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醫生》觀後感
《中國醫生》觀後感
電影《中國醫生》述寫了疫情時刻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們奮戰的日子。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院長張定予號召全體工作人員參加抗疫斗爭時,所有人無一例外。
然而醫護人員不僅要面對著巨大的壓力還要照顧好每一位患者的心情。
當我聽見一些病人的家屬對身心俱疲的醫者們大喊道:「你們算什麼醫生!」,內心瞬間破防,這些留下來的醫者都是奉命於危難之間,他們有的是父母等待回家過年的稚嫩小伙,有的是父親,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全家赴命。
但隨著情節的發展,我也逐漸感受到一位醫生的高尚人格與赤誠之心,醫生與患者之間本來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金仔與小文是一對夫婦,他們一開始對傳染科室主任文婷並不理解,還說:「我們要換個醫生。」
然而後來為夫妻倆的健康操碎了心的還是文婷,最後夫妻倆治癒出院時深深為文婷鞠了一躬。醫者仁心仁術,必將胸懷大海,心納百川。每看見醫生護士們臉上被護目鏡與防護服勒出的紅印,每聽見年紀輕的醫生訴苦而淚流滿面,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上寫著: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我想,這是醫生,是矢志不渝為祖國衛生事業發展的奮進者!
大國之醫,精誠所在
⑵ 戰疫情讀後感怎麼寫
現在的我們正在經歷著一場與「魔鬼」的斗爭。從2020年1月24日起,每天看著熱搜榜一都是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病情日復一日的增加,心裡不禁有些恐慌,同時也有頗多的感慨。
自從下了武漢封城的通知後,為了每個人的安全著想,湖北各個地區也陸續開始封路,市與市之間,縣與縣之間,鄉鎮之間通通都封了路。在通知下達以後,路上的行人屈指可數。他們臉上的表情被口罩遮住了二分之一,眼神充滿著焦慮,整個世界好像只剩口罩下沉悶的呼吸聲。
對於病毒的恐懼已將我們牢牢地關在家。想起那些不求回報、不畏危險的白衣天使們,既為他們感到擔心同時又很感動。有許多位醫生被感染了,但仍然有無數位醫生赴疫情的最前線去醫治病人。八十多歲的鍾南山院士帶領著他的團隊正在夜以繼日的研製著病毒,希望盡快研製出特效葯。這位可敬的老者,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依然與其他人一起為疫情的控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還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畫面歷歷在目:一位妻子奔赴疫情一線,臨走時丈夫希望她好好照顧自己,平安回歸,哭著不舍地說道:「你平安回來,老子包一年的家務。」;還有一位老奶奶把自己僅存的4000塊錢捐了出去,並且讓他們不要留名字;還有一對快要結婚的新人因為疫情取消了婚禮,女孩奔赴在一線救人去了。這些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正應了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安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此時此刻,他們是最值得我們去敬重的人,為了保護大家舍棄了自己的小家,他們那種無私奉獻、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精神,正是我們當代青年值得去學習的。最後我相信醫學的力量,我堅信我們一定會戰勝這場與「病魔」的斗爭。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⑶ 紀錄片武漢戰疫上映了,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
紀錄片武漢戰疫上映了,看完後其實我自己的感受也是非常深刻。因為其實看這個紀錄片,內心確實也是有一個很大的起伏和波動,就在一瞬間。因為今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1月左右的時候,我們國家也是爆發了疫情在武漢,之後也是對病人等等方面也是快速做出了很多措施,還有就是各方面醫護人員的努力,他們也是始終都在抗疫的前線,他們不懼危險,站在和病魔戰斗的最前面,他們也是在用他們的身軀在保護我們。他們才是最美的逆行者,更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因為有他們,所以我們才安然無恙。
因此,綜上所述,紀錄片武漢戰疫上映了,看完後我自己感觸也是非常深刻,就想說一句,辛苦了!
⑷ 一呼百應電影觀後感
《一呼百應》以「真實」為立足點,講述主人公吳謀、余櫻以及吳勇、余大叔、何歡、粥粥等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情的一群普通人,在武漢因疫大封城期間,克服對新冠疫情的恐懼,不畏危險,戰勝困難,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種種幫助的感人故事。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以親情、溫情為牽動力,用紀實的手法再現疫情期間的真實情景,一幕幕疫情帶來的悲情催人淚下,一份份守望互助、奮斗戰疫的大愛又振奮人心,生動展現了中國老百姓的和美大愛、善良質朴、無私奉獻,歌頌了他們平凡而偉大的品德。
《一呼百應》突出新生代和老戲骨搭配,力求以朴實無華但有穿透力的演繹,呈現普通人、奮斗者同心團結一致戰疫的精彩畫卷。
新生代女演員費馨潔飾演女一號余櫻,一名戰斗在抗疫一線的護士,是疫情中萬千醫護人員的寫照,無畏病毒,拼盡全力,負重前行。
⑸ 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漢「封城」已一周年,對此你有何感觸
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漢“封城”一周年!實力屬於我們!
武漢“封城”,改變的不只是武漢。全國抗疫,很快由此形成一盤棋:全國各省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舉國上下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涓滴力量匯聚成大江大河,為戰勝疫情構築了堅實基礎。
繼續秉持抗疫精神,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方能不負武漢、湖北甚至整個中國此前為“戰疫”做出的犧牲。
1月16日,記錄武漢抗疫感人細節的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特別節目,1月22日,武漢“封城”一周年前夕在全國上映。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向我們證明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這場疫情阻擊戰已經讓抗疫精神深深烙刻進這座城市的記憶深處。2021年1月23日的武漢,大街小巷仍然熱鬧非常,大街上霓虹招牌閃爍,店坊里顧客絡繹不絕。此前的跨年夜那天,許多武漢市民仍然像以往過年時一樣,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來到江漢關大樓前,等待這座武漢的標志性建築敲響2021年的鍾聲。一切似乎都沒有變,一切都在好起來。
“封城”一周年,武漢沒有倒下。相反,這場考驗讓武漢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堅強。我相信,全中國人民也一樣。
⑹ 《在一起》是真正的抗疫劇,眾志成城是中國最美的樣子,你有怎樣的感觸呢
《在一起》做為劇接《最美逆行者》開播的抗疫劇,令人印證了什麼叫疫情,什麼叫疫情下更為真正的中國。國家廣電局機構,獲得上層的全力支持,每三集一個故事,共十個小故事,十位電影導演,為大家展現了疫情下中國老百姓的團結一心,一同抗疫的情結。這一部劇的主推聚焦點是真實紀錄片,劇里的一個個角色,往往漂亮,觸動大家的心,取決於它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感人至深,只是有一些事兒,都有著原形,是實實在在產生在那一個焦慮不安,焦慮情緒,成千上萬人為因素之禱告的疫情期內。全方位主推的反映疫情期內的時期匯報劇,《在一起》實至名歸。
這次災禍中,中國往往可以獲得令人矚目的造就,取決於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每一個不畏生死恪守在自身職位上的人。每一個黑夜中照亮的光輝,全是人性的光輝。藝術的本質是寫實性,交給後代的是警覺,中國的這次抗疫抗爭,必須的是好似《在一起》如此將真正曝露給大家,將警覺傳送給後代的人,並非粗製濫造,喊著抗疫劇的知名度,去吸引住觀眾們的人。有一些事兒,大災大難以前,本就沒有男和女的區別,大夥兒全是中國人,時間長河應始終要銘記歷史。
⑺ 康輝說《武漢日夜》會成為更多人的收藏,疫情帶給你最大的感悟是什麼
武漢,一座英雄的城市,2020年春節期間更是成為世界矚目的地方,“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武漢加油”成了刷屏的字句。如今,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以鏡頭的形式重現那段日夜,沒有一句台詞,沒有一句畫外音,由三十位攝影師冒著隨時有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集體拍攝,展現了醫院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志願者、普通民眾在特殊時期的堅韌、勇敢和守望相助。
自律和信心
現在因為季節的原因,疫情抬頭的趨勢明顯,防疫、抗疫再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題詞。作為普通民眾,出不了什麼力,管理好自己,按照統一要求,不聚集,少外出,不給別人添堵,不給疫情防控工作添亂是能做到也應該做到的。
現在,我所在的城市已經開始逐步推行疫苗接種工作,對於戰勝疫情,更多了一份信心!希望等到再次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可以摘掉口罩,自由暢快地呼吸!
⑻ 抗疫劇《在一起》播出後,你有什麼感想
2020年的新冠疫情可以說是在近幾年當中最大的一場災難,而我們之所以能夠很快就走出這段災難,也正是因為有很多在一線工作的人員堅持不懈地努力著。其實最開始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就是武漢,而也確實有很多一線工作人員都去到了武漢給予支持。作為疫情並不是特別嚴重的邊遠地區,其實網友們並不能夠深刻的了解到武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狀況,但是在抗疫劇《在一起》播出之後,網友們卻明白了新冠疫情真正的可怕。
死亡確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有人都害怕面臨。但是醫護人員卻很好的將這種害怕的情緒埋藏於心底,只有這些醫護人員完全的相信我們能夠度過這個難關,在醫院的病人才能夠同樣堅定的堅持下去。看了這個作品以後網友們對於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的付出更加的了解了,同時也對生命有了更高的敬畏之心。
⑼ 《穿過寒冬擁抱你》票房破8億,這部影片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穿過寒冬擁抱你》票房破8億,這應該是元旦檔最受追捧的一部劇了,元旦期間有古天樂的警匪片《反貪風暴5》和毛曉彤和楊玏主演的愛情劇《以年為單位的戀愛》,即便是這樣也沒能抵擋住《穿過寒冬擁抱你》 的熱鬧。《穿過寒冬擁抱你》 是一部主旋律題材的電影,依然講的是武漢疫情期間的故事,也許是因為有太多人感同身受才都關注這部電影吧!
看過《中國醫生》或者喜歡《中國醫生》的人都可以看看《穿過寒冬擁抱你》 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的全是小人物的故事,在疫情期間,他們發生的生活和心理變化,溫馨又美好,他們即便身處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嚮往著美好,並且祈禱自己愛的人能夠開心度過這段時光,很是正能量。
⑽ 抗擊疫情電影《武漢日夜》即將上映,你在這一年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對於許多喜歡看電影的網友來說,一月22號即將上映的抗疫題材電影《武漢日夜》十分受到網友期待。在2020年,相信我們收獲最大的便是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疫情,在這一時期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的偉大力量。在這一年裡,我們不僅抗過了新冠疫情的折磨,同時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間,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我國經濟增長。
同樣在疫情時期,有許多社區工作人員在其居民隔離階段為他們勞苦奔波,送子送物,保障人民日常生活。不少醫療隊支援武漢後,當地居民也向武漢伸出援手,捐資捐物為武漢人民度過隔離期而作出巨大努力。同樣讓我們非常感動,還有中國軍人在此次疫情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中國軍人召必戰,戰必勝的精神讓不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居民感慨,這些逆行英雄在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美好而默默奮斗。