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扶貧工作觀後感
從格式上來說,觀後感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第一段把影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加以概括,如《開學第一課》講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其次一定要知道。觀是寫的基礎,只有看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開學第一課所講的中華驕傲,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觀看才能找到觀和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② 情系貧困生,扶貧面對面觀後感600字急急
為搭建社會幫扶平台,吸納社會愛心力量,8月9日,浦北縣創新開展了「情系貧困生,扶貧面對面」扶貧公益節目活動,並啟動社會幫扶資金募集活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我會克服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將來以優異成績報答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愛和幫助。」在活動現場,該縣江城街道辦貧困生羅家利動情地說出了她的心聲。「你的手怎麼這樣粗?不像個考取中山大學的優秀學生啊?」工作人員心疼地撫摸著貧困生張全喜的手掌問。「我上學之外,還要照顧好生病的媽媽,農活幹得多了,手就變得粗糙起來。」張全喜說出這樣的原因時,在場觀眾為這位勇敢面對現實,不畏艱辛,執夢前行的勵志少年報以熱烈掌聲。
當天活動現場,像羅家利、張全喜等10名貧困生的勵志圓夢故事,也感動了在場愛心企業嘉賓。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浦北健美樂食品有限公司、小江瓷藝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現場落實幫扶結對貧困生,助力貧困生繼續前行。活動主辦方也為愛心企業頒發了「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扶貧攻堅愛心企業」牌匾。同時,啟動浦北縣社會幫扶資金募集活動,接受線下捐助,引導、倡導社會扶貧資源向貧困村、貧困戶匯聚,形成扶貧攻堅合力,助力扶貧攻堅戰。
③ 優秀員工觀後感
[優秀員工觀後感]1,什麼樣的員工是優秀員工: 最合適的員工就是優秀員工. 優秀員工並非一定要高學歷, 高職稱, 一個員工只要適合於這個崗位的工作, 其才能和表現與崗位要求相匹配就算一名優秀的員工.在北大維信的銷售隊伍 中,既有碩士,學士學位的人,也有大專,高職高專文化程度的人,盡管他們文 憑不同,但並不妨礙學歷較低的人成為優秀員工.只要工作出色,在其他人的眼 中他就是一名優秀員工.2,優秀的員工應該具備哪些素質:第一, 優秀員工必然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 人的核心競爭力源於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來自不斷的學習.因而,學習能力 是一個優秀員工必備的素質. 學習能力遠比其他能力更為重要.一個有能力的人,哪怕他是博士,碩士, 還是高級工程師,如果不注重學習,也會落後,變成一個"能力平平"的人;而 一個暫時能力不是很強的人,只要堅持學習,善於學習,一定會成為一個能力出 眾的人.因此,會學習的人是最有前途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成為優秀員工的人.第二, 優秀員工必定具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努力 勤奮地工作,發揚鑽研本職技能與創新精神,敢於展示自我,力求精益求精,做 到最好.第三,"敬業"是優秀員工的共同特徵. 無論在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一個優秀的員工,必定是一個有敬業精神 的人. 在當今社會, 人才流動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 但這不是說敬業精神就過時了, 不需要了.一個員工,可以隨時選擇離開你服務的企業,只要符合勞動合同的規 定, 並履行了必要的手續. 但是, 你只要在這個企業干一天, 就要敬重你的職業, 干好本職工作. 一個優秀的員工, 必定是一個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人, 心不在焉, 敷衍塞責,絕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員工.3,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第一:干一行,鑽一行,專一行 一名優秀的員工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根據崗位職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 能幹一行,鑽一行,專一行. 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就需要大批的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哪裡來?除了引進, 培養外,更多的需要員工形成崗位成才,為崗位作貢獻的思想,在各自的工作崗 位上努力鑽研,成為"專家".這也是員工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效途徑. 第二:勤奮,好學,創新 當一個員工工作勤奮刻苦,心無旁騖時,他才會真正鑽到工作中去,才能把 工作做得更出色,成功自然也會慢慢向他靠近.對於優秀員工的成長來說,學習 更是十分重要.不學習將失去競爭力,好員工永遠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作 為自己的座右銘.在勤奮和好學的基礎上,員工也自然而然會在實際工作中產生 新思路,新做法,這樣的員工才稱得上是優秀的員工. 第三:優秀員工要善於提建議 優秀員工還要善於提建議,提建議的前提條件是做好本職工作.只有本職工 作做好了,才有意見可提,才提得出意見.試想,一個對企業,對集體漠不關心 的人,能讓他提出什麼合理化建議?衡量一個員工是否優秀,就要看他是否給企 業提出有價值,有益的建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反 過來說,當員工在提建議時,就會去考慮如何改進和解決問題,這對員工個人而 言也能起到提高和促進作用. 第四:優秀的員工用大腦工作 同樣一項工作,有的員工可以十分輕松地完成,而有的員工還沒有完成就時 不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有的人用大腦在工作,他會去考慮如何用 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而有的人僅用雙手在生產.用 腦工作的員工會去考慮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時間把工作做得更好.優秀員 工會把主觀能動性充分融入到工作中去. 第五:優秀員工能獨當一面 優秀員工在本職崗位上工作出色並能獨當一面,無需讓人操太多心.優秀的 生產一線員工除了會操作設備,還會試著去了解,排除設備的一般故障,真正做 到在生產方面能獨當一面. 第六:敢於承認錯誤 自己犯了錯卻責備他人是與同事相處的大忌.好員工應該敢於承認錯誤,而 不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在辦公室里沒完沒了地抱怨和發牢騷的人往往是那些 做不好工作的人.他們指責別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對自己不滿.這種指責和抱怨讓 他們喪失主動性並且容易焦慮,甚至非常害怕做錯事.誠實始終是一種美德.如 果同事犯了錯卻坦誠地承認了錯誤,自己並不會太在意他的過失,而且會盡力幫 助他渡過難關. 第七:樂觀,自信,謙虛 樂觀,自信的同事充滿著影響力,人們都願意接近他.在這樣的同事身上能 感受到一種工作的激情,讓人很容易受到這種良好情緒的感染,從而變得樂觀, 自信起來.而怨天尤人,消極悲觀的同事往往不受人歡迎.偶爾的一兩聲嘆息當 然沒什麼大不了,但長此以往,就會給周圍的人帶來無形的壓力.另外,越是優 秀的員工就越謙虛,他們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優秀而自大,他們懂得從別人身上吸 取長處來充實自己.當遇到技術難題或有不明白的地方時,他們會謙虛地向同事 請教.樂觀,自信,謙虛是優秀員工不可缺少的優點. 第八:誠信 信譽是一個人擁有的寶貴財富,是通往成功之門的鑰匙.一個具有良好信譽 的人,就會在社會交往中處於有利地位.領導與員工之間的信任以及同事之間的 信任,都在於真誠的日積月累.要取得別人的信任,就要做到誠實守信. 優秀員工在與人交往及工作中非常珍視自己的信用,一般不會輕易失信於 人.這樣的同事值得信任,與這樣的同事合作會十分開心,工作也會進展得比較 順利.同樣,如果自己因為某種原因不得不推遲完成手頭的工作,那麼就要做到 提前通知同事,因為自己的延誤可能會影響到他人的工作.
④ 關於支教電影觀後感1000字
天那邊觀後感1000字
其實說實話,電影的前面部分讓我有點反感。但還是看完了,而且被結尾打動了。打動我的,並不是一群孩子排在路上哭著送城裡老師的情景,也不是老師為了追男朋友在回村路上昏倒在路上的一幕,而是最後村長找到許老師,說羅老師去世那一刻。雖然心裡已經有了一些預期,但還是不可避免地被打動了。也許是這個演員的表演太真實,不管怎樣,我也要給這部電影打五分。
看到片尾,出來一行字,獻給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教師和大學生志願者們。謝謝導演,拍攝了這樣一部真誠的電影。也謝謝這句話,雖然我現在已不是一名志願者,但我曾經在鄉村中學支教三年。我想,也許我的支教歲月可能並不是很長,但這段時間也足夠讓我明白很多事情。
因此對於這部電影,作為一個曾經的志願者。還有一些話不吐不快。
其一,提起鄉村支教,大家可能總會想起燭光里讀書的孩子,背著弟弟妹妹上學的孩子,趟著河水過河的孩子。志願者們來到這里,來到山區,看到了貧困的孩子,貧困的村民,貧困的當地教師,他們是怎麼想的?孩子的臉上還有泥巴,當地的老師們說著方言,用著很落後的教學方式,他們自身素質可能也並不高,讓人想到一個「土」字。這也是「天那邊」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衣著光鮮的,來自大城市,帶著數碼相機攝像機,帶著筆記本電腦的志願者們就這樣來到這里,往往,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有點炫耀。我知道這並不是惡意的,但是區域之間的差距,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也拉開差距。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志願者能夠敞開自己的胸膛,去真正接受當地的孩子和村民們?他們是不是臉上還有一些不易顯露的優越感?許多時候,志願者和當地人之間,也許並不是平等的。
其二,提到支教,大家總可能想到崇高二字。志願者來到山區,在一開始,有的人臉上就似乎有了崇高二字。因此來到這里本身就是崇高的。但為什麼崇高?志願者能夠為當地做一些什麼事情呢?他的貢獻,是不是要比當地一名普通老師要多?很多時候光環會掩蓋住事實的真相。電影和電視里總是一些正面的典範,實際上也確實有大量的志願者,給當地孩子打開了一扇心靈的窗戶,但是我想說的是,不是每一個支教志願者都是真正的崇高,如果他們是崇高的,也請你們去尊敬和關注那些像「破羅」那樣長年累月一直默默無聞辛勤付出的當地普通教師,因為他們同樣地崇高。
其三。志願者來到山區,有一些問題可能是許多人沒想到的。他們可能給當地增添了新的負擔,但自己毫不知情。他們的學歷很高,能力很強,但不一定教學很好,付出很多。他們期望很高,但也許回報不多。也有的人並不是為了做志願者而做志願者的,他們並不太單純。當然,電影是很少會刻意去描述這些問題的。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成為志願者,這些問題似乎逐漸浮上了水面。舉一些不太讓人愉快的例子,有的志願者回到大城市,開始哭訴自己的生活環境有多艱苦,吃的有多差,當地人有多貧窮,小孩有多笨。似乎越是醜化當地人,越是襯托出自己的奉獻精神。其實不是這樣的。你來到山區,當地人用最好的東西招待你,用最真誠的心和你交流,而且一如既往,他們始終尊敬你,無所保留。而你轉頭過去,向別人宣揚的卻是他們的醜陋。
最後。對於很多志願者來說,他們默默在支教地服務了一年,兩年,三年(在「天那邊」里,蜻蜓點水的三個月算真正的支教嗎,也許吧)。帶著一顆疲憊的心就回到了城市。他們付出了,但是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真正大紅大紫的是那些會宣傳的人,說自己做了些什麼什麼事情,哪怕你沒有做那麼好,哪怕你並沒有去做,哪怕別人做過而且比你做得更好,但在一般人耳朵里聽來,這似乎都是很值得贊美的。對於這種人和事,我覺得少一點炒作,多一些真實和踏實更好。支教,本身就不是一種業績或一段工作,而是一種生活。
⑤ 電影一線緝毒觀後感
八封
⑥ 定西扶貧第一線觀後感
定西扶貧第一線觀後感
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區以開展「千名黨員員進千家」和「百名幹部包扶百家企業」為載體,在全區上下掀起了扶貧幫困的新高潮,全區黨員幹部從機關走進了千家貧困戶和百家貧困企業,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早日走出困境。在具體實踐工作中,得出以下幾點心得感受。
思想扶貧要先行。不管困難居民,還是困難企業,壓力面前,他們總是處在低谷階段,要想讓他們脫貧致富,首先讓他們必須從思想上站立起來,如果自己在精神上不能直立,那麼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在首次入戶對接過程中,就鼓勵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困難面前不委靡,壓力面前不倒下,敢於直面慘淡人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鼓足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做到先從精神上扶貧,然後再想辦法解決實際問題。
觀念扶貧要注重。不論是居民還是企業,身居困難境地,他們免不了悲觀和消極,畏難情緒也很嚴重,等靠要思想也無時不在。為此,觀念扶貧猶為關鍵。所以必須注重引導他們徹底改變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正視眼前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振作精神,努力奮斗,只要前行,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鼓勵他們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別人幫是一時的,只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會徹底擺脫貧困。觀念更新了,思想端正了,他們才會迎難而上,才有可能打贏脫貧致富攻堅戰。
對策扶貧是保障。扶貧可以有多種渠道和方法,解決一袋米,一桶油、或者給幾百元錢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和緩解暫時的經濟困難,但都不是萬全之策,要想幫助他們徹底走出困境,必須真心實意幫助他們做些根本的事情,出主意,找對策,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如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你不可能一輩子供他們錢花,要想讓他們脫貧,必須找出脫貧的辦法,除幫助他們落實低保政策外,幫助他們的子女解決就業問題,實現以小養老治困。對困難企業,幫助他們找到致困原因,從政策上傾斜,從技術上引導,從人才上支持,循序漸近,逐步加以解決。
真心扶貧是關鍵。扶貧幫困工作,是一項愛心工程,如果只做表面文章,那隻是解一飢,但不能解百飽。所以不能流於形勢,應付了之,必須秉承組織厚望,不負人民重託,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干點實事。並以此為契機,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這既是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的初衷,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千名黨員員進千家」和「百名幹部包扶百家企業」活動已經在全區拉開了帷幕,這是我區黨員幹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和實際行動,也是廣大黨員幹部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面對幫扶實際,我們還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積極採取有力措施,按照區委統一安排和部署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確保幫扶對象徹底走出困境,實現扶貧脫困的良好願望。
⑦ 講述脫貧攻堅的電影《秀美人生》如何打動你的
原本的原型人物故事就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經過電影的藝術手法,由郎月婷主演的主人公質朴無華,面對困難用熱忱和真誠,打動了身邊每一個人,最後犧牲在脫貧一線,年僅30歲,它的故事打動了所有人。
⑧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100字3篇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二.《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裡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准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