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視評論怎麼寫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
1、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涵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國民黨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劃,將蔣介石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富於象徵性地體現出來。
3、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4、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 "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情深深雨蒙蒙》時,有一位同學冷靜地指出編導將熒屏中的軍閥(如萍、依萍的父親)形象拔高了——他遇見美麗的女子就搶來作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們像自己的初戀情人。
5、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幕上的共產黨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農村改革的多棱鏡--電視劇〈一村之長觀感〉》。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㈡ 戰爭電影觀後感的評語
一直都想看《建國大業》這部影片,但都因為種種原因而錯過了。或是太忙,或是不記得。剛好我們這次的思修課要求寫其觀後感。這樣我們寢室就專門抽出一個晚上在一起觀看了這部影片。
說實在話,看過以後,我並未對這部影片本身有多少感慨之處。當然我不是影評家,對於影片的藝術魅力和價值我沒有多大的興趣和能力去評價和分析。但作
為一個觀眾,像大多數而言,看的過程也是個數數的過程,數什麼呢?其陣容之大,明星之多,也許是這部影片的亮點所在啦。那為什麼如此多的名人大腕願意參與
到這部影片的拍攝,並以能成為其中的一個小角色而驕傲呢?
當然不是因為這部影片的導演有多厲害,而是在於這段歷史。
對於這段歷史,我想很多人都能滔滔不絕,因為裡面有太多的故事,或是讓人振奮,或是讓人激動。。。。。。
回顧過去,自抗日戰爭結束後,我們打破了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我想全國人民都以為黎明已經到來,可這卻恰恰是黎明前的黑暗。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矛盾由原來次要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這種矛盾表現在政權和勝利果實的爭奪,但他們的方式和手段卻是決然不同,國民黨為了一黨獨裁,開始大
肆殘害民主派人士和共產黨員。像影片中所演,聞一多先生在講台上對著那些進步人士慷慨激揚的演講。大聲號召著「反對分裂,要求團結」這無不讓人感覺到振奮
和激勵人心。可就是這么一個偉大的詩人卻在演講後被國民黨分子亂槍射死在巷道里。我想對於處在民主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是無法想到當時的黑暗的。有的只是
對這種畫面的憤慨而已。
對於民國以後的歷史,我是比較感興趣的,看過很多這個時期的史料、人物傳記和影片。因為這是一個處於新舊交替的年代。不管在文化上,思想上,還是生
活方式上都是處於一個過渡的階段,是現代生活的雛形。其人們的復雜性是讓人難以分析和解釋的,是一種很微妙的聯系。我想也許是因為其矛盾之多,在這個時期
而一並而出吧。
對於當時的四大家族,掌握了民國大部分的財富。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作為督員來到孔家,當時孔家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不顧國家的
危難
,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導致經濟一片混亂,物價橫飛。蔣經國看到此景,也想整頓過,但蔣介石告訴他:整一個孔家有什麼用呢?整個民國都這樣啦。當然這有些
藝術色彩,但確實是預示著民國大廈將傾的趨勢。的確,經濟決定政治,一個國家的根基都沒啦,這個政府也就完了。
對於這段歷史,要講的確實很多很多,每一個人物,他們的故事都是傳奇;每一個事件,都能讓你揣摩出許多東西來。在這里也就不一一列舉啦。
我想看了這部影片後,我想給人最大的視覺反差就是國民政府和共產黨的環境。國民勢力的中心在南方,其政府在南京,可謂物質豐富,環境優越。他們住的
是花園洋樓,其豪華奢侈之景映入眼簾。而對比共產黨所在地-----延安。看到毛主席住的窯洞,看到他吃辣椒的樣子,感覺是那麼樸素、親切。我想大家看了
這部影片肯定記得這么一個場景吧;當國民黨空襲延安時,毛主席正在睡覺,當大家勸他離開時,他毫不在意的說:慌什麼,就算真要炸,也不一定炸到我啊。雖然
是一句簡單的話,卻可以看出一代偉人的鎮定和樂觀。
這部影片,跨越之大,內容之多,情景之簡約。當然是不能反映全部的歷史的;我在這里一千多字的感想,當然也只是冰山一角罷啦。
7
㈢ 急!!電影觀後感和評價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兩遍,每一次看的時候都覺得很震撼。我自認為自己算是一個對電影要求很苛刻的人,而它竟然能讓我連續的看上兩遍。這應該是我在今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了,也是我看過的電影里少有的幾部好片之一。我對它的評價已經超過了《勇敢的心》,雖然我朋友說我這評價很垃圾,不過在我看來的確如此,很想不通的是它為什麼沒獲奧斯卡獎。
電影里的ANDY是個真正的男人,而這也被稱作是一部男人們必看的電影。他因為妻子及其情人被殺而被誣陷入獄,並被判無期徒刑,由一個風光的銀行副總裁變成了一個囚犯,並在監獄里飽受著各種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的一個人,心裡還滿懷著希望和夢想,就是這樣的一個堅強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種很絕望的環境下生活了20年以後,在出獄根本就沒有希望情況下,還能有勇氣向他最好的朋友RED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出獄後想要的生活。
ANDY:「你想過離開這兒嗎?」
RED:「當然。等到我長著長長的白鬍子的時候,等到我老糊塗的時候。」
ANDY:「告訴你我會去哪兒,澤華塔尼。」
RED:「澤華塔尼?」
ANDY:「墨西哥,地處太平洋的一個小地方。你知道墨西哥人是怎樣談論
太平洋的嗎?他們說那是沒有回憶的海洋。在海灘上開一個小旅館,買些不
值錢的舊船翻新,讓客人們包船釣魚。」
他用了20年的時間挖了那條在RED看來600年也不可能挖好的隧道,然後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他,安迪.杜弗蘭,穿過自己挖的隧道,再爬過污垢的河流,在污水中沉澱掉他所有的「罪惡」,在彼岸洗凈,重生,然後奔向他的澤華塔尼。
然而20年,他應該會大有作為的20年,他都在這個叫做肖申克的的監獄里度過,為自己在20年前對他深愛的妻子的情感虧欠而救贖,並且用了整整20年的時間。
20年,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麼樣?你也許會變的和肖申克監獄里任何一個普通的犯人一樣,被現實折磨的放棄思想和希望,變成一個麻木的體制化了的人,混的好一點的話你可能會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點最多也就和RED一樣了,在監獄里做一個能夠弄到東西的人,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點正常人。然而更有可能的是,你也許只會和那個與ANDY一起進來的胖子一樣,做一個很菜的FISHEE,在一開始就向現實投降,不再掙扎,哭著求饒,最後被獄警活活打死。這就是現實,不管你接不接受承不承認,它都不會改變。你不可能會變成ANDY,因為他是獨一無二的。
換個角度來想一下,其實我們現實的生活和他們也是一樣的,只是環境不同罷了。在我們的這個環境裡面,我們都活的和他們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不管一開始我們會有怎麼樣的理想,會有多麼堅定的意志,不管我們是多麼的想要把現實的生活變成自己想要的種種,最後我們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這也許只需要一瞬間的時間,也許會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RED一樣的40年,我們的意志一點一點地被各種事實消磨殆盡,我們的理想最後也會被自己所拋棄或者忘記,然後我們會象肖申克監獄里的犯人們一樣,懶散地接受命運給予我們的各種安排。這就是生活——大多數人的生活。
但是安迪.杜弗蘭,他並沒有沿著這條絕大多數人都在走的路走下去,他從一開始就是個異類,在現實面前他選擇了沉默,但並不這並不表示妥協,他看似弱不禁風,卻一出現在監獄里就讓老謀深算的RED輸了兩盒煙。他堅強地接受著監獄里的種種現實:變成犯人的事實,心裡的落差,被變態的同性戀不停的騷擾和毆打,身上常有的新傷......這就是他的生活,他默默地全盤接受,忍受著並不說一句抗議的話,連其他的犯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就象RED後來說的:我必須承認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是如此的鮮亮。他說的是ANDY,ANDY也的確就是這樣的一種鳥。在這種常人無法忍受的現實面前,他還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還在對RED講述著在RED看來一直都只是Shit的希望。我喜歡他這樣的憧憬,讓人還有繼續堅強下去的勇氣。在ANDY越獄出去以後他給RED留了一封信,他在裡面說道:「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RED在念這封信的時候我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沒有任何一點虛偽做作的成分。也許是經歷過絕境並在劫後生存下來的人才會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吧,他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真實。
一個堅強的人只能夠拯救自己,只有一個偉大的人才能夠拯救其他人。毫無疑問ANDY是堅強的,所以他拯救了自己,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並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同樣毫無疑問的是他也是偉大的,所以他也拯救了RED,沒有讓RED步老布的後塵。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忙碌著,就像老布說的,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老布是可悲的,他選擇了後者。RED是幸運的,ANDY讓他選擇了前者。然而更可悲的是,生活並不會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我們選擇的機會,就像老布,他無從選擇。想到這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很慶幸,慶幸自己不用去做這樣的選擇,慶幸自己還在碌碌無為的活著。
Hope is a good thing,ANDY一直都這樣認為,無論是在監獄里還是在外面,都始終堅信;RED開始在監獄時把Hope稱作為Shit,然而他最後還是信了,而且信的很虔誠。不管現實怎樣,即使是在絕境面前,我們都應該心存希望,不是嗎?就像ANDY,當他最開始憧憬著要在澤華塔尼開個小旅館買一條小船,日落看星辰,走到沙灘,踩著海浪,感受自由的時候,澤華塔尼還在墨西哥,遠在天邊,而他在美國的肖申克,在監獄里,連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然而他最終還是到了那個他夢想中的沒有回憶的地方,美的像天堂一樣的地方。希望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無論你自由還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閑地享受生命,還在掙扎著或是已經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擁有,並讓你可以更加堅強地面對現實。人是要活在希望中的。
整個電影都是在RED的獨白中進行著,很喜歡這樣的獨白。在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生結束事過境遷以後,以一種很坦然的語氣娓娓道來,就象是在講述一個別人的故事,所有的經過都與自己無關,其中的個中滋味都已忘卻或是根本就無關緊要。只有經歷過大是大非的人才能這樣。他的聲音是如此的睿智並具有穿透力。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澤華塔尼這個地方存在,還是這只是劇作者編出來的一個地名。不管怎樣,我都相信會有這么一個地方,無論它是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還是在現實的世界裡,我都相信那裡的海水會像想像中的那麼藍,那裡會有沙灘和小船,可以看到日落和星辰,就像希望中的那樣。
㈣ 觀後感與影評一樣嗎
觀後感與影評不一樣。
一、性質不同
1、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2、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鏡頭、攝影、劇情、線索、環境、色彩、光線、視聽語言、道具作用、轉場、剪輯等進行分析和評論。
二、作用不同
1、觀後感:表達自己的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
2、影評: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三、對象不同
1、觀後感:可以是電影、話劇、連續劇等對象。
2、影評:對象為電影。
㈤ 電影觀後感老師怎麼寫評語
看得很仔細,也有自己的感觸。文章寫的很好,希望繼續努力。
㈥ 影視評論和電影觀後感有什麼區別
影視評論:影視評論是文藝評論的一種。對影視作品和影視界的各種現象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就是影視評論
電影觀後感:是看過影片之後對該影片產生的感想稱作觀後感。
二者區別在於:前者對於影片的評價是從同一個角度而言,後者的感受是從每一個人的視角出發,做出的感想也不相同。例如:
影視評論寫作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口子要小。
寫影視評論宜從一個具體的點上切入,口子要小,以便集中筆力評得到位,評得透徹。而切忌口子太大,大而無當。這從文章的題目就大致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評周傑倫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出色表演》《談談2007年「春晚」的幾個小品》就是比較合適的題目。如果改為《周傑倫表演藝術論》《談談電視小品》就顯得口子太大了,不易寫好。
2、要有獨到的見解.
人雲亦雲,老調重彈,是評論文章的大忌.好的影視評論往往從別人不太注意的地方或是與許多人觀點不一致之處入筆,亮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電視收視率,越來越被電視台看重,連中央台也不能倖免。但是否所有的電視欄目都要以收視率的高低作為衡量節目優劣的標准呢?短時間內的收視率低是否意味著該節目沒有發展的空間而必須立即砍掉呢?有些電視台因為眼下的收視率低而把「讀書時間」之類很高雅很有意義的節目停播了,其實是缺乏文化眼光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如此等等,很值得寫寫評論。
3、要以理服人。
無論是評某部電影、某個電視節目,還是評某個導演、演員、節目主持人,都要作實事求是的分析,切忌意氣用事。眼下有部分發表在網路上的影視評論,缺乏具體的藝術分析,或是一味地大唱贊歌,或是胡亂地貶損,甚至人身攻擊。這不是影視評論寫作的正途,不利於良好的批評風氣的形成,對影視創作人員和觀眾雙方都沒有好處。當然,只要依據充分,言辭上適當尖銳一點,帶一點雜文的筆調,那是另一回事。
4、篇幅要短。
影視評論口子小,論點單一,筆力集中,因此決定了它的篇幅也應該是比較短小的。一般是幾百字,或是千字左右為宜,長一點的也不要超過1500字。
5、投稿要及時。
如果向報刊投稿,還要顧及到時間問題。一部電影,剛上映,抓緊看,一兩天內完稿,用電子郵件寄出。時間一長,大家對這個電影已經沒有印象了,誰還要看你的評論?
㈦ 影評怎麼寫
電影評論,簡稱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鏡頭語言、拍攝技術、劇情、線索、環境、色彩、光線等進行分析和批評,又稱電影批評。
評論目的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體現出的道理,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還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評論內容
電影評論的內容是多樣的。有著重評論影片的題材、主題、人物和它的社會意義的,也有專門論述不同片種、樣式或影片的藝術風格、造型表現手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的;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流派的電影創作進行專題評論的,也有為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等電影藝術家撰寫評傳的;既有在報刊上對當時上映的影片或某種創作問題寫專欄評論的,也有對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進行評論的。由於讀者和觀眾的層次不同,既需要供電影專業工作者研究用的專題論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觀眾欣賞水平的影評文章。
更多詳細資料 http://ke..com/view/1347176.htm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詳情:http://movie.mtime.com/12231/comment.html
裡面幾片寫得很好,你可以參考一下!
㈧ 如何寫電影評論(從畫面等角度賞析)
1.首先對電影內容進行簡單的闡述
2.對電影的總體印象
3.電影畫面、內容……哪裡值得肯定,哪裡值得改正。
4.描述一下人物品質啊什麼的,當中隱含的道理
5.還可以再加一些你對電影的評論
總之,電影觀後感與電影評論也沒有好多的區別,只不過,電影評論重在「評」和「論」,
評:評價電影,你的看後感受等等
論:議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