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旺角卡門,1000多萬港幣
內地2046,3000萬人民幣
全球藍莓之夜,2000多萬美金
⑵ 趙文卓的作品票房收入也很低,為啥不能和李連傑相比
既生瑜何生亮。有點類似張衛健沒能成為「第二個周星馳」一樣。因為李連傑太優秀了,他已經是天花板了。無論武術底子、相貌、創作才華、所拍電影質量等等都是最頂尖的。
有這么一個頂尖的存在,觀眾為什麼要去選擇一個同類型的低配版的存在去替代他呢?李連傑是無可替代的,除非你能超越他。就像甑子丹和吳京另樹風格,而且將這種風格推向極致,才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動作巨星」。
當然,這和目前的環境也有關系,李連傑的作品是在90年代被觀眾定義的武打電影的名片,那個時候全國文化市場內容沒有現在豐富,觀眾對於傳統武俠劇比較痴迷。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由於互聯網的普及,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大家隊趙文卓傳統的文化作品很難在有像90年代那樣,受到觀眾喜愛。
還有一點就是,缺少創新。
不管觀眾們喜不喜歡,我們也不能拿趙文卓跟李連傑來對標,畢竟時代、風格等所處的環境都不一樣,努力做好自己就行
⑶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票房分別都是多少
《功夫》全球票房一億美元,票房分布如下(美元為單位)
亞洲(約7000萬)佔70%
內地2000萬
香港800萬
台灣650萬
日本1650萬
韓國600萬
星加坡250萬
馬來西亞250萬
泰國200萬
印度150萬
印尼100萬
菲律賓75萬
其他票房在50萬元以下的亞洲地區(約200萬)
北美(1800萬)佔18%
美國1700萬
墨西哥100萬
歐洲(1200萬)佔11%
法國250萬
英國250萬
德國150萬
西班牙150萬
義大利100萬
俄羅斯100萬
其他票房在50萬元以下的歐洲地區(約200萬)
澳洲(100萬)佔1%
《少林足球》全球票房4200萬美元,票房分布如下
亞洲(約3500萬)佔84%
香港800萬
日本2000萬
韓國450萬
其他亞洲地區估計約200萬
歐洲(約600萬)佔15%
法國300萬
英國150萬
義大利150萬
德國5萬
北美(50萬)佔1%
美國50萬
結總
功夫∶亞洲票房7000萬(70%)占約七成,歐美3000萬(30%)佔三成
少足∶亞洲票房3500萬(84%)佔八成半,歐美 700萬(16%)佔一成半
由此得知,周的票房很大部份是由亞洲頁獻,"保守估計"《長江》只要保持《功夫》在中、港、台的票房,已能進帳3500萬
香港800萬(幾乎毫無懸念,只看他能不能破《功夫》的記錄)
內地2000萬(自《功夫》後三年,內地百物騰貴,基本上~各電影的票房數字也隨著物價,一路上揚)
台灣650萬(本來有點擔心這個冷卻了的市場,但《色戒》的出現......已沒有了這個顧慮)
韓國5、6百萬(《功夫》在韓企得穩,不承問題)
日本1600-2000萬(《功夫》在日不及《少足》的票房,但也維持在1600萬的票房,所以《長江》在日本很難出現水土不服的現像)
這裏加起來已有約6000萬的進帳,再加上其他亞洲地區,7000萬不成問題
在歐美方面,就算票房失利,沒有《功夫》3000萬的成績,跌到只有1000萬的進帳,《長江》的全球票房也可達到8000萬
⑷ 趙文卓的電影票房怎樣
還行,很有號召力,曾經與梅艷芳戀愛,
沒有代表作,劇本很一般,個別宣傳很好的爛片子
祝你好運
⑸ 電影票房錢最後歸誰啊導演一般能拿多少
院線70%左右,剩下歸製片方,導演怎麼分配給其他人就是內部商定了,演員死工資,票房和他們沒關系
⑹ 趙文卓演繹的電影為什麼票房會撲
原因如下:
1、對於演員來說,由於中國電影不健全,不存在按票房分賬的問題(而美國是這一制度),所以,中國演員是拍完電影,拿錢走道,電影收益,與演員無關。
2、可能有抹不開的關系,例如:
趙跟某某關系不錯,脫不開懇求,要我出演某個爛片的男一號女一號。我讓你演某某片子,就是給你面子,你如果不演——封殺
3、有可能是導演的錯誤判斷。認為某某能吸引觀眾,而實際並非如此。
例如人民的名義導演就為了吸引年輕觀眾,而插入很多青年人的生活劇,而使網友對該段惡評如潮。
4、還有剪輯的問題。拍的時候,電影都是一個個片段。好的剪輯師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把一堆爛素材剪成一個「還過得去」的故事;而差的剪輯師,則足夠把一堆好素材剪成一部爛片。而好導演更世界上任何職業一樣,最頂尖的只有那麼寥寥幾個!所以頂尖的演員(例如成龍)願意和熟悉的導演(例如唐季禮)合作,他們合作了超級警察、紅番區、簡單任務、神話、十二生肖、功夫瑜伽等非常成功的影片。
⑺ 哪些導演拍的電影能夠輕松票房超10億
一些導演拍的電影能夠輕松票房超10億,比如說有陳凱歌導演,爾東升導演,張藝謀導演,這些導演所導出來的電影水平非常高,這些導演也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
⑻ 一部電影票房7億元 如果有導演,4個主演,怎麼分配的。有沒有人說下
一般去成本,比如1.5億,剩下5.5億,影院分賬50%,宣傳費等,差不多剩下2億,公司剩下1億,導演和編劇平分5000萬,四個主演平分5000萬。也不一定,看製片和公司怎麼分了。
⑼ 求華語電影導演的總票房排行
馮小剛,陳凱歌
⑽ 沙溢導演首部電影票房為什麼只有200萬
歷經17年的演藝生涯,一直到自導自演的首部電影《親密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