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火星救援好看嗎(推薦幾部火星冒險題材的電影)
《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
本片是一部以人類首次登陸火星為背景的科幻題材電影,由里德利·斯科特執導。由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等主演。片中發生的故事教會了我們,在面對困難和逆境時,不放棄、樂觀向前才是成功的關鍵。
推薦等級:★★★★★
《約翰·卡特:火星傳奇》(John Carter,2012)
約翰·卡特是一部以埃德加·賴斯·伯勒斯創作的奇幻小說《巫毒星》和《火星之神》為基礎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前美國內戰的軍官,被帶到一顆叫做巴隆(Barsoom)的火星上,成為了超級英雄。電影憑借其宏大的視覺效果和炫酷的動作場面,為觀眾帶來一場火星之旅。
推薦等級:★★★★
《紅色星球》(Red Planet,2000)
在這部電影中,人類為了重新引入氧氣,派遣了一批宇航員前往火星。但他們最終發現,那裡不是他們原本預期的那樣。這部電影深刻地詮釋了無盡廢墟中人類生存的艱難和極致的挑戰。本片由安東尼·霍夫曼執導,由凱瑟琳·麥克曼納瑪、而主演。
推薦等級:★★★★
《火星發現》(The Last Days on Mars,2013)
這部驚悚電影描繪了在火星地表上發現細菌的宇航員之間的恐怖死亡周圍。聚焦於最後一批在火星工作的宇航員,他們探索已離開的土地期間發現了細菌。當他們試圖回到安全的基地時,卻被這些細菌感染,並開始變成血腥的長牙怪物。此片由魯伊·賽恩斯執導,由利埃姆·尼森等主演。
推薦等級: ★★★★
《母船》(Mission to Mars,2000)
這部電影描述了一支宇航隊伍被派往火星進行調查使命的故事,途中經歷了一系列的阻撓和倖存。在地球上迎接著這支隊伍回歸的卻是一顆曾經歷時的問題,人類試圖在這顆星球的過程中可能釋放了一個十分強大的威脅,攻擊著隊伍。這部電影由布萊恩·德帕爾玩年執導,由加里·辛尼斯等主演。
推薦等級: ★★★★
《火星時代》(The Time Travelers,1964)
這部經典電影描繪了一群科學家穿越時空,意外地前往了戰後外星球火星的未來。他們發現那裡曾經環保,現在滿是悲慘和病痛,可悲又可怕的景象讓他們認識到人類不應該將毀壞環境的罪惡從地球危險地拓展到太空的另外一少部分。電影以奇特的視覺效果和炫酷的想像力為主要賣點,是一部充滿教育意義的科幻之作。
推薦等級: ★★★★
《紅星幻想》(Total Recall,1990)
這部經典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名叫道格·奎德(Douglas Quaid)的男人,他在里克夫德公司(Recall)做了一次記憶植入,來消除他對過去和自己身份的疑惑,卻意外地激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出現了各種驚險場面。電影中用火星作為地點,還加入了各種科技幻想,本片由保羅·弗倫霍夫執導,由阿諾德·施瓦辛格、肖恩·斯克萊布、史考特·泰曼等主演。
推薦等級: ★★★★
《火星情報局》(Doctor Who: The Waters of Mars,2009)
電影圍繞著「神秘博士」(the Doctor)主人公展開,講述了一連串在火星上發生的奇異事件:火星的第一個殖民地的車隊在其中一名隊員被感染的當時由於水污染被摧毀。這使醫生面對著一個充滿風險和未知因素的決定,要採取行動,而不是按照未來走入旁觀者。這部電影充滿了科技幻想和刺激的情節,由小羅素·T·戴維斯執導,由戴維·申希思等演員主演。
推薦等級: ★★★
《火星任務》(Race to Mars,2007)
這是一部加拿大的電視劇,講述了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旨在向火星發射太空飛船,並且首次在火星上落地。電影聚焦於有關工程、空氣壓力、生物反應、以及減輕受傷和任務的人類因素等各方面的風險,這也使得觀眾感到高亢緊張和充滿期待。
推薦等級: ★★★
《火星門事件》(The Martian Chronicles,1980)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一批訪問火星的人類使命結束後,地球人不再訪問這顆紅色的行星,而是使用小程序控制著火星。在一系列神秘的事件後,地球人親自前往火星,發現那裡已經被人類占據。這部經典電視劇充滿了獨特的孤獨主題和宏大的情節,由邁克爾·安德森執導,由羅克·哈德默、喬納森·斯科特·泰勒等主演。
推薦等級: ★★★
❷ 太空科幻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1、《星際穿越》
這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原創科幻冒險片,主演有馬修康納、安妮海瑟薇、潔西卡查斯丁和邁克爾凱恩。基於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影片由派拉蒙、華納和傳奇影業聯合製作,派拉蒙負責北美發行,華納負責海外發行。
2、《火星救援》
美國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里德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潔西卡查斯丁、傑夫丹尼爾斯和切瓦特埃格福德主演。電影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講述馬克韋茨在火星被遺棄後,獨自設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3、《2012》
羅蘭埃默里希執導的全球性災難片,由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阿曼達皮特和切瓦特埃格福德等主演。影片展現了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的情景,以及世界各國人民在苦難面前的人性百態。
4、《地心引力》
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主演的科幻片。影片在2014年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
5、《月球》
鄧肯瓊斯執導的經典科幻懸疑片,主演山姆洛克威爾和羅賓查克。影片講述礦工山姆貝爾在月球基地開采能源時,遭遇事故後遇到了另一個自己,並發現了公司的秘密。
6、《太陽浩劫》
丹尼博伊爾執導的宇宙災難科幻片,由希里安墨菲、楊紫瓊和真田廣之等主演。電影講述了一個由8名科學家和宇航員組成的救援小組點燃死亡太陽拯救地球的故事。
7、《超時空接觸》
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科幻懸疑片,由朱迪福斯特和馬修麥康奈爾主演。影片講述主人公從小跟隨父親探索天文,最終參與宇宙旅行的故事。
8、《彗星來的那一夜》
詹姆斯沃德布克特執導的長片處女作,由艾米莉巴爾多尼、莫莉斯特林等主演。影片從一次聚餐開始,大停電後,所有的人際關系甚至世界秩序都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9、《火星任務》
博偉電影公司2000年發行的科幻電影,由布萊恩德帕爾馬導演,加里西尼斯、蒂姆羅賓斯、唐錢德爾等主演。電影講述人類首次火星探測計劃的突發事故中,救援隊前往救援的故事。
10、《星際迷航:暗黑無際》
2009年開業的新三部作品中的第二部,由JJAbrams導演,克里斯派恩、扎克林克圖等主演。影片講述一場恐怖襲擊使整個世界處於危險之中,柯克艦長決定尋找真相。
❸ 《火星救援》觀後感
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傑夫·丹尼爾斯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火星救援》在北美上映近一個月來票房勢頭依舊不減,上周末再度登上北美周末票房榜的首位,累計票房超過1.66億美元,全球票房突破3.84億美元。影片將在11月25日迎來中國之旅,在此之前時光網獨家影評將帶讀者提前領略影片的魅力。
《火星救援》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原著改編,馬特·達蒙飾演主人公馬克·瓦特尼,他是阿瑞斯3號(Ares3)飛船上的六名宇航員之一。飛船在執行火星登陸任務時意外遇到劇烈沙塵暴,造成沃特尼滯留火星,而同船的其他宇航員都以為他已經犧牲。飛船的指揮官梅麗莎·劉易斯(傑西卡·查斯坦飾演)為此深感自責,但無奈之下只能率領其他宇航員返回地球。幸運的是,沃特尼是一名生物學家,也是極其富有創新精神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機械工程師,他奇跡般地在火星生存下來,但卻無法與地球取得聯系告知別人他生還的消息。終於在一張衛星照片顯示火星上出現了異常現象之後,NASA才察覺到沃特尼還活著,由此展開了營救行動。行動必須與時間賽跑,因為火星上可使用的生存資源很快就會被耗盡……
馬特·達蒙為影片奉獻了足以支撐起好幾部獨立電影、開啟一系列大製作續集電影的表演功力。他為這個被困在火星上的宇航員角色注入了不同的人性——沃特尼時而絕望時而樂觀,而達蒙能夠十分精準地呈現出這兩種情緒。馬特·達蒙用來塑造角色的豐富表演技巧只有在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手裡才能顯得輕松自然,而他也讓整個故事變成一個充滿娛樂性的硬科學冒險、幽默版的《地心引力》——一部多處暗示著悲劇結局卻總是能輕松反轉的電影。
主角馬克·沃特尼是《火星救援》的核心和靈魂,並不是因為他是那個被困在火星上的人,而是在於這一角色的態度和行為,讓整部電影從一個關於被遺棄的宇航員的悲傷故事轉變成為關於人類創造力、意志力的勵志傳奇。達蒙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天賦,能讓那些擁有傳奇色彩的角色更接地氣,也讓平凡的角色更具魅力。他飾演的馬克·沃特尼在電影里既是一名隊員,也是一個辛苦求生的宇航員,通過面對不同的攝影機鏡頭的獨白,達蒙將這個角色平凡世俗、充滿靈感、茫然困惑和勇敢直率等多層面的特質展現無遺。
《火星救援》並不是一部獨角戲,盡管達蒙有時讓這部電影看起來像是那樣。但是電影還展現了地球上技術人員和瓦特尼隊友的努力,每個人都關注著沃特尼的情況,試圖致力於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接受媒體監督的施救計劃。同時,這些群戲更能對比出沃特尼的孤獨。為解救瓦特尼而加班工作的大量工作人員,以及那些為地面與太空中執行的各項決定所作出的合作程序,都強調了為了達到更偉大的利益,協力工作、共同合作的`必要性。人們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止步於與沃特尼取得聯系,而是不斷地計劃、設計、創造以及操控能把他帶回地球的飛行器。對於這么一部展現被救人和施救人相隔極遠的電影,《火星救援》故事中的矛盾只有很小一部分來自於人性沖突,反而自然中的各種障礙成為太空人和地球上的科技人員所面對的主要挑戰。
雷德利·斯科特充分依靠劇本,並藉此努力製作出最棒的電影。斯科特是當下最棒的兼具技術和藝術的電影大師,雖然他沒能將《普羅米修斯》和《法老與眾神》從不平整的劇本和充滿矛盾的概念中解救出來。這一次,《僵屍世界大戰》編劇德魯·高達執筆影片劇本,保證故事在情感和技術上達到一個基本的水準。雷德利·斯科特在此基礎上用老練而優雅的手法展示沃特尼如何努力離開火星的相關情節。比如,他捕捉到沃特尼以第一人稱面對攝像機鏡頭,講述他為求生所做的努力的片段,這讓這個故事視角更加個人化。與之相對的,斯科特在處理發生在地球和飛船的情節時採用了更加傳統的拍攝方式,所以這些部分的整體氛圍更具記錄性,也更加程序化。電影最終在劇情和角色上都足夠抓人心弦,但又不會顯得十分刻意和賣弄。
如同另一部優秀電影《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將視覺奇觀、復雜的角色特性和主旨性內容融合到一起,足以給觀眾留下思考的空間。馬特·達蒙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他把自然的演技和往常的魅力注入這個既可以被稱為「怪咖」,又可以稱作瀟灑的冒險家的角色之中,同時為這個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宇航員賦予了幽默感以及無可替代的樂觀精神。《火星救援》這部驚險、充滿思索、激勵人心的作品時今年最棒的電影之一,因為它不僅將角色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觀眾,還絕無僅有地激發出觀眾最好的一面。
吃完大草原烤肉,我們一群人去看了電影《火星救援》,這是一部科幻片,情節跌宕起伏,內容精彩絕倫,從開始到結束,我們時而緊張,時而驚嘆,看得超級過癮!
《火星救援》講述了主人公馬克在沙塵暴中執行任務因為意外被隊友誤以為犧牲,扔在了孤獨的火星上,他沒有悲觀,利用自己的知識,尋找活下去的辦法,歷經磨難,最後成功回到地球的故事。在影片中,當馬克在掩埋的沙土中醒來,發現只剩自己一人,沒有足夠的供給,他樂觀地面對,運用自己的智慧造水、造氧氣、種土豆,堪稱植物學霸和化學學霸,又將損壞的衛星修復,通過衛星與地球取得聯系,簡直是物理學霸,使用十六進制需要數學知識,要想活著,不但要有積極的心態,還要有全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影片中當我看到隊友們決定回到火星接馬克,需要馬克克服火星引力,攔截墨爾本號,他乘坐的回收艙因為推進器速度不夠,需要減負,最後連艙頂都卸掉,只罩著一層氈布,好像乘坐敞蓬車一樣進入太空中,看著四外漏風的回收艙,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影片中當隊友得知馬克還活著的時候,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義無反顧地返回火星,看到隊長抓到馬克的手又失去時,我的心懸了起來,看到馬克經歷磨難回到隊友中間,我由衷地為他歡呼!
馬克終於回到地球上,為學生講課時,他說:遇到困難,你是想辦法克服還是消極等待,決定著你的命運。我懂得了這個道理!
周末,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場科幻電影《火星救援》,我深深地被裡面的故事情節所吸引,看完之後久久回味。
電影《火星救援》講的是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陸,美國宇航員馬克.沃特尼與其他五位宇航員兄弟遭遇巨型風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結束。他因為被誤認為無法生還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魯賓遜。清醒後的沃特尼發現自己遠離地球家園,食物只夠一個月的供應。幸好他天性幽默樂觀,而且還是個植物學家,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務的到來,要等四年,沃特尼精心計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他在這顆星球上的時間,利用自製的肥料種植土豆,對手頭的所有材料物盡其用。而在地球上,公眾哀悼馬克的悲劇死之後,一位眼尖的NASA技術員在監看時注意到火星表面有運動跡象,懷疑馬克可能還活著,雙方重新獲得聯系後,火星救援任務由此啟動。
《火星救援》給我最強烈的震撼,一個人獨自留在火星,不放棄,不絕望,不甘就此坐等各種死的他運用自己的各種科學知識和動手技能在火星上殺出一條活路,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他堅持不懈,最後絕處逢生。他的國家耗上數以億計的資金,NASA高官搭上自己的前程,五位宇航員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乃至生命,只為拯救一個被遺落在火星上的夥伴,展現了生命高於一切的高尚。中國航天局以太陽神推進器作為重要的救援力量如救世主般出現,無私提供技術力量來與NASA一同完成拯救行動,把整部電影人權至上的立意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火星救援》讓我豐富了科普知識:硬核的天體運動、空氣運動、火星種植土豆的原理......,由淺到深,很通俗的為大家海量呈現。它會燃起人類探索太空的渴望,激勵新一代宇航員的誕生。
大力推薦《火星救援》,它3D效果強烈、水晶般清晰的頂級畫面、唯美恰到好處的音效,不得不說是一部完美的科幻片。它讓觀眾跟隨沃特尼用大量科學公式和計算不斷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懸念迭起。在火星嚴酷生存環境下,他機智勇敢、堅韌不拔的無畏精神,讓我們學到了在逆境中生存和處事的精髓,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難題,只要持之以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韋格等主演。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
雷德利·斯科特作為科幻電影導演的開山鼻祖,他的大名可以說是不脛而走,聲名遠播。從《異形》到《銀翼殺手》再到《角鬥士》都是觀眾熟知的佳作。嚴蓬曾評論說:"《火星救援》不是哪個導演都能拍的,而雷德利·斯科特拍這部影片確實很適合。"同時他認為:"斯科特幾乎拍過所有類型、風格的影片,但唯獨沒有拍過喜劇。這部《火星救援》是一部特別純粹的影片,除了生存,就是靠科學來解決問題,斯科特大師真的是把原著真的拍了一遍。"作為科幻片的《火星救援》這次也是獨具匠心的將科幻和科學"運用一妙,存乎一心"了。《火星救援》將"科幻片"中的"幻想"成分減到最小,將"科學"成分增到最大,通過紀實性的表現手法,用大量基於現實科技與科學理論的細節,展現了宇航員火星求存與營救的壯舉,堪稱創造出一個前所未見的寫實(紀實)科幻片的全新類型。
《火星救援》的開場沒有過多的鋪墊和煽情,而是開門見山的將整個劇情擺在了觀眾的面前,就是在火星遭遇困境,進行自救的過程。和《星際穿越》相比,雖然失去了野心,也沒有上升到全人類利益的角度。但是正是因為這份"安分守己"才讓《火星救援》的口碑大贊。《火星救援》里有著簡單易懂的科學知識,自帶吐槽模式的幽默男主,還有NASA內部的小爭小吵。隨著主人公一點點克服困難回到家園,觀眾得到了較為真實的體驗同時也滿足了觀眾對於外太空生活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