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莫言生平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2014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00年3月,莫言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演講《福克納大叔,你好嗎?》。
在莫言的小說中,可以很容易發現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有意識流小說的內心獨白、心理分析、感覺印象、幻覺夢境、時空顛倒等;有魔幻現實主義的隱喻、象徵、預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誕派戲劇的誇張、變形、荒誕;還有結構主義、感覺主義、象徵主義等等。
縱觀莫言的創作,他是以狂歡化的眼光觀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貶低的邊緣人物作為小說的主人公,由從民間擷取的粗鄙語言與獨白式的「 高雅」語言相混雜,努力發掘出藏污納垢的鄉土民間中的狂歡精神, 使自己的小說創作具有了狂歡化風格的先鋒色彩。
Ⅱ 張藝謀沒看中,莫言也不看好,鞏俐憑啥擠掉史可主演《紅高粱》
伴隨著鞏俐、張藝謀的影視之路的,除了榮耀以外,還有二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狗血愛情。
拍《紅高粱》的時候,兩個人一來二去,就像電影里的“余占鰲”和“九兒”一樣,暴露了“原始的野性”。
盡管他們一個有家庭,一個有男友,但絲毫都沒能抑制住他們內心的躁動。
後來,他們一個拋棄妻女,一個甩掉男友,隨心所欲的愛在了一起。
只可惜,張藝謀只愛不娶,兩個人在一起8年,鞏俐無數次提出結婚,但張藝謀卻始終搪塞了事,一直不肯點頭。
1995年,鞏俐再也等不及了。
在拍攝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時候,她的二哥找到張藝謀,鄭重地談及二人的婚事。
可張藝謀卻一臉無所謂,說自己根本就沒考慮過結婚,並表示:
結婚不就是一張紙嗎?你為什麼非得看重這張紙呢?
至此,鞏俐的心徹底的涼了。
拍完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後,兩個人正式宣布分手。
隨後不久,鞏俐就轉身嫁給了某跨國公司亞太區總裁——黃和祥。
直到分手10年後,張藝謀鞏俐才再度牽手,合作了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
分手20年後,他們又合作了電影《歸來》。
時過境遷後,鞏俐看張藝謀的眼神,依舊是“內容滿滿”。
只可惜,他們終究是彼此的過客。
對於鞏俐而言,張藝謀是她在最好年華里愛過的人,她一心想與他紅塵作伴,白首不離。
可愛了八年,卻要不來一紙婚書。
對於張藝謀而言,鞏俐不過是他人生進階中的另一番風景。
他雖然留戀,卻不想停留,所以從未許下一生之諾。
結果,這個一直不肯給鞏俐名分的男人,娶了一個小他31歲的小嬌妻,生了三個孩子。
鞏俐在與黃和祥結婚三年後,便婚姻破裂,多年後,嫁給了一個大她17歲的法國的電子音樂家。
有些時候,緣分就是這樣,你不顧一切去愛的那個人,往往不是陪你走到最後的那個。
因為時間終會讓人明白,愛從來不是瞬間上頭的一時沖動,而是日久天長的細水長流。
Ⅲ 張藝謀沒看中,莫言不看好,鞏俐憑什麼擠掉史可主演《紅高粱》
享譽國際的「影後」在紅高粱的拍攝中,張藝謀專注、霸氣、專業的成熟魅力成功吸引了當時只有23歲的鞏俐。而已婚10年的張藝謀面對年輕可愛靈動的鞏俐,也根本無法招架,一來二去,兩人就好上了。張藝謀的妻子肖華後來發現了這件事,本以為張藝謀只是新鮮勁的肖華沒想到他卻認真了最後提出了離婚。
回到單身後,他們公開在一起不斷迎來創作高峰,但面對痴情的鞏俐提出的「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復,我期望上天賜給我幸福」,他又遲遲沒有回應。張藝謀為什麼不娶鞏俐?1995年,渴望結婚的鞏俐終於找張藝謀攤牌,希望自己能實現「三十歲結婚的夢想」。但是張藝謀沒有答應,兩人最後不歡而散分手。三十多年過去,時間早已給出了答案。張藝謀和小31歲的陳婷走到一起,重新組織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三個孩子,差不多實現了「多子多福」的願望。肖華沒有再嫁,撫養女兒張末長大成人。
Ⅳ 莫言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2014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從文學的標准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余華
莫言得獎,太棒了!最喜歡莫言的《生死疲勞》,他的小說充滿方言,可以徹底看到村落的經驗是如何給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國際。每回讀莫言的小說,都會感嘆,我不如他。——龍應台
中國作家終於走進了諾獎行列,我覺得這不僅是莫言的榮耀,更是整個中國文學的榮耀,必將對中國文壇產生持久而廣泛的影響。莫言是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的獨特思維、藝術個性,都已在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陳忠實
我非常興奮且恭喜莫言獲獎,這是遲來的。莫言是中國二十世紀跨二十一世紀,奇幻的擁有「拉伯雷」「塞萬提斯」這樣西方小說典範的說故事人,他的小說充滿想像力、民間狂歡和天地不仁的曠野幅員。他是個天才!——駱以軍
我寫的書(數量)是莫言的十倍,但看完莫言的《生死疲勞》後,我認為此子勝我百倍,我告訴莫言,我寫不出來的書,希望你幫我寫出來。——司馬中原
Ⅳ 莫言和張藝謀「俗」照曝光!農民兒子得諾貝爾獎,莫言經歷了啥
01、農民的兒子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先生曾對莫言說:「講起諾貝爾獎,你(莫言)跟我走了不同的路,我們的出身也完全不一樣。你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是一個大學教授的兒子」。
一席話引得台下鬨笑聲一片,也讓莫言的身世,就此浮現在公眾面前。
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莫言的作品得獎與否,登上教材與否,又何足道哉。只要涌動的熱情在他心中,錦綉的文章在他筆下,這便足夠了。
畢竟,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Ⅵ 莫言的簡介和作品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地作品的興起充滿了「懷舊」和「怨恨」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在小說中構建了一個獨特的主觀感受世界,空虛的敘事,陌生化的處理,以及神秘超越的客體世界,具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2011年8月,莫言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長篇小說有:《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國》,《食草家族》 ,《紅樹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 》等。
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透明的紅蘿卜》等。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國家的文字。
(6)中國電影演員莫言擴展閱讀:
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名氣大漲。其實,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評價過莫言,如余華說道:「從文學的標准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實莫言的成功不在寫作上,而是有個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蘭,也是「高密東北鄉」的孩子,兩人識於兒時,感情深篤。1981年,結婚兩年後,女兒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僅文學方面造詣深厚,在書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樹。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書法個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在北京博物館展覽,近百幅書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
Ⅶ 紅高粱電影版演員表
1、鞏俐 飾 九兒
簡介:「我」奶奶。
2、姜文 飾 余占鰲
簡介:「我」爺爺。
3、滕汝駿 飾 羅漢大叔
4、錢明 飾 九兒爹
5、劉繼 飾 我爹
6、計春華 飾 土匪
7、周桂雲 飾 王嫂
8、賈六 飾 我爹小時候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角色介紹:
1、余占鰲:演員 姜文
余占鰲是一個具有獨特個性和民族精神的人,他個性剛烈,性格中有一種粗野、狂暴,但又富有原始正義感和生命激情。他是百里聞名的轎夫,在高粱地里他與九兒「野合」,他酒後沖酒槽撒尿,為報親仇怒殺日本鬼子,這都是余占鰲做的事情。
2、九兒:演員 鞏俐
因為一匹騾子,九兒的父母要嫁她給一位擁有一座酒坊的麻風病人。九兒乘坐花轎出嫁時,在途中被一名強盜攔截。
九兒的丈夫死後,九兒接管了酒坊。後來,日本軍隊入侵中國。九兒的老朋友被日本人殺害,於是九兒要向日本人復仇,她請她的工人來幫忙。為了不讓工人們餓肚子,九兒帶來中飯犒勞大家,結果被日本人殺害。
3、羅漢大叔:演員 滕汝駿
羅漢大叔是李大頭家的伙計,李大頭死後,九兒讓他來當家,是他把李家的燒酒鍋重新支起來的,他私下裡對九兒也十分的敬重。羅漢大叔被日本人抓住後,殘忍的被剝皮殺害。
網路-紅高粱
Ⅷ 莫言有多少作品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
1、《紅高粱》
《紅高粱》改編自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鄭曉龍執導,由周迅、朱亞文、黃軒、秦海璐、於榮光、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韓童生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初,九兒在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於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近代傳奇史詩巨制。
已於2014年10月27日登陸北京衛視、山東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四大衛視黃金檔首播,該劇先後獲得國劇盛典年度十佳電視劇、華鼎獎百強電視劇第一名,並入圍飛天獎優秀電視劇。
2、《幸福時光》
《幸福時光》改編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創作的中篇小說《師傅越來越幽默》,由張藝謀執導,趙本山、董潔,李雪健等主演的電影。該片講述了經濟拮據的退休工人老趙為了娶妻借錢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該電影於2000年12月31日上映。
3、《暖》
電影《暖》,2003年由導演霍建起執導,改編自莫言的小說《白狗鞦韆架》。 影片講述了一個很青春、很含蓄的愛情故事,在北京工作的林井河(郭曉冬飾)請假回到10年沒有回過的農村老家,他在家鄉的橋頭遇到了昔日的初戀情人暖(李佳飾),就此展開了一段他和曾經的戀人暖之間的回憶。
4、《白棉花》
《白棉花》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莫言的同名作品改編。由導演李幼喬執導,蘇有朋、寧靜、庹宗華主演。是一部反映中國農村現狀的影片。《白棉花》講述一對加工棉花的青年男女,在棉花工廠里發生的悲歡離合。
5、《太陽有耳》
《太陽有耳》由威寶娛樂有限公司於1995年出品。該片改編自莫言所著小說《姑奶奶披紅綢》,由嚴浩執導,張瑜、尤勇、高強、馬精武、姜艷嬙等領銜主演。影片描述了一個無知、傳統的農家婦女油油在飢餓求生存的絕境中,竟被自己的丈夫為了兩個饅頭拱手「借給」土匪潘好,受盡羞辱。然而在潘好身上,油油卻意外地得到了從未在丈夫身上得到過的愛和對一個女人的尊重。
Ⅸ 莫言簡歷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莫言在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2011年8月,莫言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http://ke..com/view/51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