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狗十三的電影觀後感

狗十三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30 11:37:31

1. 如何評價電影《狗十三》

前兩天去電影院看了狗十三,看完之後發現這部電影當中有很多小伏筆,再結合豆瓣上的影評跟大家說一下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想法。
1. "狗十三 = 狗13 = 狗B"。網友們解讀的角度讓我很驚異,我真的沒想到竟然可以這樣理解這個題目。但確實也有道理,因為導演就是表達出他對社會中男尊女卑現象的態度。如果的確是這樣的話,那我還是很佩服這個人的,膽子太大了。
2. 在李玩狗丟了之後瘋狂尋找,後來家人為了彌補過錯而重新買了一條狗想要矇混過關。但李玩執意尋找,導致爺爺前來勸阻結果被推倒受傷,而奶奶為了尋找不見的李玩差點走丟。因為這兩件事是惹怒了爸爸結果遭致暴打,最終李玩也妥協了。
這件事給我的思考是應該把孩子當做一個」幼稚的」成年人來看待,幼稚的話是因為社會經歷比較少,心智上很不成熟。而成年人則是指對方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對事物正確與否的判斷,如果的確是我們做錯了,那麼承認錯誤賠禮道歉即好。
3. 在李玩成績考了高分,父親帶她外出慶祝的時候讓李玩去喝酒敬客人。
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一貫不要喝酒,因為生怕喝多了會出現什麼難以彌補的錯誤,但是卻出現了這樣一種心態,有自己在身邊的話就算喝點也不會有關系。那麼其實這兩種想法就會給孩子的判斷造成困擾,不知道哪一種價值觀才是正確的,所以在教育後代的時候應該用一致性的原則。
4. 父親在打完李玩之後向其道歉,並且承諾不久後帶他去看天文展覽。但是因為生意上的事情,導致自己沒能走開,錯過了這次展覽,也是違背了對李玩的約定。
當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像吳軍老師說的一樣,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覺得自己可能異於常人有同時處理幾種事情的能力,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下一秒會有什麼意外發生,所以拿出一整塊兒的時間去做好你需要做的事情,這其實就是人的加分項之一所在。
4. 父親為了哄李玩的弟弟騙他吃完飯後,帶他去公園玩,李玩當時指出不要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以及在弟弟失手打傷奶奶之後,李玩要求父親讓弟弟向奶奶道歉,但是遭到父親的拒絕,原因是孩子小不懂事。
我把這兩件事兒放在一起講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性,不要把年齡小做為借口去欺騙或者是孩子惡劣的行為。我時常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人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作為孩子當他們犯了錯誤之後,我們可以輕微的懲罰,但是堅決不能不懲罰。因為這樣做的話,會給他們傳遞一個價值觀 : 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後果。
包括在影片最後弟弟滑冰的片段正好是與前文相呼應的,因為家庭一昧的寵慣,導致孩子不能獨立的面對困難,總是希望逃避或者希求他人的幫助。換言之也是警惕我們當今的父母,一眛寵愛的最終結果是一無是處。
5. 神經病人
李玩在屋裡學習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鳥叫,以為是樓上鄰居養的鳥。但在後來無意中發現聲音的來源是一位精神病人,更可笑的地方在於他穿著校服,肩膀上有著大隊長的徽章,這已經算是最輝煌的榮譽了。
導演故意把這一段加上,何嘗又不是在諷刺當今的教育,強大的教育應試體制和學習壓力,把孩子們最終都逼瘋了。
6. 在外出聚餐的時候,父親的朋友夾了一塊狗肉給李玩,但最終李玩吃了。
當時看到這一幕我很心疼,因為不難發現她是一個非常喜歡狗的人,最後因為社會的種種影響變得妥協,抹去了年輕人該有的銳氣和鋒芒,成為了家人眼中的乖孩子。豆瓣上有句影評很有共鳴 : 你看那個孩子真懂事,可你怎麼知道她不是在害怕呢?
看完電影之後,我在思考如果電影當中傳遞的價值觀是正確的,那麼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自己。因為很多場景在我看來都習以為常,但靜下心細細斟酌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
我覺得這也是好電影的魅力所在,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並且引導大家反思,所以我認為這部電影值得九分。
說了那麼多,最後總結一下自己的想法。教育是一個大問題,而父母的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 口碑爆款《狗十三》,究竟是一部怎樣的神作

由曹保平執導、焦華靜編劇,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周珍、代旭、黃詩佳、曹馨月主演的電影《狗十三》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武漢、杭州、西安、南京九城開啟點映,與喜愛電影的觀眾超前相見。而觀眾們的支持,也讓《狗十三》的上座率高達86.4%,成為當天同時段第一名。

曹保平導演憑借《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以及《追凶者也》等優秀影片收獲了許多重量級獎項,作為「口碑保證」的他,鮮明的個人特色也逐漸為人所熟知。曹保平導演對一部好電影的闡釋是:「能夠在有一個好看的故事基礎上,盡可能地進行個人化表達。」

電影《狗十三》首映余熱還未褪去,影片主創曹保平、主演張雪迎、果靖霖、代旭攜電影空降重慶高校,與高校師生分享青春和成長的感悟。電影放映結束後,年輕的高校學子們一次又一次經久不息的掌聲和踴躍的互動,再度證明了影片跨越時間和年齡的獨特魅力。

在以往的好口碑影片中,曹保平導演都用高水準的導演手法,展現了豐富的中國社會面貌,以及令觀眾深有共鳴的普通人生活狀態。曹導也因此被觀眾們譽為華語電影市場批判現實主義的旗幟。

3. 看完《狗十三》後,你覺得聽話就能被愛嗎

看《狗十三》過了幾天,心裡還是很堵。哪個看似正常的成年人,沒有一段磕磕碰碰覺得不被愛的青春期?

李玩爸爸容易嗎?一個男人,養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兩個媽,還有兩個老人;這一切,都讓他頭大。可是,他的方式讓我厭惡。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容易,就如此粗暴對待孩子。他在打孩後,說:爸打你,是因為愛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孩子固然沒有成人那麼會表達,但也有著更豐富、細膩、真誠的感受;只有父母願意聽孩子說話,哪怕這想法幼稚,哪怕與大人意見不同,但大人得先聽,孩子才會覺得受到尊重,而不是「事事都要聽你的」的強壓。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容易,就如此粗暴對待孩子。他在打孩子後,說:爸打你,是因為愛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

所以聽話也不一定會被愛!

4. 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狗十三》,沒有冷血卻很殘酷,為什麼讓人刻骨銘心

這是一部值得讓人深思的家庭電影《狗十三》,一部沒有血腥卻最為殘酷的青春電影,這場中國式教育的成長,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無比好奇,為什麼這部沒有觸碰任何廣電局忌諱的電影,至今還沒有公映?難道真的要像《無問西東》一樣,一等就是五年嗎?不,很快就公映了,我曾經在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看過,很精彩,很好看!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其實,像這樣獨立性很強的作品,的確描繪了銀幕很難看見的那些人物,因此盤帶出諸多中國當代教育的現實,這種現實的剖析很殘酷,影像表現倒相當克制,但深度其實很有限,因為無論如何,孩子都會長大。雖然沒有墮胎打架這些元素,但《狗十三》真的是能夠觸動人心,青春片就應該對准生活中人們內心的波瀾,這部電影讓人久久回味。

5. 看完電影《狗十三》後有什麼想說的

《狗十三》這部電影其實質就是展現了一個十三歲小女孩李玩的成長史。從李玩的名字入手。李玩出生之後,因為是個女孩,所以家人就不是那麼過於重視,也就隨便起了一個名字。而李玩的繼母生下一個兒子的時候,盡管家人可以照顧李玩的情緒,先瞞著。但還是覺得男孩子的名字要慎重,起名為「昭」。可見,即便到了今天,在我們國家,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李玩從電影開頭的活潑開朗,隨性真實,慢慢的變得成熟穩重,沉默寡言。她懂得去克制自己的情緒,懂得放下一些東西,甚至願意微笑著去迎合自己原本排斥的一切。我想說,這樣「成熟」的李玩,真的就是完美的?這就是大人應該有的模樣?

6. 對於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應該如何評價

好的電影從來不提供答案,而是提出一個好問題,引發觀眾自己的思考。《狗十三》就是這樣的電影。如果看過這部電影,有更多的人開始反思自己正在施與或接受的教育,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意義。至於答案,觀眾自己去尋找,這個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捷徑,也不是電影的責任。


《狗十三》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勇於直面現實的國產片,但它又並沒有一味沉迷於說教或批判,而是以一種更審慎的態度表達了某種無奈。影片最後,李玩在街上偶遇了走失的愛因斯坦,它已經在新的主人那裡擁有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貝貝」。李玩並沒有上前討要,反而說起,「還好它沒有認出我。」她依然相信愛因斯坦在另一個主人那裡或許能得到更好的對待。就像平行宇宙里的另一個自己,已經過上了另一種可能的人生。




7. 談談最近看過的一部電影,它給你帶來怎樣的觀後感

《狗十三》,覺得我和李玩的人生是復制粘貼,中國式教育的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做家長的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8. 《狗十三》這部電影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這一次,看完《狗十三》,我只想說自己的感受。很神奇,兩個小時的電影我哭的時間應該有一個小時甚至不止。如果一開始是因為李玩和狗,那麼後來可能就是因為李玩和我自己。剛開始給我的感觸其實不是很深,甚至有一部分的情緒來自於我曾經也有過一隻讓我記憶深刻或者說感到沉重的狗,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我好像放棄了,是的吧,當時看到過一句話,不要總是妄圖去挑戰父母半輩子建立起來的世界觀,後來就沉默了,是的,沉默。

9. 這部被封殺至今的國產禁片,我看了三遍,你怎麼評價《狗十三》這部電影

去年看了一部電視劇,整體素質乏善可陳,但是其中的一個女演員感覺很有靈性,但是一直不知道名字。直到看了這篇影評終於知道了,原來她叫張雪迎。這片子看的我心酸不止,尤其是最後狗肉煲端上桌,又想起小時候爺爺掐死並且吃了我的寵物荷蘭豬。生怕自己有一天也變成逼著孩子吃寵物的大人,更害怕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變成了那樣。

這個社會本來就沒為每個人准備好完全自由發展的空間。各位嘴裡的「父母皆禍害」只不過是讓你提前適應了這個現實。教育要科學發展,而不是唯心進化。父母一頓打,沒准打掉了一個堪比約翰列儂的音樂靈魂,也沒准把一個街邊落魄無人問津的歌手打到一家名企上班。

從中國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中國教育系統與父母教育水平,在世界上至少是排前面的。但肯定尚有巨大的進步空間。這大概是擺在各位滿腦子「自由思想,個性,自我」的小布爾喬亞們面前一道殘酷事實。有時對一件東西諷刺挖苦,並裝模作樣反思,說出讓人聽來很正確的話很簡單。就像摔掉一隻看來很破舊的碗,誰都會。可是要把它補起來就難了。

10. 《狗十三》戳中淚點,你看了嗎

電影《狗十三》是很好的一個片子,好幾次戳中淚點,影片中的好幾個情節都是現實社會中的真實展現和縮影。最後小女孩問他爸,和她媽媽是怎麼開始的,這一段拍得特別好。電影中人物設定,其實沒有誰對誰錯,成年人的生活也一樣不容易,做真實的自己真的很難,人們口中的懂事,也要付出很多的代價。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故事,它的結局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共鳴的觀眾來說還是太美好了,對李玩和像李玩一樣的我們來說,真正殘酷的應該是故事結束後的真實生活,有人知道李玩最後看著弟弟的眼神以為這是什麼嗎,或者有人曾設想過李玩接下來的生活嗎,只會更殘酷。




看完這個電影就像是把青春回顧了一遍,看著看著不自覺的就會回憶起過去的一幕幕,狗是主題,十三是成長,是偽善的成人世界。可是最終不都妥協了嗎,即使當時的我們有多麼多麼厭惡、憎恨。最終,我們還是長大了,我們既是觀眾,也是演員,也是這部電影本身,和生活的預言家。有的時候成長的表現就是沉默吧,對自己曾經竭力想要堅持的東西,從竭力對抗到沉默接受,到最後自己親手毀掉自己所有的堅持,然後變得和其他人一樣,戴著一樣的面具,最後連自己都忘了自己是什麼樣子,遑論堅守自我。

閱讀全文

與狗十三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電影教師系列大全 瀏覽:444
什麼電影里的主角叫丹尼 瀏覽:790
2021YY最新電影大全 瀏覽:541
朱時茂電影完整版 瀏覽:441
美國電影什麼小鎮 瀏覽:205
好看的付費愛情電影 瀏覽:751
50年前公交愛情什麼電影 瀏覽:905
法國電影囚禁 瀏覽:25
食神粵語版完整版電影 瀏覽:302
大師兄電影是粵語嗎 瀏覽:825
網路大電影備案條件 瀏覽:250
電影上帝也瘋狂圖片 瀏覽:690
哈嘍樹先生電影演員表 瀏覽:808
電影國外大 瀏覽:965
老電影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片頭曲 瀏覽:478
吳孟達和周星馳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502
有部電影叫什麼飛翔 瀏覽:141
危化生機電影演員 瀏覽:599
美國中國鬼片大全電影 瀏覽:568
英語電影獅子王動畫片大全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