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恐龍一家電影觀後感

恐龍一家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28 21:43:07

① 求你一篇電影《恐龍》的觀後感

恐龍觀後感

迪斯尼影片公司2000年巨作《恐龍》堪稱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具視覺震撼力的電影之一,它的數字特效使觀眾完全沉浸於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之中。全片的1300個特效鏡頭使之成為同類影片中最為復雜、最為壯觀的一部。通過將計算機動畫與數碼加強的現實背景相結合,沃特.迪斯尼影片公司將電影愛好帶進另一個充滿驚險刺激的恐龍時代。

史蒂芬史匹柏的兩部恐龍電影已經可說是達到現代電影科技模擬古生物的極致,再加上這位天才導演永遠最吸引人的說故事手法,迪斯尼能夠做得比他更好嗎?這是我進戲院以前最感到好奇的地方。而在看完《恐龍》之後,這些問題我都有了答案。在恐龍的真實度上迪斯尼做得也許說不上史匹柏更好,但是從計算器動畫的成就和吸引兒童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都維持了一貫精細的迪斯尼水平:溫暖,友善,並且充滿了希望。

相較於《侏羅紀公園》里那些既龐大又猙獰的遠古生物,《恐龍》里的主角(當然就是恐龍本身)顯得可愛而親切,他們真正變成了孩子們的朋友。跟大多數迪斯尼電影里將動物擬人化的特色一般,這些恐龍會講話(語調還很溫柔喔)、有喜悅悲傷、能思考,幾乎就像是一個人類社群。而更不可思議的是,經過計算器特效處理的恐龍世界,呈現在大屏幕上的氣勢著實令人嘆為觀止,有那麼一下子,我以為自己正在看真實遠古大地的紀錄片,一點都不誇張。

幾乎近幾年來的迪斯尼動畫電影中,都會有一個作為全片精神象徵的精彩段落,這些 片段多半被用來當作預告片,往往能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像《泰山》里那個母猩猩在老虎口邊救出嬰兒的片段,就十分扣人心弦,令人一見難忘。《恐龍》也有一個足稱得上是動畫片經典的片頭:那是一粒恐龍蛋的奇異旅程,在大地無聲的古紀元時代,這粒恐龍蛋於一場搶奪戰里倖存,最後被一隻飛禽銜著越過汪洋大海而帶到另一個住滿猴子的島,這段過程並不長,卻是這部電影的精華,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遠古生物在那塊土地上安詳地生活著,沒有紛擾,更沒有人造建築物,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大自然的原始型態。

片頭的恐龍蛋最後落在猴子群中,裡面孵出來的小恐龍就被猴子養大,跟猴子們一起玩,過程里不免要面對一些極類似《泰山》里族群融合的問題,而最後當然皆大歡喜地解決了。故事接著敘述某日一顆隕石掉落,造成巨大的爆炸而摧毀了原先恐龍族群生活的美好環境,並早成土地乾裂,百草不生,於是大批恐龍開始出發去尋找水源,其間發生了弱肉強食的爭斗。這應該是所有孩子能想像出的童話故事基本情節,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的價值 其實在於它精彩的動畫技巧呈現,內容或許就沒那麼重要了,光是去欣賞那古老地球大地上紀錄片般的場景,就足以值回票價。

《恐龍》片中那青翠的山林、清澈的溪水、皸裂的土地等雖然都是計算器特效創造出來的畫面,但那畫面里對歷史的再造是幾可亂真的,這部電影在視覺上給我最大的沖擊,應該就是感受到一個關於影像革命的事件正在悄悄進行。如今它已經證明計算器有能力復制任何畫面,並且真實性極高,調整的彈性更好;那麼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電影不再需要真正的人去演,而直接用計算器合成就可以了,這樣不僅速度快、成本低,導演掌控力也更強。

迪斯尼稱《恐龍》代表著計算機特技在電影中的應用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部耗資3.5億美元製作的影片,是世界上最早一部實景拍攝加數碼影像合二為一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計算機特技震撼力強勁,我們還沒有看到哪部影片可以與之相比。除了CGI,大部分背景畫面使用了從世界各地拍攝到的實景,經過加工,它們看起來更像主人公所生活的史前時代森林、沼澤地等等。這聽起來像是對CGI和實景更有創意、更巧妙的運用,因為他們將現實生活中的美景與高科技手法結合了起來。

② 恐龍寶貝電影觀後感

近來,我看了一個動畫片,名字叫做《恐龍寶貝之龍神勇士》,特別有意思。

講的是他們四個勇士,分別是龍翔、風鈴、阿果、羽,他們去尋找龍晶體,要救整個森林,他們的恐龍可以進化,也可以終極進化,龍翔的恐龍是暴寶,風鈴的恐龍是旦寶,阿果的恐龍是可寶,羽的恐龍是飛天寶,他們的恐龍可以變大。昨天講的是羽和飛天寶知道仙伊老師沒死,與戰勝了自我,飛天寶終極進化後打敗了鳥龍。

我看完昨天的那三集後,認為只要戰勝自我,什麼都能做,我喜歡羽這種精神,要說恐龍,我最喜歡可寶了,他是阿果妹妹的恐龍;人物我最喜歡羽和風鈴,因為羽有力量,有精神,而風鈴卻非常漂亮,非常勇敢,被看她是女的,也特別勇敢,我相信,只要他們四個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一定可以救森林。

我也要學習他們的精神,我可要向這個努力了呀

③ 電影恐龍歷險記 觀後感

描寫思路:首先寫《恐龍歷險記》是個什麼故事,然後寫裡面的劇情,最後寫看完《恐龍歷險記》的想法。其範例為:

《恐龍歷險記》一個關於恐龍的作品,最近我在看《恐龍歷險記》,我非常喜歡恐龍,對它們的生活充滿著好奇,這本書告訴我恐龍生活的時期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其中我最喜歡侏羅紀,因為那個時期的氣候很暖和,你知道在侏羅紀什麼恐龍最厲害嗎?答案就是異特龍,它號稱「侏羅紀的獅子」。

白堊紀最兇猛的恐龍就是霸王龍,又稱「暴龍」。恐龍有很多種,它們的生活習性各不相同,三疊紀的板龍又叫「大胃王」,因為它特別能吃;雷龍是一種喜愛不斷搬家的恐龍,看來它一定很勤快;腫角龍是角龍的一種,它長約7.5米,是陸地動物中頭部最大的恐龍。

可惜所有的恐龍都在白堊紀末期神秘的消失了,據說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海水變得越來越冷,不久,陸地氣溫也變得很冷,植物因此枯萎,素食恐龍因為沒有植物吃而死亡,肉食恐龍也因此餓死,從而引發了一場恐龍滅絕的大災難。我想好好學習,將來當上科學家,探索更多關於恐龍的奧秘!

④ 觀影片《恐龍》有感

當代影視作品中CGI技術的應用
——觀影片《恐龍》有感
姓名:黎安金
院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
班級:07無機非02班
學號:0702010208

看了電影《恐龍》,不管是真實情景,還是電腦特技效果,都讓人非常震撼。它是一部視覺震撼力很強的電影,尤其是它所運用的CGI技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它講述的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生活在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島上的一頭禽龍——阿拉達,它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同類,一群狐猴將它撫養長大。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流星雨毀滅了小島之後,阿拉達和幾只狐猴僥幸逃脫了這場劫難漂泊大陸,並且加入了一群四處尋找安全棲身之所的恐龍隊伍。水源和食物的短缺、以及嗜血的食肉恐龍的不斷侵襲時刻威脅著它們的生命。具有創新思想並對弱小同伴表示同情的阿拉達與冷酷而固執的首領克龍和它忠誠的手下布魯頓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沖突。在克龍的妹妹妮拉的支持下,阿拉達向傳統發起挑戰並證明了適應環境並相互團結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在這部影片中,實景拍攝和三維動畫被不留痕跡地把融為一體,真正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且,人們熟悉的迪斯尼傳統風格和像真人一樣說話的恐龍也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結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示:數字技術在電影製作中的應用,是電影領域最具革命性的變革之一,它的出現也必將對電影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整部影片1300多個特效鏡頭使之成為同類影片中最為復雜、最為壯觀的一部。它的數字特效使觀眾完全沉浸於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之中。除視覺上的沖擊外,影片還給各種不同的生物角色賦予人性的情感,使我們在倍受感動畫的同時感受這部電影強勁、震撼的電腦特技。當然,這部電影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主要在於大部分背景畫面使用了從世界各地拍攝到的實景,經過加工,它們看起來更像主人公所生活的環境。這聽起來就是CGI技術的魅力,它巧妙地將現實生活中的美景與高科技手法結合了起來,引發了我們很多思考。
那到底什麼是CGI技術呢?
CGI技術,即電腦生成圖像技術(Computer—Generated Imaging),簡稱CGI,有人把它稱之為「高寶真」數碼技術。其技術過程是通過電腦將影像分解成像素或直接採用影素信息捕捉手段由模擬轉向數碼,在二度創作中生成你所希望的任何物體。一方面CGI技術與傳統動畫相比更具備寫實主義風格,它極力追求創造一個完全令人信服的虛擬人物形象或事物;另一方面CGI技術希望能夠比真實更真實,比戲劇更戲劇。CGI技術不僅用於創造一些奇幻的星球或者超現實的未來城市,同時還期望能獲得和照片一樣逼真的效果。CGI技術是一個用於定Web伺服器與外部程序之間通信方式的標准,使得外部程序能生成HTML、圖像或者其他內容,而伺服器處理的方式與那些非外部程序生成的HTML、圖像或其他內容的處理方式是相同的。因此,CGI程序冊僅使你能生成表態內容而能生動態內容。使用CGI的原因在於它是一個定義良好並被廣泛支持的標准,沒有CGI就難以實現動態的Web頁面。
到現在,CGI技術更被廣泛地運用於動畫片的創作中,成為其發展的又一新階段。動畫片創作歷經了手繪動畫、計算機輔助動畫、計算機生成動畫這三個發展階段。而計算機生成動畫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CGI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影片沒有不採用CGI技術的。CGI技術無需攝影機的介入,而是依靠計算機創造出一種「虛擬的現實景象」,一種亦真亦幻的三維空間。
就是通過將電腦動畫與數碼加強的現實背景相結合,運用CGI技術,沃特.迪斯尼公司將電影愛好帶進另一個充滿驚險刺激的恐龍時代。這部迪斯尼影片公司2000年巨作《恐龍》堪稱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具視覺震撼力的電影之一,它的數字特效使觀眾完全沉浸於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之中。全片的1300個特效鏡頭使之成為同類影片中最為復雜、最為壯觀的一部。本片中共展示了30多種史前生物,從12英寸長的小型恐龍到120英尺高、100噸重的腕龍。除視覺沖擊外,本片的故事情節也非常引人。
為了增強該片場景的真實感,兩支外景隊在18個月的時間里周遊世界,為這部融科學事實與迪斯尼豐富想像力於一身的神話故事抓取各種各樣奇幻的背景。由電腦控制的攝像設備拍下的實景被送回位於伯班克的工作室,由一批數字專家一幀一幀地分離出來,再與電腦創造的史前生物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皮膚和肌肉運動模擬技術的突破也使得這些動物的一舉一動全都惟妙惟肖,極其真實可信。此外,共有48名動畫設計師參與了《恐龍》的製作。其中三分之一具有傳統手繪動畫經驗,三分之一曾經從事靜格拍攝,而另外三分之一則有電腦動畫背景。
《恐龍》中每分每秒每個鏡頭都和CGI扯上關系,還要加上實景拍攝。 由十二寸長的蜥蜴到長一千二百尺、重一百噸的腕龍,加上超過三十種史前恐龍品種,均會透過一千三百個復雜的特技鏡頭展現在銀幕上。 實景方面,攝制組花了十八個月時間,走遍世界各地,如:佛羅里達州、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夏威夷、洛杉磯、加州的死谷等地尋找合適的外景。然後再掃描、合成、修飾,創造出白堊紀的景象。為了影片的拍攝製作,攝制組動用了四部廣角鏡頭攝像機。採用了三維分鏡頭中的數據來控制攝像機。拍攝好的現場俯視畫面會再植入到三維場景中去,這樣可以幫助技術導演和動畫師將CGI造型准確地合成進實拍的部分中去。為了將人物和地面結合在一起,動畫師有時用二維的方法生成陰影,還使用Rotoscope技術。為了讓恐龍的腳底看上去像走在鋪滿石頭的不平的地面上,技術導演通常用變形的方法,有時如果很困難,乾脆將腳藏在石頭中;當恐龍從地上抬起腳時會露出腳印來,紋理繪畫師們就要在沙地上加上腳印。為了給角色布置燈光,負責燈光的Chris Peterson用迪斯尼的專利工具「Light Tool」,效果就好像他們是背景的一部分。
整部電影在很多地方都運用了特寫,盡管是電腦合成的圖像卻顯的栩栩如生。影片片開始,大恐龍用腳驅趕調皮的小恐龍,畫面是一窩恐龍蛋和那隻恐龍腳的特寫,仔細觀察腳的表皮、紋理、肌肉、以及在運動時這些部分細微的變化,都十分的精確和科學,絕非是一個畫家能單獨能辦到的,與此類似的一個鏡頭還有在恐龍群的逃跑途中,也是個特寫鏡頭,一隻巨大的恐龍腳踏在乾燥的黃沙上,在轟然的巨響和騰起的沙塵里,那隻腳占滿了整個畫面,以不容辯駁的真實感挑戰著我們的判斷能力。
除了恐龍還有那些狐猴的設計也是精緻的很,據說那些狐猴的皮毛的製作在當時應該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在1995年幾乎沒有相應的軟體可用。他們只能完全用動力學來製作,狐猴的又短又直或又長又卷的頭發,由設計師來進行裝飾,使的看上去有點濕而且粘著灰塵,而且還符合特寫影頭的要求,使皮毛有不同的光澤。同時值得稱道的是因為採取了擬人的處理,這些恐龍的表情就變得十分復雜,它們面部肌肉的變化、嘴角的扯動以及眼睛的靈活和舌頭的模擬都受到嚴峻的考驗。但影片幾乎都用特寫展示出來,得到的不是懷疑而是贊嘆。我認為也正是因為給他們賦與了人性的情感,使我們在看這部影片時同樣倍受感動。
我認為《恐龍》一片的產生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它是一項重大影視變革的序幕,是推動影視業突變的導火線。它不但帶來了全新的製作手段,改變了傳統的電影製作工藝;而且對電影的本質及創作觀念都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一方面,對電影本質的再認識,電影作為紀錄媒體的本質正在數字化的沖擊下悄然發生革命。我堅信,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CGI技術在數字化方面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影視業也將逐步向數字化轉變。另一方面,數字技術使虛幻的世界和我們認為真實的世界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全新意義上的超真實境界。而這種超真實已經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得到了應用,這也將是未來的有一個重要發展潮流。
此後,恐龍曾出現在多部影片之中。例如《公元前100萬年》(1940)、《幻想曲》(1940)、《地心之旅》(1959)、《被時間遺忘的土地》(1975)、《食肉龍》(1993)等等。1993年,《侏羅紀公園》首次展示了電腦繪制的恐龍形象並成為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電影之一。雖然現代人沒有見過真正意義上的恐龍,正因愈神秘愈吸引,恐龍遂成為電影好題材。
看過了恐龍走過時的塵土飛揚,還有那濺起的水花.連木頭的顫動,都那麼逼真,讓我真正感受到了CGI在影視中的作用.
電影業界風雲變幻,IT技術日新月異。我們有理由相信,全三維CGI電影會具備向傳統意義上的影片發起挑戰的實力。
一部好的影片不僅它現在綻放光輝,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 它對社會的貢獻會越來越深遠,它的魅力也會更加張顯。我想《恐龍》一片應該會是這樣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片!
好萊塢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但長江後浪推前浪,有對比才會有鑒別。號稱「三維動畫」的《獅子王》、《玩具總動員》、《泰坦尼克號》在技術上遠不能望其項背,它們基本還停留在平面繪畫的水平,形象的立體感尚不夠逼真;而《恐龍》已擺脫平面的繪畫轉向精細的製作,它以假亂真的形象及形象與實景的有機結合令人嘆為觀止。

⑤ 電影恐龍兒子觀後感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看了一部電影《恐龍》。
我看見了很多恐龍。恐龍的個頭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些恐龍是食肉動物,十分兇猛,老是攻擊別的動物;有些恐龍則是草食動物,非常溫順,靠吃地上的草或樹上的葉子為生。
在電影里我看見腕龍是個龐然大物,它們的脖子很長很長,可以吃到大樹頂上的樹葉;還有可怕的恐爪龍,它跑起來快如疾風,攻擊時龍,嘴巴也很大,兇猛無比;個子很大的霸王龍,牙齒像鋸齒似的,可以將獵物連皮帶肉一下咬穿......
媽媽告訴我電影里的恐龍都是電腦技術合成的,真正的恐龍今天已經沒有了。

⑥ 恐龍當家觀後感400 字

寫在觀後感之前
很久沒有寫過觀後感了,其實一直都喜歡看電影,原來也寫過,只是漸漸的放下了筆頭,為什麼呢?無非就是懶罷了。懶癌很可怕,癌在手上打不了字提不起筆;癌在腿上邁不開腳走不了路;癌在嘴上說不了話開不了口;最厲害莫過於癌在心上,什麼事都懶的去做,說好的愛好閱讀寫作,說好的外面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說好的多和朋友溝通交流,都是浮雲了。所以就斷了寫作,停了腳步,淡了關系。其實治癒懶癌有神葯,不過就是一句廣告語 just do it。所以要提起筆邁開腿張開嘴,勤提筆,多背包出遊,主動和朋友聯系,積極的過每一天。

說到觀後感,不得不說我是多麼喜歡看動畫。有些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成年人了還喜歡看動畫片?對於這種人我只能呵呵以對。這樣的動畫比你們看那些抗日神劇,泡沫偶像劇好看N倍好嗎?不是我看不起國產劇,抗日很正能量的歷史題材,但是手撕鬼子這種洪荒之力確實挑戰了我的極限;不是我不喜歡哦吧,一個是來自星星的思密達變成大街小巷的廣告臉我確實不能吐槽更多。所以動畫里的理想主義,完美主義才是凈化身心的利器。
言歸正傳恐龍當家真心製作精良,讓我一度不能區分到底是特效還是真實場景。那波光凌凌的水面,那白雪皚皚的山峰,那螢光流動的草地不由讓我驚嘆,能做出這樣精美的特效,皮克斯真心已經細致到了的極致。關於劇情,很多人說劇情幼稚,老套,沒新意。但我卻非常喜歡這個劇情,講成長,講冒險,講蛻變,有親情,有友情,有真情。故事把恐龍擬人化,阿洛一家(雷龍)種田耕地,霸王龍放牧養牛(霸王龍爸爸好有THE ROCK的感覺)。阿洛雖然先天不足加羸弱加膽小,但是他有愛又善良。從開始他對小雞,到偷玉米的小野人點點,再到後來霸王龍一家都是可愛十足。有幾處讓我感觸頗深。
1:爸爸因為想幫阿洛勇敢起來帶阿洛完成任務途中遇暴風雨而不幸去世,媽媽在農場幸苦的收過冬的莊稼累倒,阿洛跑過去,媽媽鼓勵他雖然我們沒有爸爸很艱難,但是你一定要加倍努力,你是一個好孩子。讓我不禁感嘆中西方的思想和教育觀念,換在中國父母的教育,媽媽是否會因為爸爸的去世而遷怒兒子,認為是兒子的過失讓家裡失去了頂樑柱。哭訴著說都是你的錯,都是因為你。而龍媽媽的鼓勵會讓阿洛走上更加堅強自立的道路。
2:阿洛詮釋家庭的那一段,他們用樹枝代表個體,有爸爸有媽媽有自己,圈在一起就是家。(他們找的樹枝都好形象,每個成員的特徵都表達的淋漓精緻)一龍一娃互相慰藉,互訴對家人的思念。這段情感非常細膩,觸動淚點。
3:晚上和霸王龍一家聊天,每條龍都講了自己傷疤的來歷,當阿洛受傷劃破口時他們說「看起來很不錯,以後肯定是道很棒的傷疤」,讓我覺得有疤的人生才有意義。龍爸爸講起臉上那道疤的來歷時說一群鱷魚攻擊他,自己當時可沒打算死,並用自己的鮮血淹死了咬傷他的鱷魚,瞬間覺得哇唔!酷斃了!霸王龍果然是霸王龍!
片尾阿洛本想帶著點點回自己的家,他們憧憬了美好了農場,吃不完的玉米,溫暖的小窩,但卻最終放手讓點點回到屬於他的家庭,相擁而泣有重獲同伴的喜悅,有分別的依依不捨,更有對彼此美好的祝願。
整個故事美好,暖心,溫情,治癒。是非常值得父母帶著小孩一起觀看的動畫片,等我寶寶有4,5歲時我一定要陪他一起看。

⑦ 恐龍電影觀後感100字

恐龍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可是它已經滅絕了。它們有著龐大的身體,可走起路來非常快。恐龍分為兩種:一種是食草龍,另一種是食肉龍。食草的恐龍最怕食肉的恐龍,因為食肉龍要去捕殺食草龍,以它們為食。食肉龍一般都是兩條腿走路的,還有兩條腿不落地。食肉龍跟食草龍相比,食肉龍小一點,但力氣還是食肉龍大。
對於恐龍滅絕的問題,科學家們有著種種說法:有的認為跟小行星碰撞有關,有的認為跟火山爆發有關,也有的認為跟氣候變化有關。要是現在還有恐龍,那就好了,我們不但能看到恐龍,還能好好地研究它呢!科學家們也不用爭論不休了。

⑧ 求迪士尼兩千年的電影《恐龍》的觀後感啊~~~在線等啊

恐龍觀後感

迪斯尼影片公司2000年巨作《恐龍》堪稱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具視覺震撼力的電影之一,它的數字特效使觀眾完全沉浸於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之中。全片的1300個特效鏡頭使之成為同類影片中最為復雜、最為壯觀的一部。通過將計算機動畫與數碼加強的現實背景相結合,沃特.迪斯尼影片公司將電影愛好帶進另一個充滿驚險刺激的恐龍時代。

史蒂芬史匹柏的兩部恐龍電影已經可說是達到現代電影科技模擬古生物的極致,再加上這位天才導演永遠最吸引人的說故事手法,迪斯尼能夠做得比他更好嗎?這是我進戲院以前最感到好奇的地方。而在看完《恐龍》之後,這些問題我都有了答案。在恐龍的真實度上迪斯尼做得也許說不上史匹柏更好,但是從計算器動畫的成就和吸引兒童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都維持了一貫精細的迪斯尼水平:溫暖,友善,並且充滿了希望。

相較於《侏羅紀公園》里那些既龐大又猙獰的遠古生物,《恐龍》里的主角(當然就是恐龍本身)顯得可愛而親切,他們真正變成了孩子們的朋友。跟大多數迪斯尼電影里將動物擬人化的特色一般,這些恐龍會講話(語調還很溫柔喔)、有喜悅悲傷、能思考,幾乎就像是一個人類社群。而更不可思議的是,經過計算器特效處理的恐龍世界,呈現在大屏幕上的氣勢著實令人嘆為觀止,有那麼一下子,我以為自己正在看真實遠古大地的紀錄片,一點都不誇張。

幾乎近幾年來的迪斯尼動畫電影中,都會有一個作為全片精神象徵的精彩段落,這些 片段多半被用來當作預告片,往往能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像《泰山》里那個母猩猩在老虎口邊救出嬰兒的片段,就十分扣人心弦,令人一見難忘。《恐龍》也有一個足稱得上是動畫片經典的片頭:那是一粒恐龍蛋的奇異旅程,在大地無聲的古紀元時代,這粒恐龍蛋於一場搶奪戰里倖存,最後被一隻飛禽銜著越過汪洋大海而帶到另一個住滿猴子的島,這段過程並不長,卻是這部電影的精華,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遠古生物在那塊土地上安詳地生活著,沒有紛擾,更沒有人造建築物,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大自然的原始型態。

片頭的恐龍蛋最後落在猴子群中,裡面孵出來的小恐龍就被猴子養大,跟猴子們一起玩,過程里不免要面對一些極類似《泰山》里族群融合的問題,而最後當然皆大歡喜地解決了。故事接著敘述某日一顆隕石掉落,造成巨大的爆炸而摧毀了原先恐龍族群生活的美好環境,並早成土地乾裂,百草不生,於是大批恐龍開始出發去尋找水源,其間發生了弱肉強食的爭斗。這應該是所有孩子能想像出的童話故事基本情節,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的價值 其實在於它精彩的動畫技巧呈現,內容或許就沒那麼重要了,光是去欣賞那古老地球大地上紀錄片般的場景,就足以值回票價。

《恐龍》片中那青翠的山林、清澈的溪水、皸裂的土地等雖然都是計算器特效創造出來的畫面,但那畫面里對歷史的再造是幾可亂真的,這部電影在視覺上給我最大的沖擊,應該就是感受到一個關於影像革命的事件正在悄悄進行。如今它已經證明計算器有能力復制任何畫面,並且真實性極高,調整的彈性更好;那麼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電影不再需要真正的人去演,而直接用計算器合成就可以了,這樣不僅速度快、成本低,導演掌控力也更強。

迪斯尼稱《恐龍》代表著計算機特技在電影中的應用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部耗資3.5億美元製作的影片,是世界上最早一部實景拍攝加數碼影像合二為一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計算機特技震撼力強勁,我們還沒有看到哪部影片可以與之相比。除了CGI,大部分背景畫面使用了從世界各地拍攝到的實景,經過加工,它們看起來更像主人公所生活的史前時代森林、沼澤地等等。這聽起來像是對CGI和實景更有創意、更巧妙的運用,因為他們將現實生活中的美景與高科技手法結合了起來。

0C
8d

閱讀全文

與恐龍一家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