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最後一站觀後感

電影最後一站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31 22:56:07

1. 《最後一戰》讀後感800

本書記載了稻盛和夫先生在2010年臨危受命,執掌瀕臨破產的日航,在短短的1155天內,讓日航扭虧為盈,而且重新上市的事跡。本書由日本著名產經記者大西康之撰寫,其對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歷程進行了深度的調查,並在本書中詳盡地披露了日航復興背後大量鮮為人知的細節。

日本航空公司JAL是日本乃至整個亞洲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為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曾一度被視作「日本株式會社」戰後經濟繁榮的驕傲象徵。但是身為國策企業,從創立伊始便受到國家扶持,也因此淪落為政客和官僚的政治玩物,最終因為官僚主義侵蝕使其日常運營陷入了惡性循環,導致宣布破產。面對這樣一家企業,很多人都對它失去了信心,正如稻盛和夫自己所說的:「全日本都聞到了JAL腐爛的臭氣,所以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重建是不可能的」。其實當時的稻盛和夫對JAL也是極其厭惡的,曾以一句「隔行如隔山,我對航空業一無所知」拒絕國土交通相請他出山幫助JAL重建。過後,稻盛這樣想過:「如果我能成功讓『腐爛的JAL』重新站起來,那麼很多因為不景氣而受苦的企業看到這一幕就會想:『既然JAL能夠做到,我也應該能做到。』他們自然會加倍努力,沖破困境。」正是這種「利他之心」的理念,想通過這種方式改變日本的想法讓稻盛和夫最終臨危受命,出山幫助JAL重建。

在幫助JAL重建的過程中,稻盛和夫引進了他的稻盛哲學還有阿米巴經營模式,其實稻盛和夫所用的方法並不是宗教性的抽象信條,更多的是細節性的經驗,如票據的寫法、改變會議流程等。稻盛說:「不要撒謊,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不要貪得無厭,不要給別人添麻煩,(www.fwsir.Com)要親切待人。這些都是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教過我們的那些身為一個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只要遵守這些『理所當然的准則』管理企業就可以。」稻盛在JAL也是如是的重復著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感染和教導員工們從細節處開始改變工作方式,改變自己。很快,JAL員工的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在這樣的氣氛下,JAL變得也以前大相徑庭,完成重建也慢慢提上日程。

誠然,稻盛和夫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企業家、傳道者。但我還是覺得這本書把稻盛神話了,見仁見智吧,稻盛這位管理大師獨特的經營哲學和管理法則,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地方,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作為人,何為正確?」。

2.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800字左右

2008年5月12日,我們記住了汶川!在地動山搖時,有的老師為了學生而忘記了個人的安危: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磚瓦、灰塵、石塊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這個老師就是譚千秋,為了4個學生的生命,譚老師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麼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他以師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以自己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如今,譚千秋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威力無窮的符號——無私無畏!這種感人的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捨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譚千秋老師用生命捍衛為人師表的道德准則,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多麼神聖的職業。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後。還有向倩、袁文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今年教師節時,溫總理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見愛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愛的前提首先是自愛——懷著虔誠的心情愛自己的職業、懷著敬畏的心情愛自己的名聲、懷著崇敬的心情愛自己的責任。沒有自愛,就談不上去道德的自律,更談不上真心去愛自己的學生。自愛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約束,要求教師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個人內涵,豐富知識儲備,追求思想境界。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甘願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斗的動力。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苦、清貧的。但教師在知識結構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託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獨立感。人的一生應該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雖苦但樂在其中。珍視為人師表這份榮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不是來源於血緣關系,也不是來源於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於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因此,我們說,師愛是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教師越是滿懷深情地去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確立起來並得到健康的發展。這種愛的交流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它可以有力的把學生吸引到教育過程中來,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推動學生朝著培養目標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為教師在培植和處理師生關系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熱愛學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範的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古人雲:「慧於心而秀於言。」教師語言美,則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養。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教師的人格之光對學生心靈的燭照深刻且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識淵博的學者形象,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要有堪為師表的高尚品德。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師德的核心是什麼?千百年來,千言萬語凝成一個字——「愛」!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動人的詩句來謳歌教師的職業;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來贊美教師的崗位,但是,我要用我滿腔的熱愛寫下我一生的承諾:做一個自愛然後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
風雨飄搖,日月如梭。十年燦爛如花的教學歲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的人生就是實實在在,就是默默無聞,就是不求索取。她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只有從瑣碎的工作中細細地理出一些的思路;她沒有驚險的飛躍,只有歲歲年年、朝朝暮暮與學生的風雨兼程。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亘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一燈如豆,四壁青輝。物慾橫飛與我無關。盡管我們的門外就是繁華,盡管我身邊就是喧囂,但我還是會固守一方的寧靜與安詳,在瑣碎和平凡中慢慢變老。這是一種堅定的守望,守望著鹿邑教育的明天,守望著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和輝煌,守望著心靈深處的那方凈土,用愛寫好「師德」。
潔身自愛,然後去愛。

3. 求電影《最後一課的觀後感400字

《最後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戰爭給無辜的人民帶來了什麼!或許,有一點還「不錯「,就是戰爭能讓一個人瞬間成長。但我想,誰都不喜歡這種」成長「方式吧!?

普法戰爭暴發後,從白發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樣地愛國!這,使我感動。

我不盡想起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也是如此,為了祖國,不惜一切代價。雖然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但是戰爭對人民的損害卻是一樣一樣一樣地!
可惡的侵略者,該死的戰爭狂,無恥的叛國賊,他們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親父母,更對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覺得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如果母語沒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不復存在。因為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

那麼,外語與母語到底哪個重要呢?

如今這個社會,不學英語你就別想上高中大學,更別想找個好工作了。既然外語如此重要,學外語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現在連幼稚園都開設英語課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國際普通話」,其他語種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面臨消失的危險……這是不能忽視的。

法國阿爾薩斯被普魯士侵佔,最後一堂法語課便顯得格外重要。「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國的法國國民心聲。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4. 電影最後一戰,觀後感。

Helen Mirren簡直演活了那個牛逼小老太太!活到老吵到老啊,愛你愛到煩死你。作為傳記電影只能過及格線,但是作為一部愛情片還是蠻催淚的。演女兒和門徒那倆人天生一張想讓人撓他幾爪子的臉=

5.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 100字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地震的第一次「奇跡」!汶川發生了七點八級地震,這是地震級數最高的,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在地震中譚千秋老師捨身救學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紀念譚千秋老師,電影院特地拍攝了電影《最後一課》,讓學生感受譚老師的大愛無私。

這不,電影院正邀請我們去看呢!

今天,全校師生都去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一部電影——《最後一課》。

先是廣播:「請同學們馬上趕到大操場集合,我們要去看電影啦!」廣播里發出羅老師興奮而清脆的聲音。大家趕到大操場排好隊,便出發了。

電影開始了!屏幕上出現一個眼熟的人——原來是譚千秋老師。他在四川教書,本來可以在家鄉教書的,可他一心要去四川,校長拿他沒辦法,只好隨他去了。

譚老師走上教學樓,走到教室。譚老師說:「起立。」「老師好。」同學們沒精打采地站起來,應和著。「請坐。」這節課譚老師講的是人生的價值,譚老師說:「不能侮辱別人,更不要嘲笑別人。」就在這時,黃婷婷將自己畫的譚老師的肖像,給趙剛看,然後又給王媛媛看,王媛媛看了後馬上報告:「老師,有人上課畫漫畫!」譚老師看了後,准備繼續上課,剎那間,地震來了!譚老師大喊:「同學們快,快出去!」其他同學都安全脫離了,還有四個同學在教室里,譚老師讓他們躲到桌子底下,自己趴在桌子上張開雙臂保護學生,石塊把譚老師壓得動不了了,餘震來了,釘子把譚老師的手劃傷了,流血不止,譚老師也許是由於失血過多吧,昏了過去,無論四位同性呼天喚地都沒用,餘震又來了,四位同學也許是太過害怕,也昏了過去。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救援工作人員趕來了,希望來了!他們救出了譚老師,救出了四位同學,但是譚老師死了,四位同學活了!我還記得那一刻,每位人員都向譚老師敬禮。

在此事發生後,四位調皮搗蛋的同學在譚老師墓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並發誓再也不調皮搗蛋了,而且一定改過自新。

啊,偉大的譚老師,多麼大公無私啊!我從未看到過有老師為了學生而犧牲的,但今天,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譚老師奮不顧生地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身軀保護著這四個學生。

這是最後一課,也是譚老師的最後一刻,最甜蜜、最幸福的時刻。但卻成了我思考人生價值的第一課。譚老師帶著甜蜜的微笑走了,離我們遠去。只記得看電影的一刻,我激動的眼淚留了下來,心情頓時傷心起來,我知道哭是沒有用的,但我沒有能力幫助譚老師,我便開始祈禱,祈求上帝保佑譚老師一路走好……

6. 電影《最後一課》的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最後一課》。這部電影使我深有感觸!

電影用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手法真實再現了譚千秋老師在危機關頭的生死抉擇。為了護住四名學生的生命,譚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牆壁和房頂砸在身上,扯斷的鋼筋刺進肉里。他毫無懼色,依然深情的鼓勵學生「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還通過一個個感人的鼓勵刻畫出譚千秋老師大愛無疆,精盡職守的偉大精神。

如今,譚千秋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威力無窮的符號——無私無畏!這種感人的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捨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自己生命的崇高師德的生動寫照。譚千秋老師用生命捍衛為人師表的道德准則,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多麼神聖的職業。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於這種神聖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後。還有向倩、袁文婷……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是師德,什麼是愛!

最後,這篇文章是我懂得了什麼叫師德,使我再次把當老師的願望燃燒!

7.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

今天,我去電影院看來《最後一課》,讓我深受啟示。

五月十二日,譚千秋老師正在上政治課,突然地動山搖,打破了這祥和而充滿樂趣的課堂,譚老師大喊道:「地震了,快出去!」同學們你擁我擠地往教室外跑。有的同學對譚老師說: 「教室里還有人。」老師二話沒說地又跑回教室,讓他們鑽到桌子底下。因為太急了,課桌也弄翻了,眼看牆上的石塊要掉下來了,譚老師奮不顧身地爬到課桌上,扶正課桌,那塊石板砸到了譚老師的身上……當救援隊搬開一塊石板,發現一個頭發花白,後腦被砸得凹了進去,和一個被砸得變了形的課桌,這個人就是譚千秋,他為了同學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譚老師的這種行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壯歌!

譚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深受啟示。有一次,課外班的一個同學的腿不小心磕傷了,老師讓我帶她都她去洗手間清洗傷口,我不情願地來到洗手間,我心裡想著:又不是我受傷了,她又不是我而磕傷的,為什麼讓我幫她清洗傷口,她又不是沒有手。我把她甩到一邊自己去玩了,現在回想一下,心裡很不是滋味,看她一步步困難地上著樓梯,心理面不禁有一番羞愧,看完這部電影給了我這么多啟示。

讓我懂得老師的一份對學生的愛!也使我更對「老師是蒼天大樹,我們是小草,不斷的保護著我們」的理解。

最後,我想對譚老師說:「您是真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好老師!」

8.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600字

寫作思路:寫最後一課的讀後感,以寫感為主,把故事情節簡單交代一下即可。

今天,我是流著淚看完電影《最後一課》的。一出電影院,我就讓媽媽幫我給我的班主任劉老師打一個電話,媽媽問我有什麼事情……我未開口,淚水止不住地又流了出來,媽媽一遍又一遍地問我:「怎麼了?」 ……望著媽媽著急的表情,我思緒萬千,心很久不能平靜……

媽媽牽著我的小手往家走,一路上,在地鐵里,穿走在華農大的校園里,直到進了家門很久,我的淚水才逐漸地止住,譚千秋老師為了救四個鮮活的生命而光榮地犧牲了……四個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在同譚千秋老師一起等待救援的時刻,幡然醒悟,譚老師平時對自己的批評和嚴格要求原來就是對自己的愛和付出,他們為自己對譚老師的誤解和報復而後悔……。

在譚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班主任劉老師、英語賴老師、數學鍾老師……的身影,記得剛轉到這個班,不是很適應,最晚一次,我做完作業已是深夜2點了,我的姑婆很關心我,詢問劉老師我跟的上嗎?劉老師回答道她對我有信心。劉老師,您知道嗎?是您的鼓勵讓我一點一點地又找回了信心,劉老師,賴老師,鍾老師……謝謝您們這些天來對我的關照,謝謝您們給了我這么多耐心。

劉老師,賴老師,鍾老師……您們對我的點點滴滴的付出,像久旱逢甘露,滋潤著我的心田,我會用我的行動報答您們的。

《最後一課》看完了,但它永遠留在我的心裡,印在我的腦海里……

9. 電影 最後一課 200字的讀後感

《最後一課》觀後感 最後一課》今天,我觀看了影片《最後一課》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 512 汶川大地震。 在災難突如其來時,湖南大學校友、德陽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用自己的雙臂和身 體護住 4 個學生,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 4 個年輕的生命,自己 卻不幸遇難。譚千秋老師的英雄壯舉,感動川湘,感動中國。 整部影片的情節雖然反映的是大地震中的其中一個事件,但發人深思。通過 穿插一個個感人故事,具體而細膩的刻畫了譚老師的無疆大愛、恪盡職守和勇於 擔當的精神。 「孩子們,有我在你們不要怕,要保持體力,會有人來救我們的。」為了護住 四名學生的生命,譚千秋老師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牆壁和 房頂砸在身上,扯斷的鋼筋刺進肉里。他毫無懼色,依然深情的鼓勵學生「不放 棄」「堅持下去就有希望」。然而他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看到 這一段情節時,厚重的色彩、凝煉的畫面、悲壯的音樂,讓我感觸很深。 當看到譚千秋老師對學生關懷備至,寬容包含,循循善誘教導學生時,讓我 倍感親切與感動。在看到地震那一刻地動山搖的畫面,讓我尤為揪心。 雖然,這部影片弘揚了譚千秋同志捨己救人、愛崗敬業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 德。同時也對我們具有普遍的啟迪意義。 我想,這是個充滿誘惑的時代,為了救學生,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 這種生死關頭表現出來的大愛,對我們而言是感動,更是一種教育,是一種愛的 教育,一種擔當責任的教育。老師,除了在課堂上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平 時更多的會關心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 樣,對我們付出的實在很多。所以,我們更應該尊重老師。 譚千秋老師為學生講的最後一課的內容就是《人生的價值》 ,並且他用自己 的實際行動為所有的人們上了最好的一課。 在影片中, 譚千秋老師平凡人生中表現出來的對同志的真誠, 對親人的關愛, 對事業的孜孜追求,對學生的至愛,對待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這種精神對於當 前鼓舞全國人們抗震救災、 重建家園、 戰勝災害的鬥志, 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看完了<<最後一課》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

10. 求電影《最後一課》的觀後感

《最後一課》是根據全國「雙百」任務譚千秋的事跡創作的一部師德教育影片。影片以譚千秋不惜犧牲的英雄壯舉為線索,給觀眾講述了一名普通教師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謳歌了人民教師傾心育才、愛生如子和無限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崇高品德。電影用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手法真實再現了譚千秋老師在危機關頭的生死抉擇。為了護住四名學生的生命,譚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牆壁和房頂砸在身上,扯斷的鋼筋刺進肉里。他毫無懼色,依然深情的鼓勵學生「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影片還通過穿插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具體而細膩的刻畫了譚老師的無疆大愛、格盡職守和勇於擔當的精神。

「孩子們,有我在你們不要怕,要保持體力,會有人來救我們的。」譚千秋用雙臂將來不及逃生的4名學生緊緊地掩護在身下。在被厚厚的水泥板壓住時,他一直給學生們鼓勵,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他以實際行動給學生們上好了人生的最後一課。觀影時,在看到影片中高中生的惡作劇,現場會有輕微短促的笑聲;在看到譚千秋老師對學生關懷備至,寬容包含,循循善誘的教導,大家倍感親切與激動;在看到地震那一刻地動山搖的畫面,學生們流露出緊張的神情;當看到譚千秋捨身護住學生的情景,很多人眼中都飽含著淚水。86歲高齡的著名童話家鄔朝祝說,他數十年沒流淚了,但看了這部影片卻淚流滿面。著名作家謝璞評價影片《最後一課》從思想感人的深度,社會價值的厚度等各方面來講,都是為建設湖南教育強省立了一塊豐碑。

閱讀全文

與電影最後一站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