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盲井原型
《盲井》的原型來自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
這些人把人帶進小煤礦,人為殺害他們,並偽造礦難現場,以威脅礦主賠償巨額養老金。獲得養老金後,他們可以火化屍體。後來,他們找到一個地方隨意扔骨灰,然後尋找下一個目標。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住在礦區的工人的故事。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找到來礦區工作的農民工,將其作為自己的親屬介紹到礦井工作後想方設法將其殺害,偽裝出礦井災難再向礦老闆要賠償金息事寧人,令人發指的行為一直持續到兩人遇到了一個來打工的男孩。
其中一個人起了惻隱之心,想要放那個男孩逃走,但是另一方因為巨大的收入而對其加以阻攔,幾方在人性與金錢的糾纏下所發生的故事。
《盲井》基本信息
《盲井》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是由李楊執導、編劇,王寶強、李易祥、王雙寶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影片題材來源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
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該片於2003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盲井》劇情介紹
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農民唐朝陽(王雙寶飾)和宋金明(李易祥飾)發家致富的招數是,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的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親人」殺死,再找礦主私了。
兩人在火車站盯上16歲的懵懂農村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後,故伎重操幫其辦了假身份證,更名後元鳳鳴「成為」宋金明的侄子。
三人來到新一家小煤礦成為挖煤工人,元鳳鳴的好學、純朴、天真與體貼常令宋金明想起自己正在念書的娃子,生出惻隱之心遲遲不肯下手,與唐朝陽的矛盾日益激化,不久,唐朝陽給他定下最後期限。
盲井基本信息
盲井,科技名詞,意為:不直接通達地面的立井或斜井。
應用學科:煤炭科技(一級學科);煤礦開采(二級學科);井田開拓和采區准備(三級學科)。
地下采礦時,裝有提升設備而無直通地面出口的垂直或傾斜的通道。也叫「暗井」。
盲井詞語解釋
盲井,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暗井,英文名稱:blindshaft,stapleshaft,定義:不直接通達地面的立井或斜井。應用學科:煤炭科技(一級學科);煤礦開采(二級學科);井田開拓和采區准備(三級學科)。地下采礦時,裝有提升設備而無直通地面出口的垂直或傾斜的通道。也叫「暗井」。
盲井相關事件
雖然「雷波」這個地名對外界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仍顯陌生,然而不斷上演的「盲井事件」,將雷波捲入漩渦之中,關注度也隨之「被提升」。
2007年至2011年,全國共有20多起「盲井事件」真實上演,其中2007年、2008年各1起,2009年18起,犯罪嫌疑多來自雷波。
何謂「盲井」?
《盲井》是導演李楊2003年拍攝的一部電影,情節並不復雜:有人將打工者帶至礦區害死,偽造礦難現場,並冒充礦工家屬騙取賠償。
2011年3月11日,江西的一起「礦難」,是一出現實版《盲井》的再次上演。
「吉魯史格」案件
在一起雷波籍犯罪嫌疑人製造的「盲井事件」,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
這天,江西東鄉縣鉛鋅礦業有限公司一名叫「吉魯史格」的礦工死亡。3天後,「吉魯史格」兩名「家屬」現身,索要120萬元賠償。
「家屬」提供了「吉魯史格」戶籍所在地四川金陽縣公安部門開具的死亡證明,這明顯不符程序而引起東鄉縣虎圩鄉警方懷疑,經虎圩鄉派出所民警赴四川金陽縣調查,發現死者的身份證和戶口簿系偽造。
警方控制了「吉魯史格」的兩名「親屬」和帶他來做工的五名礦工。經多輪審訊,一個蓄意殺人並製造礦難假象騙取賠償的作案團伙浮出水面。
據冒充「吉魯史格」親屬的犯罪嫌疑人盧幾且交代,2010年10月,他們以5200元從四川雷波買來一名智障流浪人員,冒用金陽縣吉魯史格的身份信息,為他製作了假身份證和假戶口簿,3月,他們將「吉魯史格」帶到案發礦企打工,伺機將其殺害。
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盧幾呷交代,自「吉魯史格」3月初進入礦企開始,他們就一直在尋找機會殺死他,最後,他們發現通風井是理想的作案地點,便把他推下去了。
此外,「吉魯史格」出事地點也很蹊蹺,並非他正常的工作場所——「吉魯史格」本該在井下160米的工作面工作,但是,他卻從距工作面37米高、尚未打通的通風井摔了下來。
遇害的「吉魯史格」真實身份還仍無法查實,賣掉「吉魯史格」的犯罪嫌疑人龍拉鐵已被雷波警方刑拘。
4月18日,東鄉縣公安局以涉嫌故意殺人罪、詐騙罪向提請批捕盧幾且等9人。
負責偵辦此案的東鄉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李斌說,這9名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確:1人負責安排他們到礦上幹活;5人帶著智障者一起打工並把他害死;2人在家等消息,智障者一旦遇害,他們就冒充家屬到礦里索取賠償;另外1人負責辦理各種假證件。
「黃所格」案件
2009年11月23日,湖北黃石大冶市,一名叫「黃所格」的礦工,上班才第三天即不幸「墜井」身亡。26日,自稱「黃所格」七叔的家屬趕到大冶。27日,礦方提出賠償20萬元,「家屬」表示滿意。後來,警方調查發現,在礦難中死亡的「黃所格」,2005年前就四川雷波老家自殺了。
「黃所格事件」發生後,那些被謀害的死難者漸漸引起人們關注,他們來自何方?
正是2009年,「盲井事件」在全國大量出現。來自福建永定縣、三明市,河北寬城縣、遵化市、遷西縣,山東蓬萊市、招遠市,浙江江山市,遼寧撫順市、朝陽市,雲南耿馬縣、湖北大冶市、四川甘洛縣等9省15縣(市)民警,紛紛趕到雷波,要求協查雷波籍犯罪嫌疑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的案件。
「吉拿古哈」案件
在有據可查的資料中,雷波籍男子吉拿古哈是全國最早被發現利用「盲井」手法作案的人。
2007年冬天,河北武安市一家鐵礦,21歲的吉拿古哈將「自己」火化,隨後,他偽造出礦難現場,以此為由向礦方索賠了11萬元——這名被火化的男子只是名義上的「吉拿古哈」,其實,他是被吉拿古哈及同夥殺死的受害者。
清理「無序流動人員」
開始關注到,雷波可能存在一條與「盲井事件」相關的犯罪鏈條:犯罪嫌疑人在這里買到智障人士後,帶去外地各礦井,將其殺害並騙取賠償。
2009年12月26日,湖北媒體《楚天都市報》刊發《千里追蹤偽造礦難殺人敲詐案》提到:
「目前發生的敲詐殺人案,被害者很多為身份不明的智障人員,而雷波山裡圈養的『娃子』,大部分也有智障」。
「當地一些山村像養牲口一樣圈養著一些痴獃人員,當地人稱為『娃子』。他們是『主人』的私有財產,可以買賣,甚至條件成熟時,以他們的性命作為賺錢工具」。
「還有更歹毒的人,將哄騙來的或買來的『娃子』進行訓練,帶到全國各地去打工,伺機推下建築工地,或在礦井下殺死,以騙取老闆的賠償金」。
這則報道刊發3天後,雷波縣發布一份題為《關於記者用語錯誤的糾正》的發言人材料指出:
被農戶「容留」的智障人員,均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存在「像養牲口一樣圈養」的情況,有的智障人員在清理時還不願意離開;當地沒有「娃子」,「娃子」是奴隸下奴隸主家庭擁有的奴隸;雷波進行的是「清理」工作,不是「解救」。
雷波縣不滿意「娃子」的叫法,對於那些在「盲井事件」中遇害的人員,雷波縣有一個稱謂:無序流動人員。
針對當地村民「容留無序流動人員」的情況,雷波採取了三次行動,第一次,組織警力進村第二、第三次,均是以鄉鎮為主進行「清理」。
在「黃所格事件」觸動公眾神經之前,「無序流動人員」問題已引起雷波縣注意,警方開始對境內「無序流動人員」情況進行摸底。
警方發現,在馬頸子、山稜崗、莫紅、瓦崗、卡哈洛、錦城、上田壩等中心鄉鎮,有不少村民收留智障人員。
2009年1月10日,雷波縣公安局組織人員,荷槍實彈進入縣城附近的帕哈鄉磨石村等地,對錦城鎮范圍內的無序流動人員實施「清理」遣返。
這是雷波縣唯一一次主動進行的「清理」工作。之後,該縣對「無序流動人員」的「清理」方式,以「村動上交」為主。
這一行動當年6月開始,9月結束,共「清理」115人。雷波縣統計,他們都是外地人。
這次「清理」結束,並沒有堵住各地頻發的「盲井事件」。
2009年10月29日,雷波籍男子吉納古日夥同他人,在遼寧建平縣一家鐵礦礦井內將兩名渣工打死,偽造礦難現場騙取賠償。
12月,湖北大冶曝出「黃所格事件」。雷波縣委在一份文件中認為,這給該縣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2010年1月5日,雷波縣委下發「2號文件」,要求進一步「清理無序流動人員」,行動重點是:全縣各鄉(鎮)非法收養、容留的無序流動人員;縣內各礦山企業、建築工地等使用未成年人或使用限制民事行為人員等非法用工現象。
和上次「清理」相比,這次行動的主體同樣是鄉鎮,方法也基本相同:各鄉鎮將農戶家非法容留的「無序流動人員」集中後,送交縣。
至2010年9月22日行動結束,雷波縣再次「清理」165名「無序流動人員」,其中智障人士27人、未成年人23人、女性28人,部分未成年人來自甘肅、雲南等外省。
通過兩次行動,雷波縣共「清理」了280名「無序流動人員」。盡管這些被「清理」出的人員中有婦女、兒童及被買賣的智障人員,但是,當地沒有任何容留者遭受法律追究。雷波警方認為,《刑法》修改後取消了「拐賣人口罪」,對買賣成年男性的行為無打擊處理的法律依據。
當前,雷波縣正在開展新一輪「清理」行動,在這輪行動中,已「清理」出3名「無序流動人員」,全部遣送原籍。當地警方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就是協助外地警方打擊「製造礦難騙賠」的行為,在逃的20多名雷波籍嫌犯中,警方抓獲4人,2010年的目標是要抓獲一半在逃者。
鄧福江的盲流生活
鄧福江,男,出生在1940年代,是一名「娃子」,沒有可稱為「財產」的東西,也沒有親人。1956年後,他認了養父,有了家,當上了民兵連長。而後,他精神出現問題,接著,失去上述一切,最後,成了一名「無序流動人員」。
和那些被謀害在井下的人相比,他是幸運的,曾3次被救回。
他第一次被救回是在2008年9月,救他的是同村村民何貞明。當時,何貞明外出東北打工在成都轉車,在火車上見到鄧福江時,震驚了。
像大多數智障人士和精神病患者一樣,鄧福江精神出現問題後,行動仍有一定規律性,比如,他每天都要步行4公里去縣里的垃圾堆覓食,一有機會就會去工地或農田幫人做力所能及的勞動……但是,他不會離家太遠,也不會太久。
當何貞明在火車上見到鄧福江時,鄧已經從村子裡消失達5個月之久,大家都以為他已客死他鄉。
和鄧福江在一起的,還有3名陌生男子。何貞明叫來列車長和乘警盤查:3名男子都是雷波西寧鎮人,正要帶鄧福江去山東的煤礦打工。
何貞明對「盲井事件」有所耳聞。他讓列車長抄下3人的身份證號,並告訴他們:「你們帶他去打工,飯要讓他吃飽,人要平安,賺的錢你們就分了,要是有什麼事情,我們就來找你們」。
當年10月,鄧福江回到村子。好景不長,2009年3月間,鄧福江再次失蹤。
這一回,鄧福江趕上了雷波「清理無序流動人員」行動。2009年6月至9月間,雷波一共清理出65名「無序流動人員」,其中,五官鄉的一戶人家交出了鄧福江。
在「無序流動人員」中,鄧福江是屬於讓人「喜聞樂見」的那一類。發病後的他,依然保持著優良秉性:主動幫陌生人幹活,不管是農活還是搬磚,並且還很賣力,同時,他拒絕任何報酬,只接納地上的「無主之物」。
因此,當鄧福江2009年10月第三次失蹤時,村民並不覺得奇怪。他們覺得,像鄧福江這樣的人,「容留者」必然是喜聞樂見的,不管是養在家裡幹活還是帶出去打工,他都是很配合的對象。
這一次,鄧福江在雷波馬頸子一戶「容留者」家裡呆了3個月。因為當地又在開展「清理無序流動人員」行動,他又被交了出來。
沒有人知道鄧福江在此期間過著怎樣的生活,甚至很少有村民注意到,這次回來,鄧福江的眼睛瞎了一隻。
村民認為,在當下情況下,鄧福江的失蹤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雖然他是五保戶,但由於不會花錢,五保費被存在村裡,由組長給他買洋芋,再向村裡報賬。記者看到,兩年來,組長給鄧福江買洋芋的記錄還沒有寫滿半張紙。
相對而言,縣城垃圾堆里總會有富餘的食物,因此,鄧福江更習慣出門自謀生活。
村民們指著他的背影說,如果有善心,就應該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否則,他再失蹤,就只是時間問題。
B. 王寶強在工地出了事故是什麼電影
《盲井》,《盲井》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原型是1998年潘申寶、余貴銀團伙偽造礦難殺人詐賠案,這起案件共導致52人死亡。看過《盲井》的觀眾,無不被那種人性深處的惡所震撼。
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私人小煤礦的故事,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農民唐朝陽(王雙寶 飾)和宋金明(李易祥 飾)發家致富的招數是,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的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親人」殺死,再找礦主私了。
第一次作案,老唐和老宋盯上了元姓男子,哥倆利用元姓男子著急找工作的心理,便帶著他一起進私人小煤礦做工,並讓元姓男子承認是老唐的弟弟。在礦井中施工時,老唐和老宋趁著四周無人,用棍子將元姓男子敲死。
元姓男子死後,老唐和老宋便謊稱是因煤礦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要求煤礦負責人賠償老唐三萬元,作為私了費用。煤礦負責人擔心因事故問題,造成自己煤礦停產,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答應了二人索賠,老唐和老宋順利拿到了賠償金。
老唐和老宋在順利拿到賠償之後,進城給家裡匯錢,這里也為結尾埋下一個伏筆。
老宋給家裡打電話時,還十分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說明老宋並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良知的人。
兩個給家匯完錢,便想著去KTV尋歡作樂一番,唱了一首《社會主義好》。
第二次作案,兩人在火車站盯上16歲的懵懂農村少年元鳳鳴(王寶強 飾)後,故伎重操幫其辦了假身份證,更名後元鳳鳴「成為」宋金明的侄子。
三人來到新一家小煤礦成為挖煤工人,元鳳鳴的好學、純朴、天真與體貼常令宋金明想起自己正在念書的娃子,生出惻隱之心遲遲不肯下手,與唐朝陽的矛盾日益激化,不久,唐朝陽給他定下最後期限。
老宋覺得元鳳鳴還是一個孩子,沒有嘗試過大人的事情,害死他實在造孽。所以提出了提王寶強去找女人的想法,老唐也同意了,於是兩人帶元鳳鳴去了一個洗頭房,王寶強獻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最後,在動手時候,老宋心懷惻隱之心,將自己的同夥老唐殺死,放走了元鳳鳴,自己也死在了煤礦。更諷刺的是,元鳳鳴作為老宋的「弟弟」,領到了煤礦負責人給的六萬元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