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納什患病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數學家納什的精神病緣何不治而愈?多因素共同作用
在今年5月23日因遭遇車禍辭世的約翰·納什,生前與精神分裂症進行了長時間搏鬥的事跡廣為人知。
而事實上,在人生晚年,納什的精神病似乎不治而愈了,並且根據他自己的說法,病是在沒有服葯的情況下好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文字:熙怡
廣州日報訊 人們從精神病康復的情形多見嗎?精神病這種摧毀力如此強大的病症又是如何消失的?
據報道,納什在上世紀50年代晚期開始出現精神分裂症狀,當時他年僅30歲左右。他漸漸地開始有一些古怪的行為,並且出現恐慌和幻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納什曾數次入院治療,並且斷斷續續地服用抗精神病葯物。
不過,到了上世紀50年代,已經年過50的納什情況開始改善。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納什曾經給同事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他寫道:「我不再有不理性的想法,而且,我並沒有服葯,只是荷爾蒙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變化。」
美國邁阿密臨床心理學家吉爾達·莫雷諾表示,在上世紀30年代抗精神病葯物還未研發出來之前,研究已經發現,有大約20%的精神病患者不治而愈。而近期的研究也發現,在葯物治療的配合下,60%的患者症狀出現緩和,即在至少半年內症狀控制到最小程度。
莫雷諾表示,科學家還沒完全弄明白為什麼有些精神病患者的情況會好轉,但是,研究顯示一些因素與此有關,而其中好些因素,恰好都發生在納什身上。
多項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那些在年紀較大的時候出現精神病症狀的人,好轉的機會比那些在十來歲甚至更小的時候患病的人要大。納什出現幻覺等症狀時,已經30歲了。
其次,一些社會因素,例如有一份工作、日常生活有家人和社區的支持,這些因素都有助精神病人康復。納什幸運地擁有一群很支持他的同事,大家幫他找工作,也很保護他;納什的妻子也一直在悉心照顧他,即使兩人離婚後依然收留他,以免他無家可歸。
最後,有研究發現,隨著年歲的增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狀況一般會有所改善。「通常,除了極少數例外,患者年紀越大,幻覺和偏執的症狀會減少。」心理治療師富勒·托雷說。但是,莫雷諾指出,如果沒有適當的葯物和親友的支持,很多病人的情況只會變糟。
盡管如此,至今,醫學界都無法保證精神病患者肯定能痊癒。莫雷諾表示,即使一個病人幸運地擁有上述所有的因素,但也不一定保證他能夠康復。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表示,多數病人畢生都在與精神病症狀抗爭,但是,當然,也有很多人依然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
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認為,對精神病的起源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應該有助找到預防和治療精神病的辦法。
Ⅱ 美麗心靈影片中使用了什麼樣的治療方案以及主人公最後跟精神疾病處於何種狀態
美麗心靈影片中主人公採用了葯物治療。
在電影中,納什被確診後服用的葯物是「氯丙嗪」,這是典型抗精神病葯物,又稱傳統抗精神病葯物或者第一代葯物,目前仍有基層醫院在使用,針對陽性症狀療效好。但也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比如錐體外系反應、便秘等。
在影片中我們還看到納什被約束在椅子上,他在經歷某種治療後看起來非常痛苦,這就是電休克治療。傳統的電休克治療,病人會被注射胰島素,之後會臉色蒼白、大量出汗、劇烈抽搐,看起來恐怖又殘忍,嚴重的情況下患者還會陷入昏迷。
美麗心靈影片的背後
在影片中納什有非常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的陽性症狀:有幻覺、有妄想,同時也具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抑鬱。
納什身邊的幾個人物(查爾斯,小女孩,威廉)都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一些幻覺。同時他還出現了被害妄想、被跟蹤感。他害怕社交,不知如何與人交往,性格孤僻。
症狀的出現超過了1個月,符合診斷標准;患病期間納什無法正常工作和正常生活,符合嚴重程度標准;同時,未發現納什患有其他疾病,符合排除標准。因此,納什可以明確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Ⅲ 電影《美麗心靈》中的異常心理有哪些
思維障礙、感知覺障礙
1、思維障礙
通過影片的描述,我發現在思維障礙方面,納什患有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顯著的症狀之一。對於觀察者來說,妄想的內容十分古怪,表明患者與現實的脫離。常見的妄想有誇大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關系妄想和軀體妄想。
誇大妄想是由那些對個體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構成的。影片中納什是個數學天才,他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並且在五角大樓成功地破解了密碼。可是他並不滿足於那些將軍不太熱情的感謝。
2、感知覺障礙
在感知覺障礙方面,納什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幻覺。幻覺就是指虛幻的感知覺,即患者感知到的刺激並不真實存在。一般出現在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幻覺內容於現實生活是怪異的,兼有聽幻覺、視幻覺和觸幻覺。
聽幻覺為真性,聲音清晰,主要是下達指令、威脅等,也有對自己有利的好的方面。納什能夠聽到他的三個「原型」——室友,小女孩和帕切爾的講話。室友的鼓勵與玩笑,小女孩天真的笑聲,和帕切爾的威脅、命令。
Ⅳ 美麗心靈中主人公患病的原因是什麼
主人公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因為他不善交際,甚至沒有一個朋友,例如在頒獎禮上,一名校友把他當做服務員來挖苦他。於是幻想出了「朋友」就是那個室友,來滿足自己空虛的內心。
2、因為論文壓力,他沒有發表有力的論文,再加上教授的拒絕讓他不堪重負,於是幻想出了特工,滿足了他成就的願望;
3、不會與女孩子交往,在談戀愛方面是個白痴,第一次和他日後的妻子搭訕,被摑了他一巴掌,而在他的記憶中,母親的形象就像個單純的小女孩,以後把女人都想成這一形象。
(4)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有哪些病症擴展閱讀
病因
是因為右腦(潛意識)執行了左腦(顯意識)或左腦接受了右腦錯誤的指令,所以才表現出來的異常。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觀念、錯誤的推理和判斷。這是一種病態的偏執觀念,是一種毫無現實根據的,憑空出現的推理與判斷。
與其文化教養和社會閱歷不相稱。因為患者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錯誤判斷,表現出嚴重的思維障礙,已成為一個極端的「觀念固執」的人,屬於一種病態,因此,也不能用說理和教育方法來糾正其錯誤的觀念。患病初期,患者敏感多疑,懷疑有人在背後議論自己或不信任自己。
這種多疑逐漸演化成關系妄想。總覺得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與自己有關,如別人咳嗽是向他傳遞信號或侮辱他,別人聊天是在議論他,甚至廣播、電視、報紙上的消息也是針對他的。此後,關系妄想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廣,進而形成被害妄想、嫉妒妄想、誇大妄想、疑病妄想、影響妄想等等。
精神分裂」完整的表述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組重性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以幻覺、言語凌亂、妄想、行為紊亂為主要表現。其中,幻覺最為常見,比如憑空聽到有人和自己說話的聲音。
聽到的內容可能是命令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對自己的言行說三道四,或是幾個人爭論不休。言語凌亂則是說話不切題,前言後語缺乏關聯,甚至天上一句地上一句,讓人覺得是在瘋言瘋語。妄想的症狀也很常見,比如無端覺得有人會害自己,給自己下毒。
覺得電視報紙都在說自己;還有的患者認為有人監視、跟蹤甚至控制自己。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部分患者會出現行為紊亂,比如與幻聽的聲音對罵,或攻擊假想敵,也有躲在家裡不出門的。因為患者的想法、感受與外部的真實環境不符,精神活動之間並不協調,故而顯得「分裂」。
Ⅳ 電影美麗心靈中主人公的精神疾病介紹及美麗心靈感人
據電影中的醫生分析,納斯可能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精神分裂了。他那時候就已經在幻想中構建了一個室友查爾斯。查爾斯的個性與納斯完全相反,集中了納斯周圍那些與納斯格格不入的同學的特點。查爾斯個性中的許多方面正是被納斯否定了的內容。他是納斯的陰影。影片中查爾斯第一次出現時便是以浪子的形象出現的。與當時納斯拘謹的表情形成鮮明的對比。當納斯談到他神迷的數學時,查爾斯說:數學不會帶來真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太悶了。當納斯談到他還沒有寫出論文時,查爾斯問他:你多久沒有約會了?可與別的同學不同的是,納斯得到了查爾斯的認可,查爾斯一直認為他是天才,並且一直鼓勵他。內心孤獨的納斯無疑是需要這種認可和鼓勵的,因此查爾斯也是納斯在孤獨中需要得到認同的體現。
Ⅵ 美麗心靈主人公約翰納什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狀體現
1958年的納什好像是脫胎換骨,精神失常的症狀顯露出來了。他一身嬰兒打扮,出現在新年晚會上。兩周之後他拿著一份紐約時報,垂頭喪氣地走進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間坐滿教授的辦公室里,對人們宣稱,他正通過手裡的報紙收到一些信息,要麼來自宇宙里來的神秘力量,要麼來自某些外國政府,而只有他能夠解讀外星人的密碼。當一個人問他為何那麼肯定是來自外星人的信息,他說,有關超自然體的感悟就如同數學中的靈思,是沒有理由和先兆的。
秋天,納什30歲,剛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職位(Tenure),艾里西亞懷孕。後來他們的兒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出生,他因為幻聽幻覺被確診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然後是接二連三的診治,短暫的恢復,和新的復發。
1960年夏天,他目光呆滯,蓬頭垢面,長發披肩,鬍子猶如叢生的雜草,在Princeton的街頭上光著腳丫子晃晃悠悠,人們見了他都盡量躲著他。1962年時當他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Fields獎——數學領域里的諾貝爾獎(Nobel)——獲得者時,他的精神狀況又使他失之交臂。
Ⅶ 電影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的男主角納什患有精神分裂和幻想症,浪子室友、小女孩,還有那個秘密軍官都是他的幻想,從一開始就是,就因為小女孩一直沒長大,納什自己才意識到3個人都是他的幻想(現實中的小孩是會變老的),最後雖然採取治療但是也沒有完全擺脫那些幻想,但是由於妻子的支持和自己的意志力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
納什老婆沒說過有那個室友啊!你應該記錯了。
Ⅷ 美麗心靈的主人公的病因
據電影中的醫生分析,納斯可能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精神分裂了。他那時候就已經在幻想中構建了一個室友查爾斯。查爾斯的個性與納斯完全相反,集中了納斯周圍那些與納斯格格不入的同學的特點。查爾斯個性中的許多方面正是被納斯否定了的內容。他是納斯的陰影。影片中查爾斯第一次出現時便是以浪子的形象出現的。與當時納斯拘謹的表情形成鮮明的對比。當納斯談到他神迷的數學時,查爾斯說:數學不會帶來真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太悶了。當納斯談到他還沒有寫出論文時,查爾斯問他:你多久沒有約會了?可與別的同學不同的是,納斯得到了查爾斯的認可,查爾斯一直認為他是天才,並且一直鼓勵他。內心孤獨的納斯無疑是需要這種認可和鼓勵的,因此查爾斯也是納斯在孤獨中需要得到認同的體現。
Ⅸ 美麗心靈 男主角患的是什麼病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paranoid schizophrenia)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見的一種。大約有半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被診斷為妄想型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年齡一般中、老年者居多。起病比較緩慢。患者大多具有多疑、敏感、不信賴別人、行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評,嫉妒性強,遇事喜歡誇張,對人冷酷、傲慢等妄想性個性特徵。
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觀念、錯誤的推理和判斷。這是一種病態的偏執觀念,是一種毫無現實根據的,憑空出現的推理與判斷。與其文化教養和社會閱歷不相稱。因為患者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錯誤判斷,表現出嚴重的思維障礙,已成為一個極端的「觀念固執」的人,屬於一種病態,因此,也不能用說理和教育方法來糾正其錯誤的觀念。患病初期,患者敏感多疑,懷疑有人在背後議論自己或不信任自己。這種多疑逐漸演化成關系妄想。總覺得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與自己有關,如別人咳嗽是向他傳遞信號或侮辱他,別人聊天是在議論他,甚至廣播、電視、報紙上的消息也是針對他的。此後,關系妄想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廣,進而形成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等。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者會出現意志增強的意志行為障礙。千方百計地不惜為達到正常人認為是毫無意義和無價值的目的而努力。例如,有被害妄想的人處處設防,四處控告,認為有人要害他。為此千辛萬苦也在所不辭;有發明妄想的人,則夜以繼日地、廢寢忘食地進行毫無意義的所謂「發明」活動;有疑病妄想的人則到處求醫,四處診查,不甘罷休。
有患者會產生影響妄想,認為自己的思想或行為是被「電腦」、「無線電」、「雷達」、「催眠術」控制著;有的患者則出現誇大妄想,堅信自己有很高的職位,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玉皇大帝」、「真龍天子」、「高級幹部」或「名人後代」等等;或者認為自己有驚人的才能,是高級研究人員、獲過科學大獎,甚至發明了某種新的儀器,創立了新理論;或者認為自己是大富翁,擁有大量的財富。誇大的內容多種多樣。不明真相的人還會以為他是在「吹牛」,實質卻是一種病態的思維,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現。
對此型病人的心理治療可以採用文娛療法,讓其參加文藝娛樂活動;音樂療法,讓其聽合適的音樂;體育療法,讓其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作業療法,讓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作業。通過這些方面,引導病人的興趣和注意力轉向其它方面,這對改善病人的病態症狀,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大有益處。
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與其子均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電影《美麗心靈》介紹了他的一生。片中,納什幻想了三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人物。
Ⅹ 電影美麗心靈男主有哪些精神症狀
嗯,戴帽子的特工和室友是男主角幻想出來的,他有精神分裂,一因為他不善交際,甚至沒有一個朋友,例如在頒獎禮上,一名校友把他當做服務員來挖苦他。於是幻想出了「朋友」就是那個室友,來滿足自己空虛的內心。二是因為論文壓力,他沒有發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