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軍事理論以家國情懷為主題寫一篇觀後感
軍事家和名將不是一個概念,名將是在實際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的軍人,而軍事家未必是軍人,更不一定打過勝仗。西方最富盛名的軍事家德國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作者,海曾經被法軍俘虜過。但他在西方軍事史上的地位無可置疑。軍事家的標准就是要對軍事行動的整體發展有過卓越貢獻的人,尤其是那些以理論形式系統的總結出了某一個歷史時期的軍事制度,戰爭謀略,戰術要領的人,甚至於在更高層次上對戰略進行分析總結的人。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名將軍事家輩出。各類名將軍事家的排行也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以下是鄙人經過十年苦讀,反復比較,研究出來的中國十大軍事家排行榜,入選的標准已經很明確,高下排位的順序則以該軍事家的理論對歷代乃至當今局勢影響來排列。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十位——杜牧。代表作:杜氏《孫子注》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有安邦定國之志,經天緯地之才。他為孫子兵法所做的注釋,詞意佳妙,影響深遠,成為後世武學兵書的必讀之作。他能上榜的更重要原因在於開啟了文人知兵的風氣,為後世樹立了好榜樣。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九位——司馬穰苴。代表作:《司馬法》姓田,名穰苴,春秋時期齊國人,是齊景公時掌管軍事的大司馬,被後世尊稱為為司馬穰苴。是我國早期的著名軍事家、軍事理論家。《司馬法》其核心思想是治軍以「仁、義、禮、讓」為本。書中論述了統率軍隊和指揮作戰的經驗,以及指揮員應具備的條件。此書系統總結了以宋襄公為首的春秋五霸的成功戰爭經驗,提出了以仁制敵的軍事思想,為後世難以企及的理論高度。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八位——李牧。李牧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長期駐防代地,總結出了一套防禦匈奴的有效法,里來為後世抵抗外族入侵所借鑒,雖然沒有成型的兵書傳世,但這套軍事思想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軍事防禦斗爭。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七位——韓信。代表作:《尉僚子》韓信作為軍事家來講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對兵書戰策的活學活用,他的這種對軍事理論的學習應用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背水一戰」,歷來為無數傑出將領所借鑒模仿。此外他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例也為後世的巴蜀政權歷次成功大舉北伐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六位——曹操。代表作:《孟德新書》該書是三國第一軍事理論家兼實踐家曹操為《孫子兵法》所做的注釋,相傳曾經被燒毀過,傳世的只有殘篇。但是該著作的偉大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在三國這個軍事斗爭十分頻繁的年代,躬親實踐的曹操以他的偉大兵法引導自己完成了四越巢湖五奪昌霸的偉大功業,並取得了滎陽追擊戰,烏林截擊戰,漢中保衛戰一系列卓絕的勝利。可見這本兵法的影響力。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五位——戚繼光。代表作:《紀效新書》戚繼光也是一位身兼名將和軍事家的偉人。他的著作從實踐出發,結合抗倭斗爭的經驗,詳細的闡述了練兵這個軍事環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明代以冷兵器為主火器應用日益廣泛的軍事狀況給予了精要的概括,對明代的訓練以及作戰特點做出總結。他的軍事思想對中國戰爭的影響甚至持續到了熱兵器時代。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四位——孫臏。代表作:《孫臏兵法》孫臏的故事人人熟知,他的「圍魏救趙」攻敵必救的軍事謀略成為後世的絕佳範本,引導了張和高覽等名將在官渡之戰的偉大勝利。此外他的「增兵減灶」的計策也被虞詡等名將發揚光大。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三位——吳起。代表作:《吳起兵法》吳起作為軍政全才,他的「在德不在險」軍事地理認知使其軍事思想上升到戰略高度。他重視士兵單體素質的做法直接導致了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史上最權威中國十大軍事家排名第二位——伍子胥。代表作:《孫子兵法》伍員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做到了白起王翦的功業,他把這種實踐經驗系統的升華成為享譽千秋的《孫子兵法》,單看我們的排行榜就有兩位是給此書作注釋的就可以知道此書的分量。被奉為兵家第一經典的《孫子兵法》不僅在影響了中國幾乎整個冷兵器時代,它的影響力直到今日仍沒有分毫衰減,甚至被應用到全世界的商界政界。這也印證了那句「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可見各類學科的研究最終是殊途同歸的。中國歷史將星璀璨,軍事家比較傑出的還有著有《六韜》《三略》的呂尚,著有《諸葛亮兵法》的諸葛孔明,著有《魏公子兵法》的信陵君,著有《太祖文選》的大元帥,著有《唐太宗李衛公問答》的李靖,這些都可以與上面這幾位有一爭之力,但是他們代表不了軍事與時代發展相變遷的趨勢。因此十大裡面排不上他們。
『貳』 家國情懷作文的結尾
家國情懷在我心作文
家國情懷
愛國是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多少文人墨客把他久久吟頌。例如岳飛的《滿江紅》、陸游的《示兒》、屈原的《離騷》、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陸游臨終前不忘交待妻兒,祖國統一後要到他的墳前告祭;岳飛在背上刻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短短十四個字,字里行間無不表現出文天祥濃濃的愛國情懷。早在1295年,元軍入侵宋朝,文天祥毫不猶豫把全部家產充當了軍費。他領兵作戰十分勇猛,但還是因為力量懸殊太大而失敗。擔任右丞相後,在和元軍丞相伯顏談判時被抓。在關押期間,他寧死不屈,在路過零丁洋時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這令我想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在震後的第一時間,人民子弟兵沖鋒陷陣;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社會各界慷慨解囊……,社會各界的愛心如潮水般地湧向災區。
邱光華機組,他們為了災區,一趟趟運送傷員、一趟趟送醫送葯……,因為惡劣天氣的原因,飛機撞上了懸崖,他們把自己的熱血撒在了抗災的前線。
以前我一直以為愛國離我們很遠,也不是我們平凡的人的事情,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現在我對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有了更深的認識,雖然它不象戰爭時代那樣波瀾壯闊,那樣驚天動地,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現在認真學習,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長大以後報效祖國,就是最好的愛國,我要讓這種愛國情懷永久地刻在我心中,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
『叄』 家國情懷圓夢時代作文
有一種東西,它看似虛幻,卻又最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生命發展的軌跡和進程。它承載了希望,能夠在我們心中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使人們在困難面前永不低頭,迎難而上,它就叫做——夢想!
隨著時光的流逝、社會的發展,每一代人的夢想都在不斷的改變,而我們一家祖孫三代的夢想就成了社會變遷、夢想飛揚的縮影,「中國夢」在一輩又一輩人的腦海中勾畫出自己的圖樣。
爺爺的「溫飽夢」
爺爺對我說:四十年前缺吃少穿,東西都是憑票供應的,買肉要肉票、買米要糧票、買油要油票,甚至買布也要布票••••••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短缺,生活都很困難。「吃飽就是福啊!」只有每逢過年的時候才去買條魚稱斤肉,小孩子家更沒有吃零食一說了,一毛錢就可以買上一把水果糖了,就是很奢侈的享受了!「七家公司八間店,購物排隊要半天。如今街道店連店,未曾開口笑臉牽。」這是家鄉一句口頭禪。確實,現在的家鄉高樓鱗次櫛比,街道整潔寬闊。大型的超市開了一家又一家,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正如那句廣告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
爸爸的「小康夢」
爸爸告訴我:他小時候家裡最珍貴、最值錢的物件就是一台12寸的黑白電視機,「黃山」牌的。這是爺爺好不容易托關系購買的,花了好幾年的積蓄,雖然只有三個頻道,但在那個年代有台電視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每當晚上,左鄰右舍擠滿我家小小的房間,隔壁的「小柱子」總是早早的端個小板凳坐在最前面。現在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哪家還會缺電視、冰箱,洗衣機?年輕的一代都有電腦,手機,摩托車,小汽車駛入尋常百姓人家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了。那個「小柱子」「叔叔,已是一家裝飾公司的總經理了,資產都超百萬了。
我的「文學夢」
到了我這一代,我們的生活無憂無慮,有吃有穿,出門便有汽車來「護駕」,冷熱自有空調「幫忙」,無聊了還有電腦電視來「助陣」••••••但物質生活並沒有磨滅我們的熱情與理想,我們這一代依然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是成為一名領軍青春文學的作家。在我心中,文學就像天山上的雪蓮,終年的冰雪給予它萬年不改的純凈,被文字所打動的美妙感受妙不可言。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在所熱愛的方面做到極致,做到盡善盡美。最記憶猶新的,那是選拔到北京參加現場作文比賽,第一次走出重重大山,第一次面對繁華的都市,看著那些上海北京的小夥伴們,我有點退縮。記得那時手心裡全是汗水,連筆桿都幾乎捉不穩,我一個山裡娃,能行嗎?文學給了我一個邊遠山區的孩子和京城的孩子們一樣的平台,去實現我的文學夢。當我捧起金光燦燦的獎杯,我會有莫大的成就感,終於,我闖出了一片天空,我的夢想在一點一點的在開花。我的文學夢,充斥著無盡的熱愛,它就是我的方向,不管是風風雨雨,我都會一如既往,這滿腔的熱情永不斷電。
爺爺、爸爸和我,三代人的夢想和追求,三代人的親歷,感受到祖國、家鄉六十年來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透過千萬中的一個家庭,看到一個國家的面目;透過一個人的夢想看到一個國家的夢想。
『肆』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寫一點感悟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有國才有家,一個個小家築成大國,我們每個人都是家,是國的一分子,當你身處異鄉,你會思念家人,懷念家的味道。當你踏出國門,遇到國人你便覺得異常親切。當祖國發展日新月異,蒸蒸向上時,你會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自豪。當祖國和人民有難時,你奮不顧身的往前沖,救國家於水火。國家是一個整體,祖國養育小家,小家鑄就祖國,每個心懷祖國的小家,內心都有一種磨滅不了的家國情懷,它讓家更美,祖國更強大。
『伍』 讀完家國情懷的收獲作文550字
家國情懷是儒家亦即讀書人千年傳統,自古知識分子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下的理想人格。國土和人民是國家的基本要素,沒有生活在國土上的千千萬萬個人和家庭,就沒有國家。過去君王喜歡稱孤道寡,自命孤家寡人,就是擔心自己被國人拋下,成為孤寡棄兒。孔子說亂邦不居,危邦不入,君王無德無能,治理不好國家,世道不寧,民不聊生,人民幹嘛要跟著你受苦受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家事就是國事,國務就是家務。衣食住行,生老病學,是家庭問題,更是國家要事要務。人民推出政府,給政府發工資,就是讓政府代表人民管理好國家,讓人民有富足安穩日子可過。
具體到每個人,家和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夫以妻為室,妻以夫為家,人要立身於世,干番事業,安寧的家室不可或缺。這安寧二字就很有意思。「安」是屋裡有女,屋裡沒女人,肯定家不成家,無法安身立命。「寧」字繁體為家中有丁有皿有心,家裡傢具齊全,吃喝不愁,人丁興旺,心才能踏實。看來安放肉身和靈魂的最佳場所,還是離不開一個家。環顧周邊人事,大凡事業有成者,家庭多和睦安寧,一旦家庭出問題,事業也會跟著崩盤。官員出事,富豪落敗,大多是身後女人沒安頓好,後院起火所致。火因又往往是女人太多,不容易調擺。三個女人一台戲,女人一多就有戲看。所以俗話說,成功男人後面站著一個女人,失敗男人後面站著多個女人。
正是基於這些想法,我開始動筆寫作《家國》。修齊治平是儒家要旨,我乾脆將故事發生地命名為儒州。其實我老家湖南城步縣城就叫儒林鎮,儒州乃化用於此。故事主人公柳居山有個人人羨慕的好家庭,老婆賢慧,女兒漂亮,父母開明,兄弟和睦。柳居山本人也很優秀,是絕對的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好兄長。事業也有成,用官話說叫起步早,起點高,正當盛年就做上市發改委副主任兼政府城建公司總經理,將地方經濟建設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只是世事難全,好事美事不可能都攤到一個人頭上,能幹肯干敢幹也干出不少好事大事的柳居山,仕途竟莫名其妙地受阻,在副處位置上徘徊復徘徊,總也上去。不僅如此,還有人背後暗算,要置之於死地而後快。恰在這時,柳居山得知自己命遇白虎,白虎不去,別想走順運。白虎是民間說法,指的是身邊女人,說白了就是柳妻錢小鶴。柳居山屬唯物主義者,自然不信這一套。可不信歸不信,從此陰影已留存在心裡,拂之不去。還是後來遇上沈芙幽,才遇難呈祥,時來運轉,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原來沈芙幽命相正好旺柳居山,柳居山的一切好像都是沈芙幽帶給他的。
事因當然不會這么八卦,否則《家國》就不名一文,毫無存在的價值。柳居山起落浮沉的背後原因在於官場生態復雜,上層人事有變。官員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不受官場特殊的氣場所左右,身不由己,命不由人。好在柳居山有自己的行為准則:真誠做人,正派做官,大膽做事。這也算是時下官場中難得的正能量吧。就憑著這正能量,柳居山硬是干出一番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業,將儒州打造成現代化的新型都市。與此同時,自己的官位也步步高升,直至儒州主要領導位置,可謂「家國」雙豐收。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柳居山做上市委書記,將儒州經濟建設事業步步推向高潮,自己的人生也達到新的高度時,身邊女人離他而去,儒州也因建設過熱帶來意想不到的大混亂,他又面臨人生更加嚴峻的考驗。當然這已是《家國》下部內容,暫且按下不表。
『陸』 家國情懷心得體會
創作思路:
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於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渲染環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抓住環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正文:
24節氣的家國情懷的讀後感400字具體如下:
當我讀完《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後,我受益匪淺,感受到了鄉村濃厚的氛圍,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悠遠和博大。
春天,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立春了。立春到來,意味新的一年即將開始,要過年了。牙牙家的鄉村過年更是熱鬧,瞧,頑皮的熊孩子們身穿紅褐色大衣,嘴唇笑得咧開,露出一排小虎牙,可愛極了。
大人們搬來一箱箱鞭炮,一個青年雙腳下蹲,雙手點燃鞭炮。孩子們激動極了,個個雙手捂著耳朵,-雙大眼睛忽閃忽閃,視線卻又不想離開天空。過了一會兒,五彩繽紛的煙火從天空綻放,如同天女散花一般,美極了。
看到這番情景,我想到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夏天,我最喜歡大暑了,鄉村裡的夜晚十分寧靜,螢火蟲從草木中飛出,尾部金光閃閃,如同一個精緻小巧的燈籠。螢火蟲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轉身就變成了一位位舞者。螢火蟲的出現,預示涼爽的秋天不遠了。
最豐收的節氣,當然就秋天的秋分。火紅的石榴,紫紅色的葡萄和橙黃的柿子,五顏六色的水果全都成熟了。黃燦燦的麥田裡,農民伯伯都在盡心盡:力的收割麥子,大雁也結伴而行,飛向遙遠的南方。
冬天,最盼望的就是下雪了。最美的"花」莫過於雪。樹枝星狀雪花從空中飄落,如同一隻只晶瑩透亮的白蝴蝶,在空中不停地飛舞,美得令人嘖嘖贊嘆!
這套書讓我看到了生機盎然的春天,熱鬧非凡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更喜歡用這樣美美的圖書寫出了對四季的熱愛。
『柒』 幫我找一篇《紅色氣質》的觀後感
[紅色電影觀後感] 永遠的榜樣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08級車輛工程三班 張雨 從小學時就學習過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焦裕祿同志的光輝事跡始終在腦海中回放,一遍遍激勵著我前進,紅色電影觀後感。再次看《焦裕祿》這部影
觀後感\《紅色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