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娼年》評價怎麼樣
《娼年》是來自島國的一部影片,豆瓣評分僅僅5.5分。因為劇情中充斥著大量的色情因素以及毫無營養的劇情,使得這部電影沒有打破常規,評分欠佳。下面我來著重分析一下,導致這部電影評價不好的兩個原因。
但從《娼年》成果來看,松阪桃李作為一枚小鮮肉是白脫了。
綜上,《娼年》的失敗就在於,電影藝術已經高度發達,這個領域早已被前人開墾成熟。
B. 連體姐妹是什麼電影
《連體陰》
劇情:
從泰國移民到韓國的萍(Marsha Wattanapanich 飾)與丈夫偉(Vittaya Wasukraipaisan 飾)過著幸福無憂的生活,就在她生日當天,一通越洋電話改變了她的生活走向。由於媽媽身患重病,萍和偉匆忙趕回泰國,而這也勾起她關於童年過往的回憶。
萍出生時還有一個連體姐妹派,由於分離手術失敗,派從此殞命,而這也成為萍心中永遠的心結。當她踏上故鄉的土地,種種離奇詭異的現象接連出現,似乎死去已久的派重新回到萍的身邊。而在這一過程中,姐妹倆之間隱藏至深的秘密也漸漸浮出水面……
(2)韓國電影女主角回到童年的擴展閱讀:
《連體陰》結局:
結局是男主角通過女主角的媽媽知道了其實萍已經死了,而現在活著的是妹妹,自己一直被騙了。男主角在證實了之後去找女主角辯解,女主角當年因為和萍一樣都喜歡著男主角,但是男主角喜歡的卻是萍,後來兩個姐妹發生了爭執,妹妹把姐姐掐死了。
活著的這個妹妹就假扮成姐姐萍和男主角在一起了。男主角發現了之後兩人起了爭執,女主角把房子燒了,還要掐死男主角,可是她在掐的時候把男主角的臉看成了死去的姐姐萍的,然後男主角逃了出來,女主角看到了萍,最後被燒死了。
C.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影評!
春夏秋冬象徵著人生的四個階段,金基德把影片切割成四塊獨立的章節。因為故事囊括了人的一生,時空的距離感
顯然增加了情節的跳躍性。但四個故事並非獨立互不相干,雖然彼此所處的時空相隔千里卻環環相扣。四個人生不同時期的輝煌片段,在金基德巧妙的取捨和銜接下依然保持著線性故事的流暢。
春的誕生
春天的故事孕育了一個生命的火種,金基德從主人公的童年經歷娓娓而談,儼然他把《漂流欲室》中的「水上賓館」演變成本片的「水上寺廟」:一個遠離喧囂都市環山繞水的小寺廟,一個不諳世道的小和尚,沒有背景和親人,有的只是對佛的膜拜和樸素的生活。但是如此純真朴實的小僧人,依然滋生了靈魂深處的罪惡。
無邪的小僧人把石頭纏繞在魚、青蛙、蛇的頭頸,把石頭塞入動物的口腔,看著它們掙扎喘息而手舞足蹈。諷刺的是,殺生竟然來自小僧人的天真童趣。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一個人類性本惡的不爭事實。金基德以近乎殘酷的冷漠姿態注視著小僧人的成長歲月。
背後的老僧人也注視著小僧人施虐的一切,但是並沒有給以制止和解救,他給予小僧人的救贖,是對其靈魂的洗滌和懲罰。按照佛學的邏輯,破殺戒的小僧人註定將承受自己親手釀造的惡果。
夏的禁果
夏天是慾望放縱的時節,轉眼間小僧人已長大成人,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幕幕性的招手。金基德把鏡頭對准了大自然:山路邊蛇的交媾預示了小僧人的性成熟和沖動(此處也是向今村昌平的《酋山節考》致敬)。情竇初開的小僧人幽會少女偷嘗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他給少女獻殷勤,甚至搬來「佛像石凳」給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體現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慾面前敗北的過程。
面對小僧人的犯戒,此次老僧人給予的教誨,依然不是阻撓和勸解。看破紅塵的他給了小僧人選擇人生的權力,並如同先知般的一語道出了未來:「淫念喚醒了佔有欲,而佔有慾望必將惹來殺機。」他明白此時的小僧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歸依佛門,同時也為自己和小僧人的下文埋下了伏筆。
秋的殺機
十年後秋高氣爽的某日,就如同老僧人預言的那番,已經步入中年的小僧人帶罪潛逃。十年前還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險境,揮之不去的是世間的煩惱和情感的糾紛,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因愛生恨、恨起殺意,妻子的不忠釀成了他的彌天大罪。這個殺妻的故事似乎又回到了金基德三年前的《漂流欲室》。
金基德眼中的愛情,無不以悲劇收場,他對愛情的控訴,總是藉助於慾望和暴力的原始發泄。面對愛的背叛,男人的瞳孔中冒著復仇和嫉妒的火焰;面對瘋狂的世界,他只能採取更加瘋狂的態度。他試圖選擇死亡來逃避現實,無休止的施虐與自虐,如瘟疫般的從《漂流欲室》中傳染到本片。
冬的反思
冰天雪地的一個早上,服刑期滿的「小僧人」再度回到已成廢墟的寺廟,不過此時「小僧人」已經變成了「老僧人」。昔日的私慾不再,頭發斑白的他能做的僅是在孤寂中度過餘生,走著當年師傅走過的安詳末路。他背拖石軲轆送佛像到山頂,是對其童年殺生的償還,也是為它們超度。蒙面女人在寺廟棄嬰,預示了下一個小僧人的成長故事。又一個春暖花開,新的小僧人同樣重復著老僧人當年的生活軌跡,生命的循環在自然界繼續。
影片主旨
這是關於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鏡頭後的金基德寧靜而又形象地述說著生活的流逝。他始終保持著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輸給觀眾空洞的理論,而是依仗物化的鏡頭和佛學的概念,抽取出人與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與動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隱性描繪。他對主人公生命過程的展示,有意地掐頭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嬰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門的謎底。主人公還俗時老僧對徒弟命運的先知和點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著相仿的人生經歷。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脫的自焚死去,也將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終命運。
三個人的生活共同來搭建一段完整的人生軌跡,不僅有對靈魂交接的喻意,更足以說明人類生活的大同小異。
影片的基調整體上比較灰暗,僅存的溫馨希望之處,是金基德對佛的肯定。抵消人類罪惡凈化靈魂的唯一途徑,便是來自佛的救贖。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脫俗,與世人的陰險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體現:殺妻後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並帶有暴力和自虐傾向。而師傅給予他「雕刻般若心經」的療法,儼然把他由魔鬼變成了聖徒。晚年後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眾生,走上了真正意義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諳世事刻苦修行,是其靈魂上的覺悟,也是對其所做錯事的懺悔。
片尾棄嬰後的母親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對惡人的懲罰。顯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體現出儒家善惡有報的思想。
繼楊德洛維斯基和今村昌平之後,金基德是世界上第三個喜歡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尋找共性的導演。本片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樣,動物依然出現在影片中的每個角落。金基德營造出一幅動物與人相共存的寧靜和諧畫面:春天寺廟里跑著歡快的小狗,夏天換成了大公雞,老僧借公雞之力把湖中央的木船拖於岸邊。秋天他背著小貓並用貓的尾巴寫字,冬天老僧自己化成了一條蛇。而小僧人與少女的愛情邂逅,魚和蟈蟈是重要的調情功臣。
D. 一部韓國電影講述發生在島上,一個女人原來很老實但後來生活發生的種種讓她成為了殺人魔。電影的名字叫...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建議膽子較小的不要觀看
E. 求韓國的一部電影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由張哲秀導演徐英姬主演的影片,該片講述了美麗的「無島」上七名居民連續被殺的故事。
在首爾金融業獨自打拚的單身女子鄭海媛(池成媛 飾)自然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她的情緒越來越緊張,最終不得不被迫休假。利用假期,海媛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無島。這里風景秀美,民風粗獷甚至有些野蠻,男尊女卑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海媛重逢了童年的玩伴金福南(徐英姬 飾),這是一個溫和開朗、任勞任怨的女人,但是她的丈夫和家人都視其為豬狗,任意欺負和凌辱。福南希望女兒小燕擁有更好的人生,只是在這個蠻荒所在,人的尊嚴被肆意踐踏。巨大的壓力下,逆來順受的福南化身為悲劇的復仇女王……
金福南(徐英姬飾)
福南朴實又善良,即使在島上從沒過過好日子,也還是勤勞、堅強的度過每一天。期盼已久的小時玩伴慧媛終於來到島上,她十分高興,以為改變命運,能解救自己的人來了。嚮往自由和對壓迫的抵抗情緒也更加強烈。
在島上的這些年,她早已變得麻木,就連丈夫招妓她也只是木然地坐在門口吃飯,直到她得知自己的女兒竟然被丈夫染指,她的底線才被觸碰,仇恨在心中不斷積累。終於在唯一寄希望的慧媛也不向她伸出援手的時候,她的仇恨徹底迸發,於是釀成了這一出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