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幸福終點站」 的感想....什麽是幸福
幸福終點站的英文名字叫做 The Terminal。這個詞除了末端,終端的意思,還有候機樓,通航站大樓的滑行道的意思。在這部片子中,大概就是候機廳的意思,翻譯成幸福終點站,實際上並不是很貼切。主人公在飛機場受困,停留在候機廳,然後經歷了一些事情,實現了自己很早就盼望的事情和經歷了未曾想過的事情,最後離開了飛機場。
我們大部分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是平凡的人,然而,我們每個人又有自己的幸福,也許在不經意中,我們就會經歷自己沒有想到的事情。
候機廳人來人往,既是終點站,又是出發地,大家素味平生,也許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就會與其他人認識,感受幸福的真諦。
② 求篇電影觀後感,片名《幸福終點站》,500字左右,最好是原創,各位網友給力點喔!
這是一個機場,充滿著川流不息四處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人們總是會為了很多理由而奔走,或是為了財富,哦,金錢對於他的子民總是奢侈的,沒有來往於天際的四處飛翔,很多人難以聚攢起驚人數字的金錢;或是為了家庭,人們需要回到自己溫馨的家園享受自己的安逸人生,盡管旅途辛勞,可是當能夠回想起餐桌旁愛人微笑的時候,他的臉上該掛著幸福的;還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從飛機上走進機場,再從機場走進某一個城市。機場,對任何一個過客而言,它只是一個驛站,短暫的停留。沒有人會把自己的等待安排在機場,就是有,那也是短暫的。可是就有這么一個人存在——維克多,《幸福終點站》告訴我們一個關於在機場等候的故事,這一等就是幾個月。
他失去了國家的依託,所以他成了這個地球上唯一沒有歸屬的人。維克多成了這個機場唯一的居住者,他穿著睡袍倘佯在機場的大樓里,他用男廁所的水龍頭洗澡,他拼湊起坐椅作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機場大樓里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用。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什麼,他只是一個奇怪的漂流者 ,只是因為一個永遠無法預料到的理由而成為一個被拋棄和被遺忘的人。可是他站在機場大廳里,提著行李四處張望的時候;他不懂裝懂,答非所問的時候;我們卻總可以發現他的誠實和善良。而事實也是,當他用「山羊」為無辜的旅人解難的時候,當他一次次為了得到食物為朋友牽著紅線的時候,當他屢及朋友們的前途甘願放棄自己承諾的時候,他的善良我們為之感動。
他在這個航站是為了等待。生命中很多人無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盡管他們四處忙碌,不停奔波,可是當他們細究自己內心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無所等待,無所期望,活著僅僅是作為一種人生的狀態而存在,和死相比只是多了呼吸和思想。特別是當這個問題是發生在飛機場這么一個航站的時候,更是有許多人無法明確。生活總是會讓很多人無法找到真實的自己,艾米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作為空姐,她奔波了21年,可是她無法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在尋找什麼,她的生命中除了男人還是男人,而這個男人和愛情無關;她的生命中還有書本和故事,因為有著男人互相殘殺的故事,那也許會有讓她熱血沸騰的感覺。維克多知道自己,他為了一個承諾,為了一個等待。電影中沒有給他太多遺憾,因為對於愛情來說,正如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之後送給約瑟芬的一個禮物,金色的掛墜後面一個字「命」;他獲得了艾米莉的愛情,可是他註定是不能擁有她的。而關於承諾,對於他死去的父親的承諾,他實現了。在機場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在得到他父親崇拜的音樂大師的簽名。他在機場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沖進了漫天大雪的紐約城,不是為了美國人口號中的自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民主,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本該完成的承諾。
電影中有著對美國式民主和自由的嘲諷,一個只是懷著個人目的前來美國旅遊的遊客,被限制了他所有的人身自由;而他在機場領導的惡意限制下,也喪失了所謂的民主。電影開頭,卻很自然的拿中國人開刷。我明白太多中國人對於美國的嚮往,可是這種嚮往在電影里卻被惡意地進行了嘲諷,中國旅遊團隊在機場里開始企圖闖關,因為他們被識破了偷渡的企圖,當這幫中國人大呼小叫地跑在維克多的身後,我只是感到一種悲哀和遺憾。因為這個現象確實在西方國家中出現太多了。
看著電影,我為維克多的堅持和等待而感動,而這種感動就發生在這個驛站中。人生中有很多這樣的驛站,可是我想沒有人能夠會在其中的停留過程中看著自己的內心去明確自己等待的東西。他知道,他看著艾米莉,說:「你,我等的就是你。」剎那間,背後的原該噴水的琉璃牆璀璨閃爍。我想起了心愛的她,30年的等待終於能夠不期而遇,也就是從見到她的那個瞬間開始,我相信了人世間的奇跡存在。「你,我等的就是你,親愛的!」
③ 大家好,誰能幫我寫個電影《幸福終點站》的觀影分析。
豆瓣啊!!!大哥!!!裡面一抓一大把
④ 求關於《幸福終點站》的觀後感,長篇的可以寫成論文的哦!!
網路吧
⑤ 電影幸福終點站的觀後感,英語50詞
電影幸福終點站的觀後感,英語50詞,見附件。
如果看不到附件,請用電腦訪問。
⑥ 幸福終點站的觀後感 中文
自己寫吧,很優秀的電影。
給你點提示。
人生,整部電影都在概括一個精彩的人生,從一無所有一窮二白,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再到受到周圍每一個人的尊重,最後敵人的尊重,這就是一個人的奮斗史,一個完美的人生。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核心內容就是這個,當然,什麼父子情啊 對祖國之情啊啥的也算,但這是次要的
⑦ 幸福終點站的影片評價
獨特發現
《幸福終點站》是斯皮爾伯格藉助於這樣一個題材來透視美國的社會眾生相。候機大廳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觀望美國的一個窗口。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湯姆·漢克斯與機場主管的矛盾。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關系與沖突就是一個外來者與美國官僚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湯姆·漢克斯在機場內接觸的都是普通人,感受到的是普通人的善良、熱情、互助,與這些人建立起了感人的情誼,而機場主管則完全是一個冷血動物,他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官僚政客的固執、機械乃至心胸狹隘。湯姆·漢克斯身上體現出的人類的忠貞、勇敢、勤勞、善良精神贏得了機場所有人員的支持,而機場主管卻是眾叛親離,無力抗衡民意,正反映了這種官僚政策的失敗。可以充分看出斯皮爾伯格在電影中重復了他一貫張揚的主題,就是人性的力量永遠比機構的教條來得和藹可親得多。
鮮活人物
在電影里,可以看出斯皮爾伯格電影對塑造群體人物的功力所在。那個快餐店小伙的熱情與多情、辦理簽證的女工作人員的一絲不苟、印度老清潔工的嘮叨與古怪,都在影片設置的細節中展現了豐滿的情節,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幸福終點站》有著過多的好萊塢電影技巧的運用,但至少達到了一個好處,就是塑造了鮮活的人物。 俗套薈萃
電影中充斥著的俗套的陳詞濫調,使其無法達到一種經典的水準。其中俗套的模式:最典型地包含在湯姆-漢克斯與空姐邂逅的一段情緣上。空姐折斷的高跟鞋,直接承擔了「潘金蓮」的竹桿作用,開辟了一段空港情緣。編導毫無創意地讓兩人悉心交流起拿破崙與約瑟芬的愛情歷程,而且讓湯姆·漢克斯模仿拿破崙的求愛方法,為空姐打造了一個規模空前的珠寶王冠,如此矯揉造作的用意與工於心計的用心,徹底瓦解了湯姆·漢克斯身上的純朴風味,反而有一點肉麻至上。
鏡頭單調
盡管有著候機大廳這個外在環境的支撐,但影片的布景相對而言是很有局限的,而影片的主題也沒有離開過湯姆·漢克斯的視點,在這樣的制約情況下,使鏡頭單調乏味。
(註:影片評價來自《羊城晚報》)
⑧ 電影《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放眼當下社會,欺騙與謊言似乎一直侵噬著人們的生活久久不肯退去,浮躁的氛圍似乎早已容不下一顆堅守的心,我們往往被眼前的誘惑與便利迷離了雙眼,忘卻了最初的方向,丟棄了自己的信仰,將自己當初信誓旦旦許下的承諾隨手一擲,任其沉入深不可勘的海底.或許我們貞德應該波開內心的樊籬,從維克多那深情而自豪的一吻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
⑨ 關於電影《幸福終點站》的感想、評論
湯姆·漢克斯的片,真的部部經典,《幸福終點站》其實以前已經看過了,剛好看到有人提供下載,就再看一次。
納沃斯基為了圓父親的夢想,希望獲取一個爵士樂手的簽名而來到紐約,不幸卻因為本國政變而成為沒有國家的公民,只能在機場內四處游盪。不過,納沃斯基卻很幸運,也很努力,在紐約機場的大廳里生存了9個月。在這九個月里,他幾乎得到了一切,差點包括一個女朋友艾米利亞。
不過故事的結局卻並不如想像的那樣完美,納沃斯基似乎已經做到了一切艾米利亞能感動的事情,不過,艾米利亞還是選擇了「命運(destiny)」,並沒有跟納沃斯基一起,而是與那個有老婆孩子的男人走了,他的印度清潔工朋友也被抓了,而跟他作對的機場官員卻依然升職了。
每個人都在等待,每個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樣,有人得到了,有人失去了,有人堅持了,有人放棄了。艾米利亞等了20年,最後獲得了不知道是不是幸福的選擇,納沃斯基的父親等待了40年,卻沒有等到心願了卻的那一天。等待不一定總是美麗的,等待是一門藝術。博弈的過程,就是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去等待你認為值多少的事情,有的人堅持等待,卻沒有結果,有的人放棄等待,獲得了更好的結果,這些或許可以說上天註定。不過,等待卻是一種犧牲的過程,人為什麼等待?是因為對方讓你覺得有了等待的機會與價值,而正是這種「覺得」,有時卻可能害了一個人,等待,有時候也是一種上當的過程。反過來講,當你都沒有想讓別人等待時,不妨斬釘截鐵一些,而不是編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個人在機場大廳生活了9個月,總歸還是有很好的學習的地方,我大概總結了下面幾點:
1、生存的能力,不懂英文,甚至連最基本的交流都不會,沒有錢甚至連免費餐券都丟了,還受到了各種白眼,但是納沃斯基首先想到的是生存,而不是在機場吵鬧。在九個月時間里,還要忍受那個BT的機場官員迪克遜的百般刁難。如果一個人,在美國這么一個地方,沒有錢,也不懂英文,經過九個月還能生存下來真是奇跡,普通人可能都變成了乞丐了。
2、樂觀的心態,什麼人有樂觀的心態?人品好的人,只有好人品的人才不會有那麼多小腸子,做人才能大度,納沃斯基人品是好的,沒有想過害人,首先想到的是解決問題,人品好也為他贏得了很多機會,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在無聊的時候,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獲得了生存的空間。在他被以朋友的工作來威脅必須走人時,他幾乎好不憂郁選擇了走人。
3、堅持,迪克遜通過各種手段「引誘」納沃斯基走出機場大門,甚至已經出了最後的殺手鐧,試圖把納沃斯基變成難民,不過,納沃斯基卻回了一句,我愛我的祖國,我怎麼會討厭自己的國家。甚至納沃斯基在受到美女的引誘出去吃義大利餐也沒有動搖。當然,你可以說納沃斯基比較傻,不知道原來可以這樣走,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他是一個堅持的人。
4、學習的能力,不懂英文,怎麼辦?通過機場的多語言小冊子,學習到英文,然後再進行一些溝通,進而提升自己的「眼睛」,在國外,看不懂就基本上屬於瞎子,如果聽不懂就屬於聾子,而不會說,就屬於啞巴,只能通過學習來擺脫其中的一種,才能有生存的空間。
5、人際關系處理。每個人,面對新的入侵者都會有戒心,所以當納沃斯基面對掃地的、送貨的等等對他的刁難時,並沒有進行硬碰硬,因為這肯定沒用,還會加重對方的不滿,納沃斯基至少人品是好的,他沒有想通過特殊的手段來做到什麼,而是通過一些事情,跟這些人交流,至少取消了「FBI」的帽子。在一個新的環境,處理人際關系還真是一門學問。
6、抓住機會,很多人都說,給我機會,我能怎麼樣,很多人也說,機會是自己爭取的,其實,我倒覺得,機會需要爭取,機會也需要別人給的,不過最重要的是能否抓住機會。為了吃飯,納沃斯基發現了收行李車可以賺錢,為了吃飯,他日復一日跑簽證,僅僅是為了幫那個西班牙人泡妞,不過,卻換得了吃飯的機會,為了吃飯,他做了裝修工人,不過,很明顯,機會有些是自己爭取的,有些是抓住了機會,因為他有能力。
⑩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這是一個機場,充滿著川流不息四處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人們總是會為了很多理由而奔走,或是為了財富,哦,金錢對於他的子民總是奢侈的,沒有來往於天際的四處飛翔,很多人難以聚攢起驚人數字的金錢;或是為了家庭,人們需要回到自己溫馨的家園享受自己的安逸人生,盡管旅途辛勞,可是當能夠回想起餐桌旁愛人微笑的時候,他的臉上該掛著幸福的;還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從飛機上走進機場,再從機場走進某一個城市。機場,對任何一個過客而言,它只是一個驛站,短暫的停留。沒有人會把自己的等待安排在機場,就是有,那也是短暫的。可是就有這么一個人存在——維克多,《幸福終點站》告訴我們一個關於在機場等候的故事,這一等就是幾個月。
他失去了國家的依託,所以他成了這個地球上唯一沒有歸屬的人。維克多成了這個機場唯一的居住者,他穿著睡袍倘佯在機場的大樓里,他用男廁所的水龍頭洗澡,他拼湊起坐椅作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機場大樓里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用。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什麼,他只是一個奇怪的漂流者 ,只是因為一個永遠無法預料到的理由而成為一個被拋棄和被遺忘的人。可是他站在機場大廳里,提著行李四處張望的時候;他不懂裝懂,答非所問的時候;我們卻總可以發現他的誠實和善良。而事實也是,當他用「山羊」為無辜的旅人解難的時候,當他一次次為了得到食物為朋友牽著紅線的時候,當他屢及朋友們的前途甘願放棄自己承諾的時候,他的善良我們為之感動。
他在這個航站是為了等待。生命中很多人無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盡管他們四處忙碌,不停奔波,可是當他們細究自己內心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無所等待,無所期望,活著僅僅是作為一種人生的狀態而存在,和死相比只是多了呼吸和思想。特別是當這個問題是發生在飛機場這么一個航站的時候,更是有許多人無法明確。生活總是會讓很多人無法找到真實的自己,艾米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作為空姐,她奔波了21年,可是她無法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在尋找什麼,她的生命中除了男人還是男人,而這個男人和愛情無關;她的生命中還有書本和故事,因為有著男人互相殘殺的故事,那也許會有讓她熱血沸騰的感覺。維克多知道自己,他為了一個承諾,為了一個等待。電影中沒有給他太多遺憾,因為對於愛情來說,正如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之後送給約瑟芬的一個禮物,金色的掛墜後面一個字「命」;他獲得了艾米莉的愛情,可是他註定是不能擁有她的。而關於承諾,對於他死去的父親的承諾,他實現了。在機場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在得到他父親崇拜的音樂大師的簽名。他在機場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沖進了漫天大雪的紐約城,不是為了美國人口號中的自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抿煮,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本該完成的承諾。
電影中有著對美國式抿煮和自由的嘲諷,一個只是懷著個人目的前來美國旅遊的遊客,被限制了他所有的人身自由;而他在機場領導的惡意限制下,也喪失了所謂的抿煮。電影開頭,卻很自然的拿中國人開刷。我明白太多中國人對於美國的嚮往,可是這種嚮往在電影里卻被惡意地進行了嘲諷,中國旅遊團隊在機場里開始企圖闖關,因為他們被識破了偷渡的企圖,當這幫中國人大呼小叫地跑在維克多的身後,我只是感到一種悲哀和遺憾。因為這個現象確實在西方國家中出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