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文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作文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作文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我早就聽人說過這場電影,可我一直沒有時間去看。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我目不轉睛的盯著大屏幕,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們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災難卻降臨在她們頭上——大地震發生了!短短幾秒鍾的時間,美麗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位母親本來准備沖進去救他們兩個,可是,她的丈夫拉開了她,自己沖進去了,喪了命。此時此刻,她的女兒和兒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端,板上壓了重重的石頭。救援人員問這位母親:他們兩個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位母親面臨著生命的抉擇,最終選擇救弟弟,觀後感《作文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本來這個女孩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當她被救援人員救出的時候,全身黑黑的,但她並不想認媽媽和弟弟。為什麼呢?因為她發自內心的恨媽媽,恨媽媽當初沒有選擇救他……
看到這里,我淚流滿面。如果是我,我也會救弟弟。因為他小,抵抗力不強。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親當時的心情,那麼痛苦的抉擇就像鋒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親的心。當時如果不做選擇,兩個孩子都會失去生命。那位母親抱著女兒屍體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久久在我耳邊回盪……
在汶川大地震時,女兒終於理解了母親……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得了: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也許有時會做一些不得已的選擇,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始終是為我們好。我們要支持他們,理解他們,愛他們!
福建寧德蕉城區寧德市師范附屬小學四年級:蔡?華
『貳』 找一篇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觀後感。(急急急!!!)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7月22日晚,和愛人一起觀看了《唐山大地震》,沒看之前感覺應該是很悲痛的片子,不嚮往。看了預告片後,才知不僅僅是表現大地震給唐山造成的破壞,更是著眼於這場浩劫在經歷者內心深處造成的強烈餘震,影片以質朴的畫面和語言傳達出主人公對家庭、親情的永恆依戀。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1976年「23秒、32年」的故事。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一家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停止了手敲地面,處於昏迷狀態,被「安置」在死人堆里,經過大雨的淋漓,她慢慢的醒來,被一位解放軍救走,經過治療回復,又被解放軍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入了全新的世界。
震後,元妮獨自撫養兒子,堅強地活了下來,劫後餘生的方登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 。因為媽媽元妮做出了萬不得已的選擇後,使方登在內心深處對媽媽產生怨恨,養父多次催促回唐山找親人,她都默不作聲。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震後32年的情感困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姐弟倆同時參加了救援工作,使失散32年的他們重逢。方登在參加救援的過程中,也諒解了當年媽媽的選擇,內心裡原諒了媽媽,使32年的怨恨得以釋懷。馮小剛導演的結局還是充滿了溫情,讓人從心裡感受到溫暖,給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對於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國人情感的動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喚親情的影片。
『叄』 求一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觀後感,大概600字左右,急用
每次,我將記憶努力地向前延伸時,最深的那個點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是我一生最早的記憶,也是心中一份無法抹掉的痛。那時,我剛剛6歲,地震的一瞬間,父親將睡夢中的我迅速挾到了屋外,緊接著就是房屋的斷裂、人們的驚叫、呼號……當觀看電影《唐山大地震》時,眼淚奪眶而出,不僅是因為災難來襲,更為災難之後愛的釋懷,淚水融進了自己對親情和生命的檢視與感動,溫暖著這份積郁多年的心靈之痛…… 7月22日,電影《唐山大地震》感動上映,這不是一部全景式的災難片,而是帶有文學色彩的情感電影,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大愛與真情的故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塊坍塌的預制板下壓著一對年幼的孿生姐弟,但救援條件只允許搶救其中一個,另一個則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情急之中,心痛欲絕的母親選擇了「救弟弟」,而姐姐從屍體堆里「復活」被收養後,始終記恨著母親對自己的「放棄」,一直生活在陰影中,從未想過回唐山尋找親人,而母親更是因為「放棄」女兒始終生活在內心深處的「廢墟」里……這是一場持續32年的情感煉獄,影片的每個情節都自始至終地觸碰著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經歷著一場心靈的「地震」,哭並感動著…… 在一片寂靜的黑色中,一隻蜻蜓出現在銀幕上,緊跟著是一大片成群飛舞的蜻蜓,而人們根本沒有預示到這是地震的前兆。當鏡頭撫過這座安詳的城市——電影院放著《楓樹灣》,爸爸和孩子玩著畫手錶的游戲,媽媽把涼水泡過的最後一個西紅柿給了兒子,夫妻偷閑在悶熱的車廂內溫情……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然而,當天空出現一片異樣的紫光時,地面開始搖晃,瞬間整個城市天崩地裂。23秒,唐山被夷為一片廢墟,驚魂未定的李元妮在斷壁殘垣中艱難地扒著磚石,餘震再次襲來,悲痛欲絕的她幾近嘶啞地哭嚎著:「老天爺,你個王八蛋!」短短八個字,如尖刀般直刺觀眾的心,瞬間引爆觀眾的情緒……淚,奪眶而出。面對影片再現的災難,我們無聲的哭泣,不僅僅是為了重溫那些苦難和哀慟,更重要的是為了銘記,為了從哀痛中汲取力量。我想,這場災難帶給我們的,除了苦難,除了哀慟,更多的喚醒了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激發起人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意識的成長,在影片下半時汶川大地震救援中得到了完美的註解,正在成為一種重塑中國未來社會形態的巨大精神力量。 災難過後,是營救。鏡頭從地震的大場面,轉而注視起方家的變故。一塊水泥板下,同時壓住了方登、方達這對雙胞胎姐弟倆,當被救援隊告知只能救其中一個的時候,李元妮這位年輕的母親無助地哭喊著:「都救,兩個都得救啊!」在多次「救哪個」的反復詢問中,李元妮本能地想保住眼前的兒子,一句虛弱的「救弟弟」令人感到了一陣撕心裂肺的痛……面對失去的生命,面對震後慘狀,我淚流不止,一組組毀滅性的數字在我頭腦中縈繞——24.2萬人罹難,16.4萬多人重傷,7200多個家庭全部震亡,4202人成為孤兒……想著的時候,影片中的小女孩在大雨中從屍體堆中站起,用驚恐的眼神打量著眼前陌生而可怕的世界,讓我感到陣陣心痛,生命的堅強沖擊著我整個靈魂,這種「堅強」應該是一種更大意義上的堅強。我想,地震撕開的不只是唐山那個巨大的斷裂帶,更是中華民族的傷口,特別是影片表現汶川地震救援時,我們每個人都深切地感受到淚水中人們用堅強迎戰災難,用堅強溫暖彼此,用堅強凝聚起中國力量。 災難,留下的是悲愴和親情。影片中濃濃的親情讓觀眾感受到了強大的愛與力量。沒有刻意地煽情,沒有牽強地附會,朴實的情感,平實的畫面和家常的語言,卻把人人離不開的血濃於水的「親情」的威力發揮到了最大極限,幾度催淚——當小方達被奶奶帶走而又汽車上下來,母子相擁的那一刻,淚情不自禁地從眼角滲出;當母子一起祭奠死去的親人,元妮邊燒紙錢邊聲淚俱下地念叨,而方達說出「早知這樣,當初還不如救我姐呢」時,母親一巴掌打了過去,也打在了觀眾的心上,淚再次洗面;當方登在大學因懷孕而悄悄退學「隱居」多年回來後,養父帶著深深的愛歇斯底里地責問她「這些年你都去哪了」時,關切之情,聞之而淚從心涌;當方登從加拿大回國參加汶川地震救援時,她抱著一位哀嚎著「我要我女兒的腿——」的四川母親而默默抽泣,她聽到弟弟在旁與唐山救援隊員講述說母親32年「心裡就守著那堆『廢墟』過日子」時,糾結了她32年的心結終於開始不動聲色地融化。整整一個段落,涕淚交加……廢墟之下,時光之上,親情沒有末日。 哭過之後,是感動。當弟弟帶著姐姐從汶川災區回家時,假裝鎮靜的母親在廚房包著餃子, 顫抖的手卻掩飾不住內心的慌亂。方登進屋後,看到牆上供著父親和自己的照片,照片下面放著一盆西紅柿,她輕輕地拿起一隻,原來這么多年來,母親一直記得地震前晚答應要給女兒買西紅柿的事情,一直沒有忘記自己。這時,只聽到母親說:「西紅柿都給你洗干凈了,媽沒騙你。」當方登回過頭,母親蹣跚著跪在女兒面前,聲淚俱下地哭訴著:「我給你道個歉吧。你這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呀?這么些年你咋就不給我個信兒啊?我還以為你跟你爸在一塊呢,我成天地惦著你們倆啊,我惦了你們32年,你咋就不理我呢?你到底是上哪兒去了?你咋才回來啊,登啊,登啊……」這一跪,讓我渾身顫栗,淚如雨下。因為一個「救弟弟」的選擇,女兒記恨了32年,母親愧疚了32年,32年裡親人不是親人,這個無奈的選擇真的那麼難以原諒嗎?真的值得記恨32年嗎?當一家人去為仍然活著的女兒起墳,方登看到里邊安放的是她的書包和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的那一刻,方登幾乎不能原諒自己,真誠地向母親懺悔著:「看到弟弟活著,我很高興,那是我弟弟啊。媽媽,對不起,對不起!」母女倆抱頭痛哭,觀眾無不動容,親情在那一刻涅槃……透過淚水,我們感受到災難中人性的溫暖。 伴著片尾曲《心經》悲憫的歌聲,淚水中,我們似乎又看到了一位母親堅守著對丈夫的忠誠,堅守著對兒女的感情,看到了一個女兒從恨到理解到懺悔而實現了對自我的超越,也看到了親情的博大、愛的力量和生命的堅強。我想,災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靈上的災難,我們每一個唐山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靜下心來,接受電影《唐山大地震》帶來的心靈震撼。 生命可貴,自強不息!
『肆』 求作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500字
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19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23秒,原本一片平靜、祥和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僅僅只有23秒啊!可人們卻用了32年,來重新建好這個城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舍,痛苦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似乎讓我們重新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了那座曾經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自然災害真無情,可天災無情人有情。
76年地震的特效還原,觸動更多的,是對10年「汶川大地震」的傷痛記憶。
山崩地裂,房屋頃刻倒塌,生命轉眼被無情吞噬,真情在危機中的釋放……影片還原地震帶來的視覺震動,不得不讓我在那一刻,勾起親歷5.12的傷感與嘆息。
記憶,是電影強加給我的一項符號,也是串聯電影的一根主線。女兒因為那忘不掉的回憶,記恨母親三十二年;母親因地震中對丈夫、女兒愧疚的印記,守望廢墟三十二年。
劇中母親撫養兒子所表現的堅毅,為完成自我救贖而堅守破房中的固執,觸動我心靈的,是母愛的偉大;
養父在生活中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面對消失五年的女兒的牽掛以及留下的凄涼背影,折射出來的,是父愛的純真;
養母臨終前的囑托,以及表現出來的堅韌,撞擊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
『伍』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六年級水平
23秒,32年
終於等到了唐山大地震上映的日子了,期待了許久。迫不及待的跑進電影院看完了這部電影,人數遠遠在意料之外,偌大的大廳里只有寥寥十幾人,完全沒有排山倒海的人群,真為馮導許下的5億票房擔心。
准備了好幾包紙巾,但是因為有心理准備所以沒有加入吸鼻涕大軍。但是最後還是忍不住了。最讓我觸動一個情節是地震發生前家裡就剩一個西紅柿可是姐姐跟弟弟都要吃,但是媽媽沒有把它分成兩半而是直接給了弟弟,姐姐向媽媽抱怨說弟弟全部吃完了,媽媽只是安慰姐姐說明天再給你買,不會騙你的。這里應該改算是一個伏筆吧。
然後,地震發生了,房子轟然倒地。弟弟和姐姐被壓在同一塊類似於蹺蹺板的石板之下,只能救一個,救了弟弟,姐姐就會被壓死,救了姐姐,弟弟就會被壓死。弟弟哭著喊媽媽,說好難受,胳膊很疼不想再呆這里了,讓媽媽快救自己出去,還告訴媽媽姐姐就在旁邊可以聽到她敲石頭的聲音。女人跪著哀求周圍的人一定要救出自己的孩子,可是救援的人說一塊石板壓著姐弟兩個人只能救出一個,救援的人還是堅持說只能救的了一個,如果再不決定就要先去救別人了。媽媽最後無奈的低下頭微微顫抖的說:救弟弟。女兒清楚地在旁邊聽見媽媽的那三個字。一場大雨降下姐姐忽然從地上爬了起來,後來被解放軍帶走送到了收容站,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了,她考進了大學,卻因為在上學期間懷孕而退學,然後就消失了,養母死了,養父日夜擔心著她。
電影里還有一個伏筆。弟弟事業有成後,想帶母親住進好一點的房子,而母親卻堅信女兒和丈夫會有一天歸來,所以死也不搬。這里就為後面姐姐的歸來做了鋪墊。
08年汶川發生了大地震,弟弟和姐姐都到地震前線。偶然下他們相認了,弟弟帶著姐姐回到唐山老家,媽媽顫抖雙手在家包著餃子等女兒回來,當她進門的時候媽媽卻顯的特別淡定,只是說了句先進屋吧。然後就看見母親站在門口,手裡拿著西紅柿說,我沒有騙你吧。
再多的怨恨都在這一刻被濃於水的血融化了。這就是親人,這就是親情。不管有什麼隔閡,不管有哪些無法原諒的事情,但是親人就是親人,這時如假包換的事實。
『陸』 唐山大地震 影評 500字左右 以小學六年級的水平書寫
沒有感受過地震,想感受一下,也是我來看這部電影的動機、、馮導沒有讓大家失望,用了十分鍾的時間來表現地震,我感謝我活著,我感謝老天對我的恩賜,讓我健康的坐在那裡看電影,感謝上帝前面是我媽,有機會讓我和我的媽媽看電影,感謝讓我能夠看到這部電影,那一刻,這是我的真實想法,一點也不矯情。
這部電影讓我流了三次淚,一次是方達的奶奶要帶走他,上車後又留下他的一個場景, 一次是,方登帶著孩子回家見陳道明的時候,另一次則是母女相見,相跪而佣的時候。沒有什麼沒親情更重要,沒有什麼比相互有聯系重要,沒有什麼比擁有更加重要,。
當然,也有有共識的場景,方達和方登吹風扇的時候 那種感覺,和我們小時候是一樣的,彷彿又回到那個年代
也有雷人的話語,陸一,讓方登懷孕後竟然說;這只是一個失誤,很容易糾正的,一個女人只要生了小孩子,那麼他的青春已經結束了,我不想你作這么大的犧牲。
張靜初是勇敢的,他敢於作單親媽媽,勇於嫁一個自己愛的人,她最後說到,他都不要我了,找他作什麼呢,是啊,愛情就是要放的開,無論對於錯。
方達是一個進取幸運而又不幸運的人,幸運的是他在地震中活了下來,不幸的是他沒了左手,幸運的是他的媽媽始終照顧著他,幸運的是他下海通過努力開起了公司,在汶川中救了更多的人
徐帆和大強的愛情也是另人感動的,愛的最大限度就是為她付出生命,大強做到了,難怪徐帆說:我願意一輩子做她的媳婦,沒什麼另外一個人可以用生命來愛我。、
親情血濃於水,這話是千年不變的,是真理,就算有再大的結也會解的開,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突然很喜歡軍人,喜歡他們的生活,喜歡他們穿著軍裝的颯爽英姿,可能是因為陳道明演的的太好,太有氣質了吧。
大家在一起,就是一種幸福,特別是過年!
我很慶幸,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和家人一起過年,也願所有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的家!
『柒』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作文5000字(大學生需要的)
我總是自以為,是一個行將成年的人,其實在我生活過的短短十六年光陰中,我可以說
是毫無閱歷,至少,我總是不懂得珍惜的含義,而這部電影卻第一次讓我懂得,珍惜擁有
小盆里的蔬菜,魚缸里的熱帶魚,恩愛的夫妻,和睦而快樂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
都可以隨著大地小小的抖動一次身體而成為過眼雲煙,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後,我們可以指責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這一切牢牢握在我們手中時,我們可曾如此地珍視他們?
李元妮在片頭給過女兒一個承諾,「明天,媽再給你買西紅柿。」明天,一個多麼平凡的字眼,我們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嗎?——「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 「今天累了,明天再做這些題。」 「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有時,我們確實是因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暫擱到了明天,可有時,我們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決了這些事,我們也許在明天來臨時,以另一個理由將事情推到了更遙遠的明天,然而我們可曾想過,我們其實就像是那隻「明天再壘窩」的小猴子,今日復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個猝不及防。
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恰恰便是這個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樹,看似枝繁葉茂,充實繁密,然而秋風一打,樹上的葉子便隨風飄零了,往往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還沒有來得及,仔細看一看,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我們往往太過熟悉,熟悉到我們總是天真的以為,他們永遠都會陪在我們身邊,不會消失,然而在災難面前,人類永遠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點小小的變動,上帝一個小小的玩笑,都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往往這時,我們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貴,因為沒了,我們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很多人總是恐懼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恐懼又有何益,我們既然無力對抗自然,還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學一些知識,多陪陪父母孩子。我們不是聖人神仙,不可能解決人生中每一個未了心願,但我們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
2、今天我在電腦上看了一部新紀錄片——《唐山大地震》,這影片使我獲益匪淺,我感受到生命誠可貴,我感悟到大愛人間,我領悟到生命真諦。
電影先介紹了一家人,姐姐覺得爸媽偏愛弟弟。地震了爸爸遇難了,兩個孩子被壓一塊板下,只能救一個,母親無奈選擇弟弟。姐姐後來被解放軍夫婦領養,卻原諒不了母親。她長大後和一外國人成婚,,巧合她弟弟也結婚了,他們孩子都叫「點點」。看見唐山又地震就走向唐山,巧合看見弟弟,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震撼。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是偉大的親情。父母在災難發生時首先想到孩子!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做出痛苦抉擇。震後奶奶、姑姑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反映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摯的愛。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捨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此之外,我覺得在自然的災害面前,我們人類顯得多麼渺小;而在團結起來的人們面前,災難又顯得多麼不堪一擊。而親情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關系,就像鐵鏈把我們連在一起,在中國的土地上,大家都是親人,這是怎麼也無法抹去的血緣,大家的身體里都流淌著中華的血液,每個人都是中國這條龍的一片鰭,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阻擋不了我們向前。
3、唐山大地震,一個讓許多人都感到痛心的自然災害事故。當我看到影片中地震之前時的安詳與美好,真的無法想像地震後的慘象。在一個夏日的夜晚,當太陽還未來得及升起時,可怕的地震突然出現了,無數的人在驚恐與黑暗中度過這可怕的32秒。32秒,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但是對於在地震中的同胞們來說,這是一個很漫長並殘酷的時間。
32秒,讓唐山變成一片廢墟:;32秒,讓最親的人和自己天人永隔;32秒,讓我們親眼目睹地震的可怕;32秒,讓一個母親面臨這輩子最大的痛苦。地震後一對姐弟被壓在大石塊下,他們的母親面臨著只能救一個的抉擇,母親在痛苦的掙紮下,她選擇了兒子。這句話使小女孩對母親充滿了恨意,但是最後她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並被一對好心的紅軍夫婦領養。在這陰差陽錯下最後姐弟倆相認。那時他們一起都奔赴汶川大地震,他們為了祖國,也因為體驗過地震的殘酷,所以他們想拯救更多人。當姐姐見到當初放棄她的母親時,她的母親竟然給女兒下跪,這個時刻彷彿時間被靜止了,我不禁潸然淚下,這一跪包含著太多太多的虧欠,太多太多的內疚,太多太多的愛….我突然感到當一位母親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因為從來都沒有人教她們怎麼樣去當一位母親;從來沒有人要告訴她如何面對失去女兒和丈夫的痛;從來沒有人教她們要為自己的孩子而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這個影片只是唐山大地震中的其中一個感人的故事,受難者們都不會忘記失去家人失去家的痛。這個片子讓我明白了,我們現在是如此的幸福,有一個溫暖的小家庭,還有祖國這個大家庭。如今有很多人包括孩子因為一點小事想不開就想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希望你們可以看看這個篇子,看看地震中的人們是多麼的想活下來,他們對生命的堅持與珍惜是你們應該學習的。同時我也明白了祖國的強大與科技先進是多麼的重要,如果當時有我們現在這么先進的設備,是否會死亡的人數會減少;是否那位母親就不需面對那痛心的抉擇;是否會讓更少的人受心靈與肉體的傷害呢?我想我們應該認真的活著,因為只有認真才會活的精彩活的成功!
『捌』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2010年7月22日)
朋友:
你經歷過災難嗎?
你經歷過地震嗎?
你看見過大地震嗎?
如果你覺得今天住著高樓,開著靚車的生活還不舒適安逸,還覺得事事不如意的話。那就請到電影院看看剛剛公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吧。在那裡你可能就會感覺一點什麼,如果你是50歲以上的人,你一定能感到這部影片的真實和震撼,如果你是80後、90後的話,那你就好好感覺一下父母親所經歷過的那些難忘的歲月,接受一次生死考驗的教育吧。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當我滿懷激動的心情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思緒已經久久不能平靜了。頭腦里首先覺得應該感謝導演馮小剛,感謝他為全國人民奉獻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電影,感謝他把34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我們受到了一次強烈地震撼和教育。又使我們面對當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種更加強烈地憂患意識,面對著影片中兩次大地震,我們還不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嗎?
在影片中我們彷彿真的看到了當年那場大地震的場景。由於導演和劇組人員高度的敬業和真誠,使整個影片無論是演員感人的演技,還是用高科技展現出來的恢弘的場景,無論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還是返撲歸真的家庭院落,擬音是那麼的震撼,道具是那麼的真實,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麼貼切可信。
影片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到那朴實無華的生活當中。使我們不得不跟隨著電影又回到了當時的中國,人們的正常生活由於大地震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華。災難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也激發了人們對生活更加地熱愛。《唐山大地震》將兩場巨大的災難——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電影之中,在災難面前,人性和親情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這正是中華民族面對強大地災難所表現出來的團結一致,不怕困難,英勇頑強,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作為一部反映災難的影片,導演並沒有讓我們在災難面前望而生畏,而是從人們面對著災難而表現出來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真摯,讓我們從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總體來說,影片《唐山大地震》對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是一次很好的警示。它讓我們更加懂得了怎樣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認識到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近期發生在全國大范圍的洪澇災害,就是大自然對我們破壞環境,破壞生態,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報。如果我們再不珍惜生態,再不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那麼影片中的災難必然會再次發生。人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應有的懲罰。
為了和平的生態環境,請珍惜和愛護我們的地球吧!
『玖』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作文
[1]情系唐山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唐山大地震》——關於愛、關於寬恕、關於珍惜、關於希望……
1976年7月28日凌晨,寧靜的唐山市的夜空中突然出現了一道道藍紫色的光。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在外頭幹活,姐弟兩個在屋裡睡覺,姐姐在窗前一遍一遍地喊著媽,丈夫一把拉住妻子,自己沖進屋去救孩子,就在那時,房屋倒塌了,丈夫在廢墟底下,最終沒能醒過來。姐弟倆被壓在同一塊大石板下面,只能就一個,母親沒法選擇,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經過一段漫長而又艱難的時間,救弟弟,埋在廢墟另一邊的女兒哭了,恨、委屈、絕望,但是她並沒有死,於是再也不要認這個救弟弟舍棄自己的媽媽。
2008年汶川大地震,姐弟倆在救援現場再次相遇,女兒終於寬恕了媽媽,一疊連聲的對不起背後,是兩個人32年的苦痛煎熬。
真情、大愛、人性、親情。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令我如此泣不成聲,也許是我長大了,也許是真情感動了天地——母親的偉大,無法容盡。
人生並不苦短,當你覺得每一分每一秒都該珍惜的時候,生活有了動力,生命也就有了意義。
[2]今天我去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大片,今日目睹才真正嘗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帶甜,苦中有著微妙的快樂。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萬人死亡,16萬人重傷,導致一座重工業城市在瞬間夷成平地,經濟損失在100億以上…這些數字,讓人震撼,讓人悲傷。
最令我感動的是影片中的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讓一個幸福的女人瞬間失去了丈夫,之後,她還要被迫作出一個艱難的選擇:女兒和兒子,只能救一個。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該怎麼辦?最終,她選擇了兒子,讓這位痛不欲生的母親背負了32年的心靈枷鎖。
當地震突然來襲,方登方達在搖晃的屋子裡叫「媽媽,媽媽」的時候,元妮在一片慌亂中,尖叫道「來——啦——」那種喊像是撕心裂肺一般,然而方大強推開元妮,沖進房子的一剎那,房子頃刻倒下。當大地震過去,元妮奮力救大強時,不幸餘震又一次來襲,方大強陷入更深層,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爺,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淚水奪眶而出,無聲地打濕了我的衣襟。
當元妮站在房子的廢墟上,水泥板壓著他的兩個孩子,救援人員進行搶救時說只能救一個,讓她選擇,一開始元妮含著淚大叫著「兩個都得救呀」「兩個都得救呀」,元妮始終堅持著兩個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時候,男人們准備去的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輕聲說「救弟弟」,當姐姐方登聽到媽媽說救弟弟三個字,流下了悲傷的淚,那一刻,我想到了現在如此幸福的我。
輾轉間,32年過去了,汶川地震來襲,方達和遠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約而同地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個被壓在樓板下的女孩身邊舉著吊瓶,女孩的母親看著痛苦的女兒雙腿被壓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況很危險的時候,用顫抖而堅定的語氣說「鋸腿」。方登猛然抬頭,救援人員勸說那位母親,她說:「我知道,那是我的女兒,沒腿是咋樣,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們的命,我就對不起你們母親了,以後,要恨,就讓她恨我吧。」當救援人員給女孩節完肢後,那位母親發瘋似的尖叫著:「腿!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方登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個母親的痛,同時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時母親的抉擇。終於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原諒了母親。後來姐弟無意間重逢,一家人得以團聚!
雖然災難無情,但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從不空虛。還有一點值得我們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中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三歲的時候得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要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到這話,我突然覺得親情是多麼偉大,親情是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後讓我們珍惜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地活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活著真好!
[3]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19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描寫了當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舍,以及心靈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讓我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故事發生在「重男輕女」的七十年代,描述了文強、元妮、文達、文登一家人經歷了唐山大地震及32年後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3點多鍾,文強、元妮兩人剛剛辦完事回來,正在卡車上親熱著。天有不測風雲,猛然間,天空發紫,烏雲密布,房屋與卡車了起來,倆人覺得不對勁,便起來張望。忽然,地動山搖,是地震,兩人意識到。這時,文達,文登兩個孩子還在家裡,文強趕緊與元妮去救孩子。文強不顧生命危險沖進屋子裡,可是無濟於事,文強也死了,兄妹倆也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這時,元妮過來了,救援人員問道:「救妹妹還是救弟弟?」元妮答道:「兩個都救,兩個都救!」可是上帝就是不允許,只能救一個,錯了時間兩個都沒了。都是身上掉下 的一塊肉,救哪個呢。元妮思量萬千,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回答回答:「救——弟弟!」妹妹絕望了,弟弟救了出來,但少了一隻胳膊。上帝有時不公平,但有時他不會放棄任何一條生命。本以為已近死了的元妮竟然在死人堆里爬了起來,之後又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一場地震風過波去了,元妮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女兒,在女兒遺像前放了許多女兒最喜歡吃的西紅柿。23秒,短短的23秒,使唐山夷為平地,使24萬人遇難,使無數個家庭破碎。「救弟弟」這句話也一直在姐姐方登耳畔回響。32年,母親愧疚了32年,姐姐對媽媽的憎恨持續了32年。23——32兩個電影的主線,兩個觸目驚心的數字!32年後,四川汶川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不想看到更多的人遇難,於是回國參加了唐山救援隊,身為企業老總的弟弟方達也參加了救援隊,於是姐弟相認。姐姐原諒了母親,第一次回到唐山家裡,看到了母親為她准備的水泡西紅柿……母親也看到了32年都以為死了的女兒,頓時百感交集,一種說不出的愧疚湧出心頭,母親跪下了,這樣感人的場面令方登哭了,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的流了出來。方凳哭著問媽媽她這32年怎麼過來的。媽媽說:「我過得挺好的,我要是過得花紅柳綠的,就對不起你和你爸爸了!」聽到這句話,我再一次哭了,我明白了什麼是母愛,母愛是多麼偉大!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在大災大難面前,任何東西都可以割捨,唯獨一種東西割捨不斷,那就是——親情!親人永遠都是親人!我更明白了面對無情的天災,我們要做的只是堅強的活下來,樂觀面對。
人說,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復原。所以生命很可貴,一定要珍惜不能讓它浪費。《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經典的話語: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是啊!真的沒有了,玻璃撞碎了,誰又能重修與好呢?生命的破碎,誰又來替你平復呢?僅僅23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你一個轉身、你一句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二十四萬人喪失生命,從此永安於地下!人們卻用了漫長的32年的歲月,重建家園,重新撫平心靈的創傷!23秒的毀滅,32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