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少年版電影觀後感700字

少年版電影觀後感700字

發布時間:2021-07-29 02:26:07

⑴ 《奇跡男孩》觀後感700字

你天生與眾不同,不必躲躲藏藏。

——題記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10歲男孩奧吉(Auggie),便是我們的奇跡男孩。奧吉一生下來便是一個奇跡。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普通的十歲小孩,我動過27次手術,這樣我才能呼吸,看見東西,不靠助聽器聽見聲音,不過這一切都讓我看起來不普通。」這是奧吉的話,所以他天生面部畸形,去學校總是受到同學的排擠,不待見。不過奧吉也有朋友啊,他有兩個朋友,其中一個鬧了矛盾,不過很快就和平解決了。另一個朋友,我認為她的一句話很好:「當你必須在正確與善良之間做選擇時,請選擇善良。」正因為她選擇了善良,所以她幫助奧吉走出了陰影,與他一起玩耍。

因為奧吉的出生,家裡人把愛都給了他而不是他的姐姐維婭。雖然維婭總是抱怨奧吉把她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搶走了,但是維婭仍然愛他……自從奧吉上學後,奧吉找到了朋友,維婭找到了愛情,維婭的朋友米蘭達與維婭冰釋前嫌,媽媽完成了因為奧吉的身體而落下的重要論文……奧吉治癒了身邊的人。

這部電影讓我很感動,因為當奧吉出世時,就算要做27次手術,家人也不放棄他;當奧吉難過時,全家都不懈地安慰他,鼓勵他;當奧吉遇險時,朋友,同學都沒有拋下他而是與他保持同一戰線,保護他……

在這部電影中,我認為有兩個淚點,第一個是米蘭達為了彌補維婭,放棄自己的好機會,讓維婭上場演話劇。維婭開始演話劇到結束,我哭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到底是為米蘭達的付出,還是為維婭的成功?第二個淚點是在電影最後,當校長宣布獲獎人是奧吉時,所有人起立,為奧吉一人熱烈鼓掌的情形,和奧吉堅定的目光,把我震撼到了,我流下了激動的淚……

奧吉,天生面部畸形又如何?他仍然可以造就奇跡!奧吉是個堅強的孩子,雖然因為同學對他的排斥感到難過,甚至流淚,但是在家人、朋友的鼓勵下,他克服了一切!

「我覺得應該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世界上每個人一生中都至少應該獲得一次全場起立鼓掌的機會。」給每個人一次全場起立鼓掌的機會,這是一種激勵,一種動力,因為每個人都一生都不平凡,每個人都需要被鼓勵。當全場起立為你一人鼓掌時,你便造就了你人生中的奇跡。

每個人都值得被鼓勵,值得被欣賞,因為每個人都是奇跡。

⑵ 小學生作文300字少年班觀後感

我的心情很復雜。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今年到現在,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國片,雖然幾個主角都是青春偶像,但用青春片來定義,以此前那些所謂回顧美好實則四不像的影片之表現,對《少年班》多少顯得有些不太公平。這是一個更有靈魂的故事,討論的是更為深刻的價值,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孰輕孰重,天才與庸才如何作判斷,要放養還是要圈養,爭議的地方太多,每一個都能夠拿出來寫一篇長文,但看到片尾那個橫穿天際的火箭,看到所有人看火箭的不同眼神,我忽然發現,他說的是人生的種種無奈,與之相伴的不得志,挫折,不甘,還有深深的孤獨。時光經年,匆匆而逝,有的人變得所謂成熟,青春耗盡,只剩面目可憎,有的人卻永葆一顆赤子之心,依然相信,依然執著,後者成為了少數,然後,漸漸格格不入。

許多年前 你有一雙清澈的雙眼,奔跑起來 象是一道春天的閃電。大家都是少年,但因為天生稟賦的不同,有人就跳得比別人高跑得比別人快,但他們也是生生的活物,比別人聰明並沒有能夠讓他們就此成神,七情六慾亦深存心中,只需要一個機會,它們就能如熾熱的岩漿般噴薄而出。這感情,又純凈得像遍布星星的天空。「那個女孩說只要脫光衣服在山上跑一圈,就和我在一起,沒想到只是把我當成了跟同學打賭的賭注」。漫天的星光下,有些偏執有些老實的周老師說這番話的時候顯得輕描淡寫,但從這件事開始,他逐漸對這個世界不信任起來,繼而,也開始為了達成目的,去騙一些人。

但孩子們不是如此,小方、大法、麥克、周蘭、吳未都非如此,他們敢愛敢恨,他們快意恩仇,絲毫不想掩蓋自己智商超出的旁人的事實,也絲毫不隱藏對於女神的愛意,敢說敢做不矯飾。那些少年男女之間引而不發或者熱情噴射的情愫,那份為了一個共同理想走到一起並肩作戰的單純,最讓人動容。

許多年前 你曾是個樸素的少年;

愛上一個人 就不怕付出自己一生;

「江依琳,我要帶你去看這世上最美的星空。」

「江依琳,我要與你荷塘月色,一起飲酒對弈」

「江依琳,我要和你仗劍江湖,裘馬一生」

面對整個大學的風雲女神,三個未成年的少男是勇敢的,使盡了渾身解數,各出法寶去示好,他們的真誠不可懷疑。但女神不是,女神喜歡的,還是庸庸碌碌,卻多金的富二代。這便是現實,在世人眼中,這些奇形怪狀的人們是另類,難以同行。而女神再美,也不過是普通人中的一個,她可以與你一起打籃球聊人生,卻只會同富二代車震。你能夠胸中閱遍古今蒼生,卻未必能夠了解一個女人。天才,永遠都是自卑與自負親密共存,他們對旁人不屑一顧的東西那麼在行,但不能左右的,卻恰恰是人心,這是幸運,也是悲哀,有了一些,就必將失去一些。全片最為感人之處,不是最後吳未的表白(只是gala的音樂比較煽而已),讓我忽然有淚的,是幾個人喝醉之後,在女生宿舍樓下,大法說的那句,不破樓蘭終不還。出征的勇士,以為家裡的美人在等自己凱旋,卻未曾想,其實美人至始至終,都是別人家的。

總是以為 成功之後 就能撫平傷痕,慾望里埋著錯過的人。少年班最後還是解散了,但不妨礙,這些天縱英才的少年們繼續擁有美好人生,有創業達人,有金融大鱷,還有博士後。但我想,無論怎樣,這一個秋天已經深深地刻入了他們心中。成功,買一套房子、賺很多錢,在他們做起來,似乎很簡單,玩世不恭漫不經心之間,已經做到完美,但惺惺相惜,一起喝酒,大塊吃肉,棋逢對手的朋友,或許永遠都遇不到了。年輕的時候,每個少年都以為自己是山上的一棵樹,但最終,更多的人變成了山下的一根草,跟其他的草並無不同,而有的少年,則真的就成了樹,成了參天的喬木,沐浴陽光,享受晨露,與更大的風雨搏鬥,然後有一天,他們突然就看到了山下草叢中的一朵花,覺得似曾相識,而這朵花每每跟草相親的時候,也常常忍不住,看向那更高的地方。

⑶ 少年班的觀後感〔800〕字

您好。
例如:
看過這個片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看網上評價並不是很高,於是一直很糾結怎麼表達我心中的感受。

這是一部和我經歷息息相關卻又經過誇張之後截然不同的片子。

其實這種所謂的少年班一直存在,不僅僅是大學,小學中學都有類似的教育。說來也很簡單,我小學時候被其他熟識的同學的熱心家長拉入了其組織的數學奧賽培訓班,因為我一直算是對學習比較上心比較努力的乖乖女,小學的那些奧賽知識也並不難,於是成績算是中等偏上,獲過數學競賽一等獎,也順理成章的考入了一個中學實驗班。我的資質屬於一般,智商沒有超高,不是天才,可也不笨。小學的各種競賽培訓班就認識了一批超級天才的同學,於是中學進去了這個天才班後也沒有特別大的不適應。

我和吳未一樣有自知之明,從小學時候學奧賽的課堂表現就看到很多同學就是天才而自己只是個平凡的人,也羨慕那些非常聰明上課不怎麼聽課考試任何難題全都會的天才同學。我在班上看到了很多天才,他們和別人總有各種怪念頭和奇怪舉止。不過,我們畢竟都是同一個城市的,都是較優秀的小學考進來的,年齡差也在兩歲之內,於是當然也就沒有電影中呈現得那麼誇張,他們只是有些行事和思維讓我覺得神奇,不至於離經叛道或者觸犯法律,品德上絕對沒問題。他們沒有非常要好的朋友,和班上其他同學都只是泛泛之交,但交談還是能很愉快友善的。我會努力讀書,努力融入他們的世界,去盡可能多的理解他們在想什麼。老師也會比較寬松,只要沒出什麼大問題,不太會管大家。學習上的交流會讓老師也很喜歡這些天才。一個班四五十個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也有些是智商普通的同學,我和他們更聊的來。我不會把他們當怪胎,我會很敬佩很欣賞他們。或許我碰到的不是電影中那種頂尖的天才,我遇到的情況不是那麼極致,但我能體會到。

電影中為了突出效果誇張了某些東西,顯得狗血刻意了些。但拋開這些誇大,吳未的一些感受我是能懂的,周老師對他們的期待和教育我是能懂的,甚至他們青春期懵懂的叛逆我是懂的。我知道可能大部分人不能理解也不能感受到這些天才的世界,也自然不能理解這部電影裡面講的東西。但有過經歷的我是認可這部作品的,確實講出了一些天才世界的特質,這些東西可能不討喜,不健康,不正能量,還很無聊,但它們真實存在。

從電影藝術角度看,光景的運用,鏡頭的角度,都很協調一致地營造了一種詭譎又帶點青澀的氣氛。剪輯敘述很流暢,全片盡管壓抑,零碎,但能夠一直吸引著我。不愧是一位優秀剪輯師出身的導演~導演少年班的真實經歷也給了他堅實良好的素材基礎支持。演員的表現全部合格,對怪異人物的把握很自然,我看的時候沒有任何違和感。或許這不是一部好作品,但在我心中,這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⑷ 求個勵志電影的 觀後感 700字左右的

阿甘正傳觀後感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在影片的開頭就用這句話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思考:每一個生命軌跡都在不同的地域存在著,而且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著。阿甘的生命樂章是不是就是根據這樣的話,這樣的教誨而一步一步的走著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阿甘,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是不是是上帝給我們開的一個玩笑,或者生活原本就是這樣的無法預料和無常無規,永遠讓你使料未及,無法琢磨。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純潔的形象,對於所敘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終都是以一種溫情和善意的態度來表現的,甚至還加入了詩意化的成分,這使得影片顯得柔和而無傷害性。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出現了一個讓人深刻的鏡頭: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飛啊飛,緩緩地降落在坐在長椅等九路公交車憨厚的阿甘腳下,身邊是來來去去的人。我想,這是影片中的一種暗示,暗示著阿甘的人品的純潔平淡而美麗。阿甘的人生,有一半是他母親締造的,而另一半是阿甘自己創造出來的。他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而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中的真實。阿甘的母親給阿甘的是一筆精神財富,這樣的哲學理論在母親給他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轉化成他自己的東西。就如他坐路邊的長椅上和不相識的路上講述他的傳奇,他在每一個理論前面加上三個字:媽媽說。媽媽說,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嘗到什麼味道。
媽媽說,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沒有。媽媽說,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好它,比如我這輩子做了你的媽媽,這是我無法選擇的事,上帝把你給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須盡力做好你的母親,我做到了。
母親的教育給阿甘的人生有非一般的觸動,或許阿甘的人生在就從母親教他的第一個單詞開始的吧。或許,這樣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是深刻熏陶的吧。有了母親的引導,然後便是阿甘自己的努力。
阿甘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這些話他都記住了,他說,笨人有笨人的作為。當珍妮叫他快跑的時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跑散了他記憶中第一雙神奇的鞋子,也發掘出了他的第一項潛質:跑。他一直在跑,開始是逃跑,後來他跑進了橄欖球隊,再後來跑進了大學,跑得了學位。在越戰戰場上,他仍是牢記珍妮的話,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榮譽和友情。阿甘忠誠,所以在越戰中他獨自脫離了危險的時候,他仍然跑回叢林中去找他的戰友。他守信,他答應了戰友布巴要共買一艘捕蝦船,但布巴死了,他卻在旁人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為他實現了遺願,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執著,所以他會在珍妮離開後一跑三年,穿越了整個美國,一直不停,他告訴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東西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一直對自己不能戰死在戰場上卻仍以殘廢之軀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惱怒,因為中尉是這樣一種人:他視榮譽高於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喚回他對生命的信心,使他發現,即使沒有雙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阿甘並沒有遠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總是被聰明人嘲笑,他最愛的母親和珍妮先後離開了他......但對他並因為如此而沉沒,愛還在延續,他還有自己的孩子,一個聰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還在繼續,他不聰明,但他永遠知道如何讓生命充滿希望。所以他也就贏得了榮譽,財富和愛,這些常人可能永遠不能兼得的東西。故事的最後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已到了上學的年齡。甘送兒子上了校車,坐在公共汽車站的長椅上,看著一片純白的羽毛飄飛,重回到自己的腳下。阿甘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在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沒有哪一種生命的軌跡是偶然出現的,它的出現總是遵循著某些規律,准備好了,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出現了,就變成了奇跡。影片里的阿甘雖然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著,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還有那平凡的生命里,突顯的不平凡人生。這樣的故事總是讓我們感動,然後讓我們難以忘記。或許,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遠以後,我們依然記得那個曾經智障卻跑出不一樣人生的阿甘。

⑸ 觀看電影少年班有感600字作文

用心靈去挖掘,用尊重去感化 ——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已感動了無數人,因為這部電影有許多我們平時學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發光的那一面,只要你用心去挖掘,問題再大的人,也一定會成才。 故事發生在四十八年前,一個叫馬修的人被派到「池塘之底」去做學監。「池塘之底」是一所專門收養問題少年的男子住宿學校。這個學校,有著無比厚重的鐵門,幽暗的教室,令人窒息的環境。在「池塘之底」,採用「行動-反應」的殘忍理念,體罰,關禁閉是最平常的事情,同學老師們已經失去了愛。而馬修改變了一切。他用一顆充滿愛的心來關愛,教育孩子們,他對學校殘忍的教育制度深惡痛絕。他辦了合唱團,讓孩子們在歌聲的感染下充滿歡笑,充滿愛。但是...

⑹ 少年班電影觀後感

吳未,無畏,無謂。 作為電影的小主人公,從造型到演技,年輕的演員將他塑造得非常成功。 他敏感溫順如小羊,戴著細邊眼鏡,穿媽媽准備好的格子襯衫、毛背心,規規矩矩地扎皮帶穿皮鞋。他被周蘭的不羈自由所強烈的吸引,只有這個少女,才能把他牽出母親的恐怖夢魘,在黑暗中奔跑到光明。他愛得痛苦自卑,在機會面前落荒而逃;他愛得勇敢真誠,不浮於表面,無微不至,永不.........

⑺ 《少年班》電影的讀後感

《少年班》講述天才少年的成長故事,天才不常有,但青春故事人人都有,成長的疼痛無論天才或凡人都逃不過。影片以這種前所未有的視角,破天荒首次解密中國教育史上從未公開觸及的特殊天才少年群體,以天才的哀傷透視凡人的青春,引發一片共鳴。

⑻ 電影 念書的孩子 觀後感,急需,一天之內。700字左右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三)

《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關於一個留守兒童路開的故事。

觀看電影時,周圍有許多同學都被感動地哭了,我也哭了四次:第一次是爺爺吃喜酒忘了開開,當路開找到爺爺並抱住他時,我哭了;第二次是爺爺煤氣中毒,被醫生救活,開開抱著爺爺哭了,我也哭了;第三次是爺爺離開了人世,開開悲痛不已,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淚;第四次是爸爸把開開帶到城裡上學,把小膽兒留下了,可是小膽兒一直追著大巴車,我被小膽兒的人情味深深打動,就又哭了。

開開很愛學習,經常給爺爺念書,雖然他經常把字讀錯,但是他認真專心給爺爺讀書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我,爺爺從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安慰。

回到家後,我把我和路開對比了一下,覺得我比路開生活幸福多了,熱了冷了就開空調,餓了就有可口的飯菜吃,而且還有手機、點讀機,同時又有爸爸媽媽陪伴在身旁,沉浸在父愛母愛之中……

所以,我今後決心好好向路開學習,珍惜我所處的優越條件,把學習成績提上去,不辜負社會、老師、家長對我的期待。

念書的孩子——動人的故事(四)
這是一部讓人淚如雨下的影片,講的是一個叫開開的小孩和一隻叫小膽兒的小狗一起生活。故事的開頭是開開的爸爸媽媽進城打工,上車後,開開就在車後追著哭,當時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其實,我和開開的遭遇是一樣的,只不過開開是被留在了農村,而我,是被留在了這個城市。

接下來的情節,是開開的爺爺在一天晚上悄悄地去世了,當時我就哭出了聲,我也是和爺爺在鄭州相依為命,我能體會到開開要為此忍受多麼大的痛苦,更可以想像一個人生活在村子裡,是多麼的可怕啊!

電影的最後,開開和爸爸一起去了城市,但是卻面臨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和心愛的小膽兒分開。如果是我,我會怎麼選擇呢?

我真希望開開能和爸爸媽媽在城市過上好的生活,希望小膽兒能回到開開身邊,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爸爸媽媽身邊讀書。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

做一個堅強孩子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他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

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們城市裡的孩子學習。

我對主人公開開真是佩服有加,作為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裡。當我看到他與小膽兒訴說對父母的思念之苦時,我那感動的淚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裡打轉,我彷彿看到了他與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這一切永遠都只是開開的夢和奢望!

看到開開的童年是那麼悲慘,我一下就聯想到自己。家裡的條件那麼好,而開開呢?我讀書的環境那麼好,而開開呢?盡管如此,我還一味的抱怨,不想學習,討厭家長嘮叨我。與孤單的開開相比,每天有許多人陪伴在我身邊,無論是同學、朋友、家人都可謂是幸福至極。就這樣,我還不知足,每天因為一些瑣事就跟家人吵架鬥嘴,做出一些令他們心寒的事情來。想想我自己都後悔,家長為我付出了這么多,我還……開開那不屈不撓、熱愛學習的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我,今後我要像他那樣奮發向上,努力學習。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和開開比我自愧不如。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也要學著自己面對,不再依賴他人。我一定也要做一個堅強的孩子!

學會
堅 強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叫《念書的孩子》。影片是關於一位山村孩子和一條小狗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九歲的男孩,他的父母要到城裡打工掙錢,家裡只剩下了他和爺爺。這個男孩名叫「路開」。隨後,路開拾了一隻流浪狗叫「小膽兒」,他倆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天,開開爺爺煤氣中毒,幸好「小膽兒」聞見了氣味,才解救了爺爺脫離生命危險。可是,過了不久,路開的爺爺不幸去世了,這讓人痛苦萬分。從此,只剩下路開一人。最後,爸爸帶他到城裡去,他離開了同學,離開了老師,最後,連自己的唯一一個朋友「小膽兒」都失去了。

看了這個電影,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一個離開爸爸媽媽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憐呀!然而,路開聰明、好學,充滿孝心,非常渴求得到父母的愛和保護,在這同時他也得到了老師、同學、鄰居的關心。我們身邊有很多愛我們的人,他們默默的保護著我們,讓我們快樂的長大,可我們卻不知足,比起開開我們比他幸福得多!「陸開」你一定要勇敢!要堅強的面對一切!

理 解 萬 歲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念書的孩子》。主人公是一個內心孤獨,需要關懷、勇敢頑強的九歲男孩——路開。他是一名留守兒童,誓死陪伴他的是一隻名叫「小膽兒」的狗。

看著這部電影,我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了眼淚。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跟開開比起來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難道我們還不知足嗎?每當我看見一個個孩子盛氣凌人,每天被家長寵著慣著,都不理解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仍然,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家長為了哄你,讓你開心,才迫不得已買一些沒用的東西,可開開呢?他什麼都不要,只求獲得父母的愛和上大學的機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當老師念到開開的作文時,我明白了「小但兒」對他是多麼重要,寧可放棄去城裡上學的機會,也不要拋棄「小膽兒」。可他的父母不懂得開開心裡想什麼,不懂得小膽兒在開開心中的位置,不懂得開開和小膽兒之間深厚的友情。家長們,你們揣摩過這些孩子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嗎?你們只知道忙東忙西。當一個孩子在屋裡面對黑夜,面對孤燈,心裡有多麼害怕,你們不知道,你們只知道給孩子買好東西,我們寧可不要這種愛,我們只要你們抽出時間跟我們玩耍學習,我們就很滿足了。

當燈光亮起來時,我的眼睛被猛刺了一下,隨著我的心也跟著痛起來,我一回憶起電影的畫面,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個孤獨的開開和他的「小膽兒」,我的眼淚就會悄然無聲的落下來。我們真的要學會關懷,學會理解,理解萬歲。

⑼ 求一篇700字的電影觀後感!!!

直接去豆瓣吧 上面大把的

閱讀全文

與少年版電影觀後感7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