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太原戰役電影觀後感

太原戰役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25 18:49:32

1. 愛國影片觀後感(600字左右)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

2. 決戰太原 觀後感

在裡面我看到了戰士英勇奮戰的一面,同時也看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以及感覺到他們因為戰爭失去情人的痛苦。雖然戰爭會有很多不好但是戰爭的發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對它也感到無可奈何

3. 關於狼牙山五壯士的資料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區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這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一帶轉移。

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撤退,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

好像那個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一顆手榴彈就把胳膊掄一圈兒,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綳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

戰斗進行了很久,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屍體。五位壯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准備轉移。

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跟在身後,容易暴露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另一條是通向三面懸崖的棋盤陀頂峰。走哪一條路呢?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託樹和岩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屍體。他們把敵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懸崖絕壁的狼牙山頂峰。

五位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裡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

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班長嗖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手榴彈在敵群中炸開了花。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的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

說罷,他把那隻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向懸崖,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3)太原戰役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狼牙山五壯士人物介紹:

1、馬寶玉(1920~1941),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人,狼牙山五壯士之首,自幼父母雙亡,流浪為生。1937年10月,參加八路軍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二營七連六班當戰士後成為班長。

1938年9月,在阻擊日軍進攻的戰斗中英勇殺敵,受上級表揚。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跳崖犧牲。

2、葛振林

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壯士之一。1937年參加革命,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縣的「反掃盪」戰斗中,他們與敵人激烈戰斗。

打退了敵人5次沖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扔光,子彈全打光後,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葛振林和宋學義被山腰上的樹掛住。

3、胡德林

胡德林,(1917~1941)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保定市容城縣郭村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戰士。

1941年9月25日,為掩護主力部隊和群眾轉移在狼牙山壯烈犧牲。狼牙山五壯士精神成為中國人民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的象徵。

4、胡福才

胡福才(1923-1941.9.25),男,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狼牙山五壯士之一。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在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當戰士。

5、宋學義

宋學義(1918—1971),河南省沁陽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他出身佃農,從小就流浪要飯,當童工,打短工,過著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

1939年在討飯途中,參加抗日游擊隊,後編入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七連當戰士,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縣的「反掃盪」戰斗中,他們與敵人激烈戰斗。

打退了敵人5次沖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子彈全打光後,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葛振林和宋學義被山腰上的樹掛住。

4. 決戰太原的觀後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太原解放60同年。為了紀念這一光輝的歷史時刻、緬懷為太原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我觀看了《決戰太原》。
影片向通過珍貴的影像資料,向我們展示了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24日歷時6個多月的太原戰役的艱難戰斗過程和真實的戰爭場面。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於這片土地,牛駝寨和雙塔寺烈士陵園就是為他們修建的,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太原的解放。
看完影片,我覺得解放軍戰士們十分英勇,我應該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奮勇向前,不怕犧牲的精神。
人類需要和平。不論過去多少年,我們也不能忘記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 328解放觀後感怎麼寫

1、劇情。

第一個階段:國共內戰准備階段。這個階段國民黨占據攻勢,共產黨委曲求全,期望能夠拖延內戰的爆發,並在輿論上占據民意的上風。當然,國民黨也在調兵遣將,裝備美式裝備,提高軍隊數量,占據大中型城市,所以暫時沒有啟動內戰。

第二個階段:國民黨全面進攻階段。以國民黨進攻中原李先念部為起點,李先念部順利突圍。此戰,充分體現了國民黨軍隊的腐敗無能,相互之間的掣肘,同時體現了共產黨情報工作的上風。

第三個階段:國民黨重點進攻階段。全面進攻不成,國民黨開始收縮戰線,開始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和延安。共產黨成功地以運動戰取得勝利,在運動之中殲滅敵人。山東以陳毅、粟裕為指揮,延安以彭德懷為指揮。這個階段,延安陷落是個焦點,在這里體現了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和鎮定自若的闊大的胸懷。這個階段最大的勝利是孟良崮戰役,幹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美式裝備武裝的張靈甫集團。

第四個階段:解放軍戰略反攻階段。這個階段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為起點,通過這個戰略舉措,成功地牽制了大量的敵軍,在總體戰略布局上與陳賡謝富治兵團、聶榮臻兵團形成了品字形布局,為後期淮海戰役埋下了伏筆。

第五個階段:決戰階段。這個階段以林彪集團在東北四打四平,攻取錦州為起點。這個階段,再次體現了國軍各大兵團之間的矛盾叢生。老蔣雖然開著飛機到處協調,然而卻總是事與願違,自己的戰略意願總是不能得到實現。之後的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基本大半國土都被解放。蔣介石在這個階段金融、軍隊、政權全線崩潰,美國也改變了戰略防線方向,開始扶植李宗仁,蔣介石被迫下野,但在渡江戰役前後仍然幕後操縱政權,並暗地將黃金、核心資產等通過輪船等形式運往台灣,給自己找好退路。

第六個階段:全面解放階段。解放軍各路大軍橫掃華南、西南、西北等的確,所向無敵,最濃墨重彩的是彭德懷先開展太原戰役,之後攜帶徐向前的不對前往西北剿滅馬家軍,收復新疆。

第七個階段:建國階段。毛澤東召開政協會議,確定國旗、國徽、國歌、憲法,並海納百川,運用許多國民黨元老,如李濟深、傅作義等人建立民主政府。最後,以歷史原身黑白影片,在毛澤東的鏗鏘有力的喚醒民眾的聲音中結束。

6. 決戰太原電影電影的觀後感

《決戰太原》觀後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

閱讀全文

與太原戰役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包拯下地府完整版電影 瀏覽:183
電影凌晨2點半演員表 瀏覽:574
恐怖電影背景音樂大全集 瀏覽:30
電影名字叫2014 瀏覽:880
電影蜀山圖片 瀏覽:40
二戰愛情電影片名七個字以上 瀏覽:865
韓國電影忌愛的女主角 瀏覽:979
有一部av兩個女的去外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02
玄彬電影協商完整版 瀏覽:684
泡泡電影網站在線看 瀏覽:91
電影天眼圖片 瀏覽:754
鋼鋸嶺戰役電影圖片 瀏覽:198
沒有著名演員但很有名的電影 瀏覽:420
韓國古裝R電影中文丑聞 瀏覽:319
國產電影中英文字幕 瀏覽:190
國產愛情電影艷片 瀏覽:293
最近一部關於敘利亞戰爭的電影 瀏覽:128
泰迦奧特曼劇場版電影免費觀看中文 瀏覽:608
搜索哆啦a夢電影圖片 瀏覽:869
最刺激的武打動作電影大全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