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祭的各種海祭
●節慶由來
關於海祭的由來,相傳是這樣的:卑南族的祖先的馬拉少為了尋覓可以當食物的植物,一天乘船來到了太平洋上的蘭嶼島,其間愛上了雅美族的姑娘代班,並娶她為妻。但他不忘到蘭嶼的目的,在不斷尋找下,果然發現島上有一種珍貴的主食——小米。但當地規定不允許將小米種子帶離蘭嶼,對種子的管制相當嚴格。他多次攜帶均被發現而告失敗,最後的馬拉少靈機一動,試著將種子藏在自己的下體包皮下。才將小米種子順利引進駐地及台灣本島。
●活動內容
感恩海祭就是為紀念的馬拉少而設的。每年七月,族人在長老率領下來到海邊,以小米酒和檳榔遙祭。祭典簡單隆重,只有族中男子才能參加,當天下午在少年會所廣場進行摔跤。 每年三到七月,是飛魚和各種魚類洄遊,經過東海岸海域的季節,四月當刺桐花開時,花蓮豐濱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人,會在清明節的一個禮拜內舉行海祭,祈求海神、祖靈保佑族人,出海平安、漁獲豐收。
頭目帶領下,花蓮豐濱新社部落長者,一同舉杯,祈求海神與祖靈保佑族人出海平安、漁獲豐收。這是新社噶瑪蘭族人的傳統海祭,按照傳統時節,每當刺桐花開,在清明節的一個禮拜內就要舉行海祭,族人分別在部落的海邊和港口舉行,向海神及祖靈獻酒及在竹簽上各三塊豬肉、豬肝。
祈福的長者們,把三塊肉往海邊丟,之後再把還串三塊肉的竹簽插在浪邊上,當海浪變大,就表示海神、與祖靈來吃東西了。
海祭祭典儀式,充分展現噶瑪蘭族人對海和祖靈的敬畏,不過其實新社部落的海祭,是從1990年代中期才回復過來,過去外來宗教在部落深耕的緣故,族人不敢觸犯教義,大多混合舉行,而這年族人凝聚共識,決定用最傳統的祭儀進行,完全屏除其它宗教影響。 「海祭」又稱「捕魚祭」,是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阿美族的傳統節日。阿美族的「海祭」北部阿美族稱為miladis、海岸阿美族稱為misacepo』、馬蘭阿美族則稱為mikesi』。●節慶由來
阿美族的「海祭」又稱「捕魚祭」,是僅次於豐年祭的年度盛典。根據阿美族的習俗,常在婚喪喜慶之後舉行捕魚活動,傳統的豐年祭也常以捕魚活動作為開始和結束。阿美族人藉捕魚一事,教導後膜F解及尊重自然,建立長幼生活經驗的傳承,男子也從中強化自己對家族的責任。
●活動內容
傳統的捕魚祭是在每年國歷6月第二個星期日舉行,吉安鄉東昌部落的阿美族
青年在花蓮溪出海口搭起帳篷,並且撿拾附近大石塊製作祭台,祭司謹慎地將各式祭品及漁網擺放在祭台上,口中念著祝禱之詞,向海神祭拜,祈求祖先庇佑捕魚活動進行順利,以及來年部落作物豐收。
祭司完成「海祭」儀式後,各階層幹部接受長老訓令,開始整理裝備,各自尋覓漁撈場,在海濱活動三天二夜,禁止女性進入營地。這段期間嚴禁吃「外食」,完全就地取材,主要目的在訓練青年野外求生之能力。到了第三天,部落中婦女才能前往活動地點30公尺外的接待亭送禮物或食物。
⑵ 海祭的歷史傳說
傳說中,阿美族原居住於南洋某地,因為觸犯了造物神,受造物神懲戒以洪水毀滅之。只有一對兄妹在海神的保護下安然漂流到台灣島,而能在此繁衍後代。兩位漂流過海的阿美族祖先們,為了感念海神的眷顧,便在每一年登陸的日子裡,向海神祭祀。
⑶ 魯榮漁改編的韓國電影是哪一部
《海祭》
《海祭》是根據重大罪案「魯榮漁2682號慘案」改編,由《踏血尋梅》導演翁子光擔任編劇和執導。
「魯榮漁2682號慘案」發生於2010年12月,當時魯榮漁2682號漁船上載有33名船員出海,但2011年8月12日被中國漁政船拖帶回港時,船上只剩下11名船員。經過兩年的偵辦和審理,11人被判殺害22名同伴。
2011年5、6月份,以船長李承權為首的33名船員,隨鑫發公司所屬的魯榮漁2682號漁船在東南太平洋秘魯、智利海域魷釣期間
被告人劉貴奪及包德格吉日胡(以下簡稱「包德」)等船員,認為魷釣時間長、強度大、用假合同騙取人上船(這才有了向公司討說法),心懷不滿,分別串聯被告人姜曉龍、劉成建、黃金波、王鵬及雙喜、戴福順、丁玉民等人,預謀劫持該船回國向公司討說法。
結局:
宋國春在海中求救後被拉上漁船,船長李承權卻提出,段志芳、項立山沒「沾血」,劉貴奪遂指使段、項二人處置宋,兩人為自保,夥同黃金波將宋的救生衣脫下,將其手腳捆綁並繫上鐵墜沉海殺害。
在製造這場血案之後,劉貴奪等人試圖偷渡到日本,並製造自己被劫假象,以逃避公安機關偵查,逼迫船上人員通過衛星電話,以生病、受傷為由,讓各自家人向其提供的「韓俐」銀行卡上打款。
但漁船漏水打亂了他們的安排,於是只能重新打開通訊設備和定位系統求救,並被日本方面救起,並經中國船員救援後,真正踏上歸途,也最終使發生在遠洋漁船上的血案迷霧有撥雲見日之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魯榮漁2682號慘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祭
⑷ 海祭的介紹
「海祭」在原住民族阿美族中又稱「捕魚祭」,是一種海洋民俗文化,它完全是由漁民自發形成的一種信仰和崇拜。「捕魚祭」取材於台山漁民的拜龍王習俗和廣海的打龍船儀式。每年秋季,台山漁民都要舉行一項隆重的祭海活動,他們拜大海、祭龍王,以祈禱一年四季風平浪靜,漁獲豐收。傳統阿美族與噶瑪蘭族特有的海祭,主要祈求海上作業漁獲豐收、作業平安所舉行之祭典。
⑸ 祭海和海祭有什麼區別
祭海強調的是一種進行的行為,而海祭著重的是一種儀式。
或者說,祭海是用海祭儀式來進行的一種行為,海祭就是祭海的一種儀式。
⑹ 海祭(金城武主演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海祭》根據重大罪案「魯榮漁2682號慘案」改編,由《踏血尋梅》導演翁子光擔任編劇和執導。[1]
中文名
海祭
出品公司
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導演
翁子光、劉小磊
⑺ 華語犯毒系列電影都有什麼
NO1:《海祭》
NO2:《心魔》
NO3:《彈.道》
NO4:《弱殺》
NO5:《車四十四》
⑻ 深海迷航和海祭哪個好看些
深海迷航和海g哪個好看一些,我最喜歡看深海迷航,這個比較好看。
⑼ 電影《太平輪》是歷史真實改編的嗎
是真事改編的。在看電影《太平輪》之前,不妨先看看關於歷史上真實的太平輪故事。這不只是那艘沉沒之船的回憶,也是1949年那個特殊年份的回憶。若那些殘骸仍在,它們在白節山海域的水底已經沉睡了63年。我們在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里,能看到北大西洋4000米海底鋼鐵墳冢的陰森內部,但在距離更近的舟山群島,我們卻無法得知水下場景。1949年1月27日,一艘叫太平輪的船在此沉沒,約千人罹難,僅有四十多人生還。隨著太平輪一起沉沒的,除了人的生命,還有對未來的期盼。隨後不久,兩岸割裂,海難很快就被政治的憂懼所取代。一個時代都沉沒了,誰還會在乎一艘船呢?
⑽ 求一部電影名子
海祭
海祭
海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