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與黑的人物分析
1、性格的復雜性及其根源
於連的祖先是非洲的埃及奴隸,父親是農民木匠,他的出身被人歧視。自小就身體瘦弱,臉色蒼白,不適於勞動。
西朗神父和拿破崙的老外科軍醫從相反的兩方面為他指引了兩條道路:參軍或當神父。拿破崙的騎兵遠征義大利的雄姿「使他發狂」「熱血沸騰」,拿破崙的垮台又使他憑借才幹做將軍的美夢破滅。
他懷著要出人頭地改變自己貧賤地位的強烈願望,在不斷的嚮往和屈辱中養成了孤獨、內向、高傲、自尊、自卑、多疑、仇視、反抗的復雜性性格。
於連的多元化性格是從自幼生活時就埋下種子的,隨著他在復雜社會中的淬煉,表現得越來越鮮明、復雜。
當於連由皮拉爾神父援引以秘書身份出現在拉莫爾侯爵府時,他的忍耐與偽善更加成熟了,在這社會竹竿的第三高度他達到了人生階梯的最高峰。
他的野心迫使他以征服上流社會的決心征服了瑪蒂爾德小姐。終於觸犯了這個以金錢門第為基礎的社會。
於連生活環境的復雜性造就了他思想性格的復雜性。小說在不同的社會層次上向我們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從不同角度映照出那個特定歷史時期各種扭結的社會矛盾。
既提示了於連的生活軌跡,又寫出他性格走向的社會歷史原因。給他提供了一幅厚實的社會斗爭的立體背景。
2、多元性格呈現的矛盾性
於連的性格具有復雜的多元性,多元性在他的性格表現中又是矛盾的。他既反抗又妥協、既自尊又自卑、既有雄心又有野心、既正直又虛偽,多重性格交替演變,相互依存又相互滲透。
於連的反抗性格是其突出的特徵,他的反抗貫串於他的全部生活歷程。於連從小受父兄的歧視,反抗性格就基本形成。
在維里埃爾城、貝尚松神學院和拉莫爾侯爵府這三個典型環境中,既定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強化。在等級門第觀念的刺激下,他自尊自傲的性格引發他對貴族社會強烈仇恨和反抗。
總之,於連復雜矛盾的性格是王朝復辟時期貴族資產階級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投機取巧、腐化享樂的社會風氣和第三等級復辟逆流的革命情緒組合的時代色彩在他身上的凝聚。
抗衡和反抗是復雜的環境造就的復雜典型。他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同時又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3、復雜形象具有的社會意義
於連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卻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他像自己所嚮往的那樣一節一節地爬上去了。
但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層,無論是世俗社會還是宗教社會,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每一次成功都要遭到嫉妒和打擊。
他對上流社會的仇恨和反抗使上流社會對他難以容忍。他的悲劇命運是註定了的,於連扮演的是一個叛逆平民的角色。
於連的奮斗史概括了復辟時期小資產階級的歷史命運。他的反抗體現了平民階級對特權階級的抗議,對復辟社會的否定對個性解放的追求,他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於連是在頭腦清醒時接受死刑的。如果他把野心看得高於一切,他可以在貴族小姐並未完全拋棄他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苟活下來,然而他選擇了死亡。
於連這個藝術典型,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對他我們應該結合當時的時代特點,批判地吸收精華,至於糟粕應毫無疑問地剔除。
《紅與黑》主要內容
作品講述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
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
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台。
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該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
《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
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
《紅與黑》發表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2. 司湯達的<紅與黑>中女性角色的人物分析
對於德??瑞那夫人來說,她受過良好的宗教教育,並篤信宗教的禁慾主義,保守地繼承了貴族的傳統,在沒有經歷過戀愛的情況下,就過早地嫁給了平庸勢力的德??瑞那市長,並為他生了三個孩子,過著平靜的生活。於連的出現就像是丟在平靜湖面的一粒石子,擾亂了心若止水的德??瑞那夫人的內心世界。潛意識中對自由和愛情嚮往激起了她的興趣。
瑪特兒是於連後來到總督家當秘書時,總督的女兒.她喜歡看書,彈鋼琴,喜歡勇士、真正的男人。她的愛情觀是希望像她的祖母一樣,在情人被處絞刑後能穿著一襲黑衣,懷里抱著情人的頭。
聰明有才的瑪特爾不滿足於家世給她帶來的驕傲與榮譽,她還幻想依靠自己去奪取更大的驕傲與榮譽。但她生活的時代是個「人人多愁悶的時代」。波旁王朝的封建專制主義對嚴格而穩定的等級秩序的要求,使貴族客廳充滿濃郁的保守氣氛,一切新思想都禁止談論。貴族青年無所事事地生活在這既定的環境中,等待繼承長輩的爵位。瑪特爾要有所作為的思想和周圍死氣沉沉的環境產生了劇烈的沖突。她嚮往騎士時代,正是這種沖突的反映。她甚至病態地喊出:「我這時候才瞭然死刑足以使人揚名,這是惟一不能用金錢購買的東西啊!」
3. 名著《紅與黑》的主要人物和內容梗概
《紅與黑》主要人物:
於連.索黑爾
市長德.瑞那
德.瑞那夫人
女僕愛麗沙
貧民寄養所所長哇列諾先生
神甫西朗
木爾侯爵
瑪特兒.木爾小姐
安倍主教
彼拉神父
俄國柯哈莎夫王子
內容梗概:
網頁鏈接
4. 金巧巧的電影有哪些啊日版的。。
中文姓名:金巧巧
性 別:女
生 日:4月21日(金牛座)
職 業:芭蕾舞蹈演員、演員、模特
原 藉:沈陽
所在地:北京
身 高:1.67米
發 型:短發
體 重:47kg
學歷:
1986年6月--1993年6月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校芭蕾科(中科)
1993年9月--1994年6月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大專)
1994年9月--1998年6月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
所攝影視劇:
1995年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贏家》中,飾馬娜娜.主要演員:邵兵 寧靜
1996年在上海電影製片廠 上海東方電視台和北京夢幻公司合拍的電影《罪惡》中,飾女主角秦艷梅.主要演員:周里京 嚴曉頻等.
1995年中央電視台長春電影製作廠合拍27集電視連續劇《雨天有故事》中,飾女主角邱紅.主要演員:潘長江 郭冬臨 黃格選等.
1996年在中央電視台 湖北電視台合拍的8集古裝電視連續劇《總督張之洞》中,飾女主角小桃紅.
1996年在北京成象公司拍攝 的16集電視連續劇《愛的灣道》中,飾喬婷婷.主要演員:張國立 左翔 尤勇.
1996年在中央電視台 河北電視台合拍的上下集電視劇《魚鷹王》中飾女主角菱花.
1997年內蒙古電視台 山東煙草公司合拍的30集電視連續劇《燕子李三》飾秋紅
1997年在南京電視台 江蘇福納文化傳播公司合拍的30集電視連續劇《新亂世佳人》中飾潤玉.主要演員:湯鎮宗 湯鎮業 恬妞等
1997年在北京青少年基金會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希望》中飾女主角左薇.
1997年在北京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的上下集電視劇《巡警日記》中飾女主角依丹.
1997年在廣州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的30集電視連續劇《千秋家國夢》中飾櫻子.主要演員:趙文宣 潘虹 張豐毅 謝園等.
1998年在20集電視連續劇《有夢不覺長》中飾容容.
1998年在中央電視台 武漢電視台合拍的電視連續劇《省委書記》中飾夏蓮.(本片播映時改名為《走過柳源》
1998年在中央電視台國際電視劇製作中心 上海總工會合拍的18集電視連續劇《豐園餐廳》中飾女主角周麗.
1999年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的《西遊記》(續集)中飾孔雀公主.
1999年在深圳電視台拍攝的18集電視連續劇《深圳不了情》中飾九香.
1999年在中央電視台十六集《情感世界》三十集《春光燦爛豬八戒》
2000年出演《濟公傳奇》《紅與黑》中飾小雪
2001年電影《追剿匪頭》
2002年《喜氣洋洋豬八戒》飾紅梅傲雪
2003年任獨立製片人攝制24集電視連續劇《佳人有約》飾林傲雪
2004年 《太祖秘史》飾那齊婭
2005年《愛我就給我一個家》飾何茹
2005年出演《愛情從天而降》男一號周傑 女一號 金巧巧
2005年《薛仁貴傳奇》飾昭陽公主
2006年《封神榜》飾姜皇後
2006年《走進大山》飾王霞
2006年《愛上朱大海》飾果果
音樂電視(MTV)
· 屠洪剛演唱:《霸王別姬》
· 劉歡演唱: 《丁香雨》
· 林依倫演唱:《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
· 黑龍演唱: 《我愛你你卻愛著他》
廣告
· 《喜臨門》酒
· 《林河》酒
· 《奇士美》口紅
· 《大觀木蘭》摩托車
· 《金龜子》學習機
· 《風晨集團》服飾
· 《古蘭》服飾
· 《野力》飲品
· 《小博士》飲品
· 《撫順商廈》
· 《青果》飲品
· 《羽翼》保暖內衣
· 《藍貝》電動機車
· 《雪飛來》羽絨服
· 《聖荷》美容品
她的官方網站:http://www.jinqiaoqiao.com/
參考資料: 網路
5. 電影紅與黑的女主角是誰,1998年版的
上映日期: 1997-12-22
瑪蒂爾德(朱迪絲·哥德雷科 飾)
市長夫人 (卡洛爾·布蓋)
6. 紅與黑的賞析
紅與黑 賞析2008-10-25 11:53 《紅與黑》有一個副標題「一八三零年年代記」,是一部描寫法國七月革命前夕,統治者劇烈交替的變動時代中,一位平民青年野心的書。作家曾對此做過解釋,說是要描寫王朝復辟時期的「社會風氣」。這表明他的意圖是反映社會現實,小說的內容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因此,小說發表的時候曾被指責為「政治書籍」。它也是一部將貴族、僧侶、大資產階級三者激烈競爭的社會反動性,作一徹底批判的巨著。在主角於連的野心受挫,於獄中所完成之內心救贖中,皆明顯地表示出作者透視歷史的現實主義,以及他超越歷史的浪漫主義。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這本書,我想從一下幾個方面談談《紅與黑》:
一、對歷史與人性的尖銳觀察和迷惑不解。
法國現實主義小說奠基者司湯達的《紅與黑》深藏著象徵性的藝術生命力。《紅與黑》自一八三〇年誕生於驚心動魄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已經具有了紀念碑式的歷史性意義。通常,人們都以為書中的「紅」,是象徵拿破崙時代軍人(軍服)的榮耀,或是共和主義的熱情;而「黑」則是表示王政復辟時代,擁有勢力之僧侶階級的黑衣。然而,也有人說紅與黑是決定命運的輪盤,而這輪盤正象徵著人生的游戲。「紅與黑」將生命與死亡、自己與他人、理性與感性、理想與現實、愛情與陰謀都結合成一體,在這種狀態中,討論真理、愛情、死亡、美,看到慾望與人性的沖突、個人的迷惑與歷史的奇異,發現歷史的精神進程。當「紅與黑」的象徵意義漫溢出堤壩、流向朦朧誘人的藝術曠野時,在其流過的痕跡上,可以採摘到繽紛的藝術果實,一個生動、豐富、深藏、含蓄、流盪著想像性和感染力的《紅與黑》藝術空間在霧色中展現出來。
司湯達曾說:我一定要為二十世紀寫作。《紅與黑》已超越了「一八三〇年紀事」,司湯達寫下副標題「一八三〇年紀事」時,也許不僅是提醒人們這是真實的歷史敘述,更含有深意的是:暗示人們其中隱藏的歷史與生命的超越性。同時又顯示了司湯達堅定不移的理想主義信仰:「紅與黑」代表了人類精神生存的艱辛和矛盾性。
二、《紅與黑》的人物形象塑造。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湯達使用了超出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細膩的筆調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靈空間,廣泛運用了獨白和自由聯想等多種藝術手法挖掘出了於連深層意識的活動。
於連是《紅與黑》的主人公,是一個出身卑微的木匠的兒子,他曾榪竦某綈菽悶坡兀 韌 刖 紜:罄吹?/SPAN>維里埃城市長家當家庭教師,又做巴黎侯爵的秘書,由於他的神學造詣與謹言慎行,漸漸得到別人的重視;甚至獲得市長夫人與侯爵千金的愛情……然而在拘謹的表象下,年輕人的心卻充滿對英雄的崇拜,對貴族的憎恨,以及想出人頭地的野心。他一步步走向名利之路,也不時和自己內心的矛盾交戰……
作者並且通過多方面的展示人物性格向我們展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們還是以於連為代表來分析一下:「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其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於連處在青年的沖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經歷,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三、獨具匠心的心理描寫。
《紅與黑》表現了司湯達高度的心理分析的技巧,尤其是在中心任務於連形象的塑造中,細致的心理描寫對於刻畫這一人物的復雜性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寫於連同拉莫爾小姐的戀愛過程中的矛盾和寫他被捕後在獄中對生活的回顧和沉思的那些部分。作家細致的寫出了於連對拉莫爾小姐的最初的愛情心理的復雜性,這里既有平民自尊心和個人虛榮心的滿足,也有對貴族的警惕;既有愛情成功的歡樂,也有受冷遇時的痛苦。作家的這種高超的心理描寫技巧,使他的主人公的形象刻畫的豐滿、鮮明、完整,大大地提高了人物的真實性。司湯達細膩地描寫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狀態,分析他們感情與慾望的細微變化,使讀者得以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你將不僅僅知道故事表層的結果,更洞察造成此一切結果背後的原因,因而獲得更深的沖擊與感動。作者正是用了這種手法讓我們感覺到人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其實作者在無意之中也開啟了現在的一種文學的題材即現在所說的意識流文體。
四、「頭腦的愛情」和「心靈的愛情」之差別。
對於於連的愛情,我們同樣懷著強烈的興趣。因為於連的成功幸福既而毀滅都與他的愛情緊密聯系著的。他的兩個戀人——德�6�1瑞納夫人和拉莫爾小姐伴著短暫而奮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別來看看於連與兩個戀人的戀情。於連和德�6�1瑞納夫人的愛情始於於連對她的誘惑。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謂的「責任」,這是一種對貴族老爺的報復,一種虛榮的滿足。他趁德�6�1瑞納市長放假,於連想:「我一定要在這個女人身上得手,」「那樣如果有一天我發跡了,有人指責我趕過家庭教師這樣下等的職業,我就可以告訴他,是愛情把我拋到這個職位上的。」但他對德�6�1瑞納夫人的愛,特別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不能不讓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構造得極巧妙。當於連步上仕途時,他用盡心機去獲取德�6�1瑞納夫人的心,並想用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價值,可最後他才明白德。德�6�1瑞納夫人是他的終生至愛但是德�6�1瑞納夫人的善良、淳樸、溫柔深深地打動了於連。一段時間,他瘋狂地愛上了德.萊納夫人。可惜這顆愛心又很快被種種野心佔有了,直至最後才又復燃,爆發。而於連和拉莫爾小姐的愛情更多的是一種征服和反征服的關系,誰征服了對方,就會讓對方受到情感上的折磨。
最終,於連還是投入了德�6�1瑞納夫人的懷抱而拒絕了拉莫爾小姐。這多少讓人要為後者鳴不平,畢竟她置自己的名譽而不顧,畢竟他不顧一切地為於連的獲釋而奔走。但這種愛卻不是自然的流露。而於連對德�6�1瑞納夫人的愛卻是自然地。同她在一起,於連會感到自由平等和獨立。這也是司湯達本人所說的「頭腦的愛情」和「心靈的愛情」之別吧。於連的取捨正是司湯達本人的取捨。
五、變態社會中的個人「奮斗史」。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我以為,說於連是個個人主義野心家固然不錯,但不如說他是個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為確切些。自然這種歧途不是簡單地採取了某種有背社會道德的手段,而是來自他心靈更深處的矛盾本質。
於連的野心膨脹過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線索。當於連步上仕途時,他用盡心機去獲取德�6�1瑞納夫人的心,並想用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價值,可最後他才明白德�6�1瑞納夫人是他的終生至愛。後來的拉莫爾小姐是在開始時主動追求於連的。但是又經過多次的反復,曾使於連感到神魂顛倒。當拉莫爾小姐確認自己愛上於連的時候,於連在臨死之前卻說只有德�6�1瑞納夫人才會真心待他的孩子。在於連的攀升過程也少不了這些女人們的幫助,可是在最後他的摔倒也是因為女人。作者在《紅與黑》中塑造了於連,可是更塑造的於連背後的時代,在上層社會中,人人都重視榮譽,可是又過著奢侈的頹廢的生活,青年們都缺乏勇氣。社會的各種黨派都在積極而又秘密的活動著。
掩卷沉思,我覺得司湯達通過《紅與黑》這本書不但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病態愛情的悲劇,也為我們展示了在紅道勢力和黑道勢力統治下的法國社會的黑暗和丑惡。年輕有為的青年於連表面上看是被毀於病態的愛情,實際上是被毀於當時病態的法國社會。
司湯達說過:「一個人的幸福不取決於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決於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入獄之前的於連是在社會這根「竹竿」上攀登,以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三十歲當上司令官」,或者當上年薪十萬的主教;他要受到巴黎美婦人的青睞,以誘惑和征服貴族女人為「責任」;他要擠進上流社會,要按照給他十字勛章的政府的意旨行事並且准備干出滿足而沾沾自喜,甚至真的以為自己本是個大貴人的私生子;凡此種種,都是「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即他人的承認,社會的承認,也即所謂「抱負」和「野心」之類。於連並非不能成功,他其實已經成功了,即使他犯罪入獄之後,他仍有可能逃跑,他的上訴仍有可能被接受,他若拋棄尊嚴表示屈服仍有可能做德�6�1拉莫爾侯爵的女婿……這就是說,福利萊神甫言之有理,於連在法庭上辯護的確是一種「自殺」的行為。然而,看看於連在獄中的表現,讀者不能不認為,於連的「成功」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反而是他的失敗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
紅與黑是象徵賭盤上的黑點紅點,而輪盤則象徵人生的游戲等。我認為紅色還可以象徵於連的追求人生意義,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拚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吧!這一部批判現實主義並沒有將主人公於連圖解成一個追求功利的符號,相反,作者卻給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過人對慾念的執著追求不到的痛苦來批判那個時代特定的社會現實.這也是《紅與黑》流傳至今魅力長存的原因。
7. 紅與黑中瑞納夫人和瑪蒂爾德是什麼樣的人人物形象是什麼
瑪蒂爾德是一個被資產階級虛榮心所腐蝕而導致青春喪失的悲劇形象。
造成瑪蒂爾德悲劇的根源是「極細小的一件事」,這「極細小的一件事」又源於她強烈的虛榮心,強烈的虛榮心又源於她錯誤的人生觀即「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她覺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為了這些」,而錯誤的人生觀又源於她生活的社會環境。可以說,主人公瑪蒂爾德個人的悲劇就是法國當時社會的悲劇。
8. 求紅與黑演員表,紅與黑女主角紅與黑男主角是誰
小農意識
中以自卑為原動力的奮進,中產階級媚上壓下的
市儈
,貴族骨子裡的優越與要命的名譽。
9. 在電影鐵面人里演國王情婦的女演員是誰呀好像和紅與黑里演瑪蒂爾德的似乎是同一個人呀
朱迪絲·哥德雷科JudithGodrèche。是一個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