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老古玩店電影演員

老古玩店電影演員

發布時間:2022-07-17 07:34:12

1. 易卜生是誰蕭伯納,狄更斯又是誰

亨利·約翰·易卜生(1828年3月20日出生於挪威希恩,1906年5月23日逝世於奧斯陸)是一位非常有影響的挪威劇作家。他可以被看做是現代現實主義話劇的創始人。

晚年的易卜生他的許多劇作在當時被認為是丑聞,因為當時維多利亞式的家庭價值觀和禮儀是社會的標准,而任何對這個標准提出疑義和挑戰的看法都被看做是不道德和可憎的。易卜生的作品顯示了在這個表面以下的實際情況,而當時的社會不願看到這個實際現象。

易卜生用不留情的眼光來看生活的實際,提出了新的道德問題,由此他創立了現代的話劇。在他之前,話劇總是一場道德的教育劇,其高貴的主人公向黑暗的勢力進行斗爭。每部話劇都應該有一個「適當」的結局,好人應該有好的結局,不道德的人應該被懲罰。易卜生將這個模板完全顛倒了,他向當時的信仰挑戰,摧毀了他的觀眾的幻想。

易卜生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他的故鄉是挪威海濱的一個以出口木材為主的小港。他出生後不久他的家庭狀況開始變壞。他的母親企圖在宗教中尋找安慰,而他的父親則陷入一場嚴重的憂鬱症。易卜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與他的父母相似,而他的劇情則往往與經濟困難有關。
易卜生的戲劇創作大致可分三個時期。其早期的劇作大多採用挪威古代英雄傳奇、歌謠和歷史改編創作,屬於富於民族色彩的浪漫主義戲劇。他根據挪威古代英雄傳說和中世紀的民間創作,改編了多部劇本,如《凱替萊恩》、《英格夫人》、《奧拉夫.利列克朗》、《覬覦王位的人》等。《英格夫人》描寫十六世紀挪威北方女英雄英格夫人的故事,《覬覦王位的人》則是寫挪威從封建割據到民族統一時期的斗爭,作品借歌頌古代英雄宣傳民族團結,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並以此倡導挪威的民族戲劇。稍後的《布朗德》、《彼爾.金特》開始向現實主義轉變。

中期創作約在1869年至1890年期間,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巴黎公社革命引起歐洲社會矛盾的激化,這使易卜生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制度的認識有所加深。他把注意力從中世紀民間文學轉移到當前現實生活方面來。他的創作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他往往以日常生活為素材,從多方面剖析社會問題,揭露和批判的鋒芒直指資產階級社會的種種弊端,觸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國家、政黨、體制等各個領域。因此人們稱之為「社會問題劇」。

重要劇作有《青年同盟》、《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1891年,易卜生六十三歲時回到久別的祖國,在奧斯陸度晚年,他晚期的創作,不像中期那樣熱情、犀利,顯得冷峻、深邃,轉向心理描寫和精神分析,也有悲觀情緒和象徵主義色彩,作品有《野鴨》、《建築師》等。一八九八年易卜生七十壽辰時,挪威文化界聚會慶祝他的生日,挪威國家劇院為他樹立了一尊銅像以示敬意。易卜生一生共寫過二十六個劇本和許多詩篇。他的劇作對現代戲劇發展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故而被稱譽為「現代戲劇之父」。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直譯為喬治·伯納德·肖,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為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喜劇作品《賣花女》(Pygmalion‎)因被好萊塢改編為賣座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而家喻戶曉。

蕭伯納出生在愛爾蘭的都柏林。父親是法院小官吏,後經商破產,酗酒成癖,母親帶同他離家出走去倫敦教授音樂。受到母親的薰陶,蕭伯納從小就愛好音樂和繪畫。中學畢業後,15歲便當了抄寫員,後又任會計,並在報章寫劇評和樂評、從事新聞工作。刻苦自學期間,他會瀏覽倫敦美術館及國家畫廊,又去大英博物館圖書室讀書,在那兒讀到馬克思的《資本論》。1884年他加入費邊社,為該社編小冊子及演說,以社會改良為己任。1892年發表了劇本《鰥夫的房屋》以後共寫了52個劇本,控訴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不義,其作品常常突出婦女在社會中的作用、自我奮斗的精神以及對習俗的反叛。

他主張藝術應當反映迫切的社會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其思想深受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及尼採的影響,而且又曾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不過他卻主張用漸進的方法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蕭伯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把獎金七千英鎊捐作創立英國瑞典文學基金會之用。

蕭伯納的文學始於小說創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戲劇,他一共創作了52部劇本。

作品
《鰥夫的房產》
《聖女貞德》,歷史劇
《賣花女》
《魔鬼的門徒》
《人與超人》
《傷心之家》
《華倫夫人的職業》
《巴巴拉少校》
《蘋果車》

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並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重要影響。

更斯連續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小說,包括了《孤雛淚》(Oliver Twist)、《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和《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1841年完成了《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後,狄更斯前往他所嚮往的美國。雖然他在那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狄更斯最終依然對那片新大陸感到失望。他在美國的見聞被收入進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國紀行》(American Notes)。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這部小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隨後他又以自己的美國之行為背景,發表了另一部小說《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1844至1846年間狄更斯游歷了歐陸各國,在旅行期間繼續進行寫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傳題材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這部小說的內容與狄更斯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系。狄更斯以後的小說顯得更為尖銳並具批判性,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了《荒涼山莊》(Bleak House)、《艱難時世》(Hard Times)、《小杜麗》(Little Dorri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和《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

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話》(Household Words),收錄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也開始發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連載的形式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的。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寫作者,也是一位積極的表演者。他把公眾朗讀會(public readings)化作兩小時獨角戲劇表演,而「速書」(prompt books/prompt copies)則是他為此所作的准備記錄:在原作上劃框,擇要而出,省去枝蔓,偶爾添點新笑話——對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記號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讀/演劇會始於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終了,十餘年間行腳遍及大西洋兩岸。「速書」是狄更斯為自己寫的舞台說明(stage directions),為狄更斯研究和後來的衍生戲劇/影視創作提供了鮮活的參照。(source: Dickens Museum, London)

1870年6月9日狄更斯與世長辭,臨終時他的第一部偵探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也未能完成。他去世後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詩人角,他的墓碑上如此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He was a sympathis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作品
《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孤雛淚》、《尼古拉斯·尼克貝》和《小氣財神》被認為是狄更斯最優秀的幾部作品,特別是帶自傳體性質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被很多人視作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而另一部作品《小杜麗》則以其尖酸刻薄的諷刺聞名。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對社會的看法與批判。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階層與貧窮的猛烈抨擊者。

狄更斯對戲劇的熱愛從他的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貝》就可以看出來。他本人也是一名成功的演員,他多次出訪別國進行演出活動。狄更斯的文筆浮華,如詩一般美麗,但時常又語帶幽默地諷刺英國的上流社會。不過與當時的很多作家一樣,他的作品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很多都帶有反猶情節。

狄更斯主要作品列表
《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 —— 1836年
《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 —— 1836年
《孤雛淚》(Oliver Twist) —— 1837年-1839年
《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 1838年-1839年
《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 1840年-1841年
《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 1841年
《美國紀行》(American Notes)—— 1842年
《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1843年
《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 1843年-1844年
《董貝父子》(Dombey and Son)—— 1846年-1848年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 1849年-1850年
《寫給孩子看的英國歷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1851年-1853年
《荒涼山莊》(Bleak House)—— 1852年-1853年
《艱難時世》(Hard Times)—— 1854年
《小杜麗》(Little Dorrit)—— 1855年-1857年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年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1860年-1861年
《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 1864年-1865年
《艾德溫·德魯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未完成,1870年

2. 夏雨在哪部電影里是個賣古董的

《獨自等待》
年輕的陳文(夏雨飾)是一個古董店的小老闆,他與一班好友懷揣夢想,等待著真愛的到來。一次陳文偶遇三流小演員劉榮(李冰冰飾),這名完全符合他理想愛人形象的女子一下子擊中了他的心。在好友們(高旗、吳超、高亞麟等飾)的百般慫恿和所謂戀愛專家的調教下,陳文決定放手一搏,使出五花八門的求愛手段,結果鬧得不可收拾。就當陳文熱切追求劉榮的時候,古董店合夥人的妹妹也是多年玩伴的李靜(龔蓓苾飾),卻從高中時起就暗中喜歡陳文,保留著陳文送給她的每一樣小禮物。然而盲目追求的陳文只把李靜當哥們兒,對她的多年付出視而不見……她會從他身邊溜走嗎?

3. 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藝術家

(1922.4-1980.3),男。1950年3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簡·愛》、《紅菱艷》、《大獨裁者》、《大鬧天宮》、《不屈的城》、《彼得大帝》、《偉大的公民》、《卡塔琳的婚姻》、《做賊心虛》、《證據》、《木屋的村子》、《法官》、《警察與小偷》等。
譯制導演作品
《白衣少女》《解放了的土地》、《生活的創造》、《魔椅》、《稱心如意》、《三合一》等。
代表作品
《簡·愛》-羅切斯特
《紅菱艷》-萊蒙托夫
《警察與小偷》-小偷
《大獨裁者》-興格爾和理發師
《凡爾杜先生》-凡爾杜
《尼羅河上的慘案》—瑞斯上校
《追捕》—堂塔醫生
獲獎情況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1927.6-1992.12),男。二級導演。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紅與黑》、《虎、虎、虎》、《在那些年代裡》、《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悲慘世界》、《孤星血淚》、《尼羅河上的慘案》、《政權·真理》、《苦海餘生》、《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復仇》等。
主要導演作品
《追捕》、《黑鬱金香》、《凡爾杜先生》、《水晶鞋與玫瑰花》、《薩拉丁》、《苦海餘生》、《絕唱》、《新天方夜譚》、《卡桑德拉大橋》、《湯姆叔叔的小屋》、《一個酋長的勝利》等。
獲獎情況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黑鬱金香》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優秀譯製片獎。 1926年6月出生,女。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孤心血淚》、《紅與黑》、《印度之行》、《故鄉行》、《二十四隻眼睛》、《國際女郎》、《情歸巴黎》、《尼羅河上的慘案》、《彼得大帝》、《華麗的家族》、《為戴茜小姐開車》等。
譯制導演作品
《虎口脫險》、《遠山的呼喚》、《天鵝湖》、《解放了的土地》、《陰謀與愛情》、《雪橇》、《砂器》等。
代表作品
《孤星血淚》-哈維沙姆小姐
《望鄉》-老闆娘
《為戴茜小姐開車》-戴茜小姐
《華麗的家族》-女管家
《警察與小偷》-小偷妻子
《尼羅河上的慘案》-奧斯伯恩太太
獲獎情況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1928.2—2001.2)男。二級演員。1950年9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謀殺》、《里約的迷霧》、《英俊少年》、《沒有陪嫁的新娘》、《春天交響曲》、《地震》、《隨心所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屈的城》、《希望之路》、《愛國者》等。
譯制導演作品
《真假薩盧》、《羅特的女兒》、《倫敦上空的鷹》、《報警記》、《珠寶奇案》、《海魔》、《不朽的人》、《他是誰》、《片山刑警在海島》、《男子漢們》、《神射手》、《情系鐵騎》等。
獲獎情況
《國家利益》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優秀譯製片獎。
《靡菲斯特》獲1988年度優秀影片獎。
《隨心所欲》獲1989-1990年優秀譯製片獎。 (1916.1—1986.4),男。1952年7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譯制導演。
主要譯制導演作品
《棉桃》、《烏鴉與狐狸》、《飛向月宮》、《九月英雄》、《兩畝地》、《官場鬥法記》、《第六縱隊》、《沒有留下地址》、《逃亡者》、《唐·吉訶德》、《狐狸的下場》(動畫片)、《林中運動會》(動畫片)、《匈牙利革命搖籃》(紀錄片)等。 (1917.9-1995.8),女。1950年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警察與小偷》、《王子復仇記》、《勇士的奇遇》、《三劍客》、《生的權利》、《社會中堅》等。 (1931.7—2001.3),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中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和譯制導演。1950年3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主要配音作品
《追捕》《砂器》《遠山的呼喚》《復仇》《尼羅河上的慘案》《車隊》《鴛夢重溫》《海狼》 (1925.1—2008.5),男。1950年7月進入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主要配音作品
《朱可夫》、《金環飾》、《水晶鞋和玫瑰花》、《追捕》、《蛇》、《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巴黎聖母院》等。
代表作品
《追捕》-真由美的父親
《蛇》-中情局局長
《水晶鞋和玫瑰花》-國王
《斯巴達克斯》-元老革拉古
《巴黎聖母院》-路易十一
《金環飾》-石元參吉
獲獎情況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1922.5-2005.4),男。1950年8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虎口脫險》、《冷酷的心》、《復仇》、《悲慘世界》、《追捕》、《愛德華大夫》、《加里森敢死隊》、《老古玩店》、《孤行血淚》、《警察局長的自白》等。
代表作品
《虎口脫險》-史丹尼斯.納伯爾-指揮家
《冷酷的心》-魔鬼胡安
《復仇》-巴特萬
《悲慘世界》-沙威警長
《追捕》-長岡
《愛德華大夫》-心理學教授,彼得森醫生的老師
《加里森敢死隊》-「黃毛」
《老古玩店》-高利貸者奎爾 (1925.3.28-1998.5.20),生前為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著名配音演員,早年在北京崇德中學、北京中國大學法律系求學,1949年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12月入東影翻譯片組工作,1953年3月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
主要配音作品
《追捕》、《三劍客》、《被侮辱與被迫害的人》、《社會中堅》、《廣島之戀》、《海岸風雷》、《基度山伯爵》、《大篷車》、《虎口脫險》等。 (1920.9-1971.2),男。1950年11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索那大》、《風暴》、《帶翼的人》、《大牆後面》、《嬰兒》、《冰海沉船》、《更高原則》、《智擒眼鏡蛇》、《大生意》、《運虎記》、《第一提琴手》(動畫片)、《生日》(動畫片)、《摩爾人的遺囑》(動畫片)等。 1925出生,女。1951年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擔任配音演員。1984年離休。主要配音作品
《偷東西的喜鵲》、《帶閣樓的房子》、《鬼魂西行》、《神童》、《廣島之戀》、《望鄉》、《英俊少年》、《尼羅河上的慘案》、《華麗的家族》、《蝙蝠》、《一個人的遭遇》等。
代表作品
《望鄉》-阿崎婆
《蝙蝠》-女主人
《華麗的家族》-萬表妻子
獲獎情況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苔絲》獲文化部1982年優秀譯製片獎。 1937.10出生,男。1952年1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1988.9離廠。
主要配音作品
《第六縱隊》、《風山疑案》、《如此人生》、《初歡》、《不平凡的夏天》、《根據法律》、《祝你成功》、《科倫上尉》、《法官》、《家庭爭執》等。 1933年10月出生,男。1952年1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山中魔鬼變石頭》、《雪撬》、《逃亡者》、《第六縱隊》、《木屋的村子》、《狗熊撥牙》(動畫片)等。 (1933.10-1987.12),男。1952年12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任配音演員。
主要配音作品
《霧都孤兒》、《我和爺爺》、《雪橇》、《風山疑案》、《懺悔》、《春風野火》、《為了蘇維埃政權而斗爭》、《一天的起點》、《戰火中的少先隊》等。
電影混錄棚(400平方米)及配套錄音機房,放映機房。該棚聲音頻響特性通過英國DOLBY公司論證,符合其標准。主要用於:
電影立體聲SR,SR.D,DTS制式的混合錄音製作。
高清電視DOLBY-E制式的混合錄音製作。
電影.電視聲音標準的鑒定。
主要設備:
◎ 美國EUPHONIX-System 5數字電影製作調音台
◎ 美國EUPHONIX-R1,48軌數字硬碟錄音機
◎ Digidesign Pro Tools-HD3 音頻工作站
◎ Tascam MMR8數字硬碟錄音機
◎ Tascam DA98HR Hi8磁帶錄音機
◎ Magna Tech MR10035-6 35mm磁帶錄音機
◎ T.C. M-6000 音頻效果處理器
◎ Lexicom 960L音頻效果處理器
◎ Eventide Orivile音頻效果處理器
◎ 德國Kinoton FP30EC-II電影同步放映機
◎ 比利時BARCO投影機
◎ DOREMI數字硬碟錄像機
放映廳
小型電影放映廳,空間舒適寬敞,高品質的放映設備可進行SR,SR.D,DTS立體聲及環繞聲影片放映。 100平米強吸聲標准電影語音車間,錄制聲音清晰自然,空間大,可多人同時錄制。
主要設備:
◎ Yamaha DM2000調音台
◎ Digidesign Pro Tools-HD3 音頻工作站
◎ T.C. M-6000 音頻效果處理器
◎ DOREMI數字硬碟錄像機
◎ Neumann u89,u87電容話筒等 大型寬敞的錄音控制間便於後期製作,針對電視及多媒體。
主要設備:
◎ Yamaha DM2000調音台
◎ Digidesign Pro Tools-HD3 音頻工作站
◎ DOREMI數字硬碟錄像機
◎ Neumann u89,u87電容話筒等

4. 狄斯尼簡介 看清楚

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譯法有不同,見下),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娛樂節目製作,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路。點金石電影公司,Miramax電影,好萊塢電影公司(公司名),博偉音像製品,ESPN體育,ABC電視網都是其齊下的公司(品牌)

迪士尼,華特爾·伊利斯(平時一般是「華特」)(1901-1966)

美國動畫片製作家、演出主持人和電影製片人,以創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鴨聞名,他製作了世界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威利汽船》 (1928年)和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 (1938年*)。
據說這個動畫王國的創始人華特爾·伊利斯早年生活並不美滿,他曾經居住在一個破舊的倉庫里,正是在那裡,他在寒冷的夜晚發現了一隻小老鼠,並且為這個老鼠畫下了速寫。
這就是著名的「米老鼠」的原形。

神奇一刻註:實際上《白雪公主》是在1937年12月21日首映的。

看來這個單詞已經有了具體的意思,更系統的說,迪士尼這個詞有以下幾個意思。

姓氏名稱:Disney

很自然,這個世界上迪士尼家族所有的人都姓迪士尼,比如當今的 Roy E. Disney 先生 等。

華特迪士尼先生,特指其人

華特迪士尼 ( Walt Disney ) 先生,全名 華特爾·伊利斯·迪士尼 ( Walter Elias Disney ) 。他是迪士尼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另一位是他的哥哥 Roy Oliver Disney - 羅伊迪士尼先生)。

沃爾特·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 — 1966年12月15日)是動畫發展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不僅是著名的動畫製作人、電影製片人,還創立了沃爾特·迪斯尼公司(Walter Disney Company),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媒體娛樂公司之一。沃爾特·迪斯尼的很多作為讓他成為全球著名的人,包括他創造了《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記》等很多知名的電影,還有米老鼠等動畫角色,也是他,讓迪士尼樂園成為可能,開創了主題樂園這種形式,而且他在電視節目《迪士尼奇妙世界》(原來還叫 Disneyland )的主持讓無數美國人民無法忘懷。他獲得了56個奧斯卡獎提名和7個艾美獎。沃爾特·迪斯尼於1966年12月15日因肺癌醫治無效死去,此時他還在為佛羅里沃爾特·迪斯尼世界操勞,該主題樂園於他死去幾年後開幕。

換句話說平時如果說迪士尼先生,如果沒有文章特別的環境或者特別說明,一般也都是指華特迪士尼先生。

迪士尼,品牌名稱

一個娛樂品牌,2005年 Interbrand/BusinessWeek 的世界100強品牌(按照品牌價值)排名為第7位。

其實平時這個最為常見。

迪士尼樂園,特指

有人會這樣說「你去過迪士尼嗎?」,「我想要迪士尼的門票」,這裡面迪士尼的意思就是迪士尼主題樂園,而在所有的主題樂園中,加州迪士尼樂園被特指的情況又最多。一般只有中國(包括港澳台)才會用這種特指方法。

迪士尼樂園是一座主題公園。所謂主題公園,就是園中的一切,從環境布置到娛樂設施都集中表現一個或幾個特定的主題。全球已建成的迪士尼樂園有4座,分別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南加州以及日本東京和法國巴黎。

主題公園可說是迪士尼的搖錢樹,去年僅部門的收入就佔了總銷售額的27%———254億美元,利潤為32億美元,是總獲利的一半。

洛杉磯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把動畫片所運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現手法與游樂園的功能相結合,1955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洛杉磯迪士尼樂園。

--------------------------------------------------------------------------------

奧蘭多迪士尼世界

1964年人們開始籌建一座更大規模的游樂公園,這就是奧蘭多「迪士尼世界」。經過5年營造,迪士尼世界終於1971年10月向公眾開放了。它耗資7.66億美元,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郊外,是一座老少咸宜的游樂中心。

--------------------------------------------------------------------------------

東京迪士尼樂園

被譽為亞洲第一游樂園的東京迪士尼樂園,依照美國迪士尼樂園而修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迪士尼樂園。它的主題樂園面積為七八十公頃。比美國本土的兩個迪士尼樂園還要大。這樂園從1983年4月15日開放以來已成為男女老少各享其樂的旅遊勝地。

--------------------------------------------------------------------------------

巴黎迪士尼樂園

沃爾特·迪士尼公司耗資440億美元,興建了位於歐洲的第一個迪士尼樂園,1992年初,位於巴黎市郊馬恩河谷鎮的迪士尼樂園開張。最初它有6家賓館、5200個房間,比肯勒斯市所有的房間還要多。

--------------------------------------------------------------------------------

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

1999年11月2日,迪士尼公司和香港特區政府就在港興建迪士尼主題公園達成協議。迪士尼樂園首期項目「神奇王國」將於2005年建成開放,佔地126公頃。建成後約40年內,可為香港帶來1480億港元的收入,提供2萬個就業機會。

--------------------------------------------------------------------------------

Magic Park: 八大主題園區

美國所有的迪士尼樂園幾乎一模一樣,都是由8個主題園區構成:美國大街、冒險樂園、新奧爾良廣場、萬物家園、荒野地帶、歡樂園、米奇童話城、未來世界。

關於Disney的中文名稱

這個是平時大家最常問的問題之一了,大家一定平時經常看到「迪士尼」和「迪士尼」。但是他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原來在1995年以前,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地區的Disney名字根據當地語言的發音翻譯是不同的,下面就是一個列表

大陸:Disney - 迪斯尼,Walt Disney - 沃爾特·迪斯尼

香港:Disney - 迪士尼,Walt Disney - 和路·迪士尼

台灣:Disney - 狄斯耐,Walt Disney - 華特·狄斯耐

但是在1995年,迪士尼公司為了統一中國的市場,在經過了認真的討論之後,決定在中國統一使用「迪士尼」這個名字。也就是下面的

統一官方中文名字:Disney - 迪士尼,Walt Disney - 華特迪士尼

還記得那是在《米老鼠》雜志1995年第5期(封面藍色調,人物是唐老鴨)的內封《米老鼠》的通知欄目,有一篇叫做《關於「迪士尼」改名字》的文章第一次向廣大迪士尼迷發布了這個消息,並且從1995年第6期開始《米老鼠》全面採用「迪士尼」這個名字。(比如封面的標語「真正原版迪士尼卡通」字樣,原來就是「迪士尼」)。我們真的對這種行為稱道!

但是很可惜,由於種種原因,「迪士尼」這個名字在我們大陸地區並不像台灣那樣得到應有的推廣,比如大多數包括電視報紙的媒體仍然有很多使用「迪斯尼」的情況,而且中國的語言權威詞典裡面也沒有對這個詞條進行修訂,甚至有少數的官方產品也使用「迪斯尼」這個現在已經不是官方譯名的名字。

但是迪士尼是真正的官方中文名字這個事實是不能改變的。比如你可以看到Disney.com.cn、正版迪士尼影碟和圖書都是用的是「迪士尼」。

所以我們作為真正的迪士尼迷,以後都使用「迪士尼」這個官方名字吧!

世界上第一部全部對白動畫片

是1928年華爾特.迪士尼繪制的美國動畫片《威廉號汽艇》。這部動畫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 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米老鼠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迪士尼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飛機 迷》,不過它發行於《威廉號汽艇》之後。

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

是Walt Disney在1956年製作的《貴夫人和流浪漢》。

第一部使用動畫攝制機拍攝的動畫片

是1940年Walt Disney攝制的影片《幻想曲》。

美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

是1937年Walt Disney製作的《白雪公主》。

第一部Walt Disney的彩色動畫片

是1932年用三原色工藝製作的《花和樹》,1932年7月在洛杉磯的格勞曼中國大戲院首映,它經常被人誤認為 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片

花錢最多的動畫片

是Walt Disney製片廠拍攝的《狐狸和獵狗》(1982),耗資一千萬美元

著名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登上銀幕

米老鼠和唐老鴨是美國動畫大師Walt Disney繪制的兩個最著名的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出現在1934年的動 畫片《三隻聰明的小雞》。

最受歡迎的動畫角色

是舉世聞名的米老鼠,它誕生於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威廉號汽艇》首次公映之日, 而米老鼠則是這部動畫片的主角。實際上,它並不是Walt Disney而是另一位叫烏巴.伊威克斯的動畫片家創造 的。但米老鼠的聲音則是Disney設計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為接到影迷來信最多的好萊塢明星。以米老鼠為 主角的動畫片共拍攝了11部,其中三十年代製作87部。最後一部米老鼠動畫片是1953年的《簡單事情》。

Disney動畫片:

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可以劃分為迪士尼經典動畫(CLASSICS)、迪士尼真人動畫(Live Action with Animation)、迪士尼計算機動畫(3D Computer Animation)、迪士尼模型動畫(Claymation Animation)、迪士尼電影版卡通(Movietoons Animation)和迪士尼錄像帶首映(Video Premiere)等類型,其中的經典動畫成為迪士尼最主要的象徵,開創這種局面的第一部經典動畫就是1937年發行的動畫長片,著名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部最經典的迪士尼電影集眾多榮耀於一身,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有劇情的長篇動畫電影,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行電影原聲音樂唱片,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層次攝影機拍攝的動畫,還是世界第一部舉行隆重首映式的動畫電影,並獲得奧斯卡特別成就獎,可以說,從此動畫電影不僅僅是兒童娛樂的一種形式,也開始成為主流的電影形態。迪士尼公司從此成為動畫電影的龍頭大哥,領導了動畫電影的潮流,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迪士尼也由原來的小小動畫工作室迅速膨脹成為國際娛樂界的巨子和擁有全球知名度的跨國大公司,除了電影,勢力范圍擴張到主題公園、玩具、服裝和書刊出版等行業。

迪士尼的經典動畫(CLASSICS)由迪士尼最具代表性的沃爾特·迪士尼動畫片廠(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製作,尤其是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新戲推出,因此也常被一些影迷稱為「年度動畫大片」,實際上也並不一定每年推出一部,絕大多數的經典動畫是以劇情長片為主的,當然也有少數幾部屬於中、短篇的動畫合集或者音樂片和紀錄片的性質,後來還有不少作品被改編為迪士尼主題公園的遊行表演、冰上世界和音樂劇等形式,有些後來還另外發行了電視版節目以及錄像帶、DVD等影音產品的續集。為使大家對已推出的迪士尼經典動畫進行更好的收藏工作,下面給大家看看迪士尼經典動畫截至2004年已有的44部電影的發行目錄:

1937/12/21 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CLASSICS-1】

1940/11/13 Fantasia (幻想曲) 【CLASSICS-3】

1942/08/13 Bambi (小鹿斑比) 【CLASSICS-5】

1943/02/06 Saludos Amigos (致候吾友) 【CLASSICS-6】

1945/02/03 The Three Caballeros (三騎士) 【CLASSICS-7】

1946/04/20 Make Mine Music (為我譜上樂章) 【CLASSICS-8】

1947/09/27 Fun and Fancy Free (米奇與魔豆) 【CLASSICS-9】

1948/05/27 Melody Time (旋律時光) 【CLASSIC-10】

1949/10/05 The Adventures of Ichabod and Mr. Toad (伊老師與小蟾蜍大歷險) 【CLASSICS-11】

1950/02/15 Cinderella (仙履奇緣) 【CLASSICS-12】

1951/07/28 Alice in Wonderland (艾麗斯夢遊仙境) 【CLASSICS-13】

1953/02/05 Peter Pan (小飛俠) 【CLASSICS-14】

1955/06/16 Lady and the Tramp (小姐與流氓) 【CLASSICS-15】

1959/01/29 Sleeping Beauty (睡美人) 【CLASSICS-16】

1961/01/25 101 Dalmatians (101忠狗) 【CLASSICS-17】

1963/12/25 The Sword in the Stone (石中劍) 【CLASSICS-18】

1967/10/18 The Jungle Book (森林王子) 【CLASSICS-19】

1970/12/24 The Aristocats (貓兒歷險記) 【CLASSICS-20】

1973/11/08 Robin Hood (羅賓漢) 【CLASSICS-21】

1977/03/11 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 (小熊維尼歷險記) 【CLASSICS-22】

1977/06/22 The Rescuers (救難小英雄) 【CLASSICS-23】

1981/07/10 The Fox and the Hound (狐狸與獵狗) 【CLASSICS-24】

1985/07/24 The Black Cauldron (黑神鍋傳奇) 【CLASSICS-25】

1986/07/02 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 (妙妙探) 【CLASSICS-26】

1988/11/18 Oliver & Company (奧麗華歷險記) 【CLASSICS-27】

1989/11/17 The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魚) 【CLASSICS-28】

1990/11/16 The Rescuers Down Under (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 【CLASSICS-29】

1991/11/22 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與野獸) 【CLASSICS-30】

1992/11/25 Aladdin (阿拉丁) 【CLASSICS-31】

1994/06/15 The Lion King (獅子王) 【CLASSICS-32】

1995/06/23 Pocahontas (風中奇緣) 【CLASSICS-33】

1996/06/21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鍾樓怪人) 【CLASSICS-34】

1997/06/27 Hercules (大力士) 【CLASSICS-35】

1998/06/19 Mulan (花木蘭) 【CLASSICS-36】

1999/06/18 Tarzan (泰山) 【CLASSICS-37】

2000/01/01 Fantasia/2000 (幻想曲2000) 【CLASSICS-38】

2000/12/15 The Emperor's New Groove (變身國王) 【CLASSICS-39】

2001/06/15 Atlantis: The Lost Empire (失落的帝國) 【CLASSICS-40】

2002/06/21 Lilo & Stitch (星際寶貝) 【CLASSICS-41】

2002/11/27 Treasure Planet (星銀島) 【CLASSICS-42】

2003/11/01 Brother Bear (熊的傳說) 【CLASSICS-43】

2004/04/02 Home on the Range (放牛吃草) 【CLASSICS-44】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37)

1937年出品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不但是電影史上第一部長動畫電影,對影史和迪士尼本身都具有非凡意義和特殊價值,對全球少年兒童乃至成年人的影響更是巨大而深遠,它已經遠遠超出了文藝作品的范疇,發展成為善與惡、美與丑道德規范的代名詞,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和廣泛傳播。《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對動畫片容量的拓充,拍攝的順序,畫面的景深、透視和層次等都具有革命性的突破。而這部已有64年歷史的經典動畫首度推出的DVD,為數字影音領域再次帶來了令人驚嘆的里程碑式成就。

沃爾特·迪士尼誕辰100周年之際,DVD版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於2001年10月在全球同步發行。這也是被迪士尼公司列為十大白金收藏版系列動畫片的第一部。這套DVD絕對是一本動畫網路全書,除了幽默可愛的動畫形象、鮮艷奪目的畫面和動人心弦的音樂外,內含的花絮和特輯包羅萬有,簡直可以用奢侈來形容:不僅包含白雪公主不同版本的故事,而且把本片的製作過程、手繪畫稿、半成品動畫、被舍棄場面、角色設計、互動游戲和卡拉OK等等等收納其中,更創造性地以「魔鏡」為DVD的主持人,引領觀眾進入《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魅力世界。

《花木蘭》

這部取材自中國著名民間傳說的動畫電影是迪士尼推出的第36部經典動畫,把我們耳熟能詳的巾幗英雌「花木蘭」介紹到全世界。而花木蘭剛柔相濟的性格、一往無前的勇氣、英姿颯爽的形象徹底把西方觀眾完全征服了,他們慨嘆木蘭姑娘英勇事跡的同時,也深深地熱愛上了這個堅強的中華女子,他們甚至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亞裔風雲人物毫不猶豫慨贈予了這個傳奇角色,以表達他們對她的崇敬和愛戴之情。迪士尼為了《花木蘭》的製作,專門在佛羅里達州重建了一個強大動畫片場和製作工作室,並且多次派遣專家小組深入中國內地進行調查和取景,力求盡量還原中國古代故事的風貌和軌跡,而配樂大師傑瑞·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則親自為本片擔任原聲配樂,大量運用於電影中的民族樂器讓國人甚感親切。成龍和李玟兩大華人巨星更被重金聘請擔任配音和中文主題歌曲的演唱,無形中使本片在華人地區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通過一系列精心鋪排和超過五年時間的准備工作,《花木蘭》一炮打紅。

《花木蘭》

許多場景的背景就像一幅幅的中國潑墨山水畫,如果把前景的人物角色拿開,背景追求若隱若現的朦朧畫風,不像西方的油畫那樣追求精緻寫實,而是營造一種淡雅寫意的意境,這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中是從來沒有過的。另外,在線條的運用上,《花木蘭》也融入中國繪畫上的圓潤筆觸,無論是人物造型、背景建築,還是煙霧的線條形狀,都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味。同時,作為一部適合全家大小觀看的動畫片,在戰爭場面的描述上,迪士尼盡量模糊時代的背景,巧妙地避開了冷兵器時代近距離作戰的殘酷畫面,既可以看到漢晉的匈奴、唐朝的服飾與仕女妝,也可以看到宋代的火葯和明清的庭園風格等,同時,影片中出現的中國文字,也是篆隸草楷各種風格兼有。雖然與史實有出入,但這種藝術的處理手法也是值得稱贊的。

《獅子王》

迪士尼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的經典動畫,不過場景從王宮移到了非洲大陸,影片通過描述小獅王辛巴的成長,探討愛、責任和生命意義等嚴肅主題。迪士尼的動畫專家利用水墨粗繪的渲染技巧充分顯露出非洲大地的壯闊瑰麗,電腦動畫將羚群賓士一幕澎湃呈現,再配合漢斯·季默澎湃的樂章,給人如同史詩般的感受。改片的票房驚人,成為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這部來自格林童話的寓言故事改編的電影是動畫巨人迪士尼的第30部經典作品,奧斯卡金像配樂大師阿倫·曼肯(Alan Menken)膾炙人口之作,歌壇天後席琳·狄翁(Celine Dion)借力一炮而紅,匯集性感與感性於一身的《美女與野獸》風靡全球億萬觀眾,是迪士尼為世界影庫貢獻的又一瑰寶。無論是演變成動畫作品還是IMAX大電影、舞台劇甚至是冰上舞蹈作品的《美女與野獸》,它的魅力不但絲毫沒有減退,更以持久的妖嬈和絕美散發出惑動人心的曼妙姿彩。除了在當年度奧斯卡金獎、金球獎等電影大獎上持續輝煌之外,由迪士尼御用作曲家、奧斯卡金獎配樂大師阿倫·曼肯創作的電影主題曲「Beauty And The Beast」更是橫掃全球各大音樂流行榜,並且在流行音樂最高榮譽「葛萊美大獎」上獲得了專家們的充分肯定,勇奪桂冠,並且被譽為「迪士尼電影音樂的極致作品」、「最壯闊、最瑰麗的顛峰代表作之一」。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十三,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六。
Mickey Mouse
人物介紹:
Mickey Mouse
米老鼠(米奇)這一形象考驗著「好人難覓」的說法。米奇樂觀豁達,擁有男孩子的熱心天性,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贏家。他有孩子般的友好真誠,健康的價值觀和敢想敢為的精神,這更是讓米奇人見人愛。他不裝腔作勢,謙遜樸素,雖然聲名遠播,有很多輝煌的成就,在大家心目中建立了一個優秀的形象,但他卻謙恭的做著一個普通人。米奇積極向上,誠實正直,敢想敢為的良好品質讓他成為我們都想擁有的好朋友,也成為我們效仿的好榜樣。
Minnie Mouse
米妮是一個典型的鄰家女孩,有著善良,關心他人,熱心助人等的女性美。她言談高貴大方,舉止優雅動人,具有少女的迷人魅力。他為人坦率天真,保留著鄉村女孩的那份單純朴實。他對人禮貌得體,盡管靦 ,卻保留了她那份獨立和自尊。
喜歡快樂的米妮盡情的享受著美好的生活。作為一個能力很強的演員,她熱愛音樂,擁有甜美的歌聲,常常一個人哼哼唱唱。她甜蜜端莊但不幼稚,她聰明伶俐,有自己的想法,讓人覺得安全和堅強,使得她的搭檔米奇光芒四射,而她只在一旁安然優雅得分享著他的榮耀。
Donald Duck
唐老鴨(唐納德)總以渴望的心情開始他滿懷抱負的一天,盼望著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和意圖進行,可是這個世界好像並不想跟他合作。總的來說,唐老鴨為人友好,性格樂觀,是個樂天派,但當事情進行得不順心時,便常常大發脾氣。他有無窮的決心,堅毅得他近乎是固執。唐老鴨很在乎和關心他的家人和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辦事還算信得過。他的弱點就是我們的弱點,所以就比較多。他是一個可愛的底層小人物,雖失敗不斷卻堅持不懈。
Daisy Duck
黛絲時髦而世故,像摩登婦女一樣興趣廣泛。她有著堅強的毅力和極強的個性,自信而獨立,這是她跟米妮的一大相同點。黛絲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充滿激情,她打扮優雅,香氣襲人,知道自己很漂亮,喜歡被美好東西簇擁的感覺。黛絲就像是一個意志堅強的美國南方小美女,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更知道怎麽去得到它,所以他更是一個聰明的貴族美女。
Goofy
高飛是一個天性善良,心地純潔,笑口常開的朋友。他總是興高采烈的,容易相處。可愛又帶點愚昧的高飛用朴實的魅力贏得了大家的鍾愛。雖然有時會犯點小錯誤,但過失總被他樂觀,熱情,積極和讓人驚訝的好運氣所彌補。高飛對朋友們始終忠心耿耿,是一個真正的紳士,也是一個運動健將,很受女孩子們的歡迎。他總是興致高昂,不乏幽默感,讓人覺得他靈感不斷,無論遇上什麽麻煩,總能笑對人生。
Pluto
布魯托純屬犬類--就是一隻可愛忠心的狗。它友善忠誠,思想簡單並充滿好奇心。長大成熟的布魯托依然像小孩子一樣愛玩鬧,就是「童心未泯」。它是米奇最重要,最忠誠的玩伴,隨時聽從米奇的召喚,熱心地想取悅米奇。布魯托喜歡在圓滿完成任務後獲得獎賞,渴望得到大家的承認和友愛,同時自己也很有愛心。心地善良的它是一個好孩子,一個信得過的真心朋友。
公主檔案
Ariel(美人魚愛麗兒公主)
愛冒險,有著世界上最美的歌喉
作為一條可愛的小美人魚,愛麗兒嚮往的卻是人魚法律禁止她們接觸的人類世界。她聰明美麗,非常勇敢,愛冒險,幾乎可以用探險家來形容她。她是大海之王川頓國王最心愛的女兒,因為她有著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喉。她最好的朋友是小比目魚小胖和音樂大臣賽巴斯丁。她樂於收集一切人類世界的東西,雖然她不知道怎麼用。在又一次的探險中,她救起了幾乎溺水的亞力克王子,並對他一見鍾情。而她的一腔熱情也讓惡毒的海底女巫烏蘇拉有機可趁,可是父親的智慧保護了她,終於願望成真。

Show White(白雪公主)
純正的皇室血統,純潔而美麗
白雪公主是一個年輕美麗的小公主,她美麗優雅年輕,說話溫柔,為人和善,對身邊朋友充滿愛意。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她的美麗被惡毒的繼母妒嫉,她逃離王宮,在森林和七個小矮人成為朋友。由於她的單純,不幸被繼母的毒蘋果毒害。可是也正是有餘她的單純可愛,贏得了朋友,贏得了森林裡小動物們的友誼,最重要的是,贏得了屬於自己的白馬王子的愛情,王子的一吻讓她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Belle(貝兒公主)
知性美麗,聰明優雅
貝兒她天生麗質,純真自然,還是一位聰穎殷切的好學者。對遙遠的城堡和激動人心的冒險有著一份渴望。她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是讀書。雖然身邊不乏追求者,可是貝兒仍然覺得自己在期待著真命天子的到來。當野獸俘虜了貝兒的父親以後,她甘願用自己的自由來換取父親的生命;貝兒用自己的善良和聰明發現了野獸身上的許多閃光點,最後發現自己竟然愛上了他。憑著內心的堅韌和美麗的外貌,就在她吻下野獸的瞬間,奇跡發生了,野獸變成了英俊的王子,兩人翩翩起舞,實現她完美的夢想。
Cinderella(仙蒂公主)
溫柔婉約,機智幽默,善良美麗
仙蒂是一位美麗聰明的姑娘,愛唱歌,她能從動物朋友那裡找到快樂,能夠邊工作邊歌唱,她擁有
著真正的高貴品格。仙蒂的頭腦敏捷,但是這點,她很聰明的藏了起來,不讓殘暴和自私的繼母和兩個姐姐發現。雖然在家裡繼母只把她當傭人使喚,但是仙蒂對自己的夢想她卻從未放棄。機會終於到來,在仙女的幫助下仙蒂穿著水晶鞋,乘坐著豪華馬車,來到了王子的身邊,憑著自己的高貴品格讓王子對她一見鍾情。
Aurora(愛洛公主)
愛幻想,美麗,單純
睡美人愛洛公主出生的時候受到了黑女巫邪惡的詛咒,詛咒她十六歲生日那天會被紡針刺死。還好她的神仙教母為她扭轉了危機,承諾她不會死去,只是沉睡,只要得到王子真心的吻,就可以重生。公主十六歲時果然變成了睡美人,黑女巫為了防止咒語被解除,綁架了公主的愛人--菲力王子。公主的神仙教母救出了王子,並且賜予他神劍魔盾,打敗了黑女巫。王子的一吻,讓愛洛公主蘇醒過來,從此過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Jasmine(茉莉公主)
美麗聰明,獨立勇敢,好奇心強
茉莉公主是蘇丹王的女兒,聰明,有主見(或許有些反叛),勇敢(卻有點孤獨)的美麗公主。她萬分不願意依照法律的規定在即將到來的生日前結婚,她需要是一個和她一樣聰明勇敢的人。在拒絕了一個又一個求婚者以後,她遇到了街頭流浪漢阿拉丁,並深深地喜歡上了他。有趣的是,阿拉丁為了追求茉莉公主,假扮成一個王子,而至到他終於展現本色,茉莉公主終於找到了自己深愛的那個人。

5. 電影古董局中局老朝奉是葛優嗎

是葛優。

馬伯庸的小說突然火爆了起來,根據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風起洛陽》還在網路平台上熱播,而另一部其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古董局中局》已於12月3日正式上映,影片由雷佳音、李現、辛芷蕾領銜主演,葛優特別出演,郭子健執導。同時也打響了賀歲檔的第一響。有了葛優,李現等實力演員的票房號召力。

劇情介紹

這是一部關於古董鑒定、收藏、造假、設局的網路全書式小說。字畫、青銅、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後,都是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後,都是機關算盡的機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古董造假、字畫仿冒,古已有之。東晉時,康昕仿冒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連他兒子王獻之也辨認不出來。

在古董斑駁的紋理中,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時代的風貌,它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但可憐的人類卻只會用金錢去衡量它。而本來一文不值的東西,精心塗抹一番,就可以價值連城;巨大的利益,令無數人鋌而走險,更有一些家族,父傳子,子傳孫,世世代代在這個晦暗不明、凶險萬狀的江湖上營生。

許願就是這樣一個家族的傳人,北京城琉璃廠一家古董店的店主,30歲,平時靠家傳的半本鑒寶書混飯吃,青銅玉器、字畫金石,一眼就斷得出真偽,說得出淵源傳承,靠這點兒絕活,過著平靜而滋潤的日子。但有一天,一個突然到來的訪客,把他帶進了一個做夢都想不到的陰謀中。

一件坊間傳說的稀世珍寶,竟然和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個幾十年前做的局,竟然已經編排進自己的命運。許願將使出渾身解數,置身生死之間,和蟄伏了幾十年的各方神聖鬥智斗勇,和古董江湖裡造假做局的各種奇技淫巧,遭遇翻開本書,了解古董行當里的文化傳承與江湖險惡。

6. 狄斯尼簡介

狄斯尼 以下是英國作家狄更斯(而不是你所謂的狄斯尼)的詳細資料。
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並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重要影響。
早年
狄更斯1812年出生於英國朴次茅斯(Portsmouth),是海軍職員約翰·狄更斯和伊麗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個孩子。狄更斯5歲時全家就遷居占松(Chatham),10歲時又搬到康登鎮(Camden Town,今屬倫敦)。
小時候狄更斯曾經在一所私立學校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但是12歲時,狄更斯的父親就因債務問題而入獄,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倫敦一家鞋油場當學徒,每天工作10個小時。或許是由於這段經歷,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關注底層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
不過後來由於父親繼承了一筆遺產而令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狄更斯也才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15歲時他從威靈頓學院畢業,隨後進入一家律師行工作,後來又轉入報館,成為一名報導國會辯論的記者。狄更斯並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學成才。
記者生涯
狄更斯後來成為一名《晨報》的國會記者,專門采訪英國下議院的政策辯論,也時常環游英倫采訪各種選舉活動。他開始在各刊物上發表文章,並最終收集成《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出版,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
創作生涯
之後狄更斯連續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小說,包括了《霧都孤兒》(Oliver Twist)、《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和《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city Shop)。1841年完成了《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後,狄更斯前往他所嚮往的美國。雖然他在那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狄更斯最終依然對那片新大陸感到失望。他在美國的見聞被收入進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國紀行》(American Notes)。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這部小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隨後他又以自己的美國之行為背景,發表了另一部小說《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1844至1846年間狄更斯游歷了歐陸各國,在旅行期間繼續進行寫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傳題材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這部小說的內容與狄更斯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系。狄更斯以後的小說顯得更為尖銳並具批判性,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了《荒涼山莊》(Bleak House)、《艱難時世》(Hard Times)、《小杜麗》(Little Dorrit)、《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和《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
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話》(Household Words),收錄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也開始發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連載的形式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的。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寫作者,也是一位積極的表演者。他把公眾朗讀會(public readings)化作兩小時獨角戲劇表演,而「速書」(prompt books/prompt copies)則是他為此所作的准備記錄:在原作上劃框,擇要而出,省去枝蔓,偶爾添點新笑話——對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記號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讀 /演劇會始於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終了,十餘年間行腳遍及大西洋兩岸。「速書」是狄更斯為自己寫的舞台說明(stage directions),為狄更斯研究和後來的衍生戲劇/影視創作提供了鮮活的參照。(source: Dickens Museum, London)
1870年6月9日狄更斯與世長辭,臨終時他的第一部偵探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也未能完成。他去世後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詩人角,他的墓碑上如此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He was a sympathis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作品
《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貝》和《聖誕頌歌》被認為是狄更斯最優秀的幾部作品,特別是帶自傳體性質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被很多人視作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而另一部作品《小杜麗》則以其尖酸刻薄的諷刺聞名。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對社會的看法與批判。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階層與貧窮的猛烈抨擊者。
狄更斯對戲劇的熱愛從他的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貝》就可以看出來。他本人也是一名成功的演員,他多次出訪別國進行演出活動。狄更斯的文筆浮華,如詩一般美麗,但時常又語帶幽默地諷刺英國的上流社會。不過與當時的很多作家一樣,他的作品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很多都帶有反猶情節。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勇氣》一文出現在小學河北教育出版社六年級下冊冀教版的四單元第20課

7. 幫忙找一部電影,是關於古玩的一部老電影,男主角因此得名什麼爺

《古玩》

故事梗概:清末,北京海王村的古玩行頭一范兒「至真堂」隆家有一鎮堂之寶——千年周王鼎。然而,此鼎並非孤寶,而是一對。隆家當家人隆爺為人仁義,為這遺失寶鼎費盡心思。古玩行後起之秀金爺,行事無德,心懷野心,覬覦「至真堂」的地位已久,處處與隆爺作對。一尊周王鼎,左右了兩人此後的命運起伏。

是不是這個?

8. 誰知道荻更斯的簡介和其作品介紹

狄更斯(1812~1870)
Dickens,Charles
英國作家。1812年2月7日生於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於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
生平 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場作童工。15歲以後,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采訪員,報道下議院。1836年開始發表《鮑茲隨筆》,這是一部描寫倫敦街頭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寫集。同年,陸續發表連載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數期後便引起轟動。這是一部流浪漢小說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畫式地反映了英國現實生活。《匹克威克外傳》初獲成功後,狄更斯與凱瑟琳結婚,並專門從事長篇連載小說的創作。
創作 一生共創作長篇小說13部半,其中多數是近百萬言的大部頭作品,中篇小說20餘部,短篇小說數百篇,特寫集一部,長篇游記兩部,《兒童英國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說詞 、書信 、散文、雜詩。他多次去歐洲大陸游歷、旅居,兩次訪問美國 ,中年以後先後創辦《家常話》和《一年四季》期刊兩種,發現和培養了一批文學新人。
狄更斯生活和創作的時間,正是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前期。狄更斯畢生的活動和創作,始終與時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寫實筆法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貪婪、卑瑣、兇殘,滿懷激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層社會,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悲慘處境,並以嚴肅、審慎的態度描寫開始覺醒的勞苦大眾的抗爭。與此同時,他還以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豪情謳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會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早期的小說,氣勢宏偉,通俗流暢,幽默潑辣而又充滿感傷情調,其中對社會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於局部的制度和領域。如《奧列佛·特維斯特》、《尼古拉斯·尼克爾貝》、《老古玩店》、《馬丁·朱述爾維特》、《聖誕歡歌》等。
從《當貝父子》以後,狄更斯的創作更為成熟。這部小說通過當貝先生與兒子保羅、女兒弗洛倫斯的關系,探討了財勢對人類美好天性的侵蝕,體現了作家對人類社會前途的憂患感。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衛·科波菲爾》進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奮斗歷程,具有自傳性,是反映19世紀中葉英國中下層社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大衛是當時社會中為善良而奮斗、堅持正義的中產階級青年的楷模。《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是3部政治意識很強的重頭作品。《荒涼山莊》以錯綜復雜的情節揭露英國法律制度和司法機構的黑暗;《艱難時世》直接描寫罷工斗爭,是對英國憲章運動的策應;《小杜麗》詳盡描繪了負債人的監獄生活,同時也更為深入地揭露了英國官僚制度和機構的冗繁、腐朽。
狄更斯的後期作品明顯地反映出創作主題的不斷深化、技藝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遠大前程》可以視為《大衛·科波菲爾》的負面,但探討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現實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樂觀態度明顯減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兒,但經不起環境的誘惑喪失了原有的淳樸天性,經歷嚴酷的磨難後才翻然悔悟,重新生活,整個小說在結構上也更精練。《我們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廣泛深入社會的批判小說,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見深刻,作品運用的象徵主義和偵探小說手法更增添其藝術魅力。狄更斯最後一部小說《埃德溫·德魯德之謎》雖僅完成23章,從中也可見其精雅文筆、嚴謹構思以及誘人的懸念和神秘色彩。
狄更斯的小說作品中,早期的《巴納貝·拉吉》和後期的《雙城記》是歷史小說。《巴納貝·拉吉》以18世紀末英國清教徒反對天主教統治的高登暴動為背景;《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兩部小說同樣具有明顯的諷喻性和警戒性,旨在說明不合理的制度和統治必定導致人民奮起反抗,而奮起的群眾(狄更斯稱之為「暴民」)猶如洪水猛獸,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形成巨大的非理性破壞力量。兩部小說無疑都代表了狄更斯的改良主義立場和悲觀主義歷史觀,而《雙城記》中以犧牲自己生命換取自己所愛女子的幸福的西德尼卡爾登,是狄更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也是他的小說中反復頌揚的高尚情操的終曲。從這兩部小說栩栩如生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情節,可以發現歷史小說家司各特的明顯影響。尤其是《雙城記》,筆墨精雅深奧、結構簡練完美、懸念重重設置以及對人生哲理和人物潛意識活動方面富有創造性的探索,歷來被認為是狄更斯的最佳小說之一。
影響 狄更斯以其小說創作篇幅宏大,氣勢磅礴,內容包羅萬象,風格雅俗共賞、豐富多采,生前即已飲譽國內外,是英國19世紀小說繁榮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作家,影響遍及歐美以及世界各國。他的作品以及根據這些作品演化而成的各種通俗、兒童讀物和娛樂節目在世界范圍內流傳更廣。在中國,早在20世紀初林紓等人就翻譯過狄更斯的小說,許多優秀名作都有了中文譯本。

9. 古董或收藏有關的電影電視劇

玉碎
霧里看花
五月槐花香
人生幾度秋涼
琉璃廠傳奇

閱讀全文

與老古玩店電影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麗速遞電影完整版 瀏覽:599
2017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瀏覽:721
三角洲匈牙利電影劇情結局 瀏覽:83
買電影票要不要買眼鏡 瀏覽:428
自製電影院求婚視頻 瀏覽:846
日本動漫三級全大電影 瀏覽:589
泰國慘死電影歌曲 瀏覽:484
郝劭文完整搞笑電影 瀏覽:850
外國好看的愛情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563
法國電影虔誠的祈禱在線觀看 瀏覽:892
電影紅衣少女中的女主角 瀏覽:792
法國影星阿佳妮的電影 瀏覽:129
外國電影男明星素描圖片大全 瀏覽:325
天一城金逸電影院 瀏覽:830
賽羅奧特曼大電影登場 瀏覽:337
日本美女蛇電影圖片大全圖片百度 瀏覽:606
一部電影關於姐妹去潛水 瀏覽:601
打蛇妖的電影大全 瀏覽:96
有哪些結局好的耽美電影 瀏覽:417
韓國電影電話什麼名字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