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孔雀電影觀後感

孔雀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8-07 03:54:27

『壹』 孔雀影評

印象-A

顧長衛的這部片子有一個獨特的名字,沒有看過影片的人恐怕很難將那裡面所描寫的生活與孔雀二字聯系在一起。除了末尾,兄妹三人在動物園里看到了孔雀。
冬天,孔雀沒有開屏。
姐姐最初夢想著成為一名傘兵。她騎著自行車狂奔在街頭,而拴在車尾的自製的降落傘迎風飛舞,酷似孔雀開屏的場景。她舉起雙手,嘴裡發出興奮的叫聲,那神情,如同在蔚藍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飛翔。於是,那一瞬間,我以為自己了解了孔雀的象徵意義。而一直到最後,我才猛然想起,孔雀,是飛不起來的。
其實孔雀是很世俗的動物,如同,我們的生活。


七宗罪

A.賄賂
一個人的慾望過於強烈,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蠢事。比如姐姐,比如另一個想當傘兵的女孩,於是他們拼了命地抓住每一根有可能的救命稻草,不惜一切。
姐姐和軍官打乒乓球,預備送啤酒,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雖然並不排除姐姐喜歡那位英俊的教官的因素,但是在現實面前感情永遠都顯得那麼蒼白而無力。而後來的故事證明,沒有感情,姐姐的生活方式絲毫也沒有改變。
這是第一次。
姐姐索要降落傘,果子提出報酬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脫下了自己的褲子。或者為了擺脫洗瓶子的命運,她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許多的領導的司機。從此以後,她的身體乃至靈魂,全部成為了商品。

B.貪婪
一個人如果貪婪,那麼再多的物質再多的愛都是不夠的。就像母親分發的糖果。哥哥是傻子,所以母親要求每人分出五塊糖。姐姐拿出了四塊,再也不肯交出第五塊。
從來也不在乎自己手上還剩下什麼,只看見沒有得到的。母親在生活上總是給予哥哥更多的關心,這理所當然。然而姐姐對弟弟說:「他們從不愛我們,可是我終究會找到愛我的人。」她終於漠視掉了父母的所有關心。
於是認一個拉手風琴的老人作乾爸,為了稍縱即逝的快樂。她卻不知道,這並不會使她滿足,因為她還沒有得到全世界。

C.利用
影片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利用。大一點的,姐姐用婚姻利用小王幫自己找到了新的工作,金枝以同樣的方式來到了城裡。小一點,姐姐利用弟弟的無知幫自己買了《性知識手冊》,同事們利用哥哥的憨厚替自己幹活。
有一個有趣的細節,不管事情是怎樣開頭,一旦利用者的目的達到,都沒有再對被利用者說一句話。
也許許多人都會說,這個時代的人就是如此,你不利用別人活著不被別人利用就無法生存。最近我聽到的一個說法是,朋友也是生產力。
我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D.妒忌
有一件事情是最讓姐姐和弟弟心裡不平衡的,那就是為什麼比自己不如的哥哥,卻似乎得到了更多的關懷與權利。當哥哥多分到糖的時候、把糖扔給鵝吃的時候,或者僅僅是他一個人看著書的時候,這種妒忌每時每刻都在折磨著他們,終於迫使他們作出了瘋狂的決定,用老鼠葯毒死哥哥。
看到這部分我突然想起馬爾克斯的小說《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影片也是如此,導演就是那個揭示真相的敘述者,他不斷用細節提醒我們,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是因為妒忌的火焰焚毀了理智。
所幸母親洞察了這一切,那杯毒葯最後給了家裡的一隻鵝。鵝在臨死前撲打翅膀,頸項扭曲,悲壯而慘烈。

E.欺騙
姐姐拿了母親的錢,當全家人垂頭喪氣坐在家裡時,她沒有勇氣承認事實,她不停地做事來掩飾心裡的恐慌。其實我們的生活里又何曾少了同樣的場景。沉默,通常是另一種欺騙。
比較惡毒的是哥哥的老婆金枝,她是那樣不安好心地教唆著哥哥:「他們為什麼讓你生病,而不是你的弟弟妹妹?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人都靠不住,除了我。」
她的容顏剎那間扭曲如同地獄使者。

F.憤怒
無法忘記的一個場景,是滂沱大雨中,弟弟用鋒利的傘頭,狠狠刺進哥哥的大腿。
「他不是我哥哥!」年少無知的弟弟這樣說。
是因為憤怒和羞愧,弟弟無法忍受哥哥帶給他的「恥辱」,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哥哥是一個傻子,而在家庭中,是一個溫和正直如斯的人。
人們總是害怕面對事實,尤其是在有旁人圍觀的時候。他們要把自己偽裝得華麗而完美,任何有可能拆穿把戲的人,都會使他們怒不可遏,從而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

G.慾望
我想換個好點的詞,叫做希望。
這一項或許應該寫在開頭,因為故事就是伴隨著姐姐成為傘兵的希望而展開的。母親希望子女都能有出息;哥哥希望娶到叫桂玲的美麗女子;弟弟的希望似乎並不指向鮮明,而姐姐的希望始終在變。
只是我突然感到疑惑,如果說是這些造成了人物的悲劇,那麼失去這些東西以後的結局又會如何呢?
對於眾人的不完美結局,時代或者僅僅是某個人都無法承擔起全部責任,是紮根在內心深處的人性導致故事必將按照這樣的軌道前進。而面對罪惡而迷人的果實,亞當又該如何取捨?


印象-B

關於孔雀里的世界,是我從未也不會有機會經歷的。像幾乎所有文藝片一樣的淡黃的有些退色的鏡像里,一切都如同太陽底下蒸發的水汽似的註定只能成為追憶。它所描述的那些人的美好或醜陋的感情,親情、友情、愛情,都似乎因著這樣的模式而變得模糊不清。可是我卻清楚地感受到,透過朦朧的鏡頭所散發出的,從骨子裡滲透出的殘酷氣息。
時代變了,有些東西未必就能跟著改變。
事實原來是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孔雀,庸俗不堪,卻總是自命不凡。我們所做的全部事情,不過如孔雀開屏,只是要讓路人看見,並短暫停留。不曾在意損失了多少羽毛,傷害了多少同類,我們要的,只是一瞬間被仰視的盲目快樂。
而我們,也註定被這俗世捆綁,無法飛翔。

『貳』 孔雀的影評和題目,借鑒一下

《孔雀》聚焦的雖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五口之家,呈現的卻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身為導演的顧長衛並沒有用何般歷史大事件來體現小人物在時代中的掙扎,而就是以最為平淡的日常,隨著這個家庭中夢想的幻滅與人性的扭曲,一股無形卻有力的桎梏,令這個本自溫情的故事蒙上了沉重的基色,於此中隱忍充沛的情感締結,不僅使電影對「孔雀」這一命題意蘊與寫實的著點為人回味無窮,也使這部電影堪為一場身處時代洪流中平民的史詩。——夢里詩書

『叄』 求《孔雀》影評。評姐姐(高衛紅)的。急急急!!!!最好是按編導藝考格式。

《孔雀》·泡湯了
片子開場一小半兒,一家五口在那兒砸煤球,沒人說話,似乎各自想著心事,但動作協調一致,看得出來,還是很有默契的一家人。然後,就是突然嘩啦啦地下雨,不算大,但足以毀了那堆剛砸好的煤球。一下子,剛才那個沉默卻和諧的氣氛就全亂套了,媽媽跑去拿塑料布,老爸忙著在煤堆邊上壘磚頭,兩個兒子在屋檐下傻站著,哇啦哇啦地吆喝……但很快,一家人就都那麼傻站著了,碰到這種事,大家誰都無能為力。可突然,姐姐走進了雨里,跨過煤堆的時候,還重重地摔了一跤,屁股上弄得都是泥,她倒呵呵樂了,有點狠狠地、神經病似地跑開了。
當時我就忍不住跟黃老師說,哎,我說,這一家人怎麼凈干這「泡湯了」的事兒啊?是啊,這一家人是真夠倒霉的,從大姐的倒霉算起,哪個都像上輩子欠了老天爺大債了。

1、姐姐
三個孩子里,活得最明白的就是這個姐姐,可她就是要倒霉,凡是她的夢想,就一定要被摧毀。她礙著誰了?她沒礙著誰,她就是生不逢時,她趕上的那個時代,不如現如今張靜初趕上的這個時代能容人。
河南安陽有個空軍基地,所以70年代末還有傘兵,就是這些瀟灑的女傘兵鬧得,姐姐老想著飛,飛出這個小城,飛出這死氣沉沉的家。姐姐是個聰明人,她和招兵的軍人同志打乒乓球,還偷家裡的錢想給人家送禮,她是豁得出去的,但她畢竟不如胖姑娘的姐姐狠,那位姐姐後來成了那個軍人同志的老婆。所以,去當傘兵的不是姐姐,而是胖姑娘。
如果說這算姐姐的第一個重大人生挫折,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失貞。姐姐和果子在小樹林兒里究竟有沒有發生關系,曾經是我和黃老師爭論的一個課題,我傾向於他們沒干,因為沒必要,但是從這個女人的性格來看,黃老師的肯定判斷也許是更犀利——他說後來果子跟姐姐說過一句話很可揣摩:你以為我真是流氓呢?不過,雖然我聽後有過動搖,但目前我們還各持己見,因為我覺得,姐姐在小樹林里脫褲子那個動作,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那個動作說明這個女人已經在精神上放棄了貞操,她不在乎了。還有她拖著降落傘,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猛High的時候,被他老媽當眾打斷,然後是在家裡強行脫了褲子打針。她作為女人的那點天真、夢,還有自尊,完全被打碎了。不過她也沒有就那麼跟果子好上,而是有預謀地找了個文工團拉琴的老頭,她甚至還帶著弟弟去享受這個「乾爹」的愛護。老頭很不幸,頂不住單位和家裡的壓力自殺了,究竟死沒死不知道,但他的子女卻找上門來辱罵、毆打姐姐,這場戲精彩極了,尤其是還配上兇悍的河南口音。最牛B的是,對方打完人撂下一句「狐狸精!」然後揚長而去之後,姐姐一言未發,繼續埋頭刷瓶子,這時候她身邊的工友默契極了,一齊沉默著刷瓶子,好像剛才什麼都沒發生過。
集體的這個冷漠、冷酷的「心理素質」是怎麼鍛煉出來的?好,1977年,往前推十年,就是那十年的經歷鍛煉出來的,必然。
這之後,姐姐幾乎絕望了,她隨便嫁了個人,沒幾年就離了。姐姐最好的幾年青春就干這個了,白瞎了,徹底白瞎了。
幾年後,已經是80年代了,姐姐又遇到了那個軍人同志,在大街上,姐姐突然就精神煥發了,好像當年那個騷動的魂魄又回到了這具軀體。她毅然決然地穿過馬路,來到那男人面前,萬分幸福、萬分騷包地對他說:我就知道,你會一直愛著我。可是,人家已經不記得她是誰了。
隨後的一場戲(就是姐姐蹲在菜攤上,極度克制地嘩嘩流眼淚的那場戲),雖然拍得很緊(我的意思就是還可以稍稍鬆弛一些,像《愛情萬歲》那樣,不要意圖太明顯),但卻給姐姐這個人物畫上了一個非常圓滿的句號。這個人物徹底立住了,她成形了,可信。

2、哥哥
哥哥的故事最有趣,但說實話,沒什麼意思,主要的功能倒不如說是襯託了其他幾個人物,特別是媽媽和哥哥的那個瘸腿媳婦,當然還有弟弟。
哥哥的狡詐是這個人物性格的關鍵,何以見得呢?你別看這廝在外面孫子似的,回到家那是一大爺,分糖塊,121顆,他最後能拿一大半。這傢伙是真傻嗎?他確實有點傻,但是也並不完全傻,所以姐姐讓果子揍了人,他就立馬帶著燒雞去慰問,精明得很。這個胖子,至少在兩樣事情上是絕對不傻的,一個就是對人際關系的經營,一個就是食,這個食不防放大一點,也包括色。討媳婦這個事兒,太說明問題了,他在紡織廠門口看上人家陶美齡了,回家就給他媽使計策,就是豬八戒最擅長的那種:激將法。這還不算,他自己也很有方式方法,摘那麼一大朵向日葵,我的天,那放在今天也是很浪漫的一個人啊。可惜,天鵝肉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得手,胖子的愛情終於還是失敗了。
相親相到的這個農村姑娘,和胖子實在是絕配,為什麼呢?因為她是一個可以經營胖子的女人,她的手腕甚至比胖子他媽都厲害。沒有她,胖子定不會學會那生存下去最關鍵的一招:自私。對付來借錢的無賴,胖子的辦法實在令人佩服,這絕對是大智慧。
哥哥的故事裡有一段驚心動魄的謀殺場面,這場戲也是這片子里的大亮點之一。它涉及到一個共謀的問題,就是一家人要不要達成默契,幹掉傻哥哥這個累贅?弟弟買了耗子葯,姐姐發現了,倒在了地上,父親在門口看見了,卻選擇了沉默。只有母親,她採取了一個極端但有效的方式,教訓了自己的家人。在飯桌上,她專門選在飯桌上,讓一隻大白鵝喝了毒葯,然後全家人看著它毒發、掙扎、抽搐、扭曲著死去。這一家人的關系,實在太不健康了,但是,這里的健康與不健康都是符合邏輯的,是有一個源頭的。說到這兒,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這片子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缺席者,就是文革經驗,它是解釋所有事件的關鍵,它才是77年這一家人遭遇的不幸的真正根源。

3、弟弟
據說弟弟的故事是被迫作了大手術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弟弟本來應該是個同性戀。需不需要讓弟弟變成同性戀我不管,問題是現在的改動讓這人物有些前後不搭。雖然基本上也解釋得通,但就是別扭,尤其是他成了一個甘願吃軟飯的人,怎麼會?
弟弟的自尊是這樣一點點被毀掉的,先是長期的被忽略,長期的,非常長期的,這個你可以盡可能地發揮想像。然後是姐姐的遭遇,因為姐姐的兩個夢想先後被擊碎的時候,他都在場,一個是傘兵事件,一個是乾爹事件。在這個家裡,他最可親近、可信賴的就是姐姐,因此姐姐的挫折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挫折。這之後,還有胖子哥哥在澡堂的口吐白沫事件,在這個家裡,他頂著很多無形的壓力,而別人卻從不在乎,甚至最親近的姐姐,也利用他,利用他去買那令他難堪的《性知識手冊》。
接下來的事件更嚴重,傻哥哥來送傘,讓他很沒面子,哥哥「耍流氓」,讓全校圍毆,他也被株連,情急之下,他居然干出了用傘尖捅哥哥這樣混帳的事。這個時候,這個家裡最小的男孩的心理事實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想到的是,隨後還有一連串的打擊。為了挽回面子,他請果子冒充民警大晴天來送傘,這是個典型的飲鴆止渴的小把戲,果然,第二天當他興沖沖地吹著口哨來到教室,迎來的卻不是尊重和崇拜,而是全體同學的羞辱。這個打擊是致命的,這意味著,他被一個集體除名了,唾棄了。之後是另一次唾棄,被女人的唾棄,他跟蹤對他貌似有好感的女同桌,得到的卻是對方更冷酷的嘲笑。這幾乎是他回到安全集體的唯一稻草,但是也覆滅了。
學校這個「小社會」拋棄了他,沒想到回到家裡也是一樣。在「暗殺」哥哥未遂之後,母親殘忍的懲罰手段割斷了他和母親交流的可能,然而父親,竟然是一個更加不可理喻的男人。這之前,這個男人幾乎總是沉默的,看起來似乎是個厚道、老實的男人,萬萬沒想到,當這個男人發現自己最看重的小兒子畫的一幅女性人體之後,竟然大發雷霆、歇斯底里了,這個暴怒的男人甚至對著屋外大喊:鄰居們,快來看哪,我家出了一個流氓!這一次,弟弟的退路被徹底堵死了,他只好離家出走,離開了這個城市。
80年代以後,當他帶領自己的女人和這個女人的孩子回到家裡的時候,他對父親的仇恨依然沒有熄滅,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對父親的挑釁。但是,他自己也在這種喪失了尊嚴的生活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報廢掉了。

4、爸爸和媽媽
爸爸和媽媽在文革的十年中發生過什麼,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但那一定是可怕的經歷。媽媽處理事情的果斷、兇狠和不擇手段,恍惚還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影子;爸爸呢?終於在沉默中爆發的父親,原本也是個有著暴力傾向的人吧。
這些被扭曲的人格,很可能獲得了某種可怕的遺傳。

5、孔雀
最後,那孔雀終於開屏了。父親和母親沒有來,但孩子們都來了,他們都來了,卻也沒有一個能等到看見孔雀開屏,這就是顧長衛想說的,那個時代的人,沒趕上好時候。可是,誰能趕上好時候呢?孔雀確實開屏了,但大多數時候,面對我們的不是它美麗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麼雅觀的屁股。

我在豆瓣上面看的,你可以在豆瓣里轉轉~影評都很犀利~!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9004/

『肆』 求孔雀的影評

《孔雀》講述生活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裡的一個五口之家,一段時期內各人發生的故事。主線人物是家庭中的姐姐(張靜初飾)、哥哥(馮瓅飾)和弟弟(呂玉來飾)。

姐姐20出頭,是削瘦清秀的女孩,有一種清教徒似的氣質,但內心剛烈執拗,可以為了夢想狠得下任何心;哥哥二十三四歲,小時得病落下輕微腦疾,但以為他笨的人,往往還不如他心底里透著明白;弟弟十七八歲,敏感、憂郁,內心過於豐富,以至於人累得有些慵懶,這樣的孩子,未來捉摸不定……

《孔雀》分段落分別描述了三個年輕人各自的一段生命歷程與生命狀態,呈現出來的是或明朗或沖動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滅、神經抽搐、精神萎靡,以至日子平淡、塵埃落定的過程。那過程提供給我們的機會——觀看別人同時也觀看自己。

影片評價 《孔雀》札記:所謂大師電影

終於看完了名聲很大的《孔雀》。老實說,我感到很失望。我不知道我很崇敬的姜文、田壯壯兩位先生,何以會給予《孔雀》那麼高的評價。他們都是不輕易褒揚別人的人,然而他們給予顧長衛和《孔雀》的評價卻出乎尋常的好——「大師級的電影」、「建國以來難得一見的好電影」。單單看這樣的評價,你幾乎可以在想像中把《孔雀》歸到《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好電影的行列,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是一部模仿第五代、第六代電影的作品,卻缺乏第五代的熾烈和第六代的冷靜,它平庸而奇怪地在柏林電影節上抱回了一隻銀制的狗熊。

關於題材的選擇

我不明白,顧長衛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題材來拍電影。這個題材講述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一個平民家庭的生存故事,而落筆的重點又是這個家庭三兄妹的成長故事。按理說,只要有好的故事,好的立意,又不觸犯電影局的管理禁區,任何題材都可以拍。但問題是,我看不出這部電影想要什麼,或者說想表現什麼。從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來看,並沒有什麼大喜大悲的人生離合,也沒有什麼劇烈的矛盾沖突,導演所作的一切努力似乎就是模擬、還原那個時代一個平民家庭的生存狀態,除此之外,這部電影能給觀眾提供的有意義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

一部電影總要給觀眾提供某種東西,或是一種精神,或是一個精彩的故事,或是一個哲思,或者像張藝謀那樣給人一個電視廣告式的視覺按摩,或者令人解頤。遺憾的是,《孔雀》幾乎沒有給我們提供新鮮的有意思的東西。客觀地說,這部電影跟張藝謀的《活著》相比,差距是相當大的。同樣是講述平民的生存故事,《活著》所展現的是連續的不幸和災難反復降臨在一個主人公的身上,由於戲劇沖突的高度集中與強烈,從而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而且,由於戲劇沖突的高度集中,這個平民故事又具有了譬喻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反復承受痛苦並堅強活下去的象徵意義。一個人的苦難史,因為契合人類的共通經驗與感情,而突破了地域的民族的界限,獲得了普世的藝術觀照價值。

反觀《孔雀》,電影以三段敘述的形式,分別講述了姐姐、哥哥、弟弟的成長故事。這些故事平淡無奇,基本上沒有什麼激烈的矛盾沖突,就是一些生活片段的羅列與堆砌。有人把這種陳列日常生活影象碎片的手法,抬高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藝術審美范疇,我覺得十分牽強。從觀眾的觀影心理來看,如果一部電影不能提供新鮮的影象刺激、感情刺激和思想刺激,基本上就是失敗的。就一般的觀眾而言,這種不痛不癢、題旨暗弱的電影故事,幾乎不能為他們提供任何觀照自身存在狀態的「有益的新鮮經驗」;而對於那些具有豐富觀影經驗的人來說,《孔雀》的影象無非是第五代導演(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和第六代導演(以賈樟柯為代表)攝取和調度影象手法的雜陳,在局部上也許有非常出色的處理,但總體上仍未脫離兩代導演的藝術窠臼。因此,當我在電影看到灰撲撲的長鏡頭、看到以電影電視節目的聲像表現時代風貌時,不禁為這種熟悉的賈樟柯式的表現手法而啞然失笑。

在庸常化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厚的、感人的思想主題,非有深厚、細膩的藝術表現力不可,如果切入的角度沒選好,就會徒然消耗電影的語言與精力而難以討好觀眾。且不說《孔雀》的三段敘述設計得是否合理——實際上這種設計是一大敗筆,對比昆汀的《低俗小說》就很容易看出問題——電影要同時敘述三個人生存故事的野心,就足以暴露出顧長衛駕馭題材的盲目性。電影要在兩三個小時內完成一次完整的敘述,必須有一條敘述的主線,它或者是一項任務,或者是一個人的歷史,或者是一場戰役,與之相伴的是興衰榮辱成功失敗的曲折變化;有了主線,電影才可以運用各種手法來塑造人物,設計戲劇沖突和展開故事情節。另外,電影固然可以自由表現時空的變化,但圍繞著電影的主線,電影的時空在某種程度上又是有局限的——局限於一個主人公,局限於一場偉大的戰役,局限於一個愛恨情仇的故事。而《孔雀》恰恰缺乏一條主線,即使是相對獨立的三個段落,每個段落也缺乏主線,因此電影只能採取「散點透視」的手法,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地講述一些不咸不淡的所謂「平民故事」,而且處處表現出第五代導演隨意調度時空的通病。在兩個多小時里試圖講述三個人故事的野心,讓顧長衛顧此失彼,疲於奔命,許多故事情節剛發生就被生生掐斷了, 一些片段也由於缺乏必要的鋪墊和交代而顯得生硬、突兀。

『伍』 爭議片之1——《孔雀》影評

[爭議片之1——《孔雀》影評]最近看了幾部有些名氣,但名氣又達不到如雷貫耳的地步的影片,爭議片之1——《孔雀》影評。這類片子有各自的特色,有些小眾和另類,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有人喜歡,有人討厭,褒貶不一,各持一詞。稱之為「最具爭議的影片」,這名頭就更讓人有一睹為快的好奇與評說的慾望。《孔雀》這部片子早就聽說過,當年也有很多的報道信息,可以說是宣傳渲染得到位。但直到今天才看到。以一個並不專業人士的眼光,我不能簡單以好還是不好來概括對這部片子的觀後感受。文藝片的細膩與懷舊,在點點滴滴中包含著那種情懷,這些淡淡的感覺也只有那些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一代人才能感受到。於我,還是有些遙遠。片子中的一些場景和細節讓人回想起小時候的一些相似的景象。比如一家五口在過道上吃飯,鄰居們竄來竄去;那些老廠房和舊衣物…… 天空是灰濛蒙的,節奏是緩慢而沉悶的。其中似乎蘊含著更深的韻味和難以名狀的情愫。還原了七十年代的景象,勾起了許多往事,令人心起漣漪。但是這樣一部被許多看客津津樂道的片子,在我看來還是有不少難以接受的地方。節奏緩慢,故事敘述得支零破碎,太過簡單,而不真實。更多的像是存在編劇頭腦中的一些片斷的組合。一些情節顯得過於蒼白、簡單得難以理解。比如,姐姐興沖沖地拿著酒,想去找那個招兵的軍官,但看到軍官在與胖姑娘打球,就退怯了。這也太矯情了吧。不符合現實。對於一個強烈渴望當兵的人,怎會這樣輕易放棄?而且那個軍官看起來很正直,不像是打幾次球,吃個瓜就能搞定的人。那個年代的風氣也比較淳樸,這種事可能嗎?後來又暗示那個胖姑娘的姐姐更豁得出去,嫁給軍官,才取得妹妹的當兵資格,觀後感《爭議片之1——《孔雀》影評》。仔細一琢磨,也不對啊。哪有這么說嫁就嫁,就是你願嫁,別人還未必願意娶呢。人一北京軍官憑什麼接受這種賄賂?這情節設計得太離奇。還有姐姐與拉手風琴老頭的相知相識,到後來老頭的子女們上門來揍姐姐,都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姐姐為啥喜歡那個老頭?是喜歡嗎?不過是聊了幾句,跟她和弟弟看了場電影。就有老頭子女們的大打出手,據說老頭還自殺未逐。咋這么奇怪呢。一種不知道哪一類的情感,有一種不知道哪一類的邏輯。看不明白。果子讓姐姐去小樹林,姐姐為了得回降落傘,竟把果子一句「你怎麼讓我還你的傘」,可能只是一句戲謔的話,在那樣的年代裡,姐姐能立馬當著人脫褲子,真是懷疑這姑娘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傻到家了。這樣離奇的情節只能產生在編劇的臆想中。還有後面,弟弟用傘尖戳哥哥的情節,下葯毒死哥哥,以及老媽把葯喂白鵝等等,許多事情看起來都那麼奇怪,不正常。只能說那是一個變態的時代,一個變態的家庭。究其原因,是因為此劇是由一有點輕度變態的編劇創作的。只有另類,才能有點別樣的滋味。有些影片也正是需要以一些不同之處來吸引人們的目光。所以有爭議的片子大部分是小眾片。帶著些編劇創作者的另類情懷。所以說要想脫穎而出,一定要有個性,不管你是不是真能理解,只要有那種另樣滋味就行。聯想到當今社會許多人為出名而花樣百出,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陸』 哪位能翻譯一下《孔雀〉電影的影評

In "Peacock" center, an offscreen voice re-entry whole family thedining table which eats meal together, five people, the silence eatmeal, the picture desolate does not have the warm color. Is only inline completely ending time, the younger brother said that, "Myremembered as if the daddy walks, already leaves the spring beginningnot to be far". The movie finally is the whole family goes to the zoo to look at thepeacock, looked like night of between them on to achieve thereconciliation with the life, between a night already no longer wasyoung. Such mighty waves not startled passed by, the elder sister andthe younger brother all have also become others' parents, they hadfinally understood life helpless has known parents' difficulties, alsotherefore no longer waited for the peacock spreads the tail. Quietlycenter, they as if turned own parents' appearance. Such passed by,once anticipated happily as soon as to flicker, now actually onlyremains the leeward pale cloud to be light. This looks like is a piece of brutal fable story, actually became"Peacock" center most to let the person reluctantly reality withregret. Looks these young people which reconcile with the life and theprevious generation, looks these sad peacocks, let I has rememberedscreenwriter Li Qiang to "Peacock" the explanation: "Actually betweenthe person and the person the life all mutually is watching, someperson's good news and the scandal, fall the soul and the splendor,all around the person gets a panoramic view. Our each other all likesin the zoo basket the animal, is watched by the people. Our all peopleall like the peacock, on the body are covered with the story, in thelife has experienced the love hates the rival in love, is similar tocolor each different feather to be covered with the life. Peacock thiskind of bird looks like is in the zoo most has watching, the person isnot inferior to them, is just like "Peacock" in script that threechildren. The life is a basket, our each people are all closed ininside. The others watch us, we also watch the others, simultaneouslywe also watch oneself." This will be the extremely ordinary model Chinese family, therelations complex is chaotic,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lack the exchange, probably is stems from feels ashamed, they the allIdo brand simple assignment have given own that foolish son, sillyelder brother naturally regards as own the family center, althoughreceives th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sult in outside, actually canact in a self-serving manner in the home enjoys the elder sister andthe younger brother exercises forbearance as well as parents'spoiling. The elder sister is that kind of typical idealism, theindiviality extreme, is incompatible with with the real life, untilfinally fantasized is layer upon layer flaked, she only can againshoot down the real life in the st, the rendant parents toe theline life footsteps. But younger brother's is not yet experiences theyouth, already always went the child, egressed several years timeliked a dream, woke when was already bored to death graally old.Between them the mood is not the simple love or hates, they are notsimple enjoy regarding the life manner or despair, all oppositionswith show loving concern, painful and is disappointed, the tenderfeeling and the injury, complex interweaving lets the person in theinnermost feelings be unable to withstand the withstanding lifeheaviness. In this movie arranged some to apparent the chaotic plot, for instancethe elder sister sewed the chute is snatched by the hoodlum male youthfruit, in order to had to return to the chute, the elder sister tookoff the pants unexpectedly on own initiative, revealed Bai Huanghuangthe thigh, the fruit is amazed feels helpless, hurries has turnedaround to flush own foot with the hunting rifle to put a gun, painfulcalled out the sound to resound through the woods. Such plot apparentsinconceivable, but actually had demonstrated one kind extremely realis chaotic and the also chaste point of view. The similar impressionprofound paragraph also has the younger brother to want to use the ratpoison to kill by poison elder brother, by the elder sister wasdiscovered has stopped, second days eat meal, the mother suddenlyworks as everybody surface son, most is liking with the rat poisonelder brother the goose kills by poison, that goose convulsiondistortion neck, this probably was the entire piece most violencebrutal picture, directed has maliciously stimulated an audience'snerve with this practical joke paragraph. But the movie most lets theparagraph which the person changes countenance come from the moviefinal, the elder sister younger brother three person of storiesreinterlock the same place, the elder sister finally fall into thenormal person's life, hoped may marry gives birth to a boy, but inmoral nature final fantasy, is can have a person to be able true tolove oneself, even if he certainly does not live in own side also doesnot matter. But when she meets the fruit on the avenue, but the fruitcompletely already could not recognize her time, elder sister's finalfantasy also by brutal smashing. Squats together with the youngerbrother selects the tomato on the place time, the elder sistersuddenly leans the face to go, the pain is unable to withstand theexpression really lets the person change countenance.

『柒』 關於電影《孔雀》的觀後感,盡量不要在已回答的問題復制粘貼過來的!

《孔雀》具有中國電影少見的憂郁氣質,你可能會覺得它欲言又止、謹小慎微,但它對生活和情感的明察秋毫足以讓其他好大喜功的中國電影汗顏。即使在硬體環節上,《孔雀》也精緻得像一部歐洲文藝片,每一個音符都彈得優美有力。

《孔雀》傳達出了賈樟柯電影長久以來試圖表現但迷失於時代符號中的迷人氣質:敏感、細膩和憂郁。

很久沒有這樣的經歷了,在看《孔雀》的時候,我睜大眼睛看著銀幕,生怕錯過什麼東西,而看完之後的當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腦海里總是浮現出《孔雀》之中的場景。很少有電影能給我這種夢魂縈繞的感覺,這樣的國產電影就更少。於是我問自己,是什麼給了《孔雀》這樣的力量?

「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

幾乎所有人都能注意到,《孔雀》里有著濃濃的時代風情,無論是做瓶子、搗西紅柿醬、堆蜂窩煤,還是在黑白電視上看《追捕》,都會喚起很多人的珍貴記憶。令人驚異的是,對於絕大多數觀眾「塵封已久」的珍貴回憶,導演彷彿信手拈來。影片中的大量細節都依賴細致入微的觀察,比如說女工走出工廠時,頭發都是濕漉漉的(因為那時的工人都要在廠子里洗完澡回家),而更大量的細節更是隱藏在每個鏡頭之中,比如張靜初扮演的「姐姐」在走路時「長手長腳」的勁兒,明顯和現在的女孩大相徑庭。正是這大量的細節匯集在一起,才浸染出《孔雀》如此動人的味道。

當然,如果只有細節,就很容易成為瑣碎的史實大展示,就像我們在《站台》中看到的那樣。《孔雀》中不但有細節,而且很多細節都極具力量,其中既有姐姐騎車拖著降落傘在街上飛馳這樣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有姐姐樹林私會「果子」、媽媽毒死白鵝這樣震撼人心的斷章。更可貴的是,雖然有這么多「寶」要獻給觀眾,但導演的手並沒有抖,每個細節都處理得相當妥帖,都和影片的節奏和氛圍結合得天衣無縫,既沒有因為草率而效果欠佳,也沒有因為過於用力而「曝光過度」。

「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在這一點上,顧長衛勝了。

一詠三嘆的精妙華章

有著大量細節被正確表現出來,在國產電影中已經非常少見了,然而本片的編導並沒有就此止步———遠遠沒有。《孔雀》中的場景、事件被精巧地、有意識地重復,在某些點上,它們相互映照,從整體上看,它們交織成一張大網,而且其中很多場景和事件並非出自情節本身的需要,它們另有所指,甚至蘊含著其他的事物。

仔細看《孔雀》,會發現影片中很多元素都在有意重復,比如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一家人在門廊里吃飯,比如每個故事中都有一個或幾個「性過錯」。有些重復不那麼容易注意,比如小城川流不息的街道這個意象,比如當媽媽拉回降落傘、鵝被鼠葯毒死、弟弟和爸爸爭奪木門時表現出的類似的痙攣感。自然而然地,這些復復相互映照,形成越來越強的共振。與此同時,那些細節又相互交織,或者因為一個共同的元素(比如降落傘連接了姐姐和果子兩個人,在這種交織中,姐姐的愛情從純真走向世俗),或者因為某種相互抵牾的元素(比如傻哥哥無情地吸取了弟弟妹妹的青春和快樂,但同時又用自己的朴實和厚道贏得了生活)。

至於隱喻,大家很容易想起片中的「大BOSS」,我認為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強烈、最有意識,或許也是最成功的隱喻———片尾的孔雀開屏。照我的理解,這個場面所表達的是:雖然生活看起來毫無希望,然而仍然有孔雀在無人觀看的地方燦然開屏。或許我的理解是錯誤的,或許還有別的可能,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它是開放的,多義的,它並沒有明確的指向性,然而卻「兜」住了全篇,並且使整個作品得到了提升。

出手之前就已經卓越

問題來了,《孔雀》把鏡頭直指一個時代(或許這個時代還沒有完全死亡)的壓抑和苦難,那麼,把這種讓人難以直面的東西運用重復、映照、交織和隱喻的手段變成一個精美的作品時,意義又何在呢?

讓我們把目光投到藝術的源頭。在若干萬年前,幽暗的原始森林中,一群原始人在草地上舞蹈,他們的歌曲里有明顯的重復旋律,並且通過微妙的變化使這些旋律之間相互映照,舞蹈演員之間相互模仿或者相互抵牾的動作交織在一起,而他們頭上戴著的鳥羽面具無疑是對大自然的隱喻。他們為什麼要這么做?很顯然,人類最原始的藝術通過精密的創造性活動,把冥頑不靈、充滿敵意的大自然「人化」了,在心理上把它變成了可以棲居的地方。其實,在若干萬年後的現代社會,藝術的本質並沒有變,面對頑冥不靈、充滿敵意的時代和命運,藝術家不屈不撓地通過上面所說的手段把它「人化」,使人間成為可以居住的地方。

相對於中國其他「非商業電影」,《孔雀》的編導更成功地盡到了藝術的責任。面對生存中的苦難、無聊和壓抑,它既沒有聲嘶力竭地哀號,也沒有絮絮叨叨地訴苦,而是堅定地創造藝術,通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既可能直面人生和社會的陰暗一面,同時又能得到美的享受,最終的感覺是釋放和愉悅而不是壓抑和灰暗。毋庸諱言,《孔雀》之中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三個故事呈「漸弱」的趨勢、裡面有些過於文學化的畫外音畫蛇添足、「孔雀開屏」之後的最終結尾沒有必要,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孔雀》是新時期最出色的藝術片之一,它的主創在意識上已經優越於中國絕大多數的電影人———在出手之前,他們就已經卓然不群了。□光豬

■國外媒體評論

不跳入深刻,但透出深意

Screendaily.com:如果需要進一步證據表明中國新電影在技術和情感上有多成熟的話,看《孔雀》吧。這個「文革」末期中國某省城三姐妹的故事,這個敏感、簡單到迷人的電影,雖然在樹立真實性的過程中不急不徐,但卻讓耐心的觀眾愛上它和它的三位年輕主人公。

與張藝謀的兩部近作給人華麗有餘深刻不足的感覺不同,《孔雀》呈現了反面的真實:首執導筒的攝影師顧長衛提升了世俗,告訴我們在見慣不怪的日常問題和看似普通的家庭後面,隱藏著多少未盡的東西……

比2小時40分鍾的片長更顯輕松、優美的《孔雀》應該突破影展范疇,進入特定地域觸及更有鑒賞力的藝術片觀眾……

盡管片中的時間指針並不明顯,但情節延展達到六七年。第一部分雖是姐姐的故事,攝影機卻不採用主觀視點,而是以古典主義的構圖和燈光從外部觀察,僅有幾個特寫。這種看似拘謹的技巧和從容不迫的韻律,恰恰在觀者與對象之間建立起謹慎而互相尊重的對話,不跳入深刻,但透出深意……

歸結到底,《孔雀》是一部關於生存和順應的電影;當最後我們聽到姐姐說「沒關系,在爸爸的家鄉,滿山都是孔雀」的聲音時,竟然感到這是某種勝利。

有潛力讓全世界神魂顛倒

路透社:顧長衛對角色投入的同情和理解、不帶評判和恩賜態度的觀察,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故事講述者……

這部影片有潛力讓全世界的觀眾神魂顛倒。它把觀者帶進一座中國小城,用人的夢想、遺憾和幻滅等共有體驗,把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變得不同。在將近2個半小時的時間里,觀者會度過一個清晰可辨的、啟示性的中國人生。換句話說,影片在亞洲以外有著卓越的市場前景。惟一缺乏的就是明星,但話說回來,2000年章子怡亮相柏林的時候,又有誰知道她呢?

雖然有點長,但影片用它從容不迫的步伐充分發掘著小城生活的全部細節,鄰人的殘酷、父母的獨斷,以及一個在我們眼前改變的世界……影片所有的技術環節都合力營造了一個富於表現力、引人入勝又充滿美的家庭悲劇———只不過這種美,總是與那些當事人擦肩而過。 編譯:yoyo

■編輯部點評

物質貧乏時期的「愛美麗」

看姐姐的故事就像看物質貧乏時期的《天使愛美麗》,不瑰麗、不美妙,眼前只是一個艱難困苦的物質世界,但無論如何拴不住最浪漫、最勇敢的夢想。張靜初和馮瓅的表現是如此動人,以至於他們會徹底改變你對西紅柿和向日葵的看法。

《孔雀》傳達出了賈樟柯電影長久以來試圖表現但迷失於時代符號中的迷人氣質:敏感、細膩和憂郁。

我喜歡大家談起它的時候都說「姐姐」、「哥哥」、「弟弟」,而不是高衛紅、高衛國、高衛強,那種脫口而出的親密彷彿在說我們身邊的人,或我們自己。 □yoyo

具備無聲驚雷的氣質

對大多數具備憶苦思甜愛好的中國觀眾來說,《孔雀》更像是一本群體化的時代備忘錄,現在讀起來傷感、無奈,卻又會饒有興趣地品味那些似乎歷歷在目的陳年細節。

影片得益於中國電影對痛楚的一貫迷戀,又在宏大視角的野心跟細碎的生活細節間找到平衡點,使整部作品具備了無聲驚雷的氣質。對觀者而言,即便無法完全感同身受那份歲月經歷,也絕對會被生命與時間徒勞對抗的主題震撼。在現有條件下,能夠在銀幕上看到《孔雀》這樣的作品,已是一種幸福。 □朱穆

對內心世界的忠誠守護

動物園里的孔雀遲遲不開屏,姐姐對丈夫懷中的孩子說:「沒關系,在爸爸的家鄉,滿山都是孔雀。」這句台詞很像一個詩化的注腳———原來姐姐一直沒變,她身上最光彩的部分完全經住了歲月的磨礪和考驗,最終的謝幕相當完滿。

姐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對世間、對人心的蝕腐有一種天然的免疫力,對內心世界有著近乎固執的忠誠守護。即便最後捧著一枚西紅柿撕心痛哭,那也不是絕望,而是哀慟;那不是突然發現自己錯了,而是一直以來對命運和愛情的苦苦求解終於得到了印證,她是有福的。□松木歌

用詩意讓我們大腦缺氧

在雞年頭上冒出來的一大堆國產片中,《孔雀》實在是「雀立雞群」。最經典的青春沖動,這回又加上最討巧的中國式回憶,《孔雀》延續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十七歲的單車》的序列。

然而最難得的是詩意,在一個平庸而充實的社會,《孔雀》用詩意讓我們大腦缺氧。看三兄妹的故事,是在看三種詩意的逃逸,盡管導演剪片時厚此薄彼,但弟弟乾瘦的身體與姐姐倔犟的嘴角一樣讓人心動———不要問我為什麼躺在你的床上,因為這寒冷快要把我凍僵。 □公子小變

一代人的傷感肖像

看著《孔雀》,我想起了崔健的《一塊紅布》:「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了我的雙眼也蒙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了什麼/我說我看見了幸福……」顧長衛在《孔雀》中勾勒出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的傷感肖像。與美國青年充滿反戰和叛逆的六十年代相比,《孔雀》中的三兄妹和他們身邊的人經歷著如此乏味和困苦的生活,不僅無比艱難,而且共同擁有的東西僅僅在於他們都是紅色時代的遺民,惟一亮麗之處只是來自姐姐的降落傘、傻哥哥的單戀女友,還有弟弟偷偷畫下的女性裸體之類充滿幻想和希望的脆弱東西。 □周周

離偉大還有一小步距離

有小城生活閱歷的中年人和顧長衛有著最深的共鳴,他們把《孔雀》當作自己的青春回憶錄,並為其貼上溫情、懷舊、感傷的標簽。

但我更看重影片的另一面,能夠面對敏感的題材和繞不開的歷史,開拍《孔雀》本身已經顯示了顧長衛的勇氣。雖然將歷史背景小心地虛化、隱藏,影片仍頑強地表達出了對人性與社會深刻的批判(盡管已經明顯地減弱了)。我們讀出了影片對政治與商業的妥協,這也使《孔雀》離偉大有一小步的距離,但它仍然值得我們真誠地致敬。

『捌』 求《孔雀》影評 要求1500字

這是我第一次看顧長衛的電影。只覺得感到一陣陣的悲傷。這部電影描寫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電影的開頭,一個五口之家,溫馨地吃飯,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勾畫了一抹嚴肅的悲劇氣氛。

作品通過對姐姐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現了小人物對夢想的吶喊。但總逃脫不了命運的束縛。她曾把這一夢想深深的寄予與當傘員。她懂得人情世故。希望靠玩乒乓球贏三局而順利進入。然而還有比她更狠的。就是那個胖姑娘。也就是後來傘員的老婆。我想也就是因為此事,姐姐後來完全不顧貞潔。在樹林里當著果兒的面脫褲子。

看完這一段只覺得一陣心酸。但同時也為她為夢想「不擇手段」這種精神而感到欣慰。試問現在有多少人還是理想主義者。每個人都在迷茫,失去方向感中苟活。在塵世中踽踽前行。因此我們喪失了我們自己。放到大的角度來講,我們整個國家都沒有一種歸宿感。聯合國甚至說,中國是唯一丟棄本國文化的國家。看看我們的近鄰。印度曾被英國殖民200多年。但獨立後依舊有95%的人有自己的信仰。韓國日本在過去曾一度深受儒家文化的輻射。至今他們的文化還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延續。韓服和服就是漢服的翻版。現在有「寒流」,日流。卻沒有「華流」這一個詞。正真到了我們認祖歸宗的時候了,否則我們只能指望韓國和日本將儒家文化發揚光大了。

基於這一種現象,難道應該嘲笑姐姐夢想破滅後,用自行車帶動降落傘「圓夢」這一不符合常態的舉動嗎?大量事實證明歷史的進步正是靠著世俗眼中所謂的瘋子來推動的。然而個人的願景在殘酷的現實中是多麼的不堪一擊。她先是當幼兒教師,進而當洗瓶工。然而這都不是她想做的。她在現實中一點點的妥協。是啊誰也不能總活在夢想中。當然在這個信息不暢通的小鎮上她也有她的知音。她彈奏著《桔梗謠》,他跳著舞。看到這一場景,我眼角濕潤了。希望那些擁有資源的人可以好好看看這部影片。你應該好好利用這些資源,幫自己實現你自己的理想。有多少人在苦痛的現實中苦苦爭扎。

一天他們一家人在做蜂窩煤。一場大雨傾盆而下,認他們怎樣彌補損失。也伐天無力。也許當她看到母親摔倒的那一刻。她意識到了,人無力與天斗。這是他向命運完整意義的妥協。小人物在夢想之中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電影的最後,姐姐再次遇到傘員。傘員最後已淪落到在世俗中摸爬滾打的地步。姐姐最後哭了,哭是一種釋放,一種解脫。莫斯科豈止沒有眼淚?人生有時是相信眼淚的。

或許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一定會為姐姐的弟弟這一無恥行徑而感到咬牙切齒。或許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解讀這句話,成功人他一定是一個品質高尚的人。天下著大雨,他的傻哥哥好心為他送傘。但他卻不認他的哥哥,甚至當他的哥哥被人欺負時,他卻拿著一把傘桶他哥哥。隨著他的傻哥哥一聲慘叫。我感到我的心都碎了。也讓我感到這個社會的親情冷漠。杭州的房價時不時嬌喘著全國第一。兄弟,父子爭房的現象屢見不鮮。大地震反映了日本的國民素質。而我們呢,只能感嘆,這已不是一個見賢思齊的社會了,而是一個排斥賢能的社會了。走進任何一所大學,一片頹廢的景象。中國人的道德崛起吧!而不是全國第二大經濟體,但卻是一個經濟小國。

如果你為傻哥哥遭人欺負,而感到大快朵頤。如果你為弟弟毒死傻哥哥,而感到大快人心。那麼只能證明你是一個「施虐者」。你的良心將時時刻刻受到譴責。事實上同學們不會因為你有一個傻哥哥而嘲笑你。只會為你的「六親不認」而鄙視你。正如一個人一個女同學對他說的,「我可憐你!」這是對一個男人的莫大侮辱。

這樣的人最後只能淪為求包養的結局。這樣的人,用現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你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腳踏車上微笑。」馬諾有容貌,你有什麼?中國不缺男人。我真替中國人有這樣的人而感到悲哀。但是是誰造成他的悲劇的呢?是他母親,把太多的愛給了他的哥哥,這是一個被遺棄的人。連他姐姐都利用他,買《性教育手冊》。從而使他離開校園。在現實中改造地面目全非。

導演似乎格外偏愛哥哥,正所謂傻人有傻福嗎。他最終找到了好的歸宿。人生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尤其在這樣的一個時期,這樣一個社會中。

影片的最後,孔雀到底是開屏了。也給悲劇色彩的人物形象添上一層喜劇效果。顧長衛說過,那個時代的人,沒趕上好時候。願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能生活地更健康!

夢想在別處!(作者:陶雲振 來自芒果秀影評網)

『玖』 《孔雀》影評

〈孔雀〉這部影片自始至終給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真實。真實的讓人心痛。三個主人公都有過自己偉大的夢想,姐姐的飛行員夢,哥哥娶媳婦和工作夢,而弟弟呢,要的是自由。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人類心靈和思想的真實表現。而結局卻是三個人平淡的一生。那春心萌動的一刻,恰如投入心湖的一粒石子,盪漾許久,卻總歸平靜。這種結局,情理之中,細細品味,也在觀眾的意料之中。該片的片名為《孔雀》,而孔雀只在片尾的幾分鍾方才出現。觀眾和演員都知道孔雀在冬季是不會開屏的,可是卻奇跡般地撐起了它傲人的羽翅。這就給全片做了總結並喻意著一些道理:在夢想觸手可及的時候,人總會盡力去抓住它,即使叛逆也是對靈魂的釋放,對人生的有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可是當它不適時宜地開放,「我」和那些擁有夢想的人卻老了,離它而去。還沒走到夢想的盡頭,「我」已選擇平庸。孔雀開屏的剎那,我先是驚奇,後是煩憂,似乎那張開的,是一幅酸辣的人生。影片中以回憶蒙太奇的手法將三個主人公在青蔥歲月的點點滴滴依次刻錄,並將「我」回憶家裡五口人在樓道吃晚飯的情景平行穿插其中。一部寫實的影片,究竟要告訴人什麼呢?不得不說,編導安排的故事與場景讓我震驚。當姐姐在樹林中裸露著身軀呈現給那個拿走她「降落傘」的男人時,我為編導那種讓觀眾刻骨銘心的「毒辣」的拍攝手段而啞然,只是為了一個已然沒有希望的夢想而用自己的貞操去換回自己青春時突發的夢,籌碼似乎太過於沉重。並且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種事是絕不允許發生的。最後姐姐突然就找了一個司機嫁走了。太多太多的叛逆在姐姐身上發生。當她看到軍官與一個 富家 小姐打乒乓球的時候,她就已經認命了。窮苦人家的孩子,註定沒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努力不一定成功,在這個錢權的社會,普通老百姓的一些奢望般的夢想,到頭來也只是夢而已。影片著重闡述姐姐的一部分人生,是現代青年人的心理,並諷刺當時人們的思想。思想固化封建是建國後人們心理上的疾病。或許正因為這樣,中國當時的幾億人才只會開墾田地,而不懂為理想為夢想而活。有或許,該片是激勵人們努力為夢想而奮斗吧!在弟弟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為人所要的一種「尊嚴」。肥胖而又不懂禮數的哥哥去給弟弟送傘,卻鬧出了一連串的讓人心酸的事。不被承認是哥哥,別人又誤以為他是偷看女生的流氓。滴滴受不了有這種「敗類」哥哥的打擊,於是沖開人群,用傘狠狠扎了哥哥一下。雖然他日後找朋友假裝軍人和他的哥哥到他們班去送傘,卻仍被同學發現,並鄙視般地變相隔絕了他。編導以次為反面教材再次表達了對於人們畸形心理的批判。無論是在七八十年代還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種不成熟乃至有些變態的「尊嚴」仍然無處不在。只為了人們面前的那一點「面子」,便不承認自己的哥哥,實則有些大逆不道的滋味。觀眾對人性的探討與反思全在編導的掌控之中。影片最後,兄妹三人全都過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平淡之中的奇葩,便是哥哥。不僅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並且有了善良之心,對從前欺負他的人不計前嫌,盡力幫助。我想,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吧。在色彩方面,由於當時的年代流行的色彩並不艷麗,所以在全片僅有的幾次滿目綠意盎然的鏡頭讓觀眾眼前一亮,才不至於視覺疲勞。滿目的綠色一下子擁入眼簾,給觀眾一個很強烈的視覺沖擊,並以次能調節觀眾的心情,由壓抑到歡快,是一個很好的「調節劑」。顧長衛原本是攝影師,這部右他編導的影片卻並沒有令人決眥的拍攝手段和技巧。或許他也是如此理解人生「平淡中出奇跡,奇跡中看人生」。

閱讀全文

與孔雀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