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當年拍電影的演員

當年拍電影的演員

發布時間:2025-08-23 05:08:56

⑴ 當年電影《少林寺》火遍全國,扮演牧羊女的丁嵐現在怎麼樣了

很多九五後、零零後其實都不大懂得那個年代裡的武俠夢,每一代人都有武俠記憶,電影票價一兩毛前的當年,也誕生了不少經典武俠電影。即使現如今重看,粗糙的畫面卻滿是用心的拍攝,依舊勾起當年的情懷。《少林寺》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它以一毛錢的票價勇奪1.6億票房,比起現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丁嵐現狀

勘破三春景不長,這是惜春的判詞,也像丁嵐的演藝事業。於娛樂圈中沉浮多年,甚至是輾轉多個國家,丁嵐也曾紅透半邊天,也有過無人問津。年老時回憶,這都是人生的記憶。如今55歲的丁嵐褪去影星光環,已經成為一名打拚多年的成功商人, 經常為生意上的事情往返於中國和新加坡兩地之間,活出了自己另一番風采。從一名演員到事業女人的成功轉型,他用自己的親身實踐改變了人們對傳統女性的看法如今的她已經轉行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有消息指出,丁嵐名下的財產金額高達一個億,成為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




褪去明星的光環,丁嵐依舊在自己選擇的行業上過得很成功。一個人能有這樣稱得上“傳奇”的經歷,我個人認為足矣。有個高峰、有過低谷,在低谷也依舊可以再次回到高峰,這樣的經歷,完全稱得上激勵!

⑵ 演員洪學敏她的現狀如何

現狀非常好,現在事業個人情況都非常好。

洪學敏曾是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影壇女星,有「金牌女配角」的稱號,但即便是演配角洪學敏也收獲了無數觀眾對她的熱愛。洪學敏出演的影視劇都非常經典,在那個年代是很多人的童年,相貌非常漂亮的她也是很多人的夢中女神。

如今,洪學敏已經過了花甲之年,當年棄影從商的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成功的女商人。雖然自己還是一個人單身,但是並沒有影響她對生活的熱愛。

洪學敏早年經歷

洪學敏,1958年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安徽省涇縣榔橋鎮黃田村。1974年在影片《海霞》中飾演角色。同年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而後相繼在《海之戀》、《檢察官》、《白鴿》、《甜女》、《黃河之濱》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或重 要角色。

並主演電視連續劇《張露萍 》、《紅娘子》、《山杜鵑》與電視 劇《無事生非》、《女子監獄》、《 霧城,人民的思念》等。1985年因在 電視連續劇《故土》中飾演葉倩如,獲第三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上世紀80年代初,許多觀眾都會被洪學敏潑辣又不失可愛的銀幕形象所吸引,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甜女》、《田野又是青紗帳》中,都留下了她天真無邪的身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洪學敏

⑶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問碧空星光幾度 尋心中百年夢影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繁華與蕭條交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部寫也寫不完的傳奇;他們是膠片的情人、銀幕的伴侶;他們的面孔,濃墨重彩地浮現在過去100年的電影菲林中,並且在未來能夠想見的100年裡,仍將顛倒眾生——他們,就是百年銀河星漢中最耀眼的百顆星,讀者心中最完美見證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報年度特別策劃,囊括中國電影100年的大型專題報道「誰有資格代表中國電影百年」,今日塵埃落定。以下是我們嚴格按照票選結果,統計出的讀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電影百年的100名電影人。

1、鄭正秋:

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

他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的編導者,最早倡導電影應成為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工具。他編導的影片,開拓了一種以通俗家庭情節劇為核心的中國社會片模式。

2、黎民偉:

長期以來被忽視的中國電影之父。

黎民偉是香港電影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第一人,被視為「香港電影之父」。他拍攝的《莊子試妻》不僅是最早的香港電影,還成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國影片,開創了電影輸出的先河。

3、孫瑜:

系統接受西方電影教育的「中國第一人」。

孫瑜曾被譽為「電影詩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罕見的一位作者型導演。他拍攝的《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多部影片,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的審美方式,使中國電影開始引起知識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國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後」。

《野草閑花》中,她唱出中國電影第一聲;她的《神女》成為中國默片時代最高峰;「全能演員」、「中國的嘉寶」,這些美譽都屬於她。阮玲玉已成為一個象徵,凝固了一個有關藝人尤其是女星與坊間流言的永恆話題。

5、金焰:

中國最早的「電影皇帝」。

上世紀30年代,「電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與當時影壇上「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銀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稱當時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費穆:

被長久遺忘的電影大師,「人文電影」的開拓者。

費穆是導演中的學者,最早提出「中國電影只能表現自己的民族風格」。從《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費穆以其中國式的電影思維方式和觀念手法,為人文電影的後繼者勾畫出一張明晰的藍圖。

7、胡蝶: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明星。

從默片到有聲片,由普通話片到粵語片,胡蝶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國電影史上最具天賦的「千面人」。

作為戲劇明星,他曾被譽為「舞台千面人」;作為電影藝術家,他集編、導、演於一身,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他還曾出任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廠——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

她是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一部《漁光曲》讓觀眾記住了飾演漁家女「小貓」的女演員王人美,健康活潑、青春煥發的形象一反當時充斥銀幕的「病態美」。

10、趙丹:

最早集明星與演員於一身的表演大師,代表了中國男演員的高峰。

趙丹是中國電影的一張經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強調個人體驗,借用戲曲、國畫等傳統文化觀念表現角色,反對教條地學習挪用西方表演理論,為中國表演理論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依據。

11、周璇:

舊上海的文化商標,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巨星,罕見的傳奇偶像。

短暫的一生中,周璇出演過數十部影片,錄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稱橫跨歌影兩界的天後。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師級人物,卻以其自身特有的氣質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也為銀幕上的中國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個審美上的經典範本。

12、吳楚帆:

華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師。

由1935年從影,至50年代拍粵語片,吳楚帆在每個時代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堪稱方法演技派大師。

13、白光:

電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風騷妖媚的壞女人,號稱「一代妖姬」、「傳奇女子」。她還是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與眾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語鶯聲的三四十年代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奪目而迷人。

14、上官雲珠:

中國第一位性格演員。

「情於中,形於外」,上官雲珠戲路寬廣,敢於嘗試各種角色,還都演得准確傳神。

15、舒綉文: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員。

從配音小角色摸爬滾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現在銀幕上,就反射了太強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風韻之美、愉悅之美……人們評點那個年代的舒綉文用盡了華美之辭。

16、陶金:

第一個飾演周萍的演員。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導演領域中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導演的戲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貫》最負盛名,該劇曾以「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而名揚全國。

17、白楊:

戰後中國影壇最有聲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國電影史上,白楊一直是具有傳統美德的中國賢妻良母式婦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電影,她還是40年代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當是在由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飾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銀幕上東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東方維納斯」之譽的秦怡,上世紀30年代就被稱為抗戰大後方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銀幕後又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為單調年代裡動人的亮色。

19、王丹鳳:

50年代引領社會風潮的美麗「護士」。

初登銀幕,便人稱「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灘風光一時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經典的《護士日記》,只因這個名叫簡素華的護士太美麗,一度令不少男士以護士為擇妻的第一選擇。

20、英若誠:

20世紀後半葉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一個品牌和瑰寶。

表演藝術家,戲劇理論家,翻譯家,文化官員—英若誠堪稱一位「奇才奇藝」的藝術家。在電影《白求恩》中飾演的翻譯大獲成功,他一生塑造了無數個人物,其中許多已成為我國戲劇表演史上的典範;此外,他在戲劇翻譯領域更取得了無可替代的成就。

21、於是之:

北京人藝藝術風格和具有中國氣派的表演藝術的傑出代表。

於是之被公認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詩意的平民藝術家。以他為首的北京人藝同仁參與拍攝的話劇電影《茶館》等,在世界劇壇為中國的表演藝術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22、石揮:

最有君王氣質的表演「鬼才」。

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揮這樣「離經叛道」的鬼才卻屈指可數。曾是叱吒舞台的「話劇皇帝」,他自導、自演的根據老舍小說改編的影片《我這一輩子》,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被稱做「平民史詩」。

23、崔嵬:

獨具中國「血性」和豪邁之氣的電影人,中國電影史上一員巨匠。

作為演員,老舍贊他是與金山、趙丹齊名的中國最優秀男演員。作為導演,他是大氣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帥」中也獨占鰲頭。

24、任劍輝:

有「戲迷情人」之稱的粵劇名伶,香港懷舊文化中不斷被重復塑造的人物。

作為香港20世紀最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任劍輝20歲便女扮男裝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來得風流倜儻,口口聲聲稱她為「戲迷情人」的幾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稱雄舞台,還稱雄銀幕,一生參演粵劇電影300部,前後40年無人能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員。

25、於洋:

鐵打鋼鑄的中國硬漢的銀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的「虎膽英雄」。

從演員到導演,從劇團團長到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從演電影到拍電影,從拍電影到審電影,於洋的一生可以說是新中國電影史的縮影。

26、於藍:

中國電影中革命婦女形象序列的締造者。

於藍所塑造的中國革命婦女形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序列。尤其是對「江姐」的演繹讓她達到了表演事業的頂峰,從某種意義上說,於藍就是江姐的代名詞。

27、田華:

新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縮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華和白毛女已經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她藝術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電影從觀念到實踐的一個縮影。

28、葛存壯:

北影「反一號」,中國電影史上「五大壞蛋」之一。

葛存壯演了一輩子反派戲,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卻從沒獲得過任何獎項。他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被戲稱為中國影壇的「五大壞蛋」,堪稱無冕之王,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29、張瑞芳:

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李雙雙」。

張瑞芳曾是話劇舞台上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從舞台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雙雙」,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

30、馮(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時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種儒雅和倜儻,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瀟灑氣質,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偵察員王練、《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謝晉:

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集大成者。

謝晉的電影,曾製造了一個「當代中國人集體審美」的輝煌歷程。自《女籃五號》開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視為一個時期的電影標志。雖然在整個中國電影史的代際序列上,謝晉被歸為「第三代」,但實際上他已完成了對時代的超越。

32、孫道臨:

影壇常青樹,中國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員之一。

有人說他是一位詩人,有人說他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還有人稱他為詩歌朗誦家和配音演員,而更多的人稱他為藝壇上的一棵常青樹。

33、王心剛: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軍人」。

王心剛在銀幕上詮釋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中國軍人,「第一軍人」的地位至今無人逾越。「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經是中國大地上流傳甚廣的口頭禪。在人們對男人這個概念還很籠統的年代,他就已經提供了最佳的範本。

34、程之:

獨一無二的「南方特務」。

從藝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稱,被觀眾戲稱作「南方特務」;他還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許多經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他的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曉棠:

中國電影界惟一一位女將軍,60年代的中國女性美的標志。

她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也是我國電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將軍。她曾給當年的影壇帶去一種揉合著剛強、靈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個年代,王曉棠就是中國女性美的象徵。

36、謝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銀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氣質特殊的一位女演員,雖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濃濃的書卷氣和小資情調卻難以掩飾。《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謝芳為我們留下了那個年代裡最經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國第一代話劇大師,電影史上有限的幾位能自成一體,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在銀幕與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鄧世昌著稱。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並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某些原則和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特長,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的深厚內在美。

38、龐學勤:

60年代的「長影」頭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國影壇上曾經有個龐學勤。他曾是為數不多的幾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發,銳氣逼人,當之無愧的「22大明星」之一,風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國。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電影觀念的大師級人物。

在香港電影史中,李翰祥是一個不知從何說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銓等一批內地到港的電影人一道,為香港傳統電影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一生開拓多個電影類型,黃梅調電影、清宮片、風月片、喜劇片。他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發行股票,一生奔走於內地、香港、台灣之間,無意中促進了三地之間電影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40、夏夢:

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東方的奧黛麗·赫本。

夏夢號稱「長城大公主」,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其氣質神韻獨步影壇,後繼乏人,在老一輩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惟一可與奧黛麗·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讓人贊嘆不已。

41、黃宗洛:

中國演藝界的龍套大師。

粉墨一生,龍套為本。黃宗洛是藝壇黃氏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已有一百個,自詡為「百丑圖」。他以演配角為樂事,有「小角色之王」、「龍套大師」的美稱。

42、林黛:

迄今為止、惟一的四屆亞洲影後。

她曾經創下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及。她的電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遠影響,如今香港仍每年舉辦林黛電影周。她的氣質高貴大方,被稱為香港電影永遠的女神。

43、胡金銓:

新武俠電影宗師,開創了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在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中,像胡金銓這樣高度風格化類型的電影大家,屈指可數。他是第一個把武俠電影當作藝術來做的導演,其作品重現了中國山水畫中的抒情意境,開創出具有強烈詩化韻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44、張徹:

第一個將中國電影貼上「雄性」標簽的導演,開創暴力美學及陽剛派武俠電影。

張氏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雄性電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導演的《獨臂刀》,帶來了武俠電影史上的第二個黃金年代,以陽剛風格一舉挽救了香港電影的陰柔局面。「張家班」的出現,更使他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結幫組派」的電影人。

45、凌波:

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

在華語片歷史上,凌波絕對稱得上傳奇人物。她是香港黃梅調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當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訪台,萬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夾道相迎,造就了轟動一時的影界盛事。

46、盧燕:

第一代圓夢好萊塢的華裔女影星,中美電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盧燕的身上,沉澱著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她的表演能夠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質,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認為是好萊塢最具藝術修養的華裔演員。

47、狄龍: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條龍」之一。

他所樹立的大俠「味道」與「風范」,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人稱「標准大俠」的狄龍,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俠紅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龍的黃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轉型後,他的俠義豪情更成為香港江湖片的一張標簽。

48、李小龍:

叩開西方大門的第一位武者,中國武術和精神的象徵。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絕響。他像彗星一樣開啟了真功夫的電影時代,真正將中國武術的神話帶到了世界影壇,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武者、畫師、明星於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龍了。他的電影打破了導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訂制劇本、配合宣傳、動員票房的電影生產模式。

49、甄珍:

台灣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瓊瑤劇,成功架構起第一代瓊瑤女郎柔弱優美的角色氣質,紅遍東南亞,成為19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50、達式常:

銀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眾情人。

在銀幕上,達式常留給人們的總是親和的笑容、從容的風度。看膩了濃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們開始欣賞起達式常所代表的溫文爾雅、書生瀟灑。

⑷ 「烏鴉哥」為拍戲曾怒砸關公像,事後重塑關公金身,劇組其他人是怎麼做的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黑幫古惑仔等電影深受人們喜歡。那一年幾乎在街上到處都很受歡迎。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績。相信裡面對在古惑仔第三部《隻手遮天》裡面那個飾演反派的烏鴉有著很深的印象吧。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當年拍攝的一些幕後故事。

但是,現在上了年紀的張耀揚反而不覺得臉上像以前那樣凶神惡煞。反而增加了溫柔的一面。當時他演的反派角色真的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他的演技非常棒,希望大家也能把演員和角色分開看。大家喜歡張耀揚的演技嗎?你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是哪部呢?歡迎留言。



⑸ 驚艷!原來日本80年代還出過這么清純俏麗的女星

上世紀80年代的中日關系,真是中日發展的蜜月期,各種日本的影視劇,電影,以及文化都在天朝特別風靡和盛行,比如《排球女將》,《血疑》,《人證》,《追捕》,《阿信》等等,而通過這些影視劇,也讓我們認識了如山口百惠,三浦友和,高倉健等日本的著名演員。而且那時候中日民眾之間交流也特別的頻繁,甚至那時候連幾十年前那段戰爭歷史,在中日兩國之間也不是什麼禁忌的話題,甚至中日兩國在那一時期還拍攝了許多有關的電影,比如《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清涼寺鍾聲》等。

那個時候還不曾有美國大片的概念,進口的影大多數為歐美、前蘇聯、日本等過為主。日本影片及一些影視劇曾經讓中國觀眾大開眼界,津津樂道,尤其是對當時的那些80年代的青少年,頗有一些偶像作用,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韓劇偶像盛行。我們來看看日本80年代那些清純的佳人吧,美的不要不要的,後來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看看大家認識幾個,柒城給大家整理羅列出來了。

1、澤口靖子,1965年6月11日出生於大阪府,畢業於大阪府立泉陽高校,日本影視演員。作品主要有《太平記》、《別了,李香蘭》、《澪つくし》、《科搜研之女》、《秀吉》、《新撰組!》等。

2、松田聖子,1962年3月10日出生於日本福岡縣久留米市,女歌手與演員,日本首屈一指的頂級巨星,被國民譽為「永遠的偶像」,與美空雲雀、山口百惠一起被評為日本昭和時代三大歌姬。縱橫樂壇30多年而盛名不衰,其巨大影響力引領80~90年代亞洲時尚潮流。

3、山口百惠,1959年1月17日生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惠比壽,日本影視演員、歌手。1972年12月,山口百惠在第五屆「明星誕生」歌唱比賽中,以《回轉木馬》一曲獲得第二名,嶄露頭角,正式出道。

4、栗原小卷,1945年3月14日生於日本東京。日本表演藝術家,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1963年畢業於東京芭蕾舞學院,並就讀於俳優座演員培訓所。她主演的影片《生死戀》、《望鄉》在中國引起轟動,掀起「栗原小卷熱」。

5、荒木由美子,1960年1月25日出生於日本九州佐賀縣,畢業於堀越高等學校,日本女演員。1977年(昭和52年),以一曲《穿越大海》出名「渚でクロス」。出演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的「小鹿純子」。 1983年與歌手湯原昌幸結婚,婚後退出演藝界。曾將自己20年來照顧患病婆婆的往事,寫成一本書。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青春的火焰》、《排球女將》飾小鹿純子(1979年)。

6、松坂慶子,原名高內慶子。1952年7月2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演員、歌手。1969年,以電影《懷孕》步入影壇;1971年,因參演電影《深夜急診室》而受到關注;1972年,因在電視劇《年輕人》中出演主角而獲得1972年度製作協會新人獎;

7、田中裕子(たなか ゆうこ),本名澤田裕子(さわだ ひろこ),1955年4月29日,出生在日本大阪府池田市,日本女演員。

8、田中絹代,日本著名電影女演員,是日本電影界橫跨默片和有聲片五十多年而屹立不倒的唯一演員。在半個多世紀里,她共拍攝了250多部電影,其中有不少已成為電影史上的名作,她本人也獲得了極高的榮譽。她所扮演的角色,性格變化之大,是同時代演員難以比及的,因此被譽為「日本性格女演員的活字典」,並開創了日本影壇的「田中絹代時代」。

9、高峰秀子(1924 ~2010),女,出生於北海道,日本演員。

5歲時便參演了影片《母》。二戰前已活躍於影壇,戰中多演出明朗的角色鼓舞人心,戰後與木下惠介及成瀨巳喜男合作主演多部名作,1979 年拍完《沖動殺人,兒子啊》後息影。在她40年的演員生涯中,主演了50多部影片,獲得了日本國內各種電影獎,代表作品有:《作文課堂》、《馬》、《二十四隻眼睛》、《浮雲》等。著有自傳《從影五十年》。

10、岡田茉莉子:日本女演員,1954年因主演日本經典名片《浮雲》而嶄露頭角,隨後又主演了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晚春》、《東京物語》等多部名片,1977年因出演《人證》中的母親而廣為中國人熟知。

11、倍賞千惠子(ばいしょう ちえこ Baishou chieko):日本著名影視演員、歌手。她被認為是當今日本影壇最擅長表現平民女性的明星,享有極高的聲譽。她出演的作品近130部,其中,在48集系列喜劇電影《寅次郎的故事》中,她成功地扮演了主人公寅次郎的妹妹櫻花。

12、中野良子(日文名:なかの りょうこ),女,1950年5月6日出生於愛知縣常滑市,日本演員。1969年,自常滑高等中學畢業後,進入大映公司的表演技術研究所學習,次年進入三船製片社。1970年從影,初期較多扮演青春少女角色,後戲路拓寬,能演各種女性角色。主要影片有《如花的情死》、《追捕》、《野性的證明》、《遙遠的跑道》等。

13、吉永小百合,1945年3月13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日本女演員、歌手、製作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1960年,在日活公司開始演員生涯 ;1962年,主演劇情影片《化鐵爐林立的街》獲得當年的藍綬帶獎「最佳女主角獎」。

14、小泉今日子(Koizumi Kyoko),1966年2月4日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厚木市,歌手、演員、作詞家、書評家、報刊專欄作家、唱片製作人,與中森明菜、松田聖子並稱昭和三大歌姬[1]  。日本偶像歌手、80年代J-Pop代表性歌手、第一個偶像書評家、日本初代廣告女王。

15、酒井法子,1971年2月14日出生在日本福岡。日本歌手、演員、詞作者。1986年,參演了首部電視劇《春風一番!》; 1987年,以單曲《寧為男孩》歌手出道,並獲得了「日本歌謠大賞最優秀放送音樂新人賞」;

生命太短,沒有時間留給遺憾;若不是終點,請微笑一直向前!柒城為90後小生,愛閱讀愛旅遊愛思考愛創作愛交友!

⑹ 反派演員計春華走了,留下10部經典電影,你都看過哪些呢

我想80後聽到這個消息或者看到這篇文章,是特別有感觸的,36年前他出演張鑫炎執導的電影《少林寺》在觀眾的眼球中帶來網紅一樣的待遇。隨後出演的每一部電影也都很精彩,對於個人評價我不用過多的贊揚,經典的作品展示是最好的說明。今天得心整理出10部最經典的電影,供大家懷念、回味。雖然您離開了我們,但是您的經典,我們永遠記得,願您一路走好!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10.《少林寺》:

這部電影成就了李連傑,也讓千年古剎少林寺成了多少人心中的想往,當真是天下武功岀少林。李連傑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一招一式都是戲,在沒有特效渲染的當時,拳拳到肉的對決更讓觀眾看到影人的誠意,一眾配角也都是練家子,牧羊曲一傳就是二十年呀,好片永遠不過時。計春華在《少林寺》中飾演禿鷹一角,跳入廣大觀眾的眼球。其實,這部電影本身沒什麼太多值得我們懷念的地方,老套的劇情,不夠新潮的武打動作,還有根本不值一提的特技效果。我們懷念的是有李連傑,有於承惠,有計春華,看到他們一起汗流浹背真刀真槍地在銀幕上血戰的時代,以及當《牧羊曲》的歌聲響起,喚起的那份久違的純真和感動,這是現在的電影給不了我們的。

⑺ 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演員後來怎麼樣了

王蒙的小說《在伊犁系列一一哦,穆罕默德阿麥德》中描寫主人家的居室里有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電影海報,在閱讀中常常有記憶中的電影里的畫面穿插到小說的文字描寫中,十分有趣。

⑻ 老電影演員陳述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陳述老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十餘年了。每當人們提起藝術家陳述先生時,我們就會想到他在電影《渡江偵查記》中所扮演的敵情報處長的角色,以及那早已在人們心中刻下烙印的台詞。陳述老先生飾演的情報處長陰險狡詐,入木三分,是當年最受歡迎飾演反派人物的演員之一。他的作品,數十年來被人們常常提起,津津樂道、經久不衰。

陳述先生藝術精湛,而且戲路寬廣。他不僅能演話劇、電影,而且演過喜劇、小品等。陳述先生多才多藝,除電影、話劇之外,還從事過相聲、繪畫、書法、攝影、音樂、配音、等工作,且樣樣精通。他還喜愛體育,如吊環、游泳等,另外,他還喜歡文學、會化妝、好烹飪。陳述先生極有語言天賦,除會些日語、德語、俄語和義大利語外,其英語水平極佳,曾受到國家領導人的好評。

陳述老先生曾在1957年文化部1949年~1955年的優秀影片評選中獲得個人一等獎;1995年獲得中國表演協會的「特別榮譽獎」;2005年,入選為100位國家廣電總局評選的「優秀電影藝術家」之一。

2006年底,陳述先生因病去世。

閱讀全文

與當年拍電影的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作電影的英文單詞怎麼讀 瀏覽:349
鴨王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瀏覽:689
17年有什麼電影 瀏覽:247
殺破狼2電影圖片 瀏覽:382
成龍被扒褲子的電影 瀏覽:4
九河龍蛇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775
開心寶貝大電影3明日決戰圖片 瀏覽:734
赫本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瀏覽:847
實驗電影院影訊 瀏覽:658
旋風女隊電影觀後感四年級 瀏覽:551
法國電影節名字裡面有藍 瀏覽:635
我愛夜來香粵語版電影 瀏覽:878
電影院的阿凡達是英語怎麼說 瀏覽:351
熱戀女校電影完整 瀏覽:427
影視大全在線電影網 瀏覽:831
無聲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289
誅仙電影結局是什麼意思 瀏覽:660
大尺度九七電影網 瀏覽:469
電影院防控 瀏覽:873
三大國產電影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