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本研究方向培養電影導演的高級專門人才。
1.正確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觀點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
2.系統掌握電影故事片導演藝術理論;具備較高的中外文化藝術知識修養和審美能力;
3.具有導演創作、研究和教學專業技能。
4.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
二、研究方向
以導演創作技能為主,兼及導演理論、導演藝術家研究。
三、課程設置
1.公共課:
政治理論 外語
2.基礎理論課:
中國電影史 外國電影史 影片分析 攝影基礎
電影美術基礎 錄音基礎 音樂基礎 影視技術概論
電影管理及市場
3.專業課:
導演創作基礎(視聽語言、劇作、表演)
導演創作
導演研究
4.畢業考核:畢業作品、畢業論文、畢業答辯
四、招生對象及對考生要求
大學本科畢業。
五、入學考試科目
初試:1.政治
2.外語
3.電影藝術理論
4.命題導演創作
復試:1.導演藝術構思
2.文學藝術修養
六、備考書目
《世界著名導演藝術家研究》
《構築現代影像世界——電影導演藝術創作理論》
《藝術風格的個性化追求——電影導演大師創作研究》
《銀幕追求——與中國當代電影導演對話》
《電影導演的藝術世界》
以上書籍為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華語電影十導演》 浙江攝影出版社
㈡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學的科目是什麼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影視導演專業(戲劇影視導演方向)的主要課程科目是:導演、表演、舞台語言技巧、舞台形體技巧、舞台美術基礎、美學基礎、編劇基礎、影視導演基礎、戲曲導表演基礎,公共必修課等。
導演專業(戲劇影視導演方向)的課程科目細致可分為四部分:
1、導演基礎:導演元素訓練;導演舞台事件、舞台調度、舞台音樂音響、文學片斷改編;表演元素訓練;表演片斷。
2、導演創作:導演片斷。
3、導演藝術:多幕劇排演、多幕劇排演。
4、導演理論:導演基礎理論、導演創作理論、導演美學、戲劇美學、編劇技巧、舞台美術基礎、舞台美術基礎、影視導演基礎、戲曲導演基礎、舞台語言技巧、舞台形體技巧。
㈢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導演: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
製片人: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 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制組,攝制資金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監制:監制是電影工業中不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們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
編劇:編劇是劇本的作者。編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作品就叫劇本
策劃 :影視策劃,就是策劃影視劇作,包括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
出品人: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接下來我們來排一下順序:出品人>製片人>監制>導演
可以兼職的有導演,策劃,監制,編劇,製片人。但是出品人是無法兼職的。
(3)電影導演專業主課擴展閱讀
電影製作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想、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采密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製片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在攝制過程中,導演應有詳盡的分鏡計劃,並擬定拍攝順序,以便在燈光變動、演員支配的壓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對於攝影機、鏡頭的選擇,燈光的陳置,剪接、配樂的安排,則須工作人員與導演密切配合,以達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電影是群體的創作,也是導演在各種張力下暗藏個人視野的藝術品。
私人獨資拍片限制少,只須根據片型(實驗電影、劇情片或記錄片)決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細之分鏡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圖拍攝,達到盡量節省膠片之目的;或是無止盡的獵取滿意鏡頭,再由事後的剪輯階段理出清晰的脈絡。這種影片,最符合個人創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參考資料電影製作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