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根據話劇的定義,話劇在表演時,綜合了燈光、舞美、人物表演等因素,話劇對演員的表演張力有更強的要求。話劇需要在有限的舞台設計、道具鋪陳里,體現更豐富的人物內心情緒,對表演的要求是呈集中形式與濃縮、精簡功底,所以說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舞台藝術。
話劇是對演員素質要求最高的表演形式,話劇的表演是非常需要功力的。現在有進取之心的演員,都以演過話劇或者話劇演員出身為榮——這說明什麼?話劇的表演是一個標桿,衡量演員的功力和潛力的標桿。
❷ 劉子楓資料
劉子楓
男,1938年12月出生,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大學畢業,原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一級演員,1994年退休。中國戲劇家協會及上海分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及上海分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劉子楓同志長期從事表演藝術方面的研究,其所著的《一個話劇演員對電影表演的追求》發表在《電影藝術》、《試著去說一件說不清的事兒》發表在《當代電影》、《性格與性格化》錄入《表演藝術論叢》。在電影《黑炮事件》中飾趙書信,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代表作品:
《以革命的名義》中飾列寧;《雷鋒》中飾雷鋒;《小足球隊》中飾黎明;《童心》中飾王茂森;《入城》中飾楊軍、趙廣利;《清宮外史》中飾恭親王;《流亡大學》中飾盧忠漢;《兩個少女》中飾武醫生;《二十年後再相會》中飾陳啟明;《女市長的私人生活》中飾陳子平。在電視連續劇《主人和公僕》中飾賈柄燦,《滄海一粟》中飾烏津之,《丁香別墅》中飾高翔,電視劇《我們的父親》中飾演父親秦元生等。
❸ 戲劇與電影,電視劇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電視表演藝術和戲劇、電影表演藝術在創作任務的要求上應該說基本上是共同的。那麼,電視表演藝術的特點是否與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有著相同之處呢?它們之間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電視表演藝術與戲劇、電影表演藝術在其最主要的特點上應該說與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是完全相同的。這一特點就是它們都是一種「化身成角色」的藝術。
前面已經談到無論是戲劇、電影還是電視表演藝術的創作任務都是要創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並使之具有審美的價值。而這一創作任務的完成則只能是通過演員自己粉墨登場,通過自己現身說法,設身處地去扮演角色,最終達到「化身成角色」這樣一個途徑來達到。 「化身成角色」之所以成為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藝術的最為主要的特點,是由於它指出了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中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員是以其自身為載體,使之變為劇本中之人物,表現出另一種性格,成為另一個人物,最終以此為媒體,使觀眾從中領會其審美之價值。
我國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對於演員創造的特點有一句十分精闢的藝訣。這句藝訣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從這句藝訣中,它論述到了「是我」——演員在進行創造,而所創造出來的角色,則已經是「非我」了,而所謂「非我」也就是說化身成為角色了。雖然作為角色的載體的我還是我,但他已經成為角色,而並非原來的演員的「我」了。另一方面,它又從演員的創作任務角度提出要「裝誰像誰」,無論誰扮演角色,都應該達到「神情畢肖」的境界,也就是要達到「進入角色」,「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為一體」,並且把他「再體現」出來,達到「裝誰就像誰」的程度。從這一幅對聯似的藝訣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把表演藝術是由演員來扮演角色,而最終必須是化身成為角色的這一特點十分辯證地表述了出來。
由於戲劇、電影、電視表演藝術都具有由演員來扮演角色,並且要「化身成角色」這樣一個主要的特點,因此也就必然出現在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藝術中相同的另一個特點, 即演員在創作中是運用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來現身說法,在自己的身上塑造出藝術的人物形象這樣一個創作特點。
電視表演和戲劇、電影表演一樣,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創作永遠是在虛構與假定的條件下進行的。盡管電視劇在攝制的過程中和電影一樣可以更多的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拍攝,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實的。例如:即使在真實的環境中拍攝戰爭場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槍實彈;而雨中的場面,則往往是得用灑水車來完成。何況電視劇的拍攝也不可能完全離開攝影棚里的虛假的布景。在一些室內連續劇的拍攝中就更是如此。而更為主要的是無論戲劇、電影還是電視劇中的戲劇情境則完全是虛構的,演員就必須要能夠把這種虛構變為令人可信的真實。演員之間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則可能成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敵、情侶等等。還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虛構的故事情節,都需要演員把它創造成為藝術的真實。因此,電視表演和戲劇、電影表演一樣可以說都是一種「弄假成真」的藝術。這就要求演員要能夠「以假當真」,「假戲真做」。只有這樣才能使觀眾信以為真。
然而在電視表演中,有些特點則與戲劇表演不同而與電影表演相似。它們與戲劇表演不同之處首先是電視和電影演員與戲劇演員在藝術創作整體中的地位與作用有著不同之處。在戲劇中,演員可以說是中心,戲劇演員的表演是藝術創造整體的完成。在戲劇演出中,導演的構思主要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實現,所以在演劇藝術的創作中,往往會聽到「導演應該死在演員的創造之中」這樣一句話。舞台美術等藝術部門的創造,盡管在當代的演劇藝術中獨立的表現某種蘊涵的成分越來越大,但仍然不能離開為演員的表演創作服務這一前提。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開,演員就成為一個演出的主宰,演員表演的優劣,往往就決定了一個戲的成敗。所以人們也就把戲劇稱之為「演員的藝術」。演員因此也就成為戲劇演出的中心。
電視和電影的藝術創作則與戲劇有所不同,它們卻是以導演為中心,因此人們稱它是「導演的藝術」。由於一部電視劇或者是一部影片的完成是靠整體的屏幕或銀幕造型,演員的表演只是這整體的屏幕或銀幕造型中的一個元素。導演在進行創作的構思和體現自己的構思時,就不能只是「死在演員的創造之中」,他所要考慮的必須是整體的屏幕或銀幕造型。
電視與電影表演與戲劇表演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審美意識上的差異。不同的藝術品類自然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美學素質。在戲劇表演中,演員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電視與電影表演中演員追求的則是畫面造型之中的鏡頭美。
突破舞台局限的首要因素是攝像機和攝影機,由此而產生了它的紀實的特性,以及蒙太奇、再造時空和運動的畫面。攝像機和攝影機是屏幕和銀幕造型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具有一種獨特的創造力,它們的參與就成為電視和電影表演美學中必須要考慮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戲劇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時由於考慮到與觀眾的距離,不可避免的要有適當的誇張甚至是變形,例如京劇的表演就因為最初是在野外的檯子上演出而逐漸形成它的不僅在表演上,而且在服裝與化裝上都十分張、並以變形的方式來表現生活的特徵。話劇表演比起京劇表演來說雖然已經接近生活了,但是由於是在劇場中演出,考慮到觀眾的欣賞要求,無論是在聲音、語言、形體和表情上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誇張成分。有時一些十分誇張和變形的動作,如慢動作等,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而這些特點運用得充分、得當恰恰就構成了戲劇演員表演上的舞台美。
而在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中,攝像機與攝影機則突破了舞台的封閉性與觀眾固定的視角,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拍攝演員的表演。它不僅可以把演員放在極遠的背景上,也可以非常近距離把演員的某——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腳等拍成特寫。由於攝像機與攝影機誠實地記錄下鏡頭前的一切,所以它也就會無情地暴露出缺陷,能夠識別出年齡,使一切虛假的東西都一覽無余。但是,另一方面,攝像機和攝影機也可以製造出騙局。例如可以選擇適當的方位和角度來美化或醜化被拍攝的人與物體;利用光學鏡頭的不同性能
和膠片感光乳劑的化學性質,可以使被攝的物體變形;演員正常的行走或跑動,經過加工,可以變成快速的動作或是慢動作。因此,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一樣,要去適應攝像機的獨特的創造功能,掌握在攝像機前表演的特殊要求,創造出符合電視審美要求的屏幕形象。
電視、電影表演和戲劇表演在審美意識上的差異,決定了電視與電影演員必須要學會與攝像機或攝影機合作。特別是攝像機與攝影機的紀實的特性,要求演員應該是通過酷似生活中的自然形態的表演最終達到化身成為角色。同時又要時時考慮到攝像機與攝影機的特殊的創造功能,適應它、並且盡可能地去利用它,使自己的表演在屏幕造型或銀幕造型時能夠展現出一種「鏡頭美」。
另一方面,戲劇、電影和電視作為綜合藝術雖然都必然是集體的創作,都需要在整體協調的創作中才能完成。但是,戲劇演員在舞台上進行表演時相對地來說具有一種獨立性和自主性。一個戲一經排演完成,搬上舞台,演員完全是獨立自主地在舞台上進行表演。而電視與電影演員就不可能完全如此。電視與電影表演最終的完成是在剪輯台和音畫合成階段。演員在前期所拍攝的鏡頭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是給導演的屏幕和銀幕形象的創造提供了原始的資料。導演和剪輯師則還要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修正、升華,最終創造出完整的屏幕或銀幕形象。有時演員本人十分滿意的鏡頭可能被剪去了,而有些原來看來並不十分精彩的場面,經過導演與剪輯師的創造性的加工、修改,反而十分出色。即使在多機拍攝、同期錄音的電視劇的拍攝中,演員的表演的完成實際上仍然掌握在導播的導演的切換之中,最後也還是要經過導演與剪輯師的加工與創造。因此,在電視表演中,演員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表演在電視和電影這一綜合藝術中的區別與戲劇演出的創作中的特殊性。
此外,由於電視、電影的製作過程與戲劇的創作過程有著明顯的不同,也造成了電視表演與電影表演上的另一個特點:即電視表演就不像戲劇表演那樣在創作中有連續性。戲劇演員一般來說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表演他的角色。在戲劇演出中演員可以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按照劇情發展的順序來創造自己的角色,在這個順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發展連貫、有層次、有起伏而且前後和諧統一。但是,在電視和電影表演中,由於受到時間、地點、氣候、經濟條件等種種因素的限制,拍攝不可能是按照故事情節的順序來進行的。例如:人物50年前和50年後的戲由於是在同一個外景地,往往就會安排在同一個時間里拍攝。而在戲里雖然是三兩分鍾之後發生的事,但是由於場景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要停一段時間才能拍攝。電視與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的這種特點,就必然使演員的創作無法連續進行。
還有,這種不連續性還表現在電視和電影演員必須是在短暫的、獨立的時間單位中進行表演,而不像戲劇表演那樣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里,不用間斷地塑造他的角色。在電視劇拍攝中,一個場面或一個鏡頭最長的也不過十來分鍾,最短的甚至只有幾十秒鍾。但是拍攝的時間往往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的時間。每一個鏡頭拍攝之前都要設置機位,布光照明,把一切保證拍攝成功的技術要求都准備好之後,才可能開始拍攝。但是只要攝像機一開動,演員就要能夠馬上進入角色,把這幾十秒鍾或者是幾分鍾的戲真實生動地表演出來,並且還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如果在拍攝這一鏡頭時出現了技術性的故障,就需要演員重新拍攝這一鏡頭。有時可能要多次在等待之後反復地來拍攝同一個鏡頭。這種拍攝的無連續性,就要求演員在表演中充滿了即興性,能夠迅速、准確地進人人物的規定情境,把握住人物感覺和分寸,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前後銜接,思想連貫。
目前,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只演戲劇或者是只演電影或電視的演員了。一個真正的好的演員,應該也既可以演好戲劇,也可以演好電影與電視劇。要想做到這樣,他就應該了解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的這些異同之處,使自己適應它們的特點,創造出准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
❹ 為什麼話劇演員可以比電視演員更好地駕馭電影的拍攝
話劇演員可以比電視演員更好的駕馭電影的拍攝,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話劇演員他們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在自身的一個技能上面是比電視演員要好很多的。就是因為在演話劇的時候,可能會更加的注重自己的表演一些,也會更加註重整個舞台的效果。演員們在表演話劇的時候是完全沒有背景音樂的,他們是需要自己真真切切的一個演技的。那麼在相同的情況之下進行拍攝電影,也肯定是那些話劇演員會更加的投入一些。
❺ 話劇演員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中影人老師認為,話劇演員(喜劇演員)不同於影視演員需要比較嚴格的基本功練習,話劇是演員的藝術,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也就是創作主體以及呈現手段的本質區別,就戲劇演員而言,對舞台語言、形體的要求,以及包括內心視線、中心任務、具象想像力、感知力、爆發力等等這些內在修養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
一個好的演員,好的話劇演員,他一定是一個哲學家或者至少是一個社會學家。他在舞台上要做的是再現世界、解釋世界,從而影響受眾,推動改造世界。包括對一個舞台人物分析的時候,要考慮到他的時代背景、階級出身、社會分層、社會流動等等這些,才能充分詮釋好人物。
但中影人老師所作出的闡釋和結論都是從經典體驗派學院派的角度出發的,也是有一定的理論局限性。
其實,訓練有素的肌體對舞台劇的呈現的確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個人認為,作為演員最重要的還是天賦,也就對善和美的捕捉和表達,也就是要有一種審美敏感和創作能力。一個演員真正能征服人的是其所塑造的舞台角色,而好的舞台角色,需要的是思考,一個不會思考的演員永遠不會成為好演員,一個靜止的角色也絕不會深入人心,我覺得除了舞台技巧外,最主要的還是演員的內在修養,尤其是思考力。
❻ 為何很多電影演員都想去演一次話劇
話劇絕對是對演員自我修養和演技的一個重要突破和能力的認可。話劇相對於電影更難演繹,最主要在於話劇一旦開始可沒有重來或者中斷,全屏演員在台上的自我發揮,演出中遇到一些臨時的問題全靠演員隨機應變,而且相對電影全程都是要背台詞,對演員的能力絕對是新的考驗,只要一些有追求有想法,尋求更高藝術能力的演員都會試著挑戰話劇,陳道明、陳佩斯、何冰、陳寶國等等這些優秀演員都經過了話劇的洗禮。
❼ 我國著名話劇兼影視演員嚴翔去世,他生前有多熱愛表演這一行業
著名話劇演員,表演藝術家嚴翔先生於2022年5月22日在上海市東方醫院因病搶救無效離世,享年89歲,嚴翔是新中國第一代演員,他被稱為“永遠的小生”,他特別喜歡和熱愛表演,生前出演過100多位不同的角色。
他的女兒是著名演員嚴曉頻,據嚴曉頻說,嚴翔是在晚年患上了腸梗阻,長期住在醫院里,病情是突然加重,在搶救到後半程時已經安靜的睡著了,他走的特別安祥。嚴翔是1933年出生,他的父母都是戲迷,喜歡京劇,嚴翔也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
❽ 話劇演員和影視劇演員表演方式上有哪些區別
什麼區別,對於我們觀眾來說並沒有區別,都是演戲給人看!但對於演員來說就不同了!電影演員老覺得比電視劇演員有優越感,在他們認為就是「一線演員演電影,二線演員演電視」,根本上講,就是片酬比電視演員高,拍攝時間短,可以接很多的戲份!還有就是電影捧紅一個演員是很快的!而電視則不然,拍攝周期長,片酬又低。即使不低,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同時接很多部戲份去賺更多的錢!電視劇捧紅一位明星,很慢,不像電影那樣立竿見影!我們可以想想,電影一上映,大江南北同時開始,電視劇則根據電視台的壟斷性而導致了它的局限性!除非演員會和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摳圖baby一樣分身有術!總得來說,電影的性價比要比電視劇高出一籌!而話劇演員跟前兩者就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電影,電視劇都是拍好了拿給人看,好壞可以修改,對於演員的綜合素質要求稍微低!話劇則是直接面對觀眾,考驗的就是演員本身的基本功底和臨場素質!他們對於角色的性格特點拿捏很准,稍有差池,觀眾是不會買帳的!在聲音方面,話劇演員要比電影電視劇演員要求更高,因為他們沒有後期錄音,他們是一蹴而就的!本人認為,只有看話劇,我們才能看出一個演員的修養高低!這就是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和話劇演員的最大區別!
❾ 他是話劇演員出身,卻因為一部電影爆紅,你看過他的戲嗎
提起沈騰,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他作為一個非常出色的演員,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優秀電影,也可以說他也是給當今的電影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沈騰能夠取得成功,不僅來於他本身的天賦,更多的是來自於團隊之間的合作以及自身的努力。相信大家非常想了解沈騰,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喜歡看喜劇的觀眾,相信大家對於沈騰這個名字都是比較熟悉的。因為在現代生活不斷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加大,所以對於喜劇有更多的要求。當人們在觀看喜劇的時候哈哈大笑,不僅放鬆了壓力,而且,尋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喜劇市場是非常廣闊的。
沈騰是話劇演員出身,而且也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表演的技巧可以說是非常精湛的。再加上開心麻花團隊的通力合作,更是促進了喜劇電影事業的發展。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於沈騰的介紹,小編在這里衷心的祝願沈騰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好看的電影。同時,不斷拓寬自己的電影道路,也衷心地祝願中國的電影事業會更加美好。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大家能夠持續地關注小編,想了解更多娛樂故事,歡迎大家評論收藏留言,小編將會給大家搜羅更多的有趣的娛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