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至少200字越簡單越好很急
1感動蘭徹的叛逆人生觀
相當感動,看片名就知道是搞笑劇,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和深入,反而讓我不斷地笑不斷地哭。蘭徹是個下人的孩子,代替主人的孩子上學。但是卻掩蓋不住蘭徹的天才。碰到二位舍友就像富爸爸和窮爸爸一樣人生觀的沖擊。真的很感動友情之間的互相支持!這個片子真的不比《貧窮的百萬富翁》差。
2真是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感動無處不在的好電影!
第一次看印度的電影 真的沒想到能拍出這么好的片子 電影的思想傳達這么到位 直面描寫社會的尖銳問題 我想中國是沒一個導演願意拍這種片子的
喜劇片卻拍的很感人 片子能讓你體會到什麼叫喜及而泣 沒有一點點的壓力感 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片子的含義
個人覺得這個夏天的暑假 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學生 都應該看看這部片子 如果能看懂這部片子 你的獲意將遠遠大於看了一部電影那麼簡單
3很好 很有意義的片子
他們的教育就像我們中國的教育一樣,我們上了這么多年學學到了什麼,我不是也已為的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以後要麼什麼也沒學會,要麼學成書獃子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世界上很少出現各方面的專利。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4三大傻大鬧寶萊塢 片名的真正含義
有些人說,片子的片名沒翻譯好,其實不然,翻譯片名的人是聰明的,如果片名是翻譯的人故意翻譯成這樣的話,這個翻譯者真得很聰明也很了解中國的年輕人的興趣,但是如果是翻譯者無意之間翻譯的,那隻能說他運氣好。
現在的中國年輕人,是不會去看什麼教育片的,因為現在的中國和電影中一樣,貧富差距大,學習,生活等,壓力很大,就像電影中說的「高壓鍋」,大家來看電影是為了減輕壓力,所以沒有太多的人會去看教育片,而是去看喜劇,青春偶像劇等等,如果把片名翻譯為教育片的名子,那會造成更多的人與這部佳作擦肩而過。
列如我,我一開始是想找一部喜劇看看,就看到迅雷的推薦,看到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我一開始以為是很搞笑的喜劇,雖然事實如此,但這部電影中包含了很多人生關鍵的哲理,他成功的把喜劇與教育片有機結合在一起,非常成功,就像劇中的主角突破常規,創新的學習與做人方式方式一樣。
這部片名的翻譯,總之是成功的,就像亞歷山大大帝與高爾丁死結,如果亞歷山大,也像常人一樣去解高爾丁死結,不去創造自己的方法,他也不會成為亞洲王。翻譯片名的人也一樣,他用突破常規的方式翻譯了一部教育片,才使更多的人看到了這部片子,他的方法與亞歷山大和片中主人公一樣,其實總結一下,這就是創新的力量。
所以,說片名沒翻譯好,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但仔細一想才明白了其中的玄機,因此不要說片名沒翻譯好,而是拘泥於常理的人無法理解罷了!
5很值得推薦的一部好的電影,很鼓舞,很有啟發性..............
『以無聊抵抗無聊』是烈日當空下的香港學生採取的生存態度,遠在印度的年輕學生竟是同道中人,不過不要以為三個小夥子真是傻仔任人擺布,實質上以嬉鬧行為抵抗印度填鴨式的教育謬況,當中還奉送熱鬧的寶萊塢歌舞。少見的印度式校園青春片,搗蛋中又不忘數落印度嚴重的階級及自殺問題,《美國處男》式的無聊,《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愛情、《紅磨坊》式的歌舞,一頓包羅美國味的印度大雜燴,無怪乎深得觀眾歡心,打破印度票房紀錄,創下No.1 。。。。。。。。。。。。。。。。。。。最主要的是男主角有像大名鼎鼎的憨豆
6一部經典之作
非常之感動,唐山大地震我都沒哭,可在藍徹不放棄好朋友時候,我哭了,這是一部讓所有人都有共鳴的一部經典片子!!! 這些年唯一讓我哭泣的多元素影片 ,太美妙了,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橋段都那麼的有印度色彩,更有人生的哲理,強頂!!!!!!!!!!!!
7我們和寶萊塢還差多少
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看完影片第一個感受是想罵翻譯幾句,很扯淡,這樣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名字可能讓多少年清人與這樣一部佳作擦肩而過。影片是這樣介紹的:以嬉鬧行為抵抗印度填鴨式的教育謬況,當中還奉送熱鬧的寶萊塢歌舞。少見的印度式校園青春片,搗蛋中又不忘數落印度嚴重的階級及自殺問題,《美國處男》式的無聊,《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愛情、《紅磨坊》式的歌舞,一頓包羅美國味的印度大雜燴、、、、看到這些,而且經過本人的親自證明介紹無誤時,就不得不佩服印度電影在發展自己電影產業所走出的一條有印度特色的道路,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開始了解印度這個國度,當然這不是印度人自己拍的片子,但是看完《未知死亡》後,雖然跟他們現在存在並將長期存在領土邊界的糾紛,以及各種各樣的利益沖突,我卻只能暫時的超越了自己一貫的愛國情操,真心的贊美這部電影幾句。真正地恭維人家幾句。到了《三傻》,我所看到的印度社會除了這樣或那樣詬病之外,卻能漸漸擁有了美國式的開放和自嘲,印度的電影人也這樣勇敢去抨擊政府的權威和體制的弊端,這是我在中國電影中很難或是要很久以後才能看到的,當我們是通過別國的電影來獲得自己國家歷史和社會的認識,當我們通過他人的電影獲得對美的享受,對生活的感悟,當我們年輕一代通過其他國家的文化來塑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我們的高級知識分子們就沒覺得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嗎?沒有覺得這是一場多麼可怕的文化侵略?而我們除了聊聊無機的一些人在執著地追求者電影的夢想,多少電影就是在不斷地堆積著大牌和明星來跟著莫名其妙的情節稀里糊塗地打亂一翻,看完不知所雲。
雖然我們有較為嚴素的陰電總局,我們不能像美劇《 lie to me》哪樣可以拿國家總統甚至是在任的奧巴馬開涮,但是我想總會有無聊對抗無聊的聰明的方法,衷心期待更精彩的國產電影,如果等不及可以先看看《三傻》,很樂意介紹給更多的人「一卻順利」~
B. 《三傻大鬧寶萊塢》英語觀後感(中英對照)
Yesterday / Last week / ... I went to saw a movie named Three Idiots. It was quite a funny but meaningless one which made me have tears and laughter. It told a story of several college students. I saw something behind the scene, which criticize the harm made to students under the inappropriate ecational system and people in hyprocitical society. But luckily, it does not only deal with negative affairs. The movie inspires us to be different, without being restricted to the rigid doctrines, which made it an excellent work.
It looks like a burleque, but indeed a mixture of mirth and teardrops
昨日/上周/(某個時間),我看了。。它很搞笑,卻又蘊含著些道理,令我既有歡笑又有淚水。它講了若干名大學生即他們以後生活的故事。我在銀幕背後看見了不合理制度對人的傷害,但它並非只有負面東西。它鼓勵我們跳出條條框框,做與眾不同的自己。
電影看似喜劇,卻是五分戲謔,五分淚水。
C. 求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觀後感
小短文一:
看了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雖是一部喜劇片,但反映了現今社會的教育制度所存在的許多不合理處,許多天才兒童被現在的填鴨式教育給泯滅,束縛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維方式,在現今的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幾乎都是一個模型,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學校就是象劇中蘭徹最後所辦的那個學校一樣,對學生能能夠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揮出他們的應有的才能,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不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泯滅在死記硬背之中。我想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想要實現這樣的教育模式也是難中有難啊。
小短文二:
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印度電影,我很喜歡裡面的蘭徹,不,准確的說是奉蘇克·望杜,因為他提倡快樂的學習,大膽的去想去做,不管好壞,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他的兩個好兄弟:法涵和萊俱。他們在皇家工程學院讀書,成為好朋友。法涵和萊俱兩個每次考試都墊底,法涵從小就喜歡野生動物,想當野生動物攝影師,不喜歡機械,可他爸爸希望他成為一名工程師,做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為家裡掙錢。萊俱被蘭徹稱為懦夫,雖然他喜愛機械,想當一名工程師,可他害怕明天有什麼事情困擾他,因為他的家裡有癱瘓的父親,愛嘮叨的母親和嫁不出去的姐姐,他的家境很貧窮,可男方卻要一輛車做嫁妝。他們三個被目光短淺的校長「病毒」稱為傻瓜、白痴。這家皇家工程學院是傳統的名校,可校長只告訴他們怎樣拿高分讓家長們高興,卻沒告訴他們要善於思考、善於動腦,靈活地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這所學校是填鴨式教育方法,死記硬背,老師硬把那些知識灌進學生的腦子里。
我認為,我們要快樂的學習,大膽的動手去做,快樂的過好每一天,分數不是衡量學生的主要標准,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希望老師一定要欣賞孩子們的新思想新發明。
小短文三:
我今天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有名「三個傻瓜」這部片很搞笑,可又耐人尋思。這部片圍繞蘭徹、拉朱、法汗、皮婭、「臭皮王」查爾圖和病毒院長。
查爾圖去找法汗和拉朱,十年前他們說的約定,他們去找蘭徹。回憶起了以前。蘭徹剛去皇家工程學院,所有新生必須脫褲子為學長致敬,可蘭徹不脫,去了自己的卧室。學長給他十秒鍾,蘭徹在十秒鍾做了一個電流器,學長數的十秒鍾到了,在他門上尿了,但剛尿,電流通上了電,把那位學長電得不輕。還有他為了拯救跳樓的拉朱,而說姐姐要嫁人,父親康復了,母親買了新衣服,拉朱康復了。
這部電影真是感人至深,雖然蘭徹不叫蘭徹而叫其他名字,但他留給我們的快樂,他替同學完成作業,可那個人卻上吊自殺了。蘭徹是樂於助人的,從他的精神我受到很多啟發如:要有樂於助人的精神;勸導同學做自己喜歡的、自己感覺快樂的事。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要學習蘭徹的精神,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快快樂樂的生活。
如果要長的,其實可以到豆瓣網上去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D. 求一篇三傻大鬧寶萊塢的300字觀後感,盡快!!!!!
《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感
在老師課堂上,觀看了這部印度大學教育喜劇片,看完之後思緒萬千,竟然久久未能入
睡,仍然沉浸在影片動人的情節中,被影片里三個年輕人真摯而熱烈的友情感動著!
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著俗不可耐的電影名
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現在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並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有勇氣面對一切。
E. 怎樣寫電影《三個白痴》讀後感,1000字
《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感在老師課堂上,觀看了這部印度大學教育喜劇片,看完之後思緒萬千,竟然久久未能入睡,仍然沉浸在影片動人的情節中,被影片里三個年輕人真摯而熱烈的友情感動著!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著俗不可耐的電影名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現在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並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有勇氣面對一切。 蘭徹、法涵、 蘭俱,三個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他們從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了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個人身上都承載了家庭太多的希望。蘭徹是花匠的兒子,從小聰明好學,善良調皮,他代替小主人來這里上大學,任務是四年以後為主人拿回一張光宗耀祖的文憑,但是對於傳統的以分數論等級、以分數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滿和抵制,引來了眾多教師的斥責和刁難。法涵是貧困人家的孩子,他來這里上學的目的就是有錢讓爸爸治病、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妝,由於壓力太重,他膽小而謹慎,學習成績一直墊底。而蘭俱喜 歡野外動物攝影,由於懼怕父親的權威,選擇了不喜歡的工程專業,學習成績更是倒數。三個年輕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無奈,因有緣相逢在一所大學的屋檐下,共同分擔著彼此的憂慮和不幸,以各種方式排解著內心的壓力和處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蘭徹的一句話:「學習就是為了應用」。法函的:「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 說出了教育和學習的本質,如果不是為了應用,學習還有什麼意義?而目前我們的教育又走到了哪裡呢?中國的應試教育,成了孩子論資排輩的依據。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會決定孩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知道我為什麼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 「爸,我做一名攝影家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會真正幸福。」 「學習是興趣,工作是娛樂」 有多少孩子能夠享受到這些呢?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就是把自己的名譽和地位與孩子的前途連在一起,害了多少孩子啊!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 」 「今天我不請求上帝給我這份工作,只為這生命而感激」 「有位智者說...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讓我們善待自己,善待孩子們,為了他們的健康、自信、快樂而努力! 也被現在的中國教育所惱怒,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報道中國的孩子創造力低至歷史最低,這就是這些年應試教育造成的後果,學生正在成為考試機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 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 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理,不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製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後的結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 可是越來越覺得這原來是一部這么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准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意義,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電影中的經典台詞—All is well,這句話總展現於整個故事中,包括最後喚醒那個剛出生的嬰兒,有點虛構,但展現著一種心態,不過生活中不管發生什麼能淡定的拍著胸口說聲All is well,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境界。不能「做自己」,總能說聲「All is well」也是好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很怪的片名,近三個小時的片長,有喜有淚,這部電影的經典之處個人認為在於融入了生活,升華到了人性,總能把那些觸動人心的東西演繹的淋漓盡致。電影的很多情節也許涉及了印度的現實的社會問題,但似乎和我國的國情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別總是信口「阿三」。社會很浮躁,我們更是浮躁,總想特立獨行,但現實的生活使我們不可能那樣去做,很多時候只能沿著那特定的軌道或被牽著鼻子走,展現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就是親朋的期許,生存的必須,努力的艱難。這部影片中講述的」做自己「也許才是人生終極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親情,愛情,友情,雖然很曲折,但最終都近乎完美的實現,然而電影終究是理想主義的美夢,若在現實中演繹,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謬!
F.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觀後感
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准備,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意義,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
不敢說是最好的,但絕對是值得一看的印度佳作!有時候不想跟自己過意不去 討厭看過於沉重的 —— 這部電影深入淺出 不乏蘊含諸多道理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不說電影的人生哲理震撼了我 而是有感帶批判性題材可以拍得如此搞笑輕松,這個贊一個!不過硬要將該片的骨髓上升到一個層次我倒覺得比較牽強 沒有必要 它就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你看的時候會不知不覺投入感情、甚至會為情節的小跌宕揪心(雖然知道結局肯定是大團圓型滴)由衷 感到開心、溫暖的同時順便重溫那麼些耳熟能詳的「大道理」(ps:可以看聽但是現實可以肯定我基本上不會去「挑戰」……)也還蠻不錯!最後提提由於畢竟是喜劇搞笑,所以片子戲劇性很強。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吸塵器接生小孩」哈哈,關鍵是他還成功了!
不過「大道理」里也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後遇到事情,我想我會不介意學學神聖智者蘭徹達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聲告訴自己「一切順利」——因為有時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們的安慰來使它變得堅強!
說起中國的應試教育,真是可悲,我們都已經是受害者了,難道我們的下一輩還要繼續?教改越改越牛,分數無比重要,90後各類門事件層出不窮,這就是教育體系的悲哀,或者,也將是我們民族的悲哀!縱觀華夏幾千年,歷朝歷代,周期性的動盪和繁榮,200年後或許亂世。何其可幸,我們活在盛世!世態風雲變幻,我既不是開國功臣,看起來也當不了亡國之奴,碌碌無為一生即可。
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社會在發展,同時社會也在倒退。物質越來越豐盛,精神越來越空虛,枷鎖一重又一重。兒時的夢想越來越遠,活著就像行屍走肉。僅有的樂趣就在於看一部像這樣勵誌喜劇溫情片。
G.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觀後感
當所謂國產電影還陷入在
「模仿美國大片無奈技術差距甚遠的科幻」
「把觀眾當二百五般既老且冷的低俗笑料」
「導演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要表達什麼式的深沉」
「用什麼都缺的中國唯一不缺的人類堆砌出來的宏大場面」
「大腕加大投資加大製作加沒營養的爛情節構成的巨作」
等等讓人從錯愕到失望到麻木到不再關注的誤區時
一向被中國人瞧不起的印度阿三早已另闢蹊徑
這是一部好到無法形容的電影,可惜豆瓣不允許我給它打五星以上的分數。
以現實主義開頭,用樂觀的態度調侃那些存在多時的沉重話題,用調皮的方式代替粗暴的反抗力圖改變令人窒息的制度和慣性,最終以理想主義結束。
不刻意討觀眾開心,也沒有做作的煽情,卻會發自內心的哭完又笑,笑中帶淚
這種在異國電影里得到的久違的理解和寬容將我擊潰,讓曾經覺得「寶萊塢」這個名字有山寨美國嫌疑的我羞愧不已。
我也如無數庸人一般,從小被填鴨式的塞進許多信息,其中大部分是垃圾,數學對我的作用只是用來算錢,執政黨主觀記錄的政治更是沒有任何意義。
教條使我刻板,進而蠢笨,然後愚不可及,最終成為千篇一律的批量機械
那才是不同於影片中「三個傻瓜」的,真正的,無法逆轉無可救葯的呆傻。
跟所有人一樣習慣把氣焰囂張言行高調大眾呼擁的人或集團奉作不可忤逆的權威
比如「好萊塢」,比如那些被家長當作成功典範用來教育我的誰誰誰
直到現在才知曉這些以強橫的態度野蠻的動作灌輸給我的東西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SO,當一些被評價為比你有前途的人擺出高姿態的給你他自覺專業的提點時
請對他說
你的優秀和我的人生無關,請帶著你的趾高氣揚滾蛋吧。
皮埃斯:可惜我們不是天才,我們甚至連人才都不是,我們不具備任何力量,更沒有顛覆的勇氣。所以我們在電影的理想主義ENDING後,只能帶著意猶未盡的感同身受,繼續默默無聞和壓抑的生存下去。
【..無聊時的....思考】
出生的意義是...?
努力的意義是...?
繼續存在的意義是...?
我們是為了拚死拼活得到別人施捨般的稱贊而出生..努力...繼續存在的...嗎?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93023/
H.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500字
故事以兩個好朋友尋找多年不見的好兄弟蘭徹的過程中展開的回憶:講述五年前蘭徹頂替他人來到皇家工程學院讀書。這是一所印度傳統的名校,這里的檢驗學生的唯一標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績)!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蘭徹卻不隨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開朗、幽默和智慧影響著周圍的人。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觀念。最後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學界(一位具有400項專利,日本人求之不得的天才科學家),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法撒克 旺度。 「三人幫」中蘭徹和拉朱夢想成為工程師,法漢卻想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家。影片中隨時穿插著幽默的語言,行為。他們把教授稱為「病毒」,把查圖爾稱為「消音器」。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找上門」.............故事隨之結束 這部片子不同於其他的情感電影,它給你的不僅是感動和回憶,更多的是給你啟發和指引!讓你明白在面對未來的時候該用什麼態度,在面對迷茫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該片內容新穎,情節發展不墨守陳規,片中44歲的男主角蘭徹的扮演者阿米爾.汗能將二十歲大學生該有的年輕和活力演繹得淋漓盡致,真是令人嘆服! 「以無聊抵抗無聊」是烈日當空下的香港學生採取的生存態度,遠在印度的年輕學生竟是同道中人,不過不要以為三個小夥子真是傻仔任人擺布,實質上以嬉鬧行為抵抗印度填鴨式的教育謬況,宣傳教育體制改革。當中還奉送熱鬧的寶萊塢歌舞。開始大家可能會認為是單純的喜劇片,實然裡面內容很多,關於教育體制的問題,思考問題的方法,兄弟感情,愛情等。少見的印度式校園青春片,搗蛋中又不忘數落印度嚴重的階級及自殺問題.
I.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人活著有太多身不由己,能像蘭徹那樣跟著感覺走實屬不易。法爾漢熱愛攝影,卻苦於父親的阻攔,只能在帝國學院攻讀他並不感興趣的工程學,於是他成了倒數第二,但當他決定從事攝影的時候,成功向他打開了一扇門;拉杜,一個貧苦學生,面臨家庭帶來的各種壓力,只能寄希望於神,他對現實的畏懼與逃避讓他穩居倒數第一,但當他丟掉畏懼,勇敢面對生活時,幸運女神真的朝他招手了。也許就如蘭徹所說:很多時候,我們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只要你勇於跨出那一步,說不定就可以改變你今後的人生。而我,一名迷惘的大學新生,看完這部電影的最大感觸就是:followmyheart。
在這個快節奏時代,生活就像腳底下抹了油一樣根本停不下來。車子、房子、票子似千斤鼎重重的砸向人們,而我雖然還算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隻腳卻也踏進了社會的泥淖,漸漸無法自拔。「病毒」的經典台詞「人生就是賽跑,要麼全速向前,要麼徹底完蛋」一遍又一遍響徹腦海,其實院長說的並沒有錯,這就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可那畢竟是電影,是虛幻,需要讓我們在一片混沌中看到希望的微光,所以院長成了病毒,蘭徹的生活方式則成了一碗心靈雞湯。但願人們的心智沒有被現實徹底荼毒,還能在朦朧中找到心的方向。
其實看這部電影我的內心很糾結,我不得不承認院長說的,可我同樣佩服蘭徹的生活態度。就像在現實里,我深諳現實的殘酷性,卻幻想能隨心而活,做一個走心的人。「長尾杜鵑從來不自己築巢,他只在別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會把其他的誕從巢里擠出去,競爭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麼競爭,要麼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___達爾文若干年前提出的生物進化論已經告訴世人優勝劣汰的道理,但或許違心的優勝者風光的活著也只是沒有真性情的屍體。在戲里,法爾漢和拉杜的經歷就像死而復生,就像凋零的樹梢又長出了新意。在現實里,我又能不能朝著心之所向,開出絢爛的花呢?
電影的最後,三傻終於在蘭徹的學校重聚,而蘭徹與女主的愛情也圓滿結局。故事類似喜劇,但又並不是順風順水,也許就是為了告訴在現實里起起伏伏的我們:跟著感覺走,終會等到柳暗花明。
J. 三個傻瓜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很久沒有在電腦里看到一部這么好的電影了,非常的有教育意義!
整部電影以輕松、幽默的風格延展開來,絲毫不覺這時間過得緩慢。
主角是由印度有名的男演員來飾演,我感覺有點像卓別林。哈哈。
影片主要反映的是印度現代填鴨式的教育帶給學生的壓力、恐懼與不科學。
也反映了學生時代的友誼情比金堅。
突然想到那天群里截來的一段話,也是某位博友博里寫的其中一句話
「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選5個你最要好的朋友你的成就一定是他們5個人的平均值」。
本沒有什麼共鳴,看過此片後深刻感悟到身邊只要有一個是積極向上、聰明機智的朋友,我們就一定會被帶動。
雙手伸直向上觸摸,永遠有一片天空是你所無法觸及的。因此,一個人的力量是無限大的,只要有勇氣,努力過後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慢慢人生路,當我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放棄,因為只有勇敢面對,才會實現我們的目標。
一個成功的人,他的周圍必定有一個甚至幾個忠實而又能夠幫助到你的朋友。他們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影響到你的生活及人生態度!
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以及生活常識,培養自己的興趣,做有興趣的事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又想到前幾天看了SO的那篇《課外閱讀》,她引用書中的話:「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就是:課外閱讀。」突然聯想到自己,大腦測試智力也算優秀,但為什麼我書讀得比別人差,考試考得也沒人家好呢?歸根究底也是自己從小不愛看『閑』書。中國其實也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在我讀書的時候,一到期末,老師總會劃重點,甚至於幾乎把整份試卷的題目都告訴了你。可是,試問:考一百分又如何?這能證明什麼嗎?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果你的興趣是畫畫,整天讓你去寫作,你會有靈感嗎?寫得出一篇好的文章來嗎?如果你的興趣是攝影,讓你整天去學機械是如何製造的,你能用物理知識去活用到現實創造中去嗎?所以,培養興趣非常重要!我們要為自己的興趣而學習、工作。這樣你最終的成就遠比你死記硬背考到一百分甚至於考入名牌大學而更有價值!
為自己有限的人生創造出最高的財富!走有意義的人生路,你會感謝生命中那些幫助過你的朋友,也會堅定自己的信念!
去看吧!親愛的們,你們一定會跟我一樣有所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