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87歲王曉棠:和王心剛演紅色戀人,與張勇手三次搭檔,近況怎樣
No.1
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曉棠87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王曉棠藝術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更讓王曉棠痛心一生的是,他們的兒子言群,18歲時因患肝病去世。為了事業,夫婦倆沒有再要孩子。
如今王曉棠已87歲高齡了,但卻風采依舊,依然關心影視事業的發展。對於電影,她說銀幕是她的生命,「只有付出真心、真誠、捨得下真功夫,才能在藝術和生活中有所收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娛文娛視再一次祝王曉棠藝術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② 永不消逝的電波 電視劇 永不消逝的電波全集
永不消逝的電波全集http://jocelynf.blog.sohu.com/159756839.html
由唐德傳媒精心打造,滕文驥導演,內地實力派演員趙立新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版《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下簡稱《電波》),日前已圓滿殺青。劇中人物的各自命運歸屬也將會隨著電視劇的播出一 一揭曉。 據悉,新《電波》畫面恢弘精細至極,令人震撼,看過片花的各方人士都大加贊賞,並對趙立新(李俠)、焦俊艷(何蘭芬)、呂行(趙子岐)在劇中的表現表示肯定。 其中,實力派演員趙立新在裡面飾演的是一名費盡心機混入敵人內部,利用電訊科處長身份之便,潛伏在敵人「心臟」的地下工作者李俠。劇中,趙立新飾演的李俠為了獲取敵人情報,即使危機四伏也要捨命犯險,時刻擔心家人的安全卻不得不讓妻兒做掩護,出於無奈「利用」親如兄弟的趙子岐……面對如此糾結的角色,戲份已經殺青的趙立新表示:「潛伏」了三個月,真的是很辛苦。生活在敵人的圈子裡,要取得他人信任之後還要想盡辦法獲取機密情報,每天過著驚心動魄、擔驚受怕的日子,間諜過硬的心理素質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備受糾結,入戲太深難以自拔的還有在劇中飾演與李俠雖親如兄弟但立場不同的呂行,他在戲中演的是趙子岐,最後兩個人由於立場不同,親兄弟反目成仇!據了解,兩個人在沒有真正「撕破臉」的時候,兄弟情一點一點建立起來,成為難兄難弟!但隨著劇情的變化,當難兄難弟成為不同戰線上的敵人關系的時候,當趙子岐和馮小昆(鄒涵虹)的婚姻也因李俠變得無法挽回的時候,整個人也隨之變得糾結痛苦! 然而,與這兩位演員相比之下,焦俊艷的感受卻大不相同。焦俊艷在裡面扮演的是輔助李俠工作的「妻子」,真真假假,年齡跨度等高難度戲份雖然對於之前的高中生角色也是很大的挑戰,但是她本人表示還是很享受其中的過程,能被導演和那麼多的劇組朋友重視深感榮幸! 據悉,新《電波》目前已經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預計今年就會與觀眾見面。
③ 電影《我的長征》的主要內容
江西蘇區,十五歲少年王瑞(鍾秋 飾)全家四口跟中央紅軍進行長征,湘江戰役時,父親被炮火擊中,臨終前囑咐兒子:跟著走。
就在這時,他第一次結識了毛澤東(王英 飾)。遵義會議後,擔任警衛的王瑞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趙琳 飾)夫婦為革命大局丟掉剛出生的女兒,他更加堅定了自已的戰斗意志,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取得了婁山關戰役的勝利。
在通過涼山地區時,他的姐姐竹妹子(王嘉 飾)英勇犧牲,王瑞失去了第二個親人。飛奪盧定橋戰鬥打響後,他的姐夫肖德昌(齊奎 飾)又把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大渡河中。在盧定橋頭,毛澤東發出的感嘆激勵了王瑞一生……
(3)電影演員王心剛夫婦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王瑞
演員鍾秋
一個16歲的小紅軍戰士身上,他經歷了長征的炮火,也在長征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殘酷的戰爭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創痛,父親和連長的教誨一直堅定著他的信念。
2、毛澤東
演員王霙
共產黨領導人,為了堅守紅軍的紀律,甚至在緊急環境中被迫丟掉了剛剛出生的女兒。
3、竹妹子
演員王嘉
王瑞的姐姐,野戰醫院的護士,在反動頭人勾結白匪發動的戰爭中犧牲。
4、肖德昌
演員齊奎
王瑞的姐夫,在飛奪瀘定橋的戰斗中犧牲,從懸空的鐵索上彈落到洶涌咆哮的大渡河激流中。
④ 1985年張勇手罵劉曉慶,34年不來往,究竟因為什麼
這件事情,只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沒有對錯,只是缺乏諒解,才會造成34年不來往。
張勇手對於劉曉慶,有知遇之恩,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劉曉慶。
張勇手,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出生在山西一個貧困的家庭,1948年,14歲的張勇手考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兵團隨營學校。後來,因為五官端正又機靈,他又被順利選入文工團。進入文工團的張勇手,跟著部東征西戰。慢慢成長。
1950年,參加了抗美援朝。
1957年,張勇手被選中參演了電影《黑山阻擊戰》,他在片中扮演王海龍,從而開啟了銀幕生涯。
後來,這部戲的女一號成就了倪萍。1985年的時候,兩人同時參加一場活動,張勇手也是時隔很久之後第一次見到劉曉慶。不過他的氣還沒有消,對劉曉慶不客氣的說到:「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整整數落了劉曉慶2個多小時,而劉曉慶都沒有反駁,這件事也被大家遺忘了。
直到2018年,已經84歲的張勇手獲得了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當天的頒獎嘉賓是劉曉慶,這段被塵封了34年的恩怨才有個了結。
⑤ 王潤身的步入影壇
、1956年夏,王潤身與田華、王心剛、張良、李炎等人一起,被抽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不久,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立,王潤身成為專業電影演員。從此步入影壇。
王潤身到八一廠後,拍攝的第一部戲是王冰與馮毅夫執導的《激戰前夜》,他在片中主演偵察科長魯維智,他機智敏銳,偵察出暗藏的特務,他化妝打入敵特內部,最後將特務一網打盡。王潤身第一次在水銀燈下拍戲,開頭很不適應,有些緊張。導演對他說:「王潤身,我看過你的戲,你是演員的料。你要舒展開,該怎麼演就怎麼演。不要顧慮燈光場面等,大膽放開。」王潤身拘緊心理消除,表演自如,憑他多年舞台實踐的經驗,較好地完成了任務。開頭順利。
導演王冰又邀請王潤身出演空戰片《長空比翼》,扮演片中的飛行師長。按著要求,劇中有師長兩場滑冰的戲,開拍前,導演問王潤身:「你會滑冰嗎?」王潤身搖頭。導演說:「片中有你滑冰的戲,不找替身,你要自己干,你要學會滑冰。」王潤身問:「給多長時間?」「一個月時間。」王問:「好學嗎?」導演說:「你試試吧。」
這年,王潤身已經34歲,按說已不是滑冰的年齡。既然戲里需要,他決心要滑出一個樣子來。這時,攝制組到了丹東浪頭機場。機場有滑冰場,正好長影演員楊光在攝制組扮演飛行員的愛人護士長,她滑冰滑得好,主動教王潤身滑冰。王潤身每天天亮早早爬起來,先偷偷個人練習,楊光發現後,趕到冰場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教。剛滑幾步摔倒了,倒了又爬起來,滾得滿身冰雪。那時正值十冬臘月,東北天氣正冷,10多天下來,不只手被凍得紅腫難受,大腿屁骨都摔得疼痛難挨,腫得不敢碰。開拍前,導演檢查,問王潤身:「你滑得怎樣了?」王潤身說:「你看看吧。」說著滑了幾圈,導演高興地說:「好了,還有那麼點意思,合格了。」接著開始拍攝。影片拍完後,由空軍最高首長劉亞樓審查,劉亞樓司令員對影片給予贊賞。導演很高興。導演見到王潤身說:「首長對影片評價很好,你的戲首長很滿意,功夫不負有心人。以後要多下功夫。」
同年王潤身接連上了王冰導演執導的另一部戲《戰上海》,影片反映1947年我軍解放上海時,在蘇州河同國民黨軍隊的激戰,王潤身扮演老班長趙永生。
當時正值七月酷暑,上海高溫多達40度,行人只穿一個褲頭,撐一把洋傘還熱得汗流浹背,演員個個要全付武裝,頭戴鋼盔,荷槍彈實彈投入拍攝。攝制組在蘇州河一帶擺開戰場,封鎖交通,戒嚴行人,敵我雙方數百名兵力,真刀真槍打起巷戰來。為了追求影片真實,沖殺一次又一次,每次下來,汗水把衣裳打個響透。王潤身回憶當時情景時說:「我是班長,每次沖殺我必在前,一沖數十米,敵人槍彈射來,我先倒下,折騰最利害的就是我了。我沒有絲毫的怨言,真是不厭其煩。一連拍了四天,個個累得不行了。」
一天,一對老年夫婦,拎著兩個大西瓜來到攝制組,說:「我就住在附近一座樓房的三樓,每天著你們拍戲。我們原以為演員最清閑了,這幾天看到你們太苦了,要不是為了表現當年解放上海時的戰斗情景,誰來受這個罪!沒有別的,買個西瓜,送你們吃了涼快涼快吧。」
王潤身回憶當年情景,感觸頗深地說:「我們拍戲的艱苦情景感動了老年夫婦,老年夫婦的舉動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影片拍完,剪接送審,當年指揮上海戰役的陳毅元帥審查了影片,認為影片拍得不錯,但對影片提出了意見。
據王潤身回憶說:「當時,導演王冰送審回來,向攝制組傳達了陳毅元帥的審查意見,主要意思是:影片表現了解放上海的艱苦,但戰爭場面過於殘酷:到處是摞成摞的屍體,血水染紅了蘇州河的河水,使人看了受到刺激,這樣誰還敢送兒子參軍?現在修正主義正在宣揚「戰爭殘酷論」,你們這樣表現戰爭,正給修正主義作了例證。你們想想是否作些修改?」據說,根據領導審查意見,這部影片作了較大修改。修改的結果將王潤身的戲大量被刪減,由原來在戰場上英勇犧牲,成為戰斗英雄,改成沒有死,英姿勃勃回來見到了他的媽媽胡朋。王潤身說:「原來我在戰場上死掉了,後面就沒戲了。戰場拼殺的戲大量刪減後,又增加了一場新的戲——戰場回來同媽媽胡朋見面。這倒是好事:我沒死,活了過來。但白遭了四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