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歐也妮葛朗台完整版電影

歐也妮葛朗台完整版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26 21:57:12

Ⅰ 求歐也妮葛朗台的電影

電影:人間喜劇

Ⅱ 求《歐也妮·葛朗台》的內容

葛朗台是法國索漠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這座城市盛產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價很不壞。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時,葛朗台已經是個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認得字,能寫會算,四十歲時娶了木板商的女兒為妻室;買下了區里最好的葡萄園;他向革命軍承包葡萄酒,很撈了些錢。 拿破崙執政時期,他當上區長,還得到拿破崙頒發的榮譽團十字章。一八○六年,他又從丈母、外婆、外公處得到三筆遺產,成為州里「納稅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產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還有十三處分種田,一百二十七阿爾邦草原。他由原來只有二千法郎的商人變為擁有一千七百萬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台精明狡猾,他搞投機買賣,預計得「象天文學家一樣准確」;論起他的發財本領,「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條巨蟒:他會躺在那裡,蹲在那裡,把俘虜打量半天再撲上去,張開血盆大口的錢袋,倒進大堆的金銀,然後安安寧寧的去睡覺,好象一條蛇吃飽了東西,不動聲色,冷靜非凡,什麼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在做交易時,他討價還價,裝口吃,把對方弄得暈頭轉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結果他讓別人吃虧了,自己討得了便宜。 由於吝嗇和愛財,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個錙銖必較的人物。他指揮一切、命令一切,親自安排一天的伙食。連多用一塊糖,多點一根蠟燭也不許可。他的妻子象奴隸般的順從。為了省錢,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兒縫制。她們整天做著女紅,女兒已二十三歲了,葛朗台根本還沒想到過要給她對親。家裡雜務由女僕拿儂包辦,她「象一條忠心的狗一樣保護主人的財產」。她身軀高大,象個擲彈兵,雄赳赳的臉上生滿了疣。 經常出入葛朗台家門的客人有兩家六個人:公證人克羅旭一家(公證人、神甫克羅旭夫婦和他們的侄子特·篷風)和銀行家台·格拉桑一家(格拉桑夫婦和他們的兒子阿道夫)。這兩家人上葛朗台家來,目的是為了葛朗台的獨生女兒歐也妮。這一切,老奸巨猾的葛朗台都看在眼裡。他知道他們為了金錢和賠嫁,才爭奪他的女兒。於是他將計就計,利用女兒作為釣餌來「釣魚」,以便從兩邊撈到好處。 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無錢償還債務,破產了。他准備自殺。臨死前,他打發兒子查理來投奔伯父。查理二十二歲,比歐也妮小一歲。他是個俊俏的後生和花花公子。他帶了「巴黎最漂亮的獵裝,最漂亮的獵槍,最漂亮的刀子,最漂亮的刀鞘。他也帶了全套最新奇的背心」來到伯父家。 歐也妮自出生以來,沒有離開過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縫襪子,替父親補衣裳,在滿壁油膩的屋子裡過生活。家裡也難得來生客。初次見到這樣一位標致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顛倒。她認為查理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妙人兒」。他那光亮而鬈曲有致的頭發散出一陣陣的香氣。她盡量聞著、嗅著,覺得飄飄然。他那漂亮的精美的手套,她恨不得去摸它一下。她也羨慕查理的小手、皮色、面貌的嬌嫩與清秀。查理的來到,使公證人和銀行家都憂心忡忡起來。他們擔心歐也妮會被堂兄弟查理奪去。 歐也妮高大健壯。她沒有一般人喜歡的那種漂亮。但她的美是一望而知的,只有藝術家才會傾倒。她的「前額帶點兒男相,可是很清秀,象斐狄阿斯(希臘大雕刻家)的邱比特雕像。貞潔的生活使她灰色的眼睛光芒四射」。恬靜、紅潤的臉上放著光彩,象一朵盛開的花。她對堂弟表現出異常的關心。她瞞著父親盡量招待堂弟吃喝得好些。並把自己的私蓄掏出來待客。葛朗台卻不願意多花錢。他要女僕拿儂用烏鴉做湯招待侄子。拿儂說烏鴉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說:「我們便不吃死人了嗎?什麼叫遺產?」 葛朗台從弟弟來信中,得悉弟弟破產了,把兒子托給他監護。然而,葛朗台不願承擔什麼義務,更不願把查理這個包袱背在身上。他打算立刻把查理打發到印度去。可是,當天夜裡,他又轉了個念頭,表示要挽回亡弟的名譽。只是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一個子兒,又博得了「有義氣的哥哥」的好名聲。 於是,葛朗台有生以來舉行了第三次請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證人和銀行家兩家。因為有求於人,葛朗台又裝口吃。他結結巴巴地說:他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債務,不被宣告破產,但必須把債權證件抓在手裡。公證人克羅旭表示願意到巴黎去辦這件事,但來往旅費要葛朗台出。銀行家則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費,他可以到巴黎去照辦。葛朗台自然是贊同銀行家的主張,並且感到滿心喜悅。在銀行家上巴黎後的第三天,葛朗台讓查理簽了一份放棄父親遺產繼承權的聲明書,然後要他填寫一份申請出國的護照,把他打發到印度去。 歐也妮偷看了查理寫給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對破產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積蓄六千法郎送給堂弟作盤纏。查理回贈給他一個母親留給他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歐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來,查理也表示了同樣的決心。然後,他便啟程到印度去了。 葛朗台每逢新年,都有把玩女兒積蓄的習慣。一八二○年新年到了,他見女兒的積蓄不翼而飛,便嚴加追問。歐也妮只好承認她把錢送給了堂弟。於是葛朗台大發雷霆。他把女兒鎖在房裡,只給她麵包和冷水。無論誰來講情,他都置之不理,「他頑強、嚴酷、冰冷,象一座石頭。」為此,妻子被嚇病了。 公證人克羅旭以利害關系勸葛朗台和女兒講和。他說,如果葛朗台的妻子一旦死了,歐也妮可以以女兒的身份繼承母親的遺產,而他們夫婦的財產是從未分過的。葛朗台害怕了,才把女兒放出來。 有一天,歐也妮母女正在欣賞查理贈送的首飾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見了。他看到首飾盒上的金子,眼睛裡發出亮光,把身子一縱,向首飾盒撲去,「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他把首飾盒抓在手裡,准備用刀子把金子挖下來。歐也妮急了,她聲稱如果父親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這把刀子自殺。父女爭執起來。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暈過去,他才住手。此後,葛朗台的妻子的病便一直沒有好過。一八二二年十月。這位可憐而懦弱的太太死了。葛朗台通過公證人讓女兒簽署了一份放棄母親遺產繼承權的證件,把全部家產總攬在手裡。 一八二七年,葛朗台已經八十二歲了。他患了瘋癱症,不得不讓女兒了解財產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動,但坐在轉椅里親自指揮女兒把一袋袋的錢秘密堆好。當女兒將儲金室的房門鑰匙交還他時,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裡,不時用手撫摸著。臨死前,他要女兒把黃金擺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著,好象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一般。他說:「這樣好叫我心裡暖和!」神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親吻,葛朗台見到金子,便作出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它抓到手。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後他喚歐也妮前來,對她說:「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他死了。 歐也妮已三十歲了,還未嘗過人生的樂趣。葛朗台死後,她變得富有了,但她仍是孤單一人。對她來說財富並不是一種安慰,她需要的是溫暖和愛情。七年來,她一直盼望著查理歸來。她把他留給她的首飾盒,當作隨身的寶物。可是,他去後連個音訊也沒有。 查理在印度發了財。他從事人口販賣、放高利貸、偷稅走私,什麼都干。只要能發財,他心狠手辣,貪婪到了極點。真不愧為葛朗台的子孫!他和各種膚色的女子鬼混,早把堂姊忘得一干二凈了。一八二七年,他帶著百萬家財,搭船返回法國。在船上,他認識了一個貴族特·奧勃里翁侯爵。侯爵有一位奇醜而嫁不出去的女兒(長得象只蜻蜓)。查理為了高攀,竟和侯爵小姐訂了終身。他寫信給歐也妮,並寄還六千法郎的贈款,外帶二千法郎的利息。 歐也妮被查理無情的行為嚇呆了,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刺激。最後,她答應嫁給公證人的兒子,初級裁判所所長特·篷風,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因篷風只為了錢才追求她,她可以把錢給他,而情感上則讓她自由。幾年後,特·篷風當了法院院長。可是當他當選為索漠城議員的第八天,他死了。歐也妮三十三歲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萬法郎償清了叔父的債務,讓堂弟過著幸福、名譽的生活。她自己則幽居獨處,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並「挾著一連串的善行義舉向天國前進」。

Ⅲ 歐也妮·葛朗台電影資源

歐也妮葛朗台

Ⅳ 《歐也妮葛朗台》的結局是什麼

歐也妮的母親被那個守財奴丈夫害死了,葛朗台老頭在儲藏室金光閃閃的路易和埃居中死去,臨死時還想奪走神父的因十字架,歐也妮的表兄成了一個臭名昭著的人販子和盜賊,並且為追逐一個貴族女子,把她破鞋一樣拋棄了。歐也妮出於絕望嫁給了一個迷戀老頭1000萬法郎遺產的小人,但是那傢伙和他那個一樣齷齪的父親沒有挺到姑娘死去,兩年時間就雙雙歸西了,歐也妮作了一個有錢但不被人愛的寡婦,甚至不如拿儂幸福,孤獨終老。這是最經典也最悲慘的結局。

Ⅳ 歐也妮葛朗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小說敘述了一個金錢毀滅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劇的故事,圍繞歐也妮的愛情悲劇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內專制所掀起的陣陣波瀾、家庭外銀行家和公證人兩戶之間的明爭暗鬥和歐也妮對夏爾·葛朗台傾心相愛而查理背信棄義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條相互交織的情節線索連串小說。

葛朗台是小說著力刻畫的人物。他貪婪、狡詐、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臨終前也不忘吩咐女兒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來是個行家裡手,常裝口吃耳聾,誘使對方上當受騙而自己穩操勝券。

他家財萬貫,但開銷節省,每頓飯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定量分發。為了錢他六親不認,剋扣妻子的費用;幽禁女兒時,只給她吃冷水和麵包;弟弟破產他無動於衷;侄兒求他,他置之不理。作者筆下的這一形象刻畫得極為生動,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創作背景

19世紀上半葉是法國資本主義建立的初期,拿破崙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徹底敗北,由此波旁王朝復辟,統治一直延續到1830年。由於查理十世的反動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僅僅三天便推倒了復辟王朝,開始了長達18年的七月王朝的統治,由金融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歐也妮·葛朗台》發表於1833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

剛過去的復辟王朝在人們的頭腦中還記憶猶新。復辟時期,貴族雖然從國外返回了法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可是他們的實際地位與法國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資產階級已經強大起來。剛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頒布新憲法,實行民主共和,向資產階級做出讓步,以維護搖搖欲墜的政權。資產階級雖然失去了政治權力,卻憑借經濟上的實力與貴族相抗衡。

到了復辟王朝後期,資產階級不僅在城市,而且在貴族保持廣泛影響的農村,都把貴族打得落花流水。復辟王朝實際上大勢已去。巴爾扎克比同時代作家更敏銳,獨具慧眼地觀察到這個重大社會現象。

Ⅵ 《歐也妮·葛朗台》的電影里的情節和小說的完全一樣么還是有改編了

我剛看完
在法國索漠城一所古老而荒涼的住宅里,住著城裡最富有的葛朗台先生。他發家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他本是個箍桶匠,娶了一個有錢的木材商的女兒為妻。後來又四處鑽營,做過市長,並繼承了幾筆遺產,於是躍居為首富。

他以吝嗇出名,但正因為這一點才受到人們的尊敬。他舉止樸素,餐桌上從來都是粗茶淡飯,但他的言談舉止卻為當地人所效法。他的家中只有妻子、女兒歐也妮和僕人拿儂。老葛朗台對待太太就像使喚奴隸一樣,毫無感情可言。而僕人拿儂則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原因是在她窮困之際,葛朗台僱用了她,毫不嫌她醜陋。歐也妮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葛朗台為表示對女兒的疼愛,每年她生日時都咬著牙送她一枚金幣,因而她也有些私房錢。對於老葛朗台來說,最大的快樂就是佔有別人的每個金幣,然後珍藏起來。為了不浪費每個金幣,除購買十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他對家中一切開支都非常吝嗇,每天都要仔細考慮後才拿出全家要吃的幾塊方糖、幾塊黃油、一條麵包,11月中旬前不許在屋裡烤火。屋內設備簡陋,生活十分困苦,陌生人絕不會想到這里的主人會是一個巨富。

但索漠人都知道,他們都盯著這份財產而羨慕不已。如果老葛朗台去世,歐也妮將是唯一繼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其中有兩個主要競爭對手。一個是克羅旭,是本地公證人的兒子。另一個是格拉桑,本地銀行家的兒子。有一天適逢歐也妮過生日,這兩人都趕往葛朗台家。傍晚時,隨著一陣意想不到的敲門聲,進來的是守財奴的侄子查理。他的父親在巴黎居住,也是當地的富戶。查理一身時新裝束,擺出巴黎人的派頭,為的是給這些未

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一個清高自大,不可一世的印象。

查理帶給葛朗台一封信。信中其實是一封遺書,原來查理的父親已經破產,並打算自殺,因此把查理託付給葛朗台照顧。這一切查理並不知情。歐也妮則被查理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談吐所打動。她暗暗愛上了他。甚至不顧家中的禁令,為查理燃起了火爐和蠟燭,還跑上跑下盡量使查理滿意。

葛朗台看完信後心中一沉,他知道查理在這里只能是一個生活負擔,必須趕他走。第二天,葛朗台將載著查理父親死訊的報紙遞給查理,查理看完後痛不欲生,幾日沒有出門。歐也妮則在憐憫查理的同時,愛意愈深。查理此時也感到了歐也妮體貼入微的友誼。

葛朗台決定將查理打發到印度去。於是,他有生以來第三次請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證人和銀行家。因為有求於人,葛朗台又裝口吃,想出了一個既能保全名譽,又不花一文錢的辦法。他托銀行家到巴黎為他處理查理父親的遺產,又讓查理簽了一份放棄父親遺產繼承權的聲明書。然後打發他去印度。

歐也妮得知內情,把自己全部積蓄六千法郎送給堂弟作盤纏。查理回贈給她一個家傳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海誓山盟之後查理離開了索漠。葛朗台知道歐也妮將全部私房錢全給了查理後,變得像野獸一樣兇殘。

他將歐也妮鎖在房間里,罰女兒只吃冷水和麵包。無論誰來講情,他都置之不理。結果妻子嚇病了。公證人以利害關系勸葛朗台和女兒講和。他說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歐也妮可以以女兒的身份分走他的一半財產。葛朗台害怕了,才將女兒放了出來。

有一天,歐也妮母女正在房間里欣賞查理留下的首飾盒,不巧被葛朗台撞見,一見到金子,葛朗台眼睛就亮了。他一把撲過去抱住首飾盒。並四處找刀子要將金子弄下來,歐也妮在手邊抓住一把刀子作武器,聲稱只要把金子弄掉一點,她就自殺。歐也妮的母親嚇得昏了過去。葛朗台最後只好作罷。

不久,歐也妮的母親就去世了。葛朗台擔心女兒會分走財產,對歐也妮十分客氣。過了一陣,他騙歐也妮在放棄遺產聲明書上簽了字,才又過上了安生日子。

葛朗台活到82歲,患了瘋癱症,不得不讓女兒參加管理田產的秘密,他不能走動,坐在輪椅上指揮女兒把一袋袋金幣藏好。貯藏室的鑰匙他貼身放著,不時用手撫摸。臨死前,他還要女兒把金子堆在桌上,自己貪婪地看著。

神甫來作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親吻。葛朗台見了金子迴光返照,拚命想抓住。這一下的努力最終使他送了命。

葛朗台死後,歐也妮繼承了價值1700萬的遺產。她此時已30歲,雖然十分富有,精神上卻很寂寞,她最大的安慰就是撫摸查理留下的首飾盒,等著情人的回來。

查理此時早已忘了歐也妮。他來到印度之後,為了掙錢什麼都做,他從事人口販賣、放高利貸,偷稅走私,最終發了大財,他的心狠手辣,貪婪吝嗇簡直就是第二個葛朗台。他與各種膚色的女人鬼混,早已忘記了歐也妮。

幾年後,他帶著百萬家財返回法國。在船上他結識了一位侯爵。為了高攀貴族,查理不顧侯爵女兒奇醜無比,和她訂了終身,他寫信給歐也妮,告訴她他已結婚的消息,並匯來8000法郎,希望能贖回首飾盒。

歐也妮最後的希望破滅了。她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最後,她答應嫁給公證人的兒子篷風,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因篷風只為了錢才追求她,她可以把錢給他,而情感上則讓她自由。幾年後,篷風當了法院院長,但不久便死掉了,歐也妮成了寡婦。她用150萬法郎償還了叔父的債務,讓查理過著幸福、名譽的生活。她自己則幽居獨處,依舊過著以前簡朴的生活。索漠那古老的房子,依然沒有陽光,老是陰森森的。可是她辦了許多公益事業:一所養老院,幾處教會小學,一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她用這些來反駁別人責備她吝嗇的話。

歐也妮如今只有一件事可做了,那就是靜靜地等待死亡,她希望自己在天國中會得到人世間得不到的快樂。

【精彩篇章推薦】

1、第 7~10 頁 介紹葛朗台的大致情況,作者用漫畫式的手法,從肖像和行動上對葛朗台進行了誇張式的描繪,讀來令人忍俊不已。一個守財奴的形象呼之欲出。

2.第 86~100 頁 葛朗台為趕走查理而絞盡腦汁。這一段描寫以對話為主,葛朗台裝出口吃的樣子,以使人相信他是一個重情義的兄長,極具諷刺意味。

3.第 135~143 頁 因歐也妮贈錢事發引起葛朗台家內亂。這一段用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將葛朗台的憤怒和歐也妮的倔強刻畫出來,情節緊張,動人心魄。

4.第 152~155 頁 葛朗台企圖搶奪首飾盒。這是本書中最精彩之處,充分暴露了他貪婪的本性。幾句話、幾個動作就使人物稜角分明,確為大手筆。

5.第 160~161 頁 葛朗台臨死前對金子的留戀。這一段描寫極盡諷刺之致,特別是葛朗台臨死前拚命想抓住作法事的鍍金十字架一節,寫盡了他守財奴的本性。與我國古典名篇《儒林外史》中「嚴監生之死」異曲同功,讓人在大笑之餘回味無窮。

Ⅶ 《歐也妮.葛朗台》

《歐也妮·葛朗台》
開放分類: 外國文學、小說

本作品出版於1833年,反映的是19世紀初的法國外省生活,主要描寫資產階級發家史和當時的人情關系。
葛朗台的形象是作品最大的成就。這個人物最明顯特徵是嗜錢如命和極端的吝嗇。然而,讀者千萬別以為他只是個老式地主和吝嗇鬼,作者塑造的是一個法國大革命後起家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形象。他比舊式地主精明、也更兇狠,聚財方式更充斥著血腥味。他靠投機革命發了財,當過行政委員、市長,任職時期,利用職務,大撈油水,僅十幾年就成為索漠城首富,他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機買賣,利用債務和商業信用大把賺錢。他兼有大土地所有者和金融資產者的特徵,他的得勢反映了復辟王朝時期土地、金融資產階級主宰一切的社會現實。
作品還圍繞著歐也妮的婚事,對金錢腐蝕人心,侵害人際關系作了深刻揭示。克羅旭和格拉桑家為娶歐也妮展開針鋒相對斗爭,葛朗台心裡明白,他們為他的財產來,他便利用他們「釣魚」,最後歐也妮答應了蓬風先生的求婚,他激動得哆嗦著連連表示願做她的「奴隸」,這場赤裸裸的金錢交易,已無情地揭去了美麗而神秘的愛情面紗。
巴爾扎克離我們雖然已有兩百多年,但作品所揭示的社會現實仍然令人深思。
小說情節曲折生動,布局嚴謹,語言個性化都十分突出。全書在不長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兒查理、歐也妮與求婚者三條線索,但作者並沒有平鋪直敘,而是開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描寫,至家庭糾紛後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線索中顯得條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絕,至於葛朗台老頭富於個性的語言,更令歷來理論家百談不厭。

沒有毒葯,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整部小說形象地再現了19世紀初期法國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影響世界的經典著作
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的豐碑
《歐也妮。葛朗台》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一部傑出作品。故事是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葯,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序卻不亞於古典悲劇。
巴爾扎克的這部代表作,描寫了資產階級暴發戶發家的罪惡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塑造出葛朗台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吝嗇鬼形象。據說,這部小說是巴爾扎克與後來成為他妻子的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熱戀時的產物。巴爾扎克本人非常珍愛這部小說,稱它為「最出色的畫稿之一」。一百多年來,這部作品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學美學價值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因此贊譽巴爾扎克是「超群的小說家」。
巴爾扎克所有的書僅僅組成一部書:一部生動的、閃光的、深刻的書,在這部書里,我們看到我們的整個現代文明在來去、走動,帶著我也說不清楚的、和現實摻雜在一起的驚惶與恐怖之感;一部了不起的書,詩人題作喜劇,而他本可以題作歷史的……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
在巴爾扎克生動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臘羅馬的人物變得蒼白無力、渾身抖顫,中古的人物像玩具鉛兵一樣倒伏在地。
——法國著名作家左拉
不管他願意與否,也不管他同意與否,《歐也妮。葛朗台》這部龐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在他不知不覺之中,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強大陣營。巴爾扎克朝著目標勇往直前,他緊緊地抓住現代社會。他從所有人身上都抽出某種東西來,他寫出一些人的幻想,另一些人的希望,這些人的呼聲,那些人的假面。他搜索惡習,解剖情慾。他發掘和探查人、靈魂、心地、肺腑、頭腦以及每個人身上都深藏著的奧秘。
——《巴爾扎克傳》
《歐也妮。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卷帙浩繁的小說中最優秀的小說之一,是其創作的一次飛躍。這部小說在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故事敘述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它震撼著每一位讀者,在法蘭西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魅力。
——《世界文學史》
《歐也妮。葛朗台》
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落魄的親戚,為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生激烈的沖突,嚇得膽小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並不少見,但是為什麼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說會成為一部傑作呢?除了由於巴爾扎克為情節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行動背景外,更是由於小說作者創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據安德烈。莫洛亞考證,其實巴爾扎克只去過索繆一次,而且僅僅停留了幾個小時;有人還找出小說中的破綻,證明故事更像發生在圖爾。這些都無礙於作品的真實性。巴爾扎克對索繆的描寫,無非是為了提供一個人物活動所需的典型場所,它可以是索繆,也可以是別處,但必須是法國在那個時代的內地社會的縮影。同樣,到索繆去尋訪小說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勞的。他們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內地人物的典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藝術真實的感染力來自他對觀察所得的提煉和加工,來自他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讀者心目中獲得的認同。老葛朗台的性格是顯然與守財奴的傳統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公�一譯阿巴貢——編者注�只知吝嗇,雖然也愛財如命,但是僅僅熱衷於守財,連放債都捨不得。而老葛朗台卻不只是守財,更善於發財。為了賺錢,他不惜掏空自己積攢的金銀。他精於計算,能審時度勢,像老虎、像巨蟒,平時不動聲色,看準時機會果斷迅速地撲向獵物,萬無一失地把大堆金銀吞進血盆大口般的錢袋。有人發革命財,有人發復辟財,而他革命財也發,復辟財也發。索繆城裡沒有一個人不曾嘗到過他的利爪的滋味,卻沒有人恨他,索繆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繆的光榮。他實際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因為他代表了在那個社會具有無邊法力的金錢。對金錢的追逐是一種頑固的意念,而小說想證明的偏偏又是這種意念的破壞力量,它摧毀了整個家庭。
在這個家庭中光明和黑暗的對比十分強烈。與老葛朗台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聖潔和葛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聖潔的價值觀在金錢統治的社會只有遭到無情的蹂躪。在這陰暗的小天地中,歐也妮的形象顯得特別美麗明亮,但是這顆明星註定要黯淡下去。
在對歐也妮形象的描述中,我們也感到了巴爾扎克作品中少有的抒情氣氛,它是那樣濃郁、那樣感人,所以我們讀罷小說,掩卷遐思時,那垛長著野花的舊牆,那個狹小的花園以及樹陰下那條曾聆聽純情戀人山盟海誓的長凳,仍使我們在浩嘆之餘感到一絲溫馨。�契訶夫�
一面「人鏡」葛朗台老頭在巴爾扎克筆下是一個露骨的吝嗇鬼、守財奴。他是一個胸中城府極深,而且狡詐善謀、面目多變的陰謀家。巴爾扎克在這老頭的身上概括了拜金主義和守財奴普遍的心性習慣和思想誤區。書中大幅的環境描寫和其他配角人物的生動刻畫,對烘托葛朗台這個人物是一脈相承的,各個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巴爾扎克的高明不是在刻畫吝嗇鬼葛朗台的成功上,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就算把吝嗇鬼刻畫得再好,也是毫無意義的;他的高明在於用葛朗台這個代表人物,揭示了一個金錢武裝的時代、一個丑惡虛偽的社會。葛朗台早被世人封為「吝嗇鬼的典型代表」無可厚非。把他作為一面人鏡來照照世人,也可以看出有相同的一面,因為一般人與這種人也有相通之處的。葛朗台非常貪婪,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非把私人的白楊種在河邊公家的土地上。

[故事梗概]

葛朗台是法國索漠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這座城市盛產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價很不壞。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時,葛朗台已經是個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認得字,能寫會算,四十歲時娶了木板商的女兒為妻室;買下了區里最好的葡萄園;他向革命軍承包葡萄酒,很撈了些錢。

拿破崙執政時期,他當上區長,還得到拿破崙頒發的榮譽團十字章。一八○六年,他又從丈母、外婆、外公處得到三筆遺產,成為州里「納稅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產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還有十三處分種田,一百二十七阿爾邦草原。他由原來只有二千法郎的商人變為擁有一千七百萬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台精明狡猾,他搞投機買賣,預計得「象天文學家一樣准確」;論起他的發財本領,「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條巨蟒:他會躺在那裡,蹲在那裡,把俘虜打量半天再撲上去,張開血盆大口的錢袋,倒進大堆的金銀,然後安安寧寧的去睡覺,好象一條蛇吃飽了東西,不動聲色,冷靜非凡,什麼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在做交易時,他討價還價,裝口吃,把對方弄得暈頭轉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結果他讓別人吃虧了,自己討得了便宜。

由於吝嗇和愛財,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個錙銖必較的人物。他指揮一切、命令一切,親自安排一天的伙食。連多用一塊糖,多點一根蠟燭也不許可。他的妻子象奴隸般的順從。為了省錢,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兒縫制。她們整天做著女紅,女兒已二十三歲了,葛朗台根本還沒想到過要給她對親。家裡雜務由女僕拿儂包辦,她 「象一條忠心的狗一樣保護主人的財產」。她身軀高大,象個擲彈兵,雄赳赳的臉上生滿了疣。

經常出入葛朗台家門的客人有兩家六個人:公證人克羅旭一家(公證人、神甫克羅旭夫婦和他們的侄子特·篷風)和銀行家台·格拉桑一家(格拉桑夫婦和他們的兒子阿道夫)。這兩家人上葛朗台家來,目的是為了葛朗台的獨生女兒歐也妮。這一切,老奸巨猾的葛朗台都看在眼裡。他知道他們為了金錢和賠嫁,才爭奪他的女兒。於是他將計就計,利用女兒作為釣餌來「釣魚」,以便從兩邊撈到好處。

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無錢償還債務,破產了。他准備自殺。臨死前,他打發兒子查理來投奔伯父。查理二十二歲,比歐也妮小一歲。他是個俊俏的後生和花花公子。他帶了「巴黎最漂亮的獵裝,最漂亮的獵槍,最漂亮的刀子,最漂亮的刀鞘。他也帶了全套最新奇的背心」來到伯父家。

歐也妮自出生以來,沒有離開過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縫襪子,替父親補衣裳,在滿壁油膩的屋子裡過生活。家裡也難得來生客。初次見到這樣一位標致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顛倒。她認為查理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妙人兒」。他那光亮而鬈曲有致的頭發散出一陣陣的香氣。她盡量聞著、嗅著,覺得飄飄然。他那漂亮的精美的手套,她恨不得去摸它一下。她也羨慕查理的小手、皮色、面貌的嬌嫩與清秀。查理的來到,使公證人和銀行家都憂心忡忡起來。他們擔心歐也妮會被堂兄弟查理奪去。

歐也妮高大健壯。她沒有一般人喜歡的那種漂亮。但她的美是一望而知的,只有藝術家才會傾倒。她的「前額帶點兒男相,可是很清秀,象斐狄阿斯(希臘大雕刻家)的邱比特雕像。貞潔的生活使她灰色的眼睛光芒四射」。恬靜、紅潤的臉上放著光彩,象一朵盛開的花。她對堂弟表現出異常的關心。她瞞著父親盡量招待堂弟吃喝得好些。並把自己的私蓄掏出來待客。葛朗台卻不願意多花錢。他要女僕拿儂用烏鴉做湯招待侄子。拿儂說烏鴉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說:「我們便不吃死人了嗎?什麼叫遺產?」

葛朗台從弟弟來信中,得悉弟弟破產了,把兒子托給他監護。然而,葛朗台不願承擔什麼義務,更不願把查理這個包袱背在身上。他打算立刻把查理打發到印度去。可是,當天夜裡,他又轉了個念頭,表示要挽回亡弟的名譽。只是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一個子兒,又博得了「有義氣的哥哥」的好名聲。

於是,葛朗台有生以來舉行了第三次請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證人和銀行家兩家。因為有求於人,葛朗台又裝口吃。他結結巴巴地說:他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債務,不被宣告破產,但必須把債權證件抓在手裡。公證人克羅旭表示願意到巴黎去辦這件事,但來往旅費要葛朗台出。銀行家則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費,他可以到巴黎去照辦。葛朗台自然是贊同銀行家的主張,並且感到滿心喜悅。在銀行家上巴黎後的第三天,葛朗台讓查理簽了一份放棄父親遺產繼承權的聲明書,然後要他填寫一份申請出國的護照,把他打發到印度去。

歐也妮偷看了查理寫給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對破產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積蓄六千法郎送給堂弟作盤纏。查理回贈給他一個母親留給他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歐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來,查理也表示了同樣的決心。然後,他便啟程到印度去了。

葛朗台每逢新年,都有把玩女兒積蓄的習慣。一八二○年新年到了,他見女兒的積蓄不翼而飛,便嚴加追問。歐也妮只好承認她把錢送給了堂弟。於是葛朗台大發雷霆。他把女兒鎖在房裡,只給她麵包和冷水。無論誰來講情,他都置之不理,「他頑強、嚴酷、冰冷,象一座石頭。」為此,妻子被嚇病了。

公證人克羅旭以利害關系勸葛朗台和女兒講和。他說,如果葛朗台的妻子一旦死了,歐也妮可以以女兒的身份繼承母親的遺產,而他們夫婦的財產是從未分過的。葛朗台害怕了,才把女兒放出來。

有一天,歐也妮母女正在欣賞查理贈送的首飾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見了。他看到首飾盒上的金子,眼睛裡發出亮光,把身子一縱,向首飾盒撲去,「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他把首飾盒抓在手裡,准備用刀子把金子挖下來。歐也妮急了,她聲稱如果父親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這把刀子自殺。父女爭執起來。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暈過去,他才住手。此後,葛朗台的妻子的病便一直沒有好過。一八二二年十月。這位可憐而懦弱的太太死了。葛朗台通過公證人讓女兒簽署了一份放棄母親遺產繼承權的證件,把全部家產總攬在手裡。

一八二七年,葛朗台已經八十二歲了。他患了瘋癱症,不得不讓女兒了解財產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動,但坐在轉椅里親自指揮女兒把一袋袋的錢秘密堆好。當女兒將儲金室的房門鑰匙交還他時,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裡,不時用手撫摸著。臨死前,他要女兒把黃金擺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著,好象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一般。他說:「這樣好叫我心裡暖和!」神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親吻,葛朗台見到金子,便作出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它抓到手。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後他喚歐也妮前來,對她說:「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他死了。

歐也妮已三十歲了,還未嘗過人生的樂趣。葛朗台死後,她變得富有了,但她仍是孤單一人。對她來說財富並不是一種安慰,她需要的是溫暖和愛情。七年來,她一直盼望著查理歸來。她把他留給她的首飾盒,當作隨身的寶物。可是,他去後連個音訊也沒有。

查理在印度發了財。他從事人口販賣、放高利貸、偷稅走私,什麼都干。只要能發財,他心狠手辣,貪婪到了極點。真不愧為葛朗台的子孫!他和各種膚色的女子鬼混,早把堂姊忘得一干二凈了。一八二七年,他帶著百萬家財,搭船返回法國。在船上,他認識了一個貴族特·奧勃里翁侯爵。侯爵有一位奇醜而嫁不出去的女兒(長得象只蜻蜓)。查理為了高攀,竟和侯爵小姐訂了終身。他寫信給歐也妮,並寄還六千法郎的贈款,外帶二千法郎的利息。
歐也妮被查理無情的行為嚇呆了,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刺激。最後,她答應嫁給公證人的兒子,初級裁判所所長特·篷風,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因篷風只為了錢才追求她,她可以把錢給他,而情感上則讓她自由。幾年後,特·篷風當了法院院長。可是當他當選為索漠城議員的第八天,他死了。歐也妮三十三歲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萬法郎償清了叔父的債務,讓堂弟過著幸福、名譽的生活。她自己則幽居獨處,過著虔誠慈愛的生活,並「挾著一連串的善行義舉向天國前進」。

閱讀全文

與歐也妮葛朗台完整版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迅雷電影網站有哪些好的 瀏覽:139
活著韓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99
經典英語電影情景對話 瀏覽:293
厚街萬達電影院購票 瀏覽:295
周星馳經典電影生活 瀏覽:676
乞丐娶了美女老婆電影名字 瀏覽:781
電影中的十大巨人 瀏覽:559
浮世繪藝術家電影中文 瀏覽:246
電影大全免費觀看奇屋 瀏覽:862
電影平安中國之守護觀後感 瀏覽:475
泰國2017R級別電影 瀏覽:513
在近年來的電影節評比 瀏覽:74
恐怖電影香港和泰國合拍 瀏覽:896
驚悚喜劇電影大全 瀏覽:685
開心超人聯盟動畫大電影全集 瀏覽:634
林志穎和兩個小和尚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51
香港電影店鋪名字 瀏覽:379
廚師貓電影大全 瀏覽:737
功夫熊貓4大電影中國版 瀏覽:361
沙洋縣有電影院嗎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