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百團大戰800字的觀後感!!!!非常急
自1939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 進行頻繁掃盪,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 等戰略區的聯系,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八路軍 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 ,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 以有力打擊。在華北交通線中,正太鐵路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橫越太行山 ,是連接平漢、同蒲兩條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八路軍的進攻戰役首先在正太鐵路 發起,因此開始稱為正太路戰役 。7月22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 、副總司令彭德懷 、副參謀長左權 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擊正太鐵路。同時要求對同蒲、平漢、津浦、北寧 、德石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要求各部在破擊交通線的同時,相繼收復日軍佔領的一些據點。在這些地區和交通線上,駐有日軍和偽軍 約15萬人,另有飛機150架。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二九師和晉察軍區等共一百零五個團二十餘萬兵力,對華北地區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戰役。但戰役發起後,由於八路軍廣大指戰員 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129師46個團、第120師 20個團,共105個團20餘萬人,還有許多地方游擊隊和民兵 參加作戰。當彭德懷、左權在八路軍總部作戰室聽取戰役情況匯報、得知實際參戰兵力達到105個團時,左權興奮地說:「好!這是百團大戰。」彭德懷說:「不管一百多少個團,乾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 由此,正太戰役 就發展成為百團大戰。這次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餘次,攻克據點2900餘個,殲滅日偽軍45000餘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鬥志,增強了必勝的信心。在此後的五年裡,我國軍民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看完了電影後,我不禁熱淚盈眶,我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為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Ⅱ 觀百團大戰電影有感作文八百字
浩浩中華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來,祖國經歷了多少滄桑誰知道!掀開擂擂發黃的史冊,我一眼就看到了日本鬼那一副副丑惡的嘴臉,他們在中國犯下了累累罪行,可謂是無惡不作呀!因此,我們不能忘記,不能忘記,因為這是血,這更是仇,讓我們把它們化作前進的動力吧!現如今,中國已今非昔比了,曾經的民不聊生,曾經的滿野戰亂,曾經的東亞病夫,都已經成為了過去,中國在騰飛,沉睡了百年的東方「雄獅」已昂首在世界之巔,看!那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就是最好的鑒證,這是烈士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呀!
在無數與日本鬼子的戰斗中,「百團大戰」更為耀眼,它就像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永永遠遠地鑲嵌在祖國母親的心坎上,成為祖國母親永遠的記憶。「百團大戰」它歷時五個多月,粉碎了日軍所謂的「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
的「囚籠政策」,並擊斃,擊傷,俘虜了日偽軍共達46480人,還繳獲了各種搶5942挺。各種炮50門。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煤礦5個,倉庫11個,多麼振奮人心的數字要,「百團大戰」怎能不耀眼呢?
我們一定要牢記先烈們的英魂,向先烈們學習,雖然現在我們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著戰火的硝煙,但我們要面對的還有很多,征服h1n1,征服不期而來的自然災害,我們要面對的還要登上月球,讓中國的足球走向世界,記載著高科技的火箭無數次劃過神州大地的夜空,把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送往浩瀚的宇宙,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既然有這么多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完成它,我們何不抓住美好的時光,用激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來澆灌成功之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開的鮮花,我們現在的戰場就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任務就是吮吸知識的甘霖!
努力吧!好好學習,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Ⅲ 百團大戰 電影院觀後感800字(不要全是感慨的,初中水平的作文)能不在網上找的!謝謝!
百團大戰觀後感
閱讀人數:17379人頁數:2頁價值:0下載券32155542
今天,在學校統一組織下,我觀看了最新上映的主旋律抗戰大片--《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當時,正面戰場節節敗退,大半個國土淪落敵手,投降派抬頭,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掃盪,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及「三光政策」,壓縮八路軍生存空間。中國已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難時刻,八路軍總部果斷決定發動戰略進攻,1940年8月,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各部共一百零五個團兵力,對華北地區的日偽軍發起進攻。這次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一千八百多次,共計斃傷日軍二萬多人,偽軍五千多人;俘日軍二百八十多人、偽軍一萬八千多人;破壞鐵路九百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梁、車站二百五十八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鬥志,增強了必勝的信心,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值此抗戰勝利70周年,觀9.3閱兵、看《百團大戰》,作為一個中國人,身為光榮的中國解放軍的一員,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那是自豪,更是責任。「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傳遞仇恨,而是為了警示,70年後的今天,日本右翼勢力仍在屢次公然踐踏國際秩序,企圖為侵略歷史翻案,從參拜靖國神社,到解禁集體防衛權;從拋出「侵略未定論」,到對有關慰安婦問題的「河野談話」進行所謂背景調查;從渲染中國
1/2頁
威脅,到妄圖占我釣魚島……「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今天,中國早已不是過去積貧積弱之民族;但是我們必須銘記,銘記先輩們的犧牲,銘記今天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銘記無數先烈浴血奮戰、窮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強的精神!飽經滄桑、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更加熱愛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凝聚中國力量,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斗。抗日戰爭的歷史雄辯地證明,正是有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匯集起奪取抗戰勝利的磅礴力量。我們要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一心,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我們就一定能夠開創嶄新的未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推薦文檔
暫時沒有推薦數據,試試搜索找到你想要的文檔吧
2/2頁 全文完
下載網路閱讀APP,專享2萬本免費精品電子書
【裝機必備】微看點-24小時的新聞資訊完全掌握
網路文庫
更多下載收藏分享搜索
Ⅳ 百團大戰1000字觀後感
百團大戰觀後感 今日有幸觀看了影片《百團大戰》。影片耗資巨大,戰爭場面氣勢磅礴,真實震撼。全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始終,令觀眾熱血沸騰。 此...
Ⅳ 百團大戰電影觀後感800字
在姐姐的百般推薦下,我在星期六第一次捧起了這本《百團大戰》,而捧起了就不願放下了。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它告訴了我日本鬼子的兇狠惡毒,共產黨的奮勇殺敵,漢奸的令人憎恨,國民黨的詭計多端。
從南京大屠殺到縱火燒重慶,從七七事變到九一八事變,日本軍隊一直執行著一個計劃——「三光」計劃。他們把「殺光、搶光、燒光」當作一件普通的事,甚至有許多日本士兵認為,他們來中國做出這樣的殺人行為,是在崇高的名義下,為國家,為偉大的職責而戰斗,絕不會因為執行任何暴虐的行為而感到寢食不安。
而當時中國的軟弱無能,也是日本鬼子能這樣放縱地在中國人的領土上為所欲為,我心裡很氣憤。在日本鬼子對重慶——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素有「天險」之稱的文化名城進行了長達五年半慘絕人寰的轟炸,使重慶成了斷壁殘垣時,中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重慶一次又一次的面目全非,重慶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家人,無家可歸。當日本軍團強行把維系整個抗戰的生命線——緬甸公路關閉三個月時,我們中國人只能聽從日本人的,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一個個事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而現在,我們中國強大了,這在釣魚島事件中最能體現出來。日本沒敢碰駛入釣魚島境內船隻的船長一下,在談判後心甘情願地完璧歸趙,把船長安全地送回祖國,沒敢多說一句話。
同學們,在勿忘國恥的同時,我們一樣要記住:落後就要挨打!(請採納)
Ⅵ 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600字
影片一開始就被震撼的視覺效果吸引住了,在接下來的110分鍾里把之前的想法完全拋諸腦後了,只是聚精會神的關注電影劇情和畫面效果。
本片講述的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廣大人民群眾,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動的一場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這場戰役牽制了日軍兵力,極大地影響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
說起來,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20日打響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響的。此次正值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此片的獻禮意味很強,也正當其時。今天來影院參加觀影的還有老兵代表 ,那慷慨激昂的講話,贏來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年輕人應當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抗日英雄不朽,愛國精神長在!
片中加入了幾個虛構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吳越飾演的抗日青年。因為是史詩性的戰爭大戲,留給他們的空間有限。若有若無的感情,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隱藏,無法傾訴,但也熾熱的爆發。悲劇結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慘烈。
片中對於國軍正面戰場還是有所觸及。比如片頭棗宜會戰中陣亡的國軍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由鄧超客串。片中百團大戰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時,林森勸蔣身為三軍統帥應當通令肯定嘉獎。片中對於國軍同時期的抗戰介紹得還是有些少,也不願多觸及,略顯狹隘的歷史觀。通觀抗日全局,國軍在正面戰場的貢獻不應該被忽略和小視。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組織了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桂南會戰、滇緬之戰、湘西會戰等大戰,大兵團作戰,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國軍高級將領就有200多人壯烈犧牲,郝夢齡、佟麟閣、陳安寶、李家鈺、饒國華、唐淮源、趙登禹、戴安瀾等名將,都是中華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們不應該被忘記!
Ⅶ 求百團大戰觀後感800字的 別給我說什麼之類之類的 我只要文章 你寫我抄
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中國的近代史是令人悲憤的,那是的中國人民處於黑暗與戰爭當中,我們的新中國也因此誕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血與淚的戰爭,不會忘記可歌可泣的故事,不會忘記那些用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歷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銘記。那就是抗日戰爭,今天,我看了《中國近代史之百團大戰》之後,不禁感嘆,為了不受屈辱,人民奮起拼搏,保衛祖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至此開始了八年的全面抗爭,而百團大戰就是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1940年8月,八路軍指揮部動員了一百多個團,再華北地區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 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癱瘓.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影片百團大戰觀後感
自1939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 進行頻繁掃盪,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 等戰略區的聯系,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八路軍 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 ,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 以有力打擊。在華北交通線中,正太鐵路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橫越太行山 ,是連接平漢、同蒲兩條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八路軍的進攻戰役首先在正太鐵路 發起,因此開始稱為正太路戰役 。7月22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 、副總司令彭德懷 、副參謀長左權 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擊正太鐵路。同時要求對同蒲、平漢、津浦、北寧 、德石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要求各部在破擊交通線的同時,相繼收復日軍佔領的一些據點。在這些地區和交通線上,駐有日軍和偽軍 約15萬人,另有飛機150架。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二九師和晉察軍區等共一百零五個團二十餘萬兵力,對華北地區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戰役。但戰役發起後,由於八路軍廣大指戰員 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129師46個團、第120師 20個團,共105個團20餘萬人,還有許多地方游擊隊和民兵 參加作戰。當彭德懷、左權在八路軍總部作戰室聽取戰役情況匯報、得知實際參戰兵力達到105個團時,左權興奮地說:「好!這是百團大戰。」彭德懷說:「不管一百多少個團,乾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 由此,正太戰役 就發展成為百團大戰。這次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餘次,攻克據點2900餘個,殲滅日偽軍45000餘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鬥志,增強了必勝的信心。在此後的五年裡,我國軍民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看完了電影後,我不禁熱淚盈眶,我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為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在現代條件下,游擊戰爭的形式當然不一定和以往完全相同。比如對中國來說,提高武器裝備水平,力爭打贏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很重要。但對於如何應付一場全面或局部的防禦戰爭,也應該作到心中有數。在當前條件下,要打贏一場這樣的防禦戰爭,仍然離不開游擊戰。除了在戰爭初期必須堅持部分要點的守備以外,還必須組織比較正規的游擊兵團,以部分野戰軍和守備、邊防部隊為骨幹,由地方武裝和民兵組成,編成相當於團、師甚至更大一些的單位,並建立能使之長期生存和獨立作戰的基地,以配合正面戰場的作戰。在現代戰爭寬正面、高速度、大縱深的條件下,當敵突入我戰役乃至戰略縱深之後,其受兵力有限、戰線拉長的限制,將不得不集中兵力於第一線,則其正面戰場的後方、兩個重兵集團的側後、天然障礙的背面或國境線以內的地區,都可能出現守備薄弱或無守備的情況,這正是游擊戰爭可以大顯身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