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德國電影值得推薦
1.《羅拉快跑》 LoLa rennt
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
主要獲獎情況:歐洲電影獎1998最佳電影提名,威尼斯電影節1998金獅獎提名,英國學院獎2000最佳外語片提名等。
影片簡介:據我觀察,這部電影正在越來越多地走入電影教學的課堂。生命的偶然性與荒誕性在勞拉一次次的奔跑中顯現得淋漓盡致; 柏林,夏季某日,羅拉和曼尼是一對20出頭的年輕戀人。曼尼是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有一天他惹出一個天大的麻煩,竟然把走私得來的10萬馬克贓款弄丟了!而且他的老大20分鍾之後就要來拿回這筆錢。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羅拉求救,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就只有二十分鍾,錢到底在哪裡,如何救命?羅拉開始快跑!羅拉快跑……為自己而跑,為曼尼而跑,為愛情而跑……
2.《英俊少年》 Heintje, einmal wird die Sonne wieder scheinen
導演:漢斯·海因里希 Hans· Heinrich
影片簡介:德國電影《英俊少年》拍攝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但直到80年代初才在我國上映,但立刻在中國引起了轟動,特別是主人公唱的那首「小小少年沒有煩惱」。英俊少年海因切(Heintje)自幼喪母,與父親卡爾相濡以沫,生活平靜而幸福。海因切的外公實業家貝特霍德因反對卡爾與女兒的婚約而與其父子一刀兩斷。銀行行長的兒子為敲詐貝特霍德,偷走銀行的十二萬元,栽贓到卡爾頭上,而貝特霍德對此不聞不問,卡爾因此被捕入獄。海因切在律師的幫助下,寄養在外公家中。貝特霍德漸漸喜歡上了聰明的海因切,一曲《最後的玫瑰》使他在女兒和外甥間找到了重合的焦點,海因切給陰郁古怪的貝特霍德冰冷的生活帶來了一抹陽光。一次偶然的機會海因切得知事情的真相,在艾倫和警察幫助下,追拿到罪犯。真相大白,海因切甜美的歌聲在五光十色的游樂場上空回盪……
3.《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
獲獎情況:2003年第53屆柏林電影節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
影片簡介:母親是堅定的東德共產黨員,偶然因為心臟病發作而昏迷。在她不省人事的這段時間,德國已經是天翻地覆:柏林牆倒了,她所摯愛的民主德國也解體了。為了不打擊卧病在床的母親,兒子費盡心思製造了一個一切如舊的假象……影片在喜劇的氛圍下,流淌著淡淡的傷感和濃濃的親情。
4.《帝國的毀滅》The Downfall/Der Untergang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
獲獎情況:第7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影片簡介:影片把鏡頭對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與新婚妻子埃娃·布勞恩自殺等歷史事件。
5.《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Sissi )《茜茜公主2:年輕的皇後》(Sissi - Die junge Kaiserin)和《茜茜公主3:皇後的命運》(Sissi - Schicksalsjahre einer Kaiserin)
導演:恩斯特·馬利斯卡
影片簡介:有誰會不羨慕茜茜公主和弗蘭茨國王的浪漫愛情?
《茜茜公主》講的是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伊麗莎白公主茜茜,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兩人一見鍾情,而此時國王已經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定下婚約,海倫是專制的皇太後蘇菲指定的皇後人選,但國王已經無可救葯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後,在維也納舉行了隆重的國家婚禮。
《年輕的皇後》講述了茜茜開始了她的皇後生活,倔強的茜茜和專制的皇太後蘇菲之間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兒出生後到達了頂點。蘇菲援引皇家的傳統不讓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而弗蘭茨卻順從了母親的旨意,茜茜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亞,弗蘭茨也追隨而至,他們和好如初。回到奧地利以後發現蘇菲也改變了主意,同意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之後,年輕的國王夫婦訪問了匈牙利,他們在匈牙利人民的歡呼聲中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國王與皇後。
《皇後的命運》講述的是茜茜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出色的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妥善處理與婆婆的關系。但是,當她和安德森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撫不願俯首稱臣的貴族時,蘇菲卻在散布茜茜與伯爵關系不尋常的謠言。茜茜出遊時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在母親的幫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復,病癒後,她陪同弗蘭茨訪問奧地利統治下的義大利,盡管那裡的人民強烈的反對奧地利的統治,茜茜還是贏得了那裡人民的心。
6.《索菲-紹爾:希望與反抗》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
導演:馬克·羅斯曼 Marc Rothemund
獲獎情況: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女演員獎。
影片簡介: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43年慕尼黑的「白玫瑰」組織成員正進行著秘密的反希特勒活動。女大學生索菲·紹爾同哥哥漢斯因散發傳單而被捕處死。索菲在法庭上的義正詞嚴的雄辯,甚至連出庭的納粹軍官也為之折服。
7.《極地重生》As Far As Feet Will Carry Me(英)So weit die Füße tragen(德)
導 演:夏迪·馬田斯Hardy Martins
影片簡介:本片改編自JOSEF MARTIN-BAUER暢銷傳記小說。德國軍人基文斯在二次大戰期間淪為戰俘,被放逐在嚴寒的西伯利亞東部接收改造25年,經過5年的非人生活,他矢志逃離這個人間地獄,孤然一身展開了一萬四千公里的「極地逃亡」。影片情節上雖略有瑕疵,但是主人公那超人的毅力還是感動了所有人,當他歷盡磨難,走回德國的家門口,雪花靜靜飄落到他的發梢、衣領,雖然沒有話語,可是我們一樣能感受到他復雜、澎湃的心情。
8.《何處為家》(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導演:卡羅林·林克Caroline Link
獲獎情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影片簡介:愛情、國家、個人命運,主人公會怎樣處理呢?二次大戰一個跨越兩大洲的愛情故事,近年德國最大製作的電影。本片講述了一段戰時納粹陰影下的生活、一個跨越兩大洲的愛情故事。壯闊的場面、精緻的技術、中規中矩的敘事,從一個通俗劇題材轉變為指揮高度,堪稱是近年德國最大製作的電影。女導演卡羅琳娜·林克聰明地避開了陷入對戰爭思考的麻煩,而在尋訪世外桃源的過程中將漂亮的非洲大陸以及異域文化特色烘托出來。該片是東西德合並後德國第四次獲得奧斯卡提名。1938年,一個猶太家庭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逃亡到肯亞的一個偏遠農場,剛開始,妻子潔蒂很不適應肯亞落後的生活,時時刻刻想返回故國;丈夫華特雖然對德國死心,但是仍念念不忘自己失去的一切。只有他們的小女兒芮吉娜對當地的生活處處存著新鮮、好奇,尤其與他家的長工安烏無話不談,相處十分融洽。由於對新生活認知的差距,夫妻間的間隙也逐漸擴在,在此其間潔蒂認識了另一個同胞蘇賓,微妙的感情也就此滋生。二次大戰結束,華特得到了祖國律師的職位,正當他欣喜欲狂地急著返回德國之時,卻發現潔蒂和芮吉娜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她倆會舍棄這里的一切隨他返回德國嗎?潔蒂和蘇賓的關系又將如何?
9.《伯爾尼的奇跡》Das Wunder Von Bern
導演:溫克·沃特曼
影片簡介:一部感人的運動題材電影,德國足球的勝利,震撼著戰後德國每一位百姓的心。是希望通過德國足球的奇跡,來展示戰後德國的經濟同樣開始創造著奇跡,以及德國人在戰爭中受到重創的心正在慢慢得以平復。它見證了德國戰後重建的歷史。正是這部影片,讓德國總理施羅德在熱淚滿眶的同時又會心一笑。
10.《鐵皮鼓》Die Blechtrommel(德) the Tin Drum(英)
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ondorff
獲獎情況:1979年聯邦德國金碗獎,1980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獎和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影片簡介:歷史題材影片, 根據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同名小說改編;是倫勃朗式的田野風景、以及典型的德國街道、人員吵鬧的家庭背景下構建的個人反抗史。小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惡,決心拒絕長大,他反抗他的父母、納粹、舅舅、情人等等。他的反抗是內心式的,於是在他那侏儒的身材上扛著一架鐵皮鼓,整日梆梆的敲著。他不僅具有可以左右自己成長的能力,還可以用他的叫聲擊碎玻璃。第一次是他的父母要取下他的鐵皮鼓,他尖叫著,家中的鍾表破碎了。這種能力開始成為他自我……
11.《西柏林戀曲》Herr Lehmann
導演:勒安德·豪斯曼 Leander Haussmann
獲獎情況:德國最佳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
影片簡介:1989年,動盪的風把柏林牆吹得搖搖欲墜,劇變的風也吹入了大牆西邊的紅燈區,也繚亂著不務正業的混混頭目萊曼先生。萊曼先生本名弗蘭克,正所謂三十而立,到這種時候,他是否還要繼續過著充斥著:吸毒、酗酒、同性戀、另類文藝的生活呢?真是多事之秋,百姓亦然:老父老母來訪了,他只能借用死黨卡爾的餐廳裝扮經理,以讓父母對自己的「事業有成」感到欣慰。桃花運開,愛情運來,在他的如花季節又與廚娘卡特琳撞出了愛情的火花。甚至…甚至…就連狗也要招惹他,「粘乎」他。後來奉母之命,回鄉接濟親友,真是叫苦不迭。好不容易回到柏林,本以為有所解脫,沒想到回到柏林一切都開始改變:柏林圍牆下聚滿示威者,死黨卡爾快要開展覽需要他急切幫忙,最慘是卡特琳在同一時間竟然愛上另一個!
12.《走出寂靜》Jenseits der Stille
導演: 卡洛玲·林克 Caroline Link
獲獎情況: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和德國電影金帶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配樂等。
影片簡介:拉拉住在德國南部小城,自小由聾啞雙親撫養長大。由於拉拉是家中唯一能聽能說的人,八歲時已經是父母與外界的橋梁,處理銀行事務、接聽電話,甚至翻譯教師評語和電視劇給父母聽,處理家中所有的對外聯系工作。一次聖誕節家庭聚會中,拉拉遇見了姑姑克拉麗莎。克拉麗莎美麗熱情,擅長爵士黑管,拉拉非常喜愛這位獨特的姑姑,因而開始學習黑管。父親馬丁眼見妹妹與自己的女兒情誼漸深,心中卻充滿疑慮。因馬丁自小與克拉麗莎不合,她總讓馬丁覺得自卑。但拉拉喜愛她音樂,感受到當中的熱情,堅持不放棄音樂。十年後,拉拉已長成婷婷少女,優異的表現讓教師建議拉拉接受專業音樂教育。克拉麗莎希望拉拉搬到柏林同住,也為拉拉在當地音樂學校注冊。拉拉瞞著父母,但在家族聚會中卻引發一場風暴。馬丁悵然若失,因為拉拉的這個決定等於放棄馬丁而選擇了克拉麗莎。拉拉搬到柏林和姑姑與姑父葛瑞格同住,同時准備音樂學校的入學考試。拉拉遇見湯姆後,了解自己不必生活在陰影中,過去只是一段不尋常的童年。拉拉因母喪回家後,體認到自己對父親的責任,卻也因而倍感沮喪。一場激烈爭吵後,拉拉決定永遠離開這個家,回到柏林。在拉拉入學考試當天,父親出其不意地出現,看著女兒第一次登台。「『聽』和『了解』是不同的」他用手語告訴拉拉。拉拉和父親終於尋得彼此世界的交集。
13.《竊聽風暴》Die Leben der Anderen
導演:弗洛蘭·漢克爾·唐納斯馬克 Florian Henckel-Donners
獲獎情況: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影片,第7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導演、製作、男主角、男配角、劇本、攝影七項大獎。
影片簡介:令人震撼的影片,又譯《他人的生活》、《別樣人生》等,舉重若輕地將民主德國情報局令人發指而不為人知的大規模竊聽行徑對無辜人士的迫害公布於眾。但作品讓深不可測的黑暗迎來一縷人性的曙光,顛覆了蓋世太保克格勃橫行的「冷血特務濫殺無辜」俗套,不經意間愛上竊聽對象的男主人公,在明白自己截獲的所謂情報不過是一段真摯愛情時,開始反思該行為是否正義,並最終參與到這對無辜鴛鴦的生活中,為保護他們而不吝冒險。
14.《偽鈔製造者》die Fälscher
導演:斯戴芬·盧佐維茨基Stefan Ruzowitzky
獲獎情況:
2007 聖彼得堡國際電影節:觀眾大獎
2007 德國電影獎: 7項提名; Devid Striesow 最佳男配角
2007 瓦拉杜利德國際電影周年日:Kahl Markovics 最佳男主角
2007 比利時根特國際電影節:大獎賽陪審團最佳電影
2008 第80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影片簡介:《偽幣製造者》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36年納粹分子命令集中營中的犯人大量偽造外國貨幣,妄圖以此來破壞英國的經濟。薩利(卡爾·馬克維斯飾)就是參與這起行動的人。納粹期間,他先是柏林過著聲色犬馬的日子,金錢、女人和酒宴。警察督察長Friedrich Herzog(大衛·史崔梭德飾)將他逮捕之後,他的好運也就到此為止。很快就被送到了毛特豪森集中營,薩利在那裡顯示出特殊的才能於是又被轉到了柏林北部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在他來到這個地方的同時,他又再次與Herzog面對面,此人來這兒是為了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的。在所謂的「伯恩哈德行動」(Operation Bernhard)計劃下,精心挑選出他的獨特才能,薩利和一組專家被迫製造外國流通紙幣。在這組人員之中,包括了囚犯阿道夫·博格(奧古斯特·迪赫飾),作為補償安排他們住在高級的兵營里。但是當薩利試圖削弱德軍同盟的反對國家的經濟時,阿道夫則拒絕利用自己的才能為納粹利益效勞,而且為了化解戰爭還想在阻止伯恩哈德行動中做出一些努力。面對道德意義上的進退兩難,薩利必須決定是否要開始這項拖延戰爭的行動,或者是冒著生命危險和同在獄中的其他人並肩作戰,這或許是最正確的選擇。
⑵ 主角是女的 動作電影
<生化危機>(愛麗絲),<忍>(一個會瞳術的超強女忍者),<殺死比爾>(兩部,女主角打鬥超一流)<黑夜傳說>(女主角是吸血鬼戰士,武器配備超強,和狼人對戰時的驚艷身手),<致命紫羅蘭><東方三俠>(港產,片子老了點,但還算經典),<刺客聯盟>(安吉麗娜珠麗的最新動作大片,毫不遜色古墓麗影)<赤裸特工>(培養一流女殺手),<聖女貞德>,<女拳霸>,<玉戰士>,<艾麗卡><無影劍>(韓國),<貓女>(非蝙蝠俠系列的,服裝性感,揮舞長鞭,身手就更不用說了)這是我知道的所有美女動作片了,都是我想破腦袋想起來的,絕非復制,夠你看一陣的了>>>牽線人偶 好看的電視劇
⑶ 求推薦能夠感受獨特的「德式」視角,的經典德國電影
你好,我作為一個德國電影愛好者我,自我感覺認為德國的電影很好看,他們的電影豐富多彩而且表演的很到位.我給你推薦這幾部電影你可以去看看哦。
第一部:再見列寧
這部電影花了我兩個小時的時間並且是在班級裡面看的,也豐富了我們的歷史知識,主要講述的是德國當時的社會已經解體,並且主人公為了不讓換有心臟病的母親知到,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因為心臟病是不能夠急沖動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不敢告訴她的母親,讓我感受到當時德國一部分人是反對德國解體的,更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可以去看看
第二部電影:皇後的命運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做茜茜,因為從小就在貴族家庭長大,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堅強的茜茜離開了這個家庭,尋找自己所想要追求的生活,不幸的是在後面的一場大病她不得不離開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命運多舛的一個形象,但是她的堅強和不屈不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並且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中永遠不停。
第三部電影:極地重生
講述的是一個德國人。進入了德國監獄而又想一下自己有一個懷著孕的老婆,一心想辦法從監獄中逃出,幾番折騰,最後得到一個醫生的幫助之下成功脫離但是等待他前面的是冰川,而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婆一直堅信著自己能夠逃出去,在經歷過磨練也不怕精神是好的,
讓我感受很深動。
⑷ 求一部電影名,講的是東西德的事兒,急!!!
再見列寧
在丈夫逃往西德後,充滿熱情的東德統一社會黨黨員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獻給
《再見列寧》(20張)
了她的黨和一對兒女,並嚴格按照社會主義的要求撫養教育他們。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臟病發作,昏迷過去。在她不省人事的這段時間里,德國已經是天翻地覆:柏林牆倒了,她所摯愛的民主德國也解體了。
克里斯蒂娜蘇醒後,醫生叮囑她的兒子阿歷克斯,任何刺激都將是致命的。為了不打擊卧病在床的母親,阿歷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隱瞞起統一社會黨下台,德國統一的消息,假裝柏林牆依舊矗立。於是就在他們那間小小公寓里,阿歷克斯盡力演出著一場民主德國繁榮昌盛的鬧劇,從食品到服飾,甚至偽造電視新聞,盡管外面早已換了一番天地,但這方小世界裡歷史似乎停滯了,或者說兒子藉著對母親的愛而改寫、創造著歷史。
⑸ 介紹一些關於東西德,兩韓,兩岸的電影
東西德和兩岸的不太清楚。
南北朝鮮的有共同警備區JSA,實尾島風雲,海岸線,太極旗飄揚,歡迎來到冬莫村。
⑹ 德國有哪些好看的動作片值得一看
⑺ 求一個電影名,喜劇,德國的應該是,劇情講東西德合並之前邊防檢查站的
《推倒柏林牆》
⑻ 有部影片,講述的是二戰後,東西德對立,蘇聯封鎖西柏林,美英等國通過大規模空運解決圍困的電影。
http://www.56.com/u11/v_MzQxNjk2MDM.html 柏林空運
《柏林危機》(德國、美國)
《柏林危機》
MORGEN STIRBT BERLIN
編劇:羅胡斯‧哈恩
導演:約‧科波萊塔
主演:克里斯蒂安娜‧保爾、萊姆‧貝格曼、克里斯蒂安‧奧利弗、呂迪格‧福格勒
故事梗概
位於柏林市中心的波斯頓廣場下一個建築工地發生一起爆炸,警方隨即出現在爆炸現場。經勘察,爆炸系施工作業觸發炸彈所致。首都中心廣場下有炸彈!消息一經核實,警方立即處於高度警戒之中。特別調查隊員哈里克斯得到命令時,正與妻子纏綿在結婚一周年電影圖片(4張)的激情之中。危險就是命令!哈里克斯當即出現在現場,通過潛水排查,除了發現一個正在運行的計時裝置以外,一個特殊的符號標記也引起哈里克斯的注意。首都中心廣場下有炸彈的消息驚動特別調查隊隊長羅伯‧施泰恩。考慮到炸彈可能與戰爭結束前的納粹有關,羅伯‧施泰恩隊長聘請哈里克斯的妻子桑德拉做顧問,協助調查。桑德拉是年輕的歷史學家。從哈里克斯水下拍攝的特殊符號來看,桑德拉確認炸彈與黨衛軍一個叫「雷神榔頭」的指揮部有關。
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運行計時器和特殊符號被發現,每一個計時器都由復雜的電纜相連。桑德拉在檔桉館查閱的資料顯示,計時器和特殊符號正是「雷神榔頭」指揮部在戰爭結束前擔心柏林落入佔領者手中而設置的炸彈,炸彈多達800噸,遍及柏林地下的每一個角落。一旦計時器的數字歸於零,那麼整個柏林將不復存在。
為查找計時器中央控制器的位置,桑德拉想到了自己的祖父。桑德拉的祖父弗蘭克在戰爭結束前是納粹忠實的追隨者。在祖父說出「雷神榔頭」中一個叫維克多‧利肯的成員名字時,兩個神秘男人闖進來射殺了祖父。不僅如此,來自神秘男人的威脅也向桑德拉和羅伯‧施泰恩襲來,施泰恩被撞成重傷,施泰恩的上司威廉先生被殺害。
在桑德拉一步步揭開「雷神榔頭」的秘密時,哈里克斯和他的搭檔終於找到了隱藏極嚴維護極好的計時器中央控制器的位置。此時,桑德拉冒著生命危險找到化名約翰‧施密茲的維克多‧利肯,用哈里克斯從神秘男人手中解救出來的利肯的孫子,感化保持緘默的利肯。桑德拉在計時器上做的手腳,騙過了利肯,讓利肯說出了解除中央控制器的密碼。經過桑德拉、哈里克斯和搭檔羅卡的緊張努力,中央控制器終於停止運轉,柏林危機被解除,輕松的笑容重新掛上每一個人的臉。
⑼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謝謝
Good Bye Lenin!
又名: 再見列寧 / 民主德國在79平方米房間里的延續
導演: Wolfgang Becker (沃爾夫岡·貝克)
主演: Daniel Brühl / Katrin Saß / Chulpan Khamatova
上映年度: 2003
語言: 德語
官方網站: http://www.good-bye-lenin.de/
imdb鏈接: tt0301357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2003年第53屆柏林電影節上,一部名為《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的影片獲得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
《再見,列寧》無疑是所有前東德故事片中最為溫情和感傷的一部,它的德語原名是:《民主德國在79平方米房間里的延續》。
影片中,男主人公的父親在他小時候逃往西柏林,母親是一名堅定的共產黨員。在一次集會中,母親受傷昏迷,醒來時社會已經發生了巨變,為了保護母親不受到巨大刺激,男主人公通過自己製作電視新聞給母親製造了一個民主德國依然存在的假象。
影片譏諷了前東德時期的種種弊端:物品配給、極權統治,但更多時候,導演在溫情脈脈回憶著那個年代鄰里之間的相互幫助、每個人都有著堅定的目標、對國家的信任和自豪。男主人公為了安慰母親而製作的假新聞更像是導演對歷史的重新設想:假如可口可樂的進入是民主德國對經濟的主動開放;假如人口流動真的是西柏林人發現生活里不能只有攝像機、房子,而還要有精神和理想;假如柏林牆的倒塌真的如假新聞中所說:「社會主義決不意味著限制,更意味著寬容和愛,所以,從今天起,民主德國決定開放邊境。」
《再見,列寧》代表了社會轉型後前東德人民對以往時光的追撫、懷念和依依惜別,說出了為什麼柏林牆的倒塌會引起德國人民如此之大的情感動盪,因為柏林牆不僅意味著禁錮和限制,更是他們和歷史、和前一時代相連的臍帶。正如導演借男主角之口所說:「民主德國或許不完美,但她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