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苗族電影媽媽回來吧下集完整版

苗族電影媽媽回來吧下集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4-23 12:10:04

『壹』 苗族電影媽媽變牛

真愛永不朽》,劇情我就不啰嗦了,小夥伴們快去看電影吧。最後,祝天下的哥哥姐姐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真愛永恆,愛你所愛!謝謝

『貳』 2006中國十大感動人物事跡

感動中國:洪戰輝事跡

[size=2][color=Red]感動中國:洪戰輝事跡[/color][/size]
生活中總有一些東西再感動著我們。
核心提示:在湖南懷化學院的校園內,每天早上一位23歲的男生,都會用自行車,把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送到石門小學,晚上再接回到他們的住處—男生宿舍下的樓梯間。這位男生就是2003年從河南省西華縣考入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的洪戰輝。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戰輝並沒有血緣關系,是犯有間歇性精神病的父親撿來的棄嬰。由於母親離家出走,這位撿來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帶大。從洪戰輝讀高中時,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如今已經照顧了12年。

一直沒有穿棉衣的洪戰輝穿上了毛褲,看著一個小女孩做作業。洪戰輝其實並不想穿這么早的棉衣,因為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12月4日中午,連續的幾天冷風吹過,難以阻擋的一股冰涼如錐子一樣穿透著人的每一個毛孔。

在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個宿舍樓的樓梯間里,一直沒有穿棉衣的洪戰輝穿上了毛褲,看著一個小女孩做作業。這是一個普通的星期天,一個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洪戰輝其實並不想穿這么早的棉衣,因為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小女孩是洪戰輝的妹妹,12年前撿來的妹妹。12年的歲月並不算短暫,小女孩已經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長成了一個懂事的小學生;12年的歲月也不算漫長,洪戰輝用一種純真的兄妹之情照顧著這個並無血緣關系的妹妹。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東夏鎮洪庄村,這是一個普通的豫東平原上的小村莊,一條土路通往3公里遠的鎮上,是西華縣偏遠的地方。鎮上離縣城有30公里,被一條曲曲折折、坑坑窪窪的鄉村公路連結著。

1982年,洪戰輝就出生在這里,在他12歲之前,和眾多農村的男孩子一樣,有著一個天真爛漫的童年,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和他共同組成的家庭生活的盡管艱苦但也很幸福。可突然的一天,他的生活改變了。

1994年8月底的一天中午,一向慈祥的父親從洪戰輝的姑母家幫助幹活回來,突然無緣無故地發起火來,他瞪著眼睛,任何人都阻擋不住他砸碎了家裡所有的東西。小戰輝和弟弟從來沒有見過父親這個樣子,恐懼的站在門外,目不識丁的母親根本勸不住父親的舉動,和尚不諳人事的妹妹蹲在門旁哭泣。

最可怕的一幕出現了,父親突然搶過妹妹,母親哭叫著來搶女兒,被父親一腳踹倒在了地上,然後將妹妹高高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了下來。

妹妹死了,父親瘋了......12歲還是一個孩子洪戰輝的天空就在這個普通的日子裡轟然倒塌。洪戰輝趴在已經骨折的母親身上號啕大哭。弟弟懵了,甚至忘記了哭。

周圍的親友來了,他們幫忙把戰輝的父親和母親都送到了醫院。照顧住院的父親、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弟,12歲的洪戰輝稚嫩的肩膀上開始肩負了家庭主人的責任,3個月的時間,洪戰輝醫院、學校、家裡三點一線,不分白天黑夜,風雨無阻,三個月的艱辛,讓洪戰輝長大了,艱辛的付出終會有回報:母親出了院,父親間歇性精神病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可家裡也負債累累,但畢竟生活又重新回到了平靜。

這年的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小年的日子。一早起來,洪戰輝就沒有看到父親,一種不詳的預感猛然間縈繞在頭頂,他忙告訴母親。即將過年了,是不是父親的病又犯了?是不是父親又出去惹事了?母親急了,母子倆滿村的尋找,可是始終沒有見到父親的影子。臨近中午時分,在離村莊約10里地的一棵樹下,洪戰輝找到了父親,此時的父親,懷里抱著一個包裹,那是一個嬰兒。父親解開了包裹,小心地呵護著。眼光里透出一種父愛,一種久違的蘊含有慈祥光芒的愛。

這是誰家的孩子?怎麼會跑到父親的手中?母親小心翼翼走上前,從丈夫手中接過了孩子。這是一個女嬰,用粗線縫制的棉衣上面摞滿了補丁。可能是飢寒交迫的緣故,孩子的嘴裡發出一種微弱的聲音。在孩子的貼身衣服上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無名女,農歷1994年八月十八日生,哪位好心人如拾著,請收為養女。

天快黑的時候,一家人把孩子抱回了家。看著已經哭不出來的孩子,母親尋思著等天明了看誰家願不願意收留,就送給誰?

這個家太窮了,其實母親的很願意收留這個女孩,可是連買奶粉的錢都沒有,這個善良的母親不想再看到一個類似於自己女兒的下場。女兒曾經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多的歡笑,似乎後來的痛苦猶如一塊傷疤,沒有人願意再提起。

母親也是這樣,眼前的女孩鉤起了她內心深處最為痛苦的傷痛,她似乎沒有抱起女孩的勇氣。臨時照看小孩的任務就落到了洪戰輝的身上,他一抱上小女孩,小女孩就直往他懷里鑽,他想起了妹妹。

貧寒的家庭承受不起哺育小女孩的花費,夜深的時候,母親讓他把孩子送回去,他無奈地打開門,抱著孩子走在刺骨的寒風中,一種愛憐伴隨著一種痛苦,這是他夢中的妹妹啊,不忍心的他哭著又拐了回去。他對母親說:「不管怎樣,我不送走這位小妹妹了……你們不養,我來養著!」小孩子留下了,洪戰輝給她起名為洪趁趁,小名「小不點」。

小不點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久違的歡樂。父親的對死去女兒的內疚讓他把力所能及的父愛傾注到了小不點的身上,父親的病情穩定了一段時間。

父親畢竟是病人,經濟的原因不可能讓父親長時間的吃葯,一旦沒有葯物維持,他就不可抑制地要狂躁。除了不打「小不點」,家裡任何東西都成了他發泄的對象,包括碗筷,包括他相儒以沫的妻子,伺候他很長時間的兒子,他見什麼砸什麼。可憐的母親身單力薄,身上常是舊傷沒好,又添新傷。

一個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一個目不識丁的母親身上,這本身就是不公平,更不公平的是她還經常遭受父親無緣無故地毒打。

1995年的8月20日,在吃過午飯之後,母親不停地忙著蒸饅頭,直到饅頭足可以讓一家人吃一個星期之後,她才停了下來。

第二天,母親不見了,家庭重擔、父親的拳頭讓母親不堪重負,她選擇了逃離。

「娘,你去了哪裡?回來吧......」弟兄倆哭聲在暮色中飄了很久。他們不想這樣失去母親,一個家裡賴以維繼的支柱,洪戰輝哭喊著和弟弟在周邊村落尋找媽媽,夜已經深了,娘那天沒有回家。

尋找母親的他們還沒有走進家門,就聽到了「小不點」的哭聲,看著嗷嗷待哺的妹妹,弟兄倆眼淚流了下來。娘走了,父親又是個病人,還有這個剛剛才1歲的妹妹,洪戰輝的心似乎在抽搐:「娘啊,你怎能撇下我們不管了那!」生活就是這樣無情,洪戰輝的哭聲消失在如漆似墨的夜裡,娘不見了蹤影。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誰能想到一個才13歲的孩子,就得承受這樣的壓力。似乎一夜間,洪戰輝長大了,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撫養尚不會走路的妹妹,伺候病情不穩定的父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年僅13歲的他學會了忍耐,學會了承擔責任。

在他去學校的時候,他就把小不點交給自己的大娘照看,放學回到家裡面,再忙著准備全家人的飯。更難的是小不點的吃飯問題,每天一早,小不點「哇哇」不停的哭聲總會讓洪戰輝手足無措,只好抱著孩子去求附近的產婦們。天天討吃也不是辦法,洪戰輝後來千方百計籌錢買了一些奶粉。在一些有經驗的人的指導下,他學會了給小不點沖奶粉。為了讓奶的溫度適中,餵奶的時候,他考慮到自己用口吮吸不衛生,他就將調劑好的奶水先倒點在手臂上,感覺不冷也不燙了,他才喂她。

吃飽了的小不點還聽話,洪戰輝只要上學前和中午及時回來餵奶兩次,她就不哭鬧。難熬的是晚上,也許是因受了驚嚇,每到夜深,「小不點」就要哭鬧一場。這時,洪戰輝毫無辦法,他不知道怎樣哄她,只是抱起她來,拍打著她,在屋裡來回走動……

夏天還算好過,冬天的時候,小不點的棉褲尿濕了,又沒有多餘棉衣可供替換,每天的晚上,洪戰輝都是把濕透了的棉褲放在自己的被窩裡面暖干,天明的時候,再給小不點換上。

1995年時,洪戰輝已到西華縣東夏亭鄉中學讀初中,學校離家有兩三公里,他在學校期間,把小不點放在什麼地方也成了他心中的一個難題,如果放在家裡,患病的父親會不會傷害小不點?於是,洪戰輝又找到鄰居,讓鄰居幫忙在他上學期間照顧小不點。在讀初中的三年中,洪戰輝無論是在早上、中午還是下午、晚上,都要步行在學校和家之間,及時為照顧小不點吃飯。

日子盡管過的很艱辛,但也很平淡,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了1996年的春節。那年後的不久,小不點經常拉起了肚子,一天要拉好幾次,看著逐漸消瘦的妹妹,洪戰輝只得給老師請假帶妹妹去醫院,診斷結果出來了,小不點得了嚴重的腸炎。此後,在連續20多個日子裡,衛生院又成了學校、家庭兩點外的第三點。

幾年了,母親杳無音訊,父親的病情也不斷反復,為防意外,每一個夜晚,他都將小不點放到自己的內側睡,只要夜間一有動靜,他就先摸摸里側的小不點。

幾年的生活讓洪戰輝成熟了,成熟意味著一種艱辛的經歷,洪戰輝年輕的生命年輪上蘊含有一種特殊的含義:生活的不公平讓洪戰輝稚嫩的脊樑堅強且執著。

兒是娘心頭的肉,骨肉分離已經一年了,娘一把把洪戰輝抱在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所有的委屈終於爆發了

1997年,是洪戰輝幾年來最為幸福的一年,小不點3歲了,她從一個處在襁褓中的女嬰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學會了懂事。這年洪戰輝也順利地完成了初中學業,成為東夏鎮中學考上河南省重點高中西華一中的三個學生之一。

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洪戰輝體現到了一種久違的幸福。伴隨幸福的還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是辛酸?是痛苦?都不是,又都是。

要上高中了,家貧如洗的現實又成了面前的一道門檻。學費錢從哪來?小不點怎麼帶?洪戰輝第一次想到了退縮。

西華一中離家30多公里路,也不可能像上初中一樣天天回家,自己也不可能帶小不點上高中,怎麼辦?思來想去,洪戰輝想到了媽媽。他想找回娘,讓娘承擔一部分自己的難處,萬一找不回娘,就只能把小不點送回到她親生父母身邊,小不點的來處,已有好心人悄悄告訴他了。

上高中前的這個暑假,洪戰輝開始了他的尋母之旅。10多天後,一位好心鄰居告訴他,她曾在石羊一次「趕會」時見過他娘。這條信息讓洪戰輝聽了大喜,一大早就騎車趕了過去。3個多小時後,他終於到了石羊,在向路邊一人家詢問時竟撞見了日夜想念的母親。兒是娘心頭的肉,骨肉分離已經一年了,娘一把把洪戰輝抱在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所有的委屈終於爆發了,洪戰輝有多少心裡話要對娘講啊,也許只有哭才能發泄自己的情緒,只有哭才能撫平已經傷痕累累的內心,只有在娘親的懷里酣暢淋漓的大哭才能解脫對娘的思念,對娘的期待。

娘倆就在路旁痛哭了一場,一年的想念化成了淚珠浸濕了娘倆的衣襟。洪戰輝用雙手捧著娘消瘦的臉頰,懇求母親回去。母親亮出身上被他父親毆打而致的累累傷痕,哭著使勁搖著頭……

父親給母親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洪戰輝知道,這種內心的傷害比身上的傷疤更能讓人痛苦,看到母親的樣子,洪戰輝的心軟了,他想娘,娘何嘗不是,他希望娘能過的很好,可回去又能給娘帶來多大的快樂呢?

小不點望著面前這個陌生的婦女,露出一種恐懼的表情,她把頭扭向一邊,尋找著哥哥—她最親的人。突然,她蹣跚著向洪戰輝走來,撲在他懷中,哭喊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多年的努力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高中是肯定要上的,母親不願意回來,那就只好送小不點回家了。經過四處打聽,一位鄰居告訴他,「小不點」的母親可能在西華營鄉趙家村。

第二天,洪戰輝就給小不點洗了個澡,換了套干凈的衣服,帶她去西華營鎮趙家村——這里。3歲的小不點高興地坐在自行車前面橫架上,,一路上開心地笑著。洪戰輝想起了妹妹襁褓中綻放的笑容,他想起了這幾年小不點給他帶來的歡樂和痛苦,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始終悶在心頭,無法抹去,無法迴避。

到了那戶人家,女主人愛憐地摟著「小不點」哭成了淚人,可她說「小不點」不是自己的女兒。在走的時候,洪戰輝決定放下小不點離開。小不點望著面前這個陌生的婦女,露出一種恐懼的表情,她把頭扭向一邊,尋找著哥哥—她最親的人。突然,她蹣跚著向洪戰輝走來,撲在他懷中,哭喊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一瞬間,兄妹情深在洪戰輝淚水中爆發了,他知道,妹妹已經離不開他了,他亦如此。

離開人家的時候,對方說非常可憐小不點,拿了1000塊錢給洪戰輝,說是「如有困難可再找我們」。洪戰輝出具了一張欠條,收下了。

小不點很懂事,這么小似乎知道了哥哥的艱辛和不易。哥哥交待她不外出,她就呆在小屋裡面,等著哥哥放學。有幾次,等他下了自習走出教室,小不點就在外邊的樓道里睡著了

生活的艱辛不會因為別人的同情而停止。

一天,他趁父親病情稍有穩定時說:「大,我想掙錢去讀書」,父親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把家裡的一袋麥子換成了50元錢。洪戰輝懷揣著這50元錢冒著炎炎烈日在河南周口市、漯河縣等地跑了一趟,在西華縣城時,他臟兮兮的模樣引起了一個中年人的同情,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後,他在那位中年人承建的裝雨棚的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傳遞釘槍的工作。一個暑假,他掙了700多元。

這年9月1日,洪戰輝到西華一中報到了。他把人家給的1000元中留下500元給了父親作葯費,用餘下的加上這個假期里打雜工所掙的錢,交了學費。高中生活是一個嶄新的生活,洪戰輝第一次來到了陌生的城市,喜悅中充滿著一種恐懼。

高中的學習壓力是初中所無法比擬的,可喜的是洪戰輝具有著一種同齡人少有的堅毅秉性。他擔心小不點的生活,擔心她的吃,擔心她的身體。在入學逐漸安定下來後,洪戰輝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從家裡面把小不點接到了身邊,自此,洪戰輝開始如上初中一樣,每天奔跑在學校與住處之間。一早,他要讓小不點吃早點,再交代她不外出,然後上學。中午和晚上,他從學校打了飯,帶回住處與小不點一起吃。

小不點很懂事,這么小似乎知道了哥哥的艱辛和不易。哥哥交待她不外出,她就呆在小屋裡面,等著哥哥放學。上晚自習時候,洪戰輝擔心小不點一人呆在房中出事,就把她帶到學校,怕她鬧,就把她放在門邊讓她玩耍。有幾次,等他下了自習走出教室,小不點就在外邊的樓道里睡著了。抱上小不點,洪戰輝就著路燈的光線,回到租住的小屋。

來到縣城讀書,一切開支都大了起來,洪戰輝知道,如果失去了經濟來源,父親的病情好轉、弟弟、妹妹的生活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都是空談,打工掙錢成了洪戰輝繁重的學業之後最大的任務。

從此,洪戰輝在校園里,利用課余時間賣起了圓珠筆、書籍資料、英語磁帶。用微薄的收入來負擔整個家庭的生活。校園推銷是一個被別人看不起的事,洪戰輝的舉動讓很多不了解內情的人很反感。在他一次推銷的過程中,有個老師對他小小年紀就滿腦子賺錢的行為非常的惱火,將他毫不留情地趕出了教室:「你是來讀書的還是來當小販的?你家庭再困難,這些賺錢的事情也該你父母去做,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洪戰輝沒有辯解,強忍住眼中的淚水,收拾東西走了出去。

父親需要照顧,欠了很多外債和人情的洪家需要洪戰輝的休學來救急。就在他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二個年頭,洪戰輝揮淚告別了難舍的校園

在眾人不理解的顏色中,洪戰輝邊掙錢邊學習照顧小不點,還得定時給父親送葯回家,日子雖然艱難,但洪戰輝還是平穩地過了下來。生活不會永遠的一帆風順,即使對洪戰輝這樣的不幸兒,這種用艱辛的汗水和屈辱的淚水換來的短暫安逸也沒有持續很久。在洪戰輝上高二的時候,父親的精神病突然地犯了。

孝心和自己的學業產生了嚴重的沖突,父親住院需要照顧,父親看病需要花錢,為了借錢,他跑了周圍的幾個村子,求了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給人家說好話,甚至給人家磕頭,可是「救急不救貧」思想的根深蒂固,讓洪戰輝跑了兩天才借來了47元錢,這對父親的病是杯水車薪。就在他極度困難的時候,有一位阿姨伸出了援助之手。

洪戰輝在學校的時候,曾經幫助西華縣南關的一個個體戶賣油漆,這個老闆是一個極具同情心的一位阿姨,也曾經有過艱難地生活經歷。當她了解到洪戰輝的情況後,及時地把看病所需要的錢送到了洪戰輝的家中。父親需要照顧,欠了很多外債和人情的洪家需要洪戰輝的休學來救急。就在他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二個年頭,洪戰輝揮淚告別了難舍的校園。

回到了家裡面,他收拾農田,照顧父親,閑暇的時候教妹妹識字,並在農閑的時候出門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出外打工的日子,洪戰輝愈加地懂得知識的重要。到了2000年的時候,小不點已經6歲了,父親的病情也控制了下來。這時,久別的校園充溢著他的夢境,他渴望再度與之相逢。

父親有救了,洪戰輝趕緊回家取住院的用的東西,又連夜騎上自行車趕往近100公里的醫院。一天的奔波讓洪戰輝極度的疲憊,騎著騎著,他的眼睛就睜不開了,結果連人帶車栽倒在路旁的溝里……痛苦、委屈、酸楚、絕望全部湧上心頭,他不禁號叫起來:「大,你幾時才能康復過來啊?娘,你咋不回來呀,你知不知道兒子的苦呀。小不點的父母,你們既然生下了她,為什麼又要遺棄她……所有的重擔,為何都要壓在我的身上?老天爺,為什麼?為什麼啊?」

也就在這年夏天,在西華一中曾經執教過洪戰輝的秦鴻禮老師調到西華二中。秦老師一直在關心著洪戰輝的事情,來到新的工作崗位後,他就讓一個了解洪戰輝情況的學生給洪戰輝捎信:希望能洪戰輝能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在秦老師的幫助下,洪戰輝有重新回到了學校。不過,當時二中的高中部是新建的,只能從高一讀起。於是,洪戰輝成了西華二中的一名高一新生。

洪戰輝又把小不點帶在身邊,小不點到了上學年齡了,秦老師幫助他在二中附近找了所小學,小不點也開始上學了。

新的高中生活又開始了。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掙錢除了自己學習除了照顧小不點的生活,輔導「小不點」的學習又成了洪戰輝每天要做的事情。

接下來的生活一切都很平淡,可上天頗有些捉弄人的味道,2002年10月份,父親的精神病第三次犯了。他把父親送到了一家精神病醫院,可是不交住院費人家不願意接受病人,洪戰輝給醫院的跪下來磕頭,醫生的鐵石心腸並沒有被洪戰輝最為傳統的乞求方式所感動,洪戰輝的哭求無濟於事,醫院把他們趕了出來。弟弟可能厭倦了這個家,不辭而別,出去打工了。

10月底的一天,扶溝縣精神病院被洪戰輝的孝心所感動,答應收下他父親並免去住院費只收治療費。父親有救了,洪戰輝高興極了,趕緊回家取住院的用的東西,到家後又連夜騎上自行車趕往醫院。家到醫院有近100公里路,夜已經很深了,一天的奔波讓洪戰輝極度的疲憊,騎著騎著,他的眼睛就睜不開了,結果連人帶車栽倒在路旁的溝里……等他醒來時候,自行車壓在身上,開水瓶的碎片散落一地。他已經沒有了力氣推開自行車,身體只有一個感覺——疼痛,無比的疼痛。公路上已經很少有行人,不時的車輛通過後,瞬即又陷入了黑暗,痛苦、委屈、酸楚、絕望全部湧上心頭,他不禁號叫起來:「大(編者註:豫東一帶對父親的稱呼),你幾時才能康復過來啊?娘,你咋不回來呀,你知不知道兒子的苦呀,一個人支撐了這么多年,你都不會來看我。小不點的父母,你們既然生下了她,為什麼又要遺棄她……所有的重擔,為何都要壓在我的身上?老天爺,為什麼?為什麼啊?」在深秋的夜裡,只有風的聲音伴隨著他的哭聲嗚咽......

他到想到了父親,恨起了母親,想到了小不點,怨起了老天的不公......,也不知在溝中躺了多久,他似乎看到了父親的眼神,似乎聽到了妹妹的哭叫。「不,我一定要起來,我不能倒在這里,要不我的全家就完了。」他頑強地站了起來,摸索著爬出了水溝……

就在洪戰輝讀高二時,迫於生計,他在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做過雜工,每天早上幫助老闆洗碗碟,每月老闆支付30元工錢,並且可以吃上一頓早餐,中餐他一般不吃,晚上就喝一點稀飯。有的時候,周末時,他還要趕回家中澆灌全家人賴以生存的8畝麥地。

後來,他看到學生對復習資料的需求量很大,就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坐車到鄭州批發圖書回學校來賣。為了節省成本,從汽車站到鄭州西郊的鄭州圖書城,他都是用2個多小時的時間步行過去,然後乘車返回。由於他的情況大家有所了解,再加上誠信經營,他的生意很是紅火,甚至外學校的學生也來他這里購買圖書。可是一種災難也悄悄地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在西華縣南關附近有幾個當地人也在經營圖書生意,他們看到自己的生意逐漸被洪戰輝搶走後,就心存不甘。在一天晚上,下過晚自習後,洪戰輝准備回租住的小屋,突然從黑暗裡竄出來幾個年輕人,對洪戰輝就是一頓盟打,鼻子留血了,眼睛打得也看不見了東西。打過後,洪戰輝沒有報警,甚至老師、同學都不知道,他害怕更大的報復,可是嚴重的眼疾落了下來,至今眼睛還是看不清東西。從那以後,洪戰輝晚上下課的時候,手中多了一根根子,那是他訪防身的武器,圖書也自然賣不成了。

困難畢竟是暫時的,洪戰輝懷著不屈的信念,2003年6月,洪戰輝走進了高考考場。

聽說要見哥哥,小不點很是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好,一大早他們就從西華出發。車快要到懷化的時候,小不點就坐不住了,她的眼睛緊緊地盯著窗外。張永光知道,她太想哥哥了

7月,高考成績公布,最後,洪戰輝以490分的成績被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錄取。可5000元的學費和妹妹的照顧讓他很是作難!利用這個假期,他在一彈簧廠打工得了1500元。考慮學費連薛飛都得欠著,去的又是新地方,開學這段時間,洪戰輝不準備帶小不點去學校。

報到的日子來到了,他把小不點託付給了大娘,自己扛起裝有100多公斤彈簧的袋子上了火車,來到了湘西山區的懷化學院。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將這些彈簧賣給了一家製造捕鼠器的製造商,將所得的2000多元錢交到了學校。為了生活,他在學校賣起了電話卡、圓珠筆芯,在懷化電視台《經濟E時代》欄目組拉過廣告,並且給一家「步步高」電子經銷商做起了銷售代理,每月下來也有600多元,僅夠全家的勉強生活。開始,同學們只以為他具有經營頭腦,可吃飯時卻從未打過一份葷菜,並且往家裡寄錢,就感到無法理解了。

2003年春節的時候,一個充滿溫馨的即日到了,洪戰輝回到了久別的家,小不點已經輟學了,又黑又瘦的她,看到失學在家的小妹又瘦又黑,身上爬滿了虱子。幾個月沒有見到哥哥的小不點依偎在哥哥的身旁,看著小不點的樣子,洪戰輝內心的一種內疚油然而生。春節開學後,他的故事逐漸地傳遍了校園。

同學們推選他為學院市場營銷協會的會長,並自發地幫助他,系領導得知他的真實情況後,發起了捐款活動。當系領導將捐款3190元交給洪戰輝時,他卻無論如何都不肯收下。最後學校將這筆捐款直接代交了他的學費。當系領導問他還有什麼困難時,他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想帶妹妹一起來上學!不是血緣卻超越血緣的「兄妹」之情感動了懷化學院的領導,他們破例同意洪戰輝將小不點接來,並單獨給他安排了一間寢室,方便他照顧妹妹。隨後,洪戰輝來到學院附近的懷化市鶴城區石門小學,找到該校長,提出了妹妹插讀的要求,校長同意了。

2004年的暑假,洪戰輝沒有回家,他想利用假期掙夠下學年的學費。他打電話給正在河南工業大學上學的高中同學張永光,要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幫忙把小不點帶到懷化。

聽說要見哥哥,小不點很是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好,一大早他們就從西華出發。車快要到懷化的時候,小不點就坐不住了,她的眼睛緊緊地盯著窗外。張永光知道,她太想哥哥了。

僅半年不見,洪戰輝在懷化火車站見到妹妹時,大吃了一驚,頭發凌亂,臉色發黃,一身衣服很久沒洗了。小不點一下子就抱住洪戰輝的腿,久久的不願意松開。給小不點洗了澡後,又換了套新衣服,剪了頭發,不小不點的面貌頓時煥然一新,一張原本清秀的臉重新綻放出了甜美的笑容。

「他老早就去火車站接我們了。他眼睛近視,沒看到我們出來,他妹妹一路上都在問他哥哥會不會來接啊,還有多長時間才到,一出站就開始四處看她哥在哪兒,他妹妹最先看到他的,然後就跑過去抱住她哥哭了起來。他很高興,但是眼圈紅了,眼睛裡有淚水,沒掉下來。可能是不好意思在我們面前掉眼淚,但是能看出來他多激動。」12月4日下午,張永光對《鄭州晚報》的記者說。

小不點學會了做飯,如果有時候哥哥出去推銷東西,回不來,她就一個人做飯然後等哥哥回來吃,不論夜多深。一個周末,洪戰輝回家時已很晚了,忙抱起伏在桌子上的小不點放到床上。就在挨床的一剎那,「小不點」醒了,睜開眼睛就撲到了他的懷里:「哥哥,我等呀等呀,你怎麼才回喲!我擔心你路上不安全咧!」

小不點又重新回到了學校,一早,她背著書包去上學。中午,在校吃中餐。回到學院寢室後,洪戰輝還給她補習功課,教她普通話。

小不點學會了做飯,如果有時候哥哥出去推銷東西,回不來,她就一個人做飯然後等哥哥回來吃,不論夜多深,不見哥哥回來,她不會上床睡覺。2005年4月一個周末,洪戰輝去外面推銷產品,回來時誤了公汽,只得步行回家。從懷化市中心到懷化學院,約4公里。洪戰輝回家時,已很晚了,打開門,卻驚訝地看到「小不點」還沒上床,而在桌上睡著了……多好的妹妹啊,洪戰輝不由得一陣心酸,忙抱起她放到床上

『叄』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作文300字

看在我也寫過的份上,告訴你把!1937年8月28日,日機轟炸上海南站,炸死200餘人,傷者不計其數.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來到上海火車站坐火車,遇到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站。
當天的上海火車站被炸成了「垃圾場」。對夫婦盡管受了傷,但仍然緊緊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在被日本侵略者追趕時,為了保護妻子和孩子,孩子的父親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母子倆傷心得淚流滿臉,兒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父親去世了,比他的母親哭得更加大聲,哭聲猶如閃電雷鳴。就在這時,嬰兒的母親隱隱約約聽到了日本侵略者走過來的腳步聲,可是母親已經累得雙腳麻木了,加上受了傷,已無法走動。

偉大的母愛給了這位母親以力量,使她跑動了,由於跑得很慢,日本侵略者一槍打中了這位母親的腳上。母親被活活地殺死了。小孩彷彿哭喊著:「爸爸、媽媽快回來吧,快回來吧,兒子我需要你們,快回來吧!」

兒子的哭喊聲,這位母親好似聽到了。她用力睜開眼睛,說:「我的乖孩子,你一定要生存著,將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爸爸、媽媽報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添光彩,讓外國人知道,我們中國不是那麼容易欺負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永遠祝福你,再見了我的兒子。」

說完,這位母親已經閉上了眼睛,沒有呼吸聲了。這件事成了這位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永生的傷害,他已成了孤兒。這個嬰兒怒恨那些日本侵略者,為什麼要殺死我的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侵略中國,將來我長大成人一定要繼承母親的遺志,戰勝日本侵略者,給日本人一些顏色看,讓他們知道我們中國人的厲害。

為什麼世上有戰爭,和平之神去了哪兒?為什麼會讓出生不久的嬰兒失去了父母,為什麼要讓美好的火車站成了「垃圾場」,為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啊?1937年8月28日下午4點,日軍轟炸上海火車站,一個嬰兒在鐵軌的廢墟上哭泣,他的父母已死於剛才的轟炸,他的名字叫多多。在這次轟炸中,1800人,大部分是等候撤離的婦女和兒童,只有300人活了下來。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禁不住令人落淚。
當天的上海火車站被炸成了「垃圾場」。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8月28日,這是悲慘的一天。日本進行周密的計劃過後,准備轟炸上海火車南站,來給中國一個下馬威。 人們聞風而逃,收拾好自己行李,沖向大街,跑向火車站,而火車站正是日本轟炸的焦點。多多一家也不例外,父親帶著妻子和多多,跑到了火車站。爸爸好不容易在賣車票的地方買了兩張車票,又到了站台上等車,一起都是跑步進行的。來到站台上,多多一家驚呆了,人山人海,站台上擺滿了行李,人們像泥鰍一樣擠來擠去,爭著往前面擠,想在上火車的時候早點上去。「嗚,嗚——,嗚,嗚,」這個聲音由遠到近,顯然是火車來了,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大家搶著往前面沖,火車剛停穩,人們就上去了,幾分鍾的時間,車廂里就擠滿了人。突然,人群聽見了「嗡嗡嗡,嗡嗡嗡」的聲音,隨即,看見了天空上出現了幾個黑點,人們傻獃獃的看著,沒有反應,忽然,黑點俯沖了下來,越來越近,看清了,是飛機,機面上閃耀著銀光閃閃的膏葯旗,還可以看見非肉體武器,「啊,飛機,飛機,快逃,快逃啊!」不知誰說的,人們開始了瘋狂的奔跑,有的到火車上,有的到站台上,多多的媽媽被「潮流」推著,和爸爸分散了,她思索著怎麼保護多多的安全,看到了一塊由一些破爛搭起的小棚子,她把多多塞了進去,正想找個地方自己也藏起來,兩架轟炸機飛得更低了,一架飛機扔下了炸彈,兩顆炸彈落下來了,一枚落在了火車頭上,一枚落在了站台上,「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響徹了整個車站,一些人炸得血肉橫飛,倖存者顧不得拍身上的塵土了,繼續逃命。又是兩聲響,又是一些人倒下了,日軍轟炸機就是這樣兩架一次來轟擊上海火車站的,投完了所有的炸彈以後,日軍飛機逃離了上海火車站。
多多上面的棚子早已經被沖擊波給掀飛了,多多也炸得面目全非,他看到了火車站被轟炸以後的情景:天棚板掉在了火車軌道上,玻璃震得滿地都是,架空橋空落落的,裡面都可以看見外部,一些殘余的碎片在架空橋上面搖來搖去,不時還有一些破爛落了下來,多多留在火車站里,他還不會行走,在這里他顯得孤獨和無助。
隨後,記者來了,他看到了多多,用照相機拍下了這個震撼人心的照片,盡管沒有彩色膠卷,但他留給了人們一段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記憶......

我很感動,也很氣憤,日軍為什麼要侵犯我們,這是一個謎。。。。。。參考資料:自己的腦袋
贊同
2664| 評論(12) 向TA求助 回答者: 藍星001酷酷 | 二級採納率:27%

擅長領域: QQ音速 QQ炫舞 夢幻誅仙 龍之谷 跑跑卡丁車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提問者對回答的評價:

111
相關內容
2011-5-24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400字作文多個急急急急... 43
2010-9-23 1937年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400字作文 1667
2010-5-4 1937年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歷史的作文?需要400字。 1
2010-5-5 關於日本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作文【400字左右】 281
2010-5-3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作文300字 460
更多關於看到1937年8月28日 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 一張舊照片的感想的問題>>
作文400字:左右作文400字:童年趣...火車南站:地鐵火車南站:附近住宿2012-3-25求一篇親情作文,400字左右。快啊!!!12012-3-24參加學校「道德講堂」啟動儀式觀後感(小學生作文) 400字左右。2012-3-25我要一篇作文《競選班長發言稿》,400字左右。急急急......五年級水平172012-3-24感謝誰誰誰作文,400字左右12012-3-24我用智慧解決困難的作文!急!!!!!!!!!400字左右2更多關於作文400字:左右的問題>>
其他回答 共4條
2010-11-30 12:55 cai11hong22 | 一級
1~4隨你選:
1,曾讀過一本契科夫的短篇小說集,第一篇小說叫作《打賭》。是寫—位法律學家與一位企業家在一次沙龍聚會中在談到一個新近被判十五年徒刑的囚徒時爭執起來。企業家認為在監獄里蹲十五年還不如判死刑的好;法律學家則認為活著總比死了好,活著就是希望。二人爭執不休,最後打起賭來,賭注是法律學家讓企業家把他關起來,十五年後如果法律學家不違約,企業家的全部財產歸法律學家所有。第二天早晨,法律學家便被企業家關進自己後花園的—間小屋,這間小屋只有一個送食物的小小窗口。法律學家蹲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屋裡開始過起監獄生活,企業家每天給他提供所要讀的書。時間一天天流逝,法律學家讀完了政治、經濟、哲學、科學、神學、文學大全,十五年的時間終於到了。這時的企業家因在生意場中失利,他知道時間一到自己便會變成一個窮光蛋,於是他決定在到期的頭天夜裡殺死法律學家。銀行家好容易打開那把十五年來從來沒有打開過的生銹的鐵鎖,發現法律學家正在殘燭前伏案熟睡,銀行家正欲趁機殺死這形同枯槁的法律學家時,卻發現桌上放著一封給他的信。信中說,他感謝企業家,十五年來他讀了許多書,這些知識將是他終身用不盡的財富,他還明白了許多道理。他決定不再要企業家的財產,他將於明天拂曉前破窗而出,自動毀約。銀行家看完信決定放棄殺死法律學家的念頭。第二天拂曉前法律學家果然毀約破窗而出,既保留了銀行家的財產,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這篇小說似乎包含了許多道理,熱愛生命,活著便是希望,應該是它的主題,世間一切事物中最可寶貴的就是生命。熱愛生命並不等於貪生怕死,「人生自古誰無死」?記得秋瑾有一首詩:「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尊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古今中外一切取得偉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生命價值和運用生命價值的。一切正常人都是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於泰山。」當然在生活中不可能每一個人的死都重於泰山,然而卻不可以輕如鴻毛。人是不可以輕生的。我常常想起大仲馬的一句話,人類的全部幸福就在於希望和等待之中。活著是幸福,希望是幸福,等待是幸福。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在為了人類的活著和追求幸福而運作,活著和幸福是人類的主題和目的:如果離開了活著和幸福,人類的—切便將失去意義。
在宇宙空間飛行過的宇航員,到南極去進行過科考的科學家,當他們遠離人類群,遠離家鄉,遠離親人,面對廣袤無情的大自然和宇宙空間挑戰生命極限歸來的時候,他們悟透了一切,他們感受到了人類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是非常渺小和脆弱的。同時覺得生命又是非常可貴和偉大的,人類在面對生命的極限時要求生存是多麼地不容易,多麼地艱難。挑戰生命極限歸來的人們,他們認為人類生活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他們甚至認為人類的相互爭斗都是不應該的。只有失去過才知道擁有的可貴,然而生命不能作這樣的游戲,因為生命只有一次。那些挑戰過生命極限的人他們從生與死的邊緣走了過來,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由此便又想到傑克·倫敦那篇叫作「熱愛生命」的小說:兩個淘金人歷盡苦難和艱辛,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的感人故事;使你覺得人的生命力是多麼強大,人的生存慾望是多麼強烈,人在死亡的邊沿才會深切感受到生的可貴。那麼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還有什麼理由輕生?還有什麼理由要無緣無故的離開這個人世呢?生命在其發展過程中是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的,這恰好證明著生的可貴。生命是一切上層建築和物質世界的基礎,因為有了人類生命,才有了思想,才有了希望和追求,才有了這個五彩繽紛,像萬花筒一樣美好的世界。

生命面對時間和空間,正如古人所說「若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永恆的。人世間的生活才是實實在在的,有天倫之趣、朋友之誼、戀人之情,有理想、有美好、有追求、有夢幻,只有在人世間才能創造真正的美好天堂。珍惜生命吧,給人生唱一首贊歌。

2,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1993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了哲學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奮斗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著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年她被日本NHK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強有力的語調充分說明了生 命的珍貴。「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更加說明了寶貴生命的短暫和價值。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珍惜和熱愛生的精神,同時也反映在許多有名的科學家的身上。

全世界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進行了幾年的航海考察活動以後,身體變得十分虛弱。但他還是用他僅存的時間完成了生物學巨著《進化論》,給後人留 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世界聞名的女科學家,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在丈夫遭意外不幸逝世,並且自己的肺病也越加嚴重的同時,仍然堅持化學研究,最終又一次取得了成功,這種勇於戰勝困難的精神本身也是非常珍惜生命的表現。由此可見,珍惜生命是每一個成功人士所必備的精神。

另外,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珍惜生命的具體事例。大家大概都知道張海迪大姐姐吧!她自幼失去了自胸部起下半身的知覺,但在這種情況之下,她仍然 以堅強的意志戰勝了病魔,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難取得的博士學位。她的精神支柱就是保爾·柯察金珍惜生命的偉大精神。另外,全國十佳少先隊員,一位僅比我們大一歲的小哥哥,在自幼得了嚴重的糖尿病的情況之下,仍然以堅強的意志堅持學習,並且每天自己注射葯物。就是在病情加重住進醫院時,也堅持學習文化知識,最後,他竟獲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由此可見,在我們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珍惜和愛惜生命的崇高精神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們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雖然不能向那些人一樣做出一些大事來,但珍惜生命仍非常重要。我們應盡所能的用有限的生命為社會、為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做一些事。像幫助照顧孤寡老人,幫助殘疾 4.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工業發達,市街繁華。"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出於擴大侵華戰爭的需要,又在上海發動了"八·一三事變"。日本軍部先後調集了20萬大軍進攻上海,同時出動100餘架飛機反復對上海進行毀滅性轟炸。
1937年8月14日下午,日機轟炸上海。炸彈落於南京路外灘,華懋飯店及匯中飯店被炸毀。南京路一帶屍骸狼藉,在炸毀的建築物殘跡中,受傷者被壓在下面,呻吟慘號。炸死者血肉模糊,肢體殘缺。幾分鍾後,虞洽聊路與愛多亞路交叉點,也遭到轟炸。這一地區也是上海的鬧市之一,有不少難民聚集在道路兩旁。炸彈落在這里,附近的房屋大都被炸毀或震坍,停在路邊的20多輛汽車全部起火燃燒,電纜被炸斷垂落地面,又引起大火,使災情倍加慘烈。被炸死者的斷肢殘軀,四處拋散,鮮血染紅了街面。
這次轟炸,共炸死無辜平民1742人,炸傷1873人,炸毀及燒毀的房屋財產難以計算。
1937年8月23日中午,日機轟炸南京路鬧市區和浙江路,先施公司被炸,電線折斷,多處起火,有215人被炸死,一位年輕的母親橫卧血泊,懷中的孩子只剩下兩只血淋淋的腳。此外,還炸死570餘人。
同年8月28日下午2時,日機瘋狂轟炸上海南火車站。上海原有南北兩個車站,"八·一三"以後,北站處於戰區,交通完全斷絕,南站就成了陸路交通的唯一出口。當時上海及其附近的難民蜂擁而至,爭相出逃、南站擁擠不堪。第一批四架日機首先向南站投彈炸死難民500多人。不一會,又有八架日機飛抵南站上空投彈,炸死200多人。車站天橋、月台、鐵軌被炸得稀爛,地上滿是焦黑殘缺的屍體。月台上橫七豎八躺滿屍體,上面還壓著鉛皮和木板。廣場上很多被炸死的婦女緊抱著無頭缺肢的孩子。日機投擲的燃燒彈使車站及站外的外揭旗和鄭家橋燃起大火,一時間煙霧彌蔓,哭聲四起,滿目瘡痍,慘不忍睹。上海南站遠離交火地區,根本沒有軍事設施,中軍對南站的轟炸,完全是有計劃的野蠻屠殺。
9月18日,日機對上海東區楊樹浦等地轟炸,投下多枚燃燒彈,致使那一帶的工廠和居民區大火遮天,損失慘重。這天上午8時,怡和紗廠廠房中彈,打麻機當即起火。接著東百老匯路、公平路的公所住宅中彈,大火很快蔓延。此外,兆豐路倉庫、百老匯路東一片住宅、培林洋行蛋廠等工業和居民區大火熊熊,被燒成焦土。
在日機的夜以繼日的狂轟濫炸下,上海遭到嚴重破壞。僅遭日機襲擊的文教機關和學校(其中部分又遭轟炸又遭炮擊)就達92個,其中被全毀的佔75%。許多醫療衛生機構亦遭到轟炸。例如,8月18日、19日,日軍先後轟炸高懸巨幅紅十字旗的直如東南醫學院和南翔紅十字會第三救護隊。
關於轟炸破壞上海的情況,這里摘引一段1938年3月19日上海《密勒氏評論周報》的報道,即可一目瞭然:"被毀的商店至少有10萬家,其中包括店主的住宅和財產。這些商店或被焚毀,或被炸毀,或被轟毀,或被搶掠一空。我們倘驅車經過虹口、楊樹浦、閘北和南市等處,但見兩旁街道,盡成廢墟,往往延長幾里。在1932年'淞滬戰爭'後,約一里寬二里長的面積內損害頗重。這一次,三公里以上的面積內,往往片瓦無存,不足為奇。在許多地方,破壞的情況,簡直難以形 贊同
0| 評論(6)
2012-3-25 08:49 9786451322 | 一級
是這個嗎?
一張舊照片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張舊照片。它印證著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站時的真實情景。

照片上,只見一片本來繁華的景象在一陣狂轟濫炸中化作廢墟。只留下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還有一個孤獨的小男孩。

這個僅有兩三歲大的小男孩兒為什麼獨自坐在廢墟里號啕大哭呢?他的爸爸媽媽呢?一個個問題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也許,爸爸媽媽正要帶他乘火車外出逃難,正要去尋找一個安全地帶。沒想到,還沒登上火車,日本侵略者的戰機就已經猙獰著投下了罪惡的炸彈。幼小的他從此失去了爸爸媽媽,只能坐在地上無助地,撕心裂肺地痛哭……

我想,那個記者一定會在拍完照後幫助他的。他一定會在好心人的憐愛中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長大後的他也一定會對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個年代,日本侵略者對我們中國的踐踏遠遠不止一個火車站。一定還有很多可憐的孩子,他們在日本鬼子無情的炮火中失去了親人,又得不到幫助。那些孩子很可能還沒長大就死了,因為沒人給他飯吃。還有的孩子也許能活下來,但是如果沒人管他,他們很可能會變成小偷。因為沒人給他錢,讓他生存,更沒人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想到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們毀了多少個幸福的家?他們讓多少孩子沒有了父母,沒有了關愛,只能在街頭流浪?我看著這幅照片,想著想著,覺得我們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經歷戰火、硝煙的孩子,我想這世界上要是沒有戰爭,那該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們一樣過上幸福的日子了. 贊同
1| 評論
2012-3-30 18:13 熱心網友
CSA 贊同
0| 評論
2012-3-31 17:39 zhongzlf002 | 一級
1937年8月28日下午4點,日軍轟炸上海火車站,一個嬰兒在鐵軌的廢墟上哭泣,他的父母已死於剛才的轟炸,他的名字叫多多。在這次轟炸中,1800人,大部分是等候撤離的婦女和兒童,只有300人活了下來。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禁不住令人落淚。
當天的上海火車站被炸成了「垃圾場」。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8月28日,這是悲慘的一天。日本進行周密的計劃過後,准備轟炸上海火車南站,來給中國一個下馬威。 人們聞風而逃,收拾好自己行李,沖向大街,跑向火車站,而火車站正是日本轟炸的焦點。多多一家也不例外,父親帶著妻子和多多,跑到了火車站。爸爸好不容易在賣車票的地方買了兩張車票,又到了站台上等車,一起都是跑步進行的。來到站台上,多多一家驚呆了,人山人海,站台上擺滿了行李,人們像泥鰍一樣擠來擠去,爭著往前面擠,想在上火車的時候早點上去。「嗚,嗚——,嗚,嗚,」這個聲音由遠到近,顯然是火車來了,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大家搶著往前面沖,火車剛停穩,人們就上去了,幾分鍾的時間,車廂里就擠滿了人。突然,人群聽見了「嗡嗡嗡,嗡嗡嗡」的聲音,隨即,看見了天空上出現了幾個黑點,人們傻獃獃的看著,沒有反應,忽然,黑點俯沖了下來,越來越近,看清了,是飛機,機面上閃耀著銀光閃閃的膏葯旗,還可以看見非肉體武器,「啊,飛機,飛機,快逃,快逃啊!」不知誰說的,人們開始了瘋狂的奔跑,有的到火車上,有的到站台上,多多的媽媽被「潮流」推著,和爸爸分散了,她思索著怎麼保護多多的安全,看到了一塊由一些破爛搭起的小棚子,她把多多塞了進去,正想找個地方自己也藏起來,兩架轟炸機飛得更低了,一架飛機扔下了炸彈,兩顆炸彈落下來了,一枚落在了火車頭上,一枚落在了站台上,「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響徹了整個車站,一些人炸得血肉橫飛,倖存者顧不得拍身上的塵土了,繼續逃命。又是兩聲響,又是一些人倒下了,日軍轟炸機就是這樣兩架一次來轟擊上海火車站的,投完了所有的炸彈以後,日軍飛機逃離了上海火車站。
多多上面的棚子早已經被沖擊波給掀飛了,多多也炸得面目全非,他看到了火車站被轟炸以後的情景:天棚板掉在了火車軌道上,玻璃震得滿地都是,架空橋空落落的,裡面都可以看見外部,一些殘余的碎片在架空橋上面搖來搖去,不時還有一些破爛落了下來,多多留在火車站里,他還不會行走,在這里他顯得孤獨和無助。
隨後,記者來了,他看到了多多,用照相機拍下了這個震撼人心的照片,盡管沒有彩色膠卷,但他留給了人們一段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記憶......

我很感動,也很氣憤,日軍為什麼要侵犯我們,這是一個謎。。。。。。參考資料:自己的腦袋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毀,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台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鍾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鍾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么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我們村大多數都是苗族人,只有我們家的人是漢族人。

我的鄰居中有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她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本來她想好好地享受晚年,可是他們卻在遙遠的城裡教書。老奶奶的手腳不是非常麻利,上街買東西都要讓別人做,上下樓梯都要低著頭,一節一節慢慢地上。她老了,身子骨也不是很硬朗,所以那些重活兒都要別人幫她做。

小的時候,我只會做輕的活兒,重的活兒不會做,老奶奶也不讓我做。現在我長大了,重的活兒也漸漸會做了。媽媽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她每天都要去老奶奶家幫助她!她告訴我:「你長大了,應該學會幫助老人了!你可是小學生呀!」我答應了媽媽,決定第二天幫她洗衣服、曬衣服。
照片上的我
佚名 發表於2011-06-11 02:44 照片
在我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穿著神氣的潛水服,正咧著嘴哈哈大笑,一副得意揚揚的模樣。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飛向那遙遠的海南島。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到美麗的三亞去一張舊照片
佚名 發表於2011-06-24 05:31 照片
一張舊照片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經過一陣的狂轟濫炸,到處是一片廢墟。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還有那滿地的磚瓦碎片。照片中,有一個孩子在照片上的我
佚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還有那滿地的磚瓦碎片。照片中,有一個孩子在
照片上的我
佚名 發表於2011-06-11 02:44 照片
在我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穿著神氣的潛水服,正咧著嘴哈哈大笑,一副得意揚揚的模樣。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飛向那遙遠的海南島。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到美麗的三亞去一張舊照片
佚名 發表於2011-06-24 05:31 照片
一張舊照片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經過一陣的狂轟濫炸,到處是一片廢墟。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還有那滿地的磚瓦碎片。照片中,有一個孩子在照片上的我
佚名 發表於2011-06-11 02:44 照片
在我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穿著神氣的潛水服,正咧著嘴哈哈大笑,一副得意揚揚的模樣。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飛向那遙遠的海南島。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到美麗的三亞去一張舊照片

『肆』 有一個苗族電影里有個女孩子的媽媽變成牛,這個電影叫什麼

這是苗族傳說 ,但是我也忘記了叫什麼名字,每個苗族小孩很小的時候都聽過

『伍』 有一部苗族電影是爸爸把媽媽打成牛的那這部苗族電影叫什麼呢

新木乃伊

8.8分加入收藏
主演:湯姆·克魯斯羅素·克勞安娜貝拉·沃麗絲索菲亞·波多拉
導演:艾里克斯·庫茲曼
類型:動作驚悚奇幻冒險
時長:106分鍾
年代:2017
地區:美國
別名:盜墓迷城 神鬼傳奇
簡介:

閱讀全文

與苗族電影媽媽回來吧下集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冰島淪陷電影完整版 瀏覽:626
2021電影票房預售 瀏覽:719
手機高清電影網站網址 瀏覽:190
電影院大全天狼影視 瀏覽:20
英文原聲電影德魯大叔 瀏覽:345
廣安門電影院客服 瀏覽:79
韓國講述的一部電影棒球 瀏覽:388
用微信買電影票 瀏覽:400
小馬寶利大電影 瀏覽:395
不公正的愛情電影 瀏覽:708
第一部電影的播放器可以看完整版 瀏覽:992
周星馳喜劇電影配樂 瀏覽:507
光頭強電影全集完整版正片 瀏覽:956
3d類動漫電影迅雷下載網站 瀏覽:156
泰國女格鬥電影大全 瀏覽:870
周星馳電影辛苦娘子磨豆腐 瀏覽:662
電影院led顯示屏 瀏覽:362
有一部女性職場的電影 瀏覽:755
全英文電影下載網站 瀏覽:320
泰國電影什麼時候上映的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