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域大都護的影片評價
《西域大都護》的故事扣人心弦,戰爭場面氣勢磅礴,全片結構較為完整,線索清晰,具備一定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視性,弘揚了民族團結的主旋律,對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 濃墨重彩的再現了以鄭吉為代表的有識之士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謳歌了2000多年以來,歷代仁人志士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也有力的宣傳弘揚挖掘了巴州的歷史和文化,對於增加巴州的歷史文化厚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華網、新浪新聞評)
《西域大都護》是新疆首部以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府為背景的影視作品,該片對於宣傳新疆和巴州發展歷史,教育和激勵各族人民群眾牢記歷史使命、共創未來,培育和構建和諧文化,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牛遠峰評)
㈡ 《吐魯番》紀錄片觀後感
「新疆是個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風光,富饒的花園結瓜果,肥沃的草原牧牛羊……」這是膾炙人口的新疆民歌《新疆是個好地方》中的一段歌詞,簡簡單單的四句話,卻是新疆予人最直觀生動的寫照。懷著對歌詞所繪景象的美好想往,筆者一行有幸於近期循著天山南北走了一遭,雖因時、事之限所涉淺淺,卻已初步領略了新疆這片邊陲之地的獨特魅力。
新疆是祖國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新疆位於我國西北邊陲,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將新疆正式納入中國領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追溯過往,無論歷史怎樣沿革,新疆這塊邊塞重地,始終未曾脫離中國的版圖。如今的新疆,地域廣袤,面積達166.4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使其成為我國34個行政區劃中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下轄14個地、州、市,87個縣(市),生產建設兵團亦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其下設有174個團場。這塊遼闊的土地被綿延的天山分為南北兩疆,山麓兩面的資源、人文、習俗等雖各具特色,卻又相通相融,正如新疆與我國其他省份(自治區)的關系,異中有同,都是我國遼闊版圖中的顆顆明珠,熠熠生輝。
㈢ 航拍中國第一季新疆知識梳理加觀後感
航拍中國是一部以空中視覺俯瞰中國整體樣貌,立體化展示中國自然地理風貌、人文歷史景觀以及城市改革變化的紀錄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2019年底常住人口2523.22萬人。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55個民族成份 ,主要居住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24省市區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新疆位列第五。新疆將全面落實南疆地區14年免費教育政策,推進其他地區14年免費教育,逐步實現全區15年免費教育,即學前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區。截至2019年底,新疆現轄4個地級市、5個地區、5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直轄縣級市。
新疆這個名稱,有另外一層意思。繼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後,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伊犁地區。於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摺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於是以新疆為省名就有了一層新的意義。即新疆自古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但因為是新從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復的失地,故以新疆定為省名,有「故土新歸」之意。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
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
㈣ 西域都護府對於兩漢到底有何意義,為何不遠萬里派兵駐守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封建社會建立之初,新疆等邊遠地區都不屬於中原地區統治范圍之內,直到中原地區後期發展與這些地區建立聯系之後,中原才漸漸地將其納入版圖。尤其是新疆地區,也就是古代的西域地區,中國封建統治者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收納腹中。
在西域都護府建立之後,都護作為長官,守護在西域地區,專注於解決和調節西域各國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各方外來侵略,維持著中原和西域地區的社會秩序和經濟流通,可謂是功不可沒。而在西漢設立都護府之後,也在西域各國的面前樹立了漢朝的威嚴,這也直接導致了西域各國對漢朝的依附和信任,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
在對兩漢的影響上來看,西域都護確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職位。哪怕是在後世唐朝,西域都護也依然存在。而西域都護也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官職,相反這是古人智慧的體現。正因為有了這個開創性的官職設置才進一步地促進了中原對西域版圖的納入。
㈤ 西域都護有什麼意義嗎
西域都護是漢朝設立的軍事駐扎區,它首先是有效地維護了邊疆的和平與統一,震懾匈奴不敢隨意入侵,還方便管理西域各國;二是便於中原的各種先進生產技術傳入西域各國,極大地加快了西域各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西域都護設立的背景是西漢想改變往常對付匈奴的辦法,由和親改為使用武力,但是僅憑西漢一個國家來對匈奴有些吃力,於是他們就想找西域各國作為幫手,於是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准備聯合西域被匈奴壓迫的一些國家來共同對抗匈奴。雖然這些國家之後並沒有同意一起聯手,但是當前的這兩次出使開辟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就這樣,中原與西域的聯系變得密切了起來。
以上就是筆者的回答,各位看官如果有什麼意見與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㈥ 西域都護府的歷史意義
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
㈦ 天降雄獅的觀後感要500字
《天降雄獅》是2月上映的最新電影之一,《天將雄師》是成龍籌備了7年的電影,影片源於成龍看到的一些資料介紹,稱甘肅驪靬有羅馬人的後裔和古羅馬的遺跡,他對此非常感興趣,並開始查閱各種資料。後來他把這件事講給導演李仁港聽,於是兩人便商議拍攝一部以古羅馬人失落在中國的電影,李仁港導演很快創作出來劇本,所以有了該片的誕生,
西漢漢元帝年間,西域都護府大都護霍安遭奸人陷害,淪為奴役,被刺配至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羅馬將軍盧魁斯護衛遭到哥哥迫害的羅馬小王子逃命至雁門關。雙雄在西域戈壁相遇,從開始的兵戎相見到惺惺相惜,最終化敵為友。一日,霍安為洗清自己冤屈四處追查時,無意間撞破了好兄弟殷破與羅馬大王子提比斯不可告人的秘密。與此同時,提比斯為追殺盧魁斯與小王子一行人也親自帶兵趕來西域。為保護小王子和西域諸國的安危,霍安與盧魁斯聯手與提比斯在戈壁大漠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最後霍安最後一擊用劍割斷了他的脖子。在這場戰斗中36國傷亡不少人。
這場電影不經讓我看到了歷史人物,還讓我了解了歷史的珍貴。原來在絲綢之路上發生了多麼讓人激動人心的事。
㈧ 班超出使西域的讀後感要600字的就行,謝謝,在線等著急
很多人看到了班超出使西域多麼的牛x,36人平定西域50多個國家,幾乎沒有憑借漢朝的兵力,僅僅是靠漢朝的強大震懾力,就使得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
但是這背後的辛酸,你能想到嗎?近30年的時間,班超遠赴異域,東奔西跑,久於征戰,時刻面臨的生死的威脅。現在的我們有的某些人嫌目前單位環境不好,都要考慮換個環境。而班超面臨的是長達30年的生命威脅。
但是話說回來,其實班超本來並不需要冒著生死的危險出使西域的。為什麼?就是因為漢光武帝的兩次小小的錯誤,加上對當前東漢實力的低估,導致錯失了收復西域的良機,不得不再次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我們來看班超出使西域後的結果,一方面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西域五十餘國都交納質子,表示歸服漢朝,最關鍵的是什麼,交納人質,還有就是設置西域都護府。
劉秀拒絕西域諸國臣服,有猶豫和對漢朝實力低估的考量。
其實本質就是劉秀把這件事想的復雜了,他以為現在國家初定,不適合收復這些小地方。實際上,這時候恰恰是漢朝收復西域,設置都護府的最佳良機。
就因為劉秀做了這件錯事,導致漢朝失去了收復西域的時機,致使班超出使西域30年。
投筆從戎從青年到暮年的班超,更是差點老死在了西域。
世人只知道稱贊班超出使西域,卻不了解其背後的艱辛與凶險,更是不知道,這種情況明明是可以避免的。即所謂的防患於未然!
㈨ 觀北庭都護府觀後感
萬方數據期刊論文從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設置看唐朝對西域的治理- 昌吉學院學報 -2008( 4 ) 萬方數據期刊論文北庭都護府游記- 絲綢之路 -2010( 11 ) 萬方數據期刊論文北庭副都護和守陽事跡考述-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5( 2 )
㈩ 「西域都護府」的歷史意義是什麼,西域都護府的作用何在
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及存在的時間
西域都護府是漢朝時期在西域(今新疆)設置的管轄機構。是漢代西域官階最高的官職。「都護」是當時西域地方最高長官。為什麼要建立西域都護府,是為了抵禦北方的匈奴,當時匈奴不斷地擴張,騷擾漢北方諸郡,對漢朝構成了嚴重威脅。
西域各地之間能夠相互交流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比如絲綢之路恢復,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經驗及熟練的勞動人手等能夠流向西域,從而促進了西域經濟的發展。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保障了東西商路的暢通,加強了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以及對西域地區的管理,對多民族的統一和領土完整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