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位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獎的華人是誰
鞏俐是迄今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演員
② 范冰冰獲得的聖塞巴斯蒂安 是個什麼水平的獎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是國際五大A類電影節之一,歐洲三大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與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在國際五大上爭第四位置爭得頭破血流。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歷史悠久,是西語系最久最權威的電影節,素有西班牙電影節「王後」的美譽。戛納電影節有12屆獲獎影片頒給了華語電影。柏林電影節有15屆頒給了中國電影,威尼斯電影節是歷史最悠久的A類電影節,其中10屆頒給了中國電影。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是世界大師誕生的搖籃,中國歷史上拿下最佳女主角「銀貝殼獎」的華語女演員是兩個,一個是寧靜1994年憑借《炮打雙燈》獲得第42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桂冠,一個是范冰冰2016年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桂冠。范冰冰也是繼張曼玉鞏俐之後第三位手握雙國際A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華語女演員。三個國際A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目前沒有。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C類電影節中影響力最廣的電影節之一,該電影節不設競賽單元,主要由觀眾來選擇最佳影片,最高獎是人民選擇獎。《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的是該電影節國際影評人最佳影片。還有馮小剛執導的《我不是潘金蓮》獲得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貝殼」獎,這個獎是馮小剛執導生涯中的最高獎。還有前面網友提到的章子怡當評委的多倫多電影節「站台」單元設立於2015年,是為致敬賈樟柯導演執導的《站台》而設立的單元,並非主競賽單元,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不以評獎為主。
③ 奧斯卡獲得影帝最多的男女演員分別是
影帝名單上獲得次數最多的也不過兩次,而且到目前為止,先後曾有九位男演員曾兩度奪得影帝。
第五屆 第十九屆 弗雷德里.馬什Fredric March(1897-1975)
獲獎作品:《化身博士》 36歲
《黃金時代》 50歲
馬什初登舞台便顯示出極強的表演天賦,能詮釋各種類型的角色。1930年以《皇室家庭》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其後以《化身博士》和1946年《黃金時代》兩度登上金像獎影帝寶座。此外,他也兩度獲得舞台劇托尼獎,直到60年代淡出影壇,1975年病逝
第十屆 第十一屆 史賓塞.屈塞Spencer Tracy(1900-1967)
獲獎作品:《船長的勇氣》 38歲
孤兒樂園》 39歲
屈塞曾9度榮獲奧斯卡提名,並是影史上第一個連續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經常與凱瑟琳.赫本搭擋演出,兩個人共同演繹了長達26年的生死之戀,直到屈塞去世。屈塞一生共主演了60多部影片,是少數的贏得觀眾認可的同時也被評論界贊譽的男演員之一。
第十四屆 第二十五屆 加利.庫柏Gary Cooper(1901-1961)
獲獎作品:《約克中士》 41歲
《正午》 52歲
加利·庫柏是美國四、五十年代景著名的影星.演活了奉行自我原則,在無意識中成為英雄的平凡人物?代表作為《正午》、《悲愴》等。他一生從影30餘年。拍攝影片上百部。每年都能有1、2部受觀眾歡迎的影片。曾三次榮獲奧斯卡金像獎。這在好萊塢電影史上是不多見的。
第二十七屆 第四十五屆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1924-2004)
獲獎作品:《碼頭風雲》 33歲
《教父》 51歲
在《碼頭風雲》之前,白蘭度曾獲得過4次奧斯卡提名,《教父》系列成為影史經典,更讓他在第45屆奧斯卡上再次封帝。晚年的白蘭度仍活躍在影壇上,但是歲月正把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第四十八屆 第七十屆 傑克.尼科爾森Jack Nicholson(1937-)
獲獎作品:《飛越瘋人院》 39歲
《貓屎先生》 61歲
按理說,並不出色的相貌不足以讓他在好萊塢獨占鰲頭,但他的多才多藝和寬闊的戲路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其表演近乎怪誕瘋狂,但又不乏柔情與人情味,尼科爾森從影的多年拍片60多部,並是影史上提名最多的男演員
五十二屆 第六十一屆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1937-)
獲獎作品:《克萊默夫婦》 43歲
《雨人》 52歲
除了他令人難忘的表演外,達斯汀·霍夫曼打破了英俊小生一統好萊塢的局面,證明性格演員同樣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他被公認為是世界影壇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演員,始終位於好萊塢一線巨星之列,共獲奧斯卡提名7次,2次勝出
第六十六屆 第六十七屆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1956-)
獲獎作品:《費城故事》 37歲
《阿甘正傳》 38歲
這位儒雅嚴謹的新好男人,是影史上繼史賓塞·屈塞以後第二位連續兩屆榮獲奧斯卡影帝的紀錄保持者,響當當的實力派,他的每一部片子都既叫好又叫卒,是毫無爭議的當代美國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
第六十二屆 第八十屆 丹尼爾戴劉易斯
獲獎作品:《我的左腳》
《血色將至》
丹尼爾·戴-劉易斯素有影壇"變色龍"、"千面人"之稱,他的表演兼具深度和廣度,成功地演繹過許多性格迥異的角色,成為了同輩中最受推崇的演員之一。他熱情,表演投入,精益求精;他英俊,一雙淺藍色略帶憂傷的眼睛,風靡著全球女性。
第七十六屆 第八十一屆 西恩·潘
獲獎作品:《神秘河》
《米爾克》
西恩·潘是影史上第二位集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於一身的演員(第一位是傑克·萊蒙)。曾經是麥當娜前夫、是好萊塢壞小子的他,人到中年的時終於憑借厚積薄發的演技征服了奧斯卡。鏡頭之外,他是好萊塢盡人皆知的暴力分子和有名的反戰鬥士。然而一旦回到鏡頭之下,他就不再是他自己,成為芸芸眾生里的任何人,躲在一張張陌生面孔之後,盡情釋放著他的表演天分。
獲得影後次數最多的就一位
凱瑟琳.赫本(第六屆、第四十屆、第四十一屆、第五十四屆奧斯卡影後)
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於2003年逝世。赫本的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曾4 獲奧斯卡影後桂冠、8次獲提名,是得獎次數最多的「最佳女主角」。她獲獎的四部影片分別是《艷陽天》(1933)、《猜一猜誰來 赴晚宴》(1967)、《冬天的獅子》(1968)和《金色池塘》(1981)。
④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華人獲獎
獎項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最高獎 1989《悲情城市》侯孝賢
1992《秋菊打官司》張藝謀
1994《愛情萬歲》蔡明亮
1999《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
2005《斷背山》李安
2006《三峽好人》賈樟柯
2007《色戒》李安 1993《霸王別姬》陳凱歌 1988《紅高粱》張藝謀
1993《香魂女》謝飛
1993《喜宴》李安
1996《理智與情感》李安
2007《圖雅的婚事》王全安
2014《白日焰火》刁亦男 二等獎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
2013《郊遊》蔡明亮 1994《活著》張藝謀
2000《鬼子來了》姜文 1989《晚鍾》吳子牛
1995《煙》王穎
1997《河流》蔡明亮
2000《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2001《十七歲的單車》王小帥
2005《孔雀》顧長衛 演員獎1992《秋菊打官司》鞏俐
1994《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
2011《桃姐》葉德嫻 1994《活著》葛優
2000《花樣年華》梁朝偉
2004《清潔》張曼玉 1992《阮玲玉》張曼玉
1995《女人,四十》蕭芳芳
2014《白日焰火》廖凡 導演獎1999《過年回家》張元
2011《人山人海》蔡尚君 1997《春光乍泄》王家衛
2000《一一》楊德昌
2015《聶隱娘》侯孝賢 1996《太陽有耳》嚴浩
2001《愛你愛我》林正盛 編劇獎2009《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
2013《天註定》賈樟柯 2008《左右》王小帥
2010《團圓》王全安,金娜 終身成就獎2010吳宇森(榮譽金獅獎)特別成就獎2004鞏俐(特別大獎)
2015賈樟柯(金馬車獎) 1993鞏俐(金攝影機獎)
1997許鞍華(金攝影機獎)
⑤ 三大電影節加奧斯卡滿貫的演員有哪些
1.西恩·潘
好萊塢的壞小子,一個極有表演天賦的演員,天生為演戲而生,如此高的天賦恐怕他人再努力也無法企及。年輕時是個特別帥的小鮮肉,迷倒萬千少女,她的第一任老婆就是麥當娜,甚至之後與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有過男女上的關系,可謂是人生贏家。雖然私生活混亂,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他曾經在2004年和2009年拿到了奧斯卡男主角獎,在1998年和2003年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 在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拿到了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在1996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拿到了銀熊獎最佳男演員獎,在2004年拿到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作為一個美國人,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電影界大滿貫。作為一個演員拿到一個影帝已經無比光榮,他不止一次拿到,而且甚至奧斯卡和威尼斯拿了兩次,不得不讓人嘆服。
⑥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國影人獲獎
中國影人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屢獲佳績,以下是他們的部分輝煌時刻:
威尼斯電影節上,侯孝賢憑借《悲情城市》在1989年的第46屆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分別在1992年和1999年的第49屆和第56屆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李安的《斷臂山》和《色,戒》分別在2005年和2007年獲獎。銀獅獎方面,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回家過年》分別在1991年和1995年獲得,而蔡尚君的《人山人海》在2011年捧回銀獅獎。中國影人在影帝影後獎項上同樣耀眼,如鞏俐、夏雨、葉德嫻等人的出色表演為他們贏得了榮譽。
戛納電影節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在1993年摘得金棕櫚。侯孝賢和張藝謀的電影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別獲得評委會獎,姜文的《鬼子來了》在2000年獲獎。王家衛、楊德昌等導演憑借作品在單項獎中大放異彩。葛優、梁朝偉等演員憑借《活著》等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榮膺影帝影後。
柏林電影節上,張藝謀的《紅高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輝煌篇章,張曼玉憑借《阮玲玉》在1992年柏林電影節上贏得影後榮譽。李安的《喜宴》和《理智與情感》也在柏林電影節上受到認可。歷屆中國評委會主席和成員的參與,展現了中國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和專業性。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全球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著名的三個電影節,它們分別為: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這三大電影節特色各異,當中戛納電影節是市場交易量最大、國際影響力最高的電影節(最頂尖),柏林電影節注重思想性和社會性(最嚴肅),威尼斯電影節則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最悠久)。這三大電影節與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但不同於奧斯卡獎注重影片的政治和商業因素,三大電影節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