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求哲理故事讀後感
駕馭一個行業或新的領域,很多時候不是錢的問題。
每一個行業和領域都有它的門檻,五百萬或許可以讓我們開一家店,但它未必能讓我們管理好一家店。
⑵ 關於母親的讀後感
[關於母親的讀後感]《母親》是我極為欣賞和喜歡的一部作品,關於母親的讀後感。它描寫了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斗的故事場面。巴威爾·符拉索夫是工人區中鉗工的兒子。他偷偷地學習——因為這是工人所不能擁有的權利。一些工人的子女和他一起讀書、討論問題、辦報、散發傳單,干起革命事業。母親起先擔憂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她喜歡並欽佩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們,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參加了革命工作。隨著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卻冒著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群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自身利益而奮斗。小說中,巴威爾這一群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為無數平民的利益到處奔走,演說、散發傳單,用宣傳去喚醒人民,使人民從以沙皇反動政府為主的壓迫大眾的機構中解脫出來。他們追求真理、熱愛和平,所以他們要奮斗,要用行動去****一切不平等的現象,去捍衛群眾的利益,去創造社會主義的社會,去實現無產階級的和平夢想。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真誠的呼籲使無知的工農階級覺醒,他們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染了身邊的人。母親正是從一個柔弱、溫順、憂郁的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著深刻見地、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和青年們一起帶頭示威遊行,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著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她忍受著兒子被捕、骨肉離別的痛苦,在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著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著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的頑強,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著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們無法生活,毀滅他們;社會主義卻要把遭到你們摧殘的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偉大整體,而且這一點——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正義的光輝,讀後感《關於母親的讀後感》。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由衷地贊嘆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由膽小、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著我,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從文學技巧的角度看,《母親》以一個母親的改變為脈絡描寫振奮人心的革命。這使得小說更貼近讀者,使讀者感受更真實,更深刻。這一做法有著相當大的效果,它使小說情節更緊湊、引人入勝,並使革命顯得更人性化。記得小說的最後一幕。母親在人群中呼喊著散發傳單,向人們演說。憲兵撲上去毒打母親。不屈的母親高呼:復活的靈魂——是殺不死的!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發現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十年的時間寫出的一部關於母親與教育的書籍。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這兩句話貫穿了全書的中心,是作者最有價值的發現。放假之前朋友說:我給你推薦一本書,這本書對我們做教育工作的尤其是女性有很大的教育性和指導性,書名是《發現母親》。寒假期間認真閱讀了此書,《發現母親》不止是從一般意義上論述了母親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而是從文化學、社會學、教育學等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現代社會演進過程中,母親角色的悄然變易、社會觀念對母性的支配以及教育制度對母性的重塑。在這本書中,作者不但號召人們關心母親,更要給為人之母營造做母親的環境,讓每一個母親都成為孩子成材的推動搖籃之人。閱讀之後細細回味,書中提到的每位傑出的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母親,他們都是在母親的啟蒙和引領下走向了成功。如:孟母、岳母等等這些偉大的母親成就了兒子的輝煌。所以王東華教授提出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並不是因為男人比女人優越,而是因為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這個試驗品後才去造女人。當上帝把女人造出來後,上帝造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它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女人!母親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 也就是說:母親不僅可以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母親還可以通過培育子女完成對人類的貢獻,是世界未來的創造者。有那位女性能比她的工作更忙,以至於不能照顧孩子。如果因為工作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是最錯誤的選擇,你的工作可以由更多的人去做,但孩子因此被毀掉的一生卻是永遠沒有人能彌補的,對於母親工作孩子應該兼顧,如果不行,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即然生下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也是為國家負責,把一個合格的人送進社會是比自己工作更重要的事。做一個好母親並不只是生下孩子給孩子喂飽這么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來。母親喂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喂養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母親要有足夠的自我認識,知道自己肩負的是怎樣重要的便命。〔關於母親的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⑶ 最美孝心少年2014頒獎典禮觀後感
2014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我觀看完《2014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百善孝為先,孝心不分老少,不分貧富。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
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家庭的貧困,讓他們過早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吉林14歲的小女孩王丹為了媽媽的病情有所好轉,在放學的路上撿釘子,用一斤釘子換七毛錢,雖然辛苦,可王丹也毫無怨言。就這樣,母親在王丹的幫助下終於戰勝了病魔,而王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吉化九中。雖然考上了中學,可花費卻一下子增加了,媽媽的病也三天兩頭地犯,王丹除了撿廢品,更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她說現在自己只想長大,好為媽媽分擔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
來自甘肅16歲的女孩梁維月,5歲的時候,梁維月的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飲牲口時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年僅八歲的小維月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每天照顧癱瘓的爸爸和患有腦血栓的奶奶。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家裡的主要生活來源是低保。為給爸爸和奶奶賺夠葯費,每個周末小維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根本不讓她干,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搬一塊磚的報酬是一分半,小維月每次要堅持搬夠兩千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能賺到30元,打工掙來的錢除了要維持家用,還要給患有腦血栓的奶奶買葯。盡管飽受生活艱辛,小維月始終認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與家人在一起,她說無論走到哪裡就要把家人帶到哪裡,因為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再來看看自己,向他們這樣年齡時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發,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曾經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我們的一切,牽動父母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牽動我們的世界呢?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我們一天天再長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怎不知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少了嘮叨,少了關懷,少了他們的疼愛,到時的我們只有低頭嘆息,後悔自己以前為什麼沒有孝敬他們了。現在不把握住時光,好好孝順他們,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擁有那麼多的幸福嗎?謝謝你們在我們好多人迷茫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盞燈:這個世界,惟有愛,能沖破一切阻礙。
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⑷ 求一篇<<最美孝心少年>>讀後感
明禮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孝 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幾千年來,這一 美德陶冶了不少傑出人物,熏陶著世世代 代的華夏子孫,他們的故事被載入史冊, 至今流傳。
古有「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講的 是一個9歲的小孩,名叫黃香,家裡生活 很艱苦。在寒冷的冬夜,為了不讓操勞一 天的父親睡覺時感到冰冷,他總要先到父 親的房間鋪好被子,然後用自己的身體去 溫暖父親的被窩,也用自己的孝敬之心, 溫暖了父親的心。由此得到人們的稱 贊「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
到了今天,一個個「最美孝心少年」也 被推上了熒屏,傳為佳話。他們的故事傳 到大江南北,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感動了我們的心靈。12歲女孩吳林香作 為全國第一個被推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登 上央視舞台,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那個大山 深處的孝心少年。每當我看到他們為身患 癌症的媽媽,乳臭味乾的弟弟付出時,我 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我們這時都 應該在媽媽的懷抱里,而他們則當起了家 里的頂樑柱。
逆境中的孩子早當家!同樣是孩子, 他們卻懂得體貼,懂得孝順,懂得分擔, 他們就是我們學習孝敬父母的好榜樣。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 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 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 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 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 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 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 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孝敬父母,並不難 做到。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孝敬父母吧!用 一顆孝敬之心去對待父母,不要再認為父 母是理所當然幫助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 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夠偉 大的了。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 默地付出,我們就別再所求他們的付出。 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的一點一滴!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 用寸草之心,孝敬、回報我們的父輩,讓 我們一起攜手,相伴美德,爭做孝心少 年!
⑸ 李漢榮寫的一株野百合開了的讀後感
■寫給母親的詩
作者:冰心
母親,好久以來
就想為你寫一首詩
但寫了好多次
還是沒有寫好
母親,為你寫的這首詩
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
不知道該怎樣結尾
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就像兒時面對你嚴厲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該勇敢接受
還是該選擇逃避
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
哪怕寫得不好
哪怕遠在老家的你
永遠也讀不到……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母親
作者:舒婷
你蒼白的指尖理著我的雙鬢
我禁不住象兒時一樣
緊緊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親
為了留住你漸漸隱去的身影
雖然晨曦已把夢剪成煙縷
我還是久久不敢睜開眼睛
我依舊珍藏著那鮮紅的圍巾
生怕浣洗會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溫馨
呵,母親
歲月的流水不也同樣無情
生怕記憶也一樣退色呵
我怎敢輕易打開它的畫屏
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帶著荊冠,我不敢
一聲也不敢呻吟
呵,母親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縱然呼喚能夠穿透黃土
我怎敢驚動你的安眠
我還不敢這樣陳列愛的祭品
雖然我寫了許多支歌
給花、給海、給黎明
呵,母親
我的甜柔深謐的懷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母親
作者:洛夫
母親卑微如青苔,
庄嚴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聲,
堅如千年的寒玉,
舉目時,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時,
她是莽莽大地。
■母親組詩
(一)
您的偉大 凝結了我的血肉
您的偉大 塑造了我的靈魂
您的一生 是一次愛的航行
您用優美的年輪
編成一冊散發油墨清香的日歷
年年 我都在您的深情里度過
在您的肩膀和膝頭嬉戲
(二)
您是一棵大樹
春天 倚著您幻想
夏天 倚著您繁榮
秋天 倚著您成熟 .
冬天 倚著您沉思
您那高大寬廣的樹冠 ~
使四野永不荒野
母親 您給了我生命
您是撫育我成長的土地
(三)
在悲傷時 您是慰藉
在沮喪時 您是希望
在軟弱時 您是力量
在您小小海灣中躲避風雨
您為我開闊了視野
您是我永遠的摯友 生命的動力
(四)
您懷著愛憐 謹慎地俯身守護
您盡情袒露明亮的胸襟
您旺盛的精力笑容堅強
您沸騰的血液奔流不息
(五)
讓我沉浸在您的歡樂中
讓我享受在您的溫馨中
讓我陶醉在您的雙臂間
讓我偎依在您的懷抱里
(六)
悠悠的雲里有淡淡的詩
淡淡的詩里有綿綿的愛
綿綿的愛里有深深的情
深深的情里有濃濃的意
(七)
如果母親是雨 那我就是雨後的虹
如果母親是月 那我就是捧月的星
母親是我生長的根
我是母親理想的果
(八)
我長大了 母親的黑發卻似楓葉上的
寒霜 星星點點閃著銀光
我深深地吻著那些歲月的痕跡 j)`
捧掬我一顆心獻給您
(九)
願芳香醇厚的甜蜜縈繞您的生活 _
願我銀鈴般的笑聲盈滿您的眉間
願我全部的祝福揉進您的心田
一片綠葉 飽含它對根的情誼
一首頌歌 濃縮我對您的敬愛 "
讓您心中的花朵盛開如雲
讓芬芳伴您走過悠悠歲月
■曬舊衣
作者:(清)周壽昌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
■媽媽鍾
作者:小民
當你失望而回時,
孩子,
無論你是多麼高,媽媽的胸懷還能將你環繞。
我願做你的「媽媽鍾」,直到鍾老煉斷沒有停擺的一天。
■母親的聖經
作者:小民
每逢我翻開這本聖經時,
情不自禁把它抱在胸前,
像擁抱我親愛的母親,
仍可聞到母親身上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看見母親美麗高雅的容貌。
■學做好母親
作者:小民
「推動搖籃的手,是改變社會的手」
「母親」
是上帝賦予女性的特權,
做母親為孩子犧牲是無價的,
付出也是無條件的。
■『媽媽』
作者:藑虹
當我認識你,
我十歲/你三十五。
你是團團臉的媽媽/
你的愛是滿滿的一盆洗澡水/
暖暖的,
幾乎把我浮起來。
■母親
作者:高明誠
地球不斷地旋轉
幼小時 不小心掉落水溝
血泊中 你從地球的手裡
猛然將我抱起
是你 萬能的大力士!
一千顆雨粒從傘邊滑落
粒粒灌入你的背脊
懷抱中的我卻寸雨不染
醫院竟是馬拉松的終點
是你 勇敢的救護車!
星晨不斷地生滅
我也知道它有衰老有離別
悔恨總要深植在訣別後的心中
寸草綿綿 江水訴不盡
春暉煦煦 海天望無窮
是你 化身的觀世音!
■
作者:徐薏藍
現代父母用尊重、了解的關愛,
去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鼓勵代替責備,
贊美代替埋怨,
還要給他們充分精神食糧,
灌輸新書比新衣更好的觀念。
■
作者:張默
愛是一條小小的絲帶,
母親用皺紋輕輕系著。
■
作者:李喬
人來自大地,
先天就有返歸自然的鄉愁,
而母親就是大地的化身。
■
資料來源:冰心《繁星》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
資料來源:冰心《往事七》
母親呵!
你是荷葉,我是紅蓮。
心中的雨點來了,
除了你,
誰是我在無遮擱天空下的蔭蔽?
■母親頌
作者:鄭國柱
盡管母親依舊貧窮
兒女對母親的愛絕不含糊
我們只喊一聲「母親萬歲」
更深沉的愛在心中如火山噴涌
盡管母親平凡無功
她在兒女心中是真正的英雄
王侯將相的功業誰能誰住多少?
兒女們卻能把母親的恩德牢記心中
盡管母親人微言輕
她在兒女心中卻比泰山還重
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
卻用母澆灌了兒女的成功
(節錄)
■平凡的一生
作者:杜景華 出處:母恩難忘
你那一雙小腳
曾走過了多少路?
而在你那廋弱的雙肩上
還擔著重負
這條路長而又長喲
它淌滿著你的血,你的汗,你的淚
和道不盡的屈辱
你一張褐色的面頰
到寫著你長年的奔波勞碌
然而
你卻似乎從不知道什麼叫苦
你總是在頑強的,不停的走
腳下永遠是一條漫長的路
沒有曾問你為什麼走
你也從未想到向誰講述
你總是那樣默默的
不聲不響的走,走......
你那一雙小腳,
走出一條長長的
看不到盡頭的路
■獻給先慈的贊歌
作者:文文
和風拂拂日暾暾 不盡深情頌母恩
養女撫兒天性使 懷胎分娩淚痕存
擔驚受怕心頭肉 變鳳成龍夢里魂
最是孟郊詩句美 春暉寸草世長論
■母親真偉大
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慈祥,發出愛的光芒。
為了兒女著想,不怕烏雲阻擋,賜給我溫情,鼓勵我向上。
母親啊我愛您 我愛您 您真偉大
母親像星星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慈祥,發出愛的光芒。
■感恩的心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母親我愛您
母親! 母親! 我愛您 您教我們要吃苦 您教我們要爭氣
兒時的情景常在夢里 母親的愛意永難忘記 母親的恩情永難忘記
縱然是驚濤駭浪 縱然是風霜雪雨
有了你母親 人人肯奮斗 個個成大器
■獻給母親的詩
「M-more」:那是母親所給予我的太多太多;
「O-old」:可是母親卻在慢慢變老;
「T-tear」:就是母親曾為我拭去的那串串淚珠;
「H-heart」:這是母親那顆金子般純凈的心靈;
「E-eye」:她是母親那愛意盈盈的眼神;
「R-right」:是我對母親的祝願——永遠永遠地健康幸福!
——把它們拼起來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們深情呼喚:母親——mother!
■讓媽媽更快樂
媽媽的關愛,讓我們溫暖;
媽媽的無私,讓我們感動;
媽媽的博大,讓我們震撼;
而讓媽媽快樂,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⑹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慰
百善孝為先,孝可以是很多形式,但是,在觀看了《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以後,令我深深震驚了。
《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一部大型公益片,頒獎典禮由白岩松、歐陽夏丹著名主持人主持。為講述了十一個令人敬佩與感動的孝心少年的故事並頒獎於他們,讓人為之感動。其中,林章羽、何秀巡姐弟最讓我感到溫暖這是一個對外祖母孝的故事,同時也讓我在故事中間感受到了極濃的人情味兒。林章羽、何秀巡姐弟生活在宣恩縣萬寨鄉大河村裡。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姐弟倆與外婆相依為命,過著極其清苦的日子。但是,每當臨近中午的時候,外婆的頭疼病便又會發作,小姐弟倆只好背著籮筐山上採茶葉,買玉米掙錢為外婆買葯。
在掰玉米的過程中,弟弟因不想讓姐姐太累而騙姐姐,從而偷偷地從姐姐的籮筐中拿出幾棒玉米放入自己的籮筐中替姐姐背。而在回程的路上,姐姐卻又偷偷地從弟弟的筐里拿回幾棒玉米,從而減輕弟弟的負擔。
看到這里,很多人都不禁潸然淚下。是呀,多麼朴實無華的姐弟倆呀,家的味道很好的在他們身上暈染開去。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所有的辛苦,看到的只是互相扶持的力量與勇氣。弟弟靠自己的開朗扶持著姐姐,姐姐靠自己的能量扶持著弟弟。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處境也是這樣的話,你會怎麼做?很難回答這個假設,也從來沒有想像過這樣的處境。我們衣食無憂,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麻煩,也會有家人為我們挺身而出,妥善處理,無需我們擔驚受怕。在蜜罐里的我們稚嫩而執拗,有時甚至姐妹間還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可開交。上個星期法傷的那件事還得從一個杯子說起。那是一個白底花瓷上印著一隻淡綠色兔子頭的馬克杯。誰看了都想去拿。那天,姐姐用石頭剪刀布從阿姨的手中得到了那隻她夢寐以求的杯子。但是,我看得一清二楚,在出手的時候姐姐賴皮了。於是我高聲向阿姨說姐姐賴皮,頓時,姐姐用機關槍似的眼神掃射我一番,然後高昂著頭拋下一句:就算我輸了,阿姨也不會把杯子給你的。然後抱著杯子憤憤地轉身離去。接下來的幾天里姐姐都拿著杯子在我眼前炫耀,我猛壓住心中的怒火,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於是,我抓住機會在一次下樓梯的時候,有意地撞了姐姐一下,頓時,姐姐手裡的杯子拋了出去,在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然後穩穩地落到了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哐當」聲,頓時四分五裂。那天姐姐哭喊著硬要我陪她杯子,我也毫不示弱,硬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過錯,心裡還偷樂:總算報仇了。就這樣,我們僵持了一個星期,誰也不和誰說話。
現在回想起上星期的事真是不該啊,今天再對比一下影片中的那一個個孝心少年我更是無地自容。他們教會了生活的真善美,我應該學著讓自己告別稚拙,走向成穩,深深地感謝這些孝心少年給我上的生動一課。
⑺ 觀「中國最美孝心少年」有感650字左右
百善孝為先,孝心不分老少,不分貧富。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在我觀看完《2014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吉林14歲的小女孩王丹為了媽媽的病情有所好轉,在綉花點扎花,放學的路上撿釘子,用一斤釘子換七毛錢。就這樣,母女倆最後戰勝病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吉化九中。可是花費一下子增加了,媽媽的病也三天兩頭地犯,王丹除了撿廢品,更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她說現在自己只想長大,好為媽媽分擔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來自甘肅16歲的女孩梁維月,5歲的時候,梁維月的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飲牲口時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年僅八歲的小維月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家裡的主要生活來源是低保。為給爸爸和奶奶賺夠葯費,每個周末小維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根本不讓她干,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搬一塊磚的報酬是一分半,小維月每次要堅持搬兩千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能賺到30元,打工掙來的錢除了要維持家用,還要給患有腦血栓的奶奶買葯。盡管飽受生活艱辛,小維月始終認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與家人在一起,她說無論走到哪裡就要把家人帶到哪裡,因為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再來看看自己,向他們這樣年齡時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發,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曾經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我們的一切,牽動父母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呢?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跪羊圖》古往今來感動了無數人,父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恩深似海,而我們做得再多,比起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也只是猶如滄海一粟。這些孩子用孝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我們一天天再長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總是以工作忙為理由很少去看望父母,怎不知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少了嘮叨,少了關懷,少了他們的疼愛,到時的我們只有低頭嘆息,後悔自己以前為什麼沒有孝敬他們了。現在不把握住時光,好好孝順他們,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擁有那麼多的幸福嗎?謝謝你們在我們好多人迷茫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盞燈:這個世界,惟有愛,能沖破一切阻礙。
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為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鍾。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宿敬信)
⑻ 中國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一段思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離別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性,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美的詮釋了溢於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聖潔的心…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於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二)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和電視機里的觀眾一起流著眼淚看完《2013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在我觀看完《2013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們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去送票。邵帥為了母親克服自己怕黑的心理。這么膽小的一個男孩竟然作出了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從小就常聽人說:為人子女的我們,無論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母親的牽掛。一天,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讓母親放下那顆牽掛的心。父母的心與我們始終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我們常常享受在這種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們多少人臉上火辣辣的。
再來看看自己,向他們這樣年齡是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發,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曾經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我們的一切,牽動父母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呢?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跪羊圖》古往今來感動了無數人,父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恩深似海,而我們做得再多,比起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也只是猶如滄海一粟。這些孩子用孝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我們一天天再長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總是以工作忙為理由很少去看望父母,怎布置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少了嘮叨,少了關懷,少了他們的疼愛,到時的我們只有低頭嘆息,後悔自己以前為什麼沒有孝敬他們了。現在不把握住時光,好好孝順他們,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擁有那麼多的幸福嗎?謝謝你們在我們好多人迷茫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盞燈:這個世界,惟有愛,能沖破一切阻礙。
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為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鍾。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三)
文/彬彬
昨晚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一個名字猶如十一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當我們還乳臭未乾,偶爾躺在媽媽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琅琅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甚至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的骨髓獻出來救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家住重慶的十四歲女孩吳林香。她小的時候父母離異,繼父留下一個5歲的弟弟出外打工,媽媽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體又不好,照顧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吳林香那小小的肩膀上。她的媽媽經常因病痛苦萬分,她總是微笑著安慰媽媽,從來不讓媽媽看到她哭時的樣子。但病魔還是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盡管命運如此坎坷,她還是堅強地面對生活。她說:「我以後要當一名醫生,救許多像媽媽一樣的病人。」這就她努力實現的夢想。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望採納
⑼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平涼市看了之後有何感想作文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觀後感
有這樣一群人,默默無聞,他們為自己夢想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為了中國的夢想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 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全世界 。他在忙碌,為了核潛艇而忙碌,在那個沒有計算機,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他創造了奇跡,做出了核潛艇,從五米,到十米,二十米,三十年,核潛艇的名字無人知曉,三十年,他的名字連家人都差點淡忘,他就是黃旭華。核潛艇的重要性,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核潛艇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武器。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核潛艇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彈道導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中國是第三個製造和潛艇成功的國家,這不僅是中國實力的體現,更是中國的驕傲,它不僅僅加強了中國軍隊攻擊力,讓對方膽顫,更是精神上的一劑良葯。黃旭華創造了核潛艇,帶給中國莫大的希望,而他,一心想著祖國,與家庭的聯系也漸漸少了,連父親去世,他也沒能回家看父親最後一面……他不能告訴家人自己是干什麼的,直到三十年之後,他的秘密才得為人知。祖國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裡,他,為了祖國,不曾迷茫,沒有絲毫的猶豫,青春,年華,全全獻給了祖國。他的名字從幾十年前就印在了歷史的史冊里,卻到今天才刻入人們心田。他,感動的不僅是中國,更是全亞洲,全球,全世界!生命如此短暫,他卻在如此短暫的時光里創造了偉大!讓我們歌頌他,贊揚他,他值得我們去歌頌,去贊揚!《感動中國》中這樣評價他:試問大海碧波何為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他自己這樣評價自己: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對於我們來說,黃旭華的做法是偉大的,可對於黃旭華來說,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是快樂的,黃旭華常提到列寧的一句話:讓血一滴一滴的流。黃旭華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從年輕上完大學開始,就在製造核潛艇,直到現在,他還在改進自己的核潛艇,他為了核潛艇,自己的血正在一滴一滴慢慢流,流走了青春,流走了一生最美的年華,為了黨和祖國,為了核潛艇,他義無反顧,他無所顧忌,一生只為核潛艇,一生只為了黨和祖國。這是身為共產黨員的一份責任,他的血在流,但流出的是熱血,在身體里沸騰的也依然是熱血!他說,因為工作需要,這就是共產黨員,應該這樣子做,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這是發自內心的話語,沒有任何猶豫和停頓,他是偉大的,是令人欽佩的!
⑽ 觀國慶閱兵有感 全文800字,加上自己的感想,不要從網上抄,要原創
萬眾矚目的60年國慶閱兵大典
200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年的華誕。轉眼間 ,60年已經過去了。60年裡,我們走過了風風雨雨;60年裡我們經歷了滄桑巨變;60年裡,我們懂得了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的驕傲。而今,60年過去了,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強盛而自豪!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點舉行閱兵儀式。閱兵的意義,對內是尚武精神的展示,軍隊以之為榮譽,民眾以之為驕傲,可以極大的提高政權的向心力;對外,是國家實力的直接展示,對於友邦可以提高信心,對於潛在的敵人則是震懾。同樣,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強盛的最好的證明。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點閱兵正式開始。看安門廣場,這個億萬立方米的神勝之地,今天煥然一新,今日的北京,格外美麗,今日的北京,與眾不同,今日的北京,世界矚目,做東演出,今日的北京,舉辦了一場自己的舞會,自己的party! 向世人展示了我軍的風采,我國的強大,和我們60年偉大人的創舉。
看三軍儀仗隊的帥小伙,在升國旗時那三個威武的帥動作,看一個個整齊的方陳組合,看女兵最後出場的那種美,所謂萬綠叢中一點紅,在她們身上一點都不過分,再看群眾遊行,更是別有風味,他們所打出的標語,震動著幾代領導人的靈魂,幾代人的心聲。
人民軍隊用事實,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了中國的力量,中國的軍魂,藍天驕子,再現空中雄資,最終以五個女教練的出現,拿出最美的空中展示,巾幗不讓須眉,他她們用一切告訴世人,中國不可侵犯,,不要惹急我們,只因我們沒有亮劍,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果人民大團結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此次閱兵,出動了大量的軍隊展示了大量先進的武器。什麼99式主戰坦克,04式履帶式步戰車 ,AFT-9反坦克導彈 ,HQ-7野戰防空導彈,以及一批批先進的戰斗機,這表明中國武器的技術已經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但高科技的戰爭吞噬著難以想像的資源,飛機終將會被擊落,戰艦最終也會被擊沉.一場真正殘酷的戰爭.到最後,任何高精尖的武器都會耗盡.戰爭的根本,還是人和人的對抗,人和人的戰爭.軍隊所有用人的最基本,對抗所有殘酷和復雜。因此,他們才是這次閱兵的真正亮點,他們是祖國的希望,不拋棄,不放棄正是他們精神的體現,他們都是一群到最後還在堅持的人.
攀爬過歲月的脊樑,滄桑印證著我們求索的腳步,六十年的風雨,六十載的崢嶸,光榮著子孫們心中的夢想,東方瑰麗的大地上,聳立起一個不朽的國度,於是世人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聆聽黃河古老的歌唱,穿越那五千年悠悠歲月和六十載繽紛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億萬炎黃子孫為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大國崛起獻上自己的力量,相信吧,明天的中國會更強!
絕不是抄襲的,是我寫的「60年大慶閱兵有感」,我爸還指導了我一下。所以,請你鼓勵鼓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