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作文
『10·5』慘案發生後,平時在湄公河走船的很多中國船員一時不敢再踏入這條河,人和船都滯留在清盛。這種時候,只有自己的政府才管你。中國派來的特警和護航快艇,開始接船員們回家。」都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擁有一個中國籍,我們的國家便不會丟下任何一個公民。所以,當海外華人在湄公河,在巴基斯坦,在美國洛杉磯……遭遇危難的時候,第一個站在你身後的永遠是你的國家,一個不斷崛起且有足夠強大的能力保護自己公民的國家。
而這種家國力量的集中體現,快速反應,正面應對是其一。在《湄公河行動》中,我國從接到消息、核實情況到安排部署,反應之迅速。面對矛頭指向中國運毒、顛倒是非的輿論,我國更是挺身而出,成立特別行動小組並提出建立中老緬泰四國聯合護航機制,務必還遇難同胞一個清白,還中國一個清白。
團結配合,勇猛作戰是其二。我一直堅定地覺得,中國的軍隊具有克敵制勝的強大能力,這是從古代戰爭、抗日戰爭、革命斗爭中不斷積淀起來的,是一種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能讓再惡毒的毒梟和恐怖分子都無處遁形。
技術先進,科技發達是其三。先進的科學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對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湄公河行動》中我國在衛星定位追蹤及無人機方面的應用,已經直接反映出科技成果在軍事領域的重大意義,同時也從側面展現出我國在科技領域的日新月異。
②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不管是不是弘揚主旋律,這部影片讓我再一次理解國家的意義,家與國的關系。沒有國就沒有家甚至沒有尊嚴,雖然現在的中國人還不能每個人都有尊嚴的活著,但是國家在努力啊,每個人應該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抱怨。其實很多時候,關鍵時刻,黨員還是沖在前面的,並且人家真的沒有抱怨。
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是!向國家致敬警察致敬軍人致敬!也希望國家可以越來越好,希望世界和平。
我愛我的祖國。並為她感到驕傲!
③ 電影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絕對的精品電視劇,在《小看影》有。演員棒,劇情好,現實感足夠,我們中國也有好劇了,真心不錯啊!分分鍾擺脫血劇情,良心劇啊!
④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300字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片子,毫無疑問。但是拍出了好萊塢的場面,從真實故事改編過來但是 在劇情設計上增加了相當多的電影內容,使影片相當曲折精彩扣人心弦。這里可以看出 編劇下了很大功夫。
主旋律的電影拍的很多了,但是像這樣如此接地氣走群眾路線的確實不多。算來從《戰狼》喊出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到今年的湄公河行動,說明主旋律電影也開始放下架子在滿足上級宣傳要求的基礎上考慮觀眾需求了。吳京在采訪時曾經說,雖然《戰狼》劇本還不成熟,會有部分瑕疵,但是他確實開了一個好頭,讓大家知道,中國還有這樣的電影,中國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這樣能激起民族情感的電影不必多但是必須有,你不能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再來宣傳,那時候就晚了。如果再往上追溯的話,可能就是要到陸川的《南京!南京!》了,陸川以一個日本人的視角來回顧了那段歷史。算是突破當然也惹來很多爭議。吳京則選擇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來傳達了民族熱血和愛國情懷,林導則在真是事件的基礎上大刀闊斧改編整合,比《戰狼》更進了一步。只能說我很欣慰,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這樣的電影。
故事情節不必贅述,可以去看電影。畫面宏達而且有氣勢,在電影院看絕對值票價。扣人心弦,全程節奏很緊。但是感覺125分鍾的片長,在國產電影中屬於超長時間了,但是感覺電影還是有些東西並沒有完全鋪展開來,特別是正面人物的塑造,可能還缺一點。不過對於奇夫這個角色的設定個人認為很好,至少他不是一個為了執行命令的國家機器,而是有自己愛恨的人,親手復仇這個橋段的安排算是擦邊球或是得到了默許,證明上面也有意默許了正面人物不必要高大全的形象。另外對於童子軍橋段的描述,高隊拔槍擊倒孩子的果斷,我再想如果有一天真的面對這樣的場景,我應該也會和高隊一樣吧。但是最後那群童子軍是結果如何,影片進行了有意識的忽略,可能真的不方便談吧。另外最後的主角光環哦不能說是主角光環,應該說正面形象護符,保證了爆頭仍不死,中槍必是腿和手,或者貼皮擦傷。算是唯一的尿點吧。
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是情節,當我看到手雷滿地飛的時候就想到應該有一個人會去撲手雷吧,果然這種活還是交給了哪吒來完成。在《勇者行動》中也有撲手雷的橋段,那是整個影片的淚點,據說是真實故事。不過在天朝撲手雷果然就比老美靈活多了,我們為了掩護同伴也甘願撲手雷,不過撲的時候手裡拿著鋼盔,用鋼盔把手雷罩住,這樣不就死不了了么。機智啊!!!不得不說鋼盔的質量真好。
總結一下就是,這樣電影很主旋律,《戰狼》因為是在國內所以可以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但是湄公河是在國外,所以我們只能說保護每個公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是我們任重道遠的使命。這部電影走的是群眾路線,滿足了觀眾們對電影的基本需求,很久以來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被儀式化程序化刻板化,而這樣的電影在迎合我們需求的同時傳達了他們 想要的內容,這樣的事情老美已經做了很久,而我們才剛剛開始上道,所以這也是任重道遠的使命。
⑤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600字
酣暢淋漓的動作戲,跌宕起伏的節奏,近乎完美地構建成了環環相扣的「警匪江湖」;在這個「戰場」上,有很多無名英雄為之奮斗,不慕名利的去追求在無邊黑暗中的那道光明,而那些槍林彈雨的真實歷史事件,更是將人們的視線帶回到幾年前「湄公河慘案」的記憶里。
影片以真實事件為藍本的基礎上,全面的披露了我國警方辦案的諸多細節;而雲南禁毒總隊長高剛便是以劉躍進為原型,在每一次行動中都能夠機智冷靜,無論是在深山密林中,還是在賭場與老闆接頭,至始至終都在展現著沉著勇敢的一面;然而他在女兒面前卻只是一個溫柔慈祥的普通父親,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內心深處最真實的那份情感。
方新武作為緝毒情報員,需要長期潛伏在金三角,因此必須要無時無刻的偽裝自己;他的女友因為被毒販誘惑吸毒導致自殺,這已經成為了他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痛,也正因為如此,他與毒品斗爭到底的決心也變得更加堅定不移,當他與毒販交手時,那種糾結與無措的感覺始終在心裡蔓延,然而他的決心卻始終都沒有被磨滅過,當他試圖開出那一槍時,便是對自己過去的了斷與解脫;作為一名警察,他不辱使命,至始至終都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而作為一名普通人,他卻始終都無法去原諒自己,更無法原諒自己曾經的「過錯」。
毒品看似離我們很遠,實則卻在以各種方式試圖危機著人們的生命,盡管毒品的危害性人人皆知,但由於人們經常會被各種利益所牽制,因此導致販毒現象屢禁不止,更有一些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做出慘絕人寰的事,而面對毒品的潛在危險,卻是每個人都無法置之度外的。
如果說毒品是「亂世」中的一個危險誘惑,那麼緝毒便是尋求心中「江湖」的最好詮釋;正所謂生活在亂世中的我們誰都無法逃出現實的「牢籠」,但我們卻可以有「勇氣」去掙脫「束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凈土」。
⑥ 湄公河行動電影觀後感
拿什麼承載真實
文/夢里詩書
單作為一部動作片來說《湄公河行動》無疑是頗為中肯的,在動作戲碼上可謂做到了並不遜於好萊塢的驚險刺激,但這場根據震驚宇內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卻並沒有真正著點那本自真實的正邪交鋒,只是變成了一場單能金玉其外的場面之作。
貫穿始終的熱血燃情,令人看到了香港導演林超賢對動作的嫻熟掌控,卻也僅局限於此,在一場場堪為驚險的大場面營造中,劇情的不合理也一步步暴露無疑,電影在伊始便申明了這是一場秘密行動,但當我方人員在他國已然鬧出驚天之舉的同時,卻仿若是在自己國家一般,這就猶如《颶風營救》中連姆·尼森單槍匹馬創巴黎固然精彩,但少了那個已然腐化墮落的法國國安局老友,那麼一切都會變的極為牽強,更何況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卻連自圓其說都做的乏善可陳,又拿什麼來為人信服?!
如果說劇情的不完整可能是出於顧及他國顏面,很多問題不得不規避的話,那麼在人物塑造上的缺陷,卻只能歸於電影自身,過於追求主旋律化的渲染,使得人物變的尤為單薄,電影對糯康這一事件的核心人物,基本只是給人了一種模版化反派的簡述,而即便是張涵予與彭於晏的主演擔當,亦難以給人何般深刻的映像,人物的臉譜化使得電影幾乎沒有太多能給演員發揮的空間,這也使電影難以深入只是停留在了一部英雄主義電影的層級中。
相較於《湄公河行動》所彰顯的英雄正義,我個人實則更希望電影能聚焦於這件慘案背後的人文關懷,但電影更多的只是將十三個無辜性命的逝去淪為了突顯英雄的張力,單從這一點來說,我並不喜歡這樣一部作品,因為其作為真實事件改編,它並不是一部杜撰的演繹,其本因致力去還原真實,聚焦為何這樣一件慘案會發生的思考,以此彰顯對生命的尊崇敬畏,而不是用這樣一場上天入地的打鬥來博人眼球。
主旋律化的警匪片,適合任何一場懸疑的杜撰,唯獨不適合這種本自真實的慘案,因為真實的深度遠比套路的英雄來的更為震撼,慘案背後的思考才是其本當承載的「旋律」。
⑦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作文300字
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昨天三個男生跑去黃龍吃飯,吃飯過程中聊著聊著便想去看場電影,在購票網站上掃過《爵跡》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簡介之後,我們驚喜的發現了《湄公河行動》。
影片給我的感覺來說非常棒,場景真實,情節連貫,全程無尿點。由於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會想這些橋段是不是真的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
影片刻畫的毒販陣營的小孩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來說的就是電影中的三幕關於小孩子的場景。
第一幕是毒梟糯卡所在的營地上的小孩子圍在一起玩俄羅斯輪盤賭。參與游戲的小孩輪流對准自己的頭部扣下左輪手槍的扳機,在驚險過關之後,小孩吁了一口氣之後表情立刻變得輕松愉快。玩了幾輪之後,有一個小孩不幸中槍,圍觀的小孩頓時熱鬧起來,像是慶祝同伴的死亡。
第二幕是在專案組在商場追擊毒梟的過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將接近毒梟小頭目,在靠近毒販時遇見一個小孩子,小孩子從提手包中拿出槍掃射特警。小孩表情冷峻無情又帶著點不屑一顧,而特警遭遇掃射最後只能截肢保命。
第三幕中的小孩成為了人肉炸彈。首先毒梟給了一個小孩白粉吸食,並對他說你是我的勇士。隨後就這個小孩就出現了中緬老泰四國聯合調查中心的大樓中,被調查組警察發現攜帶炸葯之後,小孩淡定的掏出槍對警察進行掃射,最後大樓內發生爆炸,傷亡眾多。
我在觀影的時候會有一種咬牙切齒的憤怒,覺得這些小孩太單純,對死亡無所畏懼,對生命缺乏尊重。但是再仔細想想,小孩子去做這些事情根本就不知道緣由因果,真正可惡的是那一群毒販,是毒販利用小孩子的單純去誘導他們作案。
影片中掃射特警的那個小孩並沒有死,具體他去哪兒了電影中也沒有透露。如果他被放了出去,以後長大之後會不會變成大毒梟,會不會變得心狠手辣?如果這個小孩子被善意對待,在以後的歲月中,他會不會戒掉毒品,會不會善意的去對待別人呢?
在緝毒過程中,肯定會有警察因公殉職。就算像電影中的那位特警包住性命,卻也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正是因為有這些為正義奉獻的人們,才有我們的幸福與安全。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人正竭盡全力,把黑暗擋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也許看不到吸毒販毒對我們普通民眾生活有多少影響,正是因為有人將吸毒販毒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隔離開來。而這些人,也為湄公河大案中十三名無辜的中國公民討回了清白。
最後,向緝毒警察致敬,是你們為我們擋住了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