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阿童木觀後感300字
電影《阿童木》觀後感
寒假裡,我看了電影《阿童木》。在影片結束時,我感到自己的鼻子已經酸了。阿童木為了拯救人類,毅然犧牲自己,著實讓人感動。
《阿童木》訴說的是在幾十年後的地球上,科技十分發達,但環境非常差,於是,那兒的人們把一座小島移到了空中,取名「大都會」,居住在大都會上的人都是社會上階層的人,陪伴他們生活的還有許多機器人。因意外痛失愛子的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萌生了復制愛子的想法並付之行動創造了機器人阿童木,他和人類一樣擁有感情,而且還有博士兒子的情感與記憶。但阿童木卻無法令抑鬱的博士重展歡顏,於是博士狠心決定將他遺棄。遭受遺棄的阿童木備受傷害,一個意外的場合讓他意識到自己原來是一個有異於常人的機器人。孤身一人無處藏身的阿童木只能隱瞞身份加入了一群童黨,此後的阿童木歷經艱險。勇敢的阿童木在經歷了一系列磨難曲折後終於找到了自我,也接受了自己是機械與人類力量相結合的機器人的事實,最終肩負起拯救人類的重任。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我們不要濫用資源,我們要珍愛自然,保護環境,否則,我們的地球將會變成和電影中一樣。那樣的高科技時代簡直無法相信如此的處理垃圾,大都會的垃圾直接傾倒下面,那地球上的平民該怎麼生活呢?
阿童木在被大都會拋棄之後,沒有對大都會上的人們進行報復,即便他有藍核的力量。反之他是用熱情和真誠對待每一個人的,不論那些人是否認識他,是否理解他。哪怕是對待一個早已休眠的機器人,他也會竭盡全力。他的善良,純真,熱情,讓人心疼。
而阿童木與他的朋友之間的感情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人能否被認同,能否結交到知心的朋友,能否得到幸福和快樂,不取決於出身,而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只要能夠真誠,善良的對待友情,一定能夠結交到真心實意的朋友。
阿童木為了人類而勇於獻身的精神,為了保護人類而奮不顧身,他的正義之情,他的善良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人類是應該要反省,為了某種利益而製造出的機器人阿童木,卻不要求任何回報的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挽救人類的生命,他不值得佩服么?
我佩服阿童木,因為他的陽光,他的真誠,他的樂觀,他的自信,他的勇敢。他不是人類,但他有著比人類更為純凈的心靈。
⑵ 電影天堂回信 的 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班的班主任金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天堂回信》。
影片主要講述了爸爸、媽媽出國了,晨晨(一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和爺爺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後來媽媽回國了,改變了爺爺和晨晨的生活,晨晨感到十分不開心。
這部影片讓人十分感動,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晨晨給爺爺過生日這個片斷。晨晨給爺爺買了一張漂漂亮亮的生日卡,媽媽也給爺爺買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大蛋糕和一束美麗的鮮花。爺爺因為要讓晨晨開心,就和晨晨一起去放風箏,爺爺因為勞累過度,使心臟病復發,就平靜地去世了,便去了「天堂」。後來晨晨給爺爺寫了一封信,他用風箏把這封信「寄」給了天堂的爺爺,他希望爺爺能給他回信。看到這里我妨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
看完影片我懂得了長輩是多麼關心我們愛護我們呀!我要從頭做起,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勞累;我還要多讀書,多學本領,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我還要尊敬長輩,長大才能成為有用之才來報答長輩對我們的無盡關愛。
看《天堂回信》觀後感
買了一張漂漂亮亮的生日卡,媽媽也給爺爺買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大蛋糕和一束鮮花。爺爺因為要讓晨晨開心,所以和晨晨一起放風箏,很勞累。後來,爺爺的臟病復發,平靜的去世了,便去了「天堂」。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流下感動的淚。看完影片我懂得了長輩是多麼關心和愛護我們呀!我要從頭做起,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勞累。我還要多讀書,多學本領,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我還要尊敬長輩,長大才能成為有用之才來報答長輩對我們的愛。
《天堂回信》觀後感
肅南1中初1(4)班 秦 蕊
在1節語文晚自習上,老師為我們播放了1部片名為《天堂回信》的影片,這部影片抒寫了爸爸和孩子間的美好情感,感人致深,使在場的每1位同學都感動唏噓。
這是1部反映兒童體裁的影片,影片的重要特點是注重對兒童心靈的展示。影片講述了1個名叫晨晨的5歲小男孩,從小和爸爸生活在1起,他們相依相伴快樂地在1起生活了4年,然而晨晨的媽媽從國外回來後,對晨晨的教育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晨晨不適應和媽媽在1起的生活,這時晨晨的爸爸搬回了鄉下的住所,就在晨晨和媽媽去給爺爺過生日時,爺爺去世了,永遠地離開了晨晨,晨晨懷念爺爺,將生日卡系在風箏上送給「天堂」里的爺爺,還盼著爺爺的回信。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僅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是我不可割捨的最愛,我每時每刻都被父母呵護著,和爸爸媽媽在1起,我們生活得非常快樂、開心。此刻,誰又能想起已到了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他們同樣愛著自己的孫子、孫女,思念著孫子、孫女,那是我所體會不到的,好似斷線的風箏1樣飄得很高很遠。
《天堂回信》觀後感
肅南一中初一(4)班 秦 蕊 在一節語文晚自習上,老師為我們播放了一部片名為《天堂回信》的影片,這部影片抒寫了爸爸和孩子間的美好情感,感人致深,使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都感動唏噓。
這是一部反映兒童體裁的影片,影片的重要特點是注重對兒童心靈的展示。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晨晨的5歲小男孩,從小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他們相依相伴快樂地在一起生活了4年,然而晨晨的媽媽從國外回來後,對晨晨的教育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晨晨不適應和媽媽在一起的生活,這時晨晨的爸爸搬回了鄉下的住所,就在晨晨和媽媽去給爺爺過生日時,爺爺去世了,永遠地離開了晨晨,晨晨懷念爺爺,將生日卡系在風箏上送給「天堂」里的爺爺,還盼著爺爺的回信。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僅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是我不可割捨的最愛,我每時每刻都被父母呵護著,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我們生活得非常快樂、開心。此刻,誰又能想起已到了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他們同樣愛著自己的孫子、孫女,思念著孫子、孫女,那是我所體會不到的,好似斷線的風箏一樣飄得很高很遠。
《天堂回信》觀後感
2008年12月08日 星期一 下午 01:17
這是一部反映兒童體裁的影片,影片的重要特點是注重對兒童心靈的展示。影片主要講述了爸爸、媽媽出國了,晨晨(一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和爺爺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後來媽媽回國了,改變了爺爺和晨晨的生活,晨晨感到十分不開心。
這部影片讓人十分感動,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晨晨給爺爺過生日這個片斷。晨晨給爺爺買了一張漂漂亮亮的生日卡,媽媽也給爺爺買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大蛋糕和一束美麗的鮮花。爺爺因為要讓晨晨開心,就和晨晨一起去放風箏,爺爺因為勞累過度,使心臟病復發,就平靜地去世了,便去了「天堂」。後來晨晨給爺爺寫了一封信,他用風箏把這封信「寄」給了天堂的爺爺,他希望爺爺能給他回信。看到這里我妨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
看完影片我懂得了長輩是多麼關心我們愛護我們呀!我要從頭做起,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勞累;我還要多讀書,多學本領,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我還要尊敬長輩,長大才能成為有用之才來報答長輩對我們的無盡關愛。
⑶ 巴拉拉小魔仙大電影觀後感
當你被《007:大破天幕殺機》里的邦德被掰彎所驚詫時
當你被《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喜氣羊羊過蛇年》里狼被羊強暴戲所震驚時
當你被《快樂到家》里的人狗愛愛情節導致反胃時
當你看完《憤怒的小孩》因裡面的小孩兒吃大便情景所嘔吐時
當你沉醉《雲圖》為女神的反抗精神所自慰時…..
當你看膩了眾多2013年全球大片時 你是否還流連在這部國內排名第一的魔法品牌兒超級大電影呢 俗話說得好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寫詩也會吟 而熟看巴拉拉小魔仙 不會魔法也會唱詞呀我去!!!!!!!!! 首先不說別的 看!!!!! 首映現場那龐大的千人影廳就座無虛席 而映前簡短的幾分鍾
那幾位性感假頭套女優的登場 就早已讓愛上巴啦啦的小觀眾興奮到了極點 放映過程中的尖叫更是響徹全場
在推出本部大電影前
《巴啦啦小魔仙》已經是國內市場最成功的兒童品牌 其產品類型覆蓋動畫片 服裝 小商品市場 文具 tiaodan等幾乎所有兒童品牌授權可以觸達的范圍
銷售額接近6億歐元 本次推出的同名大電影 是品牌公司奧飛動漫開掘其商業價值的又一重要舉措 真是完敗日本迪士尼 為祖國又一次爭了光 發揚了我中華民族的奮起精神
為中華之崛起而作出了不屑的努力 讓孩子們都有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這部大片兒講述了小姐妹兒美琪兒、美雪兒在頂著shi黃色頭套魔仙姐姐藍木耳的帶領下 一起練習魔法 團結一致與黑暗勢力大反派鬥智斗勇
保衛風景如畫自WEI棒套裝組合魔仙堡的故事 全片風格輕松幽默、角色可愛、造型獨特、性格分明 尤其是片中的魔法咒語更是家喻戶曉 讓在娘肚子里的胎兒都能朗朗上口
不絕於耳:
魔仙女王咒語
巴啦啦能量——烏他——烏他啦——請賜魔仙棒棒力量
巴啦啦能量——烏他——烏他啦——YD力量提升
巴啦啦能量——烏啦烏——鳴拉姆——賜予魔仙JB
巴啦啦能量——烏他——烏他啦——魔仙JB力量提升
巴啦啦能量——JB升級
巴啦啦能量——呼拉拉——JB消失
巴啦啦能量——烏他——YD凈化
巴啦啦能量——JB轉移
巴啦啦能量——他啦——魔仙ZG力量提升
游樂咒語
古他娜——魔動JB槍
古他娜——捆綁
古他娜——愛欲魔沙
古他娜——充氣娃娃
古他娜——停
古他娜——幻覺
古他娜——JB還原光束
古他娜——YD封閉術
古他娜——JB轉移
古他娜——JB負重
古他娜——YD波浪
古他娜——JB光動能
古他娜——魔光JB
古他娜——彩虹JB能量
古他娜——JB定身
古他娜——JB能量增幅
魔仙咒語
巴啦啦能量-卡沙沙-JB變大
巴啦啦能量-索多卡拉-魔法驅動JB能量
巴啦啦能量—沙羅沙羅—小魔仙全身變
巴啦啦能量-呼妮拉-魔仙少女服變身
巴啦啦能量-她拉娜-下身停擺
巴拉拉能量—華沙加魯—裙起
巴拉拉能量—嘩必必—RUFANG轉移
巴啦啦能量—烏特拉-魔仙JB力量提升
巴啦啦能量—仙多拉—魔仙箭
巴啦啦能量—鳴啦嗚-旋風
巴啦啦能量—沙羅魯-下身擺動
巴啦啦能量—古拉咕嚕-魔法鞭子
巴啦啦能量-雪妮拉-魔法圈圈
巴啦啦能量-巴娜拉-停京
巴啦啦能量—仙多啦--JB粘貼魔法
巴啦啦能量—沙羅魯--定/飛/動
巴啦啦能量—啰尼拉—嬌憨聲音變法
巴啦啦能量—卡啦啦—JB亮
巴啦啦能量---烏多沙---跟蹤魔法
巴啦啦能量—古拉羅—魔仙百寶書
巴啦啦能量----安東妮---變(還原)
巴啦啦能量---木啦啦---開
巴啦啦能量---他啦---停
巴啦啦能量---蘇西卡---變(變回便服)
巴啦啦能量---沙沙卡拉---魔仙顯示器
巴啦啦能量---羅啦多---盾牌
巴啦啦能量---嘩嘩必---起
巴啦啦能量---多拉多---泡泡魔法
巴啦啦能量---雪尼拉--解除
巴拉拉能量—拉巴拉—魔仙葯粉
巴拉拉能量—呼尼拉—魔仙眼鏡
巴啦啦能量—烏特拉—魔法鞋
巴啦啦能量--拉得拉--破除魔法
巴啦啦能量---他尼尼---光能量
巴啦啦能量---突托沙---魔仙望遠鏡
巴啦啦能量---卡拉卡奇---傳聲魔法
巴啦啦能量---法啦法依---ZG消除之術
巴啦啦能量---沙胡胡---魔仙極光
巴啦啦能量---呼啦啦---變
巴啦啦能量---他他---魔仙能量盒
巴啦啦能量---他他啦---能量盒啟航
巴啦啦能量---迪卡斯---破
巴拉拉能量---布魯魯---變幻術
正在奶孩子的娘們 正在玩著魔法棒玩具的崽子們!!!!!!看屁小叮當
看海賊王 看屁海綿寶寶 看屁麥兜 你們還等什麼 還是快帶著手紙來電影院看啪啪啦小魔仙吧 啪啪啦小魔仙 還你一個終身難忘的寒假童年!!!!!!!!!!!
另:鹵煮我是實在喜歡這部電影呀思密達 毫無批判呀思密達!!我這條命是它救的 我因中風在醫院躺了7年 朝鮮醫生都說沒有救了
就在巴拉拉小魔仙上映內天 護士打開電視 正好在放巴拉拉小魔仙的預告片 我掙扎著起來 伸起多年因偏癱而不能擼管的左手把電視給關了有些人就是上綱上線
人家小魔仙救了我 我給5星不對么?
⑷ 電影感天動地父母情的觀後感
很感人,很感人,很感人,很感人,很感人,很感人,很感人…………………………………………………………………………………………………………………………………………感人!!!!!!!!!!!!!!!!!!!!!!!!
⑸ 戰狼電影觀後感抓住一個細節來寫800字
朋友你這個是什麼意思? 作業嗎?
那麼開頭可以這么寫
《戰狼觀後感》
今天是星期二 我兜里就25元 鋼鏰 正好可以去電影院看半價電影 今天播放的是 國產 二逼電影《戰狼》我也不知道 腦袋 抽了什麼筋就進去看了 發現裡面的吳京 竟然 怎麼跟國外特種兵對打 都死不了 他太JB牛逼了 讓我感覺 中國軍人 又一次的 在電影里裝了一次逼
此刻我的心情 無法用言語表達 所以我想省略673個字
⑹ 哥哥姐姐,給一篇關於日韓電影的讀後感 啊
說細節說細節,前面伏筆,影片滿分十分我只給九分,為什麼,因為我覺得有不太爽的地方,首先開頭交代太草(或許不草不能自圓其說吧),就是怎麼頒布的BR這條法令,這條法令由誰執行。當兵的也是人啊,讓他們眼睜睜的看著的孩子們這樣死掉,難道不會引發軍隊暴動么?老韓,如果你接到這樣的命令,你會執行么?其次是結尾,那個頭上扎帶子的那個後轉來的學生死得太坑爹,那個為了好玩而進來的小子已經瞎了,明明可以一槍幹掉,卻沒有直接幹掉,導致自己中彈。中彈也罷,明明都支撐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怎麼就坑爹的在船上死了,你說那子彈打你身上哪兒了,抗這么久。依我看就是作者懶得安排這小子以後的故事,所以坑爹的把他寫死了。
基本就這兩個不爽的地方,還有就是有的地方覺得別扭,就是下毒的那裡,個人覺得當時的情況,那姑娘真沒必要下毒,她只是當時的狀態很混亂,不知該怎麼辦,也沒個目的,拿個破JB毒葯不知道咋得瑟好了,你說你下毒,毒死一個人有p用?要麼就痛快點,都毒死,結果後來整的其他人都死了,她還自殺了,搞毛呢。
尤其毒死一個人之後,這幫女的像傻X一樣,狗咬狗,你說當時情況是一個精神病拿著槍亂指,你們還說這個下毒那個下毒,不斷的刺激持槍者的神經,不找死呢么。當時誰都不應該吱聲,把槍放下一切都好說,那種情況大聲說話都不應該,因為,持槍者稍為有一點刺激,就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好吧,都是坑爹的導演安排的,她們都死了,省的我看到我不想看到的一幕:「男女主角為了生存殺害朋友」。
至於故事中那個叫「北野」的老師起到一個什麼作用我不清楚,報仇心裡?還是沒有家人關心的變態?神馬玩意啊,他的各種行為我不能理解,他喜歡女主角是一定的,可是喜歡幹嘛讓他參加這「游戲」?你這不是坑爹呢么。再說,我要是那個光子(殺人不眨眼那女的),當我看到北野這B打著傘出現在我面前時,我想,我槍里德子彈肯定會出現在他的腦殼里的,雖然他當時手無寸鐵,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曾經殺害過我同學的老師,我絕不會放過。
好吧整部影片就說到這吧,整體感覺不錯,比較推薦成年人觀看,非黃很暴力,有點老的一部日本片——《大逃殺-東京聖戰》。
困了,睡覺,搞起~
⑺ 傑銳萊 布萊特
傑里米·布雷特 Jeremy Brett
Jeremy Brett(1933-1995)一位頗具天賦的英國演員,40年的演藝生涯中飾演過眾多角色,尤其是塑造了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形象,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被認為是最權威的福爾摩斯飾演者。影迷們都稱他JB。
在JB飾演我們熟悉和喜愛的福爾摩斯之前,他在舞台表演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的舞台生涯跨越了35年。JB的角色從古典到先鋒派,從墳墓劇到輕喜劇,並有幸和世界最著名的演員合作。不幸的是因為現在已經沒有足夠的記錄讓我們重溫JB的舞台表演,我們只能簡略的了解JB的舞台經歷。
JB還在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學習的時候,他參加了第一部影片《Svengali》的拍攝,飾演一個學藝術的法國學生。1956年,出於一次偶然的機會,JB在影片《戰爭與和平》中飾演了娜塔莎(奧戴麗.赫本飾)的哥哥尼古拉斯羅斯塔夫。JB在影片中短暫露面後回到了英國舞台。JB加入久付盛名的老維克劇團,一九五六年四月開始了他在倫敦的首次演出。
隨後他隨劇團開始巡演,並於一九五七年底回到英國。一九五八年他和21歲的女演員Anna Massey結婚,並於次年生下JB 唯一的孩子David。Anna的父母和哥哥都是演員。他的父親曾在1930年版本的《斑點帶子》中飾演福爾摩斯,而她的哥哥和JB在《雷神橋之迷》中搭檔飾演NeilGibson。直到1961年,JB飾演過年輕的情人,狡猾的秘書,郊區牧師等角色,都是些年輕漂亮的人物,雖然JB在某些劇目中的演出曾引起過評論界的注意,總的說來他大多數時間仍是默默無聞.
在1961年他的角色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這個角色給他帶來了決定性的勝利。媒體稱他的表演是一股清新的空氣,他的外貌舉止和言語都具有王子的風采,而他的嗓音如此的柔和和令人愉快。JB則是最嚴厲的批評者之一,他認為自己在很多地方還太年輕,他的表演甚至說服不了自己。同年他在一部叫做《廚房》的話劇中飾演了一個德國廚師。這位英俊的古典派的演員第一次沖擊新戲劇給評論界深刻的印象。他們認為JB的表演是充滿智慧和真摯的,雖然他在劇中的德國口音比較蹩腳。1962年JB離婚。
1963年JB和勞倫斯.奧利弗一起在Chinchester Festival Theater 工作。雖然勞倫斯打算在不列顛國家劇院的新的演出季中給JB安排角色。JB仍然不顧他的勸阻參加了好萊塢電影《窈窕淑女》的拍攝,出演Freddie, Eynsford-Hill那個熱戀Elitha Doolittle(奧戴麗.赫本飾)的漂亮小夥子,整日在她家外面游盪,只為能見她一面。整個演出只有大約15分鍾,JB的歌聲是配唱的。雖然JB喜歡演唱但是英國古典舞台劇傳統輕視歌舞劇。所以JB很少有機會在舞台上一展歌喉,而這部歌舞劇影片也同樣沒有給他機會。這部電影使我們有機會一睹JB年輕時的風采。
之後JB在百老匯演出舞台劇《代理人》,這是一個和Freddi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角色,一個充滿現實感和責任感的悲劇人物--一個義大利神甫。在屢次提醒教皇制止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沒有結果之後,他在自己身上訂上黃星(二戰時猶太人的標記)回到柏林,後和猶太人一起被送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這個劇在百老匯上演了109場,直到1964年JB回到英國。
1964到1973年之間JB在英國參加了大量劇目的演出,包括幾部莎翁名著(JB的表演還是傾向於古典派),並和勞倫斯.奧利弗,英格瑪.波格曼等知名導演合作。前者給了JB很大的影響,無論在事業還是生活上。這期間JB演主角的時候不多,但每個角色都很認真,充滿特有的光彩。他是becomer,這是 JB的用詞。意思是一旦他試演什麽角色,他會和角色融為一體,他就變成了(become)那個人。這時JB已經三十多歲,依然年輕英俊,但他認為自己飾演青少年的角色已經有點老了,所以他認為自己應該從性格上更貼近人物。1973年,他離開了英國舞台,開始新的嘗試。
整個70年代,JB活躍在英國的廣播和電視中,偶爾也在舞台上露露面。1977年,他和一起工作的Joan Sullivan 結婚。在這期間他總是試圖在繁忙的廣播和電視活動時間表中,加入一些戲劇表演時間。1977年,他在Robert and Elisabeth中飾演詩人羅伯特.布朗寧,他曾三次飾演這一角色,另兩次一次是在廣播劇中,一次是在電視中。
之後的一年,他演了一個極為轟動的角色Dracula伯爵--吸血鬼。JB穿著黑天鵝絨的衣服,領子是蝙蝠翅膀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碩大的黑斗蓬, JB在表演中揮舞翻卷它,賦於了它百變的形態和生命力,以至它看起來更像一隻活蝙蝠翅膀。JB以吸血鬼的形象出現只有20分鍾,這20分鍾抓住了觀眾的心。有評論說"這個Dracula加深了伯爵這個人物的深度,他的高貴和吸引力就像那個神奇披風一樣緊緊包圍著你.....他對露西小姐優雅幾近溫柔的誘惑使得半數的女觀眾想成為下一個犧牲品。"值得注意的是JB在塑造這個人物時和他後來刻劃福爾摩斯有一些相似之處。一樣的對角色內心的深入的不同尋常的理解,一樣高雅的步伐和儀態。
1979年初JB重新開始在電視中客串角色。1980年他在洛杉磯的一部《血十字》中演華生醫生,這在以後證明了對他演福爾摩斯極有幫助。JB曾說過"演華生非常有趣,在拍攝Granada的劇集時教會我怎樣接近福爾摩斯,我知道了很多這兩人的內在聯系"。他也承認:"華生更像我本人….他是一個開朗樂觀充滿熱情的人,當他的朋友粗魯地對待他和別人的時候,他會感到受到傷害和微弱的不安。這更像我。"1982年JB製作導演並演出了莎翁名劇《暴風雨》。這部戲間接促成了JB飾演福爾摩斯。當這個角色找到他時,他更感興趣的是籌錢拍攝《暴風雨》,他沒有籌到足夠的錢,於是他接下了福爾摩斯。
在《最後一案》中JB飾演的福爾摩斯和摩利亞蒂一起掉進了羅森巴赫瀑布,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具有紀念性的一幕拍攝不久後,JB將會被災難緊緊抓住拋進情感的漩渦中。在拍攝《福爾摩斯歷險記》的時候,他的妻子得了癌症。但是苛刻的拍攝進度表不允許他留在她身旁。這也許是件好事,因為他對妻子的苦難感同身受,以至他在第一次看到Joan接受化療時居然暈了過去。《福爾摩斯歷險記》拍完之後,JB在紐約簽了兩個演出合同,這樣他也可以離Joan更近一些。JB將全部熱情傾注在角色中,他的演出非常成功。不久之後,他的妻子去世了。JB後來回憶:"我們擁有那種一生只有一次的愛。她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一個男人能擁有的最好的妻子。我們的關系異常默契,通常我說出了句子的開頭,她就能夠把後面說出來。有時候你凝視一個人的眼睛,感覺你好像一生都認識他。就是那樣。" 在經過了這個巨大的創痛之後,JB仍堅持完成了所有演出。
1985年8月JB回到英國繼續拍攝《福爾摩斯歸來》。看起來他想用繁忙的工作驅除心中的痛苦。但是痛苦是需要面對而不是逃避和否定的。就像JB後來說起的"人不要太勇敢,勇敢在某些時候是好事,但是有時候它可能是非常危險的。"JB為這個認識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得不到化解的悲傷和憤怒,整天的拍戲,而後在旅館中孤獨地度過漫漫長夜,這些東西不斷侵蝕著JB。在拍完《歸來記》第一集後不久,他"崩潰"了。JB後來說,他的整個世界變得蒼白,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俯卧床上,緊緊攥著拳頭。更糟的是JB並不是單純因為悲痛和過度工作而崩潰,治療過程中發現他正經受著狂躁抑鬱症的折磨。這種病的典型症狀是患者似乎被一種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左右,交替出現異常的沮喪和興奮情緒。JB早期的症狀還是能夠控制的,但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下,這種症狀愈演愈烈,終於打垮了JB的精神防線。JB將終生和病魔搏鬥,有時候他贏,有時他輸。
但是直到生命終結的時候,JB在訪問中仍直率地談到他的病,希望能夠驅散人們對於這種病的害怕和誤解。JB在BBC廣播節目代表狂躁抑鬱症社團做的一次感人而簡短的演講中描述了他的症狀,敦促病人尋求治療和幫助。他告訴人們他克服了嚴重的精神疾病獲得了一個充實和成功的人生。直到他去世之後,JB基金會仍然在為研究這種病進行募捐活動。
1986年,第一次崩潰痊癒後,JB重新開始扮演福爾摩斯,並且又一次在舞台上獲得成功。早在JB得病之前,他和一位老朋友,劇作家Jeremy Paul就已經開始研究福爾摩斯了。他從哪裡來,早年的生活怎樣等等。他們打算編寫一部話劇,從原著引申出來名字叫作《福爾摩斯的秘密》,以紀念福爾摩斯的生日。不幸,這部劇作還沒完成JB就病倒了。但是他還是認真的用錄音機錄下他的種種想法,他對福爾摩斯的理解,他描摹出福爾摩斯幼年時代的社會環境,他的童年生活,以及從閱讀原著得來的點滴收獲。這是JB中後期舞台表演中常做的准備。他認為只有清晰的表述出人物的背景故事,才能深刻理解人物,塑造人物。這部劇先只是小規模上演。因為JB打不定主意他是否要公演這個劇目。幾年來,他在電影和電視演過很多次福爾摩斯,他有一些累了。並且他的健康情況令人擔心。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福爾摩斯的秘密》正式公演。雖然基本上由柯南道爾的原著改編,這個戲中仍有原著中找不到的情節。它由從原著中抽出的小插曲組成,著重體現了福爾摩斯和華生的友誼。華生醫生仍由Hardwicke 扮演。他也在電視劇中和JB合作。
隨著劇目的不斷演出,人們的對JB健康的擔心看來並不是毫無根據的。JB的狂躁抑鬱症使他不時的多疑和難以相處,也使他的性格更接近那個舞台人物的糟糕個性。就連他的親密朋友和同事Edward Hardwicke也忍不住發火了,這在這個一向性格寬厚的人可是不常有的事。Edward Hardwicke試圖幫助JB,他提出了很多善意的建議,但是JB的狂躁症使他誤解了Hardwicke的好意,認為Hardwicke不願和他合作了。他們之間的裂痕因為Hardwicke寫給JB的長達20頁的信終告解決。JB只讀了幾頁信就意識到他曾經多麽惡劣地對待Hardwicke。 Hardwicke對JB的耐心和理解就像華生對福爾摩斯一樣。他知道JB對他的誤解不應該責怪JB而是因為他的病。
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頭,雖然JB這時只有55歲,還很年輕,但是疾病占據了他的身體,用來平衡他情緒的葯物使他產生水腫,他比以前看起來胖了,這些葯對他幼年時就受過創傷的心臟也有不良的影響。雖然一周8次的治療開始吞噬JB的精力,他還是將全部的心血放在了演出上。一位作家寫道:"(Brett)他的聲音戲劇性的爆發出來,動作很大,他恰如其分的表現這個人物,人物的線條用頓挫的夢幻般的方式勾勒出來。兩個小時結束了,觀眾熱烈鼓掌,Brett優雅地鞠躬,汗水從他臉上滴落下來。"一段時間之後,JB再沒有氣力適應頻繁進出的劇情需要,當換幕燈光暗下來的時候,他還一直留在台上。在醫生的建議下經過幾個星期的休養之後,他彷彿又恢復到了最初的狀態。
伴隨著他們的也有很多歡樂時光。每一次的謝幕都是令人激動的。JB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膝上,象一位愛德華時代患風濕病的演員經理人。然後他把手伸向 Edward Hardwicke表示觀眾熱情的掌聲應該送給這位真正的同事。他的更衣室中擺滿水果鮮花和各種小禮物,擠滿了崇拜者和記者。JB將他謝幕後的時間慷慨地奉獻給他們,交談,簽名,拍照和接受采訪。他總是笑容可掬。他的崇拜者各個年齡層次什麽職業的都有。人們或因福爾摩斯而喜歡他,或因他而喜歡福爾摩斯,在很多人眼裡他就是福爾摩斯。《福爾摩斯的秘密》在11個城市上演了500多場。這是JB最後的舞台演出。之後他繼續在Granada劇集中飾演福爾摩斯。直至1995年9月12日他因心肌炎在睡夢中悄然去世。
JB終其一生熱愛舞台表演,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藝術形象,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福爾摩斯只是他漫長演藝生涯中的一個角色,他賦予這個人物的光彩和魅力已足使我們傾倒了。雖然我們無緣再見他的表演,但我們能夠從互聯網上流傳的大量照片文章和剪報看到JB的笑容出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看到人們對他由衷的尊敬和喜愛。
願他安息。
鳳舞紅塵 Moll Flanders (1996)
黑色戀情 Mad Dogs and Englishmen (1995)
古鎮疑雲 Last Vampyre, The (1993)
Master Blackmailer, The (1992)
千驚萬險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The (1988)
Sign of Four, The (1987)
Deceptions (1985)
Mesa Touch, The (1978)
俄宮秘史 Nicholas and Alexandra (1971)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⑻ 全英文電影還有一篇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原聲無字幕電影:
提供本片RayFile網盤下載鏈接,需要安裝RaySource客戶端,新建任務,在下載鏈接(URL)這里把下面的地址粘貼上去,就可以下載了。
fs2you://I5Lm1rdnwyMjAxMzA5MDk5
阿甘正傳英文觀後感:
Forrest Gump An absolute film favourite of mine, mainly because there has never been a movie character that I have appreciated so much as Forrest Gump. A simple man who experiences (and creates) som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s in American history, while all he really wants is to be with the woman he loves, Jenny.
Tom Hanks gave an incredible performance as Forrest, a man of 75 IQ who is waiting at a bus stop whilst telling his life story. As we see the story develop from him meeting both his sweetheart Jenny, Elvis Presley and being told 'run Forrest, run!' different people arrive at the bus stop and listen to him. Each meets his story with emotions ranging from enraptured to derision, as they learn with the audience the incredible life Forrest has led. This includes him starring in the All American Football team, winning a Congressional Medal of Honour in Vietnam, exposing the Watergate scandal and making millions from 'Bubba-Gump shrimping instries', while meeting three different U.S Presidents along the way. The film ends on a poignant note, with Jenny and Forrest meeting again and having a son, as Jenny dies of HIV/AIDS.
Along with Tom Hanks in the title role Forrest Gump featured an excellent supporting cast, with career bests from Robin Wright Penn as Jenny and Gary Sinise as the legless Vietnam veteran Lt. Dan Taylor.
I was inspired by the wonder of a man experiencing his life without realising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world, just simply wishing for an emotionally damaged woman who goes on to live a lonely life without him. She rejects Forrest, telling him 'he doesn't know what love is', before eventually realising that no-one would ever love her more.
Due to its preposterous plot line and sentimental tone, Forrest Gump could easily have descended into melodramatic mush peppered with phony special effects. However in the capable hands of screenwriter Roth and Zemeckis the movie becomes a highly entertaining yet profound account of one simple-minded man who goes on an enthralling quest. For such an audacious film there were amazingly few flaws (Forrest inspiring John Lennon to write the song 'Imagine' and the contrivances of him running across America the only examples I can recall).
Forrest Gump is a film that may well transcend anything of its kind. It gave us a character I had great sympathy and hope for, and reminded me that a person needs no intelligence to be an upstanding and admirable person.
⑼ 求一篇原創的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是大學的作業,最好寫的稍微好點,高分送上!要求自己寫的,網上抄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的一個好友,給我講了他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當時他先是問我有沒有看過,而我看他興致正濃,也就沒太好意思掃他的興說自己沒看過,於是含糊地說自己貌似看過。於是,他就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跟我大談特談其中的精彩內容。說實話,依照當時他的那個勁兒,就是我說沒看過,估計他也不會介意和我分享他的那份獨特的感受的,因為他實在是太認可那部影片了。不過,說實話,現在想想,其實自己挺對不起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時盡管他很有激情,繪聲繪色地給我分享那部影片的精彩瞬間,可我卻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他完全是對牛彈琴。
直到今天,時隔一年,我才把他當時給我推薦的電影給看了。看到快結束的時候,我突然變得急不可耐起來,當時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等電影一結束,就給他打電話。說時遲,那時快,當電影就剩下最後的一分鍾,而我也即將拿起電話撥打他電話時,突然他的頭像亮了。於是,我們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來。我興奮地告訴他我終於看完了《阿甘正傳》,他隨即問我感覺怎麼樣,我沒有說,而是把問題直接又拋給了他。本來以為他會將當年的話再說一遍,讓我彌補過去的遺憾,怎奈,我想錯了,這一次他並沒有滔滔不絕,甚至連簡短的評價都沒有。問他,他只是說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說。
好吧,我尊重他,所以我決定不再問他了。他不說,那就由我代言吧!其實,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部影片。關於這部影片的影評,早在1994年,就鋪天蓋地,漫天飛舞了起來,各種專業影評人的觀點遍地開花,包羅萬象,似乎讓後來人很難再挖出其他的任何更有意義的東西了。所以,今天我在此,並不是想寫影評,只是就其中的某一點說說自己的觀後感。
這部影片的大的背景,反映的主題,目的,意義,我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想了解,但其中的友情和愛情卻讓我的心久久也不能平靜。
首先,阿甘和丹.中尉、阿甘與桑巴的那種情同手足的深情厚誼,讓我深深地為之動容。在當今這個爾虞我詐,朋友雖多,真心沒有幾個的社會里,我尤以為阿甘能收獲到那麼兩個交心的朋友,阿甘,無疑是最聰明,也是最幸福的的。
其次,阿甘與珍妮之間的愛情。對於阿甘,幾乎所有人都是持支持態度的,這點是不容置疑的。但對於珍妮,褒貶不一似乎是註定的。很多人認為珍妮是個自甘墮落的女人,不配或者不值得阿甘這樣一個真誠的老實人為之付出全部的感情。然而,我則對珍妮大家贊賞。我不僅欣賞珍妮追求自我的人生態度,也欣賞她敢作敢當的氣魄。首先,不得不承認,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而珍妮無疑是懷揣巨大夢想的----她想在閃光燈下唱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多次離開她的摯愛----阿甘。有的人會懷疑珍妮到底對阿甘有沒有真感情,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問題,有,那是肯定的。我從來就沒有懷疑過珍妮對阿甘的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愛意,否則珍妮就不會在阿甘還不懂男女之情時就想把最完美的自己無條件地給予阿甘;否則珍妮就不會在當自己已經不再純潔如雪時說出那一句「我想你不會願意娶像我這樣的女人的」;否則珍妮就不會在阿甘極度思念自己時突然地出現,然後在與阿甘發生關系後的第二天早晨一個人黯然神傷地離開。
整部影片看下來,好多人都會說一句話,那就是阿甘是個傻瓜。獨於我,則不然。我一點已覺察不到阿甘哪點比別人傻,反而覺得阿甘特別的聰明,超出常人很多倍的聰明。否則他斷不會取得那麼多的成就,也不會收獲那麼真的友情與愛情。在阿甘身上,讓我看到了灑脫人生的活法。他可以很愛很愛一個人,但是他只是那麼遠遠地,深深地愛著,並不會去強行干涉對方的生活。他給予對方足夠的自由,足夠的私人空間,心中有著一份至真至誠的愛。他在任何時候,都只做最真的自己。他心裡比誰都明白,何為傻子?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顯然他從沒做過傻事,所以他從來就不是個傻子。就是這么個簡單的問題,卻讓很多聰明人回答起來顯得異常的笨拙。孰傻,孰不傻,由此可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