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哥哥阿里不小心把妹妹的小鞋子弄丟了,家裡很貧窮,無錢買新鞋,電影《小鞋子》,觀後感。。每天,妹妹穿著哥哥的球鞋上學,上完早操課,就要飛快地跑回家,將鞋子換給哥哥。哥哥差點被退學,後來是老師幫助了他,還得到了參加跑步比賽的機會,觀後感《電影《小鞋子》,觀後感。》。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球鞋。阿里想努力得到第三名,但最後還是得到了第一名,獲得了獎杯,失去了球鞋。
他回到家,無比悲傷,對不起自己的妹妹。
在外打工的爸爸,買了一雙漂亮的新球鞋,走在回家的路上。
善.深圳 2011年8月21日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② 小鞋子觀後感 400字左右
《小鞋子》令人感動,雖然這里貧困落後,但更多的感受還是溫暖和真誠、力量和希望。貧困會讓人陷入困境,但也是一種激勵,為生活打拚的激勵。而這種堅韌和倔強表現在一個純真樂觀的孩子身上,更讓人感慨和震撼。這部電影是感人的,但不是令人因同情憐憫而流淚的。他們不需這些,他們的精神飽滿富足的讓每一位觀眾汗顏。以前對伊朗知道它更多的是戰爭、石油、沙漠、宗教等,給人災難令人困苦的事情,覺得它是冰冷的灰暗的一角。看完《小鞋子》,對伊朗的印象大為改觀,它讓我感受到一個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面臨貧困的堅韌和力量。希望,是的,它給人的是希望。看到一個民族不屈抗掙的現在和朝氣蓬勃的未來。
《小鞋子》的故事很簡單: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了,阿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這部電影在講述窮人的故事,但決不是窮困的展覽。而是表現孩子們是怎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走出困境,如何獨自度過難關而不願給操勞的父母增添一絲的負荷。阿里和莎拉的做法或許是幼稚的,但他們的純真和懂事不得不讓人心動。一雙鞋子,對大人來說或許很容易得到,但對於孩子,卻是要付出許多才能實現夢想。阿里與莎拉每天奔跑著換唯一的一雙球鞋。莎拉承諾哥哥不告訴父母他的失誤,穿著哥哥的臭球鞋在同學們那些華麗的鞋子中間是多麼的羞怯和自卑。妹妹放學急急回家,匆忙間鞋子落如水溝,想著哥哥在巷口已是心急如焚,追著鞋子拚命的奔跑,幾乎聽得到她的心臟焦灼的跳動聲。看她幾次探身去抓隨流水飄飛的鞋子,恨不能跳下水去。她想撈撈不到鞋子時,頹然倒地深深的絕望和悲痛壓迫著孩子稚嫩的心靈。考試時,莎拉一邊答著題一邊偷偷望著老師手腕的手錶,這時鏡頭沒有給出老師的全身,而只有那種讓人略感不安和焦躁的在手腕上移回,讓我剎那間觸到了妹妹同樣焦急心情:哥哥再等她回去送鞋子呢,現在還有時間嗎?阿里因時間緊迫拚命跑向學校還是遲到,受到校長嚴厲訓斥,委屈的淚水溢滿眼眶,可是一個孩子最終也只能用眼淚流露自己的無辜和委屈,卻不被理解。阿里和父親進城工作,父親賺到錢後,阿里一再暗示爸爸給妹妹買雙鞋子,爸爸也欣然承諾。可是美夢又在瞬間破滅,父親帶著阿里的自行車失去控制撞到了樹上。當阿里得知運動會季軍獎品是一雙球鞋,他苦苦哀求老師參加比賽,流淚的眼睛、沙啞的聲音,讓老師也為之心痛。阿里想著妹妹因自己的失誤而天天焦急奔跑,想著妹妹的善解人意和自己的承諾,拚命的奔跑著。可是他只想要季軍,因為他需要一雙鞋子,所以他跑道了第一後又放慢腳步,回到第三。可是不幸阿里被別人拽倒摔在地上,他爬起來繼續向前沖,他閉上眼睛拚命沖向終點,他得了第一名。阿里倒在地上,老師扶起他時問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拿到季軍了嗎?阿里站在領獎台望著那雙嶄新的鞋眼裡滿是淚水和失望。
為了一雙鞋子,他們如此認真的努力著,不放棄一絲機會,沒有一絲的懈怠。盡管無奈、委屈、辛苦,可是他們都一一忍下,為了心中的夢想。孩子對夢想的堅持,堅定的信念。他們那純真的堅持,就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樣就算是爬下也要堅持的向它靠近。這分堅持,是那麼強烈那麼無畏那麼不可抗拒!在這樣純真無畏的孩子面前,貧窮又何妨!
看《小鞋子》是心靈逐漸感慨而溫暖的過程,是靈魂得到洗禮的過程。他們即使在困境中還保持著自尊、淳樸、善良。兄妹本想要回他們的鞋子,可是看到女孩的父親是個盲人,他們就想女孩家境更差,更需要這雙鞋子。窮人間的關愛體恤。阿里得了獎品送給妹妹,濃濃的兄妹情義。家境貧困,父親對教會的糖果毫無私心,純潔的信仰。電影很單純很乾凈很溫暖,明亮的陽光,柔緩的音樂。孩子的臉上沒有對貧窮的抱怨自卑,也沒有浮躁無助,沒有慌惶逃避,更沒有窮苦人間互相敵視,而是互相幫助,互相同情。這是一個純凈溫暖的世界,宛如天堂!
這讓我覺得貧困並不可怕,只要有心念,有夢想、真誠的對待生活,就會生活在陽光之下,就會有希望和幸福。阿里的童年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生活給了他貧窮,可也給了他為人生打拚的激勵。貧窮或者就是一堂課,教會他如何真誠的面對生活!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曾窘迫苦澀,曾無數次被現實打擊,曾懷疑堅持是否應該繼續。這部電影告訴我不要說放棄,無論社會如何物慾橫流、燈紅酒綠,人生如何坎坷多舛、風雨如晦,都要緊緊守護心中的一片純凈
③ 求一篇電影《小鞋子》的觀後感
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邁著興奮而又冷靜的步伐,觀看著感人肺腑的一部電影《小鞋子》。
我應當怎樣來形容阿里兄妹的親情?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一首長詩,來描繪他們的飛奔的跑姿。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顏色點染出他們的哀傷臉龐和樸素的服裝。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各種音符來穿得出他們兄妹之間的深厚的感情。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擬出他們活力四射的充滿生機的軀體。
然而我什麼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貧乏的文字,來描繪著偉大的兄妹之情。
如果大家在周末感到無所事事時,我推薦大家看《小鞋子》這部電影。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兄妹之間的愛,它更是一部帶有動力,讓你感受到家庭的愛,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
《小鞋子》這部電影的大致內容講:阿里幫莎拉修理那破爛不堪,補了N次的鞋子,當回來的路上,阿里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子丟了。他垂頭喪氣的回家,而妹妹卻滿心歡喜地等待著。當莎拉知道自己的鞋子「不翼而飛」時,她從天堂落到了地獄。她神眉緊索,不知如是好。阿里想到了主意,先讓妹妹去上課,再回來,阿里跟她換鞋子,以超快的速度飛奔到學校。就這樣,反反復復,阿里也練成了一般「武技」。在學校的通知上,阿里知道第三名有一雙旅遊鞋時,他彷彿又看到了希望,可報名時間以截至,在他的苦苦哀求下,老師終於給他一次機會。在比賽那天,每個人都有父母來加油助威,只有阿里孤零零一人。「啪」的一聲,幾千人像一群螞蟻似的在田野上奔跑,你根本不能看到阿里的身影。阿里摔跤兩次後,跑得更快,在最後的幾百米沖刺時,他用勁全身的力量。當他睜開眼睛時,他哭了,他並不是為了勝利而哭泣,而是的不到一雙「球鞋」而哭泣。
最後,阿里把自己那長滿了水泡 的腳防進池塘,許多的小魚來啄他的腳……
「窮苦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這里在合適不過了。
生在21世紀的我們,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眼」的無憂無慮的生活,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遇到挫折,就只會逃避。
而阿里兄妹呢?雖然他們家境貧困,可是他們的生活卻很快樂;雖然他們沒有錦衣玉食,可是他們吃的是粗茶淡飯也甘願;雖然他們年紀輕輕,卻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困難;雖然他們的父母不能滿足他們所有的慾望,但他們可以得到富家子弟沒有的愛。
在《小鞋子》中,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親情。親情並不只是單單掛在嘴邊說說而已,而是表現在實際行動上;親情並不是刻意地表現,而是出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親情,是我們每人擁有的禮物,只是看你有沒有珍惜,只要我們好好珍惜愛,也懂得愛,並奉獻自己內心最真,最無私的愛
④ 關於電影小鞋子的觀後感
溫暖的《小鞋子》
9歲的阿里不慎把妹妹莎拉的一雙鞋弄丟了,對於孩子和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為了避免父母發現和責備,兄妹倆達成了一項協議:每天早晨莎拉先穿著阿里的球鞋去上課,放學後跑回來與阿里換鞋,再讓哥哥趕去上學。於是在接力賽般的一跑再跑中便衍生出許多故事,雖然細小,卻清晰的折射出人生百態和生命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向我們敘述的故事。雖然它是一部兒童題材的影片,卻適合各個年齡層人士觀看。主要原因還是整部作品情節飽滿、畫面干凈、演技自然,讓人不知不覺被其吸引,不知不覺與劇中人物同悲共喜。還有片中隨處洋溢著的濃濃的異域風情也讓我們備感新鮮,彷彿眼睛的盛宴,跟隨攝影機盡情領略西亞這個古老又陌生國度的民俗風情。長長窄窄曲折迂迴的石頭巷子,中間略微凹陷的排水溝;圍繞圓形水池而建,有著高高台階的伊朗民居;彩色地毯;沿街的店鋪;高鼻深目、膚色微黑的波斯人種,身披頭巾,黑衣黑褲的婦女和女孩…這些主要場景和人物可能概括了伊朗社會的現世生存狀態,真實自然不造作。
導演馬基.麥基迪懷著濃厚的人文關懷氣息成功的運用兒童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兄妹倆夢想找回鞋子或重新獲得一雙鞋子的全過程。影片風格平實樸素,極少煽情場面,卻又讓人無處不再的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不同人物碰撞產生的不同效應和奇妙的關系,所有這些形成一個神奇的生命鏈,每一環都獨立存在又緊緊相扣,使全片充滿著飽滿的張力。尤如春天細細的夜雨,輕輕的滋潤著每一顆漸趨乾涸的心靈。飾演阿里和莎拉的小演員也不由讓人擊節稱贊,他們的語言或許是幼稚的,但他們卻游刃有餘的運用著平靜外表下實際暗涌著豐富內涵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清晰的告訴著我們屬於他們的喜、怒、哀、樂。除了兄妹倆,嚴厲又不失人情的父親、善良的母親、和睦的鄰居、愛護學生的老師,還有不知怎麼回事,莎拉的鞋子後來被穿到另一雙腳上的小女孩,影片的處理都是輕描淡寫,但卻硬是在淡中凸顯真情,而人與人之間多角關聯也在淡中迸發中最溫情自然的火花。
雖然兄妹倆克服了僅有一雙鞋子帶來的種種困難,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莎拉渴望得到一雙鞋子和阿里渴望送給莎拉一雙鞋子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影片的啟承轉合也彷彿水到渠成般自然。莎拉意外的發現自己的鞋子被穿在另一個小女孩腳上,一再確認後終於拉著阿里跟蹤小女孩回家,卻赫然發現小女孩的父親是一個盲人,而他們家也異常窮困,阿里和莎拉不忍心再打擾他們,即將找回的鞋子擦肩而過。接著阿里跟隨父親做為花匠到城裡的富人區,企圖找一倆份工賺錢,這一段是全片的靚點,窮人與富人、成人與兒童、父與子,來了一次精彩大碰撞,富人的無聊、窮人的渴望、成人的復雜、兒童的單純,在這個濃縮的小環境中異常顯眼。而父親終於憑勞動換回了一份豐厚的報酬,莎拉的新鞋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影片在此又急轉而下,父親的意外受傷又讓希望化為泡影。最後,阿里懷著強烈的渴望參加了長跑比賽,因為他看到季軍的獎品里有一雙球鞋,那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但可笑的是,他沒拿到季軍,而是得了冠軍,那一刻,傷心的淚水滑落面頰,他只是想得到一雙球鞋,如此簡單的願望卻如天邊的星遙不可及。他不敢面對妹妹的眼睛,而此時父親的自行車後卻載著為莎拉新買的一雙皮鞋:鮮紅的閃著光澤的亮面,上面還綴著可愛的蝴蝶結,它們正朝回家的路上走來…
畫面漸漸淡出,留給兄妹倆和我們的將是一個大大的驚喜,而一切又都將盡在不言中。
⑤ 小鞋子觀後感作文
我看了影片《小鞋子》,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伊朗某個窮人家庭的故事。主人公阿里是個懂事的孩子,母親生病父親工作,所以家裡的許多負擔都落在了阿里的身上。阿里有一次買菜時不幸丟失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雙剛補好的鞋子。為了不受父母的挨罵,也為了不給父母增加負擔,他努力和妹妹交流讓妹妹不把這件事告訴父母。阿里和莎拉的上課時間是不一致的,阿里決定把自己的球鞋先讓給妹妹穿,妹妹上完課馬上趕到約定地方把鞋脫給他穿,他再奔跑著去學校。兄妹倆天天如此。但是阿里三次沒有準時換到鞋,所以三次遲到,被教務長發現並受到嚴肅批評,差點被開除。<br> 阿里看到學校有通知選派6名同學去參加長跑比賽,三等獎就可以送一雙球鞋。他彷彿又看到了希望,可報名時間已截止。為了送妹妹那雙球鞋,他苦苦哀求老師讓他參加比賽,肯定能得獎。最終他得了第一名,並沒有如願以償地得到那雙球鞋。更糟的是他自己的那雙球鞋也在長跑過程中磨爛了。這時,他爸爸攢夠了錢,幫他和妹妹各買了一雙新鞋。<br> 「窮苦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這里最合適不過了。生在21世紀的我們,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遇到挫折,就只會逃避。<br> 而阿里兄妹呢?雖然他們家境貧困,可是他們的生活卻很快樂。雖然他們的父母不能滿足他們所有的慾望,但他們可以得到富家子弟沒有的愛。雖然他們年紀輕輕,卻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困難。阿里兄妹一放學回家,就要幫父母幹家務。一做好家務,就馬上坐在地上,讀書寫字,復習功課,成績非常優秀,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這個感人的畫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我們讀書一定要向阿里兄妹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主動。<br> 故事中,讓我觸動的第二個地方是,他在長跑比賽過程中,他一直讓自己保持第三名,可事情沒有那麼順利。後面的人拽住他的衣服,他摔倒了。他爬起來繼續追,腦子里浮現的全是妹妹穿著舊鞋子的模樣。他一定要沖到前面去,獲得第三名,兌現他要送給妹妹一雙球鞋的諾言。終於他沖出終點線後累到在地上。當老師去把他扶起時,他問的第一句話是「我是不是第三名?」這個感人的畫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阿里作為一個哥哥對妹妹的愛。<br> 故事中,讓我觸動的第三個地方是,當莎拉看到他那雙被人拿走的鞋子穿在另一個女同學的腳上時,她並沒有直接跑上前去告訴那女同學並把自己的鞋子直接拿回,而是在放學時等在校門口,然後悄悄地跟在那女同學身後,探到了女同學的住址。後來帶著哥哥打算要到她家要回那雙鞋時,結果發現女同學拉著爸爸的手走出了家門,原來她爸爸是個盲人,想去賣麵包來維持生計。阿里兄妹感動了,放棄了追討鞋子的念頭。這個感人的畫面感動了我,阿里兄妹以及他的父母心地是多麼善良,多麼的通情達理呀!
⑥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小鞋子》令人感動,雖然這里貧困落後,但更多的感受還是溫暖和真誠、力量和希望。貧困會讓人陷入困境,但也是一種激勵,為生活打拚的激勵。而這種堅韌和倔強表現在一個純真樂觀的孩子身上,更讓人感慨和震撼。這部電影是感人的,但不是令人因同情憐憫而流淚的。他們不需這些,他們的精神飽滿富足的讓每一位觀眾汗顏。以前對伊朗知道它更多的是戰爭、石油、沙漠、宗教等,給人災難令人困苦的事情,覺得它是冰冷的灰暗的一角。看完《小鞋子》,對伊朗的印象大為改觀,它讓我感受到一個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面臨貧困的堅韌和力量。希望,是的,它給人的是希望。看到一個民族不屈抗掙的現在和朝氣蓬勃的未來。
《小鞋子》的故事很簡單: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了,阿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這部電影在講述窮人的故事,但決不是窮困的展覽。而是表現孩子們是怎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走出困境,如何獨自度過難關而不願給操勞的父母增添一絲的負荷。阿里和莎拉的做法或許是幼稚的,但他們的純真和懂事不得不讓人心動。一雙鞋子,對大人來說或許很容易得到,但對於孩子,卻是要付出許多才能實現夢想。阿里與莎拉每天奔跑著換唯一的一雙球鞋。莎拉承諾哥哥
⑦ 天堂里純真的孩子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天堂里純真的孩子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一雙已經破的不堪入目的粉紅色的小鞋子,在一雙粗糙的手中,一針一線的縫補著,天堂里純真的孩子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伊朗影片《小鞋子》就在如此溫馨又帶點窮苦的鏡頭下開始了。故事情節其實比較老套,描寫了底層勞動人民困苦的生活:
家境貧寒的男孩阿里幫妹妹薩拉取修補好的鞋子時,不慎將鞋子弄丟,為了不被父親責罰,讓他原本就布滿銀絲的頭上不再增添增多的白發,也為了不讓生病的母親擔心費神,他央求薩拉暫時保密,說兩人可以替換著穿他的鞋子上學,並答應一定會幫她買雙新鞋子。
阿里原本指望用他和父親進城打工掙的錢幫薩拉買雙新鞋,但父親的意外受傷打消了他的美夢。看到全市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時,阿里決定參加比賽,但是他錯過了報名日期。幾經哀求,體育老師破例讓實力出眾的阿里參加了比賽。比賽場上,阿里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只是事與願違,由於被拌了一下摔到了地上,為了能追上前面的選手,他奮起直追,最後得了第一,而阿里只是在領獎台上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悔恨自己沒有做到答應妹妹的事情。故事在阿里把滿是水泡的腳浸到水裡,一群金魚游過來的鏡頭下結束。
生活的艱辛加諸在兩兄妹身上,他們只能換著穿阿里那雙破爛的球鞋去上學,尤其是薩拉,早上站在隊伍中間,低頭掃視著周圍人的鞋子。鏡頭一一掃過其他人漂亮鮮艷的鞋子,最後停留在薩拉那雙又臟又大的球鞋上,這時即使沒有鏡頭移到薩拉的臉上,大家肯定也想的出這個早熟聰慧的孩子的失望難過之情,多麼的心酸。而阿里每天在小巷焦急的走來走去等著妹妹的鞋子去上學,每次都跑到汗流浹背也不敢稍加停留,但結果是每次都遲到,還差點被教導主任趕回去,倔強的小男孩委屈不甘心的淚水就這么淌了下來,揪痛了每一個看的人的心,觀後感《天堂里純真的孩子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雖然生活是如此的對待他們,但兩兄妹內心純真善良的品性並沒有被惡劣的環境給扼殺。讓我很感動的一個鏡頭是兄妹倆在水塘邊吹著泡泡,他們沒有我們小時候那麼好的「設備」,他們只能是邊洗鞋子,邊用肥皂泡取樂。沒有張揚的歡聲笑語,而輕松愉悅的氣氛縈繞於兄妹倆之間;沒有過多的嬉笑打鬧,而屬於家人間的溫馨自然充斥其間,淡淡的幸福,淺淺的歡樂,就是他們擁有的全部,讓人看了既感動又心酸。
最後阿里答應薩拉要贏得比賽的第三,把球鞋送給她。他拚命的跑,沒命的跑,要落後了,想到了妹妹那渴望的眼神;支持不下去了,想到了妹妹的懂事。除了聽到他如快斷氣的牛般的粗壯的喘息聲外,餘下的就只是他跑步的「噠,噠」聲,這讓我想到了《阿甘正傳》中阿甘也是如此沒命的跑。只是不同的是阿甘是沒有目的的隨性而至,而阿里心裡充滿了對妹妹的愧疚和愛護,這是哥哥對妹妹的承諾。一個人如果有了想守護的人或物後會變的超越極限,變的強大,而這時的努力就顯得非常珍貴,非常的感人。
最後雖然沒有贏得那雙球鞋,薩拉也滿臉的失望,但是導演不會這么狠心,鏡頭一閃,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父親的自行車後有雙嶄新的女鞋,可想而知,薩拉不會再鬱郁寡歡,而是會露出屬於純真女孩的甜美笑容,浸染阿里的心間,感染每個人,大家都露出會心的笑容。
《小鞋子》給我的感動是屬於貧民的感動,是底層勞動人民不被惡劣環境打敗的堅強,是窮苦人家小孩子純真朴實的懂事。其實,生活的美好本不抽象,就像那憂郁的藍色中突然躍入的一抹亮色,讓人驚喜,讓人久久不能平靜,讓人浮想聯翩......
多一點釋懷,少一點計較;多一點豁達,少一點糾纏;多一點懂事,少一點無理取鬧,生活的美好就在眼前,在阿里和薩拉的眼前,也在我們每個
〔天堂里純真的孩子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⑧ 小鞋子電影寫觀後感200字一以上
寒假裡,我看了許多電影,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一部伊朗影片《小鞋子》。
《小鞋子》講的是發生在一對兄妹身上的故事:妹妹莎拉只有一雙鞋子,可是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了,哥哥阿里拿著鞋子幫妹妹去補,可是卻不小心弄丟了。自從妹妹的鞋子丟了以後,兄妹倆只剩下哥哥的一雙鞋子了。他們約定每天先讓妹妹穿著鞋子去上學,放學了跑回家,把鞋子脫給哥哥,然後哥哥跑著去上學。影片中不停地出現哥哥和妹妹交替奔跑的鏡頭,雖然哥哥跑得很快,可還是經常遲到,為了這還差點被學校開除呢。有一次,市裡要舉行跑步比賽,三等獎的獎品是一雙鞋子,為了讓妹妹重新擁有一雙鞋子,阿里報名參加了比賽。 比賽中,阿里跑得飛快,最終獲得了一等獎。人們都向阿里表示祝賀,阿里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一等獎的獎品不是鞋子……
這對兄妹倆真的非常懂事,特別是哥哥很愛妹妹。看了這部電影,我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