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崇善的工作態度
67歲的李崇善言語很少,靦腆而內斂造就了他謙遜的性格。他因一個偶然機會踏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直到35歲,才在戲曲電影《磐石灣》中成功地扮演了民兵連長陸長海。雖然成名晚,但他從未抱怨,相反,他直言趕上了好時候,使自己的藝術生命延長了許多:「以前的京劇演員50多歲就不唱了,看看這次的主要演員,不都六七十歲了嗎?」
李崇善師承譚派,還曾得到余派老生王少樓、李盛藻等人的精心傳授,因此他的京劇技巧博採眾長。他給自己立了個規矩——不收弟子。「不收弟子一是怕把自己的毛病不經意地傳給他們,二是希望他們吸取更多營養,而不是受到某個門派的限制。」在李崇善看來,海納百川才能成為全能型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2. 莆仙戲劇團前十名是哪些劇團
排名不分先後:福建省莆仙戲劇院、福建省仙游縣鯉聲劇團、莆仙戲一團、莆仙戲二團、莆田市碩嘉劇團、莆仙戲芳草劇團、莆仙戲南門大廈劇團、福建藝校莆田市戲曲班、鷺島流聲劇團等。均為知名的莆仙戲劇團。
一、福建省莆仙戲劇院
福建省莆仙戲劇院於2011年上半年成立。
院址設在新建的莆仙大劇院內,擁有專門的演出劇場和排練廳、練功廳、多媒體工作室、大型舞美創作場、大型流動舞台等多種先進的硬體設施。目前在職的50多位演職員都是經過嚴格的藝術考量,向社會公開招聘而來。
新組建的劇院演員陣容強大且齊整,行當包括了生、旦、凈、末、丑的各個門類,諸多演員多次在省級以上各種賽事中屢屢獲獎,是莆仙戲多個藝術行當的領軍人物。新組建的樂隊保留了莆仙戲的傳統器樂,操手大都是科班出身,演奏能力上乘,在全市同類文藝團體中獨樹一幟。
新組建的劇院已倍受莆仙戲老藝人的關注與支持,著名劇作家鄭懷興、周長賦、姚清水和莆仙戲表演藝術家黃寶珍、陳先鎬、王國金等都被劇院聘為藝術顧問;著名莆仙戲導演吳鎮勛、鄭珍炳等親力親為為該劇院導演;著名莆仙戲作曲家陳承恩領銜音樂創作指揮。
目前,劇院保留著眾多的優秀傳統劇目,主要代表劇有:《媽祖》、《春草闖堂》、《狀元與乞丐》、《江上行》、《智取金刀》、《白蛇傳》、《公主抗婚》、《天子與嬌客》、《晉宮寒月》及優秀傳統摺子戲《百花亭》、《三鞭回兩鐧》、《千里送》、《單刀赴會》、《葉李娘》、《戲巫記》、《瓜老種瓜》、《掃紗窗》。
五、鷺島流聲劇團
六、莆田市碩嘉劇團
其前身為莆田縣戲研室劇團、鎮勛劇團,該團演員陣容強大,演出水平高超。領銜主演吳麗卿(多次獲省優秀表演獎、金牌獎和全國群英獎)。
七、莆仙戲芳草劇團
該劇團創辦於1989年10月,團長馮元標既是作曲者又是二胡演奏者,其妻郭志萍既是導演又是本團主要演員。
該團的主要領導和主創人員都是科班出身,他們在繼承整理挖掘莆仙戲傳統劇目的基礎上,每年注意新創或移植三台大戲,從而形成目前保留傳統大戲節目近五十個,並且常演不衰。在演出質量上能做到博取眾長,虛心請教,每個行當都嚴格把關,力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完美統一。
八、莆仙戲南門大廈劇團
該團創建於2000年。團長張金標,1968年出生,城廂南門人,從事五金和鞋業工作是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他熱衷於莆仙戲劇,經商辦企業賺錢之後,首選項投資全莆仙戲劇團,除自己創辦的南門劇團之外,還投資了南門一團、大輝煌(南門二團)劇團、僑台(先好)劇團、聖島劇團、天資劇團等近十個莆仙戲劇團,實行民間職業劇團集團化管理。
講信譽、保質量是張金標經營、管理劇團堅定理念,不管天氣多麼惡劣,不管台下是否觀眾多少,他們都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演出,從不馬虎應付。所以凡是他們劇團演過的地方,當地群眾肯定會有第二次邀請他們再度光臨演出。
九、福建藝校莆田市戲曲班
福建藝術學校莆田市戲曲班位於風景秀美的莆田楊梅山南麓,一九七八年經省文化廳批准成立,是孕育莆仙戲優秀後輩人才和社會文化藝術人才的搖籃,也是弘揚莆仙文化藝術的基地。
三十年來,該校由以培養莆仙戲表演專業為主的莆仙戲學員班逐步發展為集莆仙戲表演、聲樂、器樂、舞蹈、美術等專業為一體的專業藝術學校,並於2004年首招莆仙戲大專班學員,致力於培養高等藝術專業人才。
該校擁有一支具有高中級職稱的優秀教師隊伍,還聘請總校教師及省、市著名藝術家來校任教。建校迄今,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從該校畢業的學員大都成為各專業文藝團體或其他領域的骨幹,有的走上領導崗位或成為社會名流,不少學員多次在省級乃至國家級藝術比賽中獲獎,其中有5人次獲國家級獎項,30多人次獲省級獎項,為學校也為莆仙文藝界贏得了榮譽。
面對21世紀對藝術人才的需求,學校將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把莆田市戲曲班辦成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藝術學校而努力。
30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優秀藝術人才,他們走出校門後大多成為專業藝術團體骨幹,不少學生還多次在省級、國家級藝術比賽中獲獎,為莆仙文藝贏得榮譽。2008年11月14日上午,莆田藝術學校歷屆的校友及嘉賓300多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相聚在藝校,慶祝莆田藝術學校建校30周年。
現任校長為王少媛。
3. 70年代農村生產隊電影有哪些
1、電影《金光大道》
簡介:1976年年末,拍攝時多災多難的《金光大道 中集》終於殺青。當時,影片下集的劇本已經完成,卻由於「文革」已經結束,影片中某些帶有時代色彩的內容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所以下集未能拍成。
但歷史的鏡頭歷歷在目,《金光大道》劇組親歷了驚心動魄的唐山大地震,並留下了那個特殊時代的故事。
4. 當年樣板戲李永奇扮演者是誰
施正泉。
樣板戲是指文革時期被樹立為「革命樣板戲」的以戲劇為主的二十幾個舞台藝術作品的俗稱。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劇目。
施正泉,戲曲演員, 京劇《智取威虎山》飾李勇奇,京劇《三國演義》中飾演張飛,是行當中的"凈"(花臉)。曾出演電視劇《封神榜》中的商朝太師聞仲。
孫正陽,孫正陽先生形象的描述了當年從排練到正式演出《智取威虎山》這出戲時的一些情景,他說某一個技術動作並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而是在排練中導演、演員、樂隊之間反復切嗟演練磨合才最終成型並走上舞台的。
譬如座山雕抓住欒平後的一個狗爬動作非常形象地表現出了這條癩皮狗窮途末路的卑鄙丑態。再有最後一場楊子榮在威虎廳中把欒平扔出去的「抱背」,到最後被處死時的「矮子步」,以上動作都是他徵得劇組同意,從傳統崑曲《活捉》中借鑒並移植過來的,在此用在欒平身上顯得十分貼切。
上述劇情中人物的情節沖突,再通過戲曲音樂強烈的節奏變化和打擊樂的配合以及燈光角度的轉換,演員們爐火純青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全場觀眾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終場已老半天,大家仍然不願離去。
5. 現代京劇《磐石灣》男一號陸長海近況怎樣
現代京劇《磐石灣》男一號陸長海由李崇善扮演,他的近況很好。
如今,李崇善已經81歲,他是國家一級演員,1994年被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稱號,享受國家政府津貼。不過,他卻老當益壯,退而不休,經常在舞台、教室、練功房傳授技藝,培養新人。
6. 蔡正仁的演出列表
2006年1月29日
農歷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時:2006南北演藝名家迎春戲曲大反串晚會播出
2006南北演藝名家迎春戲曲大反串晚會在東視文藝頻道播出。
節目有京劇演員馬長禮的白派京韻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黃梅戲經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藝術家周柏春的評彈《小飛蛾自嘆》,黃豆豆、吳昊、陳琳、李穎的京劇《四傑村》,南北話劇名家嚴翔與雷恪生的京劇聯唱,倪琳、馬曉暉、小荷的滬劇聯唱,張達發、張詠梅、蕭雅的淮劇聯唱,蔡正仁、曉林的真人秀,計一彪、朱儉、朱楨分別用蘇州話、上海話、東北話演繹的喜劇小品《拾玉鐲》。參加越劇旦角流派聯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呂派的沈籦麗,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華;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鳳冠》;還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劇老生范永亮和李軍,古稀高齡的評彈名家趙開生將荀派的經典形象紅娘學得維妙維肖。李家耀、譚義存的評話《武松打店》,盛小雲的唐明皇和張軍的楊貴妃;秦建國、孫徐春、關棟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飲酒歌》,馬秀英的滬劇《羅漢錢》,孫小梅的豫劇《花木蘭》,余紅仙的京劇《珠簾寨》,孫正陽的揚州《空城計》等。
2006年2月15日
農歷丙戌年正月十八日:錢程從藝25周年研討會召開
「錢程從藝25周年研討會」在上海話劇中心召開,傅全香、蔡正仁、王汝剛、楊紹林、趙化南等近20位文藝界專家和學者出席研討會。為這位上海滑稽界年輕一代中最受矚目的演員作藝術回顧和肯定的同時,大家也對上海本土藝術的代表——滑稽戲做了一次「前程」把脈。
「錢程的形象和功底這么好,卻缺乏代表劇目和藝術典型,他現在應該尋找適合他的劇目和角色。」研討會上,作家沈善增的一番話得到了大多數專家的認同。上海滬劇院的諸伯承說,滬劇表演藝術家邵濱孫看了錢程在滑稽戲中的滬劇表演後感慨不已,認為當時滬劇界都沒有唱得這么好的青年演員,但錢程畢竟不是滬劇演員,在他主演的40多部滑稽戲中,印象最深的只有《GPT不正常》。在為錢程出色的基本功叫好的同時,專家們也為缺少適合錢程演出的劇目深感遺憾。
從1981年就進入上海滑稽劇團學習的錢程,在說學做唱等各個基本功方面都是同代滑稽演員中的佼佼者。不過,有如白面書生的端正長相卻成為他演滑稽的一大障礙。對此,諸伯承認為,滑稽戲除了依賴人物造型和誇張的語言表情外,更應該以「肉里噱」取勝,即靠人物性格「抖包袱」,而這都和劇本的結構設置有關。但那時,「能給演員有充裕創作空間的好劇本不多,所以很多演員難以有自己的代表作」。
「錢程個人運用各種姐妹藝術和綜合元素的能力無可厚非,現在滑稽在表演技術領域也越來越有拓展,但它的藝術內涵的發展還是有限。」會上,上海大學的教授鄧朴安提出滑稽戲面臨缺乏「現代感」的問題,由於地域語言的局限、包袱構成的老套,加之內容和現代生活的距離,使上海年輕人感到疏離。
由於滑稽戲善於針砭時弊的特點,「與時俱進」的內容是其節目的重要特點。但一些專家認為,那時的不少滑稽還是依靠潛層次的「噱頭」做賣點,諷刺時事的已經越來越少。即使是如今新的滑稽品種——電視情景喜劇《老娘舅》、《紅茶坊》等這些收視率極高的節目,也仍然存在劇本粗糙的問題。
滑稽笑星王汝剛則說,最近郭德綱的相聲在北京很紅火,據他了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繼承傳統之外加入了大量現代的內容。郭德綱把自己20世紀70年代生人的生活經歷放在了段子里,由此也吸引了大量同齡的年輕觀眾,這些都值得滑稽界借鑒。
2006年6月24日
農歷丙戌年五月廿九日,19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金喜全展演月」第一場暨金喜全拜葉少蘭為師儀式舉行。
「菊壇群星薈萃——金喜全展演月」第一場在逸夫舞台舉行。本場演出後舉行金喜全拜葉少蘭為師儀式,參加拜師會的有袁雪芬、李薔華、蔡正仁、岳美緹、孫正陽、王夢雲、李炳淑等戲曲名家。
演出劇目
《群英會》(金喜全,尚長榮,陳少雲,安平)
2006年7月6日
農歷丙戌年六月十一日,14時:紀念沈傳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場
紀念沈傳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場在蘇州昆劇院蘭韻劇場舉行。
演出劇目
《綉襦記·蓮花》(王泰祺(特邀))
《玉簪記·問病》(岳美緹)
《琵琶記·描容別墳》(梁谷音,計鎮華)
《金雀記·喬醋》(蔡正仁,張靜嫻)
2006年7月17日
農歷丙戌年六月廿二日:2006全國崑曲小生演員培訓班開班
2006全國崑曲小生演員培訓班在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開班。在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班裡,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緹分別教授《琵琶記·書館》、《牡丹亭·硬拷》、《占花魁·湖樓》三折戲。培訓班吸引了全國僅存的七大崑麴院團的50餘名優秀小生演員,他們中大多在各團擔綱主演。學員中還包括一些慕名而來的京劇、桂劇等劇種的演員和祖國寶島台灣地區及海外學員。為了使學員學成回團後便能登台演出,因此各團還派出配合小生演出的旦行、醜行及鼓、笛等學員。
2006年8月19日
農歷丙戌年七月廿六日,下午:全國崑曲小生培訓結業演出舉行
逸夫舞台舉行「全國崑曲小生演員培訓班結業匯報演出」。越劇小生蕭雅興致勃勃地獻演了《湖樓》片段,給觀眾帶來了越劇味道的崑曲感覺。
來自全國各大院團的小生,演繹了由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緹分別傳授的《琵琶記·書館》、《牡丹亭·硬拷》、《占花魁·湖樓》三折崑曲經典劇目。這三折戲涉及崑曲小生的不同風格,《書館》極為動聽,氣氛緊張,對嗓子的要求很高,以唱做繁重見長。張軍完整演出的《硬拷》,南北曲配合很有特色。《湖樓》邊唱邊演,富有動感。演出《湖樓》的三位演員,一位是因主演白先勇青春版昆劇《牡丹亭》而蜚聲海內外的俞玖林,一位是在青春版昆劇《1669桃花扇》中主演的施夏明,還有一位是女小生翁佳慧。三位小生青春亮麗,場上掌聲此起彼伏。
2006年11月22日
農歷丙戌年十月初二日:上海市政協京昆與地方戲曲室成立
上海市政協京昆與地方戲曲室成立。上海市政協主席蔣以任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昆劇團團長蔡正仁共同為京昆與地方戲曲室揭牌。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宋儀僑主持成立儀式。
2007年4月20日
農歷丁亥年三月初四日,19時15分:高一鳴作品演唱會舉行
:《高一鳴作品演唱會》在逸夫舞台舉行。指揮:胡炳旭、龔國泰、高一鳴。
演出劇目
京胡協奏曲《飛燕》(陳平一)
《智取威虎山》選段(楊占凱)
《智取威虎山》選段(童祥苓)
《刑場上的婚禮》選段(范永亮)
《龍江頌》選段(趙群)
《龍江頌》選段(李炳淑)
《磐石灣》選段(李崇善)
《曹雪芹》主題曲(高一鳴)
《酒魂》選段(王桂蓉,楊占凱)
《劍閣聞鈴》選段(楊淼)
《梅妃》選段(劉桂娟)
《鄭板橋》選段(李軍)
《痴夢》選段(孫毓敏)
《瘦馬御史》選段(耿其昌)
《桃花扇》選段(楊春霞,蔡正仁)
《乾隆下江南》選段(關棟天)
《胡笳》選段(遲小秋)
《曹操與楊修》選段(何澍)
《貞觀盛事》選段(陳少雲)
《貞觀盛事》選段(夏慧華)
《貞觀盛事》選段(尚長榮,關棟天)
《廉吏於成龍》選段(尚長榮,關棟天)
2007年4月28日
農歷丁亥年三月十二日: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戲曲文藝晚會舉行
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戲曲文藝晚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由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辦。
演出節目
《國粹飄香》流水聯唱:《雙陽公主》(丁曉君)、《春草闖堂》(耿巧雲)、《鎖麟囊》(李海燕)、《穆桂英掛帥》(董圓圓)
《長生殿·小宴》(蔡正仁,張靜嫻)
《將相和》(張建國,鄧沐瑋)
《楊門女將·探谷》(鄧敏,徐瀅,潘月嬌,靳春璽)
《牡丹亭·游園》(沈豐英,沈國芳)
《四郎探母·坐宮》(李維康,耿其昌)
《貴妃醉酒》(梅葆玖)
《大登殿》(於魁智,李勝素,管波,趙葆秀)
2007年10月3日
農歷丁亥年八月廿三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一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當日為京昆經典名段演唱會,上海京昆藝術中心老、中、青三代同台獻演。
演出劇目
「開幕曲」京昆大樂隊
京「行雲流水」(旦行)(郭睿玥,隋曉慶,趙歡,董雪萍,查思娜)
京「行雲流水」(生行)(范永亮,徐建忠,許錦根,傅希如,劉少軍)
昆《刺虎》「叨叨令」(余彬)
昆《酒樓》「商調集賢賓」(袁國良)
京《玉門關》(金喜全)
京《四郎探母》(胡璇)
昆《從軍行》(吳雙)
京《珠簾寨》(王佩瑜)
昆《傷逝》(黎安,沈昳麗)
京《武家坡》(何澍,李國靜)
京昆《桃花扇》(張軍,趙群)
京《打龍袍》(王小磚)
京《鍘美案》(唐元才)
昆《借扇》「滾綉球」(王芝泉)
京《坐宮》(李軍,史依弘)
昆《尋夢》「品令」、「豆葉黃」(張洵澎)
昆《狗洞》「桂枝香」(劉異龍)
京《打嚴嵩》(陳少雲)
昆《琵琶行》「長詩」(張靜嫻)
昆《痴訴》「斗鵪鶉」、「紫花絮」(梁谷音)
京《鳳還巢》(楊春霞)
昆《拾畫叫畫》「顏子樂」(岳美緹)
昆《開眼上路》「解三酲」(計鎮華,張銘榮,繆斌)
京《穆桂英掛帥》(李炳淑)
昆《八陽》「傾杯玉芙蓉」(蔡正仁)
京《曹操與楊修》「寂寞三更」(尚長榮)
京《九江口》(尚長榮,蔡正仁)
2007年10月6日
農歷丁亥年八月廿六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
午場(13時30分)為京昆同台摺子戲。
演出劇目
《十八羅漢斗悟空》(嚴慶谷飾孫悟空)
《游園·驚夢·尋夢》(張洵澎飾杜麗娘)
《掃松》(計鎮華飾張廣才,張銘榮飾李旺)
《水滸記·借茶》(梁谷音飾閻惜嬌,劉異龍飾張文遠)
《徐策跑城》(陳少雲飾徐策)
《玉簪記·秋江》(岳美緹飾潘必正,張靜嫻飾陳妙常)
夜場(19時30分)為京昆合演《白蛇傳》,楊春霞(游湖)、趙群(結親、酒變)、谷好好(盜草)、史依弘(金山寺、斷橋、合缽、毀塔)分飾白素貞,蔡正仁(游湖)、張軍(結親、酒變、上山)、金喜全(下山、斷橋、合缽、毀塔)分飾許仙,倪泓(游湖、結親、酒變)、查思娜(金山寺、斷橋、合缽、毀塔)分飾小青,吳雙飾法海,金錫華飾艄翁,侯哲飾小和尚。
2007年12月2日
農歷丁亥年十月廿三日:紀念言慧珠風華絕代京昆演出第二天
紀念言慧珠風華絕代京昆演出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午場
京劇《花木蘭》(史敏)
京劇《霸王別姬》(夜深沉)(田慧,陳霖蒼)
崑曲《焚香記·陽告》(梁谷音)
崑曲《長生殿·小宴》(張洵澎,張軍)
京劇《奇雙會·寫狀》(梅葆玖,蔡正仁)
晚場
昆劇《牆頭馬上》(華文漪,岳美緹,劉異龍,顧兆琳)
2007年12月20日
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十一日,14時:北方崑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第三天
同日北方崑曲劇院建院五十周年紀念演出在長安大戲院舉行。
演出劇目
午場(14時)
《宦門子弟錯立身》(柯軍,張淼,魏春榮,馬寶旺,張衛東,董萍,曹文震,田信國,李欣)
夜場(19時30分)
《虎囊彈·出門》(曹志威)
《女彈》(董萍,張淼)
《寶劍記·夜奔》(劉巍)
《長生殿·小宴》(蔡正仁,史紅梅)
《千里送京娘》(侯少奎,胡錦芳,楊帆)
2007年12月29日
農歷丁亥年十一月二十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2月29日演出
當日逸夫舞台午場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鎖麟囊》(隋曉慶,嚴慶谷,嚴海鷹,虞偉,[傅亞維]],庄順海,徐建忠)
夜場為海上戲曲花似錦——上海六大戲麴院團迎新展演,當日為昆劇專場,由上海昆劇團演出。
演出劇目
《單刀會·訓子》(吳雙,季雲峰)
《金雀記·喬醋》(蔡正仁,張靜嫻)
《風箏誤·驚丑》(胡剛,張軍)
《義俠記·戲叔別兄》(梁谷音,計鎮華)
《虹橋贈珠》(谷好好,丁曉春)
2008年4月28日
農歷戊子年三月廿三日:《劇壇瑰寶——上海優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發行
《劇壇瑰寶——上海優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在滬正式發行,這標志著歷時7年的上海搶救優秀傳統表演藝術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上海錄制完成經典劇目和摺子戲作品共109個,劇種涵蓋京劇、崑曲、越劇、滬劇、滑稽、評彈等上海主要戲曲劇種,以錄像與音配像形式,首次為李玉茹、倪傳鉞、袁雪芬、楊飛飛、筱文艷、楊華生、蔡正仁等一批上海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留下了「完整的藝術檔案」。長篇評話《水滸·武松》、長篇評彈《描金鳳》、滬劇《雷雨》、京劇《鳳還巢》、崑曲《爛柯山》、越劇《王老虎搶親》、滑稽戲《傳統獨角戲》、淮劇《探寒窯》等,成為首批出版的14種音像製品。
一些年事已高、無法錄制劇目的戲曲表演藝術家,都接受了錄像訪談,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把他們的從藝經歷和長期藝術實踐以形象化的方式留給後人。
2008年4月30日
農歷戊子年三月廿五日,晚:北京保利劇院2008年4月30日演出
4月30日至5月3日保利劇院上演全本崑曲《長生殿》,演出分《釵盒情定》、《霓裳羽衣》、《馬嵬驚變》、《月宮重圓》四本,蔡正仁等主演。
2008年5月8日
農歷戊子年四月初四日: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第三天
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當日在長安大戲院演出。
演出劇目
《四傑村》(王俊鑫)
《下山》(侯哲,倪泓)
《掃松》(張銘榮,袁國良)
《評雪辨蹤》(蔡正仁,張靜嫻)
《活捉》(劉異龍,梁谷音)
2011年12月22日
上海昆劇團表示,昆劇《長生殿》高清電影拍攝將表現以蔡正仁、張靜嫻、劉異龍、方洋等為代表的昆劇表演藝術家的舞台風采和表演精華,並通過電影將它們保留下來。
數字高清昆劇藝術片《長生殿》
開機時間:2011年12月20日
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資助,中國戲劇家協會和上海昆劇團聯合攝制
導演:龔應恬
主演:蔡正仁、張靜嫻等
策劃人:唐斯復
7. 磐石灣的介紹
電影《磐石灣》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75年出品。該片由謝晉、梁廷鐸聯合執導,李崇善、王夢雲、齊淑芳、施正泉、周魯中、華文漪等領銜主演。影片通過一場發生在我國東南沿海漁港磐石灣的殲滅偷登特務的激烈戰斗,塑造了民兵連長陸長海的英雄形象。
8. 磐石灣在中國哪個地方
在中國東南沿海。有部電影名字就叫《磐石灣》,1975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9. 求《磐石灣》電影版
http://bt2.kaicn.com/html_342811.html
能下是能下
但不總是有速度哦
下這樣的電影要有耐心哦!
要長期掛著哈
祝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