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之謠演員表
一、阿春 (黃曼 飾)。
黃曼,1980年11月4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星之國際娛樂有限公司簽約藝人。
2005年,出演奇情浪漫武俠劇《馬鳴風蕭蕭》。
2007年,搭檔陳小藝、高曙光主演家庭倫理劇《突然心動》。
2009年,主演澳門回歸10周年獻禮劇《鏡海風雲》。
2011年,拍攝林楠執導的武俠戰爭劇《南少林盪倭英豪》。
② 演員張輝
張輝 中國電影演員、導演。原名張守田。1932年出生,河北樂亭人。1945年入樂亭縣抗日中學。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宣傳隊員、文工團演員。1951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文工團戲劇隊演員。1952年就讀於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表演專業。1953年畢業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歷任演員、副導演、導演。曾在《董存瑞》《戰火中的青春》《冰山上的來客》等影片中飾演角色。執導的故事片有《元帥與士兵》《不該發生的故事》《狼犬歷險記》等。其中《不該發生的故事》於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3年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③ 1957版電影《家》的演員表
演員表角色演員備注高老太爺
魏鶴齡----陳姨太傅惠珍----高大老爺蔣銳----高克明韓濤三老爺高克安程之四老爺高克定陽華五老爺周氏戴耘大太太王氏狄梵四太太沈氏馬驥五太太高覺新孫道臨大少爺高覺民章非二少爺高覺慧張輝三少爺李瑞珏張瑞芳大少奶奶高淑華胡小菡三小姐張姑太太宣景琳----張蘊華汪漪琴小姐錢姑太太范雪朋----
錢梅芬
鳴鳳王丹鳳----婉兒王薇----張嫂謝怡冰----袁成於明德----馮樂山鄭敏----黃存仁張子良----禮拜一朱莎----黃宗英
梅小姐
④ 野火春風斗古城演員介紹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照的戰斗主題劇情電影,由嚴寄洲導演,王曉棠、王心剛出演。此片改編於張文儒的重名經典小說,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楊曉冬、金環、銀環等我黨地下工作者不畏艱難在對手內部結構開展斗爭的小故事。
銀環:心地善良質朴、溫婉靜謐,自小在城內讀書,但因為家在農村,耳聞目睹人民的抗日斗爭,再再加上親姐姐的陶冶,思想觀念日益發展。申請入黨後,對改革赤膽忠心,嫉惡如仇。她在嚴苛的斗爭中承受了磨練和鍛練,尤其親姐姐的放棄、楊曉冬的被抓,使她逐漸完善起來。
金環:地下黨員通訊員,銀環的親姐姐,是一位較為完善的改革地下工作者,性格外向、堅強、成熟、蠻橫,忠肝照人。被抓後,她機敏地為黨的拉攏目標關敬陶卸脫了義務,而後英勇就義。
楊曉冬:八路軍游擊隊員團政委,剛毅、干凈利索、機敏、沉著冷靜,英勇,舉止大方、言談舉止溫文爾雅,品性高尚。他不管不顧本人危亡潛進古都,在銀環等地下工作者協助下開展拉攏工作中。
楊母:楊曉冬的媽媽,激情直率,質朴親近,愛國愛黨,積極踐行於抗日斗爭。在敵方眼前,她忠貞不屈、義無返顧,為了更好地孩子能堅持不懈斗爭,自身墜樓身亡身死。
關敬陶:偽社會治安軍的團團長,讀書人出生,有責任感,高傲自大,但卻考入偽小營軍事院校並在偽社會治安軍混上一官半職,幹了數萬人痛斥的叛徒。他憐憫抗日分子。
但因看不見抗日取勝的市場前景而心寒、煩悶,畏首畏尾、猶豫不定的性子也使他沒有什麼勇氣解決助紂為虐的處境,只有委屈求全,唯一的寬慰是躲避實際,與心儀的老婆過悠閑舒服的日常生活。
高大成:偽警備司令,自高自大,自吹自擂、不可一世、凶橫暴戾。死心踏地為日本侵略軍賣身。為了更好地驅使楊曉冬妥協,他試圖運用楊曉冬與媽媽的真情獲得筆錄。
多田:高大成的日本咨詢顧問,特工頭頭,陰險狡詐。關敬陶被八路軍游擊隊員俘獲後平安歸來,造成他的猜疑。他命高大成分配金環與關敬陶質問,卻被金環把握機會用發簪割傷了他。他氣急敗壞,打槍擊斃金環。
⑤ 八一南昌起義的演員表
配音演員
畢克 富潤生 楊成純 尚華 於鼎 童自榮
劇情簡介
汪精衛任命賀龍為二十軍軍長,7月15日,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周恩來、惲代英和李立三等人提出舉行南昌暴動,得到中央同意,並委任周為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
周抵達南昌。汪精衛邀葉挺、賀龍上廬山,想乘機繳械,參謀長葉劍英密告葉、賀,他們當即決定把部隊開往南昌。
周恩來聽取了朱德的情況介紹,擬訂了「南昌暴動計劃」。敵方派人探聽葉、賀部動向,汪精衛的特派員刁鐵民脅迫起義前敵總指揮賀龍清黨反共,賀反而將他逮捕。張國燾趕來阻止起義,未逞。為牽制敵人,朱德宴請敵方軍官。因有人出賣情報,周恩來下令提前起義。
8月1日清晨2時,葉挺親自指揮戰斗,朱德所部也參加戰斗,賀龍指揮將紅旗插上敵司令部內鼓樓上,南昌起義取得了勝利。
影片評述
影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再現了大革命失敗至工農武裝誕生這段時間的歷史概貌,反映了當時錯綜復雜的黨派斗爭,揭示了南昌起義的重要意義。
它氣勢宏大地勾勒了起義前的歷史環境,以編年史形式,表現了1927年6月到8月1日前的重大事件,反映了革命瀕於失敗的危急形勢,肯定了起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它實事求是地對待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紀實性方面進行探索,追求故事片中的文獻性,營造真實的時代氣氛,展示鮮明的時代特點。
它力求按照歷史的真實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對一些革命領袖藝術形象的塑造,真實可信,清新脫俗,能在重大歷史抉擇關頭和尖銳的矛盾沖突中捕捉人物的閃光點和性格特徵。
⑥ 決戰之後的演員介紹
古月(1937~2005),原名胡詩學,其姓氏拆開來為古月。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37年出生於湖北漢口。1949年參軍,1978年被葉劍英元帥親自圈定為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2005年,古月在廣西臨桂縣參加「中國電影百年走近臨桂暨臨桂縣影視之家基地破土動工奠基儀式」期間,因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於7月2日23時09分在廣東三水人民醫院去世,享年68歲。
黃凱
黃凱(1926—1997),山東威海人,著名影視劇演員;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在《年青一代》、《萬水千山》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嶄露頭角;在電視連續劇《尋找回來的世界》中成功地扮演了老校長,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黃凱在表演藝術道路上辛苦耕耘,取得引人矚目的成就。作為總政話劇團台柱子,他塑造一系列生動感人的形象。在影片《黃河之濱》、《鄰居》、《瑰寶》中擔任主要角色,顯示其不凡的表演才華。
劉錫田
劉錫田(1938-2003),男,中國電影演員。1938年生,2003年11月7日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終年65歲。 個人作品有《梅嶺星火》《風雨下鍾山》《黃橋決戰》《巍巍昆侖》《開國大典》等。
李法曾
李法曾,中國影視、話劇演員。1941年生,河北肅寧人。196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員,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多年來從事話劇、影視等表演藝術。
⑦ 電影《十八勇士》演員表都有誰
該電影由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祝新運,及內地人氣小生宋楚炎等演員聯袂主演。
《十八勇士》由中視坤益(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和長治市委市政府、武鄉縣委縣政府合作拍攝的電影。
電影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山西武鄉的真實事件。該片於2020年10月28日在電影頻道CCTV-6晚20:15首播。
電影《十八勇士》內容介紹:
1943年犧牲在武鄉縣分水嶺鄉南關村的18位的悲壯烈士故事為主線,展示了武鄉縣地下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鬥智斗勇,堅貞不屈。
以身報國的英雄壯舉,熱情謳歌了八路軍將士和老區人民為抗戰勝利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情節生動,故事感人,是一部愛國主義作品。
⑧ 永不回頭全體演員表
劉常明 李保田
王朝東 姜武
何麗萍 閆妮
安浩天 林繼東
何文文 李凈洋
白曉溪 黃小瑜
白志遠 馬元
葛志覃 尹元章
曾文潔 曹艷艷
林曉平 馬路
劉所長 張輝
林劍文 趙睿哲
甘大利 邢浩
韓笑笑 衣珊
多多 張軒銘
許清 王璐妮
安啟然 胡曉光
李肖英 張桂蘭
修理廠老闆 吳克堅
李娟 王譯唯
小趙 陳偉洲
林母 吳翔翔
江欣欣 李皓坤
何父 單如
律師 常天馬
永不回頭職員表
導演 張輝
編導 饒暉
美術設計 屠欣然
製作人 柳彬
攝影 陳珂
發行 紀紅
⑨ 北電院長張輝和學生「院生戀」,他休掉正式妻子娶小24歲學生,你怎麼看
北京電影學院的名聲想必大家都清楚,在這所學校,培養出了很多演藝界的優秀演員和導演。可以說,北電是很多人明星夢的開始,能考上北電的學生也是個中佼佼者。
老夫少妻的結合在現代社會也很常見,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是真愛,關於張輝和劉熙陽之間的感情,作為外人,我們也不清楚,但就張輝拋棄發妻這一點上,這個男人確實也不怎麼樣。希望兩人是真心相愛吧!
⑩ 張輝的從藝經歷
1962年,張輝出生於安徽省郎溪縣的一個梨園世家,在劇團排練場渡過了童年,幼小的他看到父輩們在舞台上塑造的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藝術形象時,總是羨慕不已。耳濡目染之下,還在吖吖學語的張輝,就開始模仿戲曲動作、哼唱戲曲聲腔,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長大要成為藝術傳人的宿願。
1975年安徽省藝術學校到郎溪縣招收黃梅戲專業學生,張輝如願地考進了安徽省藝術學校,主工黃梅戲小生。為了實現孩提時的夢幻,張輝在學校期間勤奮學習,刻苦練功,每次考試,各門課都是名列榜首。在安徽省藝術學校的五年學習生涯中,張輝全面掌握了戲曲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表演要領,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8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分配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工作。幸運的他,得到著名表演藝術家王少舫的青垂,收作了「關門弟子」。親傳了自己的成名之作《天仙配》中的董永。張輝首場演出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成了擔綱主演。在這一段時間里,張輝還在大型黃梅戲神話藝術片《龍女》中扮演「文哥」;電影《孟姜女》中扮演男主角范杞良;電視劇《訂婚照的風波》、《這家沒男人》、《狐女嬰寧》、《賒官》等幾部電視劇中都是扮演男主角。其中《這家沒男人》獲全國第三屆戲曲片一等獎。《賒官》獲全國第二屆戲曲片二等獎。在學習與實踐中,張輝一躍而成為在影視,戲曲舞台上小有名氣的小生。 1984年8月,湖北省委順應民意,決定「把黃梅戲請回娘家」。這一艱巨任務自然落在黃梅戲的故鄉——管轄黃梅縣的黃岡地區。地委經過反復研究後,決定由畢業於復旦大學、從事過多年戲劇創作的章華榮同志承擔這一重任。於是,章華榮踏上了「把黃梅戲請回娘家」的艱辛旅程。
為挑好演員,章華榮跑遍了黃岡的文藝團體,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安徽黃梅戲優秀青年演員楊俊可能願意來湖北,章華榮心裡萌生了把楊俊「挖」到黃岡的念頭。1988年7月,章華榮與楊俊見了面,楊俊答應來湖北發展,並推薦張輝與她同行。
為了發展湖北的黃梅戲,張輝來到了湖北,得到了著名導演余笑予等一批老藝術家的關愛和培養。在藝術上不斷奮進,不斷提高,完成了由單純摹仿到主動塑造,由特徵演員向性格演員的過渡。
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坐落在黃梅戲的發源地——黃岡市。盡管黃岡市委、市政府盡最大的努力對劇院給予了支持,但因黃岡是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給劇院的財政撥款,只有同級院團財政撥款的一半。長期營養不良,使劇院的人心患散,有的人不得不上街做生意維持生計,有才華的人才相繼離開劇院,演出工作處於半癱瘓狀態。
張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上任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徹底改變演員的經濟狀況,不能讓藝術人才為生計發愁,更不能讓從事藝術的人才低人一等。自2006年8月份擔任湖北省黃梅戲劇院院長、書記以來,張輝堅持以傳承、發展和繁榮黃梅戲事業為己任,憑著驚人的毅力將一個瀕臨倒閉的文藝單位發展到今天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影響力逐漸輻射向全國范圍的大中型黃梅戲劇院。 2000年以來,黃梅戲男演員張輝,連續多年在全國人民注目的春節聯歡晚會舞台上,用他真摯細膩、充滿激情的表演,韻味濃郁、張馳有度的黃梅戲聲腔,撥動了觀眾的心田,使全國戲曲專家與戲曲愛好者為之一振。
2009年5月18日,張輝獲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獲得了梅花獎,只是實現了張輝的一個心願。張輝另一個心願,就是把發源地的黃梅戲做大做強,把黃岡真正發展成黃梅戲的基地,把湖北、安徽的黃梅戲聯合成一個整體,讓黃梅戲以強大的陣容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張輝是全國黃梅戲知名演員,地方要發展經濟,也少不了要打文化品牌。《李四光》是用本土戲曲形式演繹科技偉人,開創了黃梅戲以男角為主演的先河。李四光是黃岡的名人,通過張輝的傳神表演,使全國的黃梅戲觀眾對湖北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張輝表示,劇院將打造一系列以黃岡名人為題材的黃梅戲。繼《李四光》之後,張輝又與劇院一起創作了《東坡》《李時珍》,2013年還將推出《畢升》一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