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攀登者》票房不及《祖國》《機長》的一半,問題出在哪了
可以理解導演想用兒女「小情」烘托國家「大義」的想法,登山隊長和氣象員徐纓跨越了15年來不及說出口的愛情十分動人,但是強行給新生代登山隊員們加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戲就顯得格外多餘和尷尬。
Ⅱ 電影《攀登者》有哪些槽點
兩大硬傷之一:感情線過重
《攀登者》就題材而言絕對有足夠的吸引力,它以中國登山隊員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改編,故事接地氣,有強大的感情支撐點,視覺奇觀也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可惜,導演在故事定位上的模糊,讓影片已經整體走偏。
方五洲廢棄工廠的飛檐走壁和雪山上被大冰柱壓住而沒受重傷。這兩段動作戲確實有點誇張,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更不能說是吳京給自己加戲。第一個是為了展現方五洲作為一個登山者,即使條件簡陋,私下裡也不放鬆自己的訓練。被大冰柱壓住,那是為了告誡大家,雪山裡不能高聲呼喊,那是血的教訓。至於主角為啥不被壓傷,如果受傷攤床上了,那後面第二次登頂就沒主角啥事了若徐纓剛好避開大冰柱,或是被壓住的不是男女主而是別人,或是把雪塊寫小一點就不會有那麼誇張尷尬的畫面,說到底還是導演和編劇功底差了一點。
Ⅲ 國慶檔電影《攀登者》里沒有女英雄,只有女麻煩精
一部電影的上映總是會有好的聲音,也會有不好的聲音。近期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攀登者》在觀眾看來也是褒貶不一,有吐槽也有安利。尤其大家對劇情裡面出現的感情戲,認為女性角色在裡面只是起到阻礙作用,沒有積極意義?其實未必。
影片實際想表達的就是愛國情懷、舍小愛成就大愛,在情侶之間更是互相成就,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愛。通過兩個人之間這種細微的感情與最後用生命去完成的事業更加凸顯電影本身所要表達的內容。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噢,望採納。
Ⅳ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攀登者》將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匯集了眾多如吳京、章子怡、胡歌這樣自帶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陣容的影片可不多,吳京自不必說,戰狼系列影片的熱度還未過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讓他聲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經名聲在外,這三人的粉絲量可能不一定比得過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鐵桿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業內口碑都是極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還可以在電影中見到成龍、井柏然、何琳等諸多著名演員。
為了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中國還是組建了一支登山的隊伍,並且派了一支軍隊保護,讓他們能夠順利地登上山頂,因為當時的珠穆朗瑪峰不僅自然條件惡劣,周圍更有很多土匪出沒,攀登珠峰也是登山隊對自己的極限挑戰.電影為了能夠還原當時的情況,在崗什卡雪峰實地拍攝,由吳京、成龍、章子怡等電影屆的大咖聯合出演,給大家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
Ⅳ 吳京為何發言不認可《攀登者》中女性角色是為了突出男性英雄形象
吳京認為《攀登者》中女性角色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他不認可《攀登者》中女性角色是為了突出男性英雄形象。吳京在微博上發言的大概內容是說登山是一個團隊,只不過方五洲是外在的表現形式,但每個女性角色都是登頂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些女性角色,各自在各自的崗位上散發著自己的力量,為登頂做出了自己的奉獻。
雖然票房不是很好,但吳京不是很在乎。因為他拍這部電影的目的是為了拍自己沒有拍過的電影題材,並不是為了獲得一個好的票房。很多人都拿吳京當票房保障,我認為這就有點過了,一個演員不需要靠票房決定好不好。
Ⅵ 《攀登者》吳京和章子怡的愛情線很迷你真的看懂了
《攀登者》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無論是從製作還是陣容上,都很難挑出毛病。
方五洲將化石放回原來的坑,一取一還,兩次封峰,代表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化石、旗子、登頂、愛情,這些被完美的串在了一起。方五洲和徐纓的愛情線,就像是全片之中的潤滑劑,很好的起到了潤滑作用,好讓本來生澀的攀登劇情,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
Ⅶ 《攀登者》中,方五洲最後沒有和徐纓在一起,你是否感到惋惜
方五洲在第一次去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就告訴徐纓,等他登頂之後回來,就有一句話要告訴他。後來雖然方五洲成功登頂了,但是卻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而受到不少質疑。
他沉默與退縮了,也失去了去追求愛情的勇氣,這換來的就是兩個人很多年的生離。方五洲再次登頂珠峰時。而徐纓作為氣象隊主任,向登山隊全程報告珠峰天氣情況。整個氣象隊為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因為珠峰天氣惡劣,干擾氣象隊與登峰突擊隊之間的無線電通訊,徐纓在患病情況下繼續向上攀登,縮短無線電通訊距離,最終將珠峰預測天氣准確告知突擊隊。但同時自身也因為急性肺水腫不幸去世。
在現實生活中,但在事業面前,我們是否也會堅定執著,為了給愛情一個完美的詮釋而努力拚搏呢?事業和愛情當然兩者都不可或缺,但如果我們把為事業拼搏的動力,化作為實現美好愛情而攜手共進、不畏生活艱難的決心,相信我們的愛情註定是最美好的!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鼓勵自己。
歡迎大家評論互動。
Ⅷ 《攀登者》爆出吳京婚姻真相,為何說不需要婚姻只是你
為了一句話,苦等十五年。在電影中吳京飾演的攀登者隊長方五洲,對章子怡飾演的氣象學家徐纓承諾「只需要等我第一次攀登回來,我就迎娶你進門。」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方五洲沒能登上珠穆朗瑪峰,兩個人也分道揚鑣。之後徐纓在信中告知方五洲,其實你要登的那座山就是我們倆之間的距離。
就好比張傑跟謝娜前段時間還有人說他倆婚姻,說他倆去民政處辦離婚證,實際上並不是,就是因為他倆覺得結婚這件事情不過就是一張證,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根本就不是一張證能說明的事情,別人想要看就去補辦。
梁靜茹《分手快樂》里有這樣的一句歌詞「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遇見了對的人,生活中的其他不過是儀式而已。
Ⅸ 《攀登者》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主要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三人成功從北坡登頂,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也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紀錄;而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並測量出珠峰的精確高度為8848.13米。
(9)電影攀登者徐纓結局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23年,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被《紐約時報》問到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留下這句傳世名言的馬洛里,最終沒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徹底失聯。
上世紀50年代,英國和瑞士登山隊先後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成功登頂珠峰。但在中國境內的北坡,始終無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巔,包括馬洛里在內的英國人數次在北坡折戟,以至於他們得出結論,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成立時間不足5年、隊員平均年齡24歲的中國登山隊,艱難地將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
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打破。驚嘆於今人登頂速度越來越快的人們很少知道,
藉助當年登山隊員們在岩壁上艱難打下的鋼錐而架起的金屬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們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輕的中國登山隊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命運和極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