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堂午餐 觀後感
《天堂午餐》影評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感覺要孝敬父母時,父母已悄然離我們而 去。父母缺的不是其他而是一種關愛,我們做子女的大多數都沒有顧及到,很多時候我們生 活在幸福之中卻不懂得感受幸福。 短片講述了一個很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給孩子做飯,而男孩卻始終不重視母親的 愛。 漸漸年老的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吃到兒子做的飯, 兒子卻總說等母親老後天天給她做 飯。然而突發的疾病卻殘忍的奪去了她的生命――在買菜回家的路上因腦溢血離開了人世。 兒子這才懂得母親的重要,便每天做好一桌子飯菜,和母親的遺像共進晚餐,將遲到的晚餐 送往天國。 片末的第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在父母還健在的 時候,為何不好好孝敬他們?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母給我們的愛是如此博大、深沉,但 他們渴望得到的回報並不多,不是一大筆金錢,而是一句淡淡的問候;也不是金銀珠寶,可 能是下班後的一杯清茶。 哪怕只是一句淡淡的問候, 一次偶然的做家務, 父母都會感到滿足。 但僅僅是這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父母含辛茹苦養大我們, 教育我們, 就是為了希望我們能 夠過的幸福,過的開心。等到失去了父母,再猛然頓悟,將遲到的滿懷愧疚的孝心送往天堂 也無法換回了。即使父母會原諒你,但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在追求名利的路上,早已忘記了本有的感恩,忘記了最初 的幸福。生活在幸福之中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如今隨著 中國經濟的發展, 年輕人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很多人為了有更好的前途忙於事業, 《天 堂午餐》中描述的情況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不少人認為,等自己成功了,有時間了,再 好好孝順父母,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父母就一定會等到那個時候嗎?有錢就可以過上幸福的 生活嗎?是什麼讓我們的眼睛活在迷霧之中?失去了才知道痛心, 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 活著? 片中的兩個畫面, 「母親正在拖地的時候,兒子卻說: 『哎呀,別擋著我』 ;母親叫他吃 飯的時候,他卻說『別叫了,煩死了』 」現實中存在著很多這樣的事例,父母為了孩子的健 康成長而嘔心瀝血,希望孩子過得幸福,而孩子卻不理解父母,還經常頂撞父母,也許是小 孩子不懂事, 但當我們長大後, 是否關心過我們的父母?有沒有兌現你小時候的話語讓父母 幸福?常年離家在外的你,有沒有經常打電話回家問候父母?然而,大多數的人為了名利, 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父母打電話來的時候也就幾句話敷淺過去。人在旅途,功名利祿只是一 種身外之物,再多的錢也換不了父母的愛,何不先把名利放一放,抽出時間來陪陪父母。 我們總是看了別人的不幸之後才感知幸福,甚至遺忘自己的幸福。我們生活在相對論 之中,所以才會有很多悲劇上演。總是在幸福中體驗悲劇,又在悲劇中體驗幸福。我不知道 有多少人看了這部短片, 看過後又有什麼行動, 但它卻給了我內心深處的震撼。 百善孝為先, 做一個善良的人就應該孝敬父母、學會感恩。當然,不止是是父母,還有所有關心你的人, 都一樣要心懷感激。 天下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和父愛了,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雖然父母有時 會有一些嘮叨,可是嘮叨的話語中能表現出父母是關心我們的,愛我們的。父母每天起早貪 黑都是為了我們,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在母親節、父親節的時候為父母送上一句溫馨的話 語。 正如這部短片的創作人劉嘯宇所說: 「我其實希望通過這個短片來掀起社會上的一股熱 潮——盡早盡孝心,不要等,希望所有的人都盡早盡到自己的一份孝心,這個短片不只是給 八零後或者九零後看的,也不只是給兒女們看的,而是面向大眾,做給全部的人看,觸動每 一個人的內心,帶給全社會一個啟發、一份教育。」所以,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這部短片,都 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父母老了,我們沒有多少 時間的等待,如果你有這份心就開始行動吧。 最後,還是那句話: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㈡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讀後感,速度啊,十萬火急!!!!~
今日讀古文,文中有句話對我震撼很大,那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道德規范。古文中關於「孝」的文章很多很多,最為著名的要數《孝經》。宋代提出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居「八德」之首。翟鴻燊教授在《高品質溝通》演講中,提到的「三不眨眼
俱樂部」,入會誓詞中「第一不眨眼」是,在父母的身上花錢,連眼睛都不要眨。當今社會的「不孝之徒」是沒有人願意做他(她)朋友的。
現如今我雖然還沒有到而立不惑之年,但過去對「孝」的理解很淺,雖非「不孝之徒」,但與要求相距甚遠,瘦骨臨風也不知道自己十多年是怎麼混的,如今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學習還出現危機。我現在雖然是個窮光蛋,但我也要做到在父母的身上花錢,連眼睛都不要眨。
朋友們,無論是大款還是窮光蛋,要因人而宜,用自己的方式抓緊孝敬父母吧!千萬不要讓父母等不及了!
㈢ 《你好,李煥英》MV看哭了,這部作品為何能引起共鳴
《你好,李煥英》讓你笑著流淚的喜劇,才是真的靈魂之作。一部好的喜劇,不是它有多麼搞笑,也不在於它有著怎麼包袱,而是在做它多少生活寫照,帶給我怎麼樣的人生思考,在於我們看過後能否觸動觀眾內心上的一根弦,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這就像看周星馳的喜劇和看德雲社的電影一樣。首次接觸是在16年的歡樂喜劇人上,賈玲,陳赫以及張小斐等主演的小品,當年獲得了如潮好評,一時間感動無數觀眾,更是有沈騰的參與,我相信這必然是一個好的作品。
大家網上評論都在說很感動,但是其中的滋味只有賈玲自己能夠體會,畢竟那是她自己的經歷,別人有類似的經歷,也會產生共鳴。說實話這裡面的演員我都喜歡,陳赫呢,本來就很好玩,說完包袱自己就先哈哈哈地笑,賈玲比陳赫好點,而且賈玲公司這幾個演員也都很不錯,那個賣豆腐的和看大門的,太接地氣兒的演員。大家都說看這個《你好,李煥英》剛開始一直在笑,笑著笑著就哭了。賈玲兒團隊的這個小品,通過時光穿越的方式,把她媽媽從姑娘到戀愛嫁作人婦,最後突然離開人世的經歷重現。可能是因為賈玲在她媽媽離世時,沒能見她最後一面的遺憾。所以才創作出這么一個特別感人的作品吧!
一個作品之所以可以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流淚,不知不覺中傷感,可以說是真的有很大的魅力和情感共鳴帶給我們了。達到這樣的效果真的是異常困難的,現在很多作品都是強行煽情,並沒有達到人的內心深處去。所以《你好,李煥英》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作品!
㈣ 看電影母子情深觀後感800字
忙中偷閑將電影《裸歸》看完,體現了中國文化,人,情,禮儀,道德,非常棒的反映了人的內心。編劇、選材、演員、朴實無華,卻牽動心弦。感動的一塌糊塗!講的另一層含義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當你真正成功的時候,你的父母是否還健在,是否已老去。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既要賺取財富,更要珍惜親情。
這電影不在拍的畫面場面甚至科技含量,而是對人的內心的震撼,回頭又想起了落難時的我、為難之時的那些冷言冷語、為難時候的那個別情誼,不禁黯然淚下。金錢不是痕量人生價值的唯一。這部電影就體現了落難時和有錢時這個現實的社會現實的人。
秦軍一個白手起家的,離開家鄉5年後成為一個身價過億的老闆。以「要飯的」打扮出現在5年前的家。他知道了什麼才是朋友、什麼才是「人」,往事成煙,是最讓人心疼的那句話好:轟然人為己!都有發青發黃的時候,人格比天格重要,不虛名也。
片中,應該是叫姜浩的一個人那才叫兄弟,那才叫朋友,一次是秦軍跪在媽媽的墳前,他的兄弟跑在山頂順喊的「相信你...」整個故事,有時覺得就是在敘說自己的人生......
我們看完的在罵那些人狗不如的秦軍的朋友時。我們不如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你的朋友有一天。穿的破破爛爛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會和他擁抱嗎?向你借錢你敢借給一個「要飯的」嗎?你敢在所有人面前承認「要飯的」是你的朋友嗎?
當然秦軍的做法也有些地方不對。畢竟,父母只有一個。就算你榮華富貴了。就算你高高在上了,但是同時你最親的人馬上要離開你了。子欲孝,而親已病,同時,我感覺這個視頻也正是對外出打工,或者在外當老闆而把親人放家裡不問的這樣一種人的鞭撻、一種鄙視,就像秦軍他弟弟說的:我們最起碼照顧過咱媽。可是你在外那麼多年來過一個電話嗎?
人生就是這樣大起大落。莫笑他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這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劇中秦軍小時候老師的話說的不多但是很現實也使人勵志警醒。「有志放在心裡不用掛在嘴邊!」雖然我對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但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至於為什麼要扮乞丐,我覺得男主角扮成乞丐後也體會到了父親當年所承受的那份委屈,再好不過的折射人世間的人情冷暖,生活中不是什麼事情都符合邏輯,常常超出人的想像,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賞識不同。一是要檢驗人心,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證明一件事,因為當初他爸爸也是乞丐要飯來到這個村,所以一直被別人看不起,他要向他們證明他老秦家不是窩囊廢,一樣可以出人頭地,最後他爸跪下了,失心裂肺叫著耳,其中百感交集,一來怪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二來為能有這樣一個兒子由衷感到慶幸。
嫌貧愛富古今皆然,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你喜歡也好,憎惡也罷,能改變什麼嗎?做好自己就好,不搖尾乞憐,不盛氣凌人。面子,只是一時的虛榮,生活的本質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當你榮華的時候,聚在你身邊的並非全是假士,但當你困苦的時候,留在你身邊的,一定是真人吶!記住一句話:人不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㈤ 母子情深電影觀後感示範作文
《裸歸》觀後雜感
忙中偷閑將電影《裸歸》看完,體現了中國文化,人,情,禮儀,道德,非常棒的反映了人的內心。編劇、選材、演員、朴實無華,卻牽動心弦。感動的一塌糊塗!講的另一層含義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當你真正成功的時候,你的父母是否還健在,是否已老去。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既要賺取財富,更要珍惜親情。
這電影不在拍的畫面場面甚至科技含量,而是對人的內心的震撼,回頭又想起了落難時的我、為難之時的那些冷言冷語、為難時候的那個別情誼,不禁黯然淚下。金錢不是痕量人生價值的唯一。這部電影就體現了落難時和有錢時這個現實的社會現實的人。
秦軍一個白手起家的,離開家鄉5年後成為一個身價過億的老闆。以「要飯的」打扮出現在5年前的家。他知道了什麼才是朋友、什麼才是「人」,往事成煙,是最讓人心疼的那句話好:轟然人為己!都有發青發黃的時候,人格比天格重要,不虛名也。
片中,應該是叫姜浩的一個人那才叫兄弟,那才叫朋友,一次是秦軍跪在媽媽的墳前,他的兄弟跑在山頂順喊的「相信你...」整個故事,有時覺得就是在敘說自己的人生......
我們看完的在罵那些人狗不如的秦軍的朋友時。我們不如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你的朋友有一天。穿的破破爛爛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會和他擁抱嗎?向你借錢你敢借給一個「要飯的」嗎?你敢在所有人面前承認「要飯的」是你的朋友嗎?
當然秦軍的做法也有些地方不對。畢竟,父母只有一個。就算你榮華富貴了。就算你高高在上了,但是同時你最親的人馬上要離開你了。子欲孝,而親已病,同時,我感覺這個視頻也正是對外出打工,或者在外當老闆而把親人放家裡不問的這樣一種人的鞭撻、一種鄙視,就像秦軍他弟弟說的:我們最起碼照顧過咱媽。可是你在外那麼多年來過一個電話嗎?
人生就是這樣大起大落。莫笑他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這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劇中秦軍小時候老師的話說的不多但是很現實也使人勵志警醒。「有志放在心裡不用掛在嘴邊!」雖然我對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但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至於為什麼要扮乞丐,我覺得男主角扮成乞丐後也體會到了父親當年所承受的那份委屈,再好不過的折射人世間的人情冷暖,生活中不是什麼事情都符合邏輯,常常超出人的想像,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賞識不同。一是要檢驗人心,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證明一件事,因為當初他爸爸也是乞丐要飯來到這個村,所以一直被別人看不起,他要向他們證明他老秦家不是窩囊廢,一樣可以出人頭地,最後他爸跪下了,失心裂肺叫著耳,其中百感交集,一來怪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二來為能有這樣一個兒子由衷感到慶幸。
嫌貧愛富古今皆然,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你喜歡也好,憎惡也罷,能改變什麼嗎?做好自己就好,不搖尾乞憐,不盛氣凌人。面子,只是一時的虛榮,生活的本質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當你榮華的時候,聚在你身邊的並非全是假士,但當你困苦的時候,留在你身邊的,一定是真人吶!記住一句話:人不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㈥ 薇婭發長文談《你好,李煥英》,看完電影的你,又有哪些不一樣的體驗
薇婭在看完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之後寫出了一段觀後感,在其中提到了自己和外婆的一些事情。其實是看完這部影片,真的有很多不一樣的體驗,而且每看一次就有不同的感受。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有這樣一個感覺,那就是母親對於孩子的愛實在太無私了,而賈玲也在通過這部影片來彌補自己的遺憾。
賈玲在影片當中穿越時空,來到了母親還沒有結婚的那個時候,但是這也僅僅只是影片而已,現實生活當中的我們是沒辦法穿越的,所以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珍惜如今身邊的親情。
㈦ 請大家幫我看一看觀後感,提一些意見,萬分感謝!!!
父母為你付出可以寫的更詳細,比如一個下著大雨的晚上媽媽背著突然發高燒的你去醫院,結果媽媽不分日夜照護你,你的病好了,媽媽卻病了,再想到你自己和那個故事,你不禁想到了感恩
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又短又好!我時間緊,不然明天沒時間寫!
摘要 看完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最大的感觸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著實是一種莫大的遺憾,但有些遺憾與告別是無可避免的,也是讓我們學會珍惜與感恩,學著去成長。
㈨ 濟南教育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寫觀後感。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一段思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離別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性,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美的詮釋了溢於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聖潔的心…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於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二)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和電視機里的觀眾一起流著眼淚看完《2013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在我觀看完《2013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們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去送票。邵帥為了母親克服自己怕黑的心理。這么膽小的一個男孩竟然作出了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從小就常聽人說:為人子女的我們,無論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母親的牽掛。一天,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讓母親放下那顆牽掛的心。父母的心與我們始終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我們常常享受在這種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們多少人臉上火辣辣的。
再來看看自己,向他們這樣年齡是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發,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曾經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我們的一切,牽動父母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呢?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跪羊圖》古往今來感動了無數人,父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恩深似海,而我們做得再多,比起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也只是猶如滄海一粟。這些孩子用孝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我們一天天再長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總是以工作忙為理由很少去看望父母,怎布置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少了嘮叨,少了關懷,少了他們的疼愛,到時的我們只有低頭嘆息,後悔自己以前為什麼沒有孝敬他們了。現在不把握住時光,好好孝順他們,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擁有那麼多的幸福嗎?謝謝你們在我們好多人迷茫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盞燈:這個世界,惟有愛,能沖破一切阻礙。
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為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鍾。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三)
文/彬彬
昨晚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一個名字猶如十一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當我們還乳臭未乾,偶爾躺在媽媽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琅琅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甚至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的骨髓獻出來救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家住重慶的十四歲女孩吳林香。她小的時候父母離異,繼父留下一個5歲的弟弟出外打工,媽媽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體又不好,照顧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吳林香那小小的肩膀上。她的媽媽經常因病痛苦萬分,她總是微笑著安慰媽媽,從來不讓媽媽看到她哭時的樣子。但病魔還是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盡管命運如此坎坷,她還是堅強地面對生活。她說:「我以後要當一名醫生,救許多像媽媽一樣的病人。」這就她努力實現的夢想。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