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1970年,由中央芭蕾舞劇團根據同名電影改編演出的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拍成電影,在全國各地上映,受到全國觀眾的高度評價。
這部芭蕾舞劇的內容是戰火中的故事。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後來的名字被稱為「紅舞」。
2.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有個女的挺能打的。
明日傳奇 第一季 Legends of Tomorrow Season 1 (2016)
第5集: Fail-Safe
3. 觀看戰火中的芭蕾觀後感200字
當一個電影人選擇拍攝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時,他往往要面對一個選擇----是偏重於對歷史的描寫,還是偏重於對人物的刻畫。在電影人的不斷摸索中,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歷史中的小人物」的創作方法誕生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拯救大兵瑞恩》。片中的小隊成員都算不上是鼎鼎有名的大英雄,甚至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很少被人提及,但是通過這些鮮明角色的塑造,為體驗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內地即將上映的中俄合拍片《戰火中的芭蕾》,也是採用了這種手法,通過對戰爭中小人物的塑造,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去體悟抗戰中的凄美與悲壯。
據說本片曾用過一個名字,叫《黑土地上的最後一戰》。因為本片最早的取材,來源於1945年9月12日,潛伏在黑龍江邊境小鎮叢林中的300多名日本軍人拒不投降、負隅頑抗,血洗了當地村民,並襲擊了蘇聯紅軍,實施他們的「玉碎」計劃。最後東北抗聯部隊和蘇聯紅軍一舉剿滅了這股日軍。由於戰斗發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後的第28天,故稱為抗日戰爭中發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後一戰」。顯然,這是一個歷史事件。如果只拍這個事件,那麼主人公勢必是戰場上的軍官或戰士而已。如何體現出戰事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關注戰事之外的人。於是,主創們非常巧妙地選擇了這場戰事發生地的一個小女孩來做主人公。
星爺曾教育我們,人沒有夢想,就會和咸魚沒有區別。本來我們就選取了一個小人物來做主人公,如果這個人物還沒什麼夢想,那就有違初衷了。由於是和有藝術情懷的俄羅斯電影人合作,本片主人公自然而然地帶著藝術的夢想。在戰火蔓延的東北土地上,這個女孩因為和一個俄羅斯退役舞者的相處,被種下了芭蕾夢想的種子。有了這個內心基礎,這個角色就立起來了,變成了歷史的一個觀察者,一個在歷史中求生的個體。
4年前,我曾經采訪過本片的中方導演董亞春。在他的履歷表中,既有《八路軍》和《解放》這樣的宏大歷史題材,也有《周恩來在重慶》和《楊得志圍城打援》這樣以角色為主的作品。因此說,他本身就對兩種拍攝方式都了解,都駕輕就熟。這次對兩種方式進行結合,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面對日新月異的電影技術以及各種觀念流派,董亞春都保持著一種積極面對和接納的態度。當年他就認為電腦特效是可以給導演提供靈感的,在場面性鏡頭上,需要電腦特效來提升視覺的沖擊力。這一點,和本片的俄方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十分契合。
米哈爾科夫是俄羅斯電影節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他的《蒙古精神》、《毒太陽》、《西伯利亞理發師》都是既有內容上的深度,又有視覺上的震撼。其翻拍好萊塢經典《十二怒漢》的成功,也證明了他創作思想上的毫不保守。這次,中俄兩位具備積極心態的導演合作拍攝《戰火中的芭蕾》,自然體現出了積極的創作熱情,令這部帶有獻禮性質的影片,具備了高度的可看性。中央芭蕾舞團一級演員,曾經在第九屆美國國際芭蕾舞比賽獨得三項大獎的曹舒慈出演了片中的芭蕾女孩,既有農村女孩的質朴,又有最後芭蕾舞動後的綻放,可以說是藝術力量輸出的最鋒利處。
4. 戰火中的芭蕾的百度雲誰有呀跪求啊!
鏈接:
作品相關介紹:
《戰火中的芭蕾》是由中俄合拍,反映中俄兩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題材的歷史戰爭影片,由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監制、董亞春執導和曹舒慈、伊戈爾·克洛斯科夫、杜源、陳瑾等主演,於2015年8月21日全國公映。
影片講述了一段1945年發生在東北邊陲小鎮上的東北抗聯部隊帶領老百姓與蘇聯紅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日的故事。
搶首贊
5. 電影 戰火中的芭蕾600字觀後感
《戰火中的花蕾》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一位戰時兒童保育會派出的《大公報》戰地女記者、國民黨將門之後的千金小姐沈君怡和第五戰區上尉連長、中共地下黨員方鑒明,在1937年淪陷的徐州城邂逅,方鑒明從侵華日軍的槍口下救出了沈君怡,兩個人一起開始了拯救孤兒並掩護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的危險行動。劇中的沈君怡放棄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與戰爭孤兒打成一片。在她身上處處散發著母性光環。她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的母親,除了管吃住,更要全力保護這些戰地孤兒們的安全,孩子們也都親切地喚她「沈媽媽」。由於該劇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劇中很多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因為真實,所以可信。劇中,孩子們命運多舛、經歷槍林彈雨、跨越千山萬水卻依然樂觀,努力求生,使這部電視劇在抗戰題材電視劇中獨樹一幟。
劇中除了對落難孤兒的主線描寫和宏大的戰爭場景以外,對男女主角沈君怡與方鑒明之間的感情線的描寫也是該劇的亮點。方鑒明原是在徐州守城的國民黨青年軍官,為了護送沈君怡和孩子們沖出日軍的封鎖,擅自做主帶領20多個兄弟出城。不想很多兄弟都犧牲在路上,他也因為違反軍紀不能重回軍隊。身為地下黨員的他聽從上級的指示留在保育院負責安全保衛工作,保護孩子們。兩位年輕人在日常相處中、在上千公里的艱難路途中、在穿越敵軍的火線中互相幫助,共同保護孩子,並且相知相愛。兩人既是親密愛人,又是革命伴侶,也是這群孩子的爸媽,這樣的愛情讓人感動,而他們在戰爭中建立起來的感情更是堅不可摧。最終方鑒明為國捐軀,兩人永遠分離,敢愛敢恨的沈君怡因為方鑒明的去世終身不嫁,其對愛情的專一和忠貞讓人敬佩不已。
除了剛正不阿的方鑒明,小姐脾氣的沈君怡外,《戰火中的花蕾》還塑造了一個個真實、鮮活,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無賴狡詐的高自尊,純潔透明的文香,一根筋的董家祥,調皮聰明的路遙、馬力……通過他們透視了那一段獨特的歷史。
一段時間以來,抗日題材影視劇數量泛濫,內容娛樂化等問題凸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製作出反映歷史精神的抗戰劇成為許多製片方考慮的問題。《戰火中的花蕾》展現了真實的歷史畫面,表現了抗戰時期中國人面臨的殘酷命運,對抗日題材影視劇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6. 戰火中的芭蕾電影在哪裡哪個網站上映
影片將於8月21日全國公映。
《戰火中的芭蕾》為2015中俄合拍,反映中俄兩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題材的歷史戰爭影片,由俄羅斯「斯皮爾伯格」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監制,金雞獎最佳攝影董亞春執導。
網路上映請等待電影下映,會有網路平台買進播放
參見
http://ke..com/link?url=jsgS_0K75v9tTbzZdQ9uxrXDdlgBsF101___yLBw8r7NMck6gXaiJ0ZS0jEbDd8AD_
7. 戰火中的芭蕾結局
電影通過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緣,講述一段跨越國界的凄美戀情,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兇殘與偽善、頑固不化與背信棄義,展示了中俄兩國軍民患難與共、攜手並肩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斗友誼。
1945年9月12日,潛伏在黑龍江邊境小鎮叢林中的300多名日本軍人拒不投降、負隅頑抗,血洗了當地村民,並襲擊了蘇聯紅軍。最後東北抗聯部隊和蘇聯紅軍一舉剿滅了這股日軍。由於戰斗發生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後的第28天,故稱為抗日戰爭中發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後一戰」。
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滿意請採納,謝謝~
8. 戰火中的芭蕾預告片的歌曲叫什麼
是不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