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怎樣寫一篇電影的觀後感

怎樣寫一篇電影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29 04:03:23

A. 如何寫好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希望採納

B. 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要是應付的話大體有個套路,開頭就寫哪天哪天我觀影了{驚天動地},本片講述了***(電影內容)。過渡一下說你受益匪淺什麼的,然後寫得到的心靈感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責任方面-看到救災軍人的形象你的感觸,比如做人要有擔當,引用寫有關責任的名言小故事什麼的。團結方面-面對災難我們的民族是怎樣度過的,可以上升到民族團結的方面。奉獻-災難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跡,可拿出一例具體說說體會。最後,可以寫作為當代的學生,你要怎樣怎樣。
這個是最俗的。
要是高雅點,寫成隨筆,主要寫體會,影片內容也可少穿插點,把某個鏡頭帶來的心靈觸動放開了寫,可以盡量煽情。呵呵,以上供參考,還得自己多努力!

C. 觀後感範文,觀後感怎麼寫,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D. 看一部電影的觀後感怎麼寫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E. 怎樣寫電影觀後感

你覺得本片的重要人物有誰
你看完本片後,有那幾段情節,是你覺得印象比較深刻
以精簡的文字交代影片的內容
寫感想有一個重要的部份就是寫出內容摘要介紹,為什麼要寫內容摘要介紹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看過這一部影片,寫出影片的摘要介紹可以讓別人對影片的內容有基本的認識,對你之後所抒發的感想,才會產生共鳴,了解你所陳述的內容.但是摘要最好不要超過感想的四分之一篇幅.
針對某一個情節發揮,清楚描述劇情
寫影片感想時,你可以只針對影片中某些精採的部分,抒發自己的想法,當然,你特別挑出的段落,一定是自己特別有感覺的部份.

昨晚有幸得到朋友給的一張光碟,看了目前未公映的《畫皮》,看完才發現人性是如此之美,心倘若沒有雜念,世上就沒有妖魔,人和妖的不倫戀,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亦如此凄美……

看完《畫皮》,有很多意外,每個人的表情都有著不同的內容。或意外、或驚喜、或沉思、或糾結、或反省……怎麼也想不到,《畫皮》竟然是一部有關人性、有關探討愛情真諦的影片。沒有了笑場、多了幾滴眼淚,《畫皮》就這樣在意外中上演著,前40分鍾在意料中講述著故事,沒有驚喜但也不讓人討厭。周迅的演技的確不錯,她出場時的妖媚註定了雪狐的悲劇,趙薇不再是那個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她把一個懂愛的女人刻畫的淋漓盡致,陳坤扮演的王生在道德和慾望中努力掙扎,最大的驚喜是甄子丹,他的文戲帶給人太多的回味,孫儷的降魔王很討巧也很討喜,戚玉武的蜥蜴精毒辣不讓人厭煩,三男三女的六角情感糾葛復雜不累贅,動情不煽情,淚中藏著人性的閃光點,這是影片最抓人的地方……趙薇深愛著陳坤,她才是陳坤的王夫人,妖精周迅愛著陳坤,陳坤游離在趙薇和周迅中間,道德告訴他趙薇是他的夫人,但慾望又使她對周迅情有獨鍾…… 一心想做小妾的周迅被陳坤拒絕,趙薇為了深愛的陳坤,准備成全周迅時,周迅獻出了妖的原形,痛不欲生的趙薇為了不讓更多人死在周迅的手裡,喝過了周迅遞過來的毒葯,答應周迅提出的所有條件。趙薇含著淚只有一個請求:「王生(陳坤飾)很愛你,不要傷害他,不要再殺無辜的人……」「你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愛」這是趙薇對周迅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畫皮》在張靚穎的《畫心》中落幕……

《畫皮》留下了什麼?愛,原本就是這樣,每個人都對愛有不同的感悟,只是沒有了心魔,愛也許會無處不在……

F. 寫一篇電影觀後感5oo字

剛剛看完,笑點密集,比1精彩很多,超出了我的期許,絕對值得一看。
如果你沒看過1,也可以直接看2,只需要知道:John小時候許願結果夢想成真,Ted活了過來成為他最好的損友。John跟女朋友一直因Ted的存在而不合,Ted只好獨立生活,在超市上班,交了一個女朋友,有個Donny一直想要搶走Ted……好像就差不多了,1真沒什麼劇情。

Ted1剛出預告的時候,我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我覺得這將會成為我最愛的喜劇,沒有之一。等到出了正片,看後大失所望,笑點鬆散,而且都在預告里看過了,於是對第二部也不抱什麼希望。
卻沒想到第二部突飛猛進,無論是笑點還是劇情,都進步了很多。

第一部Ted的笑點比較單一,幾乎全是三俗段子,有些段子實在是不低俗到一定程度的很難覺得好笑。但是第二部Ted結合了各種各樣的幽默方式,冷幽默、黑色幽默、肢體幽默、諷刺幽默、當然還有無數黃段子……所以感覺幾乎無冷場,而且到最後也不希望它結束。

作為一部不到2小時的電影,內容其實非常多。看到後面也才理解為什麼前面剪輯的這么倉促,這部片子的內容真的非常豐富。
電影院里笑得比較多的幾段還是預告里出現過的那些,精子架倒下然後拍照傳fb那段笑得最厲害,就當我心想「預告片里已經看過了,再看一遍也沒那麼好笑」的時候,Ted的吐槽緊隨而來……Kim Kardashian梗實在是用的太狠,後來對Justin Bieber的吐槽也超級貼切到位,都是大笑點。
Samuel Jackson的梗在預告里出現過,沒請他來演黑人律師實在是太可惜……
各種音效都用的很好,尤其是夜晚木屋那一段,每一次音效都成為了笑點。
插曲也都不錯,除了預告里看到的Law&Order在正片中完整版更好笑以外,女主有一首獨唱也特別好聽,順便黑了一下各種迪士尼童話,呆萌龍蝦特別搶鏡。
PS: 女主角Amanda Seyfried演過Law&Order。
本片中有很多特別冷的幽默,用的比1要圓潤很多。
Ted這個角色也有了很多成長,也許是經歷了「何為人」這個如此深的哲學命題的洗禮,也許是受了摩根費里曼在劇中對他說的話的影響,他後來慢慢發展成了一個內心更加成熟的Justin Bieber,雖然還是愛drugs和alcohol,但是會是一個好父親吧(不會的)。
Amanda比第一部的女主要正很多,但是眼睛在劇里被吐槽的那段真的是笑死了,太形象太貼切了!
Comicon穿插的非常巧妙,不僅將情節串聯了起來,還製造了很多笑點。Dark Vader三人組都很可愛,還有各種欺負nerd的超賤二人組,放音樂作誘餌等等……
法庭戲略帶一點深度,幾位律師講的話都挺有道理,完全有潛力演變成李狗嗨。
反派Donny確實是醬油黨,這一部的主線應該還是圍繞著「Ted是不是人」這個深刻問題。而Ted前期對要孩子的執著,對體制的憤怒,中期與男女主角在一起時的歡樂,後期對John的悲傷,Ted的「人格」貫穿始終,一直都沒有偏離過主線。

總而言之,比1好看,有非常感人的地方,也有非常溫馨的地方,當然也有很多很多讓人爆笑的地方,當的起5分佳作!

G. 如何寫一個電影的影評

寫書評前要讀書,寫影評前得要電影。咱們看電影不能光看個熱鬧,還得看看門道,准備工作做好才能寫出優秀的影評。

怎麼看電影?
人人都愛看電影,可並不是人人都會看電影。

想要寫好影評,第一遍看電影之前,我們需要為自己想一些預設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非常基礎,譬如,

影片的片名和故事內容有什麼聯系?

為什麼電影如此開場?

為什麼又如此結束?

帶著問題去觀影,同時記錄下電影中打動你的地方和看電影時產生的疑惑,看看能不能在第一遍的時候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想要寫好影評,一部電影不能只看一遍,因為只看一遍是不可能捕獲電影所有細節的。我們需要反復地觀看,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而且在第二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譬如,

電影的敘事是如何構建的?

故事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講述的?

劇中的角色是否很真實?從那些方面表現出來的?

第二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時候,要做盡可能詳細的筆記,不僅僅是影片中的人物和內容,一些攝影形式,角度,燈光等也要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們後續的影評寫作材料。

請記住:重復是理解電影的基礎。

2. 確定主題

好了,現在電影看了幾遍了,筆記也記了好幾頁,接下來該做什麼?

我們在回顧自己筆記的時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確定電影的主題,想一想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什麼。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閱讀文章時總結的中心思想,啟示意義等,而是電影中用來幫助人們理解電影情節的諸多概念。舉例說明:

誰是主角?

電影傳遞的故事為什麼不是連貫的?

角色本身和其他人的關系意味著什麼?

我們在回顧電影和整理筆記的同時,從這些信息中整理出一些關於電影的主題,這些就是我們接下來寫影評的基礎。

寫影評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專業術語和和技術層面的內容,電影與其他藝術的聯系,電影的場面調度,電影的剪輯,電影中的聲音,這四大方面是我們入手寫影評的專業角度,當我們確立好主題後,就可以考慮從這些方面展開影評的寫作。

3.如何寫影評?

電影看完了,筆記也做好了,主題也確定了,終於要到了正式開寫的時刻了,蒂莫西·J·科里根在書中介紹了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和寫影評時應該注意的寫作方法。

六種分析電影的方法
歷史方法:這是影視批評里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寫作時,可以依據它們在電影史中的地位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考慮清楚歷史背景是不是能夠幫我們解釋了電影中的敘事或者技術技巧,或者哪部分歷史適用於我們的寫作等問題。

民族電影:除了歷史方法,從民族和文化的特點來進行影評的寫作,也是常用的影評角度。一部電影,必然有它的文化環境,把電影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們不熟悉的文化進行學習,有助於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影片反映的社會環境。

類型:根據形式和內容的模式對電影進行分類,這種類型的區分是檢視一部電影如何組織故事和觀眾期待的有效方式,譬如我們常說的科幻片,歌舞片,西部片等,就是按照這種方式進行的分類。

作者論:作者批評是現在被廣泛接受的電影批評方法,它是將影片和影片的導演或者主角相關聯,因為每個導演或者演員都有自己強烈的風格,他們或她們的電影都有著自己相似的特點,這種方式的影片創作是把主演或者導演、編劇等主創人員當作「作者」來進行分析的,因此被叫做「作者論」。

形式主義的種類:討論一部電影的風格和結構,以及電影是通過什麼方式組織起來的分析方法,就是形式主義的種類,這種方法分析的重點是關於電影的模式的,譬如電影如何開始和結尾,鏡頭如何切換,剪輯如何變化,通過對這些手法的分析來討論對電影的作用。

意識形態:這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來討論電影的立場,一部電影必然有它想要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意味著什麼,暗示著些什麼,這些價值觀刺激到了觀眾的哪些神經?在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電影分析的時候,一定不能將自己局限在電影內容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意識形態的分析與人物和情節,攝影機和人物的關系聯系起來。

2.恰當的文字表述

我們在寫影評的時候,為什麼總是不自覺得將影評寫成了觀後感?

因為每一個觀影者對電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許在影評寫作過程中不自覺就講這些感情帶了出來,吐槽或者喜愛模式一開啟,立馬就收不住車了,最終一篇主題精彩的影評可能就淪為平庸的流水賬。

影評寫作時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你的個人情緒表露在文章當中,因為這會讓你的文章非常沒有說服力,一旦在文章中表現出這種態度,會很快被讀者識破,讀者馬上就會認為影評作者抱有太多的偏見,不能夠客觀地進行評價。我們需要盡可能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分析和描述電影所呈現給我們的一切,而不是我們看了電影以後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和寫其他文章一樣,影評的寫作也要簡潔而生動,特別是結構一定要清晰,主題鮮明。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和拓展我們的主題和想法,豐富文章的內容。

最後,修改和完善我們的文章,檢驗是否符合邏輯,論點和論據是否充分,一篇精彩的影評就此完成。

電影是生活中特別美好的事,我們在黑暗中把自己交給一個未知的世界,它用兩個小時讓我們體驗一遍從來沒經歷過的人生,我們從電影中汲取力量,盡情歡笑,肆意流淚。我們需要,也應該用多種方式來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闡釋和書寫觀影經驗的樂趣。

H. 電影觀後感作文怎麼寫

一般先簡要介紹一下電影內容,然後就劇情、導演、演員、攝影、音樂等某一方面進行分析評論,最後總結一下。

給你提供幾篇英文影評供參考:
http://..com/question/224018772.html
http://..com/question/223725915.html
http://..com/question/226429087.html
http://..com/question/226142095.html

閱讀全文

與怎樣寫一篇電影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