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江七號》後,星爺不再出演任何電影,幕後故事有哪些
這應該是星爺被罵得最慘的一部電影吧,雖然2008年1月30日《長江7號》上映後,取得了2億的超高票房,甚至比《功夫》還要高3000萬,而且還拿下了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雲獎,但口碑卻遭到了斷崖式的下跌,網友們紛紛表示被騙,這就是一部宣傳長江七號毛絨玩具的超長廣告,失敗的轉型,為什麼沒有零顆星呢?6.3的評分更是繼《行運一條龍》後,再創歷史新低,但實際上該片的原定男主角卻並不是星爺。
原來小時候覺得是個壞人的包工頭,其實卻是現實中萬里挑不出一的好人,原來小時候覺得狗眼看人低的老師,其實卻可能只是為了激勵小狄,原來小時候一直覺得小狄是個男孩,其實是女孩,原來飾演陳後生的黃蕾,和飾演暴龍的姚文雪也都是女孩,而真正的男孩則是飾演美嬌的韓永華,原來小時候一直覺得是完美的結局,可能早在周鐵去世後就結束了,小時候看不懂,長大了不敢看,可能就是對《長江七號》最好的評價吧。它讓一個充滿了男孩夢,一直拒絕長大的周星馳,終於鼓起了勇氣,面對一直不敢觸碰的父親,原來這個角色,才是星爺不敢面對曾經自己的罪魁禍首,原來觀眾不適應他的轉變,是因為觀眾內心在拒絕長大,拒絕看到那個充滿夢想的男孩老去,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長江七號》的豆瓣評分才漲到了7.0吧。
『貳』 周星馳是怎樣拍電影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周星馳的每部電影不管是哪個人物哪怕只是個龍套的戲他都一直在旁邊觀摩提出意見 他不會像一般所謂的大牌一樣拍完自己的戲份就拍拍屁股走人 而是全身心的投入的戲裡面去 所以他的戲才會有如此之多的金牌綠葉 也有了之後一些影星說他要求太嚴格而不跟他合作的之類的話
『叄』 從星仔到星爺,周星馳是怎樣一步一步取到成功的
我認為從星仔到星爺,周星馳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功和他本人的努力、拼搏、天分是有關系的。周星馳在沒有成名之前經常都是通過跑龍套來謀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從而來保障自己的生活,而電影《喜劇之王》也是用自己的經歷和自己在跑龍套的時候所看到的一些事情所拍攝出來的,由此能夠看出周星馳前期是非常的不容易。
不斷的推出了一些十分優秀的作品,比如:《食神》、《審死官》、《大話西遊》、《功夫》等,這些作品的推出也是使得周星馳的地位不斷地攀升,最後實現了個人的成功。要說到星爺的成功,我認為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努力。相比於很多的演員的機遇或者天分,周星馳真正的崛起正是憑借著這兩個字才實現了自己的成功。
而這個過程也是充滿了艱辛和傷痛的過程,周星馳也是用了足足30年的時間,不斷的努力、不斷的超越自我,才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肆』 央視播出的周星馳講述功夫的拍攝過程
cctv10周星馳上http://video.sina.com.cn/v/b/8101763-1304376464.html
『伍』 喜劇之王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片中很多靈感都取材於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經歷。在構思拍《喜劇之王》時,周星馳與田啟文談起拍一些小人物的角色,因此戲中加入了很多周星馳早年工作和生活的點滴故事 。片中尹天仇換上神父服裝後就被杜娟兒一槍打死,但直到杜娟兒解決完所有壞人,尹天仇卻還在後面演「內心戲」,急得導演直喊「cut」。這個片段取材自周星馳在《射鵰英雄傳》里跑龍套的經歷。片中一隻蟑螂蹦到尹天仇扮演的死屍上,可他還是一動不動,這段戲源自於周星馳拍攝電影《九品芝麻官》時的真事 。
選角過程
1998年,周星馳籌拍《喜劇之王》,並在香港第一次公開選星,林子善從1000個候選者當中脫穎而出,後來他在《喜劇之王》中扮演了洪爺這個角色 。除了林子善在《喜劇之王》的招募活動中勝出外,周星馳還啟用了張柏芝來擔任該片的女主角 。
『陸』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拍攝時發生了哪些事
電影中紫霞仙子有句台詞,時至今日,也被大家奉為經典: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雲來娶我!如果遇上了,請握緊姑娘的手,如果放開了,你是否還能遇上一個這樣待你的她呢。
『柒』 周星馳拍電影10年來虧了很多錢,他是怎麼挺過來的
周星馳拍了很多部電影,從最開始的《功夫》到後來的《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美人魚》《喜劇之王》等,好像除了《喜劇之王》其他的片子都是賺錢的,所以不能說周星馳拍電影虧了很多錢,下面我就來仔細說一下周星馳的經濟帝國是怎麼樣建立的。
問題小結
所以周星馳不需要挺過來,因為周星馳無論從電影還是樓市上面,周星馳都是完全可以解決經濟問題的,並不需要考慮虧錢的問題,所以周星馳的經濟帝國可以支撐周星馳去繼續拍電影,另外拍電影也不是周星馳自己花錢,總會有投資方的,所以不需要周星馳自己花錢,即使虧了錢也不是周星馳的錢。
『捌』 當年《少林足球》拍攝時,周星馳用了哪招,沒花錢就找齊了4萬群演呢
近些年來拍攝的影視劇,越來越追求大局面和恢弘的效果,在特效上破費了大量的本錢,但卻越來越不注重關於劇情的打磨,各位演員在劇中的表現也非常的差強者意,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開端思念起曾經的一些經典影片,在這種激烈的呼聲之下,電影院也將曾經的經典之作再度搬上了熒幕停止重映。
提起經典的喜劇電影,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周星馳的電影作品,這位被稱作喜劇之王的電影人,為華語影壇奉獻出了無數的名局面。在周星馳的諸多作品當中,有一部叫做《少林足球》的電影,算得上是很多影迷心中的白月光,這部影片中的很多局面往常也常常會被再度重溫。
在這樣的戰略之下,這個本來看起來非常寬廣空闊的足球場很快便被坐滿了,本來令人頭疼的難題迎刃而解,並且還沒有破費一分錢,劇組的工作人員都不由對周星馳感到十分的信服,可以想出這樣的應對辦法,真實是令人意想不到。關於周星馳這樣機智的做法,你有什麼見地呢?歡送留言評論!
『玖』 《少林足球》拍攝要4萬群演,周星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少林足球》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講的是人追逐夢想的過程。它的拍攝過程也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在拍攝足球比賽的時候是需要大量的人來飾演觀眾的,面對需要這么龐大的群眾演員,不斷要耗費很多時間還要耗費很多資金。而周星馳想到一個方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放消息出去說是可以免費觀看電影拍攝。要知道當時周星馳就是個非常出名的明星了,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尤其是粉絲聽到這個消息都能從四面八方趕過來來觀看周星馳的拍攝。這樣子不但可以免費有群眾演員,而且還滿足了粉絲的期望。要知道這部電影是在珠海的一個體育中心拍攝的,觀眾容納率是很大的,如果花錢來請群眾演員的話,不但耗費時間還耗費精力,最主要的耗費大量資金。所以周星馳的這一決定真是聰明。
對此你覺得周星馳解決4萬觀眾的方法怎麼樣?是不是充滿了智慧?或者你還有什麼別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拾』 跪求周星馳的攝影事業歷程
中學畢業後在1981年左右首先做麗的電視(ATV亞洲電視的前身)特約演員,但未正式入行。1982年拉上樑朝偉(梁朝偉此時對演戲並不感興趣)報考無線電視藝員11期訓練班,實際上反而錄取的是梁朝偉,最後周星馳進了訓練班的夜間部,畢業後一直跑龍套( Carefree),跑足差不多十年,最使人熟悉的應該是《射鵰英雄傳》的「宋兵乙」(兩次,都有台詞)和梅超風的練功靶子。1983年被派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做主持,做了四年,最經典的演出是單元劇集《黑白僵屍》。1987年他主動要求調到戲劇組,但最先是安排到綜藝節目《歡樂今宵》演出,而後首先參演的是由李力持導演的單元劇《夢邊緣》、《哥哥的女友》,期間彼此的友誼和默契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1989年他才以主角身分演出劇集《蓋世豪俠》。在該劇中演出了他獨特地表演風格,被電影人賞識,開始演出電影。他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開創了「無厘頭」文化,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因而他擔綱演出的電影更歷破票房記錄,為香港喜劇帶來另一出路和高峰,但他並不滿足,還在繼續前進。 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年產電影上百部,大小演員如恆河沙數,但是近二十年來票房榜單上的頭把交椅,幾乎始終都是「雙周一成」輪流坐。這三位票房號召力至高的巨星中,演技多次獲得專業獎項承認的,要數周潤發和周星馳;有能力獨立製作電影,作品能夠冠以本人大名的,只有成龍與周星馳;而演出的影片不僅富於個人特色又極具社會代表性,甚至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反復解讀的,唯周星馳一人而已。 回溯周星馳從影之初的舊時光,很難想像這個小子會成為在香港電影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巨星。他並不是演藝世家出身,從小和四個姐弟一起在單身母親的撫養下成長,相像英俊,個性不突出,書讀得一般,打工也不大賺錢,要說與電影的干係,或許只是瘋狂崇拜李小龍(註:李小龍是周星馳的偶像),他小時候在戲院里看的平生第一部電影就是李小龍主演的。那部影片讓他感覺心中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接連又看過幾部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後,立志做一個武術家或是一個演員。 不過年少的他更想做的也只是功夫高手,而不是電影明星。直到中學快讀完的時候,受當時電視長劇熱潮的影響,他和眾多同齡人一樣迷上了當紅劇集和當紅明星,才萌發了做演員的願望。那時候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梁朝偉,兩人一起大做演員夢,一起鼓搗了一個八分鍾的短片,周星馳自任導演和正面男主角,安排梁朝偉演一個惡貫滿盈的大反派,又拉他一起去報考無線電視台藝員訓練班,結果,就像那種戲劇化的電影情節一樣:陪玩的梁朝偉一舉高中,熱情澎湃的周星馳卻落了榜。
1982年春天
那是1982年的春天,周星馳還未滿二十歲。倔強的性格,充沛的表演慾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從那時開始,已經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逐一體現。幾經周折之後,他終於擠周星馳個人圖冊(10張)進了藝員訓練班夜間部,走上了自己嚮往的演藝之路,但是熒屏生涯遠不如期望中理想:當梁朝偉已經開始演出有名有姓的配角的時候,他只能在同一部劇集里少少露面幾個鏡頭;當梁朝偉已經被包裝為「五虎將」的時候,他還是《射鵰英雄傳》里身兼數職的龍套,盡職盡責地向導演建議「我伸掌擋一下再死吧」,也被呵斥:「快點拍戲,不要話那麼多!」……當梁朝偉因為身價暴漲而被調離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時候,周星馳終於得到了一個不知能不能算作機會的機會:代替梁朝偉成為《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但是這位周星馳本人,絕不甘心只做一個兒童節目主持人,他對自己的演藝事業始終抱有夢想,始終不肯鬆懈,嘗試寫劇本,揣摩經典影片,精讀理論,鑽研演技,卻始終沒有表現的機會,就算鼓起勇氣去電影公司投遞了報名表,終究是連老闆的面都見不著。1988年的一個晚上,他在舞廳里消磨時光,遇到了萬能電影公司大老闆李修賢,這位著名電影製作人與他簡短交談之後,送給他一個演藝生涯中寶貴的轉折點:邀他在自己的新片《霹靂先鋒》里扮演一個浪盪江湖的小弟。 很少演員的影壇處女作能像周星馳在《霹靂先鋒》中的表演那樣駕輕就熟,圓轉如意,根本看不出是一個初登銀幕的新人。這部影片使他拿到了金馬獎最佳配角獎,也獲得了金像獎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雙料提名,不僅得到影壇關注,也引來了電視台對他的重新審視,給他更多機會在電視劇里扮演重要角色。於是,他開始主演長篇電視劇《蓋世豪俠》、《他來自江湖》。在兩劇里,他總是那麼痞痞地壞壞地,行事出人意外,言談不著邊際,但是仍然讓人感覺親切可愛,更能讓人捧腹大笑,許多的小朋友,年輕人,就是在一年又一年追看這些表演的過程中,與他和他的作品一起成長。
1990年《賭聖》
1990年,周星馳在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壞蛋之後,《賭聖》劇照(4張)接演導演劉鎮偉的新片《賭聖》,扮演一個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這部電影本是頭年票房冠軍《賭神》的跟風之作,小成本速成電影,卻在天才導演和天才演員的合作下爆出驚人火花,其引人入勝的劇情,誇張搞笑的細節,切合時代特徵的新鮮元素,加之周星馳極具個人特色的表演風格,一舉轟動全港,票房狂收4132萬,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票房記錄,周星馳自己也首次獲得金像獎影帝提名。同年,善於捕捉商機的導演王晶邀請周星馳合作同類型電影《賭俠》,又獲得4030萬的票房,與《賭聖》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軍和亞軍。周星馳在這短短半年的時間里全線飆紅,成為影壇最為搶手的大明星,昵稱也由「星仔」變成了「星爺」。 一個人的成功有可能貌似突如其來,但是細細探究,總有其脈絡可尋。周星馳守候多年,終於等來了讓自己盡情發揮的電影,與自己在形象、個性上都十分契合的角色,將自己累積的藝術探索,生活積淀,表演技巧,個人感悟,志向與激情,全面釋放在每一部作品每一個鏡頭之中,這使得他與不同導演合作的不同作品都有鮮明的周星馳風格,都能夠使觀眾產生高度的親切感與認同感,盡管影片良莠不齊,卻無不標志著作為一個演員的他向著更高目標的邁進。1991年,周星馳一改往日又痞又賤的小混混形象,在影片《逃學威龍》中扮演一個卧底神探,再破票房記錄,另外兩部作品也都進入了票房排行榜前十名;1992年,周星馳在全年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佔了七席,前五名全部是他的作品,更憑又一次打破票房記錄的《審死官》獲得亞太影展影帝大獎,這一年被影壇稱為「周星馳年」。 繼1993年以《唐伯虎點秋香》連續第四次拿到票房冠軍後,周星馳不再滿足於一味迎合觀眾的需求來搞笑,其作品越來越多地體現了作者的人文關懷和對生命對世界對理想的思索,雖然許多觀眾不太適應這笑中帶淚的處理方式,不成熟的探索也使影片時常顯得不倫不類,水準忽高忽低,但是這些努力也使周星馳逐步實現了自我突破並獲得了文化上的認同。1995年,周星馳與劉鎮偉苦心創作的《西遊記第101回之月光寶盒》和《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上下集推出,當年票房反應慘淡,卻在其後的幾年裡借盜版市場猖獗和互聯網普及的東風而風靡內地,成為內地青年觀眾評價最高的經典影片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理念和表達方式,尤其是在網路上的影響至今可見。周星馳也在香港人迷惑的目光中進入文化聖殿——北大講堂講學,雖然他自己老老實實地承認對「後現代解構主義大師」等觀眾加給他的光環一知半解。 九十年代後期的周星馳逐漸減產,更多地參與影片創作,多次正式列名為出品人、編劇和導演等等。《喜劇之王》是比較明確地傳達周星馳人生感悟的一部作品,小人物尹天仇對電影夢想的苦苦追求,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柳飄飄的凄涼愛戀,一遍又一遍執著重復的「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都讓觀眾在微笑的同時更感到震撼與心酸。這部影片使周星馳再次奪得票房冠軍,也使新人張柏芝嶄露頭角,在影評界卻是褒貶不一,亦有觀眾對周星馳表示失望,因為,那個輕松活潑,胸無城府,只以無厘頭搞笑為己任的周星馳顯然是再也無法回來了。
2001年《少林足球》
2001年,周星馳經過兩年的傾心製作,推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周星馳作品」《少林足球》。更加成熟的演繹,更加深厚的內涵,足球與功夫相輔相成的新鮮組合,香港本土電影中少見的大製作,都使之成為華語影壇年度最受關注的作品,在當時面臨生死危機的香港影市掀起觀影狂潮,創下6100多萬票房的奇跡般的記錄。香港影壇彷彿直到此刻才大徹大悟,決定給這位已經四次打破香港票房記錄、六次拿到年度票房冠軍、二十九部作品名列年度十大賣座電影、八次獲得金像獎表演獎提名但從未得過獎的天才巨星一個說法。當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少林足球》獲得十四個提名,最終獲得七個獎項,周星馳先後四次上台領取了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和傑出青年導演獎,也成為金像獎歷史上的一個奇跡。頒獎嘉賓、香港政府高官張敏儀在將獎座頒給周星馳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很高興頒這個獎給你,因為你令很多香港人在不開心的時候都可以笑。」
2004年《功夫》
功夫劇照(12張)隨後的兩年,周星馳再次蟄伏創作,直到2004年推出新作《功夫》。這一次他不再專注於個人表演而更多地致力於團隊協力和影片的整體創作,使影片的意蘊更深,氣勢更大,更加明顯地突破香港文化的樊籬而充滿了對人之共性的崇敬與悲憫,《功夫》不僅在華人世界得到共鳴,在海外市場亦得到廣泛歡迎,一經上映即打破中國華語電影的記錄,內地、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的首映票房記錄,名列日本、韓國當周票房排行榜冠軍和北美排行榜第五名。次年舉行的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功夫》獲得史無前例的十六項提名,周星馳自己雖然在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中落選,卻成功地使《功夫》拿到了年度最佳電影這個最重要的獎項。就連當時獲得最佳導演的爾冬升都說本以為最佳導演是周星馳得。無奈評審制度不同,星爺與此獎項失之交臂。
2008年《長江七號》
2008年1月30日上映的《長江七號》,是周星馳繼2004年《功夫》後,蟄伏三年的心血之作,影片由中影集團老總韓三平和周星馳出任總製片人。除此之外,周星馳還擔任影片的出品人、監制、編劇、導演及主演。這部電影構思靈感來源於神舟載人飛船,有科幻、喜劇和溫情三個部分。從20年前的首部作品到如今的《長江7號》,香港電影圈人氣最旺的「異類」周星馳,憑借一己之力,將原本只是星星之火難登大雅之堂的香港「無厘頭」電影升華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今,周星馳以溫情父愛和笑聲回歸,用笑中有淚的《長江7號》再次闡明了自己的電影精神—簡單、歡笑、感動。長江七號劇照(11張)若論華語影壇全心全意將一生奉獻給大銀幕的電影人,周星馳一定可以算是其中一位,他除了拍電影之外,似乎都沒有別的樂趣與愛好,日常生活中少言寡語,動輒因為工作上的固執或嚴苛與合作夥伴反目成仇,一段段戀情也均以失敗告終。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電影人,還有什麼能比帶給觀眾成功的作品更重要呢?也許他今後的作品很難再有突破,也許他漸漸老去不復當日輝煌,但是這世上已經有無數人享受過他的光彩,有無數的人會在泛黃的歲月里一遍又一遍回憶當年的穿梭機,當年的至尊寶,當年的旺財,當年的小強,當年的大笑暴笑捧腹狂笑會心微笑,有感動,有夢想。有周星馳的時光就是有歡笑的時光。
2010年「星星奇遇139」的建立
2009年1月11日星爺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建立在大陸的唯一個人官方網站「星星奇遇139」。星爺通過「星星奇遇139」發布自己的影視的最新消息與個人生活分享,並建立粉絲圈、電影圈、運動圈、玩樂圈、世界圈提供的影迷分享自己的想法。
2011周星馳
正在籌拍《太極》,預計2011年下半年可以上映。
藝人評價
苑瓊丹評價周星馳:「周星馳拍電影是一個天才,我即使演出多年,也時常跟不上他的步伐,演戲的把握點要很准確。」 劉鎮偉:「有人說他獨裁,我覺得還不至於。作為導演,包括我在內,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控制欲,這是一種主觀性,事實上不光是導演,演員也應該有。可能他會問合作的導演為什麼讓他那樣演?他問只是要讓你說出他表演的思路,這是很聰明的演員,如果導演覺得這樣的演員很麻煩的話,那就要仔細想想到底是誰錯了。當然,可能雙方都需要檢討,溝通的方式可能需要改變。 」 張家輝說:「就工作而言,周星馳的確有些獨裁,但我覺得周星馳就是一個天才,拍喜劇也需要這樣的獨裁,尤其是像周星馳的那些電影,就需要他這樣做。畢竟他有那個天分,而且他的能力也足以駕馭這部電影,所以他的意見處於強勢地位也是自然的,如果我來做導演,拍這樣一部喜劇,我也會像他一樣的。」 黃秋生評論歷年香港電影最佳男主角時就這樣說:「這問題要看什麼角度,講香港精神就是成龍,而講創意,就是周星馳。」 吳鎮宇:外國的喜劇演員,金凱瑞什麼的,真的比不上周星馳。周星馳的演出比金凱瑞更好笑,因為起碼他有很多比較內在的東西,或者是節奏。周星馳演習的節奏很厲害,很准確。
編輯本段風格
影片按照風格來說主要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而他影片的票房成績在這四個階段中也有著明顯的差別。
探索時期
這主要是周星馳從1988年《霹靂先鋒》的出道到1990年的《賭聖》出現之前的階段吧,盡管周星馳此前已經參加了演員訓練班隨後參演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他在本劇中還要求導演「可不可以用手擋一下,讓梅超風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和主持節目大眾娛樂節目《430穿梭機》也因此得到李修賢的賞識而進入電影圈,但在最初的兩三年之間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而只是參演一些 小人物的角色,即使是主角,也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反響。這時期周星馳參演或者主演了13部電影,其中票房最好的是1990年5月24日開始上映的《咖哩辣椒》,取得1578萬港元的票房,而實質上,本片也已經有不少的喜劇成分。
無厘頭時期
「無厘頭」來自於粵語方言,指的是一個人說話或者做事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但並非沒有道理。無厘頭這種文化剛好切合了以旁觀者的角度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風雲後的港人心態(港人一般稱這段時間為「後八九時代」或「前九七時代」),加上回歸前夕的身份焦慮,從八十年代後期發展而來的喜劇電影的世俗化在本階段也流露出「對一度寄以希望的權力中心不(敢)再相信,半犬儒半逃避,不知不覺遁入無聊之門」的心態,於是,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影片深受歡迎,周星馳的影片也開始爬上了年度票房冠軍亞軍的位置,自這部因為王晶導演的《賭神》大受歡迎而誠意搞笑的《賭聖》開始。1990年8月上映的《賭聖》以4133萬港元的成績成為年度冠軍,12月上映的《賭俠》則以4034萬港元的成績排名第二,而九月上映的《無敵幸運星》也以1880萬港元的成績排名年度第十名。隨後的1991到1993年連續三年之間也依然是周星馳的影片取得冠軍,而且1992年的年度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由他主演,即《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和《鹿鼎記2神龍教》。
轉型期
1994年到1999年可以說是周星馳的轉型階段,其票房也只有一部《喜劇之王》在1999年時成為年度冠軍。這時期的周星馳已經不僅僅是滿足於之前的那種無厘頭式的創作,而試圖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劇甚至悲劇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顯得更加的多元化,不過可能觀眾更加熟悉的還是他的無厘頭形象,而對於他的悲劇或正劇的演出有些陌生感,更何況,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電影的頹勢日益明顯,《喜劇之王》雖然取得票房冠軍但是成績不足3000萬港元。不過,這時期的周星馳已經擔任起導演的工作,使得個人的喜劇才華與創作才華更好的結合(這也為新世紀周星馳獨立導演而票房與口碑一再創新高而打好了基礎),如他參與編導的《國產凌凌漆》,他無論是表演還是風格手法都比較的剋制,並融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而一反當年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風格。而他主演的《大話西遊》、《喜劇之王》等盡管不能再現當年票房上的輝煌,卻留下相當不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