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軍教片《地道戰》故事,誰的原型犧牲了
在中國電影歷史上,有一個特有名詞「老三戰」,分別是《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
其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地道戰》了,除了這部電影發行拷貝多(3700個),觀看人數多(超過30億人次)之外,該片還有兩首經典插曲,其中同名主題曲《地道戰》簡直就是每年大合唱比賽的常規曲目。
圍繞著《地道戰》也有很多故事,筆者就借著彩色修復高清版的截圖說一說。
最後,《地道戰》是電影的同時,也是一部軍教片,教學和示範是它的重要任務,因此《地道戰》的拍攝除了要保持客觀真實之外當然還要保證勝利,總不能拿一部結果失敗的作品去當教材吧。
不管怎麼說,《地道戰》這部軍教片性質的電影不論從現實上還是藝術上都已經融入歷史,現在該片也已經發布彩色高清修復版,大家可以重溫一下了。
❷ 日本人拍的抗日片推薦
為你推薦兩部日本人拍的抗日片:《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和《間諜之妻》。
❸ 能介紹一下《鬼子來了》這部電影嗎
譯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導演:姜文
原著:原著:尤鳳偉(小說《生存》)
編劇:述平、史建全、姜文、尤鳳偉
主演:姜文 飾演村民馬大三
姜鴻波 飾演年輕寡婦魚兒
香川照之(日) 飾演日軍俘虜花屋小三郎
澤田謙也(日) 飾演日軍陸軍隊長酒冢豬吉
類型:戰爭/劇情
片長:162分鍾
抗日戰爭末期,故事發生在河北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名為掛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裡,有人把兩個裝著俘虜的麻袋押送進了村民馬大三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日本兵,另一個是翻譯官。本來答應好了八天以後來取人,結果此後再就也沒有音訊……
這兩個俘虜在村子裡關的時間一久,村民們便商議將二人處死,以避免麻煩。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決意以死殉國,而翻譯董漢臣則利用語言上的障礙爭取求生的機會。在多次試圖處死兩人未果之後,村民們認定他們命不該絕,就一直把這兩個俘虜秘密關押在村裡。
六個月之後,花屋小三郎決定報答馬大三和眾村民的不殺之恩,提出與村民完成一筆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譯送還給憲兵隊,而日軍方面則以兩車糧食作為交換條件。在馬大三的主張下,經過一番商議,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條件,並且簽字訂約。眾人一並護送兩個俘虜返回憲兵隊……
精彩影評
雖然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夏威夷電影節Netpac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榮譽,但作為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影片,《鬼子來了》在立意取向、價值觀念方面與國產主旋律電影嚴重不合拍,所以仍被官方毫不留情地封殺了。該片讓投資公司血本無歸,導演姜文也吃了不少官司,不過,我們必須承認《鬼子來了》是所有反映「戰爭與人」主題的國產電影中最有突破性貢獻的作品,隨著時間推移,影片價值會被更多的後人所認知。至少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個導演敢於像姜文那樣勇闖「禁區」,拍出真正震撼人心的力作。
《鬼子來了》故事取材於作家尤鳳偉的小說《生存》,拍成電影後改動較大,原著著重描寫「軍民奮勇抵抗侵略」,而影片則提煉「農民愚昧」、「戰爭荒誕」一面,筆鋒直指國人弱點,將更多憂患意識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尤鳳偉打官司時曾指控「電影對原小說的創作主題、故事細節、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竄改……這種行為破壞了原作完整性」,其實正因為姜文導演一番大刀闊斧的改動,影片才有了開掘人性的深度
❹ 日本人拍過哪些「抗日電影」
《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書》的電視劇,主要講述的就是日本婦女在紅十字會的所見所聞,通過醫生的口吻講述了抗日戰爭的殘酷。
中國拍攝的抗日劇不管劇情多麼的雷人,它裡面的日本人基本上都是說日語的。也有一些抗日劇會由一些日本人來飾演,不過在日本人的這一部抗日劇中,所有八路軍的形象都是日本人飾演的。而且更為讓人氣憤的一點就是八路軍並不是說的漢語,而是說的日語。這一點看起來也是讓人比較奇怪的,既然飾演的是八路軍,那麼為什麼不說漢語呢?不過如果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日本的這一部抗日劇當中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❺ 豆瓣戰爭電影排行榜好看的有那幾部
優秀的戰爭電影,絕不只是表現出戰爭場面的恢弘,而是以戰爭為題材,試圖找到新的表達方式,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戰爭層面。
這里便推薦一部非常優秀的戰爭片,但是絕不只是讓觀眾感受到轟炸的視覺效果。
1.《你逃我也逃》
這是一部1942年的美國黑白老片,拍攝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影片講述的故事也發生在波蘭的戰前和戰後,不過導演劉別謙卻是一位德國人,而且影片同樣是對德國納粹以及希特勒的無情嘲諷。
看完此片,你會感嘆賽德克民族神聖的信仰,會為這樣一種遺民而稱贊鼓掌!
❻ 日本人拍的抗日劇有什麼不同
有人說這不作品是日本人在反省自己的罪行,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在另一個層面的洗白,他們在影片中表現出來的就是日本平民是無辜的這樣一個思想,很多中國人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