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葉全真飾演過哪些角色
釋小龍郝邵文吳孟達經典鐵三角是80和90後的童年記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不過也不能忘懷片中的女主角,雖然戲份不多,可是每次出場都能驚艷到我們。她就是葉全真,台灣著名演員、主持人、作家。
② 你有沒有因為哪一部劇,愛上一款美食
一、炸雞啤酒
《來自星星的你》讓炸雞配啤酒風靡全國。韓國炸雞的魅力在於醬汁的貢獻。酸辣、甜辣、辣辣、黃芥末、綠芥末、淡燒,口味多樣,風味獨特。醬汁又濃又香,喝杯啤酒更讓人愉快。
六、鴛鴦奶茶
在談情說愛的情況下,帥氣的林峰喜歡喝醇厚的鴛鴦奶茶!鴛鴦奶茶是香港最具特色的代表,在TVB電視系列節目中有著超強的表現。方法是將一半的咖啡和一半的絲襪奶茶混合,這樣你就可以同時擁有咖啡的香氣和濃滑的奶茶。
③ 盤點10大被「毀經典」的影視劇角色都有誰
現如今有很多的影視劇都喜歡用方拍的形式來重新塑造經典,但是有的時候一些形象的選角色卻讓觀眾十分的不滿意,但是並不是對演員本身的不滿意,而是這個選角和這個人物形象略微有所出入。
時代需要進步,審美更需要提高,很多時候我們口中常說的「經典」基本都是時間沉澱下的產物,一些舊的事物放在如今也許不太適合,因為所謂「經典」的事物,其實更多的是承載著我們對舊事物的情懷以及回憶,所以我們也可以嘗嘗聽到這樣一句話,叫做「超越經典」,要創新,要超越,這固然是好事,像是我們的日常用品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從大哥大時代一路跟新換代到如今的觸屏時代,而在影視劇作品上則未必有這么好的效果了,要說最毀經典的角色,估計就數小龍女,在經過劉亦菲的演繹之後,很多人都對這個角色的印象非常的深,可是後來又有一個翻拍的版本,那就是,小籠包版本的小龍女這個角色一出來,可謂說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
除了小龍女這個角色被吐槽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角色同樣也讓人接受不能,那就是楚留香,楚留香本來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就應該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美男子,可是後來卻找了朱孝天來演這個角色,朱孝天當時可能吃的比較豐富,有營養,所以身材有些走形,也因此毀了很多人心目中楚留香的形象。
④ 劉以達演的一出電影
不對,劉以達在<食神>里演的是少林寺的方丈,不是警察,應該是下面這部電影.
片 名:龍威2
導 演: 谷德昭
主 演: 鄭中基 張達明 傅穎 夏雨 侯莎莎
劇情介紹:
龍威與好兄弟黃金舟及吳樹喜三人,投身警隊不知不覺已有兩年,卻依然渾噩終日。威等人到離島「皇母瑤池村」泡溫泉,破壞了飛虎隊的周密計劃,給大賊貓屎強盜去了被視為鎮島之寶的聖物皇母娘娘像!警察部為了平息民憤,將威、舟和喜派駐島上警局當警長,讓他們跟島民自相殘殺,自生自滅。
⑤ 有哪些去香港一定不能能錯過的美食
香港是祖國的東方明珠,有美麗的維多利亞灣,有非常好玩的迪斯尼,還有聞名遐邇的海洋公園,當然還有許多不可錯過的美食:
1.魚蛋粉。魚蛋又叫魚肉丸子,味道細膩鮮美。魚蛋粉是以爽滑幼細的米粉為主料,以大地魚干、豬骨熬湯作為湯底,再加上魚蛋、牛丸、炸肉卷、魚塊等配料製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則各有風味。
碗仔翅
當然美麗香港的美食還很多,如果你去了,時間充裕的話,一定讓你垂涎三尺、流連忘返。
⑥ 香港影星周星馳是否去世
周星馳,1962年6月22日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商人,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1980年成為麗的電視台的特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198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1983年成為無線電視台的簽約藝員。1988年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電影;同年出演電影處女作《霹靂先鋒》。1990年憑借喜劇片《一本漫畫闖天涯》確立其無厘頭的表演風格[1] ;同年憑借喜劇動作片《賭聖》獲得關注。1991年主演的喜劇動作片《逃學威龍》打破香港地區的票房紀錄[2] 。1995年主演的喜劇愛情片《大話西遊》奠定其在華語影壇的地位。1999年自導自演的喜劇片《喜劇之王》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3] 。
2002年憑借喜劇片《少林足球》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4] 。2003年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5] 。2004年自導自演的喜劇動作片《功夫》打破香港地區的票房紀錄[6] 。2007年自導自演科幻喜劇片《長江7號》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7] 。2013年執導的古裝喜劇片《西遊·降魔篇》以2.1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電影在全球的票房紀錄[8-9] 。2015年擔任科幻喜劇片《美人魚》的導演、編劇以及製作人;該片上映以後累積票房超過33億元,打破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10-13] 。截至2016年,他主演的電影6次打破香港地區的票房紀錄,並有8部電影獲得香港年度票房冠軍[14] 。
演藝事業外,周星馳還涉足商界。1989年成立星煒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星輝公司。2010年出任比高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⑦ 花樣廚神票房為什麼不行
韓導的花樣
文/夢里詩書
作為一部本當秀色可餐的美食電影,《花樣廚神》不僅乍看有著青春的勵志還有著親情的羈絆,但套路化的劇情,沒有地氣沉澱的美食,糟糕的配音,都使電影乍「花樣」的外表下,只是粗製濫造的空洞,如死水般難起波瀾。
看這部電影,最讓我回想去對比的便是李安的《飲食男女》與周星馳的《食神》,同樣是借美食來呈現親情,但前者卻透過細膩的情感,將美食賦予了耐人尋味的社會思考,而在這部電影中,美食與親情的銜接更像是一場命題作文,除開演員顏值的附加,那所謂的青春只讓人感覺到年邁的俗套,同樣也是借美食競賽來著點小人物的勵志,前者在美食中營造了獨具匠心的幽默,而這部電影不僅難去談何般幽默捧腹,正如那平庸的菜餚,讓人只是覺得時間是如此冗長。
為何一部關於美食本當挑動味蕾的電影會泛善可陳,這其實更在於那自詡高大上國際化的背後,早已與真正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脫軌,韓國導演離開了自己那麼一畝三分地,只是妄想到中國撈金的目標,又怎麼可能去真正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她所能作的只是為電影披上一層韓風的「花樣」,但與李安那種真正飽含匠氣的佳作,其單透過伊始便已有高下立現的天壤之別,這或許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電影連最為基本的配音都能糟糕到不忍直視。
韓導中作其實就是吸附在中國電影身上的一顆毒瘤,越來越多的韓國導演在本國蛋糕有限的境況下,開啟了自己的中國導演生涯,而迷信外來總是好的某些中國電影人,更是將這些人捧上了天,於是乎一群根本不了解中國文化生活的導演開始了群魔亂舞的胡編亂造,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一名韓國導演能在中國拍出一部佳作的因由,當電影不再是一種藝術的追求,而只是一種圈錢的「花樣」,如《花樣廚神》這樣電影的誕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個根本不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導演來拍一部給中國人看的美食電影,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談,而韓導能於此中玩出的花樣,自然也就只能僅是假以親情的填充與花瓶般的粉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