐這個高收益的東西,並不擇手段甚至藐視生命。

這種惡性循環換來了非洲大陸的種種血腥:內戰、災荒、難民、童兵等。

而這其中,資本是最大的受益者,且是唯一的受益者。

而片中最罕見的那顆粉鑽,讓早期的阿徹爾眼紅,讓所羅門的家庭被拆散,讓他的兒子被抓去洗腦。

鑽石對於這片土地的人民而言,可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鮮血澆灌非洲的紅土地,長出了悲血滋養的鑽石,這是資源帶來的詛咒,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威懾力。

南非的迪比斯鑽石公司擔心此片的公映會影響大眾對鑽石類商品的消費熱情。而後,更是傳出南非鑽石工業共同抵制該片的消息。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故事節奏緊湊,人物形象立體,警示意義更是加分。

但時至今日,在營銷下,鑽石依然受到追捧,它依然把愛情、幸福、堅貞囊括一身。

但是,背後的血腥或許還在延續,掠奪還在繼續,可能沒有槍炮,但一樣有流血和犧牲。

閱讀全文

與電影血鑽主角人物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絕命飛行電影中文 瀏覽:203
電影禁閉結局 瀏覽:148
電影票座位不能選擇 瀏覽:125
關於穿越劇電影大全 瀏覽:913
中國男法國女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83
古生物電影大全 瀏覽:276
大贏家電影最後的背景音樂 瀏覽:667
邁克爾電影完整版 瀏覽:28
關於一部電影獨角手都 瀏覽:70
英文電影二戰 瀏覽:202
芳華電影院開幕圖片 瀏覽:446
泰國和尚坐飛機的電影 瀏覽:650
接吻電視劇吻戲大全電影 瀏覽:580
女巫電影動漫圖片大全 瀏覽:497
一部電影主角去女方家裡拉屎 瀏覽:921
媽媽咪呀大電影院 瀏覽:20
五大家族孩子18歲覺醒的電影 瀏覽:471
英文電影的西方文化差異 瀏覽:647
北京愛情故事電影宣傳發布會 瀏覽:910
鍾馗捉鬼是什麼電影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