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完電影八一的觀後感250字
今日有幸觀看了影片《八一》。影片耗資巨大,戰爭場面氣勢磅礴,真實震撼。全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始終,令觀眾熱血沸騰。
此片拍攝耗資巨大,動員的人力堪稱八一廠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多達860人,群眾演員參演人次更是多達9萬8千人次。此片全部實景拍攝,場面極為浩大,戰爭場面大視角空前展現,演員們也都憑著一腔熱血冒著生命危險在漫天炮火中拍攝出精彩的影像,無怨無悔。愛國主義精神與敬業之心支撐著全體工作人員艱苦拍攝、再現了先烈之路,把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如此恢弘壯烈的全景展現。
《八一》用了大篇幅的戰火筆墨刻畫了戰爭之殘酷,戰場之慘烈。戰爭之傷害,對於交戰雙方來說,實際上都是巨大的。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百團大戰我軍投入兵力高達105個團,40多萬人,斃傷日偽軍兩萬多人,但我們自己的傷亡也高達將近兩萬人。傷亡實際上是對等的,代價不可謂不慘烈。不得不承認,日軍當時的戰鬥力之強和武器之先進是一窮二白的八路軍無法相提並論的。但,為了民族的榮譽,為了人性的尊嚴,我們也必須硬頂上。片中對於戰爭對於人命的摧毀全方位真實展現,還是很靠譜的,不像許多抗日雷劇演得那樣胡扯,展現了一部歷史正劇的凜然氣象。我們看膩了手撕鬼子的鬧劇,我們鄙視褲襠藏雷的齷齪,我們拒絕虛偽的阿Q精神,我們厭煩了無盡吹噓的自嗨,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展現戰場之真實狀況的影視作品,還原歷史的冰冷與殘酷。
浩浩中華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來,祖國經歷了多少滄桑誰知道!我們要努力學習,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❷ 關於南昌起義的觀後感的片段
觀後感: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影片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影片中出現的四十多個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實人物。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力糟蹋生命,浪費時間。」這段話體現了他為革命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通過賀龍的「半輩子經驗告訴我,跟著國民黨,我個人政治上沒出路,整個軍隊也沒出路。只有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的救星,我鐵了心跟著它走到底,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考驗我。」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愛和面對反革命的血腥屠殺毅然投身革命陣營的果敢精神。通過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前委會與阻撓起義的張國燾之間的斗爭,表現了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勇於斗爭的大無畏氣概。這一切都是我們更加崇敬、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影片還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並通過女戰士黑姑踏著其丈夫雙喜等烈士的血跡,沖上鼓樓,把紅旗插到樓頂的這一細節再次告訴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便沒有我們的今天,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要自覺加強思想修養,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才能無愧於我們的先輩和先烈。
總之,《南昌起義》是一部好的歷史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5907513.html?si=3
❸ 門巴將軍的觀後感怎麼寫,急需。。。
以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總醫院院長李素芝為人物原型的大型主旋律電影《門巴將軍》昨天確定於8月1日全國上映。李素芝在西藏紮根36年,其感人故事被公認為是足以感動中國的正能量。2010年,李素芝曾經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在今年八一建軍節之際,這部影片將作為獻禮片正式公映,讓全國觀眾感受到這股正能量。
影片《門巴將軍》以西藏軍區副司令員、西藏總醫院院長李素芝為原型。由李素芝同志的親密戰友西藏軍區副政委衛晉、青年作家秦飛擔任編劇,整個劇本取材於真人真事改編。李素芝年輕時放棄上海舒適的生活,堅持到西藏做軍醫,為藏區人民群眾、邊防官兵服務整整36年。期間常年與妻女分居兩地,被女兒怨懟不願叫一聲「爸爸」,甚至母親去世都不能見上最後一面,卻永遠把西藏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攻克高原多發病醫學難關,免費醫療免費手術,以仁心仁術受到全西藏人民敬仰愛戴,被稱為「地球之巔的生命使者」。李素芝36年兢兢業業的努力也改善了西藏駐軍和邊防戰士的就醫條件,將移動醫療隊伍的車載手術室、車載救護室等完善起來,爭取在第一時間到達病患的身邊,搶救每一個珍貴的生命。在李素芝心中,每一位病患都像他的親人一樣,每當救活一條生活,李素芝的臉上總會掛著如釋重負、開心的笑容。正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和人生理念,李素芝被西藏的老百姓親切的稱為「門巴將軍」。
作為西藏軍區的首部電影,也是關於反映李素芝同志感人事跡的第一部電影,有關部門由上至下竭盡全力協助影片拍攝。雪域高原氧氣稀薄,高原反應強烈,氣候寒冷惡劣,生活環境殘酷,想在西藏拍攝出一部高質量的電影十分不易。《門巴將軍》所有主創都希望還原出西藏高原真實風貌,來創作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電影魅力。這種努力被落實在了影片的每一個細節上。
曾主演《飛天》的劉之冰飾演「門巴將軍」李素芝,他表示自己雖然常演主旋律人物片,但還是一次次的被李素芝的故事感動落淚「醫者仁心常見,像李素芝這樣的醫者仁心不常見,在這樣艱難的自然生存環境下,在貧瘠窮困的土地上,在信神佛多過信科學醫療的舊風俗下,李素芝靠的不僅僅是高超的醫術,更重要的是博大的胸懷和對生命的信仰。」劉之冰還表示,雖然《門巴將軍》是非常有「正能量」的影片,影片是把這些感人事跡通過接地氣的故事講述給觀眾,信仰與科學的矛盾、蒙昧與堅持的沖突、父女情、夫妻情、軍民情使影片故事跌宕起伏,「十分好看,萬分感動」。
❹ 八一《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作文範文5篇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審理會議,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 國慶節 。小偏整理了八一《2019閱兵盛典》 觀後感 心得 作文 範文 5篇,感謝您的每一次閱讀。
《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一
1949年10月1日,當我們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前冉冉升起,隆隆的禮炮聲伴隨著新中國成立的祝福,一起升上了新中國的上空。肅立在紅旗之下,萬眾矚目。時間停了,聲音停了,剩下的只有人民激動的呼吸。這片古老的土地,記載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這片湛藍的天空,容納了戰火的硝煙;這漫長的時間,正推動著中國奮進的希望。
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審理會議,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慶節。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每年都要舉行閱兵儀式。蔚為壯觀的景象,頓時,將不計其數的雙眼震撼了:整齊的步伐,整齊的 口號 、口令;奼紫嫣紅的花朵,裝飾著廣場的各個角落;一片片氣球,齊刷刷地飛起……當場的人民沸騰了,電視前的人民沸騰了,全中國的人民都沸騰了……這正不就是展現新中國成立後一派繁華景象嗎?
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最偉大的轉變。中國人民從革命的戰爭一路走來,為的是新中國成立的一天,早日從戰爭帶來的痛苦中掙扎出來。
千千萬萬句我的中國,我的祖國,我的母親,我們敬仰你!千千萬萬個歌曲振奮人心地唱起,詩歌慷慨激昂地讀起, 散文 激情澎湃地寫起,我們贊美你!偉大的你,奉獻的你,為炎黃子孫創造了無限美好的未來,正是你才哺育了民族兒女。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句:我們愛你!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從一個軍閥混戰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安定團結的國家;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變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從一個備受列強欺凌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在國際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國家。回顧建國年的歷程,我們對作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這是中國駐英大使查培新在招待會上的致辭。這是新中國成立的真正意義,也是中國人民所嚮往的。如今,我們的百年夢終於實現:中國人民走向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陽光大道,向世界呼籲:「我們中國站起來了!」
國慶節,它永遠永遠都刻骨銘心得在炎黃子孫的心裡。中國啊,祖國啊,母親啊,它是一個歡呼的節日,是一個庄嚴的節日,是一個偉大的節日!
《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二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周年紀念日,當天我國舉行了國慶周年閱兵式,我看了閱兵式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整個閱兵儀式有閱兵、武器閱兵、戰斗機閱兵和花車巡禮。我覺得士兵很威風,步伐是一致,走起來就像一條橫線,隊伍像一塊布向前移動,走得很整齊,而且他們的身高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高一矮的,隊伍就會顯得不整齊,所以,身高必須統一。
整個閱兵過程中,我最喜歡的是女民兵方陣、八一戰斗機方陣、牡丹花方陣。先說女民兵方陣吧!女民兵穿的軍服是紅彤彤的上衣,雪白雪白的帽子、裙子和鞋子。衣服搭配的色彩很漂亮。以前的國慶節沒有女民兵,現在閱兵有她們參加,她們英姿颯爽地踏步向前。再說八一戰斗機方陣吧!八一戰斗機方陣也是由女孩子組成的。前幾天的報紙說了,要從這次的八一戰斗機隊里挑選第一名中國女航員。她們真勇敢!整隊八一戰斗機就像一個角形。八一戰斗機噴出的煙是彩色的,中間領隊的是紅色、右邊的第一架是黃色、第二架綠色、左邊的第一架是紫色,第二架是藍色,它們合起來就像一道五顏六色的彩虹。然後說牡丹花方陣吧!牡丹花是我們中國的國花代表。牡丹花的顏色是紅艷艷的,像一團火。花心是黃澄澄,花瓣圍繞著花心,一層層的開放,很漂亮!地上還有人穿著紅色的衣服圍著牡丹花跳舞。
在這次閱兵表演當中,我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和強大,中國是一個強國,很有正義感,而且很團結!我國的兵是不分日夜的訓練,這一點也證明了我國的兵很奮發,很頑強!作為小學生的我,應該努力讀書,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來慶祝祖國的100歲生日!
《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三
祖國,是一曲永不落幕的樂章,每個音符,都那麼令我為之心動,為之嚮往。
拾起一片地上枯黃的落葉,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捧起一把芬芳的泥土,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攏聚一朵奔騰的浪花,我說:「這是我的祖國」;翻開一頁發黃的《上下五千年》,我說:「這是我的祖國!」
祖國啊,你是我心中永不西下的紅日,你撕開黑夜,照亮我無盡的向前;你是我日夜魂牽夢縈的思索,帶著你的理想,帶著你的偉岸,將我與世界融在了一起。我要贊美你,贊美你啊,就讓我贊美粗劣的筆尖來贊美你的偉大!你的博愛!你的雄壯!
啊,祖國,偉大的祖國,我的生命凝結在五千年前的他們身上。這偉大民族誕生的那一刻,便註定了我血液里流淌著的那奔涌的思潮。
觸摸著兵馬俑冰冷的軀殼,拂去塵埃,重現在我面前的,是活著的,活著的他們啊,當繁華落盡,葉落秋寒,他們,便又從這里到了那裡;站在茶馬古道上,我感受到,感受到那悠悠的歷史長河慢慢地,慢慢地滲入我的骨血之中,給我的生命,帶來的是永不止息的,躍動的活力啊;屹立在八達嶺長城之上,讓雄偉的長城飛騰起來,化作那九天的巨龍啊,帶著我們的自豪,帶著我們的無畏,直上九天雲霄去吧!
你,又是無限悲壯的美麗。腳下踩著的是圓明園的瓦礫,那空氣之中彌漫著你的憂傷,彎腰撫摸滿目傷痕的大地,每一寸土壤都有悲傷在擴散。那是你的屈辱,你的屈辱啊!思緒化作以太的翅膀,逆著風,飄揚向那已淡卻了時間,淡卻了地點的地方。在過去的風雨飄搖的百年裡,你用你柔弱的雙肩挺起千千萬萬中國人的脊樑,用你高傲的胸膛為中華兒女遮蔽風雨,用你原本慈祥的面容化作無數把利劍,直刺侵略者的心臟。那是你的抗爭,你的抗爭啊!母親啊,你的鮮血噴湧向天空,染紅了這世界,化作那天邊飛翔的白鳥啊,發出不滿於蒼天的悲鳴,振翅向天;母親啊,你的淚水劃落在大地,洗刷了她的蒼白,綻開出無數怒放的紅蓮,散發著生命的不息,落葉歸根!我的母親,你挺直了脊樑,擴張了雙肩,爆發啊,爆發吧,把你的仇恨,變成仰天的怒吼吧!你是不屈,你是無畏,你是奮爭啊!
殘敗的的梅凋零在殘垣斷壁的牆角下,枯萎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遠處飄渺的空間傳來一聲巨人的宣告,為悠悠中華的五千年歷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筆!誰知道,這是夢境還是思索呢?
古老的文明,鐫刻在斷戈殘戟之上。勇敢與忠貞,無畏與怒放,早已融解在我的每一個細胞之中;逝去的硝煙,飄盪在異國的天空。堅忍與深沉,內斂與和諧,幻化做空氣中的每一個微粒,伴隨在我左右。
祖國啊,你的涅盤為我的生命注入新生的活力;你的變革給我的靈魂帶來滄桑巨變。
從來,趴在地上向前方蔓延的鄉間小道上的泥濘腳印,總也看不到盡頭,直到有一天,灰白的水泥傾瀉在小路上,覆蓋了泥濘的腳,覆蓋了鄉間的小路,也覆蓋了看不到的盡頭。
原本,蒼天是我的歡娛,月亮是我的路燈,她把昏暗的光線極力對著我的影子,直到把那影子從地上抹平,可是呢,她怎麼知道影子到了我的腳下了呢,後來,路邊站起的光,他們把影子召喚到哪去了呢,我恐怕也不知道了。
祖國啊,你若是那河邊常青的垂柳,我願化作你枝條上的一片綠葉,為你的青春增加一份新綠;祖國啊,你若是那浩盪的洋流,我願化作你支流上的小河,讓我用自己為你的浩盪平添一份行色吧!
我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啊!
《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四
10月1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在北京的天安門舉行,這是我國建國的70周年的偉大日子,70年間的中國經歷了無數風雨,可能70年在人類的歷史上並不算什麼,只是短短的幾十年,可對於中華民族而言,這是我們艱苦奮斗的70年,它包含了無數先輩們的心血付出,它包含了先人對後人的寄託,它是具有革命意義的。
仔細想想,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由於當時條件缺乏、受閱武器是從敵人手中繳獲的,甚至飛機不夠只能飛兩遍充數……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那一次的閱兵所有人還是歡呼雀躍,舉國上下都是興奮不已,因為那是我們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次閱兵,是表示我們中國人站起來的一次閱兵。
此後的每一次國慶大閱兵,都給世人帶來不同的驚喜,尤其是這一次70周年的閱兵儀式,我們可以從軍人挺拔的身姿、琳琅滿目的武器裝備、飛機在天空的自由翱翔中,都能深切感受到祖國的日新月異,祖國的發展和進步一刻也沒有停下,祖國一直在向前奔跑,無論前方是多危險的道路、多險峻的山脈,都不能阻擋我們的步伐。
這次的閱兵給世人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不僅展示我們的科技軍事力量,更是樹立我們中華兒女的自信心,我們的祖國正以一個全新的面貌面向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我們的實力,我們中國啊,不僅站起來了,而且站得更高,望得更遠了!
《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五
今年的國慶節是與眾不同的,是我國建國70周年!這不,十點還沒到,爸爸就迫不及待打開電視機點開中央電視台的頻道,等待著閱兵儀式的現場直播。
當正式轉播閱兵儀式時,我聽到一聲「檢閱開始!」我們全家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一列列有序的方隊出來了,他們身著整齊的軍裝,表情嚴肅端莊,手裡持著精良的武器,依次進行亮相。然後是坦克導彈的檢閱,看到這里我十分激動,不停地問這部是什麼,那輛是什麼,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當初的中國只有「小米加步槍」這樣簡陋的武器,如今要多精良有多精良!後面就是人民群眾組成的方隊進行遊行,他們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分別代表他們不同方隊不同的特色。
70年的風風雨雨,讓我們的祖國的日益強大,70周年的閱兵儀式給大家展示了中國的強大,尤其是我們的裝備從「小米加步槍」到「精良武器」,閱兵不僅可以震懾有非法念想的份子,更可以增加我們全民族的自信心。讓我們一起衷心地祝願祖國能夠蓬勃發展!
八一《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作文範文5篇相關 文章 :
★ 學習《2019閱兵盛典》的心得體會觀後感精選5篇
★ 八一電影廠2019閱兵盛典觀後作文範文5篇
★ 關於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800字作文5篇
★ 紀錄片《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個人感悟5篇
★ 《2019閱兵盛典》紀錄片觀後感大全最新5篇
★ 2020關於八一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800字作文5篇精選
★ 八一紀錄片《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大全
★ 觀看《2019閱兵盛典》心得體會範文【5篇】
★ 《2019閱兵盛典》觀後感範文5篇精選
★ 觀《2019閱兵盛典》有感心得精選5篇
❺ 紅色電影觀後感500字左右
今天上午,我們返校檢查作業,其間我們看了一部50年代的電影,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董存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種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夥伴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驚人的膽識和勇敢的魄力,在戰斗中他屢次立功,讓連長和隊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在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看完電影時,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戰斗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現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歲,卻比我強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膽量、勇氣、思想都是我所不敵的。他只是一個上了幾天學的青年,但有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比我們要優秀許多。 想想現在的我們,衣食無憂,在老師、家長的關愛下成長,我們沒有經歷過董存瑞那樣的困難,也沒有為中國奉獻出什麼。但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為人民作出奉獻,現在我們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們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董存瑞為中國的發展奉獻出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那些為革命事業、為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戰士吧!是他們為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想想他們,誰不願意在家中和親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們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戰場、打硬仗,也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他們那奉獻精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中國、為人民做奉獻呢?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向董存瑞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董存瑞——一個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共產黨員。董存瑞——一個頂天立地的革命戰士!
————————————————從別人那邊參考過來,希望對你有用吧
❻ 霓虹燈下的新哨兵觀後感怎麼寫
《霓虹燈下新哨兵》——觀後感
長寧區 天山二中 沈弼辰
緊張的期末考試剛結束,學校就組織我們全校去看新近上映的電影——《霓虹燈下新哨兵》。過去曾經聽父母說起過《霓虹燈下的哨兵》這部老電影,雖然我沒看過,但卻知道它是一部五六十年代經典的電影,對父母這一代的成長起了不小的影響。我懷著急切地心情走進影院,想親眼目睹一下這部《霓虹燈下新哨兵》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部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武警上海市總隊、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拍攝的影片。描寫了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等幾名80後年輕人懷揣著各自的理想來到大上海的武警總隊三中隊服役。林虻虻出生於普通人家,攻讀大學三年後為選擇新的追求,也為躲避女友,棄筆從戎;柴大喜來自農村,貧寒的家境讓他具備了朴實的性格;皮向峰從小嬌生慣養,是個富家子弟,按照父母到部隊接受鍛煉的要求來到部隊。三個小夥子被分到了同一個班,友情與愛情、競爭與矛盾、誤會與感動,讓整個劇情跌宕起伏。
這一部電影令我很感動,拍出了當兵人的辛苦,以及為維護大上海一方平安所肩負的神聖使命感。影片一開始就講述了許多士兵在雨天里跑步,個個跑得氣喘吁吁。他們特別堅強,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每天都要接受嚴格艱苦的訓練,有時半夜三更還要爬起來去跑步。為什麼呢?我想:那是他們的理想和責任所決定的。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沒有堅強的意志,怎麼來保衛我們的城市安全呢?他們有著嚴格的紀律,沒有周末放假,如果要和父母會面,也必須先到軍方去通報一聲,才可以見自己的親人,更多的時候他們是通過書信向親人表達一下自己的相思之情。聯想到自己的學習生活,有時候遇到點困難,可以隨時向父母、老師尋求幫助,和他們相比那是多麼地幸福啊!活著就要有理想,為了理想去奮斗努力,任何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的。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霓虹燈下新哨兵們頑強的精神,把它用在學習上,以至於今後的工作生活上。
這兩部電影雖然描述的時代不同了,可「好八連」的精神卻是永遠不變的。
❼ 《八月一日》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叫《八月一日》,講的是南昌起義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一九二七年蔣介石,汪精衛在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財團的收買下叛變革命,先後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在「寧可殺錯一千,絕不漏掉一個」的反動口號中,大肆屠殺共產黨員。為了挽救革命。七月下旬,中共中央臨時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上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並任命周恩來為南昌前敵委員會書記,指揮這次起義。在黨的影響下,北閥名將葉挺的部隊從武漢乘江順流東下,在航行的過程中,部隊中的共產黨員深入群眾,做了大的量的工作。這支素有鐵軍之稱的隊伍,士氣高漲,群情激昂。帶有傳奇色彩的賀龍率領第十二軍也從湖北省的武穴出發,浩浩盪盪的奔赴九江。一路上他們宣傳革命主張,吸收了一批農民協會的骨幹入伍,革命的力量不斷壯大。七月二十七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在南昌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組成,並召開擴大會議,決定於三十日晚舉行武裝起義。會後,周恩來等仍將起義計劃告訴了賀龍,徵求他的意見。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時左右,我軍決定於明四日是一舉 消滅敵軍。八月一日凌晨四時整,戰斗正式打響。頓時,槍聲,火炮聲大作,響徹全城。早晨六時多,起義軍已全部解決了南昌內地和郊區的敵軍,南昌起義成功了。
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一是共產黨遠堅韌不拔的毅志和與叛變革命者斗爭到底的決心,以及保衛人民安全的志向,使他們一直與叛變革命者斗爭著。正因為有了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朱德等等的共產黨員一直努力地斗爭著,才可能解放全國,成立新中國。直到現在,在庄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上,赫然印著「八一」二字。由此可見,南昌起義對中國的意義是非同異常的。就因為這一槍,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那天起,一支偉大的軍隊誕生了。二是我十分痛恨蔣介石和汪精衛。他們竟然在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財團的收買下叛變革命,先後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還制定了一條荒謬的宣言——「寧可殺錯一千,絕不漏掉一個」的反動口號中,大肆屠殺共產黨人,他們是社會的敗類。
這些為祖國而奮戰的戰士們,我真敬佩你們,因為如果沒有你們,就不會解放全國,成立新中國,我們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非常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如果這次南昌起義沒有他,就不會勝利。我們一定要踏著先輩的足跡,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為建設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