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埃絲特·威廉斯的人物檔案
埃絲特·威廉斯(Esther Williams,1921年8月8日—2013年6月6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美國著名電影演員,編劇。
埃絲特曾是一名跳水運動員,差點就參加了1940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改行為電影演員後,1944年與雷德·斯克爾頓一起主演了影片《出水芙蓉》。在20世紀40、50年代拍攝了一系列風靡一時的水上音樂電影,成為當時好萊塢最賺錢的明星之一。此後十年裡,她主演了一系列的展現她特色的歌舞片。被煤體稱謂駐留「美國現代明星和演員歷史上的輝煌」。20世紀60年代退出電影界。
(1)1921電影演員片酬擴展閱讀:
1944年,米高梅公司開始拍攝一部水上歌舞電影,最初命名為《Mr. Co-Ed》,男主角是雷德·斯克爾頓。後來米高梅公司的高管看了樣片後,決定將宣傳的重點放在埃絲特·威廉斯的花樣游泳上,於是電影被改名為《出水芙蓉》。
7月,《出水芙蓉》在紐約大劇院首映。1950年,美國電影在大陸全面禁映,《出水芙蓉》作為好萊塢「腐朽、墮落」的文化符號遭到批判,長期禁映。1979年,中美建交,美國電影重返大陸。1989年《出水芙蓉》經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後在全國公映。
㈡ 倪妮《1921》花絮曝光,穿土味旗袍還配短發,這種穿搭驚艷到你了嗎
倪妮從「電影咖」轉戰「劇咖」,但是風評都比較一般,遠沒有電影的熱度大。特別是之前有傳倪妮以高片酬出演的《天盛長歌》,雖然和陳坤搭檔,帥哥美女出演自然是吸引了不少關注,但是依然難以挽回倪妮非常差的「觀眾緣」,收視也是撲街了,引發不少爭議。
而鏡頭拉近至倪妮的臉蛋時,小編真的是被她驚艷了,這次剪著短發的倪妮,真的太好看了。雖然沒有長發那般嬌媚,但是短發也更襯得倪妮的小臉十分精緻,沒有了頭發的修飾和遮掩,美貌也更加真實地展現出來,真的是非常好看。
㈢ 張瑜張建亞離婚31年後,一個再婚幸福,一個孤身一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部叫《廬山戀》的電影風靡全國,
這部電影不僅開啟了國內熒幕史上的「第一吻」,
更是寄託了整整一代人對愛情的美好嚮往,在中國電影史上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飾演女主角「周筠」的張瑜也一炮而紅,成了家喻戶曉的「雙料影後」,
1984年,正值事業巔峰期的張瑜和「第五代導演」張建亞喜結連理。
新婚僅1年後,張瑜就「拋下」丈夫和如火如荼的事業,遠赴美國留學,
臨別前,她對張建亞說:「你等我,學成了一定回來!」
然而,張建亞這一等就是6年,最終卻等來了離婚的結局,
如今31年過去,這對昔日夫妻各自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天差地別,
當年的張瑜為何做出那樣的決定?現在的她有過後悔嗎?
01
1957年,張瑜出生在上海的一個高幹家庭,
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優渥的家境也讓張瑜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張瑜從小就能歌善舞,在學校里也是文藝骨幹,經常組織同學們排練演出,
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張瑜一直被父母當成掌上明珠來疼愛,
父母沒有那種盼女成鳳的願望,只希望女兒能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因此,他們沒有給張瑜報過任何培訓班,只是讓她參加了一門游泳課,
那時的張瑜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名大紅大紫的演員。
1973年,16歲的張瑜在華山中學讀書,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悄然而至,
上海電影製片廠要把小人書《一分之爭》拍成電影,到各個學校尋找合適的小演員,
當劇組來到華山中學時,張瑜對表演不太感興趣,本來沒有打算報名,
但有一位同學有些膽怯又想嘗試,就叫上了張瑜陪她一起去面試,
結果,電影導演在面試了好幾個女生後都不滿意,看到張瑜卻眼前一亮,
張瑜被叫上前去表演才藝,她就跳了一段《草原英雄小姐妹》,
正是這一段舞蹈,讓張瑜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角色。
在進入劇組《一分之爭》後,張瑜出色的表現讓導演贊不絕口,
雖然這部電影最終沒能上映,但張瑜也因此踏上了演藝道路,
中學畢業後,張瑜就進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為了一名正式演員,
一開始,沒有表演基礎的張瑜只能跑龍套,飾演一些沒有台詞的小配角,
但她似乎天生就是干這一行的,對表演的領悟能力非常強,演技提升得很快,
而且張瑜外形姣好、性格開朗,每次拍戲時都能得到劇組一眾導演、演員的好評,
於是在1977年,張瑜得到了謝晉導演的青睞,先後出演了電影《青春》《春苗》《啊!搖籃》,
這些作品進一步磨礪了張瑜的演技,為她之後的大放異彩打下了基礎。
不同於張瑜進入演藝圈的陰差陽錯,張建亞對於表演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張建亞比張瑜大6歲,出生在福建莆田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是科研工作者,母親是教師,張建亞2歲時跟隨父母來到上海生活,
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張建亞的童年過得很孤獨,也養成了內向、靦腆的性格,
中學畢業後,因為高考制度的取消,張建亞沒能如願考上心儀的大學,
但他也被分配到了上海市靜安區房產局工作,捧起了一個令人羨慕的「鐵飯碗」,
雖然生活過得安穩,但張建亞卻不肯安於現狀,他想追求更多精神上的東西,
有一天,張建亞在路過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時,被裡面表演的話劇深深吸引了。
張建亞就這樣愛上了表演這門藝術,也對舞台充滿了嚮往和憧憬,
每天下班之後,他都會到工人文化宮觀摩和學習話劇,有時也會上台表演,
1974年,單位得到了一個推薦上大學的指標,領導打算把名額給張建亞,
雖然上大學是張建亞的夢想,但他一聽是 體育 大學就拒絕了,因為和文藝不相干,
第二年,單位又打算推薦張建亞去讀理工大學,學一門技術在當時可是個香饃饃,
但張建亞的想法卻很堅定,除了表演話劇什麼都不感興趣,
父親得知張建亞放棄了這么好的機會,只是為了去當「戲子」,頓時氣急敗壞。
好在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張建亞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終於讓他等來了一份好的機遇,
1975年,他得到了著名導演舒適的賞識,被借調到上影廠話劇團當演員,
雖然是沒有編制的臨時演員,但張建亞對待舞台也一樣嚴謹和認真,
他不僅什麼角色都能演,還會唱京劇、打快板,是團里最多才多藝的人,
性格踏實、工作努力的他在團里也有很好的人緣,大家都很喜歡他,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建亞和張瑜在上影廠里相遇相識,從此開啟了兩人的緣分。
02
雖然張瑜和張建亞都是上影廠的演員,但之前也只是點頭之交,
真正讓兩人熟絡起來的,是一次借書的經歷,
有一天,張瑜想找老前輩焦晃借書,但卻沒有對方的聯系方式,
同事郭凱敏知道張建亞和焦晃關系很好,於是帶張瑜找到了張建亞,
兩人第一次認真對視,張建亞面對眼前的大美女,心裡又仰慕又膽怯,
在把張瑜帶到焦晃家裡借到書後,張建亞又把她送回了家門口,
經過這次接觸,張建亞喜歡上了美麗大方、熱情隨和的張瑜。
當時,張瑜已經拍了好幾部電影,是廠里重點栽培的表演人才,
而張建亞不僅是臨時演員,而且還是個默默無名的跑龍套,
他覺得自己配不上張瑜,於是只好把這份喜歡藏在心底,
他在心中發誓一定要成為更優秀的人,到那個時候再向張瑜表達愛意,
不久後,張建亞就帶著這份沖勁兒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系,
但27歲的他年齡超過了表演系的限制,於是就改報了導演系,
有了在話劇團摸爬滾打的經驗,張建亞從1000多個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了被錄取的6人之一,和張藝謀、陳凱歌等成為了同班同學。
當張建亞在不斷前進的同時,張瑜也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時期,
1980年,張瑜和郭凱敏主演了電影《廬山戀》,她飾演女主角「周筠」,
這部電影上映後火遍了大江南北,在票價僅兩毛一張的當時,斬獲了高達1億元的票房,
影片中男女主角美好的愛情,秀麗的廬山風光,都讓無數觀眾心生盪漾,
而且張瑜和郭凱敏還在影片中獻上了中國大熒幕史上的「第一吻」,
雖然只是在臉頰上蜻蜓點水的一吻,但在那個保守年代絕對算是「大尺度」了,
張瑜憑藉此片成了「國民偶像」,還獲得了第4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同年,張瑜還主演了電影《巴山夜雨》,飾演先進女青年「劉文英」,
這部影片讓她獲得了第1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成為了「雙料影後」,
張瑜徹底大紅大紫,她在電影中穿過的衣服都成了當下最流行的時裝,
每次她出入上影廠和住處,都會被粉絲們圍得水泄不通,因此只好喬裝打扮,
她的郵箱里也塞滿了各種工作邀約,還有許多大佬想請她吃飯的邀請函,
以及從全國各地絡繹不絕寄來的求愛信件。
當時,張瑜拍戲是沒有片酬的,每個月依然只能拿到47元的固定工資,
突如其來的爆紅沒有讓她嘗到太多甜頭,反而是感到了困擾和焦頭爛額,
她形容:「感覺自己就像住在一個透明的監獄里,做什麼事情都被人看著」,
對於張瑜來說,演戲是她的一份事業,她想要踏踏實實地演好每一個角色,
比起名氣,她更想要的是精進自己的演技,學習更多的表演技巧,
張瑜的追求和理想,張建亞非常能夠理解,他是那個最懂她的人。
1982年,張建亞從北電導演系畢業,和謝小晶、田壯壯共同執導了電影《紅象》,
在那之後,張建亞正式踏入了導演行業,逐漸形成了銳意進取的攝影風格,
同年7月,張建亞終於有勇氣向張瑜告白,傾訴了多年的愛慕之情,
對於文藝事業有著共同追求的兩人,頗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原本不打算談戀愛的張瑜也慢慢對張建亞心生好感,兩人走到了一起,
戀愛後的兩人感情非常要好,但也差點因為一場意外而分手。
當時,上海有兩個女孩子在兩本雜志上分別看到了張瑜和汪嘉偉的照片,
汪嘉偉是當時最紅的排球明星,也是無數少女心中的國民男神,
兩個女孩就有了個惡作劇的想法,能不能把這兩個最紅的人聯繫到一起?
於是她們冒充張瑜的口吻寫信寄給汪嘉偉,沒想到對方居然真的相信了,
其實,汪嘉偉身邊已經有了女朋友,是國家女排隊的運動員張潔雲,
雖然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沒想到汪嘉偉的心裡也愛慕著張瑜,
就這樣,汪嘉偉和「假張瑜」開始互傳書信,雙方還交換了定情信物。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國家女排隊的耳邊,眾人都以為是張瑜「插足」別人的感情,
眼看緋聞鬧得沸沸揚揚,張瑜只好趕緊出面澄清,這個寫信的人不是自己,
當時的她隨中國電影團在澳大利亞訪問,行程和信件里提到的完全不一樣,
這下這位「假張瑜」終於露出了馬腳,汪嘉偉才知道自己被「耍」了,
這次的烏龍事件很快過去,好在沒有影響到張瑜和張建亞的感情,
但汪嘉偉和女友的感情卻因此破裂,一時間顏面盡失的他連夜跑到了國外。
03
1984年,張瑜和張建亞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兩人琴瑟和鳴,
婚後的張瑜依然一心撲在事業上,主演了《清水灣》《雷雨》《明姑娘》等電影,
她的每一個角色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把各種獎項都拿了個大滿貫,
可頭上越是有光環的加持,張瑜就越難滿足於現狀,她還想要再上一個台階,
加上張瑜沒有上過大學,這是她一直以來的遺憾,
於是在結婚剛滿1年的時候,張瑜就報名了北電的明星班,想要繼續提升演技。
可當她來到學校後,校長謝飛笑著和她說:「你演戲都那麼厲害了,這里哪還有老師能教你,你應該去美國好萊塢深造才對」,
張瑜聽完這話後思索了一會,就決定聽從校長的建議,去美國留學,
可當她回家和張建亞商量時,他提出了反對:「我們才剛結婚,難道就要分居兩地?」,
張瑜只好認真地向丈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還發誓說:「你等我,學成了一定回來」,
見妻子的態度如此堅定,張建亞選擇了理解並支持她的決定,
1985年,張瑜獨自踏上了前往前往美國的飛機,
她來到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開始學習電影電視製作專業。
留美求學的日子並不輕松,張瑜為了節省開銷租住在一間地下室里,
為了賺夠學費和生活費,她每天上完課後還要去兼職做兩份家教,
不僅忍受著沒有親友的孤獨,還要克服獨自在異鄉的種種不適應,
好在張瑜是個很堅強的女人,這些她都一個人扛了下來,
那6年裡,張瑜和張建亞都只能通過書信聯系,兩人相聚的次數寥寥無幾,
他們一個在國外忙著學業,一個在國內打拚事業,早已沒有了共同的生活,
漸漸地,他們的感情被時間和距離慢慢沖淡,這段婚姻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1991年,兩人沒能經受住異地的考驗,最終選擇了和平離婚,
離婚後的兩人都感到很痛苦,但也都明白這段感情終究是回不去了,
張瑜只好選擇用學習和工作來麻痹自己,一心想要進軍好萊塢,
但好萊塢哪裡是那麼容易闖盪的?尤其是對於她這樣一個沒背景的華人,
好幾次面試的結果都不如意,能接到的角色和劇本也讓她覺得很難發揮,
正當張瑜猶豫要不要回國發展的時候,台灣製作人向她發來了工作邀約,
之後的3年裡,張瑜在台灣拍了《一代名妓李師師》《紅花記》《斬王爺》等電視劇。
1993年,許久沒有聯系的前夫張建亞找到了張瑜,
他說:「我有一部新的故事片想找你來演,你回內地吧,很多觀眾都盼望著你」,
張瑜聽完這話後,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接受了張建亞的邀請,
回國後,張瑜才發現在自己離開的這8年間,國內影視行業已經飛速發展,
無數有實力的新人女演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她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國民偶像」了,
於是在拍完張建亞執導的《王先生之慾火焚身》後,
張瑜打算正式轉型製片人、導演,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張建亞的支持和幫助。
雖然兩人已經不再是夫妻,但他們依然是最懂得彼此的好友,
1995年後,張瑜第一次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了電影《太陽有耳》,
除了她在美國所學的知識發揮作用,也離不開張建亞在背後的指點,
之後的日子裡,張瑜除了投資和製作電影,還在東南亞開了金礦,
進軍商界的張瑜逐漸成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女強人,事業也節節高升,
但這么多年以來,她始終沒有再開始新的感情,都是孑然一身,
如今65歲高齡的張瑜膝下無兒無女,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
2000年,張建亞和一位圈外人再婚,夫妻倆在上海定居,
不久後他就升級做了父親,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張建亞也依然活躍在演藝圈裡,事業不斷攀登著新的高峰,
執導出了《大鬧天宮》《緊急迫降》《愛情呼叫轉移》等票房和口碑都很優秀的作品,
近幾年,還參演了《我和我的家鄉》《1921》《我和我的父輩》等爆款電影,
每次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就會像最好的朋友那樣,向對方伸出援手。
如今,71歲的張建亞和老伴過著平靜而溫馨的生活,
他的孩子也已經長成了懂事孝順的成年人,不需要老兩口操心,
精力充沛的他還在繼續執導和參演電影,從未放下對藝術的追求和喜愛,
而張瑜卻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昔日的一線女星也早已不復當年的光彩,
離婚後單身了31年的她,現在過著一個人旅行、健身的悠閑日子,
兩人那時的婚姻是一個遺憾,但一切都早已隨時間消散在了往事中,
女神固然會老去,不過張瑜一樣可以活得優雅從容,實現了自我的價值,
只是不知道,當張瑜有一天回想起往事,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呢?
㈣ 傑基·庫根的人物生平
英國,生於1914年。8歲時,他和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聯合主演了影片《尋子遇仙記》The Kid (1921),在片中他成功地演繹了一個5歲的小棄兒,由此引起轟動。此後,他又出演了20多部影片,是當時好萊塢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但他發現,貪得無厭的母親與繼父揮霍了他近400萬美元,以致於他甚至無法保證自己的正常生活,他選擇了向法庭申訴。於是,以庫根命名的保護小明星財產的法案《庫根法》在1938年出台,該法案經過多次修改一直延用至今。1984年,70歲傑基·庫根於家中因病去世。根據他的遺囑,創辦了旨在鼓勵年輕演員的「傑基·庫根年輕藝術家獎。」
庫根法
童星時代,庫根擁有大約300萬到400萬美元的不菲收入,但到後來他發現貪得無厭的母親和繼父將他的財產揮霍在名貴大衣、首飾和昂貴汽車上,幾乎將他的錢揮霍一空。庫根連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得到無奈之下,庫根於1938年將他們告上法院。在此期間,查理·卓別林給予了他經濟上的幫助。但最後庫根只領到12萬6千美元(之前他的財產僅有25萬美元)。 庫根案引起了政府對童星狀況的高度重視。1938年加州當局就此制訂了加州童星法,也稱《庫根法》,旨在保護童星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㈤ 表面是「百億票房」演員,實則全靠蹭,求求這6位男演員別再吹了
五年前,電影《戰狼2》剛上映時。
提起吳京,大家都喜歡用「百億票房」或者「影帝」這樣的稱謂來稱呼他。
但五年後,這個稱謂過時了。
無他,五年的時間,已經讓 娛樂 圈的「百億演員」多了起來。
以前提名「百億演員」,上榜的都是易烊千璽、吳京、沈騰、王寶強、黃渤等一眾實力派。
現在提起「百億演員」,可尷尬壞了。
全部都是一些沒名氣、沒實力的二三線演員。
要真沒名氣,也就算了。
但是連實力也半點沒有。
諸位偶像們,這個「百億影帝」稱號,拿起是否會很尷尬呢?
1、韓東君
近些年來,提名「百億演員」的第一人,一定是韓東君無疑。
無他,這哥已經快把「百億演員」這四個字營銷壞了。
剛聽到他宣傳「百億演員」四個字時,網友還以為。
趁著自己不注意,韓東君跑去拍了什麼石破天驚的作品。
結果,誰知道,在營銷期間。
他不僅一部大作品沒拍,反而搞出了多個綜藝呢?
按理說,錄制綜藝也不是壞事,沒必要這么譴責韓東君。
可壞就壞在,在認真做綜藝演員的同時。
這哥還在認真宣傳自己「百億演員」的稱號。
這要那些認真拍戲的演員怎麼看呢?
好吧!就算不考慮其他演員的想法。
也得考慮考慮觀眾的想法吧!
如果韓東君真有實力,邊拍戲邊搞綜藝,網友也是不介意的。
但讓人無語的是,韓東君的實力還真不行。
進圈這么多年來,韓東君總共拍了42部影視作品。
其中,只有八部作品是一番。
在這堆一番作品中,撇去還未上映的。
評分最高的,是電視劇《無心法師1》,一部網劇。
而在拍完這部評分高的奇幻劇後,就再未出品過任何良心劇了 。
其實,不說出品良心劇了,就是製作些稍微看得過去的偶像劇,網友都不會這么吐槽韓東君。
但韓東君呢?
在靠網劇《五行法師》火了後,並未立即放棄高片酬出演優秀劇。
而是選擇繼續啃老本,把《無心法師》這個大ip啃的都看不出原樣了。
最後,硬生生逼得開局評分8.3的《無心法師 1》,產出了評分6.1的《無心法師2》。
低評分的作品沒有打消韓東君逐夢演藝圈的想法。
之後,為了更好地接戲,他還打出了「百億演員」的旗號。
而這個「百億演員」之稱,也尷尬得不得了。
要知道,韓東君說他是「百億演員」,可不代表他拍的作品賺取了百億票房。
而是說他蹭的作品,賺取了百億票房。
韓東君蹭過的作品很多。
只要是評分稍微高點的,幾乎都蹭過。
比如,評分7.6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評分7.4的電影《長津湖》、評分6.7的電影《1921》。
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韓東君蹭巨作班底的紅利;
電影《長津湖》中,韓東君蹭吳京和易烊千璽的紅利;
電影《1921》中,韓東君蹭風口和時代北京的紅利。
在多次的「蹭」下,很輕松地,韓東君就成長為了一個攬獲票房135億的當紅男演員。
當然,這個號稱135億的票房不是真實的,而是虛假的。
是在韓東君有意模糊的情況下,才宣傳出去的。
要說韓東君的實際票房,那可就尷尬了,就是0 億。
所以韓東君,真的不尷尬么?
把跑龍套,出境過幾分鍾的作品票房算在自己頭上,真的不心虛么?
要是人人都這么算的話,中國的百億演員早就過萬了吧!
不說別的,橫店裡那群跑龍套的群演們,應該就有很多是百億演員了吧!
說不定還有千億的呢?
2、歐豪
這邊韓東君在宣傳自己是百億演員,那邊歌手出身的歐豪也很讓人尷尬。
沒錯,在韓東君騷操作的引領下。
這哥也P了海報,誇自己是百億演員了。
不過雖然都是強誇,但顯然,歐豪比韓東君好了不少。
畢竟在影視上,人是真的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
比如,電影《左耳》。
在這部蘇有朋的處女作中,歐豪可是妥妥的男主。
雖然,顏值上,他沒有楊洋好看。
演技上,也沒有前女友馬思純牛。
但還是好運的被蘇有朋看上,成為了大製作青春電影的男主角。
這部戲讓蘇有朋榮獲了4.8億的票房,也讓歐豪初嘗了在大銀屏當男主的快樂。
在某種程度上,歐豪是幸運的。
幸運的是,以歌手的身份出道沒多久後,就能在大銀屏當男主了。
但同時,他也是不幸的。
不幸的是,演員電影《左耳》後,就未再有什麼好作品出世了。
唯二的另一部一番一作《青禾男高》,也只攬獲了3000萬的票房。
按理說,要這么算的話。
歐豪就是接戲接到吐,也不能在40歲前拿下「百億演員」的稱號啊!
所以,網上流傳的「百億演員」之稱,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同韓東君一樣,歐豪也把那些自己不是一番作品的電影票房給算進來了。
不過還是比韓東君好一點。
前者是登月碰瓷,後者最多是逾越了一點。
畢竟在《妖貓傳》、《八佰》、《悟空傳》、《中國機長》中,歐豪也算個大大小小的二、三番。
在票房29億的電影《中國機長》中,歐豪勉強算個第二番;
在票房7億的電影《悟空傳》在,歐豪是二番;
在票房31億的電影《八佰》中,歐豪是三番。
所以,要強誇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不太容易得到認可。
畢竟同易烊千璽、王寶強、黃渤等一流巨星相比。
演技上,歐豪還真是一般般。
3、李晨
說到李晨,很多觀眾都很疑惑。
會想到:「怎麼?這貨也是百億演員?」
其實,不怪乎網友這么看待李晨。
實在是這位中年演員,就是一個妥妥的綜藝咖啊!
要知道,李晨是靠參加綜藝火起來的。
雖然,在參加綜藝之前,他也拍過不少作品。
甚至和當時的頂流李小璐合作過。
但說實話,在演員生涯上,李晨的成就並沒有多高。
這不,提起他是「百億演員」時,網友都是一臉懵。
李晨拍過的作品很多,將近177部。
但知名的卻很少,靠質量知名的,就更少了。
至少目前,要提名一部李晨的優秀作品,網友想不到。
而網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和前任范冰冰合作的那部《空天獵》,咋樣了。
沒錯,在 娛樂 圈奮鬥了將近20年後。
李晨還是靠戀情和綜藝出的圈。
盤點李晨的票房總成績。
大家會發現,實際上,李晨只攬獲了25億票房。
但向外宣傳時,他會號稱票房178.04億。
所以想想都知道,李晨在演藝生涯上的成就有多拉跨。
李晨出名的作品不多。
之所以有「百億演員」這個稱號,也是因為,他在很多有名的劇組里跑了很多次龍套。
比如電影《長津湖》中,當四番配角和吳京、易烊千璽合作。
電影《八佰》中,繼續當一個知名演員跑龍套;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和女演員搭戲,襯託大女主。
無論從那部戲來看,李晨都是一個純純的配角。
所以,要真靠一番電影來計算票房總成績。
毫不誇張都說,給人10年,都很費勁。
要真正來論的話,25億,已經是李晨的保底票房了。
「百億演員」這個稱謂。
對李晨來說,真的太名不副實了。
可「百億演員」這個稱謂不合適,「資深影視演員」這個詞,卻很適合李晨。
4、杜江
作為演員,杜江可能不是很火。
但作為霍思燕老公,杜江可火的不得了。
也因如此,很多時候,網友都很懵。
不理解為什麼這么一個不火的演員,會創造出那麼多的票房奇跡。
其實,不只網友不理解。
很多時候,杜江本人也很不理解。
在杜江看來,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演員。
演技說不上好,但絕對不差。
可能會有20億的票房成績,但絕對不會有117.79的絕佳戰績。
是以,知道自己是「百億演員」時,杜江自己都愣了愣。
不過雖說,配不上「百億演員」這個稱號。
但「優秀演員」,杜江還是配的。
畢竟無論是《紅海行動》還是《烈火英雄》。
杜江的表演都很出色。
《紅海行動》中,杜江是一位二三番演員。
在他的認真表演下,劇組攬獲36.51億的票房;
在《烈火英雄》中,杜江還是一位配角。
在他的賣力付出下,劇組拿下了16.90億的票房。
在《中國機長》中,杜江還是跑龍套的,出場畫面也只有幾幕。
不過就算戲份少,他所呈現出的畫面,也異常完美,且還成功地為電影製作方拿下22.50億的票房做出了不少努力。
其實,要這么細算的話。
某種程度上,杜江的票房總成績可能已經超過了117億。
只不過他這個117億票房不怎麼受認可罷了。
雖然,同前者一樣,杜江的宣傳票房也很假。
可如果他繼續這樣認真下去,未嘗沒有成為「百億影帝」的可能。
5、肖央
最初,肖央是靠歌手的身份進入 娛樂 圈的。
且在歌壇連續活躍了10幾年後,這位歌壇大哥大才決定退出音樂圈,走進演藝圈。
走進演藝圈後,這位老大哥的演藝之旅也還是很順暢無阻的。
別的不說,至少演起電影來,是真的成功。
一般來說,只要是肖央參與拍攝的電影。
很難有不火的。
只要在電視上看到他的身影,觀眾都會主動放下遙控鍵。
似乎天生,肖央就有一種吸引別人的能力。
肖央出演的作品,大都爆火。
比如,《唐探》系列。
三部加起來,票房已經有87億。
所以,要按前者計算票房的方法的話。
現下,還差13億,肖央的票房成績就破百億了。
這13億票房也不是很難拿。
就是電影《誤殺》兩部曲,就很輕易的拿了25億的票房成績。
所以,肖央的「百億演員」稱號,拿的還是很輕松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部大作中,肖央都是主要角色。
《唐探》系列中,肖央可以說是三番的存在。
《誤殺》系列中,肖央是絕對的主角。
比之前面幾個純「跑龍套」的,無疑,肖央的「百億演員」之稱不是很水。
如果之後繼續努力,拿一個影帝回來。
說不定他的「百億演員」之稱,還能進階為「百億影帝」。
6、朱亞文
難以想像,朱亞文也上榜「最水百億演員」名單行列了。
明明,這哥也算是一個有實力有演技的當紅男星啊!
所以為什麼,網友這么質疑他呢?
其實,網友的質疑,也不是不無道理。
雖然,朱亞文的確滿滿荷爾蒙、演技也的確出色、經典作品也拍了不少。
但他真的不抗票房啊!
和楊穎、倪妮合作電影《新娘大作戰》,票房是倆女主扛起來的;
和張涵予、歐豪合作電影《中國機長》,票房是倆好友扛起來的;
和楊冪、鹿晗合作電影《我是證人》,票房是倆偶像扛起來的;
和包貝爾、宋佳合作電影《陸垚知馬俐》,票房是倆 男女主扛起來的。
所以,說朱亞文是實力影帝可以,說他是「百億影帝」真的過分了。
但凡是瀏覽過朱亞文一番影視作品戰績的觀眾,都說不出這話。
畢竟由朱亞文擔當主演的作品,票房都很一般。
而且,有時不只票房一般,口碑都很一般。
比如,評分6.0的電視劇《大明風華》;
再比如,評分6.3的《歡喜密探》;
還比如,評分4.5的《逗愛熊仁鎮》。
要說朱亞文沒有高評分作品,好像也不太准確。
畢竟電視劇《我的娜塔莎》、《我們的法蘭西歲月》、《闖關東》都很不錯。
可讓人疑惑的是,就算作品殘次不齊。
在 娛樂 圈,朱亞文也沒什麼存在感。
所以,更別說他突然蒞臨「百億演員」這一水榜了。
據網友的細心求證,發現。
號稱拿下135.18億票房的朱亞文,實際票房只有20億。
而這多出來的115.18億,完全是蹭最近的幾部大作蹭來的。
所以,要嚴格來算的話。
朱亞文,真的不是「百億演員」。
只能說,和韓東君、歐豪等人相比。
他更有格當百億演員。
但要和肖央比較的話,完全不行。
至少肖央靠自己的實力,還真的攬獲了至少35億多的實際票房。
7、總結
近些年來的演藝圈,真的太浮躁了。
無論是爭名還是奪利,都很讓人厭煩。
似乎只要身處這個圈子,就很難專注熱愛的追求一件事。
至少現今,很少有演員做到這一點。
大部分的演員,都在利用自身資源。
不停的給自己貼標簽、宣傳名號。
可殊不知,這樣的標簽和名號,是讓人尷尬的。
至少沒有一位觀眾敢相信。
一位二三線演員,僅花了三年時間、拍了八部電影,就成為了 娛樂 圈的百億影帝。
是以,現在的小演員們。
還是多點真誠,少點浮躁吧!
當自身能力、實力好到了一定程度。
無論是否宣傳與否,都會有人,認可你是「百億影帝」。
㈥ 電影《1921》,倪妮為貼合角色剪去長發,她究竟有多拼
電影1921中倪妮為了貼合角色剪去長發,我覺得她真的是對於演員這個角色有敬畏感的一個好演員。倪妮這樣的演員心態我覺得是很珍貴的。只要他能夠保持這樣子努力又認真,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作品等待著他。演員倪妮,加油,你非常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