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中國功夫觀後感

電影中國功夫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28 02:38:47

『壹』 有關中國功夫的電影有哪些

1、中國功夫的歷史
中國功夫也稱中國武術。
武術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就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
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後,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的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范化發展。商周時期,產生了太極學說,從此奠定了中國武術的體系。少林派功夫代表潘國靜
武術發展於封建社會時期。秦漢時,盛行角力、擊劍,還有「刀舞」、「力舞」等。唐朝時開始實行武舉制,對武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宋元時期,以民間結社的武藝組織為主體的民間練武活動蓬勃興起。明清時期則是武術的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
到了近代,武術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成員,意味著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著「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2、中國功夫的特點
第一,寓技擊於體育之中。武術作為體育運動,在技術上仍不失攻防技擊的特性,但又將技擊寓於搏鬥運動與套路運動之中。
第二,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及廣泛的適應性。既究形體規范,又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的整體觀,是中國武術的一大特色。
3、中國功夫的作用
第一,提高素質,健體防身。
第二,鍛煉意志,培養品德。
第三,競技觀賞,豐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藝,增進友誼。
4、各種功夫舉例:
猛鶴拳、形意拳、三晃膀大洪拳、戳腳翻子拳、米組拳、八卦掌、八極拳、查拳、大悲拳、峨嵋鐵臂金剛捶、花拳、臨清潭腿、劈掛拳、三皇炮捶、太極拳、螳螂拳、通臂拳、意拳、詠春拳等等

『貳』 中國功夫電影觀後感2000

一個人的武林影評、觀後感有功夫的地方 就有武林
期待了很久,終於在上映的第一天去看了。
上座率不高,可能是第一天大家還沒來看。
我要怎麼說這片子呢,可能中肯點的評價就是武戲滿分,文戲零分。
甄子丹上一部拿到這個評價的電影是哪部?《龍虎門》
但是《龍虎門》又與這片有點不同,一個漫畫風格,一個時裝寫實。
漫畫風格你想怎麼打都行,沒人會說你屌威亞,沒人說你一拳打爆牆很假,因為是漫畫,是天馬星空。而時裝片更多是要注重情節,否則就淪為為打而打了。
說情節,這片的情節真的是弱得讓人心累,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打戲而設置的劇情,說是流水賬一點都不過分。最讓人不開心的是編劇好像真的沒想過要在劇本上下功夫。夏侯武最後的轉變完全不能讓人信服「封於修說的沒錯 功夫是殺人技」,這樣完全是為了能轉到去結尾大戰去。
人物單薄,楊采妮的角色本來想塑造成冷酷的上司,後半段還行,前半段卻一直是一種裝出來的感覺。王寶強的武痴形象也沒有一個展現過程,為什麼親手殺了妻子就會有於天下群雄爭鋒的想法?或者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他曾進過精神病院?
武戲沒得說,甄子丹做動作導演的那幾場真是可以入圍經典場面。不會過於套路,也不會過於超前化。
香港動作片,尤其是甄生設計的動作場面,很突出一個「硬凈」,還有一個突出細節,這就是為什麼《突襲》1&2很多打戲,但是能真正記住的缺寥寥無幾,而甄生的動作場面都能在腦里重新演一遍。《突襲》注重的是長鏡頭少剪輯,盡量地展現整個動過過程,這樣做能增加真實感,但是消弱了電影鏡頭敘事。而《導火線》《特殊身份》《一個人的武林》更注重的是電影視聽語言的運用。哪個位置用特寫,哪個位置用升格,節奏就出來了。我還是很記得甄生在《導火線》的making of裡面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是想拍電影的武術家,而是懂得武術的電影人」,動作電影的好看與否,更多是是否能運動電影語言的,所以這個是《突襲》沒辦法相比的。
監獄群毆和ending大戰有著強烈的甄子丹風格,倒是董瑋導演和元彬指導的兩場打鬥戲有點old school,不過這樣也不是不可以,多種風格的融合也是本片好看的一個地方。不過前幾場的打戲有點短,你可以說是因為為了鋪墊結局大戰,也可以說是為了體現王寶強的功夫高強。只是這樣一見面就打的,兩分鍾就收場的打戲還是短了點。
3D效果就真的是沒有必要了。哪怕陳德森導演怎麼說本來就想拍成3D的都不成為理由,盡管這個片子手持的鏡頭不多,很多都是穩定的pan鏡頭,但是由於動作場面中人物的移動較快,3D中還是有一些拖影,前後景難以分離,當然這是跟3D是後制的有關。大部分的文戲沒有3D的必要。如果這片子有2D的話我想效果會更好。
致敬的我就不說了,作為一個港片迷,未等片尾彩蛋我也能認出客串的人,其中尤其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黃志強,這位被稱為野獸導演的狂人,曾拍過《舞廳》《重案組》《省港一號通緝犯》等讓人熱血沸騰的好電影。

『叄』 中國功夫電影的發展過程

功夫電影發源於香港50年代,此時以粵語片《黃飛鴻》系列為代表。1949年新加坡電影人投資,胡鵬導演,關德興主要。整個50年代拍攝了62部。第一代《黃飛鴻》系列改變了以往騰雲駕霧,神怪之風,開創了中國武術片的新路子。

六十到七十年代,香港社會和電影轉型時期。武俠片成為經典,影響波及日韓和西方。
六十年代代表有:
胡金銓,生於北平的書香門第,喜好武俠故事。作品不多,但慢工細活,質量很高,文雅優美,空靈深刻。《大醉俠》《龍門客棧》《俠女》
張徹,生於杭州,長於上海。片子注重男性之間的情義,肝膽相照,義薄雲天。《刺馬》《十三太保》《大刺客》《馬永貞》
楚原,改編的多為古龍的小說。電影情節撲朔迷離,布景華麗,追求小說中的意境。深刻地揭示友情與道義,批判人性的慾望。《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
此時演員的名氣往往不如導演,沒什麼代表。

七十年代,新派武打片出現,演變為世界知名的「功夫片」。多以愛國題材為內容,徒手拳腳功夫為載體。
代表(這個太熟悉,不用多介紹了):
李小龍,《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
成龍,《蛇形刁手》《醉拳》《新警察故事》

八十年代,新潮動作片分為兩種:
吸收好萊塢經驗,表現香港現實的槍戰片,包括警匪片,犯罪片,《第一類危險》《夜車》尤其是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在好萊塢樹立了香港槍戰片的傳統,融合了中國傳統價值觀念和現代動作元素,周潤發也成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另一種是懸疑奇幻武俠片,徐克《蝶變》。

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逐漸衰落,功夫片內容開始尋找另外的突破口。
1.徐克《黃飛鴻》系列,更加註重人性的探討。
2.古惑子系列。劉偉強,王晶等導演為代表。
3.杜琪峰,韋家輝的黑幫片。
4.林嶺東的「風雲系列」和警匪片。
5.李連傑系列。不過個人覺得他在大陸的影響力會大一些。

至於在國外的發展情況,很多都是借鑒了香港功夫片中的動作元素,而輔以好萊塢的經典敘事模式,並且融合了本民族文化中的優秀特質,典型的有現在韓國和日本的片子。美國片就更不用說了,很多東西直接照搬過去的,比如《熊貓大俠》。但具體的流變情況,因各自的環境不同而不能類比,如果你要寫論文什麼的話,也可以不用做這方面的工作,因為資料相對比較少。

『肆』 中國功夫電影、、

葉問2 精武門 詠春 猛龍過江 霍元甲

『伍』 看武術的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一場武術表演後,心裡十分佩服那些會武術的人,他們在台上一會兒表演大刀,一會表演棍棒,實在是太厲害了。猛然想器曾經不知誰說過:台下10年功,台上1分鍾,也不知他們在台下練了多久才換來這讓觀眾振振喝彩的精彩表演。再想想我的情況……
(然後就靠你自己了,根據我的最後一句,再聯系你自己的情況接著寫,因為你是新用戶,沒多少懸賞分,所以他們都不回答,我就來幫你了,不知道寫的怎樣啊?呵呵)

『陸』 武術表演觀後感300字

經過一年的武術學習,學會了一些拳術和劍術,也對武術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有時候在練武術的時候,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剛開始來校的時候,發現體育課可以自己選所學的科目,心中很欣慰,我自認為籃球打得不錯,但是在武術與籃球之間,我還是選擇了武術.在選武術的目的,就是要煉成實用的武術.以便我能「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時就出手」.因為受到電影和小說的影響,對武術、武俠有特殊的嚮往,因此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武術.
大一的時候,第一次上武術課,居然上錯了,但是還是跟著一群陌生人上著課,學習的事熱身運動,雖然沒有正式教我們招式,但是還是感到很激動,大家都在有板有眼的練習著,當時就有一種武館的感覺.之後漸漸的融入了老師和同學們中間,融入了武術之中.第一學期學會了兩套拳法,五步拳和長拳三路.放假回家了以後,還常常在院子里自己練習,不但強身健體,還能舒緩身心,調節情緒.

『柒』 中國功夫電影

精武門 甄子丹主演
成龍系列
李連傑系列
其實,功夫片的明星很多,你可去迅雷輸入明星然後查找想要看的.如洪金寶,元彪,高雄,於榮光,林青霞,

『捌』 關於中國功夫的電影

純打鬥的話你就看李小龍 成龍李連傑甄子丹的早期電影吧
如果你想有結合動漫的話 看看當初那些港產大製作電影 風雲 中華英雄 蜀山傳 風雲2都有一些動漫鏡頭

『玖』 電影《功夫夢》觀後感

前幾天,我和老媽去影院看了《功夫夢》。武打的鏡頭超級多,但劇情還真不錯。講的是一個美國男孩德瑞·帕克從美國來中國移民,並跟隨一個物業先生學功夫的事情。他在中國見識了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人,並且知道了什麼才稱得上真正的功夫。他初來中國時,一個被稱為「程」的男孩和一幫學習功夫的男孩總是欺負他,但後來,自從他遇上了那個叫「韓」的物業先生以後,他的生活就變了……

這部影片很適合讓學武功的人來看,讓他們知道:學功夫不是打人用的。影片中的德瑞·帕克學會功夫並非常精通以後,還是很謹慎很小心地使用功夫。而程和其他武校的學生卻恰恰相反,他們喜歡炫耀功夫,並為了展現功夫而欺凌不會功夫的人。物業先生韓也根深蒂固地認為,功夫不能隨便用。而且韓還認為,程和那幫武校學生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是因為它們的老師不好,教給了他們這樣的壞東西。它們的老師「李」也曾經對韓挑戰過,他說:「我們龍騰武校下個月將會參加一場武術大賽,你和你的學徒小德瑞必須有一個參加,如果不來,我就讓我的學徒們不斷騷擾和干預你的小德瑞!」李教練總是教他的學徒一些愛好武力、不憐憫、一定要狠之類的東西,才把好好的幾個學生教成這個鬼樣兒。但最後,程和其他武校的學生都不再跟著李教練學武了,而是去找物業先生韓學武了。事實證明,武力還是沒用的,不知道學武功的真正意義,學武就等於沒學。

去看看這部電影吧,它的影響會讓你受益匪淺的!

『拾』 關於影片葉問的觀後感,300到500字

08年甄子丹的賀歲大戲《葉問》隆重上映,不過我看的是視頻而已,沒有親臨現場。《葉問》的推出完全適合中國觀眾的心,因為中國人缺乏那種久違的愛國熱情,平時不重視而且不在乎。一旦有觸動的東西,他們的心還是會顫動的,因為那種情還不能完全釋懷。《葉問》起了一個引頭的作用,喚起國人的愛國情懷。 葉問何許人也?廣東佛山也!為詠春拳的集大成者。佛山自古多出英雄,如盡人皆知的黃飛鴻等。佛山在當時拳術比較盛行,武館眾多,所謂的武林人士眾多,所謂龍蛇混雜。葉問就居住於此,不願太理世事,在家就是陪家人,吃飯,睡覺,偶爾練練功夫,其樂融融。1937年「7.7」事變發生,佛山也淪陷了,被日軍第五師團佔領。人民幾無飽飯可吃,無覺課睡,生存困難。不幸的是,葉問也變得甚窮,不得不為了養家糊口,外尋找工作,一直無人要,遂去煤礦挖煤。日本第五師團是一個崇尚武術的軍隊,一天他們開車來煤礦,尋找會功夫的人去切磋武藝,成功者賞一袋白米。葉問憎恨,未去。他的徒弟沙旦源無比憎惡日本軍,遂去,但由於想殺死日軍,心有餘而力不足,被敵人槍殺了。後來,葉問為了知道他究竟怎麼了?也去了,正在那時他看到一個中國人是被如何殺害的,心痛至極,遂出去挑戰10人,成功獲勝。他並不是為了米,而是為了中國人的尊嚴和生命。日軍的長官很看重他的功夫。不過為了他的家人,他們想離開佛山,但沒有成功,最終日軍到了棉紡廠,他的朋友周清泉開的,他為了就那些無辜的中國人,冒死前去。最終決定比武,日軍以切磋武藝,二國文化交流為借口,可見日本人的虛偽。期間,有個日軍的參謀長去威脅葉問,叫他一定要輸,否則就會殺了他。葉問不動聲色,只是淡淡一笑。在比武場上,四周的中國人人山人海,氣勢之大,無語能比。為了民族的尊嚴,為了中國人,為了中國功夫,葉問義無反顧的吧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最終把他擊敗,對手死了。正在那時那個鳥人開槍了,擊中葉問的前肩處,隨後葉問應聲倒下,圍觀的人群開始躁動,沖上前去看葉問。後來葉問在其朋友周清泉的幫助下,成功逃去香港,度過餘生。後來創立詠春體育大會,開館收徒,傳授詠春拳,至今他的弟子達200萬之多,其中就有一代武術巨星李小龍。 葉問之所以值得我們好好看,是因為他讓我們思考的東西太多。他的崇高的信念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愛國情更是值得表揚的。好好看,好好反思,必有收獲。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國功夫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迅雷電影網站有哪些好的 瀏覽:139
活著韓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99
經典英語電影情景對話 瀏覽:293
厚街萬達電影院購票 瀏覽:295
周星馳經典電影生活 瀏覽:676
乞丐娶了美女老婆電影名字 瀏覽:781
電影中的十大巨人 瀏覽:559
浮世繪藝術家電影中文 瀏覽:246
電影大全免費觀看奇屋 瀏覽:862
電影平安中國之守護觀後感 瀏覽:475
泰國2017R級別電影 瀏覽:513
在近年來的電影節評比 瀏覽:74
恐怖電影香港和泰國合拍 瀏覽:896
驚悚喜劇電影大全 瀏覽:685
開心超人聯盟動畫大電影全集 瀏覽:634
林志穎和兩個小和尚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51
香港電影店鋪名字 瀏覽:379
廚師貓電影大全 瀏覽:737
功夫熊貓4大電影中國版 瀏覽:361
沙洋縣有電影院嗎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